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中国网络媒体研究著作书目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2:02
标题: 中国网络媒体研究著作书目
中国网络媒体研究著作书目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闵大洪收集整理



  
一、《网络媒体》,许榕生著,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年11月

二、《网络记者》,李希光主编,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

三、《网络传播书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陆续出版,共11本
1.《网络新闻传播概论》,雷跃捷、辛欣主编
2.《网络新闻实务》,金梦玉主编
3.《网络媒体的策划与编辑》,何苏六等著
4.《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石民勇、刘永俊、林卫国编著
5.《网络艺术》,许行明、杜桦等著
6.《网络经济》
7.《网络广告》
8.《网络传播语言应用》
9.《网络媒体管理》
10.《电子商务通论》
11.《网络传播与人才培养》

四、《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共4本
1.《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陈卫星主编,高晓红、雷跃捷副主编
2.《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周鸿铎主编,段鹏、康瑾副主编
3.《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邓炘炘、李兴国主编,刘利群副主编
4.《网络传播与现代教育》,丁俊杰主编,关玲、金梦玉副主编

五、《网络媒体概论》,匡文波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六、《网络新闻学》,杜骏飞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

七、《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滕谦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八、《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21世纪的网络传媒》,赵志立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九、《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十、《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十一、《超文本诗学》,黄鸣奋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十二、《网络传播研究丛书》邵培仁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1. 《时空隧道:数字时代话传播》,叶琼丰著
2.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江潜著
3. 《市场精灵:网络传播与广告》,卢小雁著
4. 《无网不胜:网络传播与战争》,王从波著
5. 《众人狂欢:网络传播与娱乐》,陈晓云著
6. 《逐鹿键盘:网络传播与商业》,陈洁、骆华著
7. 《网域公报:网络传播与新闻》,廖为民、赵民著
8. 《空中校园:网络传播与教育》,傅荣校、杨福康著

十三、《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与实践》,陈绚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3月

十四、《实用网络新闻学》,程栋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5月

十五、《网络新闻实用技巧》,徐世平主编,文汇出版社,2002年6月

十六、《媒介前线——网络和电视的亲密接触》,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网络宣传部,
2002年7月

十七、《网络新闻传播实务》,柳泽花著
《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屠忠俊、吴廷俊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为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成果)

十八、《新媒体革命—技术、资本与人重构传媒业》,陆群张佳昺著,
2002年8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十九、《互联网新闻编辑实务》,张虎生等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8月

二十、《E时代精神-网络媒体新论》,孟建主编,新华出版社,2002年10月
1、《网络文化论纲》
2、《网络媒体经营战略》
3、《网络信息采制》
4、《网站整体策划与设计》
5、《E时代精神》
6、《网络社会学》、
7、《网络伦理》
8、《网站投资与运营》

二十一、《网络新闻学》,仲志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十二、《大学新闻专业网络传播教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1. 《网络传播学概论》,杜骏飞主编
2. 《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主编
3. 《网络传播技术基础》,黄星民主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0 12:05
传播与社会影响


作者:(法)塔尔德 (美)克拉克 编 何道宽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1


简介:


《传播与社会影响》是加布里埃尔·塔尔德(1843-1904)的选集。塔尔德与孔德、迪尔凯姆齐名是19世纪法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

本书译自英文版,编选者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特里·N·克拉克教授,他执教于芝加哥大学,现任国际社会学会主席。克拉克精心撰写的长篇绪论分10个方面论述塔尔德的成就,系统而详尽地论述了塔尔德的理论框架、核心思想、杰出成就、与迪尔凯姆论战的是是非非,相当于一部塔尔德评传。

其余9章17节涵盖了塔尔德思想的各个方面,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刑法学、犯罪心理学、统计学、传播学界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塔尔德对公众与群众、公众舆论与大众传播的论述至今犹如洪钟巨响,具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量。


作者:

塔尔德(Gabriel Tarde,1843-1904)是西方社会知名的心理学家、统计学家和犯罪学家,他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刑法在西方刑法学界独树一帜。 塔尔德1843年3月12日出生于法国多尔多涅(Dordorgne)省的萨尔拉(Sarlat),就学于一天主教学校,在那里学习的哲学和古典文学为其后来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后来,塔尔德到巴黎学习法律,1869年他在家乡开始了其地方法官的生涯,直到1894年回到巴黎被任命为司法部统计局局长,1900年塔尔德担任了法兰西学院教授,成为了一名政治学教授,1904年塔尔德法官逝世于巴黎。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塔尔德在当法官期内对其审理的刑事案件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很感兴趣,1880年他在《哲学杂志》上写出了一系列批判龙勃罗梭(Lombroso)理论的文章,令人信服地批判了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论。 塔尔德在其第一部著作《比较犯罪论》中主张犯罪人是职业型的,提出犯罪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的理论,这一观点在他的《刑法哲学》一书中得到更为详尽的阐述。 塔尔德认为道义责任是刑法哲学的核心和关键,在道义责任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自由意志论和社会论,塔尔德在批判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刑事人类学派的同时,试图调和道义责任论与决定论,按照他的观点,可以更好地为犯罪学和刑法学的需要服务。 塔尔德的刑法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逻辑而信服地证明了,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并且必须用社会学的原则和方法解决,公正无私的职业性习惯促使塔尔德对自由意志论和决定论以及其他学说进行调和和综合,从而提出了一个非教条主义的简单明确的责任标准理论,这无论是对犯罪学还是对刑法学都是非常有益的。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爱德华·R·默罗和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诞生》

作者: (美)Bob Edwards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出版日期: 2005-8


简介:

“他是一颗流星,我们将再也看不到这样优秀的记者。”爱德华·默罗的战友埃里克、塞瓦赖德这样评价他。 作为美国广播和电视新闻业的“开山宗师”,默罗的职业操守、献身精神和无畏品格为后来人竖立了一座丰碑。译者周培勤女士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大众传播学博士,其流畅的译文生动地诠释了一代名记爱德华·默罗的传奇人生。


目 录


致谢


引言


默罗的出生

默罗的成庆

德奥合并

伦敦空袭

飞越柏林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过渡时期

麦卡锡时代

《现在请看》的停播

在新闻总署的日子


后记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网络传播文化: 历史与未来》


作者:殷晓蓉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3-1


简介:

本书以当代信息传播的发展为主线,在社会与媒介互动的背景下,探索网络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书中分析了网络传播与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挖掘其思想渊源方面的脉络,多角度地探讨了新技术和新经济对社会、文化及心理的重大影响,展示了网络文化面向未来的深远意义。



