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陪您走近美术教育家陈卫和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18
标题: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陪您走近美术教育家陈卫和
陈卫和,广州美院美术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秘书长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20
学生动手制作过程中为何出现冷场(附陈卫和老师点评)
作者:范晓锋   
市级论文 入选广州市有效教学案例比赛一等奖

一、案例背景
这是岭南版美术第6册《夏日的凉风》一课,是我在片里上的一节公开课。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我在引导学生完成对扇子的自主观察和欣赏后,激起学生对扇子和制作扇子的极大兴趣。这是圆满完成这堂教学的好兆头。
然后,学生根据我的引导,有条不紊地制作起来,似乎一切正常,我就去各小组巡回指导学生的制作,只待他们25分钟后完成作品,再作讲评,按照《美术教学参考》的思路完成课程。
学生A开始提问题:“扇子的手柄最好的长度是多少?”
学生B突然发问,说:“我不想做圆扇了,做折扇怎么样?”
学生C问道:“这样做扇子漂亮么?”
我一个一个地耐心回答,来回走动不停,感觉很累。

【片段二】:
在制作中学生显得非常活跃,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的疑问也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逐渐举手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忙着来回奔走,又累又难起到效果,最后发现他们许多人问的基本是相同的问题。
大致是:
“我的胶水还没干,要等多久?”
“我的色彩为什么不鲜艳?”
“我的比他们的难看!要改一改什么地方,就会好看些?”
我不得不选择打断他们的制作,叫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然后开始回答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或共同遇到的技术上的难题。大概只有一部分学生放下手中的东西听我阐述,但另外一部分同学继续制作,不闻不问。但是讲完之后,那部分不听的同学又提出一些相同相类似的问题。
对于一长段时间的制作过程,学生的兴趣开始减退,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出现无关课堂的讲话声,课堂莫名其妙地失去控制,我感觉到这堂课的有效性正在消失,出现了冷场。

三、课后反思
美术课堂应该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是学生表现自我表达思想的舞台。我虽然准备很充分,整堂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课堂的激趣部分完成非常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设计与创作”部分把握失当,导致冷场。通过与诸位美术老师讨论交流,还有同其他学科,例如科学的老师交流,发现其实这种冷场很容易发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创作阶段和科学课堂中的试验部分。那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我觉得应该有三个方面。一方面,要在课堂引入阶段,有充足的准备,激发学生最大的兴趣与潜能,这点我基本做到了;二方面,制作这个部分,占时较长,学生容易产生动摇等情绪,兴趣减低,注意力减退,学生疑问越多,越发心神不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兴趣与动力来完成创作?三方面,引入部分时间有限,无法解决所有创作技术问题,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我尝试着向许多老师讨教,并随后又反复实施这节课教学,尝试解决冷场问题。下面分开讨论这件事情的具体解决方法,并请大家指正。
一、引入阶段,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也要解决基本的技术(创作的技能技巧)问题。
激趣部分没有做好,就会使学生们最初的积极性消失,从而可能导致整堂课乏味,所以做好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在《夏日的凉风》这一课中,用了许多种美丽的扇子实物挂在黑板周围,营造一种氛围;同时也让学生收集各种扇子,让他们展示和交流等等。这样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创作热情。
我自己特别在课外认认真真地做了各种各样的扇子,这样自己就更能够了解各种制作扇子的方法,了解工具的使用技巧,预测学生会遇到的难题和特别要注意的方面。后来我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先讨论交流经验,然后根据他们所说老师再作补充,讲一些应该特别注意的方面,这样有效地解决了许多问题。
二、有效控制创作过程节奏,将长时间的创作过程分成一个个小小竞赛,连续不断地为学生提升动力激发兴趣,不打断学生的创作。
我们当明白部分学生的心理持久性并不长,很容易失去兴趣。一是他们年纪小,长时间创作,容易产生疲倦;二是在长时间创作中很容易被周围事物干扰,导致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去;三是在创作中学生容易出现争执,出现不合作显现,降低了学生创作兴趣和合作精神。
我发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长时间的创作过程分成几段进行竞赛。例如我稍后在另一个班级开展《夏日的凉风》教学时是这样分段的。依照扇子的制作,将创作过程分成“剪外形”、“装饰扇面”、“组装”三个简单比赛:
1、“剪外形”比赛。看谁能够剪出最有创意又漂亮的扇子形状,但是要注意,一定要能够作为扇子的形状,不能太古怪而失去扇子的本质。同时让学生剪一个扇柄。这段大约5分钟,包括评论时间。
2、“给扇子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比赛。学生通过绘画和粘贴等多种手段,为扇面做装饰,教师在比赛前强调绘画和粘贴应该注意的问题。大约15分钟。
3、“组装”比赛。学生将准备好的扇面、扇柄、扇坠用木乳胶粘贴组合起来成一把完整的扇子。这部分大概费时5分钟。
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有一个个比赛,学生无暇旁顾,全部精力都用到竞赛与创作中来了。强烈的竞争意识被激发出来,兴趣一直高昂。当然竞赛时教师应当准备适当的礼品,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小小扇子卡片作为礼品。
三、在每个小小竞赛时间交叉的时候,巧妙解决学生遇见的技术难题。
因为有了比赛,所以在每一个比赛开始或结束时我都能够比较好地解决学生们遇见的问题,主要通过制作出优秀学生作品的学生介绍讲解他们的作品(一般不超过2分钟),让其他学生了解正确的技能技巧。其次我补充在巡堂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进行修改。
总结:我尝试在不同课程中进行分段竞赛教学,发现这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只要举措得当,就能很好地解决冷场等问题。感谢为我提供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我的教学经验又一次得到丰富。



【案例点评】
校本教研  美术有道
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美术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师立足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完成扇子的制作,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基础教育的美术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般教师会更多关注美术课的教育作用,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样做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错,只要注意调动了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对于三年级学生知识和技能不会成为学习活动的障碍。但是,范老师在这节课上遇到了问题:
“在制作中学生显得非常活跃,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的疑问也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逐渐举手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忙着来回奔走,又累又难起到效果,最后发现他们许多人问的基本是相同的问题。”
“对于一长段时间的制作过程,学生的兴趣开始减退,注意力开始转移,开始出现无关课堂的讲话声,我的感觉到异常,课堂莫名其妙地失去控制,我感觉到这堂课的有效性正在消失,出现了冷场。”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范老师是一个善于反思的研究型教师,他发现问题后没有忽略,而是有针对性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找到了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引入阶段,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也要解决基本的技术(制作的技能技巧)问题。
二、有效控制创作过程节奏,将长时间的创作过程分成一个个小小竞赛,连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动力激发兴趣,不打断学生的创作。
三、在每个小小竞赛时间交叉的时候,巧妙解决学生遇见的技术难题。”
对于敢于面对挑战的人,办法总是比困难多,范晓锋老师有效解决了第一节上课时出现的问题,并积累了小学设计制作的课堂教学经验。范晓锋老师的教学得失提醒我们注意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问题,“设计•应用”课型的教学不同于“造型•表现”。前者通常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制作技能必须达到物品制作的功能要求;后者对于作品的完成要求却相对自由和宽松。所以,教师在备这一类型课程时,要对学生的制作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具有预见性,把问题解决在前。为此,范老师还在课前亲自“下水”作业,熟悉所有的制作环节,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难题。至于老师针对学生制作注意力难以持久的心理,设计了“分段竞赛”活动方式,既不断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又为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困难腾出了时间。当美术课堂中的“梗阻”被消除,教学活动就会自然流畅,美术课的教育作用才得以彰显。当一把扇子的制作将“夏日的凉风”与动手能力培养连接起来,热爱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影响也就自然深入学生之心。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各种要素、每个环节必须有机组合流畅运转,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达成有效教学。
读了这篇美术课教学案例,最令人深有感触的是范老师的教学研究态度。首先,他敢于“揭疤献丑”,公开课上存在问题他一点也不回避,而是深入的思考寻找原因。其次,他乐于虚心求教,不仅与学科同行交流,甚至还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以开放的姿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他勇于实践,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就积极在各种有关的教学活动中尝试。第四,他善于总结,把《夏日的凉风》这个课堂的三个简单比赛推而广之,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分段竞赛教学”方法。我们应该看到美术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研究条件,课堂教学较少受到考试的制约,担负多个平行班教学为进行反复实验提供可能,艺术教学总是能够产生非常鲜活生动的事件,为研究提供素材。新课程提倡广大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美术教师利用自己的优势,像范老师这样结合工作实际,有感而发撰写案例,照样具有研究深度。可以预见范老师的这种研究态度和方法,将促使他走上美术教学研究之路。希望有更多的美术教师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22
读陈卫和老师《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有感
作者:唐雪良
去年的暑假是我来英才学校7年来最忙的一个暑假,除了自己需要充电等一些事情外,主要是积极准备参加厦门市第二届小学课堂创新大赛,美术教案选拔胜出后主要是说课的复赛以及5分钟的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答辩,为了能使自己有个满意的成绩,在英才学校图书馆有幸借到了陈卫和老师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一书,仔细的拜读后,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受益匪浅!
陈卫和老师的教学理论让美术老师很受用,本书少了一份高深莫测,多了一份朴素实在,在讲到当今美术教育新课标精神的理论之后,都有大量的美术教学实例和相关的教学心得加以辅助说明,把这些枯燥乏味的美术新课程标准转换为有趣而实在的美术课堂教学案例, 看完之后让人一目了然,很容易接受,学有所知,学有所用!我有这种感觉,相信其他的美术老师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好的书是值得一读的!
本书中, 陈卫和老师对美术教学的新课标主要教学精神那就是:美术教师应该努力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需要和发展,促使每个孩子在原由的基础之上有所进步,并注重美术学习的人文化、个性化,不仅要教好书,更要教好人。
美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的社会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首先,美术有审美教育的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欣赏,动手操作,想象,创作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美,感受美。其次,美术对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和行动有教育的作用。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美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是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美是情感、道德与知识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另外,美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生、认识自我、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功能。
看完陈卫和老师的书后,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结合陈卫和老师的观点我进行了一个整合)
一那就是如何结合当今美术新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美术课。
如何更好的激发少儿美术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艺术潜能,促进孩子手脑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我觉得在美术课堂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教法使学生自主性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并积极投入创造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活动中一定要实施有利于自主创造的方法。我主要想采取以下方法:
  1.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创作的激情: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根据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在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学生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
  2.共同讨论作画方法:一般美术活动均以老师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学生创作、评价为一个模式,让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讨论创作方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与积极性。
  3.创作前的讨论:目的是以学生的角度让他们来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及操作方法。这种讨论主要伴随着对范例和演示活动的分析进行。
  4.创作后的讨论:目的是帮助学生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从而获得更新的信息。
  5.创作中的随机讨论:这种讨论富有针对性,它能完善和补充教学活动过程,能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创作。如教师在巡回中发现学生构图呆板,所画图像在一条直线上。教师便随机选取二张作品(其中一张有前有后,一张为一个平面)组织学生随机讨论,哪张更好?你能让自己的图画也变地好看吗?怎样变?引导学生在后面或前面添加图象,使画面更丰满。
  总之,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宜采用不同的讨论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创作的同时,有更多创造思维的机会,促使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美术教育案例如何来写。
真实而精到的美术教育案例,不仅是美术教师个人经历的重现,而且是美术教育历史进程的记录:不仅有情境个性的实践参考价值,而且包含了共性的理论思考价值;不仅为广大一线美术教师所需,而且为从事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理论工作者所求。通过这些案例我们不但能够真切了解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而且将认识不同气质个性和教学特色的美术教师。
陈卫和老师的书中收集了许多精彩有益的美术教学案例,让我收受颇多,那么自己该怎么来写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1、什么是案例
目前多数美术教师对案例的认识有些模糊,包括我也一样,而且大多数人没有写案例的实际经验。一旦准备写案例,许多教师往往与写教案、写课堂实录联系起来,甚至不知不觉就写成了教学总结。甚至于有些不是案例的文字,却以案例的名义出现在一些正式的出版物上,更是引起我们对案例认识的混乱。那么,案例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认为,案例应该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一般是教学人员和教育管理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事物的感受和描述,涉及与这一事件有关的人是如何按照教师或管理者提出的方案,一步步向前运行和发展变化。教学案例一般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着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1)实际的来源
每一个案例的来源,都应该有确实的时间、地点,也就是说将案例所涉事件的发生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不是幻想的场景和虚构的故事。针对美术教育的案例而言,既可以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既可以存在于师生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师师之间或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既可以存在于学校,也可以存在于社区。总之,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某个角落,这是案例可信的前提。
(2)现实的背景
每一个案例的意义,应以关注今天教师工作所面临的疑难为着眼点,所展示的事实材料应该与时代相应。可以说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现实背景,越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其现实意义越明显,也越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案例中的管理、决策以及教学的原理,可能是稳定而经常的,但作者态度、关注重点往往表现出现实社会的影响。
(3)真实的情境
案例虽然来源于实际教学的时空范围,但是如果只是对事件、活动作大体的笼统描述,甚至于习惯对事件的整体特征作抽象化、概括化的说明,以至把案例写成自己对该教学事件的看法。案例缺乏具体描述和特殊情景,不可能给读者展示真实可感的情境,也许是平时习惯写总结和教案,现在转而写真正的记叙文,反而找不到感觉。我想这个问题的解决,只要看看别人精彩案例中呈现的真实可感的情境,自然会找到写案例的感觉。
(4)完整的情节
案例叙述一个事例,讲述一个故事,应该有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冲突,反映现实生活的复杂和情趣。老师往往通过案例的叙述过程,揭示事件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
(5)流畅的叙述
写案例不是写诗歌散文,不追求词句文采,但要求行文流畅。哪怕是最朴实的语言,只要把事情描述清楚,给人以切身感受,这个案例就具有个人记录和公共研究价值。
2、怎样写案例
在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中,非常需要也非常缺乏高质量的案例,美术课程也不例外。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我国自己的案例库,以利更多的人投身和更有效地参与对学校美术教育的研究,这将需要更多一线的美术教师来动手写案例。
(1)案例的形式
案例实际上就是一篇真实事件的报道,当然应该是一篇好报道。写作案例既像写好报道那样简单,也像写好报道那样困难。案例应该是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对真实事件的描写,其中的表现内容和表达的意思,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争论的兴趣,并且有一定的启发性。
(2)案例的结构
案例的形式是文体外在的呈现,而案例的结构是其内容的表达模式,仔细分析他们均表现出案例具有一定的结构。
1.时间结构
案例发生有特定的时间背景,案例作者可以依据时间先后来组织材料。有时出于某种考虑,也可打破时间顺序,如在案例开头先讲后来才发生的事情结果,但是必须对案例事件发生顺序和时间结构非常清楚。
2.叙述结构
对案例所描述的事件,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叙述,事情起于何处,前因后果是什么。换句话说,案例的故事要娓娓道来。
3.说明结构
考虑到阅读案例的对象可能缺乏对事件的了解或对背景一无所知,案例作者要把有关情景讲清楚,这与叙述结构并不是同一回事。作者要把有关背景和问题尽量交待得具体些,以便于读者掌握事实。
4.情节结构
为了使案例更加活灵活现,激发人们阅读和思考的兴趣,作者可加强戏剧性,使读者置身其中。案例不应该是没有矛盾的“白开水”,总可能涉及意外的人和事,正是这种随机出现的事件和问题,使案例充满吸引力。给我们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正如我开始所讲,好书是值得一读的!希望我们英才的老师们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多看好书,多读好书,多品好书!做一个课改智慧型的好老师!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28
美 术 系 列
书 号
书名
著译者
定价
10759
尹少淳 著
22.70元
12339
陈卫和 主编
21.60元
12340
杨建滨 主编
21.90元
14139
陈卫和 主编
刘清峨 著
14.10元
14335
《中小学美术教育案例丛书——雪地飞龙》
陈卫和 主编
赵紫峰 著
14.10元
15075
陈卫和 主编
魏瑞江 著
20.70元
15076
陈卫和 主编
朱国华 著
15.00元
(估价)
《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
尹少淳 著 310千字 异16开 定价:22.70元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在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运用中国传统的“二元易变”和“执两用中”的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辩证地研究基础美术教育中的知识观和课程构成等问题。该研究旨在帮助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和理想的关系问题,让他们在新的知识观和课程思想出现的时候,努力在现实和理想的维度中做到行为适度——既不故步自封,排斥改革和发展,又不过于理想,超越现实的可行性。适合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教研员、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社会关心艺术教育的专家、学者阅读。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陈卫和 主编 280千字 异16开 2003年6月出版 定价:22.5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结合实验区的教学实践,由美术课标研制组专家组织有经验的小学美术教师和教研员撰写的。本书内容包括美术课程改革背景、学习领域与教学基本取向、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评价的发展、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美术新课程与教师的个人成长等。本书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体例,针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根据现代小学美术教师的需要,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导入案例,创设情景,强调学习者的活动和对话。同时,致力于改变教材历来的面貌和我们阅读习惯,以新的呈现方式,尊重学习者选择和使用的权利。
  本教材可供小学美术教师新课程培训使用,也可作为各类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材。
作者简介
陈卫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副教授,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湖南版)副主编。主要教研经历:曾担任湖南省小学美术教材主编、湖南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试用课本)主编;策划编辑《跨世纪美术教育研究丛书》、《中小学优秀美术课教案集》、《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研究》、《全国优秀美术教育论文集》;2000年主持完成教育部学校陶艺教学课题实验;2001年参加并完成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2002年完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造型?表现”和“教材编写建议”两部分的撰写;2002年参加教育部高中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

