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放大美的瞬间——抒写美的畅想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26 14:33
标题: 放大美的瞬间——抒写美的畅想
放大美的瞬间——抒写美的畅想

蒋念祖


一、导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物、美的艺术,我们总会心驰神往、流连忘返,梦绕魂牵-------我们总希望美的瞬间能够永驻心间;我们总感慨世间美的事物难得可贵,我们总希望“美”能够充满人间。那么“美”到底在何方?
美在自然。自然美,就是自然领域的美。无论是蓝天白云、高山流水、花香鸟语、彩虹落霞等自然风光,还是烟波浩淼的大湖洞庭、巍巍耸立的三山五岳等游览胜地,都属于自然美的范围。自然美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美。比如沙漠林带、千里海提、高峡平湖、阡陌纵横的田野、人工培植的花木等等。它们都像一块磁石,凝聚着人类扭转乾坤的意志和才能,也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创进新生活的本质力量。还有一种是未经加工的自然美。比如清风明月、幽杯曲涧、花香乌语、崇山峻岭、大漠长风、电闪雷鸣等等。前一种自然美直按显示了人类的本质力量,所以和社会美十分接近。后一种自然美的社会内容比较隐秘,它们主要以自身的自然形式取悦于人。
自然景物之所以美.,往往由干它的某些自然特征引起了人们的联想、想象,成为人和人的生活的暗示和象征。比如在三五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蔚蓝色的天空,皎洁的色泽、温和的光亮、恬静的气氛;这些形式因素便足以引起我们的美感。朦胧的月色,美妙的神话传说,又给我们带亲无穷无尽的遐想,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人透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
当然自然美的这两种形态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比如那汹涌澎湃的长江水,昼夜不息,滚滚东流,显示出雄壮之美;引起多少哲人高士韵喟然长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她改造它,利用它.到如今,更是“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见同一自然景物,便可以同时具有这两种形态的美。   
自然景物又具有各不相同的风格。比如人们熟如的便有新谓“泰山之雄,华山 之险,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黄山之奇”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又可分作两种风格;一为壮美.:一为优美。比如同是奇景,奇雄、奇险属壮美,奇秀、奇艳属优美。一般说来,壮美的景物着重显示自然界的雄伟、险峻、壮阔,它作用于人,往往使人产生崇高、敬畏之感.、比如奇峰陡峭、松柏参天、怪石嶙峋、海浪啸云、旭日东升等便属于壮美。优美则着重显示自然界的幽静、秀丽,它作用于人,使人产生精神愉悦之感。比如小桥流水、清风明月、莺歇案舞、,芳草萎萋、弱柳柔丝等,便属于优美。
自然美则保持着它自身的自然形态,具有分散、流动、易逝、多角度、多侧面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欣赏中对自然景物进行重新组合,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自然景物放在一定的视角框架之内,处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从面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比如桂林的象鼻山如果从东向西观看,那不过是一座毫无特色的石山,只有从北向南观看,才能“发现”它是大自然造化出来的艺术品。陈从周先生在谈欣赏园林艺术时指出,要领略借景、对景之妙,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恰当的观察角度。郭熙在《山水训》中说:“春山淡冶面如笑,夏山苍翠面如滴;秋丘明净雨如妆,冬小渗淡面如睡”,可见在不同的时间季令,同一景物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二是了解有关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介绍有关韵艺术作品,如山水画、咏物诗、游记、交响曲等,这既可以为观赏自然美助兴,又可以从中体味到观察、欣赏自然美的方法。
美在社会美在“人”。从历史上看,人类对人体美的追求由来已久。从原始民族崇尚图腾,到古希腊的人体雕塑,从唐代敦煌的飞天仙女,到杭州飞来峰上的元代少女像,到处都留下了人类追求人体美的足迹。其实人体美只是人的美的一方面内容,而人的美也只是社会美的一方面内容。社会美,包括人的美,还包括实践活动的美和实践成果的美。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为保家卫国而进行的浴血奋战,农民们翻土播种、挥镰收割,高炉边钢花飞溅、铁水奔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商晶,同事间的深情厚意,情侣间的深切爱恋,文雅的举止,翩翱的风度....  可以说,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属干社会美。社会美的最大特点是与社会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人们则不仅能欣赏社会美,而且也能参与社会美的创造。社会美的第二个特点是以内容取胜,与社会功利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比如人的美,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两个方面。外在美指人的相貌(体态、语言、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美,内在美指人的心灵、品格、情操、智慧、情感等方面的美。这些从根本上说都属干“善”的范畴,不同之处是,“美”必须以具体形象将“善”与“真”统一的内容显现出来。外在美当中的相貌、体态等形式美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条件,语言、仪表、风度等则不仅与先天条件有关,而且与内在美有着密切关系。生活中有些人尽管在相貌、体态方面有所不足,却仍能给人以风度翩翩之感;相反,有些人尽管五官端正,举手投足却使人感到猥琐、鄙俗,其道理就在于.此。古代哲人曾经说过的“里仁为美”,“充实之为美”“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都是强调内在美亦即所谓“善”在社会美中的地位。