目录


序Ⅰ


绪论传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要义1


第一节传播:人类文化基本要素之一1


第二节传播方式:从身体“语言”到“超文本”5


第三节传播媒介的意识形态特性8


第四节本书的视域11


第一章孕育与超出15


第一节多方位的震动16


第二节发生转换的机制24


第三节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在含义31


第四节冷战结束后的思考38


第二章创新机构的创新成果46


第一节在纯粹研究气氛的笼罩下46


第二节大学和智囊团的作用51


第三节社会科学(家)的眼界60


第四节独特的管理风格和运行方式67


第三章反主流文化运动的推动73


第一节动荡的时期和动荡的一代73


第二节激进的电子计算机迷80


第三节早期因特网之外的电脑网络86


第四节早期“黑客”文化现象分析95


第四章网络传播与现代通信业的互动104


第一节从香农的信息论到万维网104


第二节未来主义者的普及作用和互动关系的真正开端111


第三节网络传播特别将现代通信业置于多变之中116


第四节90年代通信业“阵痛”的网络文化内涵123


第五节信息高速公路和传统的“美国梦”131


第五章麦克卢汉与网络时代137


第一节“感知革命”思想的意义137


第二节解读电视和预测网络时代144


第三节网络时代的“媒介即是讯息”151


第四节过渡性的桥梁、机构和人物158


第六章网络传播背景下的教育和文化能力166


第一节早期远程教育的失败和意义166


第二节网络能力何以成为现代人的必要能力171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教育的一般关系176


第四节重新思考文化能力的概念183


第五节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问题189


第七章中西视角:文字、语言和网络传播194


第一节文字传播的重要意义194


第二节网络数字语言的特征198


第三节解读“后麦克卢汉主义者”的一个观点205


第四节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分析210


第八章网络传播与“全球媒体新秩序”216


第一节早先的争论:“世界信息和传播新秩序”216


第二节当代“全球媒体新秩序”的特征220


第三节网络传播:“全球媒体新秩序”的不速之客225


第四节侧重于文化意义总结对中国传媒业的启示232


第五节意识形态概念的延伸与转型238


主要参考文献247

后记250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西方媒介史》 [法]让-诺埃尔·让纳内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



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巴黎政治研究学院讲授的十五节课的讲义基础上拓展而成的媒介史专著。书中线索灵活,不仅论述了西欧各国媒介发展史,而且还厘清了各种媒介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媒介的发展过程,突出了西欧媒介的整体性,并通过横向对比来表明它们的相互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结论部分着重论述了媒介的历史与民主的未来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研究领域。


作者:让-诺埃尔·让纳内,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曾任法国外贸部部长、法国通讯部部长、法国电台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台长。担任过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庆祝活动总指挥。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电视文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美)约翰·菲斯克


出版日期: 2005-08



简介:

这是一本电视研究方面论述详尽的入门书籍。作为则采取以观众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美国的一些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如《陆军野战医院》、《职业拳击》、《达拉斯》、《天龙特工队》、《迈阿密的罪恶》等,其间还涉及了杂志(如《花花公子》、《时装》)、电影(如《第一滴血》)和名人(如麦当娜),甚至考察了游戏节目(如《家庭对抗赛》、《价格大比拼》)。他深入探究了赋予电视节目以多种意义的复杂文化过程,回答了这样一些问题,例如,特定人群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为什么?电视为何如此深深地融入了社会生活之中?


作者简介:


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教授,被誉为流行文化研究的创始人。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有:《理解流行文化》、 《解读电视》、 《解读大众》、 《传播研究导论》等。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


作者: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方汉奇序言:

《全球新闻传播史》经过多年的经营,终于杀青问世了。这是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项新的成果,可欣可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化”越来越成为诸多学科关注的历史情景与学术话题,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有关全球化与全球传播的探究及其成果,不仅构成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也在研究视角或范式上产生广泛影响。

不过,由于时间仓促,积累有限,加之涉及广泛,论题繁杂,新闻传播学界对全球化与全球传播的研究虽然时有精彩篇章,但是总体看来多为就事论事,既缺乏理论上的深入思考,又缺少学术上的细致考察。换言之,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欠缺,特别是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分析几乎付之阙如。

当然,过去与现在都不乏冠以“外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乃至“全球新闻史”的教材,其中有些内容属于全球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也为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比如,大陆的张隆栋教授、梁洪浩教授、张允若教授、李良荣教授、陈力丹教授、张昆教授、程曼丽教授、明安香教授和我国台湾的李瞻教授等,都有堪称典范的著述。

不过,既有的许多教科书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史学理论以及新闻史观的不足,而且经常不自觉地体现着萨义德所说的“东方学”意识。二是内容体系、篇章架构、材料使用等方面往往形同“一盘散沙”,既缺乏内在的思想逻辑,又忽略外在的历史关联,往往形同国别新闻史或地区新闻史的集成或集纳。

另外,国外的一些相关研究及其动态,也存在类似问题,虽然总体的学术水准有时略高一筹。如新近出版的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叶海亚·R伽摩利珀的《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美国学者罗伯特·福特纳的《国际传播: 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法国批判学者阿芒·马特拉的《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思想与战略的历史》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英籍印裔学者达雅·屠苏的《国际传播: 延续与变革》(新华出版社,2004)、日本学者左藤卓己的《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等。不过,这些新作虽然各有千秋,参差不齐,但都体现着越来越显明的“全球传播”视野和视角,都将全球范围的新闻传播纳入一种整体的、系统的、联系的研究框架。

李彬的这部《全球新闻传播史》,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力图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里揭示的一系列“全球化”命题为指导,同时吸取20世纪以来“新史学”的理论,特别是JamesHarvey Robinson的“新史学”,Marc Bloch、Fernand Braudel等的“年鉴学派”,Hayden White的叙事理论,Immanuel 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等,针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化、社会动因、专业背景、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等,展开全面系统而不失深入细致的分析,点面结合、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以期勾画一幅有机的而非机械的、整体的而非割裂的、联系的而非分离的全球新闻传播史,从而既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又为我国新闻传播界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提供科学的历史参照。

另外,为了突破此类著述往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本书在叙事环节、行文特征及表述风格上进行了改进,以期达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实,前辈大家在这方面有着深厚而良好的传统,我们应该发扬光大。比如,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张荫麟先生的《中国通史》、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费孝通等先生翻译的《世界史纲》等,都将学术性、思想性和通俗性(或可读性)有机地融为一体,读来不仅开眼界,长见识,受启发,而且文采斐然,轻松有趣。

我和李彬相知相识近20年,有过在一起共同砥砺和切磋的经历。他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淹博多识,好学深思,不仅有深厚的中外文史根底,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有广阔的学术视野。这部专著是他穷20年心血的又一部新作。我乐观厥成,并乐于向关注全球新闻传播史的学者和从事这方面学习的学子们推荐。