《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
杨建滨 主编 280千字 异16开 2003年6月出版 定价:20.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结合实验区的教学实践,由美术课标研制组专家组织有经验的初中美术教师和教研员撰写的。内容包括美术课程改革背景、学习领域与教学基本取向、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评价的发展、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美术新课程和教师个人成长等。本书充分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采用崭新的结构和体例,围绕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初中美术教师的需要,即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导入案例,创设情景,强调学习者的活动和对话,切实促进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教材可供初中美术教师新课程培训使用,也可作各类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材。
作者简介
杨建滨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高校美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武汉青年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与美术理论研究。获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与实验”项目核心组成员及子课题负责人。近年来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出版有学术专著《谁在操纵艺术》和高校专业教材《美术学科教学概论》等多部著作,主编《美术教育词典》、《美术欣赏》教材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内容选登

引论:怎样的美术教学观念和方式(节选)
  众所周知,这场史无前例的关于课程的改革向人们提出的基本命题是: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建立一种新的课程理念。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发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实际上,当我们的课程方案确定下来之后,就必然会涉及到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讲的话都是废话,所有的设想都是空想——所以,首先需要大家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改一改,只有我们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才是真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才能把这个改革改到实际的位置上。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其内容是按照学科编制的,“课程”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它只是被政府或学科专家所关注的事,教师往往是游离于其外,不需要多去考虑,只是把“书”教“好”就行了。而事实是:课程和教学是分不开的,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作为教育的手段,规定了“怎么教”,不了解和不关注不可能“教好书”。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是带有“专制”性的,而教学则体现了更多的“灵活”性,而由于教学无不随时在反映着课程的方方面面,这就使我们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的时候必须清楚课程的意义和相关取向。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地是:课程和教学是一个共同生长、相互影响、彼此融合的一个整体文化和“生态系统”,不可能把它分隔开来,而作为主体之一的教师更是不能脱离其中。现在,我们的话题逐渐明确了——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时候,也就是说,它由政府、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走向一个更为有利于人发展的新情景的时候,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便更为密切起来。落实到美术课程上,我们觉得其功能和认识应该有这样的拓展。
后述:怎样的美术教师培训和案例(节选)
  我接触到许多参加培训的美术教师,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课改理念的了解,而要求掌握实施美术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不光要解决为什么做,而且要解决怎么做。新课程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对此向上位进行思考,是否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改变,再进而培训教师的方式也应该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的培训方式将影响到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学习方式。
  其实我们在实验区美术教师培训中,采用的是一种类似于“案例讨论”的培训方式。即使用新教材的一节美术课作为案例,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请老师们思考,然后我们只是作为一个发言主持人,组织培训者参与讨论。在这种方式的培训中,案例发挥了新课程理念的教材作用,案例成为我们共同讨论的“话题”,由此引出来许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思考和经验,使我们的培训贴近了实验区的现实情景,改变了“满堂灌”的宣讲模式,参加培训的美术教师踊跃参与,各种观点、做法还有新的案例和盘托出、精彩纷呈,真的使每一个参与培训的人都感到各有收获。至少我个人也体会到了与新课程培训共同成长。
  这本培训教材基本上采取与我们的教师培训相同的思路。章节开始尽量用案例导入问题情境,激活思维,制造话题,引发讨论,然后再在有关的理论问题上深入展开。在使用案例进行讨论时,我们并不是把引用的案例视为优秀典范,甚至可能是一个“牛屎”案例,但只要它能引起讨论或许是争论的效果,就达到了目的。在理论阐述的部分,我们也尽可能选择对教学有作用的内容,联系实际展开。随后我们选择一些相关的扩展性内容,作为阅读材料推荐,其意仍然是有助于扩大语境、发散思维。
国外音乐教育》、《达尔文克罗兹教育思想与教学法概要》等著作。

《中小学美术教育案例丛书》(1-4)
陈卫和 主编 150千字 异16开 定价:14.10元/每册
内容简介
  案例教学是近些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但是对于什么是案例、如何写案例、怎样用案例,不仅一线教师存在比较模糊的认识,甚至有些专家的认识也存在某些偏差。美术课标组专家陈卫和教授从丰富的新课程培训实践中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在和一线教师的广泛交流中发现了很好的案例,在他的指导下四位在教学上各有特点的优秀教师把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特色案例整理了出来,分别成书。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刘清峨老师撰写的案例,名为《快乐的心》;太原十九中学赵紫峰撰写的案例,名为《雪地飞龙》;由浙江的朱国华老师和天津的魏瑞江老师撰写的案例,也将于2004年上半年陆续出版。这些案例内容鲜活、文笔优美,并且具有原发性、真实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配合生动、贴切的图片,很有可读性。该丛书的出版不仅对于推动新课程美术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中小学美术教育案例丛书——老魏信箱》




《中小学美术教育案例丛书——画校长》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31
泉州市举行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业务培训

  今年秋季,福建省普通高中高一年将进入新课程实验。美术课程是新课程实验必修课程,每个高中学生必须修满美术课程3个学分才能毕业。
  根据各级新课程实验文件精神要求,坚持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教师“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6月24日至26日,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业务培训在泉州师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邀请了国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核心组成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陈卫和教授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验培训专家刘清峨老师做讲座,一百三十多名泉州市各县(区、市)美术教研员、高中学校美术教师参加培训。
  陈卫和教授对《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还结合泉州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作了《走进美术文化教育》专题指导;刘清峨老师以自己实施美术新课程的成功教学案例,对美术新课程教学教法进行了精彩介绍。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陈德煌根据泉州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美术教学教研指导意见。
  这次培训组织紧凑,注重实效,培训形式多样,有问卷调查、讲座报告、互动对话、实践练习、交流讨论等。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对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了解,美术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新的转变,对美术新课程的实现有了信心和把握,这为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实验实施作了良好的开端。
  陈卫和教授说:泉州美术老师对新课程很有热情,加上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文化环境,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实验将会获得丰硕成果。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36
广东省首届高校书法教育研讨会小组讨论纪要        4月11日下午,与会的近50名代表分两组进行讨论。第一组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祁小春博士为召集人,围绕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的建设和中小学书法师资培养为重点讨论;第二组由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钟东博士为召集人,以高校书法选修课与书法教学方面为重点讨论。小组讨论开始时,陈卫和老师代表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介绍了这次研讨会的背景情况,吴慧平老师就高校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及其主要工作向与会代表做了汇报。之后,来自各校的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高校书法教育开展情况:
        陈志平博士介绍了暨南大学书法本科开设“书法鉴赏”等公选课,又在中文系文艺学专业下面,开展了书法的研究生教育,最近,又成立了书法研究所,有着很好的氛围。熊绍庚教授则介绍广州大学美术系,虽然没有这个专业,但是却已经有研究生教育,并且十几年前就开始了书法公选课的教育。靳继君教授介绍了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书法教育,首先开设的是书法公共课,后来则在美术院开设了专业即书法与设计,后来也成立了书法研究所。方孝坤老师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书法教育的情况。黄建华老师介绍了广东农工商业技术学院公共课的书法教育,他们在教学上有不少的经验。陈燕老师介绍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些构想。戴学映老师则介绍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书法专业学生培训,以及同学校书法老师的培训工作,他们还有意在五年内将全河源的书法老师培训一轮。其他学校的老师,比如承办单位湛江师院的老师,也作了发言。
        大学书法课程教学方面:
        与此同时,有不少的老师就书法教学的问题进行了争辩。比如,对于小学生还说,是以写字教学为主,还是以书法教学为主?如果仅是写字教学,他们长大了,可能就不会艺术的书法。如果一开始就是书法教育,也许又会耽误写字与正字。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与会的老师有畅所欲言。有的认为写字更重要,但也不可忽略艺术教育。另外,书法教育的技术指标问题,也有老师提出来讨论。也即是,书法到底是如何衡量教育的水平?这个问题虽然来不及展开广泛交流,但是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书法理论和教材建设:
        除了教师、课程设计等之外,教材也是相当重要的。来自广东高教出版社的黄跃升副编审,介绍了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系列教材,其中率先推出了《书法鉴赏》一书,目前已经获得省内书法教育工作者的好评,并被一些学校选用。熊绍庚教授也把他《书法教程》一书的最新版,带来分发给与会代表,目前熊老师的教程已经由华东师大出版社三版重印了二十六次;此书由于定位在高师书法教育,所以获得全国的好评。叶耀才委员就学术委员会的刊物《书艺》的进展情况向大家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大家一致认为需要成立一个《书艺》编委会,搞好《书艺》,共同推进广东书法理论的发展。
        中小学书法师资培养:
        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法亭先生提出了珠海市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在肯定的同时大家纷纷提出不同意见,组里围绕中小学书法师资培养进行讨论,省教育厅周凤甫老师也对有些问题谈了一些看法。邹炯文老师说教育小孩子写字,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不可以随意,范本选择等各环节皆不可掉以轻心。
        今后工作建议与设想:
        各校在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联合处理课题组,向省和国家申报科研课题;首届高校书法教育研讨会,既已经开始,就应当变成年会制。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郑荣明先生就如何整合资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高校的大多数书法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具有高学历的教师都是省书协的智囊团,因此可否考虑和书协合作,这样既能够整合资源,又能够有较为充足的活动经费。主要集中在活动的开展以及经费的筹集两个方面。暨南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研究所副所长蔡显良博士认为学术研讨会应该连续开展下去,像浙江一样,两年一次大型的,中间一次小型的,总之高校的书法教育工作者应该每年都能聚集一次,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供稿:钟东 吴慧平 整理:陈卫和)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37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之后记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尹少淳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无疑,这将有助于美术教师更好地理解新美术课程标准,并有效地加以实施。现发表该书的后记,以便让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的研制情况和解读的撰写工作有个基本的了解。
在国家教育部的统一布置和领导下,《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近一年的研制,终于在2001年7月与全国的广大美术教师见面了。回首一年的工作,真是百感交集,值得欣慰的事情很多,感到遗憾的地方也不少,的确有很多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新《美术课程标准》之完成,得益于国家教育部给我们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开拓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也有赖于广大美术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殷殷期盼和对我们工作的热情支持。当然,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我们有一个关心和热衷于美术教育事业,有着一定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研究团队。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组的组成人员是:
尹少淳 研制课题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美术学博士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明知凡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陈卫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
米海峰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中学美术高级教师
侯 令 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局美术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陈通顺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教育》主编
奚传绩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今迈 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教授
欧京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刘冬辉 人民教育出版社艺术室主任、编辑
黄丽雅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教授
杨建滨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李维昆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编审、美术学博士
卢辅圣 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编审
黄宗贤 四川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美术学博士 
陈寿鹏 上海市著瓜弄小学美术特级教师
王 竹 湖北省武汉市教学研究室美术特级教师
周 卫 上海书画出版社教材室主任、副编审
李小夫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美术特级教师
此外,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艺术处章瑞安处长和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李绵珊教授也始终关心《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多次参加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着推动美术课程改革这样一个崇高的目的保持着高度的团结和协作精神,在人格和个性上相互尊重和包容,在知识和经验上相互补充和完善,这种有机互动性使得整体力量远远大于由每个个体的简单组合所产生的力量。同时,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又基于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经常性地就一些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正是这种负贡仟的态度和科学求实的精神使得《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在不平坦的道路上顺利地推进。没有这么一“种合作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完成这惮一项艰难的工作是难以想像的。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在这场改革面前我们谁也没有经验。
我们都有自己的教育背景,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习惯于将教育现象放在我们的教育背景前来观看和考察,协调者我们认同和接受,不协调者我们否认和拒绝。但是我们所看重的教育背景并非永远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学会用一种新的教育的参照系统来看待教育的现象和教育的发展,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所谓基础教育改革就是要革除不合理的地方,增加合理性,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研制《美术课程标准》之初,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调整和改变我们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只有首先自己改变了观念,才可能谈得上研制一一个体现新观念的《美术课程标准》。而改变观念则意味着首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所幸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一个学科的孤立行为,而是学科群的整体行为,这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和环境。在学习和建立新观念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来自教育部领导和有着先进教育观念的其他学者们的很大帮助。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观念的认识。以往基础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大部肇因于没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才会改变以往过分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组织知识和知识繁。难、偏、旧的状况,而努力从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来选择和组织知识;我们才会改变以往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状况,而努力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改变以往单纯注重接受性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状况,而努力加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我们才会改变以往注重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的状况,而注重评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正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根本观念应用于美术学科,使我们对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问题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并为探索新的课程资源和建构新的教材开辟了新的思路。如果要对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作简单的描述的话,我们以为这样一种描述应该是简明和适宜的:
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他们学会学习,并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上作,而是全体美术教师的共同事业,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更是有赖于广大一线美术教师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所以他们也面临着转变观念的问题。正确地理解《美术课程标准》是转变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有效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前提。出于这一认识,我们组织了《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几位同志编写了这本《解读》。具体分工是
尹少淳主编并撰写问题1至23;
陈卫和撰写问题24、问题29至31、问题72至83;
米海峰撰写问题25、问题33至35;
侯令撰写问题26、问题36至37、问题51至53;
钱初高撰写问题27至28、问题38至41、问题54至55。问题64至71;
胡知凡撰写问题42至50;
王大根撰写问题56至63。
我们紧扣《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与特点,有针对性地拟出了83个问题,并对其做了较为清晰而明确的回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既涉及了较为宏观和抽象的理论性问题,也涉及了较为微观和具体的操作性问题。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来撰写《解读》,是基于我们对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思考。我们认为在这样一种相互关系中,应该遵循功能优先的原则,而结构只能服务于功能。正是考虑特殊的功能,我们才选择了问答和对话这种结构和文体。
采用问答的方式,能使每一个问题更为明确和突出,容易使教师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迅速抓住问题的要点和关键。应该说,这种方式是比较适合美术教师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对话方式,实际上也虚拟了问答双方的存在并构建了一种交流的平台,给教师一种情景感和亲切感。这,不正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吗?
由于时间的原因,也由于我们理解方面的原因,一本《解读》尚不足以将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而准确地解释清楚,挂一漏万和讹误的现象在所难免,所以还希望教师们结合其他文件的学习,以求自己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在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中努力去体验、感受和思考。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
2004-09-17  
下载: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39
关于举办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