美在科学。 科学中的美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科研对象的美。天文学家眼里的星系、宇宙,物理学家眼里的粒子运动径迹等等,这些对象如果仅仅从人们欣赏自然美的眼光来看,可能并无特别的美感,但是科学家却能感受到它们吸引人的美的特质。比如密立根就把自己探测到的字宙射线称为“天堂的音乐”、“原子降世时的啼声”。虽然科研对象也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但科学家感受到的美,并不是自然美,因为它不同于由物质对家的感性直观形式所构成的美。比如同是观察大空的银河,普通人欣赏的是它纵横苍弯的气势,以及在夜幕衬托下那飘渺、淡泊的景致,而科学家眼里的银河的美,则不仅在干它十限生机的奇境,它与我们生活的这个渺小的地球的和谐、统一。二是科学实验的美。从事科学研究需要多种才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实验。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实验,如伽里略关干惯性的理想实验,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引力恒量的实验,焦耳测定热功当量的实验,斐索测定光速的实险,汤姆逊求出电荷质比的实验,都体现了实验美。美国著名实验家迈克逊,运用他设计的干涉仪,把光栅的分析能力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他和莫雷一起进行了“以太漂移实验”,成为狭义相对论思想的基础实验之一。爱因斯坦说:“我认为迈克逊是科学中的艺术家,他的最大乐趣似乎来自实验本身的优美和使用方法的精湛。” 三是科学的理论美、公式美。科学理论具有“真”的品质和“善”的功能,这是科学美、公式美存在的基础。开普勒说他以难以指信的欢乐心情欣赏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爱因斯坦称赞波尔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维领域最高的音乐神韵”,“给人以壮丽的感觉”,而他的广义相对论则被誉为“现代物理理论中美的 统一”,“像一件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品”。 科学的理论美、公式美,归结为一点,就在于它的多样化的统一。多样化统一,也叫和谐,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科学的理论、公式同样也应当具有多样化统一的特点。代数中多项式方程及其虚根的成对出现,函数与反函数图像,线性方程的矩阵,都呈对称性。笛卡尔建立的解析几何是在代数和几何图像间建立了一种对称,狄拉克预言的正电子,与通常所说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堤对称的,凯库勒的苯环结构式,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都显示了一种对称均衡的美。 多样化的统一,还表现在以简单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欧几里德几何学是受到历代科学家赞美的理论体系,它从十条公设和十条公理出发,通过演绎推理,形成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牛顿力学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恬了开普勒、伽里略的成果,把地上和天上的力学运动现象全部包括其中;爱因斯坦则在更高的层次上以两个假设(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为基础,建立起狭义相对论,把牛顿力学作为宏观低速状态下的一种特例而包括其中。
美在艺术。郑板桥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里所谓“眼中之竹”是指现实中竹的形象和画家的思想感情相结合而形成的意象,而“手中之竹”则是经过画家的笔墨技巧、创造性劳动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艺术美主要就在于艺术形象中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美与所表现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之美的统一,就在于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造型艺术是通过塑造客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欣赏造型艺术,一般说来首先是要感知作品塑造的客体形象,从中获得对生活的认识,然后才能从中间接地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雕塑存在于三度空间,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获得不同的印象。