是为序。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媒介批评·第一辑


蒋原伦 张柠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7-1



前言


  我们一睁开眼睛,“信息”就蜂拥而至。承载这些超量信息的媒介无处不在——电线杆子、公共汽车站牌、交通主干道两旁的墙面、城市的街道、霓虹灯箱、立交桥、厕所、文化衫、女性的身体……此外还有占据主流地位的媒介——数百家官方电视台日夜不停地播放的娱乐节目、访谈节目、影视剧节目、猜谜节目;数千家官方报纸日益增多的版面;数十万家官方的和民间的网站铺天盖地的信息;等等。我们的确有一种被媒介和信息围困的感觉。



  媒介形式在不断地更新,有一种一切都被媒介化的趋势。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媒介批评。“一切都媒介化”,就是指事物自身意义的自足性丧失了,它仅仅成了一个其他事物的介质或者工具,一个“他者”。电视和报刊作为媒介,固然是媒介批评的对象。当一座城市称为媒介的时候,它就是媒介批评的对象。当一个人(比如模特儿)的身体成为一种媒介的时候,它也是媒介批评的对象。批评的方法不是美学的、形式主义的(尽管这种方法在特定条件下也能用),而是符号学的,或者说是“符号政治经济学”的。

  媒介符号学的研究和批评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国家超级媒介工厂的生产、传播、消费模式进行符号学分析,包括对国家超级传播媒介的内部结构和生产模式的批评。它还必须对另一个超级媒介——城市——进行符号学研究和批评。城市中的一切(包括人的身体细部,他们的发型、时装、指甲、体态、表情,还有各类文化符号,等等)都在被媒介化。它们既是当代文化符号学的对象,也是微观社会学的对象,或者说是“文本”细读的对象。


  本期的专题研究对象,是主流媒介中各类传播形态中的声音系统、节目编排结构的符号学秘密,或者说是它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秘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

                   张柠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


作者 理查德·麦特白


华夏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部好莱坞电影发展史主是一部被经济利益驱动的投机史。只有通过对电影作为商品性存在的彻底接受,而不是否认,我们才能最完整地理解它。

电影工来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影片的本身能产生多少利润,而在于它为电影业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多少机会。电影为这个魔术般的王国提供了钥匙。


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起到的提一种矫正的作用。随着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影碟市场的繁荣,观众对于电影的观念已经远远不是那种露天大院式的经验。

本书通过对好莱坞的全面考察,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完备的“电影是什么”的观念,有助于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电影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电影 的判断。对地一般读者来说,可以重新看待好莱坞电影作为独特的娱乐方式,增加对于电影 的知识;对电影创作者来说,可以学习好莱坞式商业电影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规则;对于制片人来说,可以从好莱坞式的商业规则中,学习好莱坞的电影理念和运作方式;而对理论家来说,可以通过对好莱坞特性的认识反思的历史和问题。借助这样一本数十万字的大才,向国内读者介绍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日常的电影,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可说不是略有裨益。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罗伯特·哈克特 赵月枝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08


简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并不像它们所标榜的那样客观公正,这几乎是西方传媒学者的共识,为何新闻客观性还能继续在北美传媒中成为“不死的上帝”?北美庞大的传媒机构如何运转?北美传媒与社会生活,尤其与政治之间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由罗伯特·哈克特与赵月枝合著的《维系西方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就是这样一部深刻反思北美传媒的历史与现状,以深厚的理论为基础剖析北美传媒的百科全书式的集大成之作。


前言:

Journ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Objectivity)的出版更令我欣喜。虽然通过英文绕了个弯,但在学术旅途中我有幸找到了一位同行者,也就是我的博士论文导师、本书的合作者哈克特教授。此书中文版的出版使我实现了20年前留学加拿大时的第一学术心愿:揭开“新闻客观性”这一新闻学中的“不死之神”的面纱,为国内新闻理论、新闻政策、新闻实践与新闻批评界有相同兴趣的同仁提供有关北美新闻制度的一种历史的、哲学的、社会的独到分析。在书中,我们超越了“新闻是否客观”和“新闻能否客观”这些新闻伦理与新闻实践领域的普遍命题,把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新闻制度和新闻文化的形式来理解。我们采用跨学科的视角,以新闻传播理论、传媒政治经济学和传媒社会学为基础,引入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文化研究理论和话语分析方法,从新闻制度与北美民主政治制度的关系这一理论高度来分析与评价新闻客观性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新闻客观性的全面剖析,我们不但力图提供有关北美新闻传播业的主要理论、政策与实践领域的百科全书式的图景,而且就新闻传播在当代北美社会里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以及新闻与资本、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我们虽然立足于加拿大,但是我们的立论与分析,包括对一些具体事例的选取,都观照了整个英美传播制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传统和现实。

虽然本书属于理论,但是读者不妨把它当作以新闻客观性为主角的有关新闻与当今北美民主制度何去何从的一段叙事来阅读。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闻制度安排和新闻文化形式,新闻客观性与欧洲启蒙民主话语以及英、美、加拿大的早期劳工新闻和商业新闻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与组织结构上的历史渊源。它的理论思想与实践形式在与19世纪和20世纪主要政治社会文化哲学思潮的互动中不断演变。它不仅植根于北美传媒制度中深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而且作为广泛的文化和政治资源在规范与协调新闻与公众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客观性制度的哲学基础已被后现代主义和相关社会理论所动摇,但它不仅维护着自由民主资本主义的话语霸权,为主导的传媒制度和社会话语权力关系提供了合法性条件,而且为20世纪80年代年以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向右翼的市场自由主义转折提供了润滑剂。同时,它的普遍性、抽象性和规范性也使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争夺话语权、影响新闻议程和公共话语意识形态跨度的象征性资源。

在我们的叙述中,北美自由民主资本主义制度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新闻客观性制度面临着双重危机,而传统的自由主义新闻传媒理论规范性的核心概念,如新闻自由、新闻对政治权力的监督、新闻媒介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新闻舆论市场上的“消费者至上”等,已无法为摆脱危机和进行制度创新提供新的思想资源。因此,我们在书中关注在客观性的范式之外促进北美传媒民主化的技术资源和传媒业内外部的社会运动等因素,包括互联网、公共新闻改革、另类新闻媒体和媒体民主化运动。虽然最终我们并没有简单地抛弃客观性制度,但我们呼唤新的公共传播哲学原则的出现。

