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青年人如何坚守梦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31 00:30
标题: 青年人如何坚守梦想
青年人如何坚守梦想
作者:杨恒均   


  每一个青年都有梦想,每一个梦想都各不相同,但这不并防碍我们分享同一个梦:国强民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人人都过有尊严的生活。国家强大了,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但只有等到人民也富强了——不但在物质上富裕,也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中国才算真正崛起了,我们的百年理想才梦想成真。下面谈几点个人感受,供那些和我怀抱同一个梦想的青年们参考。
  
  首先,要读书。听上去有些陈词滥调,可我还是把它当作第一条建议送给青年人,特别是有理想有信仰、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青年们。应该挤出一些时间沉下来读书,关掉电脑,哪怕利用乘公车、坐地铁的时间也行。给自己定个计划吧,三天一本,三个星期一本都行。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过去几个世纪的知识都能浓缩在指头大的磁盘里,看几眼微博就无所不知了。我常常被胸怀大志却又胸无点墨的青年人弄得有些难堪。人类发展到今天,很多东西已经发明,很多理论已经产生,很多经历前人都重复过,读点书吧。
  
  其次,“读万眷书,行万里路”,用现在的话说,要理论联系实际。读书,但不要读死书,更不能把自己读“死”了。一般来说,青年人由于阅历不足,很容易受书中观点左右,如果钻了牛角尖,一本书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这些年回国后,我注意到有一批因为自我阅读而接受了先进理念的青年人,可喜可贺,但却并不是没有问题,其中有少数青年,仅仅靠书本与文字了解到这些理念与先进做法,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些偏颇的想法,甚至偏激了。我最害听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谈民主,他们讲的民主美轮美奂,几达完美的程度,听得我忐忑不安。
  
  这些青年的认识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但也有少数却没有机会走完这个过程,果不出我所料,过了几年,这些人稍微经过一点挫折,又或者到西方去走了一圈,就马上从极右摇摆到极左。从神圣化民主到妖魔化民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天生的性格偏激之外,很多是脱离了实际的阅读所致。
  
  从以上两条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也是我对青年们的希望: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尤其是当我们谈论民主的时候,要分清人类理想中的民主与当今世界上已经存在的各种民主实体:理想的民主是全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个目标也许永远不会到来;现实中的民主是各个国家与政体在奔向这个目标中现在所在的位置。混淆这两者,会让人悲观失望,看不到前途,或者让人产生走捷径的危险念头。
  
  第三,青年人要学会处理个人、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梦想与现实的差别不用我多说了,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我希望他们追求梦想不应该与现实生活太脱节,也不应该脱离家庭与周围的社会,有时,也要学会,或者不得不去妥协。这不是自私,不是圆滑,也不是对梦想的玷污,而是在艰难的环境下,让我们的梦想能够夹缝里生存。
  
  就在三天前,一位读者、也是我的好朋友的老师给我来电话,她的母亲得了病,做了手术。手术前,她按照潜规则托人给主治医生以及三位助手(包括麻醉师)一一送了红包,可是这位主治医生大概收了太多红包而忘记了她送的那个,竟然在手术做到一半时发飙,把她的父亲叫到门外,质疑他“是否知道谁是你老婆的主治医生”,把他们全家都吓坏了。后来经过解释(“我们在某一天已经送给您红包了,您忘记了?)那医生才又回到手术台。但误会与隔膜已经造成,手术后的母亲至今没有恢复。虽然我和她都不愿意相信一位省城的名医会因为忘记了病人家属已经送过红包而故意置病人生死于不顾,但她的家人还是心存疑虑。这位大学教师给我打电话,是想知道我的意见,在反对贪污腐败与追寻梦想的路途上,她一直把我当成老师。
  
