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论教学策略的学生选择取向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1-30 17:51
标题: 论教学策略的学生选择取向
论教学策略的学生选择取向
作者:孙德芳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学校核心研究命题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今的教学精神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选择。“教是为了不教”是学生学会选择的依据,“要学生成为他自己”是学会选择的标志,创新是学会选择的核心旨趣。主体选择性缺失是当今教学的现实困境,为此要倡导满足学生学习选择需求的教学策略: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选择动机;灵活调动学生的学习选择兴趣;坚定学生的学习选择信念。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内容的多样性和时机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学生选择的有限性。
[关键词]学生学习;选择需要;学会选择;教学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学给予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以极大关注,然而现实的教学似乎仅仅关注了学生外在的、形式化的“自主、合作、探究”,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挖掘学生自身的巨大潜力,忽略了最能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选择问题。关于满足学生学习选择需要的教学策略问题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成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在思考和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要关注四个问题:一是教学的基本精神与学生选择的关系是什么?二是当今教学中学生选择的现状与困境如何?三是在教学中该怎样满足学生学习选择需求?四是学生学习选择的条件与局限有哪些?
一、教学的基本精神:让学生学会选择
(一)“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会选择的依据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对教学真谛的高度凝练。这个观点“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吕淑湘),是他对一种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可行教学模式的期望。它“不只是理论问题,而且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问题”。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叶先生把教师和学生看作是现实的并拥有无限可能性的主体存在,而不是纯粹从外在的符号化的获得知识的尺度去规范他们。
学生怎么成为主体?怎样在教学中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很显然,前者是后者的明确答案,也就是说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那么什么情况下的教学才算是尊重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能会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但是,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选择才是学生成为主体的根本标志。如果说“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学存在的根本目标的话,那么“学生学会选择”则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
(二)“要学生成为他自己”:学生学会选择的标志
既然让学生学会选择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精神,那么学生怎样才算是学会了选择?选择是人的自主性的表现,进行自觉和自主的选择则体现出人的自由。
学生是能动的学习主体,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选择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接受什么、忽视什么,并以何种方式对接受的信息加以重组和改造、以什么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选择。课堂上从由学校、教师、家长决定学生“学习什么”和“怎么学”,到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不仅仅是角色的简单转换,而且是学习观念的深刻变革。
选择是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重要体现。选择决定了学生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选择便有什么样的课堂表现。学习内容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和生生的交往互动方式,选择的结果和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进而构成了特殊的教学情境,这种特殊的学习场域是学生主体选择的结果。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活是学生由能动的、创造性的选择生成的;没有学生选择的教学则是沉闷、压抑的教学。因而,当代的教学精神是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成为他自己。
(三)“没有选择就没有创新”:学生学会选择的核心旨趣
我国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要走出传统的研究范式,就必须寻求新的研究的立论点。就此,裴娣娜教授归纳为两点,一是创新,二是实践。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创新成为当今和未来培养学生的重要教学指导思想,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下教学研究必须首先要回答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条件是给以学生自主选择权。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才会有真正的自由,有了真正的自由才会有创新与创造。可见,学生学会选择的条件是自主和自由,而学生学会选择的核心旨趣则是创新。因而可以说,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选择就很难有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操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的现实困境:主体选择性缺失
(一)教学中的“变”与“未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开始了“软着陆”。尽管十年的坚持并没有创造人们所预想的那些“成绩”和“目标”,但是,它创造了另一个意义上的伟大——在最广大的层面实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启蒙。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74%的教师认同“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的理念,对“您所在学校新课程改革开展得怎样”的提问,有6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开展。|5J总之,这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无论是“形而上”的“理念”上还是“形而下”的“实践”上,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无论是在“点”上还是在“面”上,都有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反映出教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学生“主体位置”的认可。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仍然存在。例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还停留在许多人脑海里,许多教师还过于强势,为学生的学着想不够,其教学目标迷失,教学内容不够确定,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形式阶段。怎么让学生自主?如何开展合作?怎样进行探究?这些问题没能从深层次上得到解决。“升学率”作为指挥棒的总体形势没有改变,当前师生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师生的幸福指数仍然不高。
(二)学生主体选择性缺失的表现
调查发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型研究性学习上,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都明显偏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多表现为表面化、形式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贡献。
概括起来,学生缺乏选择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选择的自主性明显存在不足。大量的观察发现:学生不能自主参与到学习选择中去,在学习选择中缺乏独立判断和决断的能力,自觉自理意识还比较薄弱。二是学习中交往选择的单一性和规制性。学生学习选择中合作和交往比较单一,他们过多地被“精密”的教学设计、“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书本内容、“热闹”的教学形式和“规一”的教学评价所制约。学生课堂活动更多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如小组的确立、人员的构成、问题的呈现和讨论形式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来确定和安排的,更多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处于边缘的孤立状态,小组合作交往学习成了课堂的“点缀”,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三是学习选择中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欠缺。在课堂学习选择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明显存在对自我学习进程、自我学习结果反思不足的问题。过度规一的课堂教学没能给学生留下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可能是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综观当代教学状况,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失却了本来应该拥有的自主选择机会和权利,他们被统一的、规制的课堂教学所压抑,从而造成了学习的机械性、跟随性和无主体性,进而对课堂失去兴趣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的策略指向:满足学生学习选择需要