中文版序言此书英文版是1998年出版的。书中关于传媒业所有者的某些具体细节已成为历史,如曾经在加拿大报业独霸一方的媒介大王康拉德·布莱克(Conrad Black)不但已把自己的报业王国在加拿大的部分出售给新崛起的多媒体公司加西集团(CanWest),而且因为把上市公司当作个人的钱袋而遭美国法院起诉。然而,我们所揭示的新闻客观性的多面性、复杂性与矛盾性在过去几年中变得更明显了。我们所描述的北美自由民主制度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新闻客观性制度面临的双重危机在后“9·11”的北美新闻和政治现实中也进一步加深了。比如,新闻评论家有关美国媒体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评论不断指责美国主流媒体的伪新闻客观性(Pseudoobjectivity)实践,认为它使媒体被动接受官方信息,成为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的传声筒。如著名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2003年7/8月号就发表了长文,认为客观性新闻为懒惰和不深入调查提供借口,为“官方真理”的传播提供方便,使新闻界不敢与权力抗争,不敢把当权者不愿提及的问题——如伊拉克是否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提到新闻议程上。套用美国政府有关颠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regime change) 的政治术语 ,也仿佛是对我们书中把客观性定位为一种政治体制(regime) 的回音,美国著名评论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在2003年6月号的《大西洋月刊》上呼吁,“在国家首都出现的伪客观性……已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Pseudoobjectivity in the nations capitalis now overripe for regime change)。

与此同时,正如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里 (James Carey) 所言,在经历了客观新闻和专业主义的高峰期后,美国主流新闻又大有回到党派新闻和鼓吹性新闻年代的迹象。赤裸裸的倾向性和表态性新闻俨然已成为新闻市场中争取观众的法宝。比如,默多克旗下的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 以在报道中公开表达右翼观点而取胜于市场;为了迎合政府、广告商和传媒集团本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客观性的核心——新闻的独立性原则——不断遭到侵蚀。克雷尔频道(Clear Channel) 广播公司下属的广播电台更是公开抛弃独立的原则,组织起支持美国在海外发动战争的民众集会。在美国,客观性与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民族主义之间的张力从来没有像在后“9·11”时代那样昭然若揭。在加拿大,商业利益对客观性的侵蚀,尤其是传媒业主对传媒话语权的支配,在过去几年中更有了令公众瞠目结舌的发展。在购买了布莱克的报纸王国并成为加拿大高度集中的传媒业的主要传媒集团后,加西集团(CanWest) 要求旗下的14份都市报纸无一例外地刊登公司总部撰写的有关重大时政问题的评论,并要求所拥有的报纸在有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上舆论一律,与公司所有者家族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保持一致。总之,国家和媒体所有者对话语权力的行使比以往更直接,加上美国主流社会价值体系的右翼化,甚至基督教原旨主义化,使北美主流新闻的客观独立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许,新闻客观性体制所依附的政治、传媒经济、哲学、社会意识形态条件已全面瓦解?

令人深思的是,与美国首都盛行的被认为是服务于权力的“伪客观性”情况相反,在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则正是以客观独立为原则和武器,在有关伊拉克是否真的“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问题上与政府和官方“真理”进行了抗争。而回眸2004年的美国新闻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资深主持人丹·拉瑟则不得不为CBS在一则有关现任总统布什服役历史的调查性新闻中因调查不深入和用了第三者提供的假证据而公开道歉。而CBS新闻因为一则有意揭露布什的新闻而公开道歉这一事实,又为美国右翼新闻批评家们重申他们普遍信奉的美国主流媒体有左翼自由主义或反权威倾向的信条提供了佐证。总之,有关新闻客观性的实践复杂多面,评论界对新闻客观性至今见仁见智:有人诅咒它的虚伪,有人悲叹它的式微,有人以捍卫它为藉口来影响公共舆论,更有人在客观性的旗帜下与影响媒体的外部政治经济权力进行抗争。

无须赘言,语境的不同决定了客观性与社会话语权力的关系在不同国家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实践中会与我们所分析的北美情景有所不同。在国内,新闻传播业遵守的是公开的党性原则,伪客观性对于权力的依附好像还不明显。在许多新闻传播学者和新闻工作者眼里,新闻客观性和以其为核心的专业主义可能还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更注重客观性精神与实践相对于现有新闻制度的解放性意义。然而,事实上,自从以“焦点访谈” 为代表的一系列新闻理念与实践出现以来,国内新闻界对客观性的利用越来越自觉了,有关客观性的宣称在中国媒体中已不再陌生。比如,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的口号就是对客观性的某种宣称。这一宣称及其具体新闻实践正体现了在中国特定新闻体制下特定的新闻文化形式和话语权力关系。对这一宣称和这一宣称所指的具体新闻实践和在此宣称下播出的新闻文本及其社会政治和文化意义,我们无法简单地贴上“开放与保守”、“解放与压制”、“真实与虚伪”等二元标签。更有意义的是对这一宣称及其实践进行历史的和社会的分析,并进一步对相关文本进行话语分析和意识形态批评,从中揭示一个转型社会已经或正在形成的话语权力关系。如果此书对国内同行认识北美的新闻与政治制度有所帮助,对发展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新闻传播学有所启发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

此书由哈克特教授和我断断续续写作多年。当时我还在读博士,记忆中有凌晨一点多钟抱着刚刚睡醒的几个月大的女儿在计算机前改书稿的片断。翻译过程也可以说是费尽周折。我非常感谢沈荟与周雨两位译者,她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为翻译此书作了各自的努力:周雨从曾在美国作访问学者的她的老师那里得到此书后,翻译了第一稿,并到加拿大与我探讨过翻译中的问题。沈荟在周雨初稿的基础上逐字逐句重新翻译、整理,输入文字,并就翻译中的一些具体疑点与我逐字逐句进行了商榷。她还就某些关键词语的翻译请教了国内传播学界的权威,然后把结果告诉我,使我学会了一些英语学术词汇的准确的中文表达方法。她对学术认真纯粹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作为懂中文的原著者,我可以说,此书翻译的质量是一流的。我也十分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纪海虹编辑和她对此书的出版所作的一切努力。同时,我还要真诚感谢郭镇之教授,她不仅在我、译者和编辑之间做了不倦的牵线搭桥工作,而且仔细审阅了我这篇中文序言的初稿,不仅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还修改了我中文表达中许多生硬与不流畅之处。最后,此书的英文原著出版商,多伦多的加里蒙德出版社免费赠送了他们所拥有的中文出版版权,特此表示感谢。


赵月枝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传播与社会变迁译丛 高钢、展江主编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美]柯克·约翰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9


简介:本书主要采用民族志的方法,考察印度乡村生活的社会语境及电视在不断变迁的印度乡村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着力于关注印度乡村村民的实际生活,倾听他们的真切声音。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媒介分析技巧(第2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传播学研究方法系列)