  怎么办?短短几分钟,我有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我对她说:这样吧,你再包一个红包,托人送给那位主治医生,就说感谢他为你母亲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希望他能继续照顾你母亲,让她的伤口尽快癒合……电话那边只是简单的说“好”,就挂断了,我听不出是得到答案的解脱,还是得到这个答案的失望。但,这就是现实。我会一如既往地去推动反腐倡廉,但我却给这位好朋友如此助长贪腐的建议。这样的事,包括亲眼看到家族为下一代找工作开后门、送红包,让我几乎人格分裂,让我很难过。但我会把这难过化为更坚定的追寻梦想的力量。
  
  基于我对严酷现实的认识,我不鼓励青年人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而去牺牲,至少在我个人做出牺牲之前,我不会号召你们去牺牲。你们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长。你们要去生活、工作,去爱,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去组织家庭、照顾家庭,你们不必为暂时放弃了梦想而羞愧,该羞愧的是这个社会,以及像我们这种前辈。只是我希望,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你心中的梦想都不要因此而熄灭,保存星星之火,迟早可以燎原。
  
  说到家庭,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你们一定要孝顺父母。我知道“孝顺”不太符合西方人的价值理念,但中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也有特殊的国情。中国父母为子女做出的牺牲是西方的父母们无法想像的,当然也有不少年轻人会说,我的父母曾经对我如何如何,他们不理解我,甚至耽误了我的前途等等,那么,你吸取教训,今后当父母的时候修正自己父母身上的缺点吧。但不要以此做为借口,报复自己的父母。
  
  父母常常是我们梦想的“掘墓人”,那是因为他们的经历使然,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让父母明白,我们这几代青年人的梦想正是为了让父母们不再为儿女的梦想而担惊受怕。我很清楚,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不希望你们怀抱我说的这种梦想,他们更希望你们成才,找到一个好工作,过得富裕、安全,除非能够当官,否则远离政治,更不要去触怒、批评权力。年长一辈的还会说你们的梦想不切实际,华而不实且危险。他们甚至会说,他们年轻时也像你一样,充满激情与梦想。
  
  我也很清楚,很多年轻人正是在父母的压力下,或者是因为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而深深掩埋了他们的梦想。我理解并尊重这些年轻人的选择,但我也同样尊重那样一小部分的青年人,他们正是为了父母那辈人的“经历”不再重演,让现在的父母以及未来的父母们彻底摆脱恐惧,而以各种方式坚守了自己的梦想。
  
  第四,乐观与宽容是我推崇的两个最重要的品质,我把这两个“品质”变成了自己性格的一部分。我认为,在追寻梦想中拥有乐观与宽容态度,并不是一个人天生的性格,也不是一种刻意的姿态,而是基于我们的知识、阅历与理想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性格”,一种“品质”,一种“信仰”。它和我们的梦想一样重要,需要呵护,需要坚守。缺少了乐观,你在追寻梦想的时候会困难重重,失去希望以致绝望;缺少了宽容,在你追寻梦想中,会伤害很多你原本想要去帮助的人,而当你的梦想实现的时候,往往变成了他人的噩梦。
  
  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源于自信,自信源于知识与认识。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乐观,我说,因为我走了那么多路,看了那么多书,认识了那么多人,所以我乐观。又有人问,你看到了美好的西方民主以及他们的高素质的公民,所以对民主的到来很乐观,可我们……
  
  我打断他们说,你刚好弄反了,我看到西方民主有那么多缺陷,同时又接触了那么多西方人,发现他们无论从本性还是人性方面看,都和中国人没什么区别,如果没有普世价值约束他们,可能比有些中国人还要坏。可正是这样一群人,弄出了一个世界上“最不坏的制度”,从而能够生活在相对和谐的社会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悲观失望呢?
  