附:
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文本,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向全体大学生,立足于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示我省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二、活动主题与内容
    本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主题是:我和祖国。各项活动的内容应围绕主题,热情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反映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抱负和历史使命感,展示大学生高雅健康的审美追求。艺术展演活动要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具有创新性,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

三、活动项目和形式
    艺术展演活动的项目分为艺术表演、艺术作品、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高校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四类:
    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
    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雕塑(陶艺)、DV作品;
    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包括:书法(篆刻)、绘画、摄影作品;
    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另文通知。

四、参加对象和分组
    (一)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的参加对象为全日制高校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在读研究生。参加对象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普通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乙组为艺术院校、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
    (二)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展的参加对象为各高校党政校级领导干部。
    (三)高校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的参加对象为全国普通高校(含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有关教研和科研单位的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五、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的要求
    (一)艺术表演类
    1.声乐
    大合唱:含指挥、伴奏不超过42人,时间不超过6分钟;小合唱:含伴奏不超过15人,时间不超过5分钟;重唱:含伴奏不超过5人,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得伴舞);独唱:可有伴奏1人,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得伴舞)。
    2.器乐(包括管弦乐、管乐、弦乐、民乐等)
    合奏:含指挥不超过65人,时间不超过8分钟;小合奏:含指挥不超过11人,时间不超过6分钟;重奏:不超过4人,时间不超过5分钟;独奏:时间不超过5分钟。
    3.舞蹈
    群舞:不超过36人,时间不超过6分钟;三人舞、双人舞、独舞:时间不超过5分钟。
    4.戏剧
    短剧、歌舞剧、小品等均不超过8人,时间不超过12分钟。

    (二)艺术作品类
    1.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尺寸均不超过对开。
    2.书法、篆刻: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
    3.摄影:独照、组照(每组不超过4幅)均可,尺寸均为14吋。
    4.工艺设计:含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平面尺寸不超过对开,空间大小不超过0.5立方米。
    5.雕塑、陶艺:空间大小不超过0.5立方米。
    6.DV作品:播放时间不超过12分钟。

六、报送节目和作品的要求
    1.艺术表演类每个节目的演出者必须是同一学校学生,同一学校乙组(专业组)学生不得参加甲组(普通组)演出。
    2.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各高校在自行评选的基础上按以下要求报送组委会:
    艺术表演:专科院校报送各类别表演形式(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节目(类别不限)不超过4个;本科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1万人以下的报送节目不超过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1万人以上的报送节目不超过6个。
    艺术作品:专科院校报送作品(类别不限)不超过6件(幅);本科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1万人以下的报送作品(类别不限)不超过10件(幅);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1万人以上的本科院校报送作品(类别不限)不超过15件(幅)。
    3.报送的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中,甲组(普通组)不少于80%,乙组(专业组)不超过20%。
    4.报送的节目中,独唱、独奏和独舞节目不超过10%,甲组(普通组)必须有一个大合唱节目,其他节目形式不限。
    5.艺术表演节目用DVD光盘上报,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不同项目的节目须按项目分别制作光盘。在光盘的外包装上需注明演出单位、所在组别、节目名称和形式。光盘内容中不得出现报送学校的名称。
    6.艺术作品不要装裱.艺术作品需注明作者姓名、所在院校、联系电话、作品的名称和品种、尺寸大小(横×竖×深)、创作时间;请贴在作品背面,也可附另纸注明(书法作品不允许在作品正面落款)。版画作品按惯例需在画面四周留出空白并署名。
    7.艺术作品原则上不退还作者。组委会对获奖节目和作品有权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包括出版光盘、编辑画册或用于展览、宣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参加单位和作者享有署名权。
    8.艺术表演类节目报送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高教大厦   广东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联系人:杨 健;邮  编:510080,联系电话:020-37628026;传真:020-37626352。
    艺术作品类作品、校长书画摄影作品报送地址: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联系人:陈卫和,邮编:510260,联系电话:020-84017803,传真:020-84017803。
    艺术表演类和艺术作品类的报送表格另文下发。

七、校长书画摄影作品的要求
    书法、篆刻作品的尺寸均不超过四尺宣纸,摄影作品包括独照和组照(每组不超过4幅,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吋。凡经过暗房特技处理、电脑制作,改变原像面貌的作品,请在作品背面注明。作品的名称以及创作者的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等请在作品背面注明,创作说明可附另纸。
    作品由各高校统一报送,各高校校级领导书画摄影作品报送总数不限,人均报送作品数量不超过2幅(组)。
    作品不要装裱(糊)和卷寄。其他要求同上“六、报送节目和作品的要求”中的第7、8条。

八、时间安排
    本届艺术展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为各高校开展活动阶段。
各高校成立艺术展演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本校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发动,层层落实。以院、系为单位,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艺术活动,并组织艺术讲座、观看文艺演出、参加音乐会以及请专业演出团体到学校演出等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各高校在院、系开展活动的基础上,举办学校艺术节,并评选学校优秀节目和作品,于2008年8月上报给省教育厅展演活动组委会。
    第二阶段(2008年9月至2008年11月)为省组委会组织集中展演活动阶段。
组委会在各校推荐优秀节目和作品的基础上,举办艺术节目会演、优秀作品展览、论文交流研讨等活动,评选出全省各类优秀节目、作品和论文。举行全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颁奖仪式,并向全国展演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报送我省艺术表演节目(DVD光盘)、艺术作品、校长书画摄影作品和艺术教育论文。
    第三阶段(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为组织参加全国评选和现场集中展演阶段。
    根据全国展演活动组委会评选意见组织我省入围艺术表演类节目进行加工排练和现场演出。

九、奖项及评奖要求
(一)本届艺术展演活动设立以下奖项
    1.优秀组织奖:以学校为单位设学校优秀组织奖。
    2.精神风貌奖:奖励在集中展演期间表现优秀的学校。
    3.艺术表演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4.艺术作品奖:各项目分设一、二、三等奖。
    5.优秀创作奖:在本届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的原创节目中评选。
    6.指导教师奖:艺术表演节目一、二、三等奖和艺术作品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
    7.校长风采奖:高校校长书法(篆刻)、绘画、摄影优秀作品的作者。
    8.优秀论文奖:设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论文一、二、三等奖。
(二)优秀组织奖评选要求
    学校优秀组织奖的评选,由各校申报,本届展演活动组委会评定。数量约占高校总数(包括艺术专业院校)的35%左右。申报学校优秀组织奖的学校,要求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扎实,学生参与面广,活动效果突出,并有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等书面(音像)材料。

十、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成立全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由厅领导及有关高校领导担任主任、副主任。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各高校成立展演活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本校艺术展演活动。

十一、经费
    各校活动经费自行解决。现场集中展演阶段活动经费由组委会负责。

附件2:
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名单

    主  任:李学明(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唐永葆(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黎  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组委会委员:张幼铎(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
            莫宝光(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
            张秋牧(省教育厅基财处处长)
            胡振敏(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王斌伟(省教育厅科研处处长)         
            叶梓效(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
组委会办公室: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主   任:何志强(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
成   员:杨  健(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主任科员)
       何  平(广东省高教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陈卫和(广东省高教学会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联系人:杨 健电话:020—37628026  传真:020—37626352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41
请专家“把脉”  谋学院发展
  
  6月9至10日,学校召开高等艺术教育教学及管理恳谈会,邀请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助理解鸿雁、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雷光耀、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王怀坚、广州美院教研室主任陈卫和等四位专家教授前来一起为中歌艺术学院的教学及管理“会诊把脉”,共商学院发展大计。刘卫国书记、何真校长参加了恳谈会,叶春海副校长主持会议。
  会议期间,校领导和专家们首先听取了中歌艺术学院林伟源院长关于办学的情况汇报,之后分别召开各系教师座谈会,阅览教学及管理的有关文件,深入了解学院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一起探讨高等艺术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同时专家们还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他们院校的经验和做法。10日上午,专家们在会上反馈了这次“会诊把脉”的意见,他们在充分肯定中歌艺术学院办学四年所取得的成绩基础上,十分坦率和诚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何真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要求学校教务等部门和学院很好地研究和消化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改进工作;要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全面推进中歌艺术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会上,学校正式聘请解鸿雁、雷光耀、王怀坚为中歌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何真校长为三位教授颁发了聘书。

     
恳谈会会场
叶春海副校长主持恳谈会
何真校长讲话
专家为我院教学及管理会诊
刘卫国书记和与会人员分析教学情况
我校教务处处长高秀梅发言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助理解鸿雁发言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雷光耀发言
广州美院教研室主任陈卫和发言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王怀坚发言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45
观沈迅童画有感!    文/杨福军
今天参加了沈迅的"童画童话"个人美术作品展,场面很是热闹呀!!!
省教研室周凤甫老师,广州美术学院陈卫和副教授,市教育办公室主任黄老师^^^^^^还有马乐山爷爷,哈哈,我早认识他,因为以前我在南区,他的工作室我常去.老爷爷还扮演了白雪公主,进行了剪彩仪式,本人负责放礼花.

不说别的,说说感受:
接触沈迅的画是在科技绘画上,会梳妆的椅子,太棒了.今天又见沈迅的画,童心童画童话,丰富而单纯的色彩,巧妙而简单的构图,轻松而快乐的画面内容,构成了沈迅今天画展主的精神.
走进沈迅的画展,像是步进了童画的王国一样,三只小猪-桃太郎-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灰姑娘^^^^^^^^^ 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像一阵风,带来带去神秘的气息.

本人虽说20多点,30不到,可是心里非常喜欢这童话世界,也是一直能支持我长期带低年级班级的原动力,更是我喜欢孩子的原因之一.走在展厅,方形的作品就像是一扇扇窗户,每个窗户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我们驻足长看的是故事里的情节和道具是作者精心准备的,看,乌鸦喝水,本是一个罐子和石子,可是沈迅却画了一个漂亮的大肚花瓶,里面的石子也像珍珠一样,色彩斑斓,别有一番情趣.

在剪彩仪式上(左2沈迅,中间老人是马乐山爷爷)


沈文老师在画展现场


画展一角


沈文老师在做讲座



我和沈迅


上作品,!!!一起分享!!(晚上拍的,不清晰,明天重做,还有好多作品,现传一部分)









沈迅的新书-<<童画童话>>.



呵呵,抽空和陈卫和老师合个影!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47
  热情漫网,感动满怀
                 ——观2008年高中美术远程培训有感
                    美术团队特约评论员
孙飒(浙江)





今晚第二次进继续教育网,一入论坛,吓了一跳,天哪!昨晚回复过的帖子足足掀了15页才看到。逐一浏览,感慨:热情漫网,感动满怀!
l
急着你们的急——
主题:登录难于上青天!

用户:李玉能

满怀激情的来学习,打开电脑登录,若干次也登录不上!真郁闷……
一个个反映网络学习方式问题的帖子让我们看了也急着你们的急!不由得想到美术课程专家团队陈卫和老师在《下马观花——美术学科课程简报.第1期》开班寄语中提出的高中美术研修口号——“网上摸爬坚持不懈登录研修平台,下马观花持之以恒推进高中美术!”呵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是胜利!

主题:好久没这么刻苦啦
用户:21000100603
饿得前心贴后心啦,还没舍得走!
看,多感人的学习精神!感动于学员们的热情与执着……
l
乐着你们的乐——
主题:我的快乐

用户:fengyanmei
学习了两天,新的理念太让我快乐,太让我振奋了……
主题:痛快

用户:一头午睡

先行实验区课改后的情形,让我觉得真痛快!美术课原本就应该这样多姿多彩。美术的魅力终于散发出来了!美术教师的风采将逐步得以展现。
论坛里,像“fengyanmei”、“一头午睡”一样表达了学习的快乐、振奋之情的教师还有很多,裴艳翠、曹静等等等等……还有很多学员热情地展开网上互动,交流着体会,分享着感悟……你们收获的喜悦鼓舞着大家,也鼓舞着美术课程专家团队,还鼓舞着旁观的我们!
l
期待着你们的期待——
主题:美术的春天

用户:jj08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觉得新课程真的是让人倍感振奋,好像“美术的春天”即将来临。在高兴之余,内心总还是有点担心,比如,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和拓展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会给予美术课改以相应的支持吗?课程内容的难易度应该怎样把握等等……
用户:杨丽娟
美术的确迎来了春天,要想看到硕果累累的秋天,定要付出艰辛的汗水。
美术春天的美好愿景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每个从事美术教育的人。“网上摸爬坚持不懈登录研修平台,下马观花持之以恒推进高中美术!”让我们为了这个共同的美好愿景坚持不懈地学习着、努力着,持之以恒地思考着、实践着……



编者按:由于网络传输原因,我们现在无法得到各地编辑的班级简报,因此只能从学员们提交的作业中选出一些优秀作业,作为精彩关注。为了帮助大家的阅读和理解,特此分成了“抱怨”、“观念”、“方法”、“憧憬”四集。此外,也来听听课程专家团队的评点。


抱怨篇:



宝剑锋从磨砺出
美术课程专家团队:陈卫和


在我们的论坛里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抱怨的留言,我们身处其中非常理解。好在美术学科从来不缺乏艰难环境的磨砺,因此对于研修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大部分学员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断努力的信心。困难终将踏在我们脚下,明天的太阳一定会冉冉升起!
下面我们摘取了几则学员在论坛中的感言,从抱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习虽然不易,精神却非常可贵!
主题:我很想学习,但是我学的很辛苦,似乎条件很差!

发帖时间:2008-7-11 16:03:40

我早晨早早起床,尽管昨天我还在发烧,但是这是不能错过的学习机会。

路上塞车厉害,倒车辛苦,而且不知道培训点在哪里,这都无所谓!只要奔波有收获。
可是千辛万苦来到培训点,与我们相伴的是一堆古老的机器!网速慢的吓死人,一个网页的打开要五分钟的等待,而且打开之后却是无法登陆,好!再来,经过了我几次三番的不懈努力,终于登陆了,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今天上午网络的不畅和机器的缓慢已经耗尽了我的所有精力,我连个人平台都进不去,就更谈不上什么深入的学习了!
主题:想说爱你不容易

发帖时间:2008-7-12 12:46:37

昨天抗战一天,伤心疲惫,今天情况更糟,光登录就数十次,化了我几个小时,作业在哪个位置做,作业在哪?版主又不答复,现在时间都浪费在操作上,如此培训学习有何效果?这种网络你丑不是你的过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恳请好心人答复我的问题,让我再爱它一次。thank you!
主题:大家的理想

发帖时间:2008-7-12 17:40:32

现在学校连专业画室也没拉,更不要说其他的!只要不是高考必考科学校就不会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投资,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很好,但对我们大多数学校来说还只是理想!
主题:现在的我很难

发帖时间:2008-7-12 20:50:55

你可能想知道是怎么样的难法了吧,呵呵呵,进网难,在网上要天天坚持,不是天天,是晚晚,现在不能睡了,同学们加油啊,不要睡啊,有作业要做,有时间要计.睁开你的双眸.为我们美术课美好的前景努力啊..............
以上摘取的几段网络论坛帖子,我们从中看到了美术教师身上有一种面对困难的幽默、百折不饶的乐观。确确实实在开始远程研修的日子,我们怀着满腔热情却被无情网络忽悠,这中间当然既有机器原因,也有组织问题,我们和远在各地的学员一样焦虑和无奈,我们同样有怨气、同样发牢骚。但是,我们当然也在和有关方面联系出主意想办法,期待着明天会更好!今天下午网络进入正常,我们也开始紧张工作,尽可能多的交流互动,分头抓紧批阅学员的作业。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回顾这短短两天我们情绪的跌宕,似乎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事情要做好确实不容易!这几天大家讨论很多我们美术学科发展也非常不易,万事开头难。远程研修也好,美术新课程也好,没有一帆风顺,只有历经艰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也许就是美术总是受到人们喜爱的秘密!