作者: 阿瑟·阿萨·伯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08-30  



【作者简介】

  阿瑟•阿萨•伯杰 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广播电视与电子传播艺术系教授。他长期以来在媒介文化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术著作30多部,在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将看似晦涩难懂的理论轻松应用到影视文本中,同时还加入大量为世界读者耳熟能详的媒介文本,为传播学的研究者提供深入理解不同分析方法的不同切入角度。《媒介分析技巧》一书还被美国诸多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确定为媒介分析课程的指定教材。



【内容提要】

  本书在分析了符号学、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以及社会学四大媒介分析的主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悬念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美式橄榄球;化妆品广告、新闻广播在内的具体媒介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本书共8章,分为两个部分。上部分主要是对四个主要媒介分析理论的阐释。第1章主要介绍符号学历史、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说、内涵与外延、共时与历时等相关意义问题;第2章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方面理论的介绍;第3章论述的是涉及潜意识的精神分析批评理论;第4章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了媒介分析方法。本书的下部分是对上半部分的理论在媒介分析中的具体应用。第5章用符号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探讨以《东方快车谋杀案》为代表的经典谋杀悬念小说;第6章探讨在橄榄球比赛中的符号体系;第7章对斐济香水广告进行心理学的阐释,寻找其象征的意义;第8章用马克思主义阐释全新闻电台。

本书的读者群非常广泛,适用于各地新闻传媒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因为书中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运用看似晦涩的相关理论对媒介的技巧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为读者理解文本蕴含意义提供帮助。此外,还可作为对传媒发展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的参考书。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中文版)


作者:罗伯特·G·皮卡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8-30


【作者简介】

  罗伯特·G·皮卡德,美国波士顿埃默生学院传播工业管理课程主任、副教授,拥有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博士学位。他有着丰富的媒介操作经验,同时是前任自由信息中心(全国信息控制研究中心)、《安大略湖每日报告》、《里弗赛德社区新闻》的编辑;此外还担任美国《报纸研究期刊》、《政治传播与劝服》、《美国新闻业》、《大众媒介伦理学期刊》的编委。作为媒介经济与公共政策问题的咨询专家,他的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新闻的集中与垄断——报纸所有权与经营的新视角》、《报业的民主衰落——民主社会主义者在公共政策中的反应》、《欧丁神的掠夺——北欧各国的报业》等。



【内容提要】

  本书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媒介市场的特殊现象相结合,在对市场中的行为主体,即生产者、消费者与政府的行为决策进行剖析的同时,辅以媒介案例,解析媒介经济现象。书中考察了市场竞争、劳动力需求、生产者决策、媒介产品的市场表现等推动媒介市场的力量,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媒介背后的经济现象。

本书共18章,第1章介绍了市场经济一般原则,包括需要与欲求、分配、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重要原则、媒介与市场;第2章探讨了媒介市场的特殊性、相关的问题、内部的竞争、媒体间的竞争、市场结构与市场力量等方面;第3章主要论述了在消费者的选择与市场回应中的效用方法、效用与价格、无异的方法、消费者需求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若干问题;第4章的内容是生产者的选择与市场的回应,主要内容是与流通分配经济学相关的成本、利润与产品供应、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汇聚、媒介产品的供应问题;第5章主工介绍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与媒介行为的相关问题;第6章将媒介表现与资本市场相联系进行探讨;第7章在考虑媒介经济运作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因素讨论相关问题;第8章主要论述了媒介市场有着密切关系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与价格。

本书的读者群非常广泛,适用于各地新闻传媒学院管理专业以及商学院中传媒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因为书中的内容既可以帮助经济专业人士增强对媒介发展运营的了解,也可以帮助媒介从业人员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媒介。此外,还可作为对传媒发展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的参考书。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思考电视》 ——“剑桥学术前沿”
中华书局 2005-1


简介


本书富于创见,引人入胜。它将美国人观看电视的习惯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形式进行调查。作者对电视的日常使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融合文化社会学,后现代主义和有关媒体研究的独特方法论,探索了人们为其收视活动赋予意义的方式,揭示了社会与政治因素对个体的收视活动及其生活的重要影响。本书明白晓畅,属于文化研究和电视研究的交叉领域,是文化研究,电视研究和传媒研究方向的教师与学生的必读之作。


作者


隆·莱博,为美国马萨诸塞洲阿姆赫斯特学院副教授。



目录


致谢

概论:置身电视

第一部分 电视使用的概念

 第一章 社会理论

 第二章 社会科学

 第三章 文化研究

第二部分 电视使用的再概念化

 第四章 社会性及其主体问题

 第五章 收视文化的要素

第三部分 收视文化的经验考察

 第六章 方法论及其投身电视

 第七章 收视实践

 第八章 电视使用类型学

总结:电视政治学的再认识



-----------------------------------------------------------------------------------------------





文化研究(第五辑)

作者:陶东风 金元浦 高丙中 主编 点击可查询该作者的其它作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30元 



【目录】

主题研讨(1)身体、文化、政治

1 周宪 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

2 叶舒宪 身体的神话与神话的身体

3 苏滨 艺术形象的社会构造: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形象为例

4 孙萌 看与被看之间:华人女性与窥视快感

5 刘复生 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修辞——以《我是太阳》、《亮剑》为例

主题研讨(2)话语分析:理论与中国(上)

1 艾伦·卢克 超越科学和意识形态批判——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诸种发展

2 恩内斯特·拉克劳话语

3 吴冠军 话语分析与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一个思想札记

学术专论

1 徐贲 论“公民新闻”

2 张英进 多样性的诱惑:张爱玲,文学史,文化研究

3 鲁晓鹏 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探索

4 姜小凌 明治与晚清小说转译中的文化反思——从《新闻卖子》《菊池幽芳》到《电术奇谈》

5 萧延中 中国传统“圣王”崇拜的生产逻辑:一个政治符号学取向的分析

6 吴兴明 省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

7 姚新勇 歧义的“民间”——关于当下“民间”话题的梳理与反思

文化研究关键词

张意 文化资本

王瑾 互文性

孙萌 凝视

经典文献

弗兰克·韦伯斯特 社会学、文化研究和学科疆界

--------------------------------------------------------------------------------------------

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作者:(英)加汉姆 李岚 译


新华出版社  2005-1-1


简介:


本书采取一种辩论的姿态,通过对当前关于传媒一后现代主义和信息社会理论这两个主工范工的一系列讨论,着手研究传媒引出的部下。本书提问,传媒这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引发了自启蒙运动一来,社会和政治理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在对传媒引出的几个不同系列的问题的连续探索后,本书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康德所说的人类之非社会的社会性问题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自律、自由的个体能生活在切实可行的社会共同体里;或者换句话说,与人类理性和解放相关的范围是什么,限制是什么。