  因为热爱中国与中国人而常常持批评态度,可批评的同时也要看到成绩与进步,如果我们只看到缺点,久而久之,还有什么信心可言?哪里又能保持乐观?例如,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是举世瞩目的成绩;再如,虽然我们靠举国体制办奥运会,但我们的运动员竟然夺得了那么多金牌,还有刘翔,还有李娜,更是在西方人一直认为东方人无法取得成就的领域获得好成绩,这说明我们中国人不但不是“东亚病夫”,而且一点也不比其它任何民族差。
  
  一个乐观的人,一个掌握了较全面的知识、认识达到一定高度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懂得包容与宽容的人。包容相对容易做到一些,只要你别把自己当成真理的化身,常常记住民主的真谛就是“我也可能错了”,你就会包容其它意见、其他的人。宽容则要更进一步,往往是指对那些同自己意见不同、反对过你,还在反对你,或者已经伤害过你的人。互相妥协,互相宽恕,不是为了忘记,而是为了和解与和谐。民主制度是妥协的结果,民主社会一定是包容多元的社会,而宽容则是公民身上最重要的一种品格与素质。这三者对民主的到来非常重要,缺少了三者,即便民主来了,也一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认识自己,找对个人的位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常常有年轻人问我,在中国,坚守民主的梦想,最难的是什么?我说,最难的是持之以恒。
  
  常常有读者(“粉丝”)给我写信,始热情洋溢,说我的文章让他们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三个月或者半年后又来一封信,显示出些微的不满:“杨先生,你还在写同样的东西吗?”有些就不再写信来,有一两位两年后突然写来一封:“你怎么一直写?怎么还不见你行动?光写这个有用吗?”
  
  有相当一部分网友会认为写博客是一个手段吧,写出名,就应该去搞别的,搞更有利可图的,或者搞“更有用的”,却不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做这个能做好,做其它的可能就搞砸了。不认清自己,往往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只会写文章,而且也认为目前写文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推广民主的工作,尤其在中国,追求、实现民主的前提,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认识并接受了真正的民主。我的志向就是要一直做下去。在中国百年追求民主的历史中,理想如此卑微并一直坚守到底的,并不多,我希望我能够做到。
  
  各位童鞋,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梦想,但又极其需要梦想的时代。对于那些不甘沉沦,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青年来说,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你选择并坚守理想的时代。让我们坚定信心,拿出勇气,让我们重新点燃希望与梦想。
  
  相信我,只要有梦想,没有人会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无奈,也没有人会愿意同其它时代的人,或者其它地方的人调换位置。我们这个时代有梦想人的彷徨与思考,理想与奋斗,信心与勇敢,将会照亮中华民族前行的路,照亮国家繁荣富强、平和崛起的路。和平、理性、持之以恒地追求并推进我们梦想的实现。
  
  最后我想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不要问民主离我们还有多远,问一下你自己为民主的到来做了些什么。不要问梦想离我们还有多远,问一下你是否在为了达成梦想而风雨兼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31 00:32
文化素质与人文修养
作者:楼宇烈  


  思想者小传:

