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表达本位:言语单元模块教学实施依据及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13 16:46
标题: 表达本位:言语单元模块教学实施依据及策略
原文地址:表达本位:言语单元模块教学实施依据及策略作者:曾扬明
此文转载自《小学语文教学 会刊》2013年12期
表达本位:言语单元模块教学实施依据及策略
福建 曾扬明
表达本位,魅力在哪?这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不少老师认为“表达本位”课程取向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写作,把阅读课当作学写作的课,实际上这是一种对“表达本位”的误读。这就涉及以谁为取向的语文教学,笔者概括为两种态度:
一种是以文本为取向的教学。这种取向关注在文本,深度解读,以为解读越深,学生越能学到文字运用的技能。这种取向,或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儿童的解读,或把语文教育权作了文学教育,把语文课上成的文学鉴赏课。这种取向,是“表达本位”的“基础”。
一种是以学生为取向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是要让学生学习文字的运用能力。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懂得其表达的艺术,又要让学生把阅读所获转化为自己的文字。因此从表达的角度来阅读文本,这是表达本位的“核心”。
笔者提出“表达本位”的言语单元教学,在实践中感受到,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学科本质: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一.课程内容变了,教学形式也跟着变
曾经的课改初期,我们重在学生学习形式上的改革,不少所谓的课改实验区创造“模式”教学就是例证,如此浮躁,夸大了课堂形式的作用。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的教学,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然而,热闹的背后人们不得不思考学科特点,作为语文学科,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我们要警惕形式主义的崇拜。
1.内容决定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这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道理。特别是语文学科,同一内容在不同的语境或情境中,学的形式也会不一样。比如,我们要学生理解“焦躁不安”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它的教学形式应会有不同:如果内容上站在学生学习运用这个词,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用“焦躁不安”来说话,可以用合作讨论的形式体验词义;如果内容上定为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课文的语境,利用生本对话,在语境中理解人物。两种教学方式,没有说哪种是好的,哪种是不好的。这就意味道,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它的学习形式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过于注重一种“形式”,就成了模式化,缺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办事思维。
2.形式生成内容。
相反,形式也会生成内容。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发生与之想配的教学内容。如果以阅读为取向的教学,注重理解,其产生的教学内容就会靠近分析课文内容,因为只有分析,才容易达到理解的程度。相反,如果以表达为取向的教学,其产生的内容,就会针对儿童对文本的理解,再在理解进行自我表达,甚至表达会有自我创造。
二、课堂结构,整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过去,我们采用问答式教学,分段讲解,从头到尾,直线发展。后来,我们从整体入手,分析课文的内容,目光盯在如何学好课文上。最近,我们又转为关注语言文字运用,从学习语言的规范运用到创造性地言语实践。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1.线型教学的弊端。传统的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一个段一个段地分析,然后小结课文特点。那种一维的“讲一听”模式,只适合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充其量只能培养一点听的能力和记笔记的能力,不可能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维的“问一答”式的环状结构,培养的是一种应答性行为,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过多的问题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的阻塞。
2.块型教学的优势。“板块式教学”最早由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环节,也叫“板块”,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清晰而又灵动的教学设计思路,每个教学块板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若干个板块组合,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既丰富、全面,又实在、有效,对于科学有序地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对于生动细腻地展现课堂艺术魅力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言语单元的特点。言语单元主要以“表达”为取向的教学来呈现课程内容,“表达本位”思路是呈“单元块状”的。这种单元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单元”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策略可灵活处理,且单元之间有逻辑顺序。因此,笔者整合了三者的优势,汲取之长,提倡“言语单元”教学。
三、“表达本位”言语单元,以组块的形式呈现
(一)
汉字单元:“语义”的教学转化为“语意”的教学
什么是“语义”?即词语的语言义、原始义。那什么是“语意”?笔者把它界定为人们利用汉字以表达自己情意的语用行为。语义转化为语意,在语文教学中,就得让学生运用语言,实践语言。再说,汉字是中国母语最强有力的音符,以形表义的独特魅力,使得每个汉字如一幅画,如一首诗,甚至一个故事。小学语文,汉字应是基础,因为汉字具有多义性,所以,在教学中,把汉字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让汉字在儿童心中种下母语的根,一旦发芽,其遣词用字能力将有无穷的力量。具体策略:
从儿童的生活语境中生成故事。回想我们当前的汉字教学(生字),其目的是记住汉字的字形,未与儿童发生联系,因此儿童眼中汉字只是一个枯燥的符号。如果,我们在教学汉字时,让它与儿童的生活发生联系,产生儿童的意义,效果非同一般。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一课中的词语教学为例:宽裕、援助、如愿以偿、仁爱、体贴。这些词语当中,如何激活这些词语,且能与学生产生意义,这就得进行单元教学。如何做呢?