为了引导这个论题,本书首先从必要的历史角度来讨论。接着考察了解放的含义:认为传媒是广泛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系统世界中的文化产业:认为传媒是科技;精神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符号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着距的分离和扩大。本书继而提出,反对当前在受众研究中的民族志学趋趋向,反对关注日常生活,赞成恢复对受众和效果的统计事实的研究兴趣,赞成通过回归商品拜物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本源,以及对认同的符号互动主义的创造,承认主动的受众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自身的控制当中。接着该讨论转向了我们怎样评价媒体传播的符号形式,这种评价是否能超出个人体验的问题。本书指出对传媒的评价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而没有某种标准仅凭主观来评判传媒的表现是不可能的。

经过对艺术社会学和美学之间的论争的考察,本书讨论了审美判断的伦理基础,并通过作为全书论证基础的话语伦理,讨论建立审美判断的统一标准。这种对话语伦理的强调进而引出了关于传媒和政治的讨论,这里的论点是,关于传媒和政治的讨论就是关于政治自身的讨论的核心。本书认为,这些讨论关注的是公众和私人之间不断变化的分界线。到这里,在卢梭关于公共展示在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中心性的论证中,以及在康德关于公共理性在民主政治实践中的中心性的论证中,本收回到了公共领域理论的本源。



作者:尼古拉斯·加汉姆(Nicholas Garnham),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早年曾从事过电影工作。此后,加汉姆创立了传播政策研讨会,该会议成为每年一度欧洲传播研究者特别是电信传播研究者的重要交流场所。1978年,他创办了《媒介、文化与社会》杂志,该杂志目前也是传播学界重要的学术刊物之一。加汉姆曾在伦敦中央工艺学院任教,现任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电视的结构》 、《资本主义与传播》 、《电视经济学》等。

链接图片:

500)this.width = 500;" border=0>

--------------------------------------------------------------------------------------------------




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文化和传播译丛

作者:(英)巴纳德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11


¥17元



【作者简介】

  马尔科姆·巴纳德,英国德比大学艺术和设计史高级讲师,此前曾在约克大学和沃里克大学研究法国哲学。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法国现代哲学、广告、时装和视觉文化等方面。除本书外,作者还著有《艺术、设计以及视觉文化》(1998)和《作为传达的时装》(1996)。




【内容提要】

  我们如何理解艺术和设计?理解视觉文化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当我们看一部电影、解释一幅绘画或阅读一部连环画时,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总是在控制着我们的理解过程吗?《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介绍了被用来理解艺术和设计的主要方法,如风格和形式的方法、表现主义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女性主义的方法、图像学的方法和符号学的方法。作者从欧美视觉文化(包括电影、广告、建筑、绘画、时装、机动车、印刷、室内和家具设计)中选用了丰富多样的例证,以此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主要倡导者和支持者,并分析和解释了关于这些方法的最重要的观点、争论和成就。





【目录】

致谢

导论

什么是视觉文化?

谁需要理解视觉文化?

本书的主要内容

章节概述

进一步阅读

1 理解视觉文化

导言

理解视觉文化

谁来理解视觉文化?

我们能够明确说出我们何时理解了一件视觉文化作品吗?

当我们理解一件视觉文化作品时我们在做什么?

什么是理解?

小结

2 解释和理解:视觉文化和社会科学

导言

解释和理解:科学与社会科学

阐释的传统

结构的传统

小结

进一步阅读

3 阐释和个体

导言

15世纪的意大利:喜爱跳舞和上教堂的商人

20世纪的英格兰:喜爱暴力和赶时髦的同性恋者

阐释叙述的优势和弱点

小结

进一步阅读

4 表达与传播

导言

表达

作者理论

心理分析:无意识的表达

优点和弱点

小结

进一步阅读

5 女性主义:个人的和政治的

导言

女性主义与理解

女性主义:人员、物品、机制和实践

优势和弱点

小结

进一步阅读

6 马克思主义与艺术和设计的社会史

7 符号学、图像学和图像志

8 形式与风格

9 结论

……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文化和传播译丛

作者:(美)罗尔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11

¥19元


【作者简介】

  詹姆斯·罗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州立大学信息学教授、墨西哥科利马大学文化研究项目兼职教授。著有《透视家庭:电视观众的人种学研究》(1990)、《流行音乐与信息》(1992)、《媒体丑闻》(1998)、《信息时代的文化》(2002)等。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媒介与文化学研究的入门读物。作者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识形态、情感、霸权、社会规则、权力、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作者将全球性文化融合的主流理论与其最新的发展趋势巧妙地连接起来,并对当今的文化和信息研究提出了重要的批判性观点。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全球性的差距

社会阶层

技术差距

结构与潜能

结构理论

传播与联结性

关于本书

第二章 意识形态和意识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与大众媒介

形象系统

观念形象系统

媒介的形象系统

意识

潜意识

时空意识

家庭的时间、空间和位置

文化的作用

第三章 霸权

媒介的角色和通俗文化

全球性的帝国主义霸权

反霸权:真的做别人告诉我们的事?

结论

第四章 社会规则与权力

规则

社会中的规则

规则的例外

规则和文化

权力

权威的边界

电子媒介的特权

公众形象与个人习惯:媒介,规则与宏观/微观问题

规则透视

第五章 媒介受众

直接影响

有限影响

利用与满足

一种利用与满足方法

功能主义传统

大众受众

大众社会

大众受众再思考

受众和技术变化

碎片和分割

两极化

结论

第六章 文化

第七章 象征性权力与大众文化

第八章 变化中的意义

第九章 全球化与文化领域

第十章 文化、超文化、感觉

注释

术语汇编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詹姆斯.W.凯瑞


华夏出版社 2005-10


¥27


【作者简介】

  詹姆斯.W.凯瑞,伊利诺伊大学俄巴那香槟分校传播学院院长,1976—1979年任艾奥瓦大学乔治·H.盖洛普讲座教授,他是国家人文科学基金和哥伦比亚大学甘内特媒体研究中心的前会员,曾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乔治亚大学的访问教授,目前任《传播》杂志主编。近期他编辑了《媒介、神话和叙事》一书,迄今已发表75篇论文和评论。



【内容提要】

  詹姆斯·凯瑞超凡的洞察和富有见地的评论,在学术批评家中是少有的。他的著作启发了不同的学者群,还有媒介的专业人士,因此,他在这部著中提出的观点应该引发更广泛、更有价值的讨论。

凯瑞富有创见的著作不仅涉及了这个领域的核心问题,而且对此作了新的界定。他的著作会让读者用新颖而有益的方法,思考传播研究中传递观对仪式观、行政性对批判性、实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对权力取向研究等两分法。凯瑞对一些重要事物与理论所采用的历史观,值得有内涵的学者一读。