观念篇: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观念转变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关键
美术课程专家团队:尹少淳


观念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评价,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不是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士农工商”的轻商观念在改革开放中被改变以后,我们对商业、金钱的态度不是完全改变了吗?不是决定了我们很多人直率而坦然地谈赚钱,并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去赚钱了吗?不是吗?课程改革之后我们转变了对教育教学的观念后,我们不是对一些被过去的教育教学观念所否定的一些教学行为重新加以积极的评价,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主动而尤意识地积极追求吗?

在任何一种行为发生变化之前,观念的转变都扮演者先行者的角色。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难,其实都难,在不同的阶段难度不同,开始是知难,以后是行难。在参与高中美术新课程之前,我们处于知难的阶段,所以才需要进行研修活动,换句话说,研修活动是一种知的活动,就是要实现观念的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任何质疑、迷惑、不解,乃至不以为然都是可以理解的,当然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够顺利地转变观念,因为接下来的教学行为已经刻不容缓了。以清醒的观念,自觉地做好各种行动的准备,总比稀里糊涂地仓促应战要好得多呀!
本文的标题来自一位教师在这次研修中的论坛发言,他满怀憧憬地说“学生灵活地在规模、结构不同的学生群体中流动,选择不同的教师,选择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所有这些都发展了他们的自我认识,给予他们机会来实践继续学习、工作和个人生活所需要的重要的技能。学生在选择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感受成功的滋味,体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就是重视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他对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感觉和认识基本上是对的,尤其是其中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对许多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加以评价,兴许用“适合与不适合”来评价更具有辩证性。
高中美术新课程最大地特点或者说优点,可能就是以多样性和选择性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或者说,高中美术新课程的特点或优点就在于能够用多样性来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就一般情况而言,谁也不愿意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我在浙江余杭的一所乡镇中学的会议室的墙上看到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的题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感到他是真正懂得教育的,他也是真正懂得人的行为规则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许多教师的犹豫、迷茫也正是顾忌新的高中美术新课程究竟是或不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校的现实环境。我们不敢说这种适合性会达到严丝合缝的程度,但也不会相差太远,这中间存在着可以调节的空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而得以调整;领导不重视,可以通过整体课程环境的改善和督导压力的加强而得以改善;师资和设备的不适应,可以通过经济条件的改善而得以调整;乡镇学校条件的不足可以开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对乡土资源的运用而得以调整……通过不断的调整,新课程会更加适合你,适合你所在的学校,适合你所在的地区,尤其重要的是适合你的学生。
要做的这一点,请从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始吧!


方法篇:


“芝麻开门”
——实施新课程方法与策略谈之一
美术课程专家团队:房尚昆


各位老师,两天时间,大家踊跃参加远程培训,以极大的热情在网上发表了很多有意义的见解和困惑,专家团队认真阅读了大家的贴子和交来的作业稿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鼓舞与很多思考,我们实施新课程已经走过4年,这四年的美术教育发展与变化,我深深感谢国家对新课程实施的战略决策,新课程的实施使艺术教育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两天我们专家团队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归类整理,下面根据自己教学实践和课改探索,就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对策与方法一:乡镇中学课改中的困难

新课程改革需要有热情的投入,但是必要的教学保障是需要的,作为一个矿区中学面临的师资与教学条件的不足,是目前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我一直在想,美术教育是个自人类走向文明的原始社会早期时代就有了,人类一代又一代在美术的细润无声的滋润中不断促使人类走向现代和文明,美术教育有思想的教育(如美术鉴赏等)还有技能的要求,无论在什么的物质条件下,人们追求美的行为一直坚定的延续并发展着。在目前我国物质条件不平衡的状态下,虽然,一些地区和学校不能满足美术教学的最基本的条件,我想,首先要争取领导的支持,力求改善一些教学条件,是必须的。大家都会抱怨领导的不重视,其实领导也有自己的压力,我们希望得到的理解与支持,我们与校领导缺少有智慧的沟通。第二,要注意以美术鉴赏为主导来引领学生学习美术,美术鉴赏资料在目前网络化的社会里,很容易找到相关美术资料,也可以利用地方资源,通过这些资料和资源来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活动。第三,在绘画学习以及其它美术门类的学习中,要学会因地制宜的取材来进行必要的美术技能学习,我觉得在绘画材料缺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废旧材料进行美术活动。比如废旧矿泉水瓶(工艺制作与拼贴画)、废旧报纸进行剪贴画(德国学生剪贴画作品非常优秀,给我启发很大很大)、萝卜的雕刻、剪纸、粉笔绘画…等等。我觉得只要动脑筋我们的美术教育是可以有声有色的开展。美术教育其实是一种思想与造型能力的综合培养,至于选择什么形式,只要善于利用地方资源就可以。美术造型的训练是可以利用任何材料来进行的美术学习活动。我一直喜欢“经营”这个词,经营需要有步骤,有方法,有计划,甚至有计谋的进行环境与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们美术教师是有智慧的,一定能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开展新课程活动。
在我们现代实施美术教育中,要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理想,我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首先是教师本人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思想(不断学习与创新)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再则是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实际上是指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学与技能),同时还需要弃而不舍的追求,有一年高考中一个漫画,题目是挖井,讲的是事半功倍的故事,这种追求在美术教学中也非常重要。三则是必要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于教学需要的教学往往是教学中的尴尬与无奈,教学环境的创造是要靠自己不断经营的。学会经营,搞好自己的教学所需要教学环境(教室、画室、同行、学生等)、教学资源(书籍、电教设备、画册、材料等)、教学情感(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家长、社会等)。只有构建和谐环境,创造必要综合环境和教学条件才能心情舒畅的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对策与方法二:美术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
美术教师由于职业的缘故,大多数与领导相处不是非常融洽,如何与领导相处,我不得
不思考,还求助网络。网络上告诉我:
与领导相处是充满挑战的职场生存智慧,是表达自我、拓展自我生存空间、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要以领导为核心,拥戴而不盲从。与领导交往,要以忠诚为支点、以真诚为杠杆,不卑不亢,处理好领导、工作与自我的相互关系。这是职场制胜的不二法则。如何争取领导的重视,获取领导的重视需要下属的忠诚和努力,埋头苦干是一种工作态度,却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工作是联结上司与下属关系的第一尺度。心态是实现与上司相处的必要基础,努力工作,是为“简单”;调整心态,却显“复杂”。在我们实施教学中,其实任何学校应该是有经费能解决和满足于美术教学的需要,主要是看校长的对美术教育的认知和为官之道。我研究过很多学校校长觉得在真正意义上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课程价值能深刻认识的很少,有些校长虽然对艺术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也无可奈何的把艺术教育作为门面,积极进行以升学教育为学校工作中心。这有些是社会对学校高考以及上级政府对学校评价机制决定的;有些是校长自身素质决定的,我想:要取得校长对艺术教育的支持,有两种可能第一,需要你成绩的取得,以得到关注,第二校长给予你支持,希望你取得成绩。我一直认为教师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责任感的职业,我做我的,有多少条件就努力做多少事情,能创造多少条件,我就努力超越自己做更多的事情。我想:责任与态度决定一切,条件是可以创造的。



对策与方法三:师资不足如何开设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类模块
按照目前高中新课程的要求,要开设所有的美术模块,肯定面临着严重的师资不足。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满足于学生获得3个不同模块的学分,我们将如何面对?
首先如果是多名教师就需要开设更多的模块以满足不同学生选择美术课程的要求。模块开设越多,教师的专业性就会越强,学生选择就会更喜欢而容易出教学成果。
第二,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进行合理分工尽可能开设3个以上的模块,以提供学生学习。课标要求我们不能在同一个模块中学习54学时以获取3个学分。

第三,如果就你一个教师,那你就必须在不同的学段中选择不同的模块开设。比如,高一上学期,开设美术鉴赏,高一下学期开设绘画。高二某个学段开设书法、或雕塑,或篆刻,或电脑,或工艺等,这样就能满足学生获取3个不同美术模块的学分。多模块的教学中,教师的投入、组织与管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未来的学生选择你开设的模块进行学习,可能是多班级、多年级组合而成的的一个教学班。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采取因材施教的复式班的教学形式,这样,教师备课的含量和课前准备以及对学生的考勤,还有课后的教学环境的整理都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这是新教学模式的特性使得我们的美术教师必须承担的困难与责任。因此,我们的美术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的理念上运用一定策略、方法进行课程的教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同志认为,统一标准就是政府将知识法定化,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应该主张在共同基础之上的多样化。这个观点的确值得我们深思,试想一个偌大的国家,不考虑文化的差异、经济发展的差异、资质的差异、智能的差异、兴趣的差异、需求的差异,数亿学生被要求学习一模一样的知识,难道不是一种可悲而且可怕的事情吗?她的话是针对所有学科而言的,作为地域特征、个性特征、创造特征都更加明显的美术课程更应该突出其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给教师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应该是美术课程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选项。


对策与方法四:新课程的实施,美术将来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是高考

美术进入高考,学校就会给予必要的重视,所以很多教师呼吁美术一定要纳入高考,或者说,普通高中相关试卷中一定要有美术类高考题目。其实,这也是大家无奈之举,任何学科只要背上高考的压力,学生就会有新的负担。艺术学习我一直希望它是一种充满快乐与趣味的学习,同学们在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中感受艺术,如果普通学生也要进行美术高考,那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不希望看到学生背上这种包袱学习艺术。可是,在目前为了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学生的认真学习态度,让美术进入高考也是一种无奈。我希望美术是一种快乐状态的学习,是一种不断创新与发现的有意味课程。大家都看到学生准备参加美术高考的那种训练,是无奈和痛苦的。要处理好这种关系,有效的引导,最终和一些国外高中一样,取消高考的那种选拔人才的形式。只有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高考方式,美术才能让学生喜欢并热爱着。

请听下回分解……
憧憬篇:

换一个角度
就能产生一个冠军
美术课程专家团队:沈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实施,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 确实带给二十一世纪实施素质教育很多新的理念。美术学科更是获得了新的活力与生机,然而,在新的历机遇面前,我们如何更好地把握时机,重拾自我,发展学科,培育人才呢?
在这两天大家的研修作业与问题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很好的答案:
    lwh1976
老师说:“人的发展方向是多角度的,人的潜力的发展需要给与空间和条件,不一定文化课差就是一个不值得一提的学生,给他们角度,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作为教师如果能够焕发学生上进的积极性,这是在成功不过多了。”的确,美国迦纳博士提出人至少有8项智能:1.语文 2.数理逻辑 3.空间 4.音乐 5.肢体
动觉 6 人际 7 内省 8 自然观察
()人人皆有无限的潜能与可能,未来更是行行出状元的时代。
()只要从孩子的强项智能引导孩子,都能令孩子有成就感,而达到自我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人生也就绽放光芒了。
()读书只占其中的一小部份,统整知识、应用信息在未来将是更重要的能力。
redappletree
老师说:“轿车模式是底盘低,动力系统相对差眯,越野车模式是适应性要强,调节性好,高中课改的目的也就是要按越野车模式做,既适应于城市又适应于乡村。
这句话其实就是我们的课标组组长尹少淳教授对高中美术新课标作的一个生动的比喻。说的就是高中美术新课标弹性大,
适应性强, 空间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大创造性。
fengyanmei老师说:“学习了两天,新的理念太让我快乐,太让我振奋了,我希望我们的领导真正重视起来,给我们一个展示的舞台,给学生一个更广的空间,上面应该有一个具体的监督机构,督促新课改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殷切盼望着,盼望着.……”。
老师们在两天的学习中有如此深的感受,如此美好的幢憬,我想,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完善的政策, 有学校领导的重视, 有我们美术老师创造性的工作, 新课改一定会得以顺利实施, 美术课会更加丰富纷呈,美术教师会更加风采照人。深圳中学、福田中学、中山一中等实验区学校的美术学科以及老师就是如此的。
最后以lnygz_zxf老师的话语作为今天话题的结语:“诚然,新课改的路还很长,但不可忽视的是,美好的将来和可能美好的理想课堂模式正在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努力发展,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是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对我们教师,对所有学生来说,这毕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为新课改喝彩,加油。”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48
6月24日至26日,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业务培训在泉州师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国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核心组成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陈卫和教授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验培训专家刘清峨老师做讲座,一百三十多名泉州市各县(区、市)美术教研员、高中学校美术教师参加培训。

    今年秋季,福建省普通高中高一年将进入新课程实验。美术课程是新课程实验必修课程,每个高中学生必须修满美术课程3个学分才能毕业。根据各级新课程实验文件精神要求,坚持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教师“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陈卫和教授对《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还结合泉州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作了《走进美术文化教育》专题指导;刘清峨老师以自己实施美术新课程的成功教学案例,对美术新课程教学教法进行了精彩介绍。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陈德煌根据泉州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美术教学教研指导意见。

  这次培训组织紧凑,注重实效,培训形式多样,有问卷调查、讲座报告、互动对话、实践练习、交流讨论等。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对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了解,美术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新的转变,对美术新课程的实现有了信心和把握,这为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实验实施作了良好的开端。

  陈卫和教授说:泉州美术老师对新课程很有热情,加上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文化环境,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实验将会获得丰硕成果。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50
6月24日,由市教育局教研室、市美术教研会主办的 “东莞市小学美术‘联动教研’启动仪式暨丘陵片联动教研活动”在东坑中心小学成功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积极探索我市美术教研新模式、新方法,推动区域间、镇校间教研工作的互动交流,形成联动教研网络,促进教育工作的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我市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全市美术书法教研会理事、丘陵片各镇区的美术、书法教师及部分镇区美术科组长和骨干教师代表13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在启动仪式上,市教研室副主任、市美术教研会会长谢洪涛,东坑镇宣传教育办副主任谢恩浩,东坑中心小学校长谢锐滔分别致辞与讲话,主办单位为感谢承办学校的支持,特邀请美术书法骨干力量创作书画作品赠送东坑中心小学以作纪念。
随后的“丘陵片联动教研活动”内容由三个板块组成:观摩刘海华、詹逸然、洪亚月老师的美术、书法实验课;参观东坑中心小学第三届美术书画展及听取陈卫副教授(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广州美院教研室副主任)、谢洪涛副主任和邹官民老师的专题讲座。书法美术观摩课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默契;各位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剖析了当前我市美术教研工作的任务和方向;最后的教师论坛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对本次活动和我市以后的美术教研工作发表了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全面的互动与交流,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次“美术联动教研”活动创新了教研模式,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根据当前我市不同区域美术教研工作之需,由市美术教研会小学组自行组织策划,丘陵片的理事具体实施,活动务实、高效,针对性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影响,活动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充分肯定。代表们希望以后能多为他们创造这样的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我市美术教研工作的纵深发展。
卢启昌 洪亚月