先罗列这些词语,让学生读懂这些词语在课文中的言语意图,其教学流程如下: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义。然后出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我看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糠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2.理解这些词语在课文语境中的意思,主要是从文本整体意图出发,直入词语的灵魂。如教学“不宽裕”一词:让学生先理解宽裕一词的表面语义指不富裕,经济较为困难。一旦进入课文后,因语用行为,语义变为了语意,就是指家庭经济不宽裕,要购买圣诞生日礼物,可见父母对孩子的一片爱心,爱心相传,在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购买洋娃娃给一个小女孩。从这个词语透露出小孩子的同情心和善良。
3.让词语与学生的心理相联结,形成儿童的心理意义。“如愿以偿”这个词语,如何让这个词语在儿童心里中形成心理意义?在学生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语境意——小孩子得到了她想得到的洋娃娃,恰在这时,可以让学生依据小女孩子得到洋娃娃后,进行想象写话,把“如愿以偿”这个词的意思蕴含在故事中,再进行回环读。走进去,还得走出来,再结合学生的生活。问:生活中,你有过像课文中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经历吗?学生结合生活讲故事,这就是“如愿以偿”。
阅读单元——由读懂内容转化为读懂表达
这一单元版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中,阅读能力要我们老师策划阅读的活动,如果用微型话题,引导学生去阅读,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我把它分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把长课文读短(用词语或用句子来表达)、学会分析人物、学会分析情节。实际上,这些内容都离不开“表达”,阅读完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情感。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为例,可以设计以下话题,让学生去阅读,在阅读中完成问题,并从中读懂课文的表达:
◆读课文,描述园子中的植物和动物;◆简述“我”的自由;◆我帮祖父锄草;◆我帮祖父浇水
以上选择一个话题,让学生去阅读,再围绕选择的题把阅读后的体会表达出来。这种阅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童年的趣味与纯真也自然而然流露在学生的表达中。这样的阅读,有主题,有理解,有表达。显然,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分析式教学。
.探索单元——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用知识
这个单元版块主要是学习语文知识,这知识不是陈述性的概念知识,而是言语实践的知识。如教人教版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有一个明显的写作特点“情景交融”或者说是“借景抒情”。笔者所听的课中,老师基本上把两个概念标签式的板在黑板上,实际上,作为四年级的孩子,对这两个概念很难弄明白,怎么办?
首先要读懂“情”,肖复兴小时候去叶老先生家做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到叶老家作客在里院看到的。这是真实的描写,表达我激动的心情,并成为我记忆中叶老的四合院。第二次是我和叶老见面交谈后,我的心被融化了,在客厅看到映衬在玻璃窗上的爬山虎,如一片浓浓的湖水。这是想象描写,表达作者敬慕的感情,而成为我一生记忆中的叶老形象。第三次是后来我每次回想与叶老见面,总想起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那墙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结尾点题,意韵悠长,余味无穷,表达作者的无限追思,代表了我记忆中的叶老对我的谆谆教诲。
这三次出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每次都有其背景,这个背景就在于叶老先生对肖复兴的交流、精心修改作文,“事”与“情”相合,“情”与“景”交融,每次的“情”要让学生读懂“事”。这样,“爬山虎”的绿,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去感受绿的含义,绿代表了生命,生命是可以成长的,还是可以传承的,可见,作者对叶老的思想和情怀作了十分虔诚的赞美,以文学的语言给予了高度评价。文中反复出现,强烈感染读者,使之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
实践证明,语文课,探索语文知识是有必要的,但不能概念化的呈现,而是要通过课文的事例,把它结合起来,成为学生的语用知识,这样,知识的教学就有效益了。
编写单元——由研究语言转化为学生言语实践
如何让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就得让学生亲历词语、句子的谋思与运用过程,让词汇或语言在学生心中产生真实的意义,融入到学生原有的表达图式中去。我们的“表达本位”语文课非常重视再设情境,让原文的故事活起来,让学生的语言用起来,这就得策划一系列的活动。
◆策划了解课文内容的言语实践活动。
了解课文内容,可以改变过去那种读通课文,整体概括的办法,利用课文中的某个点,让学生用语言把理解表达出来,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设计。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设计以下言语活动:概括三个小标题,用一句话来评价晏子;品评人物——请学生多侧面述说晏子;请同学们各自选择下面的“话题”,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段话,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晏子的语言;楚王的神态;晏子的打比方说服方法。提取信息,写晏子人物简历;用精练的语言写人物事迹。
◆策划丰富课文情节的言语实践活动。
丰富课文情节的言语实践活动,以“思”为中枢,以“听”“读”“视”为输入、以“说”“写”“评”为输出且互为有机循环的“全语用”,即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写话、创造性写话,个性化评价,展示儿童个人的表达。笔者在实践中归纳以下几种,权作参考:
1.仿写学用,形成表达图式:课文中有好的范式句式,把握机会,让学生仿着写,奠定基础,丰富儿童的语言图式,如,教三年级《可贵的沉默》一课,试仿照这课的人物对话,学习语言描写,表达出反复对话的表达范式;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
2.补说续写,针对性表达:人教五年级《将相和》——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廉颇因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负荆请罪的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补写出来,注意表达出廉颇的认错心理和蔺相如的劝说行为。
3.变体改编,创造性的表达:人教四年级《鲸》——以“鲸的自述”为题,将这说明文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4.事实印证,逻辑性表达:人教五年级《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
5.想象创编,丰富性表达:五年级《草船借箭》——课文中的人物,除了“诸葛亮”和“周瑜”以外,还有鲁肃、曹操等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
6.迁移拓展,丰富言语:《刷子李》——为你周围有绝活的人,比如能一笔画出一个圆的数学老师,能生动模仿各种声音的同学等写一篇人物速写,要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出他们的奇处、绝处。
7.话题短文,评论性表达:《桃花心木》——作者说:“在不确定生活中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珍珠鸟》——思考“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写一则感想或评论,200字左右,与同学交流。
8.技法实践:《北京的春节》——在这课中,作者采用北京当地的特色,描绘了北京人的春节的生活,表现出当地的风俗。你不妨模仿这种写法写当地春节文化,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