  楼宇烈 1934年12月生于浙江嵊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博士研究生班的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宗教协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佛教思想研究领域广有影响。先后发表了《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儒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儒家修养论今说》等多部有关传统哲学和佛学方面的论著。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今天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在物质文明、技术手段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舒适,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带来了很多问题。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当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在机械工业时代,人们就提出来:人不要沦为机器的奴隶。现时我们已经跨越了机械时代,到了信息时代,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危机,就是我们很可能成为信息的奴隶。这一切也就是哲学上讲的 “异化”。人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和创造物所制约,而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异化”总是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促使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
  那么,随着科学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人怎样采取自己的主动性,不至于被机器、信息、物欲牵着鼻子走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科学的反思
  在科技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怎样来发扬人文的精神?发扬一种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人需不需要人文素养?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讨论的现代文明与科技紧张与协调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人的主动性,一方面要减弱神对人的控制,另一方面强调人对物欲要有主动性。正因为这样,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物欲与伦理讨论得特别多,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提升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荀子·修身》云:“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在荀子心目中,君子与小人是不同层次的。君子是主动去控制、去利用这个物,而小人呢,是被物所支配、控制。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层次来讨论:被物役,还是去役物,这是从教育修养上来讲的;在实践角度讲就是义和利的问题,是见利忘义,还是见利思义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来讨论,就是天理和人欲的问题。
  20世纪后半期,随着西方的科技文明高速发展,西方掀起了一股新人文主义思潮。人再度沦为机器的奴隶的可能,使得西方思想家重新来到东方寻找东方的人文精神所在。对于天理和人欲、思义与见利、役物还是役于物的问题,他们都非常感兴趣,认为新人文主义还是要到东方文化里去找源头。因此,人文精神被提到一个与科技文明同步发展的状态上来。
  由于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多、学科划分越来越细,我们每个人在知识结构方面也越来越褊狭。过去,教育分为三方面: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方面都应该是以对人的素质教育为主,技能教育为辅。唐代文学家韩愈写过一篇《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授业”比较接近于今天所说的传授专业知识;“传道”、“解惑”,都是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应该把“传道”、“解惑”放在第一位,其后才是“授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我们现在教员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变成只是授业了。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也是整个世界的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要培养在某个技能方面非常突出、其他的什么都不管的人呢?是不是培养对某一领域钻研得很深、对其他领域却一无所知的人呢?这个问题现在是越来越严重了,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对教育有思考的人的反思。在科技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怎样来发扬人文的精神?发扬一种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人需不需要人文素养?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需要研究讨论的现代文明与科技紧张与协调的问题。
  这个问题与我们对于科学的理解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国上世纪20年代有过一次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讨论。当时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人,认为人生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来解决。另一派则认为,人生观不属于科学这一范畴,人生观的问题还是要用传统的形而上的东西来解决。我们今天回过头来考虑这一问题,应该说这两者既有抵触,又有协调。不应该把两者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生观的问题解决了,科学问题也就解决了,或者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人生观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这都是不全面的。
  现代人们越来越看到,其实两者是属于不同领域的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与人文是有很大差异的。按传统科学来讲,它是一种实证科学,是在一种静态的关系中来研究的。比如在实验室里进行的科学实验,它的结论要有普适性,要有可重复性、可验证性。但人文学科是在动态中研究的,它永远在变动中。在动态研究里,就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尤其是模糊的方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人文学科的研究大量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人文学科所遇到的问题作定性、定量的分析。这个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是有进步意义的,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但从根本来讲,它又不能真正触及人文科学的底蕴或者精神。人文学科始终是动态的,静态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问题。因为任何的清晰总是对某一个方面的清晰,越是清晰,它的适用范围有时候反而越窄。到了20世纪后半期,也就是70年代以后,人们感到这种机械的方法在自然科学方面也不够用了,需要借鉴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自然科学理论里面提出了很多非线性的理论。比如模糊性的问题,就是借鉴人文科学的一些思维方式运用到自然科学里去。人们发现,有时候模糊了,反而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我们不能把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看。

