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灵动轻逸见真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19 00:38
标题: 灵动轻逸见真淳
灵动轻逸见真淳
——写在 郭惠宇老师从教30年之际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王尔楷
郭惠宇老师从教已经三十周年了。从农村中学到县城中学,再到省示范高中,从一位普通教师到正高级教师,成为安徽语文学科的领头人,几十年如一日,勤奋执著,孜孜以求,风雨兼程,一路高歌,开创了语文教育的一片崭新天地,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灵动”风格,在教育教研、编写教材、培养后生、开设校本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对其语文教育的“灵动”风格作一点粗略的梳理与归结。
一、精粹: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
——司空图《诗品》
精粹,即“精炼纯粹”(《现代汉语词典》)。聆听郭老师的课,第一印象是“精致细密,韵味纯粹”。他十分擅长找到文本“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穴位”,通过这几个点或环节,像一位娴熟的向导一样,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风光无限的艺术殿堂。
1.醇厚:追求至纯语文味。精益求精,追求绝妙是郭老师几十年来在语文教育上一贯的品质。无论课文内容多么庞杂,篇幅多么冗长,他都善用慧眼去挑选,长于巧手设计,只为语文课始终姓“语”!例如,《米罗斯的维纳斯》历来是颇有难度的一课,不少老师将这一课上成美学欣赏课。郭老师将重点确定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一方面在目标的定位上,追求阅读方法的层次性,成功传授了三种读解文本的方法:循句贯通,以文解文,勾上连下。另一方面围绕中心句,施展“读文谈美”和“质疑评价”两个环节。这样,教学内容集中,目标明确,处理上自是胜人一筹。他一直努力追求着课堂教学中属于语文的精致,他如是说:“追求精致的语文课堂,是试图要求教学的每个环节甚至是细节更加合理;小到一个开场白、一张幻灯片、一种提问方式、一个肢体语言,大到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学习内容的有效整合、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等等。要做到精致,就要善于简化、巧于整合、精于取舍。”熟悉郭老师的人,都称赞他是个地道的完美主义者!
2.钩玄:寻找最佳突破口。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为此,文本的教学处理就需要探索精微,提要钩玄,正如韩愈所谓:“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进学解》)郭老师活用了“钩玄”策略,善于抓住文本的重点与实质,在“取舍”上表现出大智慧。
郭惠宇老师是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的一等奖第一名。当年参赛篇目是《一碗阳春面》,他以鉴赏小说的情节为突破口,从母子三人四次去北海亭面馆吃面的时间、碗数、衣着、行动、语言等方面入手,抓住母亲四次买面的问语,引导学生仔细诵读,读出情节的变化,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读出特定的文化信息。四句问语牵动全篇小说,十分生动地诠释了“四两拨千斤”的道理。钩玄,就是既善于抓住文本的主脑与精华,捕捉文本最大的亮点,又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最大限度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世界,引领学生“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布莱克语)。
听郭老师的课总会感觉到纯而不腻,精而有味,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你会自然进入“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的纯净境界,沐浴他那精湛的教育艺术所发出的清明照人的光辉。
二、简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司空图《诗品》
“简约”不是简单,而是用貌似简单的内容去巧妙地演绎广博而隽永的教育理念。“简约”的美感来自语文教育以点带面的切入点、主次分明的层次感和穿越时空的透视力与纵深感等方面。郭老师一向注重教材处理的“点与面”、“主与次”和“内与外”的关系。
1.点与面:追求知识的网络化。长期以来,高中语文界一直存在“去知识化”的不良倾向,这直接导致了学生越来越厌学、语文教育质量不断滑坡的严重后果。郭老师的语文课始终重视语文知识的精要实用与必要的系统性,尤其重视程序性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在教学《登高》《蜀相》时,郭老师设计了“诵读感知,觅得诗趣”、”参照比较,探得诗心”、“涵咏字句,品出诗味”三个环节,这本身就是鉴赏诗歌的程序性知识,很好地起到了举一反三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重点讨论并学习了“情景交融”与“借古伤今”两种常用的抒情方式,可谓抓住了两诗的知识要点,为以后进一步迁移鉴赏诗歌的能力起到了必要的奠基作用。
2.主与次:实现能力的立体化。郭老师根据语文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时让每篇课文都有一两个明晰的教学重点和若干个非重点;然后,把每课的教学重点与非重点有机地组合起来,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基本能力的链条或系统。而且,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与变换,这些能力点又在不断循环地得到巩固与强化,为学生今后能力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底子。