9.自由表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
以上只是一种罗列式的展现,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或者更进两步,继续地进行深入体味,我们也许又能发现诸如变换文体、变换人称、变换视角、变换范围、变换题材、变换形式等多种多样妙不可言的设计细节。
◆策划用语言评价课文的言语实践活动。
1.定向探究:如教《草船借箭》,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还有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作文。
2.作品评说:如教《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不少评论家对作者梁衡老师文章的评述,教学中展示一些相关评论,让学生依据课文,也仿着写一段文字,简要评评这篇课文的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
“表达本位”单元模块教学,其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手段明朗,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其学理依据:
读懂——读入。
我们经常说,学生要读懂课文,什么叫读懂课文?往往理解为懂得课文的内容,懂得课文叙述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如果停留在这种层次的“读懂”,就缺乏创造性的阅读。读懂与读入,是有层次之分的,读懂的实质是立在文本为中心,读入的实质是立在读者与文本有和融合。朱光潜说:文学是人格的流露。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学作品,读懂内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中要有自己的趣味,要有自己的思考。“表达本位”汉字单元版块来说,每个词对作者来说,是他的生命体现,对读者来说读懂作者遣词的意图就算读懂了,但这还不够,还得融入自己的生活,让词语与儿童的生命联系起来,因此,得让学生用好词语,让词语与儿童对话,这就是所谓的读入。
读会——读出
读会了,还要读出来。什么意思呢?就相当于我们学会唱了一首歌,然后自己唱时,要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的演唱技巧。读出就得读出个人的“语文”,有个人的见解,这不仅仅是多元性解读,更重要的是能对文本、作者、主人公作出评价。当然,这评价是尊重原有作者的基础上,现进行判断。“表达本位”教学的阅读单元和探索单元,这两个版块中,追求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阅读中用自己的观点来评价文本;二是探索作者作品背后的语言知识。这知识可以是静态的,更重要的是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表达的知识。
读己——读丰
阅读不仅仅是获取文本中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信息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如何表达出来的,对小学生来说,难以自圆其说,只有通过创设情境的表达训练,读出自己,表达自我,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本位的“编写室”就体现这一点,充分利用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作。这写作和平常的练笔是有区别的,不是替作者说话,不是一般的空白想象,而是重新架构文本,改变角度思考文本,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这对老师要求很高,即要策划一种言语活动,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也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内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13 16:47
原文地址:谨防阅读教学“写作化”作者:屈太侠
新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有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习作教学这个瓶颈,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突破。于是,大家急了,忙着从语文教学本身寻找原因。相当大一部分学者专家,甚至是小学语文教师,把“学生习作能力低下”的原因,归结到阅读教学上来,认识是阅读教学的“得意忘言”造成的;还有人说,写作应占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更有甚者,提出了“写作本位论”,阅读教学应该从“写作”的角度入手。在观摩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后,我确信,写作本位救不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命。相反,会让阅读教学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作么?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阅读教学?我想,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培养学生对读书的情感,比什么都来得紧要。我们经常慨叹,与优秀的犹太民族相比,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也许你会说,我们处在一个转型社会,许多人为生活所迫,有读书的愿望,没有读书的时间。可是,我们恰巧忘记了,与流亡失所的犹太人相比,我们现实的生存环境不知道要优越多少倍。一个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播下这样一粒种子:阅读是很轻松、很幸福却很重要的事情。阅读,应该伴随我们一生。
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缺乏耐心,缺乏包容,一味追求结果,追求目的,让读书活动本身充满了功利的色彩。读书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我们却要把其它东西一并打包给学生,让他们作批注、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生不能享受纯粹的读书生活。“买一送一”的搭配,让原本美妙的读书生活,成了一种累赘,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应该享有选择读物的自由,只要内容健康,读什么都行。就儿童而言,“有意思”比“有意义”更实际。鲁迅有一个贴切的比喻:读书就像烟鬼抽烟。抽烟的人,不会考虑吸烟是否会影响健康,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无聊的时候,手会情不自禁地伸到衣袋里去摸烟。学生读书,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需要天长日久地“放养”,等学生读书上瘾了,你不让他读都难。
读书活动具有“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等功能,所有的一切,都应以“喜欢读”为前提,学生不喜欢,一切都免谈。有教师为学生开出一系列的书单,甚至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做了整体的规划。这样的做法,利弊兼有。实施的前提是,你必须先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必须把学生的鉴赏水平提起来。强扭的瓜不甜。没感觉的书,读不到心里去。阅读就是个寻找的过程,寻找适合你的作者,寻找适合你的作品,在乎的是“找”的过程,是沿途的风景,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你直接告诉孩子,这本书如何如何好,孩子就少了寻找的乐趣,少了甄别和判断的能力。先入为主的做法,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有教师说,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写作。理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随意性强,加至天天都在练习,相对简单得多。而书面表达,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玄妙的表达技巧。借用歌德的话——内容人人可见,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是个秘密。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内容走向形式,也就是要下工夫研究,作者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把语言现象、言语形式搞透了,弄懂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研究了语言现象,写作能力就提高了?语言形式、语言现象属于知识,写作属于技能,知识和技能之间,还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具个例子:你把驾驶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司机吗?把游泳的知识学会了,就成了游泳的高手吗?这是很荒唐的论断。换过来,没有系统的游泳知识,就不能成为游泳高手吗?显然不是。