“联动教研”启动仪式现场




陈卫和教授在做《校本教研与案例撰写》专题讲座




参观东坑中心小学书画作品展



刘海华老师在上实验课《活用我们的油画棒(蜡墨画)》



谢洪涛副主任向我校赠送书法作品



洪亚月老师在上实验课《热闹的“卖身节》


詹逸然老师的书法实验课《对齐规律之——撇捺的长短》




邹官民老师的版画教学专题讲座《童年的印迹》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52
广州美术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字体:
考研书店
学科、专业
(代码) 
指导教师 
所属分院系所及代码 
考试科目及代码 
备注 
研究方向名称 
美术学招生人数: 75人 
01中国画人物画艺术研究 陈振国 国画系
(001)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1专业 
[size=+0]复试科目:专业理论笔试、专业面试及外语听力、口语测试[size=+0] 
王大鹏 
02中国画山水画艺术研究 陈新华 
刘书民 
张 彦 
李劲堃 
03中国画花鸟画艺术研究 方楚雄 
梁如洁 
林若熹 
04中国壁画艺术研究 陈文光 
05中国近代美术史研究 李伟铭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4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④403中国近现代文化史 
06现代油画创作研究 雷振华 油画系
(002)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1专业 
王维加 
邓箭今 
胡赤骏 
陈 海 
范 勃 
07写实油画创作研究 区础坚 
郭润文 
谢楚余 
08木版画创作研究 潘行健 版画系
(003) 
郑 爽 
王文明 
黄启明 
范国华 
王莉莎 
09丝网版画创作研究 黄启明 
10石版画创作研究 宋光智 
11铜版画创作研究 吴武彬 
12色彩创作研究 雷淑娟 
13版画理论研究 李全民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5艺术概论
④407中外版画史 
14新兴木刻研究 潘行健
谭凯军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7中国美术史
④409中国版画史 
15现代雕塑与综合材料 胡 博 雕塑系
(004)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1专业
  
16具像雕塑创作 韦振中 
17当代雕塑艺术 吴雅琳 
18雕塑材料研究 黎 明 
19雕塑艺术创作 梁明诚 
20环境设计与雕塑 梁明诚
吴卫光 
21中国雕塑史论研究 吴雅琳
李清泉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8雕塑史论
④412艺术作品评析 
22水彩艺术创作 龙有忠 美术教育系
(005)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1专业
  
23水彩教学研究 李凯煌 
24中国画教学研究 张 弘 
安 林 
25素描教学研究 盛 檬 
陈卫东   
26摄影教学研究 刘三健 
27美术教育学 陈卫和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4美术教育理论 
何炽萍 
张幼云 
28中国美术史 李公明 美术史系
(006)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2中国历史
④402中国美术史 
29西方美术史 李行远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3西方美术史
④402中国美术史 
30艺术史学史 黄 专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9中国美术通史
④413中国学术思想史 
31人体结构与造型研究 王 韧 

美术研究所
(008)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1专业
  
32现代艺术创作研究 钟蔚帆 
33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究 王 见 
34空间媒介艺术研究 吴武彬 
35水彩画教学法 吴正斌 
36色彩造型研究 黄增炎 
37素描造型研究 谢伦和 
38当代艺术理论研究 萧 元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5艺术概论
④408中外美术史 
39西方艺术思想史 邵 宏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13西方美术史
④410美学 
40新中国美术研究 谭凯军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5艺术概论
④402中国美术史 
41汉唐美术研究 李清泉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2中国历史
④402中国美术史 
设计艺术学招生人数: 75人 
01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赵 健 设计学院
(007)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5专业
  

复试科目:专业理论笔试、专业面试及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黄建成 
吴卫光 
沈 康 
02景观设计 吴卫光 
03工业产品设计 童慧明 
张海文 
刘 杰 
冯 树 
04陶瓷设计 张海文 
05广告设计 胡川妮 
06平面设计 东美红 
07构成学 陈小清 
08数码动画设计 陈小清 
09染织艺术设计 霍 康 
10服装造型设计 任 夷 
贾 芸 
11装饰艺术设计 全 森 
姬德顺 
黄增炎 
12设计史论 童慧明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6专业论文 
李清泉 
13设计策划学研究 赵 健 
14设计基础教育研究 冯 峰 
王季华 
15书籍装帧艺术 李喻军 版画系
(003)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专业基础
④405专业 
16平面设计教学研究 石 萍 美术教育系
(005) 
17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童燕康 
18中国古代设计文献研究 邵 宏 美术研究所
(008)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2中国历史
④411中国设计史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7:55
2008年第六届学院之光--"童话今天"奖项提名西安大展
主场西安 六校互动
本届"学院之光"应西安美术学院的多次邀请,首次将提名大展的主场移师外院,由西安美术学院作为东道主,主办大展和颁奖晚会。2008年5月10日--20日,《2008年第六届学院之光--"童话今天"奖项提名西安大展》在西安美术学院举行,展览汇集了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韩国中央大学美术学院、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六所国内外美术院校获奖项提名作品共129件。每个院校均派出了师生代表队,亲赴西安参与展览、研讨、颁奖的各项活动。我院获提名奖的24名同学集体出发,与参与工作的老师一道抵达西安,是客队院校中最为壮大的一支。各校师生纷纷利用机会交流互访,东道主并为来访的师生准备了探访西安古迹的多项节目,可谓主宾融洽,多维互动,收获甚丰。
青春敏感 玉壶冰心
来自国内外六所美术院校的获奖项提名作品129件,分布在西安美院新展厅大楼的三、四两层。展览布局统一考虑,不以媒介分类,不设院校标志。这些来自国内外年轻学子的作品,材料多元,风格各异,从传统绘画到影视装置不一而足。每一件作品都自出机杼,充满灵光与想象,在多元格局中,每件作品都显得有点另类,独处一隅,却熠熠发光。直指人心的追问和力透纸背的真诚,使精巧的技术,毫无矫情做作之感。青年学子以他们特有的青春敏感,以对材料语言的娴熟掌握,恰当地回应了大展主题,传达出他们独特的问题意识、思维角度和文化批判态度。人们普遍认为,本届作品好过往届,可以说,日益国际化的艺术教育环境所努力培育的创造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见证,从传统到当代的各种语言风格也在这里得到了平等的尊重和精彩的演绎。
"我的关注" 异点纷呈
本届学院之光论坛的主题之一为"我的关注--面对当下中国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现状"。在此主题下,本届评委、历届评委,以及六所院校的老师、领导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我院徐冰副院长提交了一份书面发言,以多年旅居美国参与当代国际艺术创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对西方美术教育的近身观察,就8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的进程、西方现代艺术、当代东西方美术教育以及中国美术的转型和未来趋势发表了他的看法。著名文学批评家李陀在发言中提出,当下的艺术创作受西方艺术史叙述的影响,实际上存在着等级制的问题,他赞美"童话今天"大展,实现了各种语言风格的多元平等,印证多元格局在中国变成了现实。北京大学哲学系彭锋教授提出"文化身份和国际风格"的问题,他认为当下中国艺术创作中有突出中国符号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反映了两种态度:一是挑战性的炫耀,表达的是文化冲突论;二是迎合型的献媚,表达的是文化欣赏论。他说,"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需要一种去身份的文化,只有在去掉文化身份之后,我们才能创造一种全人类共享的崭新文化。"他的关注点在于如何从中国文化中发展出具有普世性的国际文化。他引用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进而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审美趣味变得更灵便,不固执,进而达成心胸的开阔,拓展欣赏的范围。
与此同时,鉴于去年论坛的成功经验,本届论坛再次为各院校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童话今天"创作谈》。各院校分别组成学术团队,由各自的学术主持人主持各自的板块,在规定时间中进行主题发言和大会讨论。我院板块由石煜老师主持,发言同学认真做好了图文准备。会议进行得坦诚热烈,每一板块都引起了与会者的充分关注和回应,研讨会超时结束时,同学们仍感意犹未尽。


金奖作品 如愿诞生
06年和07年,连续两年的金奖空缺,使今年的年度组委会预先调整了评奖规则:往年金奖投票设为三轮,若三轮没有产生过半数票的作品即为空缺。今年修改为不限轮次的投票,直至产生过半数票的作品。但出乎意料的是,评委投票的第一轮即脱颖而出了过半数的第一个金奖作品:我院壁画系毕业生陈盈颖的《失乐园》,未经争议便赢得了多数评奖委员的青睐。他们认为,这是孩子的"成熟"的表达方法(徐冰);是忧伤而引人入胜的童话(彭锋);是丰富的童话想像,隐喻着物质里的消损(陈忠实);是以丰富的想像力挖掘人性,是对分裂的人格、矛盾的共同体以及鸟笼般生活的抗议(张燕玲);还有评委认为:一物中自有阴阳。这是来自心灵的流露(Marilyn Wilhelm);这个作品对传统连环画形式进行了改造,并与装置结合,强烈表达了现实青年人的孤独和悲观。装置艺术有如此强烈的社会内容,很有创意(李陀);作品集装置与绘画于一体,用以表现作者的童心和社会对个人的压抑,引申出人类生存的困境,作品富有想像力,表达能力与效果无可挑剔(彭德);作品和展览的主题比较切合,实验的效果表现好(金荣浩);作者绘画功力令人赞叹,线条精细丰富(张燕玲)。我院的两件银奖作品也获得了高度评价。还有许多优秀作品与奖项擦肩而过,使许多评委感到遗憾。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创作中并不存在真正的竞赛。评奖活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鼓励青年艺术学子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注艺术教育和青年一代的所思所想,是为了让艺术和社会水乳交融地共同成长。

(陈卫和)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01
广州美术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2008-9-20http://www.CnKy.Net 进入论坛


研究方向指导
老师
研究课题初试
科目
院系所计划招生人数复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艺术学 050401 计划招生人数 22人
01艺术历史与文献研究李清泉中古宗教艺术1、101政治理论
2、201英语或203日语
3、601中外艺术史
4、801艺术理论
美术研究所
(008)
81、汉唐艺术史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1、艺术概论
2、文史哲综合试题
中古世俗艺术1、中古历史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祁小春书法历史与理论1、书法篆刻与创作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邵 宏西方艺术思想史1、西方艺术史学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樊 林西方艺术风格史
02现当代艺术研究萧 元中国当代艺术81、当代艺术史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谭 天毛泽东思想美术研究1、新中国美术史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张幼云艺术学原理美术教育系
(005)
1、专业写作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03艺术教育学张幼云艺术教育理论研究61、绘画基础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1、艺术心理学
2、教育学
何炽萍
陈卫和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美术学 050403
01中国画艺术研究王大鹏人物画艺术研究1、101政治理论
2、201英语或203日语
3、602美术综合理论
4、501创作
国画系
(001)
91、写生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1、书法
2、花鸟
张 彦中国山水画绘画研究
林若熹没骨花鸟画研究1、书法
2、人物
梁如洁花鸟画艺术研究1、书法
2、山水
方楚雄
02油画艺术研究雷振华现代油画创作研究油画系
(002)
91、素描
2、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1、速写
2、色彩
王维加
邓箭今
胡赤骏
陈 海
范 勃
区础坚写实油画创作研究
郭润文
谢楚余
黄小鹏当代艺术实验

[/tr][tr]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04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将于2006年12月18~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旨在为海峡两岸四地及东南亚地区的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渠道,为地区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论坛,增进海峡两岸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现诚邀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美术教育界人士莅临参与,共同分享美术教育研究成果。

一、论坛主题词
图像•文化•教育


二、论坛主题
1. 图像与视觉心理研究
2. 图像历史文化研究
3. 图像与审美
4. 青少年图像教育
5. 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6. 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师文化研究
7. 现代化的文化处境与学校美术教育
8. 中小学非专业美术教育的目的


三、会议计划
1、会议主办方: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
2、承办方: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3、会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石牌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4、会议内容:嘉宾主题发言、专题演讲、小组论文发表、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微型教学录像展示、现场教学观摩与研讨等。


四、会议日程
1、 与会人员到达与注册:2006年12月18日(8:00~20:00)
2、 正式会议:2006年12月19~21日(三天)


五、报名
1、报名采取E-Mail的形式进行,填好表格后寄至:years417@yahoo.com.cn
2、报名截止日期:2006年10月20日


六、论文及微型教学录像投稿
1、与会者如有论文,请在2006年10月20日前,用邮寄或通过E-Mail的形式向大会提交。会议将印制《第6届海峡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一书。大会主题演讲和小组发言者均须提供PPT(powerpoint)文件。每一篇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概要(500字以内)、作者、单位、联系方式(电话、通信地址、电子信箱等)。
2、微型教学录像是指以影视呈现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式,内容包括美术课堂教学典型片段、教师教育个案研究、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等,微型教学录像同时须提供文本资料,如背景介绍、解说词、设计思路等。微型教学录像的时间长度不能超过20分钟。
3、投稿方式
E-Mail的地址为:years417@yahoo.com.cnyears417@163.com
或邮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华年 老师收
邮政编码为510631          (信封上注明:会议投稿)
4、论文的截稿日期为2006年10月20日。
任何有关论文、抵达广州的交通方式等相关问题将会公布在以下网站:
英文域名:http://aol.scnu.edu.cn/   
中文域名: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任何其它信息的询问,请致电:(020)85211338或85212222  传真:(020)85213243


七、出席会议费用及付款方式说明
1、普通代表:RMB 500元/人,在校学生:RMB 300元/人。
2、采用银行付款,付款方式如下:
收款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银行帐户:3602008109000386071
开户行名称:工行广州市高新区支行
银行帐单的备注栏请注明:美术学术会费
3、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的代表可以现场报名时再交费。


八、住宿
与会者可入住华南师范大学留学生公寓或华师大厦,房价为RMB 100~280元/天。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秘书组
2006年5月

………………………………………………………………………………………………

第六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报名表   

请点击: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相关表格下载

姓   名  性 别  职 称
单   位  职 务
联系地址  邮  编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传 真
住宿安排(请√选择) 华南师范大学留学生公寓(  )华师大厦(  )  自行安排(  )
参与项目(请√选择) 专题论文发表(  ) 教学观摩
(  ) 教学录像
(  ) 只出席交流会
  (  )
论文/教学录像题目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
                The 6th annual cross-strait art education symposium

          会议日程


时间:2006年12月19-21日
主办: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广东省教育厅美术教研室
广州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室
广州市少年宫
岭南美术出版社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广州2006.12.19~21)
会议目标:
为海峡两岸四地及东南亚地区的美术教育研究者提供一个交流与沟通的渠道,为地区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论坛,增进海峡两岸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共享美术教育研究成果。

一、论坛主题词
图像•文化•教育
二、论坛主题
1. 图像与视觉心理研究                         5.美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
2. 图像历史文化研究                           6.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师文化研究
3. 图像与审美                                 7.现代化的文化处境与学校美术教育
4. 青少年图像教育                             8.中小学非专业美术教育的目的
三、会议计划
1.会议主办方: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会议协办方:广东省教育厅美术教研室、广州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室、广州市少年宫、岭南美术出版社
3.会议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4.会议内容:嘉宾主题发言、专题演讲、小组论文发表、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微型教学录像展示、现场教学观摩与研讨等。
四、会议组织
大会主席:黄丽雅
副主席:林钰源、陈道华
委  员:方少华、程新浩、王嘉丽、周凤甫、陈玉萍、关小蕾、阎义春、林天飞、李达峰
秘书长:华 年
五、会议日程
1.与会人员到达与注册:2006年12月18日(7:00~21:00)
2.正式会议:2006年12月19~21日(三天)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会议日程
                                            
