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学校管理不可丢弃教师的“精神待遇”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8 12:59
标题: 学校管理不可丢弃教师的“精神待遇”
学校管理不可丢弃教师的“精神待遇”

山西省交城县教育局 侯建平

  精神待遇是人的一种需求,是相对于物质金钱来说的,是人间的温情,以及精神的愉悦、自由、舒坦与满足。下面我就学校管理过程中如何加强教师的“精神待遇”的观点以求共鸣:



  首先,知晓精神待遇的特点



  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常常容易被教育管理者忽略。精神待遇与物质待遇相比,精神待遇不象物质待遇那样容易测算和衡量,难以进行清晰的定义,讨论和比较。所以,在谈到待遇时教育管理者都倾向于注重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往往会被忽略。其实,这种隐蔽性还表现在:教师在表达对精神待遇不满的时候常常会强调对物质待遇的不满。比如有的教师抱怨“为什么我们就发这点福利?等等”,但实际可能是他对精神待遇不满意,进而牵扯到对物质待遇的抱怨。



  其次,实现精神待遇还需理解与尊重



  现在的中小学校的教师结构比例是女教师多于男教师,而女教师由于自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她在教学工作出现的一些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的管理者要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的情况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教师和教师之间发生冲突能及时区分对待处理,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处理起事情得心应手,既不影响教学工作,更不失人情。一位退休的老校长偶尔与我聊起学校的管理时毫不感慨地说了一件事:在我当校长期间,一天,一位从没有迟到过的数学教师在打了上课铃声好长时间还没有到教室,当我走到校门口时看到:她头发乱蓬蓬的,上衣的扣子还扣错了位子。看到我就哭了:“校长对不起我迟到了。”“是不是家里有事?”“孩子的爸爸出车还没有回来,孩子又发高烧,我……”“快回家看孩子去,课由我安排,孩子要紧。”学校没有因为她的迟到而扣发她的一分钱。事后,这位教师利用活动时间把误了的课程积极补上。若当时校长不是那么理解她,尊重她,真诚对待这件事,她就是在校上课心也不安。如果孩子那天有个事情,她的内心及这件事情对其他教师的影响是多么的大。这里所说的理解、尊重、以诚相待,就是教师在学校享受的“精神待遇”。它与金钱多少无关,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因而显得更加重要。



  再次,处理三数和精神待遇的关系



  学校的管理离不开三个数,即“考试的分数、升学率的人数和基于分数、人数的奖金数”。当一个学校把教育沦为分数、人数、钱数的时候,教育的精神光泽都已不在,更何况教师的什么“精神待遇”了!如何处理好这三个数是摆在教育管理者中的头等事情,因为这些显性的经济数据将会变为显性的经济收入,那就是物质待遇。如果把隐性的精神待遇抛在脑后,二者如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使管理者陷入一种尴尬的地步。笔者听基层一位同事说起自己的经历:他所带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的成绩在乡镇各项指标排名第一,一个班各项指标排名倒数第一。因此他也失去了获得地级优秀教师的机会。在期末放假前,他非常含蓄地向校长表达自己的意向:他打算调离一度曾工作的学校,到另外一所学校任教。事后校长单独和他谈了话,语气很诚恳,也很含蓄,虽没有直说,但留客之意很明显,并且说出了管理制度的一些欠缺。校长的一席话,把他的心说“软”了。校长还特意在放假会上说:希望下学期大家还是无一缺席地来学校报到。经校长的一席语重心长的话,同事还是留下来了。仍然在那所乡村学校工作到今天,一直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说,若当时校长不是那么看重那三个数真诚对待他,他早就离开那所学校了。所以说精神待遇是隐性的、“软的”,难以用指标量化的,也从来没有制度条例做出规定明确指示。在学校办学条件、教师工资待遇越来越有保障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如何去实行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精神待遇”,让教师切实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价值和尊严,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



  最后,懂得精神待遇的实质



  “精神待遇”它不仅涉及人才的去留,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的发挥。就拿每年的感动人物中都有一些不知名、不图利的优秀教师或代理教师,他们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优厚的物质待遇,有的代理教师月收入才百十来元,相当于城里有些人的一包香烟。但他们能默默无闻地在偏僻的不为世人所知的“薄弱乡村”教书,一教就是一辈子,他们的坚守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教书育人这一“精神待遇”。所以说:学校的管理要理解人、尊重人,真心依靠人的“精神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成为教师力量的源泉。



  总之,学校的管理者只有明白精神待遇的重要意义,才能全面把握教职员工的需求。学校的管理者要有宽广的教育情怀和浓郁的教师情节,才能使教师的“精神待遇”不断得到体现,心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让更多的教师可以带着幸福、充满尊严地工作。



  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