我想既然是个“秘密”,就没有非得探个水落石出。非得作为学问来研究,那得放到大学中进行。小学就开始研究语言现象,语言规律,初中、高中干什么?大学开设的《语言学》用来做什么?语言是一种现象。现象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去测?怎么去量?怎么用一个量化的值,去评判优劣。即便给个评价,也未必客观,未必正确。作家参加高考,写出来的文章,有人说精彩极了,有人说糟糕透了,评价者针对的仅仅是内容?难道有语言形式?连作家都无法做好的事情,我们小学教育就能做得明白?我们也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从写作本位出发来设计语文教学,你得首先进行假设——作者的写法是高超的,之所以这么写,有其独到的地方。换作其它,不成,至少是逊色三分。前提是,你必须得承认它好,才会去考虑好在哪里,才会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表达的巧妙。在许多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换词、变句、调序等,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落脚到一点上来:文本的表达是完美的,是巧妙的,是高超的。这是典型的顶礼膜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我认为作者的表达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缺陷的,我认为自己的表达是独特的,完美的,行不行?真正的习作教学需要“求同”,更需要“存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系统,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如果你读一段文字,就知道出自哪位作家的手笔,我想,这位作家一定是成功的。
事实上,列入小学语文教学里的许多文章,并不是以表达技巧取胜的。也许是本位才疏学浅、妄自尊大。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编者首先看中的,并不是作者的表达技巧,而是思想内容。否则,就不会以“内容”为单元,来规划语文教材了。退一步讲,教材以表达技巧为线索进行编排,如何?显然,也是死路一条。八、九十年代的语文书,就是以表达为线索的,照样被世人所诟病。
就一篇文章而言,最大的价值在哪?我认为还是在思想,还是在内容。读一篇文章,你是读它的内容和思想,还是读它的语言形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表达可以多样,思想和见解往往是独到的。如果非得有人对你说,请你关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请你把那些优美的词句都抄下来,你还有阅读的兴趣吗?
二、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再回到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家文章,他(她)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最根本
的目的,是生存。莫言就坦言,当初的写作是为了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发表、赚稿费、生活,这是作家最低层次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衣食无忧。写作,是为了消遣,是为了与人交流,获得尊重和荣耀。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作者在锤炼语言,琢磨构思等反面,肯定是要下一番工夫的。本人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当初目的是为了评职称、获得足够的专业尊严,现在,成了一种习惯。我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想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大家。
我敢肯定,没有哪一位作家是为了专门炫耀自己的写作技巧而写作。没有哪位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会去考虑,读者会从我的作品中学习到怎样的表达方式,哪重表达方式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都知道,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作家,我们只要读上几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没有那一个作家,会因为读者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我们在迁就作者,而不是作者迁就我们。事实上,任何一位高明的作家,也不可能让所有的读者都能满意。同样的文章,有人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人不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作家在得到一部分读者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将另一部分读者拒之门外。
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首先还应该是内容,是情节。只有真实的、近乎真实的事、物,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思想。思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做支撑,表达方法根本无从谈起。写作技巧可以吸引人,但是不能打动人。有好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你照样可以俘获听众的心。你去看莫言获得诺被儿文学奖后的发言,全是故事,朴素得如同白开水一般,你依然觉得它厚重,有力量。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下意识的行为,灵感来了,就跟着感觉走了。在写的过程中,不会去考虑这个词怎么锤炼,这个意思如何表达?也就是说,作者也不知道,那个细节之处,到底美妙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也许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绿”字到底好在那里,只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就这样写进去了。但是,后人通过自己的解读,觉得“绿”字用得巧妙,是全诗的眼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采用“换词、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炼字功夫。也许,这些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说作者坐在小学课堂,听老师教他写的文章,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没有想到,你赋予作品这么多的意义。这些,是我在写作的时候,压根都没有想到的。”这样自作多情的做法,在我们的小学课堂里比比皆是。你也尽可能拿出诸如:“解读就是误读”“作品的意义应该由读者来赋予”“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其实作者已经‘死了’”来说事儿。我们可以误读,可以赋予作品自己的意义。但问题是,学生能误读么?学生可以构建自己的意义吗?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学生的身上。我们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好,就非得让学生品味表达有多美;我们觉得构思巧妙,就非得让学生说出文章的结构有多么好。恐怕不合适吧?