日期 内容  地点
12-18-2006 会议报到 华师粤海酒店
12-19-2006                     正式会议
7:00-8:00 早  餐 华南师范大学陶园
8:30-9:00 开幕式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9:00-9:35 嘉宾演讲
演讲者:台湾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所教授
                    郭祯祥  博士
题目:《从文化省思探讨台湾艺术教育之发展面向》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9:35-9:50 集体照 华南师范大学行政楼正门
9:50-10:00                      茶  点

10:00-10:30 专题演讲
演讲者: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尹少淳  博士
题目:《美术课程可否不再“飘”——对现代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反思》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0:35-11:05 专题演讲
演讲者: 中国艺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和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侯 令
题目:《美术教育与图像问题》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1:10-11:50 专题演讲
演讲者: 汉斯•古根海姆 博士 (Dr. Hans Guggenham)   
题目:《如何将时间和叙述手法引用到艺术教育中》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2:00-14:00 午餐及休息 华南师范大学陶园
日期 内容  地点

14:20-14:45 专题演讲
演讲者: 台北教育大学艺术学系教授
                    袁汝仪  博士
题目:《SAE与JAE视觉艺术教育热门与前瞻议题:1996-2005》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4:50-15:15 专题演讲
演讲者: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钱初熹  博士
题目:《上海视觉图像与学校美术教育》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5:20-15:45 专题演讲
演讲者:香港美术教育协会会长
黎明海  博士
题目:《以艺术家个人、环境和艺术圈的因素建构发展艺术创造力的多元系统模式》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5:45-16:00 茶  点

16:00-16:25 专题演讲
演讲者: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胡知凡
题目:《试论图像的传播与教育》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6:30-16:55 专题演讲
演讲者:台湾花莲教育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兼院长
徐秀菊 博士
题目:《图像、文化与视觉素养的非泛文化艺术教育》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日期 内容  地点

17:00-17:25 专题演讲
演讲者:美国北依利诺大学艺术教育博士候选人
                     陈美玉
题目:《阅读图像:符号、文本与认同 ——为什么艺术教育要关切?》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8:00-19:00 晚餐 华南师范大学陶园
19:30-21:00 座谈会      主持人:郭祯祥 博士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会议室
12-20-2006
7:00-7:30 早餐 华南师范大学陶园
7:40 乘车前往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陶园正门

8:30-8:55 专题演讲
演讲者: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副教授
周凤甫
题目:《从实验理论模型到实验行动——来自广东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区的报告》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201阶梯教室

9:00-9:25 专题演讲
演讲者: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王大根
题目:《论美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201阶梯教室

9:30-9:55 专题演讲
演讲者:香港美术教育协会秘书
梁志芬
题目:《浅谈视觉艺术科的评赏教学实践》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201阶梯教室
9:55-10:10 休息

10:10-11:48
10:10-11:48 小组论文发表:A组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201阶梯教室
小组论文发表:B组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302 室
小组论文发表:C组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303室
11:55-12:20 午餐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12:30-13:30 参观学生作品展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13:30-14:10 教学观摩A组
小学美术课教学观摩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401室
14:20-15:05   中学美术课教学观摩
13:30-14:10
14:20-15:20 教学观摩B组
小学美术课教学观摩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201阶梯教室
  广州市少年宫教学观摩
15:30-16:30  教学观摩研讨
16:30- 自由活动
17:30 乘车回华南师大 或自由活动 广州第二少年宫正门
18:00-19:00 晚餐 华南师范大学陶园
12-21-2006
7:00-7:30 早餐 华南师范大学陶园

8:30-8:55 专题演讲
演讲者: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副教授
陈卫和
题目:《文化遗产与美术教育》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9:00-9:25 专题演讲
演讲者: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副会长
新界妇孺福利会梁省德学校曾巨桓副校长
曾钜桓
题目:《从香港粉岭龙跃头松岭邓公祠的视觉表象符号探究中国传统文化》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9:30-9:55 专题演讲
演讲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李于昆
题目:《图像文化与当代美术教育》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9:55-10:10 休息

10:10-11:48
小组论文发表:A组 美术学院阶梯教室
小组论文发表:B组 桃李园中山厅
小组论文发表:C组 桃李园南海厅
12:00-14:00 午餐及休息

14:20-15:58
小组论文发表:A组 美术学院阶梯教室
小组论文发表:B组 桃李园中山厅
小组论文发表:C组 桃李园南海厅
16:40-17:20 闭幕式 华南师大国际会议厅
18:00-19:30 欢送晚宴 华南师范大学陶园
12-22-2006 会议代表离会

 正式会议以及小组论文发表
1、为了使会议拥有一个安静和谐的空间,请各位代表在大会开幕式、嘉宾演讲、专题演讲、教学观摩和小组发表论文、闭幕式等环节将移动电话的声音调至静音。
2、每位小组论文发表者有18分钟的演讲时间和2分钟的设备调试和准备时间。18分钟的演讲,到15分钟时会有工作人员响铃提示一次。当18分钟到达时,工作人员响铃提示两次,发言者请结束演讲和讨论,以方便下一位演讲者。

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会议行程安排(12-20-2006),敬请各位代表依时乘车!
1、华南师大——广州第二少年宫
开车时间为:2006年12月20日7:40, 乘车地点:华南师大陶园正门
2、广州第二少年宫——华南师大
开车时间为:2006年12月20日17:30,乘车地点:广州第二少年宫正门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会议日程(第二部分 小组论文发表安排)
                                            时间:12-20-2006   地点: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地点        
时间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A组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B组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C组
NO.1

10:10-
10:28 演讲者: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
华南师大学附属中学高级美术教师
邓子平
题目:《华山论剑——试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上的几个问题 》 演讲者: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美术教育组博士生
卢姵绮

题目:《数位学习融入艺术与人文统整课程:以绘本创作教学为例 》 演讲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郑勤砚  博士

题目:《书院教学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启示 》
NO.2
10:30-
10:48 演讲者:台北市古亭国民中学
视觉艺术科专任教师
邱敏芳
题目:《创意变生意》 演讲者: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戴立德
题目:《美术教学中启迪式、可持续的快乐源泉——探究中小学美术课中的“图像•文化•教育” 》 演讲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唐斌    博士
题目:《“设计•应用”中的文化学习 》
NO.3
10:50-
11:08 演讲者: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刘清峨

题目:《美术的另一种语言——从读孩子周记开始的思考》 演讲者:台湾花莲教育大学
视觉艺术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李翠瑛
题目:《台湾与大陆小学视觉艺术教科书政策之发展比较研究》 演讲者: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张小鹭

题目:《后工业化社会人文形态与建设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开放式平台》
NO.4
11:10-
11:28 演讲者:山西太原第二外国语学校
赵紫峰
题目:《谈谈<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新内容》 演讲者:广州市少年宫
周嘉儿
题目:《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师文化研究——2003年至2006年师资培训经验之谈及实用课例分析》 演讲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孔新苗 博士
题目:《新媒体视觉文化与美术教育》
NO.5
11:30-
11:48 演讲者:海珠区教育局教研室
莫宁
题目:《海珠区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现状调研报告 》 演讲者:中央美术学院
马菁汝 博士

题目:《美术教育史研究方法新论》 演讲者:台湾花莲教育大学
国民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黄秀雯
题目:《花莲意象之视觉符码艺术教学研究 》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会议日程(第二部分 小组论文发表安排)
时间:12-21-2006   地点:华南师范大学
地点        
时间 华南师范大学
A组  美术学院阶梯教室 华南师范大学
B组   桃李园中山厅 华南师范大学
C组   桃李园南海厅
NO.1

10:10-
10:28 演讲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陈卫和 博士
题目:《试论20世纪中国美术传统转换的方向》  演讲者:香港教育学院体艺学系
刘仲严 博士
题目:《流行视觉文化图像的特殊美学现象》 演讲者:马来西亚启页美术学院
胡牡丹
题目:《美术教育VS种族》
NO.2
10:30-
10:48 演讲者: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大学院
学校教育学专攻艺术系博士生
刘东红
题目:《中国画论与传统写生法的研究》 演讲者: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美术教育组博士生
刘襄仪

题目:《挣脱天使、觅见幽灵——艺术教育中的视觉文化》 演讲者:上海市美术名师培养基地
主持人、导师
张家素  

题目:《都市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来自上海的美术教育论坛》
注:本组由张家素老师及论坛中的上海美术教师发言。与会者可就论坛中感兴趣的问题向有关教师交流。


NO.3
10:50-
11:08 演讲者: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李文秋
题目:《儒家文化美术教育资源与学生的视知觉发展摭议》 演讲者: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黄露
题目:《让中国当代艺术开启高中生的艺术之门》
NO.4
11:10-
11:28  演讲者: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教育指导中心
何桂金
题目:《广州番禺沙湾镇乡土艺术文化资源在学校美术教育的应用》 演讲者: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美术教育学研究生
余伟浩
题目:《影像方法与美术教育研究—-一段美术教学影像文本的解读与启示》

NO.5
11:30-
11:48 演讲者: 中国儿童中心
龙念南
题目:《经典、流行与乡土——我对“读图时代”美术欣赏的语义诠释》 演讲者: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王来阳  博士
题目:《图像证史与视觉艺术教育的传播》

“第6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会议日程(第二部分 小组论文发表安排)
                                      时间:12-21-2006   地点:华南师范大学

地点        
时间 华南师范大学
A组   美术学院阶梯教室 华南师范大学
B组   桃李园中山厅 华南师范大学
C组    桃李园南海厅
NO.1

14:20-
14:38 演讲者:美国北伊利诺大学美术教育系访问学者
   王士樵  博士
题目:《您有部落格吗?网志在美术教育上的应用》 演讲者:台北科技大学艺文中心主任
      曹筱玥  博士
题目:《都市漫游者-以精神分析结构学诠释美术馆参观行为之个案研究》 演讲者:广州市少年宫
         关小蕾
题目:《被期望的儿童:从图画课到民族、神童想象》
NO.2
14:40-
14:58 演讲者: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级中学
 傅斌晖
题目:《艺术教学中的科技与文化面貌科技融入艺术教学理论与实务探讨》   演讲者:台湾花莲教育大学
视觉艺术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林慈鸢
题目:《文化全球化之下的学校艺术教育新趋势——结合公共艺术的小区取向艺术教育》 演讲者:开南大学助理教授
     杨馥如  博士

题目:《完形心理学的“图地关系”与“群化原则”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
NO.3
15:00-
15:18 演讲者: 广东教育学院美术系 副教授
舒艳红

题目:《我们将化为泡沫吗?网络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辨析思考》 演讲者: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
    美术教育组博士生
      吴美慧  
题目:《社会重建的愿景探究学生参与公共艺术实务工作的可行性》 演讲者:花莲教育大学
 视觉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罗美兰  博士
题目:《审美关怀行动研究:发展创意、批评与关怀的「图像审美」教学法》
NO.4
15:20-
15:38 演讲者: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副教授
          李 群
题目:《网络游戏纳入美术课程的思考》 演讲者: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
      毛毅静
题目:《上海艺术仓库及其艺术教育功能》  演讲者:广州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室
       陈玉萍
题目:《论图像时代的有效教学》
NO.5
15:40-
15:58 演讲者:宁波大学教育学院 副教授
 狄智奋

题目:《网络游戏与青少年视觉素养的培养》 演讲者: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副会长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讲师
       韦 政
题目:《共融课程中描绘专案的成效的个案调查》 演讲者:台湾儿童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
      简志雄
题目:《挥洒自如、艺耕童心:台湾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探讨》
六、 交通信息
1、 火车到达
(1) 到达广州火车站的代表,出站后可到站前广场乘坐242路、269路、33路、234路公交车,然后在“师大暨大”站下车,报到处华师粤海酒店即在马路对面(自西向东方向300米)。 (注:如果您还需要获得更多的交通信息,可登陆http://www.zuoche.com/查询)
(2) 到达广州火车东站的代表,出站后可乘坐177路、515路公交车,在“师大暨大”站下车,报到处华师粤海酒店近在眼前。
2、 飞机达到
如果您选择飞机,到达广州白云机场后,在机场出口处可乘坐空港快线巴士直达(2号线:白云机场——广运楼),您可以选择在总统酒店或广运楼下车(票价均为22元RMB/人),再转乘出租车前往华师粤海酒店(起步价)。(注:广运楼-白云机场 ,每30分钟一班,05:30-21:00 )
3、机场和火车站到达报名点(出租车)(注:广州目前实行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每车1元RMB/次,由乘客支付。)
白云机场——华师粤海酒店(约130元RMB); 广州火车站——华师粤海酒店(约35元RMB); 广州火车东站——华师粤海酒店(约20元RMB)
七、大会报到及登记注册(12-18-2006)
1、 报名处分为境外、省内、省外三个小组,报名时间为2006年12月18日7:00-21:00。报名程序为:
 出示会议邀请函或有效证件,按规定交纳会务费(普通代表500元RMB,学生300元RMB,已在银行汇款的代表请出示汇款单据原件)。
 领取会务费发票(您所交纳的会务费已包括会议期间的餐费和资料费,会议餐包括18日晚餐、19-21日三天餐用)。
 凭会务费发票领取会务资料。
 填写通讯资料(请您仔细填写,通讯录将在21日中午发给各位代表)。
2、 专题演讲者、小组发言者将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请将演讲资料PPT交给工作人员并测试,确保PPT准确无误。
3、 本次会议建议代表选择以下三个住所:留学生公寓、华南师大住宿部、粤海酒店。前两处住所均在校内,离报名处约400米,大会将安排专人指引并协助前往。会议代表也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校外酒店入住。
4、 报到处将安排订票点和旅行社代办点,会议代表如有需要预订返程票或在穗期间的旅行事宜请自行联系。
5、 报到日没有安排早餐、午餐,请代表自行解决,学校设有多个餐厅,均可购票就餐。报到日晚餐的时间是18:00-19:30,大会采用围餐形式(即10人一桌就餐),请各位代表依时出席。
八、咨询与联系方式
1、联系电话:020-85211338 联系人:王老师、张老师、徐老师、郭老师;或13711420620 华老师
2、传   真:020-85213243
3、E-mail: years417@163.comyears417@yahoo.com.cn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08
艺术之花悄然绽放--全国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学研讨现场会在我校举行

    上午八时许,微冷的晨风中,南国初冬的阳光暖暖地铺洒在东升高中的校园里,迎接代表们的到来。甫一坐定,谢柏芳校长首先向代表们介绍我校的办学情况,谈及东升高中如何面对生源、师资、设备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本着“让学生各得其所地发展”的办学理念,明确“质量是生命线,特色是突破口,科研是源动力”的办学思路,走出一条以体艺特色为主的特色办学之路,进而使东升高中得以生存,得以发展。其中,美术教育起到了核心的引领作用。随后,谢校长着重就我校美术教育围绕模块教学与高考谈了我校的具体做法,尤其在美术模块教学方面,学校根据学生需求、教师专长、学校条件和地方资源的特点,通过以行政班与兴趣小组相结合的形式,先开设美术鉴赏、卡通、篆刻、剪纸课程,再拓展版画、扎染、油画、国画课程这样有层次地推进的做法,让我校美术模块教学逐步发展。最后,谢校长在谈到我校美术模块教学实践的体会时认为,“课程将决定学校的个性和特色”,东升高中将以美术模块教学实践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学校课程建设,同时,美术模块教学的顺利推进有如下特点,即“模块教学打基础,校园文化造氛围,兴趣培养是关键,教学相长最相宜”,并希望与会的专家能够对我校相关做法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以期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会后,代表们分两组到各模块工作室观摩我校模块教学课堂及学生习作展。在参观过程中,代表们难抑兴奋之情,纷纷端起相机频频拍摄他们感兴趣的场景,并与我校师生询问相关情况。他们对学生专注的操作,个性化的实场布置,精美的学生作品啧啧称赞,临上车之际,还不忘在学校“争气石”前留影,感受东升高中特有的校园文化。
  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包括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章瑞安、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尹少淳、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侯令、广东省教育厅美术教研员周凤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教授陈卫和、山东省教育厅美术教研员米海峰等。他们在肯定我校结合学校实际,扎实有效地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建议我校能够在新课程改革中进一步拓宽和深入,让东升高中美术教育更有前景和生命力。
  艺术之花悄然绽放,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全国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学研讨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带动我校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让东升高中教育之花绚丽绽放。
撰稿人:谢柏芳    校对人:宋中华    撰稿单位:东升高中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18
我校初二10班沈迅同学成功举办第三次个人画展