凯瑞这些论文所包含的东西远不止对某一学科的批判,其生动的思想、明晰的风格以及深邃的学问将引领读者穿越一片开宽而丰盛的知识领地,尤其是那些已经影响现代美国人思想的议题。无论作为一种思想启示,还是作为一次愉快的阅读经历,《作为文化的传播》必将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



【目录】

编者语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传播与文化

第一章 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

第二节 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第三节 对“大众”和“媒介”的再思考

第四章 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

第二部分 技术与文化

第五章 电子革命的神话

第六章 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

第七章 未来的历史

第八章 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

---------------------------------------------------------------------------------------------------

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


作者:孙英春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本书是以综合学科的视角来系统评析、整合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既有的理论传统和正在显露的研究视角,思辨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分析、解释全球场景中大众文化传播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

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作者: 黄旦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12 定价: 20元



内容提要

我国对西方传播或大众传播研究的了解,基本是从“受众”和“效果”开始。关于传播者研究虽然也有一些零星介绍,但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的成果尚付阙如。本书为作者历经多年而成,不仅弥补了这一空缺,而且堪称是一本力作。

该书通过对西方新闻和传播实践以及其研究的深入思考,选择新闻专业主义为一个统一视角,来透视有关传播者的研究及其思想,从而使原本散落在不同层面上的东西,有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纵向上贯通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揭示了西方传播者研究的基本取向和趋势;在横向上,则展示了传播者研究的多样化维度和广度。这是作者对西方传播者研究历史的独特理解,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新意。

全书文献资料扎实,论证有力,逻辑性强。吸取众家之长而不乏自己见解,忠实解读原意而又常能给人新的启发。



目 录



总 序 张国良

绪 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 职业或专业新闻传播者理念之形成

一、 便士报的产生

二、 独立报业的形成

三、 职业或专业观念的出现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闻自由: 传播者独立社会地位的确定

一、 言论自由: 从天赋人权到公民权利

二、 个人言论自由与报刊新闻自由

三、 新闻自由: 报刊成为社会独立体制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闻客观性: 专业化职业组织的标志

一、 从报道事实到新闻客观性

二、 客观性产生的原因

三、 新闻客观性的诘难与辩解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 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大众媒介

一、 难以兼顾的事业与商业

二、 报刊自由的危机

三、 对策: 社会责任论

四、 对“社会责任论”的批评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编辑部与媒介组织的冲突: 内部新闻自由

一、 新闻组织与媒介组织

二、 内部新闻自由的兴起

三、 内部新闻自由的主要内容

四、 内部新闻自由的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把关人”: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公开挑战

一、 “关”及“把关人”

二、 怀特的研究: 新闻传播“把关人”的首次发现

三、 个体与“把关”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关隘重重: 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多种控制

一、 新闻编辑部里的社会控制

二、 组织中的传播仪式

三、 新闻生产中的外在社会压力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为社会定调: 议程设置与现实建构

一、 议程设置

二、 框架(framing)理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文化工业: 法兰克福学派的视野

一、 大众媒介: 文化工业

二、 文化工业: 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三、 文化工业: 技术理性的集中体现

四、 文化工业理论的批判性思考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章 权力的工具: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取向

一、 生产中的关系与关系中的生产: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考察基点

二、 大众媒介: 权力支配的工具

三、 文化帝国主义

本章参考文献

结 语 未定的将来: 新闻专业主义遭遇公共新闻业

本章参考文献


后 记

----------------------------------------------------------------------------------------------------

《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方法》


【卫军英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书44.3万字


【简讯】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卫军英博士新著《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方法》近日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计十二章共44万余字,是我国学者出版的第一本系统性的整合营销传播著作。《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方法》以系统性和理论性见长,对不同阶段营销传播模式进行了梳理,从市场和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论述了整合营销传播观念发展的必然意义。在对传统营销传播思想的深刻反思中,阐述了营销与传播的结合点,理论性地解释了“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这一命题。进而深入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接触概念、关系构架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的终极价值,揭示了整合传播对营销流程的再造模式。

这部整合营销传播著作侧重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研究的完整性与可操作性,展示出了清晰的思维和充满实践性的视角。相对于国内引进的舒尔茨和邓肯等人的著作来,在理论的清晰性和逻辑的必然性上,显示了中国学者特有的学术气质。作者提出了整合营销传播首先是一种观念,从而使得一些在舒尔茨等人著作中自相矛盾、前后抵牾的表述得到了合理的统一。因此这本整合营销传播著作不但填补了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贡献。

综观全书,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那样:“整合营销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国内外相关研究尚不充分。我在研究中努力追踪最新研究进展,以国际研究大师为典范,在借鉴其研究成果的同时谋求更有阐发。麦克卢汉在自己著作的序言中谈到:一本书要成功就不能冒险去容纳10%以上的新材料,而他的《理解媒介》却有75%的材料是新的。然而他成功了。当然不敢自比麦克卢汉,但是本书大胆运用新思维和新材料则远远不止10%,也许我的特点就是长于感悟,能够按照自己的知识构架把各种材料统一于自己的逻辑体系。”