三、专设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写作的问题,为何还要
从三年级开始,每周开设两节习作课?教育部在规划课程的时候,为什么不把阅读和写作合并在一起?如果只开设阅读课,这样到底科学不科学?阅读能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你去问问小学语 文老师,喜欢上阅读课,还是喜欢上习作指导课,特别是教材同步的作文指导?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写作课和阅读课,是两种课程,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带给人的感受和收获也是不一样的。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是“阅读能力”,而写作教学指向的是“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至少不能解决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才有独立开始写作课的必要。
当然,阅读和写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可以反哺阅读教学。但是,这不等于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可以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就好比,阅读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边欣赏厨师做菜,或者品尝美味的佳肴;而写作,则是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下厨的快乐。二者体验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品赏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甚至是喜好,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为自己或者为别人完成一份作品,你考虑自己的口味,揣摩别人的想法。
能不能一边品赏一边实践呢?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大快朵颐的时候,别人让你停下筷子,进厨房抄两个菜过来。你会做何感想?反正这事搁在我身上,我觉得影响情绪、倒胃口。一直以来,我都反对课堂中的练笔。为了阅读的需要(丛内容和情节出发)而设计的动笔,尚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可恶!课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气韵,有时候,情感逐步升温之时,陡然插入一个小练笔,感觉怪怪的,气脉断了,情韵没了。这就像在大学校园谈恋爱,俩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时候,值夜班的老大爷拿手电筒这么一晃。什么感觉?什么滋味?骂娘、动粗的念头都有了。
开设写作课,就是为了让我们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搞好写作活动。就是为了让我们系统地、完整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和阅读教学争地位、抢时间。换句话说,二者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阅读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同样不能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重要。从写作的本位考虑阅读教学,有点“鸠占雀巢”的意味。
如果非得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写作教学,前提是你把阅读教学做好。阅读教学我们做得好吗?依我看来,我们做得很不够。至少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打个形象的比喻,自己的稀饭还烫嘴呢,你却忙着帮别人吹。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集中精力,让学生接受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启迪,经历一次次精神上高峰体验,有什么不好?做好了这些,顺理成章地小结出一两点写法上的技巧,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非得把写作提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和地位呢?
我们必须摆正一个观念:阅读教学不能为作文教学服务,作文教学也不能为阅读教学服务。二者都很重要,不存在谁“本位”,谁“末位”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作文教学的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多上几节作文课。
四、学生的写作能力怎么来?
我们都知道,写作活动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二者之间,哪个更重要一点。我认为,是写什么的问题。先找到了米,再来谈做饭的问题。我想,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功用,是在“写什么”方面给学生一点点启发。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作品。穿衣睡觉、吃喝拉撒、读书休息……一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许多事情天天如此,我们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天长日久,我们就缺少了敏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好思考的。这里的事情,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灵感,教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学会甄别和挑选素材。这是习作教学没有做好,但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阅读教学,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另一个素材的来源,就是阅读。选入教材的课文,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大都带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社会、选择素材的。阅读能带给人一些思路,一些想法。读别人的文章,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写进文章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作者的观点真新颖,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叫什么?写作冲动。读得越多,对生活的关注能力就越强,写作的冲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吸收和借鉴语言,不在于领悟表达技巧,而在于激活表达的欲望。
