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评报活动对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网络课题开题说明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1 11:14
标题: [评报活动对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网络课题开题说明
[评报活动对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
                               网络课题
            开 题 说 明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2&_dsign=6dd39d0d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2&_dsign=6dd39d0d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2&_dsign=6dd39d0d


》》请各[评报基地]指导教师点此链接进入《专帖区》。


     [评报活动对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
                                               网络课题
                               开 题 说 明



一、课题缘起:http://www.jszywz.com/thread-70667-1-1.html
答:为了推进读报评报活动扎实开展,特开设此课题研究专帖区。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着重记录该课题研究的真实研究过程。
      主要以图片/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评报稿相关习作等‘过程性’素材为主。


二、该课题为什么特别强调‘过程性’‘真实’和‘及时呈现相关图文素材’?
答:所谓的“愚者千虑,终有一得,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也许你没有想到的,就是别人一直在坚持的。把研究的过程详细发上来,就是便于集大家的智慧,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困惑,同时,也能让大家在自己的得失中得到提高,借鉴自己优秀的做法。


三、开设该网络课题研究的目的何在?
答:1,推动评报活动的扎实进行;2,思考研究探索课外阅读指导问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问题/习作教学中的‘以读促写’等问题。

四、怎样认识该网络课题研究?具体怎样操作?
答:
1,认识问题:
     这既是个挑战,又对各[评报基地校]的研究能力是个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呢?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88&extra=page%3D1&_dsign=e679ff43现在的教育课题研究遍天飞,可相当一部分研究是拼凑的,是嫁接的。相当一部分不敢在阳光下显身,就是因为过程不详细,资料不真实。可如果我们敢于把研究的过程一步一步都晒出来,就证实这个研究切实是我们真实的研究过程,是真实研究过程的再现。这对对参与者来说,就是个挑战,敢不敢在这里做,就是敢不敢从事真正的教育研究。敢不敢把真实过程晾出来,就是敢不敢不拼凑,不嫁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研究。

2,操作很简单:
==[评报基地校]指导教师以实名在《师慧园》注册===》开出自己的研究素材积累专帖===》及时在本专帖你个人专帖里发出一切与本‘课题’相关的图文素材[师生的均可]====》可及时在自己的专帖里记录星星点点的思考====》也可‘串门’到其他教师帖后讨论评点

五,研究周期及成果呈现:
1,研究周期:初定为半年。
2,成果呈现方式:以所有参与该课题教师合写[均署名]一篇《研究报告发表于网媒纸媒的方式呈现。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管季超 ,2014,3,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e679ff43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3D1&_dsign=e679ff4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2 00:35
[评报活动对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网络课题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2&page=1&extra=&_dsign=6dd39d0d
= ★ ★课题后援单位:《小学生学习报》社




=课题组成员:王建交/李红亮/曹继桥/吴晓明/梁维学/李淑琴/何思琪/管季超
=研究周期:半年
=课题成果呈现:论文于网媒纸媒发表

=管季超就该网络研究课题答[评报基地校]老师问


1,参加该课题需要批准吗?
答:不需要谁批准!只要你愿意按此操作就自动成为该课题成员!管季超没经过谁批准,连续六年[2008年3月10日《教师之友网》创站起,就自发进行网络学研。虽然在我区并未形成‘网络教研’氛围,我也未获任何奖励,但一直在兴致勃驳地建我的公益服务网。
==[评报基地校]指导教师以实名在《师慧园》注册===》开出自己的研究素材积累专帖===》及时在本专帖你个人专帖里发出一切与本‘课题’相关的图文素材[师生的均可]====》可及时在自己的专帖里记录星星点点的思考====》也可‘串门’到其他教师帖后讨论评点

2,什么‘过程性’图文素材都能传到个人专帖吗??
答:是!!越多越细越‘原生态’越好!!我们的特点正在于完全‘原生态’,真实可信。


3,几句话的零星感悟也可以吗??
答:在别人的帖后跟几句,评点一下都是在思考哦。你的专帖你做主!!

4,有统一的‘研究要求’吗?是不是还要写蛮多文字总结汇报?
答:你实名注册开专帖之时,你的个人研究就启动了。最后总的《研究报告》大家共同整理素材,由一人执笔,长篇的。争取网媒纸媒可采用。

5,假如没人参加咋办??您会催促吗??
答:没人参加的可能性极大!这没关系。呵呵----。我只请区实小王建交主任通知各校,不会催请任何老师!
没人参加或参加了不能坚持,都没事儿!!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441&extra=page%3D1&_dsign=7774d644
管季超自费创办此公益网络平台,从不在乎‘人气’,始终没做‘领导明朗支持/各校蜂起响应/教师均参与共建分享’的美梦!!
我今年51岁,咱们区的教研状况多么吊诡,我太清楚了。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7426&extra=page%3D1&_dsign=e4742a15


