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邱华栋:文学让人生更丰盈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8 09:33
标题: 邱华栋:文学让人生更丰盈
邱华栋:文学让人生更丰盈


151

    清晨的空气寒冷逼人,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白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弥散开来。市新图书馆报告厅内暖意融融,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当代实力派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登上“中国作家黄石文化论坛”,与我市众多作家、诗人以及文学爱好者一起探讨“全媒体时代文学的生产和传播”。

黑皮衣、长围巾、时髦的发型、憨态可掬的笑容,外表看来,邱华栋的模样与一般读者印象中的作家相去较远。实际上,出生于1969年的邱华栋,从16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之后,长篇小说及各种作品不断问世,至今已有600多万字,曾获得上海文学奖、山花杂志文学奖、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等10多次,真可谓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年轻“老”作家了。

有条古训说:“16岁的才子,20岁的明星,30岁的老不死。”意指多数像他这样很小就开始写作成名的新星们,在经历短暂的闪耀后,最终不可避免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悄然消失了。

邱华栋却是一个例外,他不仅没有消失,星光持续闪亮20多年,且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耀眼。

10多年前,还在《中华工商时报》工作的他以记者身份来黄石采访过,对这里的山水美景印象十分深刻,了解了这里的工矿经济:10多年后再来黄石,他向读者解答了有关全媒体时代文学创作什么形式好、网络文学大热好不好、文学有没有用等广受争议的问题。读者的热烈提问令他深受触动,他说:“黄石虽然是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但这里的文学创作永远不会枯竭!”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不少人对文学的作用提出质疑,文学到底有没有用?邱华栋的观点是“文学无用,但又有大用。”他说:“文学不能让一个人加官进爵,但可以滋养人的心灵,改变人的生活态度。文学可以治疗‘心疾’,文学修养则可以影响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我们的人生更丰盈。”

                               新媒介改变文学传播模式

随着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等迅速发展,中国一下子进入到全民写作的新时代,无门槛、无制约的写作带来了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也产生了“网络文学”这一不可忽视的文学品种。那么,在全媒体时代,文学创作处在一个什么状态?

“各种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学的生产、传播形式和途径也更加多姿多彩。”邱华栋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写的人很多,但每个人的精力只能看到很小的一部分。

《人民文学》现在采用作品的思路也发生了转变,作品来源、形式更加广泛,从官方权威文学杂志,到非官方的博客、微博,再到新生代的QQ诗群、微信、网刊等。邱华栋说:“新媒体传播文学的方式,相对更加快捷生动,不拘于形式总有一些好作品。多元化时代,人们喜欢文学的形式各不相同,文学处在一个自由撒播的状态。”

                         网络文学是文学金字塔的基座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新会员资格审查组成员,邱华栋每年都会收到不少年轻作者寄来的神魔、武侠、玄幻作品,对此他感触颇深。他说:“‘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相对于创作内容以神魔、武侠、玄幻等为主的旧文学,新文学更关注人生、人性,对社会不良现象更具有批判性。但当下的很多作品,特别是网络文学作品,又回到了旧文学的道上。”

“在全媒体时代,文学也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网络文学试图通过商业化模式推动文学大生产,但质量却不甚理想。”邱华栋披露了一组对比数字:中国作家协会共有9000多名会员,而盛大文学网号称有123万个作者,每天有1000万字的更新量。“这在传统文学时代是很难想象的,几乎是泥沙俱下。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非常值得怀疑。但是,通常这样的作品点击率很高,作者每月可以有几万元的收入,很多人以此为生。”

邱华栋认为,网络文学并不是一无是处,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一方面,批量生产的网络文学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垃圾太多;另一方面,文学生产呈金字塔结构,网络文学是金字塔基座的组成部分,基座扩大的聚集效应,有利于提升好作品的诞生率。

“不管有多少种文学创作形式,文学只有一个标准,不是以媒介形式来划分的,而是以作品好坏来评判的,不应该把网络与传统文学割裂。”邱华栋表示,好的文学说到底,是要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观察和解析,然后利用观察、体验和想象所创造出来的、自足语言的审美世界。

                            作家应走出书斋“接地气”

一直以来,非虚构文学被认为是对文学表达边界的扩大。几年前,《人民文学》设立了“非虚构”栏目,一时间在国内蔚然成风,旨在呼吁更多的作家走出书斋,走进生活现场“接地气”,发掘一批具有强大行动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写作者,推出一批书写当下中国人生活的优秀作品。

身为《人民文学》副主编的邱华栋表达了他的看法,“中国的现实非常丰富复杂,但许多作家没有足够的力量走出书斋去接地气。坐在书房里,凭借书本里的世界和自己的想象创作,终究会有局限性,很难突破、超越已有的自我。我们鼓励职业的作家能够正视非虚构写作,走出自己专属的那个狭窄空间,去表达另一个广阔的世界。”

“慕容雪村是中国当代出色的非虚构作家之一,”邱华栋介绍说,慕容雪村打入江西上饶的一个传销集团,亲身体验20余天后创作的《中国,少了一味药》,深刻揭示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深陷传销陷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常识这味药”。

邱华栋还认为,非虚构文学的另外一个主力军便是记者,“让作家承担记者的功能,让记者承担作家的功能”。而非虚构写作和新闻写作之间最大的差别便是文学叙事的能力与技巧,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家是一门手艺活,叙事上需要专业技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邱华栋认为文学往往应该关注新闻结束的地方,去思考和呈现新闻事件所不能包覆的人性之复杂性。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