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参战各方历史教科书如何描述朝鲜战争?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2-2 10:22
标题: 参战各方历史教科书如何描述朝鲜战争?
历史是个花姑娘 一块红布能蒙天参战各方历史教科书如何描述朝鲜战争?

  大多数中国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认识都是从中学教科书中获得的,比如书中称,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进行了3年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新中国是在帝国主义势力把战火烧到了家门口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那么我们看看当年参与战争的其他方面的历史教科书又是如何描述朝鲜战争的。所谓历史的启示,这也是一个侧面。



美国中学课文题目:朝鲜战争是中国的不幸

   美国的公立中小学不采用统一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而《世界历史》是现今美国最流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之一,一般在一年级教授。关于朝鲜战争的章节在本书中被归入“冷战在亚洲”目录。书中谈及朝鲜半岛双方时使用的是“北朝鲜”(NorthKorea)和南朝鲜(SouthKorea)。
   书中称:朝鲜战争帮助冷战扩散到了东亚。1950年6月25日,朝鲜军队入侵南方,他们的行动显然得到了斯大林的允许。杜鲁门政府立刻命令美国海军和空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安理会还通过决议要求会员国联合抵制侵略(由于联合国拒绝将中国席位给予北京的新政府,苏联为示抗议没有出席这次会议)。到9月份的时候,在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率领下,联合国部队越过三八线向北挺进,目的是统一朝鲜半岛。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中国干预朝鲜战争是想在亚洲推行共产主义的明显证据,最新资料也显示,毛泽东当时认为亚洲正在兴起一股革命。但事实上,中国参战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担心敌对的美国在其前沿驻军,并可能越过边境发动攻击。麦克阿瑟当时还公开鼓吹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为攻击共产党中国做准备,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担忧。
   不管怎样,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来说实为不幸。更糟糕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20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朝鲜教科书:人民军队猛烈反攻 美帝国主义极度慌张

  在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罗伯特的指挥下,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傀儡军队于1948年镇压了济州岛人民的反抗斗争,屠杀了7万多人,相当于全岛人口的四分之一。全岛400多个村庄中的295个村庄被烧为灰烬。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把南朝鲜傀儡政权投入战争之后,6月26日全线出动了美国海军陆战队,6月27日按照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命令,开始全面出动美国海军和空军部队。此后,在我人民军队的猛烈反攻下,极度慌张的美帝国主义于6月30日开始出动了美国陆军部队。他们调动了本国陆军部队的三分之一、空军部队的五分之一和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兵力前往朝鲜全线战场。
  美帝国主义在前线战场上未能得逞的侵略野心,试图通过谈判来实现,于是展开了寡廉鲜耻的军事外交策略。1951年6月向我方提出停战谈判的请求,企图通过谈判来达成他们狼子野心般的侵略目的,实现所谓的“荣耀之战”。谈判一破裂,美帝国主义立即用原子弹进行威胁,并发动最后的、大规模的疯狂进攻。他们宣扬“行动重于交涉”,一方面发动新的攻势,一方面利用间谍集团,阴谋分裂和颠覆我党和政府。然而,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傀儡政权的所有恶毒的居心和计划均被我们毫不手软地粉碎了。


韩国《国史》:朝鲜挑起战争 同族相残的悲剧

  韩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国史》中,在《大韩民国的建立》这一章里,用一个小节(共3页)介绍了朝鲜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原文称:
  1946年2月,金日成成为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通过颁布土地改革法令、重要产业国有化法令等,强化了共产主义体制的基础,并在1948年9月建立了朝鲜共产政权。
  6-25战争打响后,年纪尚轻的学生们也为守护自由而投笔从戎,与韩国军队一起勇敢战斗,很多青年为支持军队,而站到了最前线。随着朝鲜共产军的入侵,联合国安理会也紧急召开会议,将朝鲜确定为侵略者,并要求其撤出,与此同时,联合国还达成了向韩国派兵的决议。韩国军队与联合国军一直进军到鸭绿江畔,眼看统一就在眼前,但由于中国军队的介入,不得不进行撤退。在战争处于攻防状态的同时,停战会谈开始召开,并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1953.7)。
  朝鲜挑起的6-25战争是对自由与和平的挑战,也是同族相残的悲剧,无数人民在此次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和财产。此次战争中,韩国共有多达150万的死伤者,并产生了无数战争孤儿和离散家属。其结果就是,和平统一无法实现,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民族悲剧持续至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2-2 10:22
中美俄朝韩五国中学教科书如何描述朝鲜战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