文言教学常困扰于“文”“言”的取舍,而郭老师自有他自然和谐的教学手段。教《石钟山记》时,郭老师不偏废文言现象,而是将虚实词的解惑、句式的变化穿插在对“三笑”“三问”的点拨、讨论、分析之中,以少驭多,以主带次,不仅夯实学生文言底子,打通古今语言样态,更让学生体会文章构思的精巧,行文的自如,章法的周密,充分展示文章的内在逻辑,同时借以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探究的勇气与习惯,挖掘经典作品的核心价值。所有这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3.内与外:促成素养的自生化。这里的“内”指的是课内的、当前的与课标规定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能力、习惯等基本要素;“外”指的则是课外的、以后的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语文素养。郭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在基于学生现状的前提下,不仅着眼于课标与教材上教学内容的学理规定,更瞄准未来去精心设计未来学习与发展的素养要求。
他打破时空阻碍,打破文体、单元与课内外的壁垒,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灵活机变,追求“通畅”。以必修课为例,人教版第一册中,《小狗包弟》是一篇以“十年浩劫”为背景的回忆性散文,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是以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为背景的一篇新闻报道。二者都是重大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却有着相似的主题: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在教学中他破除单元局限,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既比较不同文体的叙事方式和结构特点,又站在审视历史、关注心灵的高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悟和思考,让学生在心灵震撼的基础上能有更深层次的追问和反思。
他教授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唐诗部分,改变教材依时为序的编排方式,而将31首唐人作品,重新以题材为序,组合为诸如“怀古:怅望千秋一洒泪”等八个板块,带领学生穿行于古人不同的生活领域内,游走在从初唐到盛唐的时空间,自己体会着与学生一起对教材颠颠倒倒、翻来翻去的乐趣。
变化多端,奥妙无穷,带给学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般的清新深沉之享受,这就是郭老师的语文课又一魅力。
三、纤秾: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司空图《诗品》
“纤细稠秾,谓之纤秾。纤,指纹理细密。秾,是色泽葱郁。它质地细,密度大,色彩浓,组合匀。”(语见王明居先生《诗风格谈》)这里,借用“质地细,密度大,色彩浓,组合匀”评价郭老师教学特色是名副其实的。“纤秾”与“精粹”看似矛盾;其实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教学内容带给人的醇厚美感,而后者是文本处理艺术所折射出的智慧光芒。
1.点染:使习得美在过程。“点染是画家手法,有些处加点,有些处渲染。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有些处烘托,点明后用景物来烘托,更有意味。”(周振甫《诗词例话》)有过几年习画经历的郭老师,算来深得其中的奥妙。他将这种传统加以借用并改造,用得轻松自然,不留痕迹。在他的课堂里,“点”演变成为引导、点拨、总结、提炼、升华;而“染”则是铺垫、过渡、转接、举例、引申等,这样就实现了“点与面”、“实与虚”、“知识与能力”、 “重点与一般”的辩证统一。
教韩愈的《师说》,他改变文本原有的教学程序,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开始,列数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父耻学与子“小学”、“君子们”与百工之人对待学习的不同态度和方法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唐社会人们“耻学于师”、世风日下之弊端,随后他激情迸发:
“在经历安史之乱的重创之后,大唐王朝的辉煌与严整已日渐消散了,纲纪崩溃,仕宦昏暗,浮躁浅薄,甚嚣尘上;只有一些对王朝还未完全失去信心的志士文人才会忧心忡忡,才会不平则鸣,才会大声疾呼,才会抒写自己的愤慨,才会以文载道。……”
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有所贴近时,他才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的内容水到渠成融为一体,先“点”后“染”,让学生真正地领悟从师的意义、作用和标准。
2.绵密:让历练醉在所得。沉浸在郭老师的课堂里,你会感受到课堂中精深的教学理念、睿智的教学艺术、充沛的思想情愫和丰富的语文元素。对学生而言,每节课的学习自然也是收获丰足的。
在教学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时,郭老师引领学生从诗意的漫想、诗性的意境、诗化的语言和诗人的气质四个方面赏鉴这篇诗化散文。首先,启发学生理清了文脉,然后又从具有画面感、动态感、色彩感、朦胧感和空灵感的特有意象入手,让学生理解了散文的凄清、幽雅的意境;再则揣摩文中叠词运用的音韵效果、句式整饬的审美特点、长短错落的复杂意蕴;进而感知作者对整个人生、历史的哲理性体悟;最后,从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度空间”,感知了诗人的气质。最令人难忘的是指导学生对诗化语言的揣摩玩赏,可谓细致入微,匠心独具,令人陶醉!