  人文的意义
  “以史为鉴”并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根本的问题是要把握人类的精神。我们现在加强文化教育,增加了人文的内容,这不仅仅是现象上的东西。人文的意义不是要人们多学一点历史知识,会背诵几句唐诗、宋词,而是要从中体味人生,陶冶性情。
  科学家的人文修养对他的科学研究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自然科学的研究者,首先要有很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还需要有合作的精神。如果没有很高的人文、道德修养的话,我想这是很难做到的。而做不到这一点,我想一个人的事业也是做不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我一辈子做事做人的原则,以杜甫‘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两句诗为准则。仔细地推敲世界上的万物道理,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快乐的、有益的事,不必为了一些空名而放弃了自己喜欢做的事。 ”可见,研究物理是他的快乐,“浮名”倒是对他的束缚。正因为这样,李政道才有开阔的眼界和广博的胸襟去从事尖端的物理研究。
  对于一个人来讲,最大的束缚就是名缰利锁。如果能够冲破名缰利锁,他就能够眼界开阔,心胸豁达,也能和别人合作默契。北大校长马寅初曾撰联:“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样开阔的胸襟,必定要以深厚的人文素养为底蕴才有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教育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人的治学态度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瞧,我知识多广博,我多能耐”。这就是所谓“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最根本的当然是“为己之学”,实际上也就是“为人之道”。人如何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完美的人,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关键是看你自己,关键是修养的问题。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外因还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现在我觉得素质教育中很有必要加入一些人文学科的内容。人文学科主要指文、史、哲。文既包括文学,也包括艺术,甚至还包括语言;史当然是指历史了;哲,广义上讲也包含了宗教。所以,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哲学都属于人文学科,是以培养做人为目的的。像政治学、经济、法律这些学科,是社会科学,因为它们是以培养技能为主的。为什么要学习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呢?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非常重视对天地万物这样一种自然运行规律的把握,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人自身历史所积存下来的经验。所以中国的人文学科概括起来讲,就是要你懂得 “以天为则,以史为鉴”这个道理,也就是我们不是离开自然,而是生活在整个自然界中,我们把握自然运行的规律,但不能肆意去破坏它。 《论语·泰伯》中孔子盛赞道: “大哉尧舜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天。”尧的伟大在于“以天为则”,也就是以自然为法则。
  同时,中国人的历史观非常非常强烈,重视 “以史为鉴”,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所以中国的历史也是世界上记载得最为详细的。但是 “以史为鉴”并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根本的问题是要把握人类的精神。我们现在加强文化教育,增加了人文的内容,这不仅仅是现象上的东西。人文的意义不是要人们多学一点历史知识,会背诵几句唐诗、宋词,而是要从中体味人生,陶冶性情。人生既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生命既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人类就是这么一个矛盾体。我们可以改造世界、创造未来,可以把人送上天;可是自然一发威,我们又无法抵御。所以我们要通过人文来体味人类的伟大与渺小,体会人生的短暂与永恒,树立与天地共生共存、与古代圣贤并肩并进的志气,这才是根本的。
  学人文的意义在于修身养性,从而改变我们的性格,提升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品位,最终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话源出于《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了解别人,最多称得上是个智者,对自己了解才叫 “明”。 “智”和“明”是两个层次的。魏晋时王弼解释这句话就说:“知人者智而已,不若自知者,自知超智矣。 ”知人容易,难就难在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大部分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就是这样,推之于个人如此,推之于整个人类也是如此。
  我们人类在认识客观自然的时候比较容易,而认识人类自身就困难得多。我们对自然认识越来越多,就会飘飘然,以为自己很伟大,却忽略了人类还有渺小的一面。所以我常常引《老子》三十四章里的一句话,“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道从来不自以为了不得,它有这样的气魄。如果不是这样,它也就失去了生养万物的能力。恰恰是因为它归根到底不把自己当成大得不得了,“故能成其大”。所以我想人类认识自己的伟大是容易的,要认识自己的渺小,特别是要承认这一点,是很痛苦、很困难的。然而恰恰是你要认识自己的渺小,才能成就你的伟大。所以我认为人文素养,不是为了学到一些人文知识,而是要体会人文精神。