   
    今年10月初,我校初二10班沈迅同学在中山市图书馆成功举办了个人的第三次画展。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在9月29日她的个人画展开幕式上,著名艺术家、“史努比之父”马乐山爷爷亲自扮演白雪公主,和沈迅同班同学扮成的七个小矮人,为画展进行了极有创意的剪彩。捧场的嘉宾还包括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主任周凤甫教授,广州美术学院陈卫和教授,中山市教育局领导,我校罗勉校长,教务处阮志远主任,中山市美术家协会梁欣基主席,中山市图书馆吕梅馆长等,可谓星光熠熠。
     这次画展,展出了沈迅同学近两年创作的42幅童话故事系列和12幅十二生肖系列作品,鲜艳的色彩、巧妙的构图、感人的故事、奇异的想象、多样的手法,把观者带进了充满遐想的童话里。沈迅同学个人画展的成功举办,再次彰显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卓越成效。




通讯员:郑凌慧
摄   影:梁志裘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20
新书推荐——《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



本书将广州、深圳、珠海、北京及常州和无锡等城市孩子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的状态,与“蒲公英行动”课题组的贫困地区的陕西安康和江西九江以及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孩子的美术学习,与香港、台湾儿童美术教育的理念,以及美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德国儿童在艺术教育中的表现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思考。在城乡互动、教与学的互动中,体现充满人文关爱的艺术教育才会给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



目录

1·前言

专论

3 ·失语与关爱               谢丽芳

传递者的责任与反思

9 ·当代美术博物馆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李绪洪
15 ·蹲下来看儿童              徐淳
19 ·我们做什么?我们怎么做?        陈卫和
23 ·呼唤欢乐少年              黎丹
27 ·人山里的希望              刘字新

来自心灵的图式
33 ·心灵图式                吴尚学
37 ·湘西原生态儿童画考察          谢丽芳
43 ·幼儿生活形态的视觉日记         杜梁
48 ·重庆学前儿童的画            戴文
49 ·珠海启雅幼儿园孩子的世界        张笑
51 ·儿童与艺术               罗珍
54 ·科技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探索     深圳南山区机关幼儿园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59 ·弘扬传统民间文化 开发现代陶艺教育    华斌
65 ·怎样激发和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      戴朝亮
71 ·寓剪纸教学于游戏之中          谷中和
76 ·油画在小学的启蒙            孟科
81 ·“蒲公英付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妥会
84 ·湘西民间挫花的传承与儿童挫花的异化   徐峰  刘克江
87 ·发掘民族资源启迪学生思维        姚宁
90 ·山里孩子的艺术             陈秀满
92 ·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龙俊江
94 ·把民间美术引人课常教学         李开奇

与艺术对话的孩子
97 ·安康儿童画方法论            杨峰 剑平 曹康 张笑
101·游戏精神与儿童水墨           史方方
106·我的电脑美术教学观           龙念南
111·拉长我们的视平线            张笑
116·真率水墨                薛金炜
121·丛术·情感·环境            陈怡宁
125·少儿美术教育的才思考          孙霞  赵家兴
128·儿童美术文化特征研究摘选        顾瑛
131·校外“十字架式”专题性儿童美术综合课程的设置与学习   罗珍
134·“铭记”、天性与美术教育                关小蕾
136·我们生活的城市                     广州市少年宫
141·透视卡通一代              习之

自我认定的儿童
145 ·儿童艺术对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叶蕾蕾
150 ·法国巴黎容坎幼儿园的教育方针
   ECOLE MATERNELLED'APPLICATION JONCKIND PARIS     (法国)Dominique Blanc 曹丹 译
153 ·鼓励多元体验 启发自我创造       梁小燕
157 ·对民间艺术的探索            马来西亚八打灵迪学院
159 ·儿童美术教学与创意           谭淑娟
161 ·香港儿童画               李志雄
162 ·香甩行H0NG K0NK HUNT           徐罗国彦
168 ·香港中学美术课程习作文本         郑邵麟 谢礼翰

171 ·结束语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22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暨 “蒲公英行动”研讨会在湘西召开

来源:美术报 [img=http://www.zjwh.gov.cn/www/upfiles/o/a/20060823010.jpg]腊尔山希望小学学生作品[/img]

  画画也是一种“奢侈”
  喜欢美术活动是儿童的一种天性,在偏僻的山寨随处可见儿童用随手捡来的粉笔、碳条或土块在房前屋角涂画的图画。在城市,少儿除了有正常的课堂美术学习外,为数众多的孩子还可以持着价格不菲的绘画工具参加各种美术培训。然而,在中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却没有这种机会,甚至没有上美术课的机会。以湘西自治州为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有小学2200所,小学生总数为298061人,而小学美术教师人数仅为190名,平均1568.74名学生才有1位美术教师。我国贫困地区美术教师奇缺,加之缺乏美术课所需要的基本美术材料,对连支付100元学费都困难的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是一种奢侈。研讨会上,在回顾自己多年来对湘西地区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时,谢丽芳老师哽咽了。
  “蒲公英”理念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美术教育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人类的童年即有美术,个体的童年也离不开美术。儿童是人类社会中有赖于成年人关怀和培养的生命体,同时又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它不仅仅关系到儿童个体的精神生命,更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继承与发展。享受美术,是每个孩子在美术教育上应获得的公平,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儿童进行美术学习,“蒲公英行动”自成立以来,以“推动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并从中探索出一种可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小学美术教育推广的教学模式”为宗旨,较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了乡土资源,对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做了归纳和整理。在力求让所有儿童获得美术教育的公平时,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的美术教育融为一体,这既促进了对非物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使我们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得以延续。
  “草根”的身份
  从1998年初的湘西农村希望小学美术教育调查到2003年暑假“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在湘西启动,推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逐渐展现。当年确实有些人低估湘西搞美术教育课题实验,认为这里经济落后搞美术教育条件不足,湘西提出这个课题是变相“化缘”,教育体制内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个课题只有“草根”身份。就如民间美术具有的草根生命力,这个农村美术教育课题实验,在谢丽芳和刘宇新两位老师的坚韧努力下,实验的成果和影响逐步走出大山,被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深刻人文情怀的人们所认识。这个时候,文化教育界有识之士纷纷伸出援手,湘西课题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多的民间支持。“蒲公英行动”实质上是一个民间活动,所有的老师是教育者也是志愿者,很多老师自费来到这里,但“蒲公英”更期待着社会、政府的关注与支持,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与教育。
  “家”的团队
  “蒲公英行动”正是由于这种“草根”的身份,课题组如同一个大家庭,这里没有职位的高低,是一批热爱美术教育事业工作者的集结体。这里既有著名的学者也有代课教师,既有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也有贫困地区的美术教师,他们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平等的教育交流平台。虽然没有现成文本和固定教材,但在谢丽芳、陈卫和等老师多年倾情投入的感召下,很多美术教师走入民间,考察美术资源,并随着对新课程资源的开发,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一批对民间美术有着强烈感情、教学理念先进、能够进行科研和教学的师资队伍,为这项事业的深入开展积攒了人力资源。
  “蒲公英”的传播
  “蒲公英行动”通过教学点的实验,探索一种儿童美术与民间美术相结合的、可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育中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可推广的模式,并已从湖南湘西、江西九江、陕西安康逐渐延伸至江苏无锡、陕西旬邑、贵州台江、黎平、雷山等地,同时将课题延伸至云南、内蒙古、西藏等地,并利用讲师团的形式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省份进行“蒲公英行动”的基本理念和教学模式的逐步推广,“蒲公英”的精神正在播向全国。
  “蒲公英行动”虽然命名为一个课题,但它已经是一个超越“课题”的行动。它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范围内关于儿童与中国民间美术传承的有效模式,配合国家基础教育,“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组所做的这一切探索,为我国美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参考,对儿童美术教育普遍以获奖率、升学率为评价标准的观念,对经济发达地区少儿美术教育中功利性、形式化现象,而引发出更广泛和深刻的思考。“蒲公英行动”更多的是一个启迪,而不是一个标准。相信随着各方有识之士的凝聚和职能机构的关注与支持,“蒲公英”的精神将洒满中国乡村的每一个校园。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23
美术课成了“鸡肋”
金羊网 2006-11-12

老师随便打分,课时动辄被挪用 本报讯 实习生 罗桦琳、记者 王倩 报道:广州市中小学美术教研会会长罗开源在前日召开的一次美术新课程评选活动中表示,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成绩水分很多。由于美术并非中考和高考的应试科目,学校经常随便给学生打一个较高的分数,蒙混过关。 “美术并非应试科目,也不像体育那样有全区统考,各校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所以很多中小学在学生毕业时就随便打一个高分充数。我希望教育局的相关职能部门能制定一些操作性强的措施,用以监管美术科的教学及评分。”罗开源说。 罗开源又告诉记者,美术科在“小三门”中排名倒数第一,另外两门则是音乐和体育。“小三门”指的是在中小学教学中已形成共识的最不受重视的三科。 9日、10日两天,是广州市教研室举办美术新课程小学教学课例现场评选活动的日子。各区的小学美术老师都集中到东风东路小学,观摩被选出的12名美术老师是如何教学的。在场的许多美术老师都向记者表示,美术课很少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美术教育变成只针对特长生进行。临近期末时,美术课还常常在语、数、外等主科老师的要求下,变成这些科目的复习课。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陈卫和认为,应试科目属于理性教育,而美术、音乐这一类的非应试科目则属于感性教育。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同样重要。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26
美术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认识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 陈卫和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省实验区逐步推进,面临改革教师首当其冲。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角色顿时要变了。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将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身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师,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有必要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调整,首先从思想认识上走进美术新课程。
一、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课程改革是世界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迈入21世纪时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保证中华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持续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犹如劈波斩浪乘风扬帆的大船,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美术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第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第三,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二、美术教师实施新课程应该自觉调整教学行为
  美术新课程“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页)显而易见,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美术新课程的变化。
  目前,我们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过程一般是导人新课、讲授新课、学生作业、作业展评、课堂小结几个环节。认真的教师都设计了周密的教学步骤,围绕教材安排提问,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滔滔不绝,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洗耳恭听。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在课堂中充当配角,教学效果是教师预设的。
  曾经听过一堂这样的美术公开课,教材内容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册《标志设计》。教师从介绍“标志设计”的概念开始导人新课,提问:“你曾经在哪里看到这些标志?”学生分别回答,说了有关交通、银行等常见的标志符号;接着教师出示许多标志图案,让学生辨认是什么标志,并告诉学生标志的特点,然后教师示范和画出举例的标志,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布置学生作业,播放音乐,巡视指导;最后是学生作业展评,课堂小结,宣布下课。这节课的节奏比较均匀,课堂秩序良好,学生的作业整齐,教师的感觉还不错。课后我问几个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吗?”学生回,答是的。“那么能不能说说什么是标志设计?”学生摇摇头又点点头,表示不置可否。
  后有老师尝试同一内容的教学。课前先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找一找生活中的标志并分类。上课时改变了学生的座位编排,由单独排座变成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改变讲台上的控制者形象,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怎样理解标志设计?”“你喜欢哪些标志设计作品,为什么?”“结合实际生活中所见谈它的特点。”教师采用分组公开记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探索,大胆表现。有的说标志是公司企业的形象标识,设计是“设想和计划”;有的具体举例说,设计是由思维引发出的并通过计划实施的过程;还有学生说标志设计就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绘制的图案名称,应用在交通、金融、通信生活中等等。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错误的答案或偏激的争论,但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学生从实际生活所见娓娓道来,有的从个人的理解评论其他同学的观点,并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老师在课堂中始终追随学生的思路,参与其中并给予提示,及时支持或肯定学生战胜自我,参与讨论。教师的鼓励态度给了学生正面的导向,教学的结果是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对标志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完成作业积极并有自己的创意,他们甚至带着讨论的问题打算在课外去寻找答案。课堂发展处于自然生发的状态。
通过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方式对比我们发现,教师的行为改变,可造成相异的教学效果,其内涵却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不同。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把知识讲透,学生被动接受,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虽然美术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是新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会深深影响到教学内容,过程到头来会比内容更起作用。这中间美术教师非常关键。美术教师对调整自己教学行为自觉与否,直接关系到美术新课程能否真正有效实施。
三、在美术新课程标准导引下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教师在新课程的舞台上扮演一个新的角色,教师将走进新课程规定的不同以往的课堂生活情境,美术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美术课程新标准将成为重塑美术教师职业形象的重要依据。
(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班级授课制从西方传人中国已一百多年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将引发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我们从新课程的角度审视沿用多年的班级授课制,并不是要打破班级组织教学的形式,而是要改变教师在教学时知识传授者的俨然形象,充当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特别是美术新课程,本来就是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教师拥有更多可以探索的教学空间,寻找更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为了更准确的定义我们这种班级教学形式,将美术课的班级授课更名为班级学习活动,似乎更符合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
(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6页)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选自《中国美术教育》2002.6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28
新课程中美术教师怎么当?
作者:陈卫和 刘清峨 
研究交流新课程中美术教师怎么当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与此相应,教师也将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师怎么当,这是一个挑战。笔者仅从以下几个课堂片段来谈谈美术教师的角色转变,以与探索中的同仁交流。我听过一节很有趣的美术课,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男老师给小学一年级学生上《吹泡泡》。他把学生带到室外,对学生说:“谁发现了泡泡美丽的地方,就奖给谁玩泡泡的机会。” 这节课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和学生一起吹,一起玩,都在认真观察,于是他们发现了美丽的色彩,发现了形的组合,发现了镜面似的泡泡表面映着美丽的大自然。老师说:“只要多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快动笔把它们画下来。”作业效果是让人振奋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没有什么教学经验,但以一颗童心和学生同玩同乐,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应该引起我们更深的思考。当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放在参与者的位置上,是否更有利于建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在新课程中,美术教师不能总关注自己在课堂中的形象,而应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需要和发展,走下讲台,放下架子,努力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这并不是说要打破班级授课制,而是要改变教师在班级中知识传授者的形象,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特别是美术课,本来就是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完全可以去探索更大的教学空间,寻找到更适合师生共同参与的班级教学形式。为了更准确地定义我们这种班级教学形式,将美术课的班级授课制更名为班级学习活动制,似乎更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前不久听了一位教师上的命题画创作《植树》一课。教师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关于植树的话题,以便各自确定绘画内容。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看到“植树”两字,就想到劳动人民植树多么辛苦;有的说,想到了沙漠的猖狂,没有防护林,城市就会被沙尘袭击;还有的学生站在环境保护的高度,谈到净化空气、绿化环境等问题。甚至还有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戈壁滩上有一个军营,战士们为了看到一抹绿色,要翻过几个山头,所以要多植树等。在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教师强调学生创作的时候要先确立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比如可以考虑设计人物动态、前后遮挡关系等,突出表现主体,适当表现细节,至于环境和背景,可以画现实生活,也可以画月球或虚拟世界。在巡视辅导时,教师针对学生审美观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辅导,教学效果很好。全班!"个学生,没有内容相同的作品,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画的题材和表达方式,感受和体验到了绘画创作的乐趣。 《美术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所以,在美术课程中,我们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如何有效地促进不同学生的学习呢?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其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学生大胆观察、想像。教师的旁观是以积极的投入为前提,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存在和你对他们的认同,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感受。 其次,教师要走近学生,帮助学生确定美术学习的目标和寻找达到目标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认真观察,大胆地表现。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不懈努力完成目标,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课堂中的各种情况,适时地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上台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有了一种生存危机。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次课程改革,恰好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随时针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专业能力与水平进行评估,了解自己与所处环境的动态关系,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效地促进自己专业潜能的发挥,这也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终身学习的理念。湖南省一位美术教师上了一堂《色彩知识》课。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展示一系列自然风光的同时,让学生分辨色彩的冷暖倾向;在讲授色的深浅和间色调配时,教师用一排透明的试管和小棍子做道具,让学生用玻璃小棍参与调色,师生观察色彩的变化,美术知识和科学实验综合教学,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既通过实验掌握了色彩知识,又从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中获得审美体验,有趣的调色、观察活动,共同探讨研究的经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美术教师这节课的设计摆脱了常规教学的套路,积极探索学科与跨学科教学的方式,不管这节课综合教学效果如何,都体现了教师的探索欲望以及创造精神。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之余开展教育科研,带着强烈的兴趣去查阅资料,了解信息;同时在教学中主动思考,遇到了困难或不明情况,有针对性地寻找原因,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不断地适应美术新课程的教学,不断强化自己的教研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表现自身的价值,这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师。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31
高中美术新课程“绘画·雕塑”三辨
作者:陈卫和