以其中揣摩长句为例:
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郭老师将文中的这段话定格,放大,和学生一起推敲作者刻意将文句拉长,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富的效果,引导学生在不变动原文的基础上,对文句作不同方式的切分,居然讨论出四种不同切分、朗读方式,新奇有趣;透过文字的变化,雨如回忆的音乐,带领读者领略了江南与四川不同的雨中即景。通过文体互换的方式直观地显现出余光中散文的诗性特质,从而,让学生获得了对语言意味丰厚、解读多元的阅读体验。
郭老师的课就是这样一往情深地诠释着真切的纤秾之美,无论教学什么内容,都给人“如将不尽,与古为新”的独特之美。
四、圆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司空图《诗品》
《现代汉语词典》将“圆浑”解释为“(诗文)意味深厚,没有雕琢的痕迹。”郭老师的课设计自然,底蕴深厚,理念精深,贯通自如,仔细玩味如同品尝隔年的美酒,香醇馥郁,回味悠长;又如观赏出水的芙蓉,生气勃发,自然清纯。
1.遵道,还语文教育以生命。我们知道,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致力于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个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可是我们当下给了学生多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又有多少人关注他们今后的人生的幸福?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对生命的关注?郭老师的成功做法是:
首先,用教师的生命激情去唤醒学生生命的情愫。如教辛弃疾的《水龙吟》,一般教师都习惯上让学生去感受词人的心境,而学生会漫不经心的说出:悲愤、无奈、哀叹、痛苦等等,他们是在对词作加以总结和概括,而不是感受,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郭老师教学时巧妙抓住这“英雄泪”三个字,不断追问到底为谁流泪,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英雄,又会有谁来揾,然后再来感受词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心中的辛弃疾时,你分明能看到他们感动的表情与愤激的情绪。
其次,用师生的生命意识去发现文本世界的生命图景。郭老师善于引领学生去寻找文本世界的美,发现文学形象的美,体察大师心灵的美,追求刚与柔的配合,动与静的和谐,疏与密的安排,雅与俗的完美结合,引领学生去发现言语之外情感深处的美丽,去营造传递情感相互体验的生命交流场,去发现文本世界中精彩的人生。
教学《定风波》时,他没有急于给苏轼的人生意义贴标签下定义,而是先着力于去还原一个真实的苏轼,一个有爱有恨有愁苦有放浪的活生生的人,从那风雨斜阳的环境中去重温曾经遥远的故事,从吟啸徐行的形象里体会任平生的心绪,从多舛的人生遭际中感受无雨亦无晴的超然淡定,使学生终于明白了语文“美”在意境的揣摩,形象的分析,情感的体验中袅袅飘散……于是,一个真实的苏轼便向我们走来。
2.归本,求语文学习以有用。他特别重视语文的实用性,他理解的“有用”,不仅关乎学生切近的利益:丰厚的词语积累,娴熟的语言运用,缜密的阅读能力,良好的写作技能甚至包括熟练的应试技巧。还体现在于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有用”,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有用”。多年来,郭老师的语文课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开展研学、开设选修课、发动学生调查地方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习惯、研究方法、沟通技巧、总结反馈等方面的全方位教育,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养成了良好的综合素养。例如他在开设选修课《〈史记〉选读》时,连续两届让学生完成研修作业,选取最令自己心灵震撼的篇目写出小论文或创作文学作品,编订成册发给每个学生留作纪念,他特别在意利用经典强大的育人功能去引导学生由读史,升华到读人、读心……让《史记》成为在孤寂中找到慰藉、在黑夜里找到光明的一盏灯,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精神密码与生长基因。
总之,无论是郭老师的语文课还是他所进行的语文实践,都充满了生命生长的力量,都蕴含着“具备万物”又“超以象外”的“圆浑”,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余光中曾在《逍遥游》后记里说:“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国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迭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三十年来,郭惠宇老师也一直在冶炼一颗名叫“灵动”的仙丹。 他在静待春暖花开:守着讲台,乐于播种,于斯看日出日落;守着校门,精于耕作,于斯听潮起潮落。如今,这颗灵丹已经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它以爱心、忠诚与使命炼成,它用勤勉、血汗与智慧铸就,凝聚着成就、思想与魅力,满载着期待、荣耀与喝彩,在语文杏坛上熠熠闪光!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4年1A)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