再来看“怎么写”的问题。你希望孩子怎么写?是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去写?还是“复制、粘贴”文本中的语言。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示好,那就是个人的成功。教师要做的,在规范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语言特质,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规劝和同化孩子的表达方式。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为了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片段,翻来覆去地品读赏析,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高明。你看,这就是美妙的语言,这就是完美的表达。你们最好积累下来、背诵下来,最好是在写作的时候灵活运用。汉语的丰富性,决定了一种意思,可以有多种表达,大多数情况下,你真的不能说这样写好,那样写就不好。一个反问句可以该为陈述句,哪个更好?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表达风格的,那就是最好的。具有鲜明语言特质的作家,往往是成功的。
儿童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和教材中的语言相去甚远。我曾经提个这样一个命题:如果孩子把文章写成课文一样,你怎么看?我认为那是最大的失败。最大的失败就在于,缺少了童真童趣。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出自名家、大家,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有的还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我们一边呼吁孩子的文章缺乏童趣,一方面又极力强化成人作品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二者岂不相互矛盾?什么年龄,说什么样的话。小孩子说成人的话,要不得。在孩子看来,活泼的、浅显的、风趣的语言,是最有意思的。而我们的阅读教学不是这样,往往揪住名家作品里的一句话,非得让学生品出其中的种种奥妙,恨不得让其深入学生的骨髓。用教师的强势去同化学生的语言,后果是严重的。
孩子喜欢语文书里的课文,还是课外儿童读物?让孩子把教材背得滚瓜烂熟,他就会写文章了?我们都知道,学习有一个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孩子要学习写作,以谁的文章为范本最好?当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贴得比较近,跳一跳,能够得着。文学大家的作品,往往不那么亲切,之于学生,犹如耀眼的星星,看着璀璨夺目,实则可望不可及。有人把《作文选》批得一无是处,认为毒害了青少年。我反对这样的观点!孩子们不看同龄人的作品,写作找谁去模仿?老师们在班级中朗读优秀学生作品,除了激励,其他孩子是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毫不客气地讲,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写作优秀的孩子,是跟作文选学会作文的。
如果真要在阅读中解决写作问题,我建议不是在语文教材里,而是在优秀作文选里。因为小学生的作品思路更简单,语言更活泼,孩子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我每周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读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他们感兴趣的语言,会很快记住,并且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成经典了。最有价值的语言,是他们自己“淘”来的,而不是老师塞给他们的。
任何一部教材,都带有国家意志,带有政治意图,带有说教味儿。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毋庸质疑的一点,国家发行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受感染和熏陶,不是提高全民的写作能力。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语文活动都指向写作,注定是一个死胡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13 16:48
原文地址:在儿童的江湖里“布道”作者:吴勇童化作文工作室
在儿童江湖里的“布道”
——兼评吴勇老师《我要……》作文指导课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良建
何谓江湖,《现代汉语词典》谓“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如走江湖、闯江湖”。看来,江湖的意思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世界”。然而,人们却喜欢以江湖称道人,“人即江湖”,文学和影视作品尤其为甚。因为,“文学是人学”(高尔基),文学里的江湖不仅仅是指地方,意思大概相当于“社会”。因此,江湖的味道,有浓浓的人情;江湖的印象,是满眼的人物。
一、对“儿童江湖”的认识
常言说,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想有儿童存在的地方也会有儿童的江湖: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因此儿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江湖。江湖有江湖的故事,儿童的江湖也一定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儿童江湖,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喜怒,也有哀乐……
江湖是有规矩的,儿童的江湖也有规矩,却并非成人能完全读懂。儿童的江湖,是向儿童洞开的,成人未必能够进得去,因为成人是远离儿童江湖的“前辈”。在儿童的江湖里,成人的角色也是重要的,可能是强者,但也可能是“魔头”。尊重儿童江湖的“前辈”德高望重,不尊重儿童江湖的成人在儿童那里可能就是“千年老妖”。教师和家长是行走在儿童江湖的常客,是培养儿童江湖大侠的“师父”,是拥有传世秘笈的“掌门”。有的师父强调培根固本,给好料子一个好底子;有的师父“歪门邪道”,所带的徒弟一时在江湖横行,却后无潜力;有的徒弟师父众多,正邪交织,常常“正邪两股真气在里面乱窜”,甚至痛苦不堪!当然,也不乏有自私、虚伪如“岳不群”式的刁难师父,也不排除有强势、扭曲似“裘千尺”般的恶毒之母……
常言道:戏上有,世上有。儿童的江湖,味道长!
二、“儿童江湖布道”的教育心理学理解
布道,是一个有宗教色彩的词汇。“儿童江湖里的布道”,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布道,但教育面对儿童、面向未来,那生命的神圣,心灵的纯洁,心与心的契合,郑重与虔诚,却是必须的!