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学会选择观赏的最佳角度,并使观赏的感受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绘画存在于二度空间,和雕塑相比,它虽然不具备三度空间的实体性,但是却能更为具体细致地描绘客体形象。在欣赏中可在把握总体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的刻画。《韩熙载夜宴图》中,主要人物韩熙载的性格鲜明突出,他的苦闷郁抑,从那传神的眼睛中便可分辨出来。而达·芬奇的画《蒙娜丽莎》,则以那微微斜视、柔和明亮的眼神,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一双丰腴柔软的手搭在一起,使人感到她是那样地悠闲自得。绘画的艺术语言主要是线条、色彩和构图。比如线条,不仅标出了形体的空间界线,同时也凝聚着画家的感情。线条的硬软坚柔、轻重缓急、光辉滞涩、清晰含混等品格,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干湿、曲直、快慢等节奏变化,都可以表现出无限丰富的感情层次。中国画的线条,情感意味更为丰富。比如山水画中的披麻皴,由近于平行的线条组成,运动徐缓,延绵层叠,疏密相间,给人以宁静、谐和、淡远的感觉;斧劈皴,由粗壮的短线和断线组成,运动疾速、锋利逼人,给人以激越、兴奋的感觉。引导学生感受绘画中线条、色彩和构图的情感意味,将会使欣赏活动达到较高的层次。雕塑的艺术语言是形体。欣赏雕塑美,要注意形体的组合变化,体会其中表现的感情。比如古希腊时期的《米洛阿芙洛狄忒》,形体变化上形成四个画的转换,转换的幅度很小,微妙而协调,表现了女性温柔典雅的气质,给人以优美之感。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被缚的奴隶》,一脚挺立,一脚上抬,形成一个大面,整个身子剧烈扭转,形成另一个大面,通过这两个面的强烈对比,给人以强有力的感受,突出了奴隶的挣扎。
无论在哪一种艺术样式中,生活现象的某些方面是直接反映的,而另一些方面则可能是间接反映 的。某种可视可听的感性材料所构成的艺术现象,诉诸欣赏的想象力,通过他们的想象、联想,就可以过渡到对形象的间接性的感受,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音乐擅长于通过音响表现感情。虽然有些音乐家也致力于运用音乐语言描绘客观世界的真实画面,揭示感情赖以产生的基础,但他们所描绘的毕竟还是一种音乐形象,只有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才能把它们转化为客观世界的形象。描绘性的音乐作品是通过对现实音响的艺术摹拟来引发欣赏对相关生活形象的联想。李斯特的钢琴曲《雷雨》,运用强有力的和弦连奏和震音以及音阶的快速行进等手法,造成对雷雨声的艺术模拟,德彪西的管弦作品《夜曲》第一首《云》则是运用有层次的声音运动唤起欣赏者对云层缓缓移动的视觉形象的联想。
与音乐相比,造型艺术具有较多再现的因素,但是静态的空间形象,难以反映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艺术家们为了克服这一局限,在创作中往往选取生活流动过程中关键的一瞬间加以表现,这一瞬间既包含着过去,又暗示着未来,留给欣赏者以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列宾的油画《归来》描绘的是一个革命者从监狱中出来刚刚跨入家门的一瞬间情景。革命者的从容,家人的惊喜,表现得很突出。从这凝固的一刹那间,我们不是完全可以让学生想象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吗?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所谓“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即把与作品无关的景物一律删除,画面上留下一大片空白,留待观赏者去想象、补充。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父垂钓船头。画面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了解了这一特点,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联想,将有助把握作品深邃的意境。与绘画相比,雕塑创作往往没有背景,对人物的姿态神情也不作细致的刻画,这就要求雕塑家对现实作更为集中、概括的反映,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欣赏中借助于语言的暗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欣赏造型艺术,还须引导学生发挥联觉的作用,这样眼前的艺术形象就会成为有声有色、生气贯注的形象。罗丹曾说,每当他见到巴黎凯旋门墙上吕德雕塑的《马赛曲》,就好像听到那自由女神正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武装起来,公民们!”
美在文学。文学鉴赏,一般过程是经由语言的感知、理解,把握作品的形象,从而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在这过程中领略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思想感情美。当然这样说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事实上文学作品中语言、形象、思想感情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对语言美、形象美和思想感情美的欣赏活动,也是相互渗透、相互循环的。文学作品可分作两大类。一类是侧重于再现生活的叙事性作品,如小说、叙事散文、叙事诗等;一类是侧重于表现作家主观感情的抒情作品,如抒情诗、抒情散文等(戏剧可归入两类作品中)。它们在语言、形象、思想感情的表现等方面各有不同的审美特点。(这方面内容同学们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把审美欣赏时的印象、感悟、思考、联想、想象,以美的文字凝定下来,我们就留住了美的瞬间,供自己回味,与朋友分享,就“放大”了“美的瞬间”!
