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杨恒均:闯入学术殿堂的草根与不接地气的学者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2-2 08:03
标题:
杨恒均:闯入学术殿堂的草根与不接地气的学者
杨恒均:闯入学术殿堂的草根与不接地气的学者
首届“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IAES)年会”在南通召开,主题是“撞击与融合:东西方研究的挑战与展望”。这次会议的最大特点就是“杂而不乱”、“争而不吵”。
所谓“杂”,这次会议不但打破派别,还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与会者有哲学家、儒学大家、文化学者、自由主义学者,也有书画艺术与养生专家、出版人与编辑、网站工作者、国际关系与军事问题学者、美学教授等等,六十多位与会者来自中国大陆、香港,美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所谓“不乱”,是指会议始终围绕“东西方研究”展开。无论是大师级的学术专家张隆溪教授所做的“东西方研究:历史、方法及未来”的主题演讲,还是《世界华人周刊》社长张辉的海外办杂志之道、九州出版社王杰教授的总编体会,又或者是实业家与养生专家陈惠先生以中华瑰宝灵芝为例,大谈养生之道,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两天的会议高潮迭起,始终“杂而不乱”,争论激烈却没有出现吵闹。难怪参与会议的腾讯网杨子云女士在微博说“这是一次超越以往经验的会议。”
其中一场“超越以往经验的”对话就是由我同来自搜狐、凤凰与腾讯的三位网站编辑进行的。这些年,每年我都会参加多场会议,其中又以媒体与学术两类会议最多。开会多了我就发现,这两个会议的很多主题是重复的,可参加会议的人很少相同。穿越在这两种会议之间的人除了我,几乎找不出几位。于是,我就想找机会,把媒体人、网络草根与专家学者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次会议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然,带着草根甚至屌丝级的网友闯入学术殿堂,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一天的学术发言之后,最后一个由我主持的与网络媒体的对话,主要是请网络工作者凭借网络经验,站在普通网友的立场上,对学者们的发言做一个海阔天空的评价。大家在表达了对学者们的钦佩之余,有两位都同时提出,希望学者们的研究能够更接“地气”,多关注中国社会现实,中国转型与改革进程,以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动态。结合中国互联网上普通网民对专家学者的看法,这种意见不能不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网民如果掌握理论
这种看法却在学者中引起了比较激烈的回应。接下来的专家学者针对媒体工作者对话的发言,立场鲜明地指出了网络媒体工作者发言中的不妥之处:学者与媒体人有不同的领域、工作职责与社会责任,追求也不一定完全一样。接地气的专家固然需要,但更多的学者应该专心于自己的研究,不受外界左右,更不应为互联网的浮躁甚至政治所扰。专家们大多表达了相同的看法,由于这是以专家学者为主的会议,网络屌丝也就搜狐的赵牧、凤凰网的李志题和我等三、四位,一度让我感觉,我们坐到台上不是发言,而是接受专家学者的批评和教育的。
然而,不得不承认,学者的发言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这样说,媒体工作者与专家学者分别站在自己立场上的发言都没错。例如,对于大多数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如果都赶时髦,齐齐投身于众生喧哗的网络,以写博客代替学术研究,或者随波逐流,告别长篇大论,力争当一名用140字来引导舆情的微博意见领袖,甚至像部分网民希望的,所有领域的社会学者都能唯网络民意是从,都来解决网民们提出的问题,放弃独立性,这种做法,恐怕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应有的,对国家对网络也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学者需要专心于学问,有些学问也许对当今的社会现实不那么重要,也不能我们面临的解燃眉之急,但规范的有系统的学术研究,对当今面临的那些问题的深层次探究,或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无法取代的。
网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使得知识的传播也快如闪电,但正如与会学者指出的,网络也存在严重弊端。充斥着大量信息(且鱼龙混杂)的网络往往会耗费网民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更没有耐心去细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博客到微博,字数越来越少,信息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网络上的浮躁与不安,恐怕会蔓延到现实社会中。网络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当今网络的浮躁,不是因为专家学者太多,恰恰是因为太少。由于为数不少的真正的学者受到传统做学问的影响,对网络敬而远之,结果使得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二流、三流学者,也不乏“伪学者”、“伪公知”在造谣撞骗。
这些年,我感觉到自己的一些读者,整天在网络上东奔西跑,有了微博,不读书,连博客也不读了,久而久之,发现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论水平不升反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民们虚心向学者请教,多读些书,实在是很有必要的。
不接地气的“砖家”们
