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林茶居:欢迎您到邮局订阅2015年《教师月刊》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6 20:37
标题: 林茶居:欢迎您到邮局订阅2015年《教师月刊》
阅读《教师月刊》,做一个出色的自我教育者
欢迎您到邮局订阅2015年《教师月刊》
邮发代号 82-326
2015年,《教师月刊》将增加印张,扩大容量,相应提价
每期16元,全年12期共192元
阅读热线 010—82275571
《教师月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团队精心打造
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
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
给您青山绿水般的阅读体验
好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
《教师月刊》
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
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
助力您成为出色的自我教育者
助力您成为好教师
我愿意向《教师月刊》表达“慢”的敬意:在期刊生产日趋泡沫化和功利化的今天,《教师月刊》坚持做一些能真正给人启迪和增强信仰的事情,愿意在快时代中下慢功夫,值得我们读者和作者的尊敬。(华南师范大学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教师 陈先哲)
附
2014年《教师月刊》第1-11期封面报道
1.程红兵:从上海到深圳
2.闫学:我是校长,更是读书人
3.北京十一学校教师的一周
4.夏青峰:尽一个教育者的本分
5.黄玉峰:我的教育建议
6.邱学华的教育家之路
7.赵飞:我们学校的老师
8.郭初阳的阅读课
9.肖恩·麦考:做一根思想的尖棍
10.杨勇:学校的变与不变
11.魏勇的教书生活
……
欢迎个人订阅,欢迎学校团购
除了邮局,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订阅(团购)《教师月刊》
1.向编辑部订阅(汇款信息同2或3)
2.通过邮局汇款订阅(附言栏注明“订阅2015年《教师月刊》”字样)
地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邮 编 200062
收款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3.通过银行汇款订阅(附言栏注明“订阅2015年《教师月刊》”字样)
户 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 022472—工商银行普陀区支行金沙江路分理处
账 号 100 124 7209 0046 31374
4.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淘宝店订阅
2015年,我们继续青山绿水般的阅读体验之旅……
2014年,《教师月刊》会是什么样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215&extra=page%3D1&_dsign=2bc05de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843&extra=page%3D1&_dsign=622fdc67
礼物
米沃什 诗 西川 译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2014年,《教师月刊》将全新改版
1.缩小开本,由原来的正16开改为小16开(一般的图书开本),更便于携带
2.增加页码,由原来的80页增加到112页,内容更加丰富
3.采用新纸,提高阅读的舒适度,更有利于保护视力
4.优化装帧,封面、彩页、内文版式更具现代感和教育韵味
2014年,《教师月刊》将以更多的篇幅
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
——2014年,每一期《教师月刊》,就是一本精美的教育图书
相应的,全年定价由96元(每期8元)提高到144元(每期12元)
同时,2014年的《教师月刊》不再通过邮局发行,而改为编辑部自办发行
这一改变,因为前期的宣传工作做得很不够,可能给您的订阅带来不便
(近期我接到很多校长朋友、教师朋友的电话,说邮局征订目录里找不到《教师月刊》,以为是停刊了)
如果您考虑订阅2014年的《教师月刊》,可联系——
010—82275571
如果您有网购的习惯,本刊所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淘宝店也是不错的订阅途径——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 ... 6&scene=taobao_shop
更多信息,请浏览《教师月刊》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93fe50101h69d.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7 11:23
前言
建构一个“世界交换体系”
文 _ 林茶居
近期在创作一组以“兄弟”为主题的诗歌,其中写到老家渔村的一个老大哥:
这也是他的书房和会客厅
除了门与窗,一本书打开也有足够的光明
作为渔家汉子,他更为习惯
与朋友交换蔚蓝和开阔
有多少次拥抱,就有多少对人世的深情
……
我有一个体会,诗歌写作总会把我带进一个新的“人世”场景,或者说,诗让我重新认识人世与世界。“与朋友交换蔚蓝和开阔”,这是我从老大哥身上看到的气度,它使我意识到,这样的心灵状态多么重要:与大海、天空交换蔚蓝与开阔。我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懂得与这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产生连接和呼应,让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深深卷入整个世界交换体系当中。它同时意味着对故步自封、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真理在握的拒绝。
这个醒悟也让我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有了新的认知。2001年,中国加入WTO,走上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轨道,一方面,它承担起新的国际义务,也享受到新的贸易权利,另一方面,它通过修改相关法规,调整体制和结构,变革落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促进和鼓励更多的资金、技术、信息等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并与其他国家或组织产生多元而积极的交互反应,从而逐步建立起与世界接轨的市场经济体系。另外如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性活动,虽然存在规模依赖、过度消费等问题,客观上造成不少虚假的繁荣,但其对中国元素的充分建构,对外部文化的大胆接纳,包含了融入世界、与世界发生更多联系的国家冲动和期待。