我国已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说:“教育决定儿童心理发展;教育本身又必须适合儿童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或许,这段话道破了“儿童江湖里布道”的教育心理学理解:
第一,要承认教育的作用。教育,应当是神圣的。我们今天的教育,似乎更多的时候是单方面的,是学校和老师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是“他们要我学”,教育变成了一种要求或命令,进而变成一种“制造”,一种“计划”;或者,教育变成一种伺候,一种“混天过日”,这种教育,没有了神圣,远离了虔诚。教育,是针对心灵的,这一点正如宗教的布道!有教育家说,“教育的别名叫做影响”(于永正)。因此,真正的教育是让儿童心向往之,让儿童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体验中,感受美好,充满郑重,濡染而成。命令,属于行政思维,教育本该鲜明地拒绝。教育,要回归到“影响”的教育思维。教育,需要纯洁的童心!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在招生广告中的最末一行:“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教育,以所布之道充实童心,培养和生发心灵的主动和责任,激发儿童“主动向学”,而不是受制于上级和老师的“强迫”与“要挟”。教育失去神圣,儿童漠视责任,或许是今天我们教育最主要的“钙”流失,是教育最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二,要尊重儿童的立场。“教育必须适合儿童心理发展,从儿童心理的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其作用”,对儿童立场的理解,就是对“儿童江湖”的尊重。“儿童江湖”需要教育用儿童视野去发现,用儿童心灵去体验。心理学认为,教育要通过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去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或许教育大师们就是这样发现儿童和融入儿童的,如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感触:“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蒙氏一定知道好多儿童在好玩、好动里发生的那些“江湖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感慨:“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翁肯定熟悉儿童在好奇、好胜中流传的“江湖正道”。
概言之,对“儿童江湖”的认识和尊重,本就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认识和尊重。
三、“儿童江湖布道”的课堂案例启示
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今年受邀莅川讲学,上的作文指导课《我要……》,课堂谈笑风生,高潮迭起,令人感叹;我将此课视频又三次在国培班(农村骨干班、教研员和名师示范班、省级骨干班)播放,让学员讨论评点,学员提出优点和建议竟至数百条,让我感慨。这“两次”“三番”的学习与交流中,在对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研究成果的学习中,我受益良多,并给了我很多“儿童江湖里布道”的启示,现以吴勇老师《我要……》一课为例,将我的思考敬呈诸君:
首先,从“学”观课。
1.儿童是主动的。吴勇老师《我要……》一课,学生围绕“说服”这个话题,发现了六种“说服”的方法,所有方法中,没有一个是吴教师生硬抛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主动发现的。学生的主动,在课堂中有不同的表现:(1)主动猜别人。开课时吴老师让孩子们猜四幅图,从图中小女孩丰富的表情猜想发生的事情,孩子们的回答几乎都有“我猜”“我想”等字眼,可以看出是儿童的“自我”,是他们自己在主动想象,主动学习。(2)主动说自己。当老师说“像这样用表情说服别人,满足自己意愿的事,在你们身上发生过吗?”生一:“我是向别人借一样东西,别人不肯的时候,就用一种非常可怜的眼神看着她,盯了很久了,最后终于无可奈何地就借了。”生二:“我是向爸爸妈妈要给自己买衣服嘛,我会可怜兮兮地,然后在脸上抹点泪,假装哭的表情。”生三:“有一次我叫妈妈给我买书,我妈妈等了半天,先是说不给我买,我就用很可怜的眼光看着妈妈。”生四:“我想去游乐园的时候,我妈妈不同意,然后我就尽量装可怜,然后祈求妈妈,我妈妈在我的祈求下就没有办法了,就满足了我的愿望。”(3)主动推荐。当说到班上正在流行一本什么书时,大家谈到曹文轩的书,孩子们主动推荐自己所读作品。如生一:我读过他的《青铜葵花》,他把葵花写得很美,我们像葵花一样,他把葵花写成了我的心声。我从那本书里也读懂了——一个少年如果想成为强者,就必须承受非常多的苦难。所以我觉得写得非常的好。生二:我读过曹文轩写的《更鸟》,写的是一位少年叫更的,他为了去救一个女孩,而寻找一个梦中的大峡谷,并坚持不懈地奋斗,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什么都可以成功。
儿童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整个课堂充满一种“正能量”,这种能量不是为了让观点的趋同,而是一种共同内在学习需要,让课堂成为“神圣”的学堂。这种力量是一种伟大的力,而这种力来自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珍视,来自于这种课堂文化把儿童真正作为主体。也许,在“儿童的江湖”中,学习成为一种需要而不是任务,儿童才会主动。儿童是主动的,这也才是“儿童江湖的至道”!让儿童更加主动,充分有效地主动,既动手又动脑,是我们教育永恒的追求。
2.儿童是生动的。生动的课堂,来自生动的儿童。生动就要有生机,要有活力。在吴勇老师的课堂,孩子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在课堂中俯拾皆是,看看这个片段:
师:(说服别人)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生:我想去游乐场,我的妈妈是卖保险的,我就说:“妈妈,游乐场有很多小孩,你去游乐场可以卖很多小孩的保险。”妈妈一听就乐了,就带我去游乐场了。(众笑,鼓掌。)
师:这叫什么方法?
生:双赢法。
师:有创意。我玩到了,你也获利了,双赢法。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这叫什么法?
生:一针见血法。
师:呵呵。不太贴切。
生:换位思考法。
师:太棒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么有才!(板书:换位思考法)
师:换位思考法是你发明的。也叫“×××(同学名)法”。
课中的小女孩多么可爱呀,自己为了去游乐场玩,却从妈妈工作的角度给妈妈说,妈妈明知小家伙心底的那点事儿,却高高兴兴地带她去了游乐园。看到可爱活泼的女儿,哪个妈妈心里会不开花?儿童活力焕发,生龙活虎,在课堂表现为“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孙双金)。生动,这是“儿童江湖”的味道,因为老态龙钟不属于儿童,暮气沉沉更不属于儿童。儿童,上天赋予的,本就是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朝气!