美,在我们心里。“世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含义是,欣赏美,需要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但是人们也常说:审美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对人的发展和人的审美心理的建构的作用。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以及个性、趣味等多种心理要素协同作用,形成审美判断和审美领悟,产生审美快感,完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感知如果没有理解和想象的参与,就会成为生物性的快感;想象如果没有情感和理解的参与,就会成为一种胡思乱想;情感如果没有理解和想象的参与,就失去了规范和载体,成为生物本能性欲望的发泄;理解如果没有想象和情感的参与,就失去了感情特征和潜力,成为在抽象概念中游离的逻辑思维。可以说,感知是美感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想象是美感的枢纽和载体,情感是美感的中介和动力,理解是美感的制导和规范。在对艺术的审美活动中,一旦这四种心理活动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便使人获得越来越丰富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不断增加,又反过来使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优化,审美兴趣、审美能力不断发展。“放大美的瞬间”关键是要让自己、让我们大家都具有“发现美的眼睛”!
美在创造。有了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人就不仅能够发现美欣赏美,还能创造美。上面所说的美的景物、美的社会、美的艺术、美的科学、最终总是具有审美创造意识、审美创造能力的美的“人”创造出来的。而且,有了这样的人,他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艺术精品;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诗意的生存”、“艺术化的生存”!中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对如何生活,都曾提出自己的主张。儒家的审美观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他们认为,人生应当有所作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道家则认为,人生应当活得潇洒,大可“逍遥游”,不要斤斤计较功利得失。可见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他们的审美观念、哲学观念都是一脉相通的,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之亦然。优秀的艺术作品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审美态度,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幽默感和敏感的一个合适的比例。没有对人生的现实主义,要想挚爱人生,认真生活,养育深厚的感情,都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实主义如果没有理想主义的提挈,那就会成为无原则、无目的的彻尾的庸俗。幽默感是一种深沉的智慧,而不是轻薄。幽默可以使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达到明智和适宜。因为不管是现实主义也好,理想主义也好,都是对生活和人生热烈的心性,如果它们加上敏感这付催化剂,那就有可能出现两种危险:或是为现实所榨干,或是为理想所焚毁,而幽默这个明慧的老叟却使人们既与现实又与理想(主要是过于切实际的空想)保持合适的距离,它使我们能够酷爱人生而不过度,向往理想而不矫情,能够站在超越现实的地位,却不敌视现实。它总使我们对人生执着情深而又旷达超脱。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人自身。我们当然憎恶那种不劳而获的享乐主义,但是我们同样反对把人作为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作为生活的主人的观点。生活的主人意味着他是生活的目的,他创造生活,同时充分享有生活。充分享有生活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占有,而且意味着从精神的、感情的方面同自己的生活进行交往,超越动物性的本能生活,超越本能生活所划定的狭隘范围,开拓一片广大的精神空间,获得只有人才有的,不仅能生活而且能观照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似地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成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朝气蓬勃的人。
人的“美”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格之美。广义的人格,包括人的倾向性,比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方面;同时还包括人的心理特征,比如气质、智能、性格等方面。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也是广义的“人格”。那么人格之美称颂的就是“健康人格”是心理素质各个方面都优秀的“理想人格”;狭义的人格只是指道德品质优秀,够得上“做人”的高等级资格。儒家的“圣人”,道家的真人,佛家的“菩萨”,都是指达到各家道德修养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信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群,都会有自己的“健康人格”、“理想人格”。因此什么是“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的意义,如何培养“健康人格”可以谈论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我们可以将话题尽量限制在比较小的范围之中,这样比较容易掌控。比如仅仅谈“健康人格”中的气质方面、认知、智能方面、情感情绪方面、意志品质方面、性格方面,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都可以成为单独的话题。人格之美,既是我们审美欣赏的对象,更是我们审美创造的对象。
果真如此,“美”将会充满时间空间、宇宙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