一个现代国家,自然应该秉持这样的发展样态,而这同样应该是一个现代人必要的存在方式:抱持开放、容纳、吸收、对话、分享的生命机制和生活态度。它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既是与世界交换能量,亦是自身的能动发展。他就是遗世独立,也依然在自然万物当中,在他自身的关切当中。除了自然、社会这些要素,寄寓于“环境”中的各种历史、文化、艺术的因子,同样也应成为其世界交换体系的一部分。
所以,如何为自己建构一个世界交换体系,并非空泛的问题,它事关一个人的视野、眼光、胸怀和精神格局。或许,只有在这样的体系中,他才可能知道什么是核心的价值,什么是珍贵的人性;才可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明识自己的心性,看见自己的局限,看清自己的边界。
教育越来越难,育人越来越不容易,这是很多教师的共同感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具有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的世界当中,各种似是而非的风潮,各种令人目瞪口呆的事件,影响着他们的感知和判断。如果学校教育无法提供理解这个世界的方法与路径,他们就只能“向外”寻找,同时产生越来越多的“不信任”。这个时候,一个教师是否拥有自己的世界交换体系,将决定他是否可以教给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和现实问题判断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不是出门旅行、出国观光,也不是广交朋友、熟读诗文,就是与世界产生了联系。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语言知识》一书中提出两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其一,为什么我们获得的材料如此之少,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多——他称之为“柏拉图问题”;其二,为什么可资利用的材料如此之多,而我们的知识却如此之少——他称之为“奥威尔问题”。按照乔姆斯基的看法,任何国家都存在“奥威尔问题”。而在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上,是不是也存在“奥威尔问题”?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所了解的信息,所拥有的知识,可能都是被篡改或重组的。
从这个角度说,建构一个世界交换体系,可以让我们既保持视听敏锐,又不被流俗所裹挟,对集体动员和那些一呼百应的东西具有警觉性,减少甚至避免陷入“奥威尔问题”。我们需要经常抬起头来,看看自己,看看自己与世界的距离,看看世界在往何处走,看看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世界被建构成什么样子。
写作此文,正是北方十二月的深夜。天寒地冻,山河发呆,这也是世界的样子——它是夜色,是星语,是一个人“优美地走着”的身影,是我年关渐近的愈来愈绵密的乡愁……
目录
专栏
老师,你的教育生活美好吗 _ 周勇
旁观其外,还是置身其中 _ 李政涛
时间镜子里的观念 _ 朱永通
教育中的“等待” _ 叶菊艳
封面
程红兵:从上海到深圳
名家
章启群 什么是健全的教育 _ 李节
现场
记事 身边的“提灯” _ 周益民 | 发泄本 _ 张如卿 | “我怎样让我的女儿对我笑一下?” _ 书华 | 阳光露脸了(日记连载) _ 刘发建
师道 漫谈“教师的魅力” _ 马国新
杨文学:写一本“给学生的书”
课堂 学生为什么不举手 _ 陈大伟
吴非说 学习不是为了“竞争”
朱永新答 小学大学问——答冯莉芳老师问
话题
儿童应该背诵什么
儿子,这篇课文你可以不背诵 _ 桂杰
这篇课文为什么“可以不背诵” _ 吴礼明
到底要不要背诵 _ 高子阳
儿童需要背诵经典 _ 桂杰
阅读
为什么阅读是迷人的
做一个开放的教师 _ 陆晓红
阅读的乐趣 _ 朱煜
“为什么要读经典” _ 蔡朝阳
因为阅读…… _ 王木春
我需要阅读吗 _ 戴曙光
在阅读中建设自己 _ 段艳霞
人文
被哈三中往史“烫”到 _ 关文丽当年的诗 _ 杨建英
视窗
校园 厦门市海沧区绿苑幼儿园
答问 _ 卢望军 _ 石军
图片 厦门海沧:阅读是迷人的
江苏常州:一本书的聚会
大夏 展现教育细节之美
2014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欢迎继续订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7 14:55
2014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精美上市
看起来,她像美好的书;读起来,她是健康的教育生活
2014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精美上市
欢迎继续订阅
订阅热线 010-8227557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7 17:1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6902&extra=page%3D1&_dsign=238a8a3f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3:35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f4f51ff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8:2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30 00:15
大夏书系·十年经典系列隆重出版
全套定价:498.00元(不支持单本购买)
出版时间 2013年8月
ISBN 978-7-5675-0818-7/G.6558
2003年,大夏书系正式创立。在广大教师、校长和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下,经过十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大夏书系成为中国教师用书的领先品牌。
为纪念过去的这一个十年,同时为下一个十年继续传承教育经典、传播教育常识,继续助力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积蓄更多的能量,我们就主题、内容、市场占有率、读者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已出版的四百多种图书,从中选择14本作为“大夏书系•十年经典”(另有几本因为涉及版权等问题,没有选入),进行重新修订和装帧,以套装的形式隆重出版,以飨读者。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帕克•帕尔默 著
《学生第二》 李希贵 著