3.儿童是灵动的。好玩、好奇、好胜甚至好吃是儿童的天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过是动物性的可爱表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儿童是有灵性的。让儿童灵活机动,有思想和智慧的灵光,是教育应该的追求。
吴老师的课堂中,儿童灵动的对话,不断深入的思考,灵光闪现。如当一个男生发言,想说服妈妈给他生个弟弟,理由是“我想有个弟弟。我会对妈妈说,你不是经常说我是一个‘宅男’吗,(我)眼镜的度数都已经超过300了,如果你再给我生个弟弟,我就没有时间当‘宅男’,而是照顾弟弟,和弟弟一起玩耍,一起去同学的家炫耀。如果还不同意,(你)就和爸爸离婚,就再生吧……(众笑)”老师随机采访一女孩:“如果你是他妈妈,你答应吗?”这个女生理性回答:“我应该不会答应。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另一个女生却完全不同:“我不同意。我会狠狠打他。……他纯粹是威胁。”第三个女生:“不,我不同意。因为为了给他生个弟弟,连自己的工作也丢了,还要把婚给离了,凭什么呀?”吴老师没有批评,却道:“给她鼓掌。这位妈妈很有底气,我工作丢了,你吃什么?你喝什么?孩子,你的愿望可以达成的关键点在哪里?假如你的爸爸妈妈都是独生子女,你的外公只有一个孩子,你的爷爷只有一个孩子,可以生的。掌声有请!这位同学没有发过言,一发言就一鸣惊人。”
儿童的灵动,来自对“儿童江湖”的深入理解,这个平时成绩不怎么好的孩子的这次表现就是证明。用“成人江湖”强势镇压,或以爱的名义“收编”,儿童何来灵动?儿童的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为模仿,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因果方面的联系。正因为这样,儿童既像海绵,能很快滴吸收学习,又有时好像“少一根筋”、“耍酷”等语出惊人,甚至“出格”。我们要能容忍儿童,不要大惊小怪,所谓“童言无忌”。更要启发儿童,善于鼓励和引导,儿童的灵性和人性就会被点亮和培植。
其次,从“教”观课
“学”是目的,毫无疑问,学生的“学”是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的。从学观教,以学评教,以能够改进教学。
1.尊重儿童。 尊重,才有教育,没有尊重,教育人变成教训人!儿童不是成人的预科,所以,儿童是需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吴勇老师在课堂上尊重儿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吴勇老师说,他的这些说服方法,不是从那本书上抄来的,也不是从网上搜来的,这些说服方法都是从孩子那里来的。的确,我两次听吴老师现场上课,这些方法是不尽相同的,看他在各地上课的报道,归纳的说服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说服方法,要找一个权威的说法,是不难的,但儿童未必喜欢,儿童也未必这么分类,吴老师在课上总结的这些说服方法,是孩子们经常用的,也是有效的,更是孩子们喜欢的。尊重儿童,很多人都会说,我看,吴勇老师已经化成了血液:当孩子说出来了“说服法”,吴老师会鼓掌,会用该学生的名字命名为“某某某法”;当孩子多次没有说得恰当,不理解时,吴老师会边写边说,“我来总结一下,你们看对不对,不对可以擦去哈。”“儿童的江湖”需要“前辈”的帮助和指引,尊重和爱护儿童,儿童的江湖里,将会英雄辈出!
2.尊重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广,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我曾经认为,学语文就是学生活。后来,听到数学老师也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广,数学的外延就有多广。”我惊讶,却豁然开朗,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从来没有这个时候真切!尊重生活,在吴勇老师的课堂上,突出的两个字就是“唤醒”!“儿童江湖”里有生活,有故事,而吴老师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经历生活,也唤醒生活的经历:
“如果你是妈妈,你同意他买狗吗?”这是经历生活。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我吓一跳。原来,说服人的高手在我们班上。今天我们PK一下好不好,看谁是高手中的高手!行不行?”这是唤醒生活经历。
无论是让学生经历生活,还是唤醒生活的经历,我们都感到吴勇老师的课有些与众不同,特别注意“现场感”。“现场感”就是“儿童江湖”那些鲜活的人、那些鲜活的事,呼之欲出。“现场感”是吴勇老师尊重儿童生活的“独门绝技”!
3.尊重规律。规律,就是对本质的深刻认识。教育有教育的规律,语文有语文的规律,作文也有作文的规律。要提高质量,比苦教苦学更有力的“武器”,那就是按照规律办事。这节课,是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系列教学主张和实践探索的一个影子。“童化作文”主张把“童心”和“文心”作为作文教学的两翼,并鲜明地提出“童化作文”为“指向知识的功能性写作”等等,这些主张就是“童化作文”对儿童习作本质规律认识的反映,也是“在儿童江湖里布道”的“道”之所存。《我要……》这节作文指导课,“道”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是吴老师在课堂中开发出的“如何说服”的功能目标,其次是结合生活情境,综合使用“具体”“条理”“想象”等写作本体性知识,第三是从孩子那里归纳、提炼出6种说服方法,搭建了从观察表情,到感受动作,再到运用语言说服的“写作支架”。这些“道”,通过三步而实现“布道”:第一步在交流中,发现、归纳语言说服方法;第二步用“今天我们PK一下好不好,看谁是(说服)高手中的高手”让学生运用说服方法进行练说;第三步要求“用一个自己最擅长的说服方法,加入一些动作和表情”进行片段练写,评比“说服达人”;第四步,课后成篇习作,“把自己说服经历写下来,至少运用两种以上语言说服方法,写清说服成功与否。”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就是孩子习作成长的“支架”,课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表情、动作和两种以上语言说服方法,让六年级学生课后写一篇作文,就是孩子习作成长的“平台”:它既尊重了写作的规律,也尊重了生活的规律,因为生活中的说服是有情境的,往往也不止使用一种说服方法,常常更不是一次就能说服成功的。
综观吴勇老师“童化作文”研究和《我要……》习作课例,我们看到了儿童的主动、生动、灵动,这就是“儿童的江湖”;我们看到老师尊重儿童、尊重生活、尊重规律,这就是教师在如何“布道”。我们还看到,教师的布道,也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江湖”:尊重儿童,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主动的;尊重生活,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生动的;尊重规律,课堂中的儿童才会是灵动的。既看重“道”,又尊重“儿童的江湖”,努力让“文心”与“童心”相契,我以为,吴勇老师的作文教学,是“在儿童江湖里的布道”!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