在尹少淳教授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结构表述中,把高中美术课程比喻为“下马观花”,在“博而杂”基础上的“专而精”,对学科本体的纵向深入而带动横向关注。因此,高中的美术课程在学生的受教育经历中,不仅具有教育目的的多向辐射意义,而且作为美术学科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发展作用。
尹少淳教授的高中美术课程结构的T型表述方式,给予学校美术教育本质以形象的描述,把教育功能和学科本体进行区分。这种研究成果使我们对于美术学科教学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推动我们对高中美术课程学科本体的研究。
一、“绘画·雕塑”位置辨明
在美术领域绘画和雕塑作为艺术形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尽管现代艺术对绘画和雕塑的冲击具有颠覆性,种种非艺术范畴的东西正在转化成主流艺术被载入艺术史,眼花缭乱的景象、五花八门的理论,有时候会让人辨不清东西南北。但是,因为绘画和雕塑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不可撼动的成就和贡献,其主导地位至今无疑。且不说我国高校美术专业始终把造型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即使在现代艺术前沿的美国美术院校,也有不少艺术家和教授觉得以前取消素描是近乎胡闹,近十年也纷纷开始设置基础部,注意绘画和雕塑造型能力的训练。


造型能力作为美术专业的基本训练内容,决定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的潜在价值,也决定了“绘画·雕塑”学习内容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基础作用。造型能力既是判断视觉感知力水平的试金石,也是视觉信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可以说绘画和雕塑离开了造型就等于玩“空手道”,失去了存在的本体。

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系列中,绘画和雕塑作为其中的选择,一般学校无论从教师的教学准备还是学生的学习基础,都具有先天的优势。似乎绘画和雕塑是先生最有把握教、学生最有兴趣学的内容,因此也极容易陷入单纯造型能力训练的范式,老师和学生都被拖入绘画或雕塑的技能技法研究之中。
既要讲造型又不能只玩造型,作为高中美术的绘画和雕塑到底如何把握?首先,应该认识绘画和雕塑作为高中美术学习内容的意义在于:

了解和体验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

学习认识悠久而伟大的美术文明

促进个人思维方式的丰富和发展

带动学生的造型能力进一步提高
只有全面实现这些价值,高中美术的绘画和雕塑教学才真正可以称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下马观花”美术课程,在学校美术教育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课程作用。


二、“绘画·雕塑”教学辨认
上面说到绘画和雕塑在一般高中美术课程中,教师觉得好教、学生觉得好学,这里实际有个不被注意的陷阱,即老师和学生都将陷入绘画和雕塑的技能技法探讨,通俗些讲,把学习活动的开始定位在“怎么画”的起点上,这往往形成了我们造型教学的误区,特别是高中美术教学的误区。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美术教育属于感性的艺术教育,在中学生强大的理性教育背景中它具有独特性,它采用完全不同于科学教育提倡的理智思维方式,而强调用直觉的、艺术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面临的造型问题。这是绘画和雕塑教学的根本问题。不解决根本问题,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探究怎么画,这种缘木求鱼的过程只会使造型教学事倍功半。

那么什么是直觉的、艺术的思维方式?是否如平常人们所理解的画家的神授天赋、超人灵感,不能教只能悟?其实没有那么神秘!解决造型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对视知觉的把握,是对感性的理性认识。对感性的理性认识不同于科学思维规律所谓从感性到理性,把感性和理性分开;艺术的思维规律是在对感性更深地认识上达到理性的更高层次。通过直觉来把握事物的规律,也可以称作高级理性。在造型学习上,我们就是通过视觉直觉来把握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对形的感觉。

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视觉感知的直觉状态,这就是造型教学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从“怎么画”开始,而应该从“怎么看”着手。“看”之所以成为高中美术绘画和雕塑教学的关键,不仅仅因为绘画和雕塑是视觉艺术,而同时因为我们必须运用视觉思维。“怎么看”不仅是学习观察,而且是学习一种不同于语言逻辑思维的视觉思维方式。对视觉感知的“看”作理性把握,实际是对看什么做选择,只有正确的选择才能正确的表达。学生在造型表现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不会看所导致。转换学生看事物的方式,造型问题将迎刃而解。

从看到画,从画到看,都是眼、脑、手并用的活动,老师教学生怎么画,也就带给学生一种统一地“看”法,一致地看决定了同样的画;老师立足于教学生怎么看,学生自己寻找视觉的表现方法,那么不同的学生将画出不同的画。

高中绘画和雕塑教学与美术专业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高中美术是“下马观花”,要认认真真地看,找到“怎么看”的方法,在对感性的、直觉的理性认识方面,从无知到有知,从无法到有法;而进入美术专业的理想教学,则着重于“怎么画”的研究,是理性之后的非理性状态把握,这是对感性更高层次的把握,追求返璞归真,获取“无法之法”、“无知之知”,寻找“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如果在高中即从“怎么画”开始,即使能够避免教学的失败,其结果也只能是千人一面的美术高考试卷。这应该不是我们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绘画·雕塑”方法辨析
从上述两辨中我们已经感到:要在绘画和雕塑教学中实现高中美术课程目标,既要看到直觉和感性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要排斥理智对感性和直觉的把握。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等著作中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直觉和理智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两种过程,它们并没有截然分割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思维中。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应该是直觉和理智的共同参与,互相推进。这对于我们获得视觉感知和视觉表达的造型能力非常有帮助。

大多数学习美术的人都有过这种体验,要把三维的视觉感知转换成二维的图形在平面上写实还原,获得这种能力都有过艰辛的努力过程,而且接近于在黑暗中的摸索。这种人的潜能一旦找到,感觉自己有了全新的视野,思维充满活力。现代大脑功能的研究和美术教学实践的结合,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不可不注意美国加尼福尼亚大学美术教授贝蒂·爱德华博士的教学理论,她结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罗杰·斯佩里的大脑功能研究成果,在素描教学中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绘画训练方法。爱德华博士最大的贡献是运用左右脑理论解释了学习素描的过程,使绘画成为普通人都能够学习的技能。她实现了在五天时间里,让各种没有绘画基础的人学会像画家一样的看事物和绘画的基本技巧。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因为她清楚看到人的大脑平时使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理性的、词汇的、分析的和连续性的;一种是直觉的、形象的、感知的和刺激性的。前者被称为左脑思维方式,后者被称为右脑思维方式,人们绘画时使用的是右脑思维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实现这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我们略微看看几种转换思维方式的方法:
1、颠倒绘画和思考(图一《毕加索线描作品》)


把大师的作品颠倒过来临摹,乍看似乎不恭,但就是这个发生在高中素描教学倍受挫折后贝蒂的突发奇想,其结果让贝蒂和她的学生都异常吃惊,课堂上所有的人都画的很好。人们由此窥见手与脑之间的秘密。
2、视觉风暴画法(图二《画家速写》)

要求用每分钟一幅速度画画,在极短的时间极快的画,摆脱理性对意识的控制。开始画时可能并不感到有趣,但不管它,继续画,然后才会感到妙趣横生。快速疾写,因为只有快才能摆脱左脑控制,记录的是直觉对形象的一种洞察。
3、视觉蜗牛画法(图三《手纹描画记录》)


这看起来是在做一件无聊的事情,盯着自己的手掌纹做描画记录,而且还要坚持十来分钟。但正是这种无意义导致了思维的转换,理性对此类不可理喻的事不屑一顾,感性却对这种充满细节的纯视觉活动兴趣盎然。一些艺术家在每次作画前都例行公事地进行一段这种练习,让自己能够从常态思维模式转换到右脑模式。
4、智力拼图(图四《作业对比图》a.b.)

把立体空间的实物写生变成平面形的组合拼图,转变的关键是把虚空(阴形)和实体(阳形)看的同等重要,从而在写生时阳形和阴形互补连接作画,犹如完成拼图。我们的视觉看着实物(阳形)时位居强势的左脑总在运转,只有视觉注意力关注虚空(阴形)时弱势的右脑才能乘虚而入。

贝蒂在加州教学时曾经问一位画家:“当你想看到阴形时,能不能在盯着画面的那一刻,马上看到它们呢?”画家回答:“总要经过一段时间,一个形状才会跳入我的眼帘,但是这段时间差会变的越来越短。”也曾经有人问马蒂斯在吃西红柿和画西红柿的时候,眼睛中所看到的西红柿是否相同?马蒂斯明确回答:不会。这些例子都说明画家同样存在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所有这些练习,都是给习惯于语言概念思维的人指出一条获得右脑思维方式的途径,从而可以实现常态的思维模式转换,体验到什么是视觉思维,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

中国人以东方智慧对这种思维方式转换进行过表述,称之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常态的理性思维属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实际看到的是山水的概念符号;实现了思维转换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面对自然你看到的是丰富的线条、形状、光影和色彩等等,新思维打开了新视野;有了丰富的感性基础,当思维将进入高级理性层次,“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返璞归真,达到用直觉得到概念,通过感知把握天地宇宙的“道”。


只有研究“怎么看”才能学会看,只有学会看才能到达“通身是眼”,学习像艺术家一样观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真正体会到艺术思维的方法。高中美术的绘画和雕塑课程应该以此为教学追求,把握好感性与理性、直觉与理智的关系,既不排斥理性,也不简单用理性取代感性,而是在感性基础上理性的把握,依靠直觉和理智相互推进。富有创造性的美术教师知晓明白这个道理,一定会探索自己的绘画或雕塑教学途径,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33
义乌宁波泉州三地美术活动式教学交流记 
[ By: 张重欣 ]
0
推荐

11月5号到6号义乌、宁波、泉州三地美术活动式教学交流在义乌绣湖中学举行。来自三地市的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活动。全国各地的省教研员与湘版集团领导也参与了活动,使活动变成了全国性的研讨会。因而主题也变成了全国湘版美术教材教学研讨会暨义乌宁波泉州三地美术活动式教学交流会。本人也有幸参与了活动,分享了活动带给的理念与行动等方面的经验。
   上午简短的开幕式后,义乌中学的李科与宁波姜山中学王瑜分时进行了高中的《战争与和平》一课的“同课异构”。二个教师的课各具特点。现将专家讲座与大概点评摘录:大都不涉及课堂本身,多讲教学体会。
   一、 尹少淳:(全国美术课标组组长,首都师大教授,博导)1,美术课是人文学科,并不象理科方面具有唯一性答案。因而二课的不同,正是这种学科的多样选择性的必然。
     2,二课如果用比较的方法:可以看出二者取向的不一。一是致上而下,一是至下而上的。(一个严肃,一个幽默,一纵向另一是横向思维,一个宏大,一个细腻)
     3,教师要考虑一个基础:体验与共鸣。如毕加索的创作《格而尼卡》直接原因是德国法西斯轰炸引起,而画面的元素,更多的是来源于童年自己亲历的地震体验。是记忆深处的积累。
     4,如何换起体验?由小及大,引起回忆。由此及彼。矛盾冲突。
     5,图式问题:儿童---图式----表示。一是先天性的,二是图书影响,具有原创性与模仿性。再发展过来,中学生是写实(再现)----图式(自由图式)----表现。差别在于心中对图式的类别区分,以及对图式表达的分别。
     6,美术与战争,与宗教、社会相联系。
二、房尚昆:(深圳中学教师)教材运用体会:1,发展、创新、趣味、民族性。2,班级授课改成导师指导下的艺术工作室。学生进行选课与走班。3,自主发展模式。学生自己设计课件,自己当教师。
三、马永建(湘教材出版社)教材特点分析。(略)
四、郭德岑(天津教研员)课改体会。
五、费霞(宁波二中)设计模块教学体会。

     下午进行了初中三年级的《长城礼赞》一课同课异构。分别由绣湖中学的缪绪乐与泉州广海中学的张璇持教。课就不作评述。只将专家的讲座进行简单复述。
一、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研室)提出二个问题:
(1),教学不变的因素是什么?
(2),学科本体指什么?
   基础教育性质决定了中小学美术课程协调身心,陶冶情感,完善人格的高感性课程。没有功利追求,而只求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美术基本语言、艺术思维方法是学科本体的核心内容。不同学习阶段可以有所侧重。
   美术语言具有结构完整的知识与技能,美术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艺术思维强调感性直觉,多元开放特点。艺术表达强调个性化意象,创造性实践。
(3),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降低难度;2,创造情境,愉快教学;3,教学方式考虑学生年纪特点。4,初中散点式教学,高中聚焦式教学;5,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由教师把握)6,过程与方法灵活地体现课堂;7,教育功能在前,学科本体随后。
(4),美术体验不是科学实验,艺术学习不是技术学习;感觉培养不是理性训练,初高中都是美术启蒙。
二、刘清娥:美术教学的操作性:1,目标三维。2,专业呈现 (空间资源,黑板,材料,媒体,人力资源等)3,梯度。问题梯度;时间梯度;认知梯度。4,学习方式。 (分工,自主学习,约定,小组,团队)
三、周凤埔:( 广州教研员)    教学是个人行为。  习得与获得。
四、骆建钧 :宁波教研员 美术教学36策 。
五、陈德煌:(泉州教研员)教师专业发展。
六、龚莉莉:(义乌教研员)概念图式运用。思维运动。
活动结束了,课只是借口,更多的是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与实践。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作者: 管季超.    时间: 2008-11-30 08:54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成立于2007年5月,成立会议于广州美术学院召开。会议由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卫和老师,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吴慧平老师共同主持。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组织人员名单:
主  任:陈永正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
秘 书 长:吴慧平(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学术委员:广东各高校书法教育的专业教师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成立后首要工作:一是与岭南美术出版社合作,重新恢复《书艺》丛书的出版;二是筹备“广东省首届高校书法教育研讨会”的有关事宜。

广东高校书法学术委员会联系人:
吴慧平:13168844638 020-80993758 E-mail:andy_whp@yahoo.com.cn
洪 权:13880448861 020-33955921 E-mail:feichangzhai@yahoo.com.cn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