《教师礼仪》 李兴国 田亚丽 编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第二版)》 王晓春 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 朱永新 著
《我的教师梦——钱理群教育讲演录》 钱理群 著
《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第二版)》 张文质 著
《班主任兵法(第二版)》 万玮 著
《周国平论教育》 周国平 著
《有效教学十讲》 余文森 著
《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献给中小学教师》 李泽厚 著
《直面教育现场——书生校长的教育反思》 程红兵 著
《教师如何做研究(第二版)》 郑金洲 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二版)》 刘儒德 主编
“大夏书系•十年经典”14本图书,既是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呼应,也涵括了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方面面。精选十年精品值得您集中研读,精装签名礼盒装也值得您收藏、馈赠,尤其是作为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
购买方式:
如您从银行汇款
户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工行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支行 (银行行号:102290024724)
账号:100 124 720 901 447 6553
如您从网上购买
当当网购买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3308241&ref 淘宝旗舰店:http://hdsdcbs.tmall.com/
阅读热线:010-82275571
阅读邮箱:daxiakefu@163.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1 13:49
小学大学问
——答冯莉芳老师问
文 _ 朱永新
朱老师你好,我在2003年开始接触您的书,那天,在南京草场门附近的一家教育书店看到了您的《我的教育理想》,当时非常地兴奋: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教育!这两年,因为工作安排,我经常带学生(师范生)到小学去实习。在小学教育现场,我发现了一些非常值得追问的现象,也为此而感到困惑,所以想向您请教:什么是理想的小学课程?什么是理想的小学生活?在建设理想的小学课程、小学生活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应该做什么?(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冯莉芳)
亲爱的冯老师:
你好,你的来信让我回到了世纪之初那激情澎湃的岁月。《我的教育理想》的出版,意味着新教育正式驶出港湾,走向教育生活的海洋。你在来信中问,什么是理想的小学课程和理想的小学生活。其实,新教育所说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理想的生活,新教育所说的“卓越课程”,就是理想的课程。
我曾经说过,当孩子每天对学校充满憧憬,早晨急迫地想去学校,放学了对学校依依不舍;当孩子脸上满是笑容,洋溢着幸福,这就是好的学校,就是好的教育生活。相反,如果孩子没有真正的童年,失去了童心的纯真;如果他们充满了失败与沮丧,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就不是好的教育生活。
在建设理想的小学课程、小学生活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应该做什么?这涉及到学校、教师和父母三个方面的问题,其实在《我的教育理想》中我已经给过答案。这里再扼要说点想法。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尽可能汇聚起来,让不同的孩子能够从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现在,许多学校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停开与考试无关的绘画、音乐、体育等课程,也有一些学校由于缺乏师资、设备等无法实施实验课程,让许多有才华的孩子反而在分数与考试面前败下阵来。
以艺术课程为例,小学阶段是人的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对色彩、空间、旋律的敏感性,需要在这个时期得到及时的培养与唤醒,所以艺术教育就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当孩子能够在学校找到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并热爱学习。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成为学生的“助学师”。教育的品质取决于教师的品质,学生学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得如何。新教育实验一直强调,教师应该加强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加强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建立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学会把自己的根扎在教室里,与学生一起成长。学会用爱和智慧去编织自己的教育生活,享受作为教师的尊严与成长。小学阶段的教师对孩子来说是“神”,孩子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甚至喜欢学校生活。这个时期,教师应该让孩子学会主动探索,帮助而不是代替,成为他们学习的好助手。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最关键的是要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的参与者。我不太喜欢你说的“家长”, 因为这个“一家之长”的概念,多少带有一些不平等的色彩。新教育需要新父母,没有父母参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刚刚进入学校生活,如果他们不能及时适应新的环境,教育就寸步难行。我们的读写绘、亲子共读等项目就是一种让父母参与的课程。父母对教育的理解越是深刻,对教育的参与度越高,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我们希望小学生的父母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与他们共读共写共生活,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一起享受教育的精彩。
亲爱的冯老师,小学里有大学问。小学教师是为生命奠基的,责任一点不比大学教授小,做一个好的小学教师一点也不比当一个好的大学教授容易。
谢谢你的问题!