  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养不能空谈。我们要多看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多学点人文方面的知识,但千万不要把它仅仅当作知识来学,千万不要借此炫耀,而要在里面体悟人生,实现我们的生命价值。
  那么我们具体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呢?我想讲六个方面的要求,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其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大家不要认为有羞耻心就什么都不敢做,其实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关于守信,我不必多讲。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有人认为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大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错了”,素质教育首先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做人的品德是最重要的,只有首先做好一个人,才能再进一步说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要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个是尽伦尽职,一个是敬业守信,也就是说我们在什么样的位置,就要做好什么样的工作,不能够马马虎虎,要敬业,要守信用。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大家都不尽伦尽职,大家都不敬业守信,这个社会就失序了,就乱套了。过去有很多人批判中国的儒家思想压制个性、束缚个性,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渴望张扬个性,想要自我设计。有这样的愿望很好。但我也经常告诫年轻人,真正的价值是在群体中、在社会中实现的,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实现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很简单,就是要得到他人、群体或社会的承认,也就是说你为群体和社会作出了贡献。既想实现个人价值,又不想作贡献,那是不可能的,离开了这个社会是无法实现个人价值的。
  第三,审美情趣与艺术精神的培养。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一个人的艺术审美情趣是很能体现他的品德的高尚还是低下。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非常注意哲理与艺术修养的结合。中国的艺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在一首诗、一幅画中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哲理。同样,中国的哲理又有很浓重的艺术性,所以中国的艺术与哲理是融为一体的。我这里讲的艺术是广义的,不仅仅是琴棋书画,主要是从它的内涵上来讲的。艺术精神是人对社会,对人生意义、价值的一种理解,一个人爱好什么样的艺术,很能反映这个人的品德。反过来,我们通过对艺术的欣赏,不断地来陶冶性情,也可以使我们对人生的价值不断有新的体验。在西方传统中,教育就是教知识,道德是通过宗教来培养的。这对中国近代也有很大影响,所以中国近代也要建立一种宗教作为国教。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提出来“以美育代宗教”。他认为美育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德。这是非常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因为中国向来宗教观念薄弱,而艺术的精神非常发达。而且,艺术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艺术讲究和谐,注重均匀布置。如果你能体会这样一种经营布置,有很高的艺术素养的话,那么与人交往也好,经营管理也好,你都能艺术地处理事情。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对环境的问题。所谓应对环境的能力,就是潇洒地对待人生。 《荀子·宥坐》有:“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始终而心不惑也。 ”所谓“通”,就是飞黄腾达;“穷”即遇到坎坷,不顺利。我们读书学习,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要在遇到种种坎坷、忧虑的时候不垂头丧气,保持坚定的意志,知道祸、福、生死而心里不迷茫。这就是最根本的,人要有非常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这里有个“才”和“时”的问题。 “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 ”所以荀子讲,才不才,在于我,可是遇不遇,那是环境的问题。很多有才的人没有好的机遇,得不到发挥;但是有机遇而无才能,那就更不可能得到发挥了。所以一个人要能够正确地认识、对待自己的才能和机遇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不顺利都是环境不好造成的,很少有人反躬自问。所以很多人一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怨天尤人,结果越来越与周围的环境脱离,他实现理想抱负的道路也就越来越窄。
  第五,就是要注意我们的涵养功夫和仪表风度,这是内外两个方面的。仪表是外在的,涵养是内在的。有的人觉得仪表完全是自己的事情,邋里邋遢也没有关系,随随便便也没有关系。其实不尽然啊!这会影响很多方面的问题,“一室之不扫,何以扫天下”。涵养功夫里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谦虚的问题,虚心地待人接物。 《周易》里边就讲到“人道恶盈而好谦”。 “盈”就是自满。如果你自满的话,就接受不了新的观点、好的建议,就不会提高了。孔子观于周庙,看到有欹器。这个欹器很奇怪,“满则覆,虚则欹,中则正”,装得满了就倒了,空的时候倾斜着,只有装到适当程度的时候是端正的。这就说明一个道理,腹内空空是不行的,太过自满也不行,要恰如其分,谦虚才能够中正不移。
  第六,人文素养要落实到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认定中。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精神,以及一种对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认识。这也就是人文素养最后的落脚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定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我们一切的心性的修养,我们对人的主体性、人的能动性的认识和把握,体会人类的伟大和渺小,体会人生的短暂和永恒,这些都要落实到我们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认识上。因为人文素养不能空谈。我们要多看些人文方面的书籍,多学点人文方面的知识,但千万不要把它仅仅当作知识来学,千万不要借此炫耀,而要在里面体悟人生,实现我们的生命价值。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