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人人都写微电影的时代正在来临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 15:31
标题: 人人都写微电影的时代正在来临
人人都写微电影的时代正在来临本报记者 张黎姣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03日   10 版)


    在大四学生慕容诗宇看来,“阅读”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于他而言,除了有目的地阅读专业书籍外,更多的阅读发生在屏幕前,并且已不再是文字形式,而是影像。
    慕容诗宇并不是特例,他周围许多同学每天用来看视频的时间远远超过阅读文字。在不同类别的视频中,微电影是其中颇受欢迎的。
    由于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于是,更多人投入到微电影创作中来:编剧、作家、大学生、职场人……微电影从不挑选它的创作者。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写微电影的时代正在走近?
    剧本创作成为微电影的软肋
    日前,由必趣网主办的首届微电影创作者大会在北京举行,专业与业余的年轻微电影创作者们会聚一堂,共议微电影的未来。
    微电影不仅仅被年轻人看好。据悉,今年8月,由《小说选刊》主办的“中国作家看临沧”活动也邀请到了叶辛、赵本夫、王干等13位作家、评论家参与“微行动”。作为首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活动之一,该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作家关注微电影创作。
    此外,甚至有人开始进行微电影写作培训。编剧陈秋平就义务在网上开设了《一起来写微电影》课程,听众甚多。
    作为一个个性化微电影聚合平台,必趣网成立仅短短半年时间,其日访问量就已经突破100万,足见微电影的势头不容小觑。然而,最让该网站创始人张果头疼的是,许多微电影的制作相对粗糙。“100部微电影中,只有几十部相对较好的。如果想提升微电影质量,应该从源头也就是剧本开始讨论”。
    基于此,才有了必趣微电影创作者大会。张果发现,现场的创作者中,有许多并没有编剧理论的学习经历。
    慕容诗宇就是其中之一。仍未大学毕业的他专业是生物学,然而出于对微电影的喜爱,他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拍摄微电影上。他从前写过小说,后来看过些关于剧作的书,应该说拍摄微电影完全是“自学成才”。想到自己从前拍摄的系列微电影,他坦言:“拍得确实有点差。”
    被称为中国手机电影第一人的郑云2008年就开了一家工作室,主要拍摄微电影。团队中没有专职编剧,这就导致常常要在拍摄之前,才把演员召集起来现场开会,然后定好拍摄主题、分配角色和台词,即刻开拍。
    郑云说:“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已经拍摄了400多部微电影,固定粉丝有几千万。”由于一个星期要拍出两部微电影,加之没有固定编剧,郑云选择这样的拍摄方式也是无奈之举,他将其称为“因陋就简”。
    学录音专业出身的张骁在剧本创作方面也是“业余选手”,他的微电影《裸奔时代》却与众不同——张骁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和网友互动,第一二集播出后,根据网友的要求或网友提供的微剧本,主创团队将继续拍摄,被选中的微剧本作者还能参与演出。第二集播出后,张骁陆续收到网友的意见和剧本,但多数相对粗糙,或充斥着无厘头的元素,这样的剧本“头脑风暴”收效甚微。
    剧本创作似乎成为微电影的软肋。由于知名编剧很少写微电影,热衷于创作微电影的人又缺乏写作专业训练,如何改变微电影质量的源头——剧本,成了不少人所关心的重点。“中国作家看临沧”活动即是一次试水。电影、电视剧曾让不少作家转型成为编剧,微电影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吸引力?
    网络付费阅读指明出路
    在微电影创作者大会上,必趣网的创办者张果特意放映了几部优秀的微电影作品。他发现,更多的微电影创作者并非专注于讨论创作本身,而是更加关注这些微电影的投资成本。
    投入资金制作微电影,可结果收益甚微,甚至是零收益,这是不少微电影创作者不可避免的困境。也是造成许多专业编剧不愿投入心力创作微电影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剧本的难题,郑云想招聘一个全职编剧,但响应者寥寥。郑云坦言,维持工作室继续拍摄微电影,已很艰难,只有先解决收益问题,微电影才能吸引更多专业的创作者。
    微电影既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又是一种经济形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需要付费,而现在大多数网络微电影是不用付费观看的。免费观看如何回收成本?这就是注意力经济,也俗称眼球经济。
    陈秋平认为,目前,微电影有了3种商业模型。第一种是创作者拍出一部好的微电影,放到各大网站,如果点击量大,必然会有网站或者广告主找上门洽谈合作。这就产生第二种模式——把广告拍成微电影。“已经有人通过这种模式盈利了,但它有先天‘缺陷’。一般我们的影视作品只有一个老板,即观众,但要把广告拍成微电影,就多了一个老板——广告商。这样导致有时宣传诉求和文学诉求会发生矛盾。此时,往往是出钱的人说了算,导致微电影不够好看,最终就影响了传播和宣传效果。”陈秋平如是说。
    当然,目前出现了第三种商业模式——收费点播。“中国的网民特别是男性网民,已经开始习惯花钱看网络视频了,这种习惯会慢慢延展。”陈秋平指出,付费阅读这种模式在网络文学中已经成型了,它也一定会在微电影领域里出现。如此,微电影便只有一个标准:好看才是硬道理。
    微电影创作需要专业化
    一方面微电影在网络上积累了大批观众,另一方面,它的制作水准又为人诟病,到底微电影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
    张果认为:“目前我国微电影的发展环境尚不成熟。从创作方面来看,许多专业编剧都去创作电影了,很少涉足微电影。从微电影的特性来讲,它更适合在移动设备看,但是目前我们的网络环境不够健全,这制约了微电影的发展。”
    它的发展困境必将得到改变。据陈秋平介绍,近年来,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已低至30%,更多人从电视屏幕转向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可见,未来网络会更方便、更好。如今,一些广告商转移到网络,这意味着我们把剧本直接卖给网站将会成为现实。”陈秋平对微电影的市场很有信心。在找准微电影盈利模式之后,如何对微电影创作者深度培训并融入商业化,也是问题之一。
    微电影很短小,但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仍是要素。尽管当下微电影的理论体系尚未建构完成,业界对微电影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受时长的约束,创作经验不足、进入门槛较低等因素,导致微电影剧本创作水准良莠不齐,产出大、精品少的问题仍很突出。
    不少人指出,应该设立对微电影创作者进行专业培训的机构、机制。目前,专门针对微电影创作的培训课程尚不常见,陈秋平的培训也只是尽一己之力,并未形成规模。郑云认为,随着微电影创作问题的突出,相关培训一定会慢慢形成。
    近日,由中央新影集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创办的亚洲微电影学院成立,像各类影视学院一样,开设了编剧、表演、影视化妆、后期编辑、摄像技巧以及器材使用等专业,成为微电影的专门培训机构。这是微电影培训的首例。此法或许可以解决微电影的内容瓶颈。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