你的朋友:朱永新
2013年10月12日
(本文原载《教师月刊》2014年第1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1 18:57
童年的教育意蕴
林茶居
前些天,收到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的短信,她说:“读童庆炳专访,读到他小时候克服重重困难求学的情景,禁不住流泪了!想起自己当年,感叹!”窦校长说的这个专访,发表于今年第9期的《教师月刊》;她提到的童庆炳,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著名的文艺理论家。
专访是诗人安琪帮忙做的。她告诉我,说起小时候,说起童年, 童庆炳教授真是滔滔不绝,一个个细节,每一次喜忧,都仿佛刚刚发生过。这也是我的体会。这些年做杂志,采访过诸多学者、名师,童年是必然会涉及的话题。我发现,每说起这个话题,受访者特别容易入情入境,与之有关的人与事,必定生机勃勃,血肉丰满。
作为生命与精神的上游,童年(包括我们常说的“青少年时期”)总是纠缠着一个人最为刻骨铭心的东西,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灵魂格局和人生走向。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学”,它除了涵括童年的种种遭遇,还包含了对童年的不断回味与重构,以及对童年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
和成长、爱情、乡愁一样,童年也是艺术、人性与教育的母题,而且可能是最具“母性”的母题。所以,不管地缘、年龄、经历、知识背景有多大的不同,人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共同的记忆和感觉。就像窦桂梅校长这样,她从童庆炳教授的童年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并“禁不住流泪了”。
一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他的童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中小学生活;他的童年品质,与他的母校、老师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童年生活的参与者,也是学生的“童年学”的建构者。所以,摆在教师面前的,就有一个无法绕过也不能绕过的命题: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童年?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当中,这一句话之所以被广为引用,除了修辞上的精妙外,更因为它表达了为人父母者的共同情感:怜爱,期待,无助,一波一波的担忧……我不知有多少家长,因之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很多教师,同时也是为人父母者,说起自己的童年,常常是情不自禁的一句:“我们那时,多自由,多幸福啊!”虽然不一定真的有多自由、多幸福,但这样的感慨一定是缘于某种不满:现在的孩子,身上承受的压力太大,必须完成的任务太多。“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如此无奈的时候,生活与教育便成为一个黑洞——谁都不能不被吸纳进去并无法自拔。
诚然,每一代人的童年生活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不过,人的童年需要恒定的意蕴和底色,诸如安全,健康,快乐,完整,等等。1990年9月,联合国召开“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形成了一个革命性的共识:“儿童理应成为人类一切成就的最先受益者和一切灾难的最末罹难者。”如果会议是在二十几年后的今天召开,那么我想,这个共识可能会再加上一个意思:儿童理应成为人类一切教育的最高审判者。
2013年11月21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9 00:58
原文地址:《大地总有孩子跑过》入围“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作者:林茶居
拙著《大地总有孩子跑过》自2013年8月出版,至今已四个多月。
应该是2013年11月的时候,出版方教育科学出版社通知我,准备推荐《大地总有孩子跑过》参加“中国最美的书”的评选。此事在意料之外,我并没有抱以希望,但还是按照出版方的吩咐,准备了相关资料,包括请杭州王小庆兄将书名译为英文。
虽然最终没有回音,但还是要感谢教育科学出版社。
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将《大地总有孩子跑过》作为全校教师的寒假读本。
=只需点击此图即可进入《教师生活365》!
这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宣传语:
《大地总有孩子跑过》是诗人、《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十几年教育人文写作的一次自我确认。该书分为六辑:“孩子啊孩子”、“小纸条”、“破句”、“我习得了大海的第二套拳法”、“我的教育乡愁”、“童年”。从这些富含人性惊喜感和诗性好奇心的文字中,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教育独特的、贴近根部的理解,以及他对生活、艺术、阅读、诗歌与爱的绵绵幽思。
他深怀浓浓的教育乡愁,向往“大地总有孩子跑过”的教育图景。在他看来,大地,孩子,跑……所有这些,是美好世界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26 01:48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yi.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shi.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zhu.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xing.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yis.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fa.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lxing.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qin.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you.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shu.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wang.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yishu.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qu.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bzhu.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blog.png)
![](http://www.jssh365.cn/webgl/templets/dp2014/images/bbs.png)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