选择需要的合理满足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选择需要的引导与满足,可以从学习动机需要、学习兴趣需要和学习信念需要三个方面来阐述。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念,学生才会主动、自觉地进行有选择的学习。
(一)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选择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原因,对学生学习活动具有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并能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的具体目标。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集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心和满足感。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包括学习开始阶段的态度与需要、学习过程的刺激与情感、学习结果的能力与强化。具体说来,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提出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第一,外在动机的激发。外在动机的激发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要给学生明确而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追求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蹦一蹦摘到桃子”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外在动机激发的理论依据。其次,要合理利用学习反馈,强化学习动机。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对进一步激励学习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反馈信息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检查和评定时,教师要公正、客观,慎用负面反馈信息。最后,通过教学艺术来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自身的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要考虑到个别差异。例如,对自卑的学生应以表扬为主,使其有更多的成功机会,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对于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不足。
第二,内在动机的激发。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好奇心来进行,如用新异、惊奇、矛盾、不合理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有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要掌握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用以往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用容易实现的达标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用真实或模拟的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经历体验;用学习成功,让学生享受满意和喜悦。
(二)灵活调动学生的学习选择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想方设法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习兴趣:课前导人可以采用展示挂图、设置悬念、讲述故事、演示;过程中要明确学习目标,选择最佳突破口,设计操作训练。总的来说,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有目标引导法、情绪体验法、知识储备法、情境感染法、新颖教学法、信息反馈法和竞赛激励法。众多方法要灵活利用,教师既可以“景”唤趣,也可以“美”促趣;既可以“用”激趣,也可以“趣”引趣。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阶段划分对兴趣的培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教师可以先从趣味性着手,在有趣的基础上继续巩固有趣的成果达到对学习的乐趣,此时学生的乐趣已经表现出长久性和相对稳定的性质。但这两个层面的兴趣可能还停留在对学习对象和活动的外在兴趣的吸引上,要想真正让学生对抽象的科学世界和理性世界产生兴趣就必须在乐趣的基础上实现志趣的培养。志趣不仅具有了稳定性而且也具有高度的效能,这就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内在动力。
(三)坚定学生的学习选择信念
学习信念是根植在学生脑海中深信不疑的东西,学生的学习信念是学习中的抽象的深层需要。这种需要尽管是一种无形的理念,但它时刻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信念包括对学习指导教师的信念,对学习目标的信念,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对班级人际关系的信念等。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既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又要使学生能够谦虚谨慎;既要让学生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又要让学生灵活机智;既要让学生坚持己见,又要让学生敢于突破和创新。教师要坚定学生的学习选择信念,一要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二要让学生设定人生发展目标,三要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四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督促来履行计划。
学生的学习选择需要是学生自身角色所决定的内在需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乐于自主选择。
四、教学的操作条件:学生学习选择的限度
当我们谈论选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主体的差异性、层级性,同时也要考虑选择客体的多样性、针对性与适切性。选择时机的把握对教师来说也是挑战。很显然,对于未成熟的学生而言,其选择是有限的。
(一)要考虑选择主体差异
教师在进行选择性教学策略的时候,要清楚三点。其一,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说他们的学习选择是自发的,是靠兴趣、习惯支配的。这种自发的选择虽具有某种选择意味却不是真正的自觉选择,其中原因之一是选择的过程缺乏价值判断,同时也不知道在自己的选择过程中是否干涉别人的选择。其二,学生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时候,要知道自己的定位,要明确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一定要审慎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的自主选择要以不违背纪律为限度。其三,学生是多样的。学生的个性、兴趣、习惯、能力具有多样性。每个学生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如何给予不同的学生不一样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是在选择中成长的,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就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选择,这是教学的核心指向。
(二)要区分学生的选择内容
学生的多样性与层级性决定了学生选择需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最根本目的就是要给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所以在教育教学策略中,怎样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点上,教师在考虑学生多样性前提的基础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选择内容的针对性,要深刻挖掘与提炼内容,保障内容的适切性,力争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学习的选择内容。
学校教育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每个孩子接受集体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个体教育。教师在集体中给学生分配任务或工作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同时这种选择意味着责任。不承担后果的选择是“随随便便的主体性”,是对学生的“放纵”与“不负责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三)要把握学生的选择时机
选择时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准确地、恰当地给学生提供选择内容让学生负责任地进行自我判断与选择,从而得到自主成长与发展的机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一对时机的精辟论述在学生学习选择的时候仍然适用。偶然事件对学生人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或许教师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微笑都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洞察教育学生的时机,给学生提供选择机会,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习、进步与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3.12)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