不过,我们的专家学者也要认识到,媒体人草根们指出专家学者不接地气的看法并非全无道理,尤其针对中国大陆的学术界,恐怕还是相当准确的。有人说,中国最大的腐败是学术腐败,最大的贪污浪费是在学术界,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中国有多少大学研究所?有多少纳税人拨款供养的学术研究机构?其数字恐怕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可是,研究成果在哪里?专家学者们心知肚明,屌丝们也明白,甚至连拨款养活他们的国家与政府,也清楚当前学界的状态。一位网友说,现在大量的学术研究竟然是为了评职称;一位出版商说,他看着那些成堆的学术著作就心疼,好像白纸就不是资源,印刷后选几本去评职称,其他的就直接送到垃圾场了。
当然,任何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都是从大量这类垃圾中诞生的。正如言论自由也只会让极少部分思想家留下千古名言,学术自由也只能让少部分人成为科学家与思想家,大多教授与专家学者依然是庸才。庸才不可怕,可怕的是上串下跳的庸才。这些年来,网民们在推动中国社会艰难前行的同时,大批的专家学者躲进了象牙塔,被国民养着吃香的喝辣的,给执政者出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馊主意;偶尔有部分专家耐不住寂寞,跳到互联网上试图引导舆论、指点江山,结果就毫无例外地暴露了他们躲在象牙塔里搞的那些“研究成果”到底是个神马东东。专家,也自然就被网友调侃为“砖家”了。
互联网并不只是草根的,互联网是上天给中国人的最大的礼物。然而,对于很多学者,甚至是一些研究中国问题与政治转型的学者,我发现他们对网络的无知几乎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可能会让一个时间有限的严谨的学者举步维艰,但就此却步的学者势必会把自己弄成外星人似的。我自己接触一些学者,惊讶地发现他们正在研究的所谓“中国未来”其实早就在网上发生过了。这让我想起当年美国那些研究前苏联的众多专家学者们,当他们还在美国绞尽脑汁地研究未来20年如何对付苏联、如何演变苏联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了。当然,随后那些研究所大多也被解散了。
如果说当时的苏联离美国有一定的距离,且有铁幕相隔,当今的互联网对于学者们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穿越学界与网络的我很清楚,在人文领域,除了外国人死也搞不懂的儒学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之外,中国在其他领域的“纯学术”研究几乎落后了人家30年以上(远远大于自然科学)。过去62年里,几乎没有优秀的人文学术成果是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搞出来的。当然,儒学与中国近现代史倒是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名人与大师。
我个人认为,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接点地气,对他们的纯学术研究并不是坏事。接地气,并不是要求他们都去投身社会运动,也不一定要去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但当今中国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任何人文领域的学问,哪怕是看上去不靠谱的纯学术研究,也多少会对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这次“超越以往经验”的会议上,网络草根经过与学者们的交流,认识到虽然“隔行如隔山”,学者们的成果也许不能一针见血,也不能用一条微博或者一篇博文可以讲清楚,但真正的学问不会因为时间与地域而无法发挥作用,是金子的总能闪光。针对会议的主题“东西方研究”,我也坦诚的告诉在座的学者,网络是个好地方,那里,上亿的网民每天都在进行“东西方研究”与对比。
智库:接地气的学术机构
从我个人在“智库”的经历来讲,草根与学者的意见冲突,还在于诺大一个中国,竟然没几个像样的智库。智库,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政府决策以及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
我个人认为,智库就是一个介于纯学术机构与草根民意之间的一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的学术研究机构。这个机构在学术研究与田园调查时秉持学术自由与中立,但提出政策建议时则与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这个机构不能依附于国家政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成千上万的学术研究机构、政策研究部门,很难称为真正的智库。他们大多在需要站出来为领导提出大胆建议的时候,唯命是从,唯唯诺诺,失去了智库的作用,给国家,也给做出错误决策的领导带来灾难。
毫无疑问,互联网民意在过去十年扮演了中国民间“智库”的角色。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告诉我,我们教育部门为给中小学配备校车争取了十年,你们网民却用不到一个星期就让高层从善如流了。据网友粗略的统计,过去十年里,中国政府得到民众支持与喝彩的新政策,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率先由网民提出、推动,部分则是靠更激烈的抗争争取到的。这从侧面敲击了我们那些被纳税人供养的学者,尤其是想给国家“出谋划策”的专家们,从民间与网络寻求资源与营养,不会降低你的身份,只会让你如虎添翼。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希望刚成立的“国际东西方研究学会”能够像“智库”一样更接地气,为东西方学术研究与交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中国有太多不接“地气”的学术机构。我希望一些大陆的“学术机构”该转型就转型,多向西方的智库取经,多接接“地气”。像在香港创立的天大研究院,就是一个不错的智库,它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招贤纳才,广开言路,整合全球华人的知识学术资源,在全球形成广泛的知识盟友网络,同时又密切关注中国社会动态尤其是网络民意。当今中国需要涌现更多这样的民间智库。
杨恒均 2012年8月15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