【全书目录】



第一章 整合营销传播发展观

第一节 营销传播及其观念演变

有关营销传播概念的认识——市场特征决定了营销

传播的转型——制造商驱动市场导致无反馈的线性

传播——分销商驱动市场形成间接传播回流——交

互式市场信息传播开始互动交流

第二节 整合成为一种必然途径

传统营销传播中促销延伸的不适应性——营销传播

模式中广告角色的变化——从市场多元化到信息多

元化——信息背景下的市场状态与传播变化——整

合是信息时代的竞争选择

第三节 整合营销传播终极价值

传播成为实现营销的依据——对整合营销传播的

概念理解——创新营销体系的价值核心:建立关

系——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目标与终极价值追求—

—整合营销传播的关系模式

第二章 营销与传播的结合点

第一节 传统营销传播角色反思

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演变——市场营销过程中营

销传播角色——传统营销沟通的基本形态——传

统营销沟通方式在各自特征中表现出极大的共—

—市场变化引导沟通工具更新与沟通模式转型

第二节 接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接触不再仅仅是媒介信息的传达——营销传播中

大众传媒的极限与局限——传播影响:接触点无

时无刻无所不在——计划内信息与计划外信息—

—接触点管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

第三节 传播沟通再造营销流程

营销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由物转向人——每一次接

触都可以看作营销的继续——倾听需求仅仅只是

一个开始——营销并不因为销售活动完成而结—

—一个全新观察视角: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

第三章 建立互动性品牌关系

第一节 对品牌概念的宽泛理解

品牌观念:历史与发展——品牌内涵与品牌价

值:感觉与真实——消费者需要的不再是产品而

是品牌——品牌代表了一种文化:产品、企业、

人、符号——品牌认同:公司、产品及其消费者

的关联

第二节 品牌与相关利益者关系

品牌作用在于建立一种特殊关系——品牌关系的

内涵与品牌关系剖析——顾客和相关利益者决定

了品牌的价值——有利可图是建立品牌关系的前

提——发展与归结:整合营销传播造就品牌关系

第三节 品牌成为一种整合资源

模糊与明晰:品牌资产的不确定性及其理解——

认识品牌在整个营销价值链中的地位——品牌资

源整合:从价值链到核心竞争力——品牌资源整

合的路径与方法——构建以品牌关系为中心的整

合营销传播体系

第四章 基于对象的传播过程

第一节 整合营销传播环境分析

一般传播模式在营销传播中的应用——冲突和混

乱: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噪音——受众接受的困

惑:系统性和非系统性干扰——整合营销传播寻

求有目的地对话——有目的对话中的5个基本要素

第二节 消费者决策与信息影响

顾客的品牌决策过程与决策步骤——对品牌决策

具有极大影响的消费者行为——人际因素对消费

者行为的影响——非人际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

响——消费者行为决定传播活动流程

第三节 建立新型传播关系模式

营销传播中的消费者认知反应模型——突出消费

者对传播过程影响的推敲可能性模型——选择性

信息接触:被忽视了的接受元素——传播动因由

单纯输送信息转向寻求信息——信息整合中的新

型传播模式

第五章 系统化整合传播方案

第一节 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流程

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与整合营销传播组织——保持

一致性与协同性的整合原则——策略性的整合营

销传播流程规划——完整的整合营销传播方案:

目标、战略与战术——战略性开发步骤:零基计

划过程

第二节 战略开发协同目标定位

事实分类和优先次序:SWOT分析——细分市场仍

旧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从市场细分到目标

市场确定——根据市场目标界定传播目标——实

现策略性的传播整合:信息战略与传播组合

第三节 战术管理达成系统优化

预算模式:整合营销传播中的资金支持和分配—

—时序安排: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机会把握——传

播绩效:基于目标的市场测试与结果评价——内

外一致: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双向维度——系统优

化:战略与战术统一的资源配置

第六章 广告策略与广告管理

第一节 广告目标指导广告管理

传播对象考察:广告的营销传播职能——接触效

应评价:广告不再是营销传播的首选工具——设

定广告目标:广告可能与广告不能——广告目标

类型:销售目标与中介目标——广告有效整合:

营销传播协调与广告组织管理

第二节 信息战略促成创意开发

定位:广告策略开发的基本路径——集中:广告

信息战略原则与信息促动选择——创意:广告信

息诉求的直接指向——指导:广告创意从构思到

表现的执行方针——表现:广告符号连接的形式

体现

第三节 传播成本限制媒体组合

广告传播中的媒体边际效应分析——广告多元化

与媒体多元化——媒体的延伸与互动广告的发

展——建立媒体目标以保证广告传播效果——运

用媒体组合以达成战术优化

第七章 持续深化的销售促进

第一节 销售促进概念及其发展

对销售促进的概念理解——销售促进的作用与范

围——销售促进的发展与持续增长——不同类型

的促销策略:推动型与拉动型——销售促进中的

消费者品牌偏好建立与非偏好建立

第二节 销售促进基本方法运用

针对消费者促销的基本目标——针对消费者实施

销售促进的主要手段——针对中间商实施的销售

促进——针对公司营销人员实施的销售促进——

销售促进无法回避的能力局限

第三节 整合传播中的销售促进

并非所有的销售促进活动都能够盈利——销售促

进策划中的综合考虑——保留现有客户:销售促

进的忠诚计划——销售促进的动态发展:事件营

销——将销售促进与其他营销传播工具进行整合

第八章 数据库引导直接营销

第一节 数据库与数据导向传播

数据库建立使客户关系管理更加明晰化和具体

化——建立客户数据库的方法和途径——对数据

库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数据库营销是营销

和营销传播的进一步发展——进入数据导向的营

销传播

第二节 直接营销概念及其方法

直接营销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策略还是

销售:直接营销与直接销售——营销还是传播:

直接营销与直接广告——多样化的直接营销方

法——直接营销趋势:电话营销与互联网营销

第三节 数据库与直接营销策划

直接营销的四大要素——运用数据库确认直接营

销的目标市场——正确地选择直接营销时机与直

接营销方法——直接营销的优势与局限——结合

直接营销目标与价值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考量

第九章 公共关系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整合价值与公关的崛起

对公共关系概念和性质的宽泛理解——公共关系

的目标指向——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及其特征

——公共关系的分类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公共关系的声誉塑造与整合传播中的品牌价值追求

第二节 营销公共关系及其应用

营销公共关系的作用与目的——营销公共关系的

基本运作手法——主动型营销公共关系——被动

型营销公共关系——营销公共关系的优势与局限

第三节 公共关系计划操作过程

公共关系战略与公共关系计划——具体分析并评

估公众态度——确立公共关系的目标受众——选

择适当的公关手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公共关

系与其他营销传播手段的结合

第十章 人员推销与直接反应

第一节 营销个性化与人员推销

走向关系营销:目标受众进一步细分化与营销传

播个性化——直接反应:寻求营销传播中的面对

面沟通——对于人员推销的固有偏见——销售现

实中人员推销的营销本色——人员推销在整合营

销传播中的作用

第二节 人员推销补充传播组合

人员推销的本质及其范围界定——面对面交流:

人员推销功能及其基本模式——成本与任务:对

人员推销价值的衡量——人员推销与其他营销传

播手段的结合——综合评价人员推销效果

第三节 人员推销过程及其管理

销售循环系统与人员推销实践——销售进程和销

售功能管理——推销人员的雇用和培训——收益

与激励:人员推销中的奖金与销售报酬——人员

推销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第十一章 视觉传播与展示设计

第一节 设计左右视觉传播效果

基于视觉传播的设计概念理解——设计的视觉原

素:形态、色彩、文字、空间——视觉传达必须

寻找最佳的视觉语言——视觉传播的本质是对人

的视觉信息传达——视觉传播的创新与技术美学

的支持

第二节 产品设计及其包装设计

产品设计与包装设计的消费认同——产品设计在

整合营销中的作用——通过设计吸引注意抓住消

费者的目光——在吸引注意的基础上提高对注意

力的保持——设计最终必须把消费者向购买引导

第三节 环境设计及其展示设计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空间的设计——商业和购

物场所中的环境设计与展示设计——展会设计:

商业展示与营销事件的结合——展会设计原则与

总体设计要求——展会设计在视觉传达上的技术

追求

第十二章 整合传播效果与局限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