若有一位老师参与,我也挺高兴!没一人参加,此专栏也一直保留。它可以证明:管老师曾经这么设想过,也不错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2 02:48
原文地址:如何成为孩子的阅读导师作者:晓妍凤平
    日本教育学博士石井勋曾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阅读是教育的核心,美国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指出:“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     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是如何培养起来的?成人在其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知名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提出了令人瞩目的“阅读循环圈”理论。
    此循环圈由“选书”、“阅读”及“回应”三个环节组成,一本好书,一段愉快的阅读经验,将为读者开启下一段阅读旅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乍看之下,循环圈描述的似乎只是一个人人皆懂的常识,无甚深意。其实不然,在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中,我发现其意义不在于揭示出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过程,而在于提炼出其中的重点环节,让阅读习惯的培养有迹可寻。
    选书
    “学校或教室书库提供多样的书籍,并且介绍给不同语文需求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测哪一本书会成为某个孩子的全垒打书。” ——史蒂芬·克拉生(Stephen D.Krashen
    钱伯斯认为,阅读活动从选书开始。一般来说,若儿童并非来自书香之家,家长又不具备选书买书的能力,学校图书馆就成为儿童阅读书籍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首先需具有一批适合儿童阅读、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儿童与书的相遇成为可能。
    学校的藏书需兼顾“量”和“质”两个方面的需求。
    在“量”方面,学校藏书应尽可能涵盖各类型读物,包括诗歌、神话、传说、故事、小说、绘本、科普、杂志、报章、参考书及视听材料等,以便让儿童从各自的兴趣入门,在书海中发现自己的天赋与兴奋点。许多儿童之所以不爱阅读,其实只是还没遇上能点燃自己阅读热情的书,崔利斯称之为“全垒打书”。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一本“全垒打书”,就可以造就一个爱书人。每个人的“全垒打书”都不尽相同,然而大多数都和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有关。类型丰富的藏书,让儿童更有机会遇上自己的“全垒打书”,从此踏上阅读之路。
    在“质”方面,学校可从“迎合”与“引领”两个角度进行考量。学校的藏书首先得吸引儿童,贴近儿童,让儿童乐读、爱读。这类迎合儿童的图书一般较为通俗,文学性相对较低,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不高。尽管如此,这类图书还是重要的。根据美国教育学者史蒂芬·克拉生教授(《阅读的力量》作者)的研究,许多儿童的“全垒打书”都出自这类通俗作品。然而,仅仅“迎合”是不够的,学校还需发挥“引领”的作用。除了通俗性图书,学校还需备有经典、优秀的优质书籍。唯有这类真正的好书,才能打开儿童的视野、提高儿童的阅读境界,让他们的阅读品位与能力得到质的飞跃,真正步入阅读的殿堂,成为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阅读
    “所谓读者,就是要为自己而阅读,而所有的阅读总是需要时间的。如果你能认同上面这句话,那么相信你也一定能够接受以下这个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位读者,一定也要给他时间阅读。” ——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一座图书馆的藏书即使丰富精良,若得不到有效阅读,也是形同虚设。要培养终身的阅读者,仅仅提供“选书”的机会是不够的,还得确保他们的“阅读”。在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中,“阅读”涵盖了“阅读时间”、“听故事”与“自己阅读”。换言之,学校还必须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并竭尽所能让阅读扎根生活。这与马来西亚大部分学校只是鼓励学生上图书馆借书、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有本质区别。
    在马来西亚,大部分上课时间几乎都在进行传统式的教学活动,教科书以外的文学作品与童书,一般被称为“课外读物”,是课堂教学所不鼓励的。在上课时间阅读此类书籍,常会遭至批评,一些学校甚至将“讲故事”或“读书给孩子听”视为浪费时间。
    而在美国,许多中小学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SSR,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的阅读教学方式。大致做法是每天抽取10至15分钟时间,在教室内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教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报告,也不进行任何分数记录,其教学效果成绩斐然。有关“持续默读”的教学效果,克拉生教授那本著名的《阅读的力量》以大量实证震撼了传统式教学。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故事,读书给学生听,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也以大量研究证实,为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给孩子朗读,能够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美国阅读委员会在《成为阅读大国》的文件中也曾呼吁,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证据显示,朗读不止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
    再看中国。今年4月,我有幸在第九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聆听了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薛瑞萍老师的心得分享。薛老师主张将儿童阅读纳入课程,直接用上课时间将阅读进行到底。她引领学生“日有所诵”,每天诵读一首短小精悍的儿歌童谣;开展“每周一故事”,定期给学生讲精彩故事;推行“每周一歌”,以吟诵的方式让学生亲近古诗。另外,她也结合家长力量,建立“班级图书库”,购置了一批优质读物,并鼓励学生每天带一本书回家,与家长进行亲子共读。
    美国教育家约翰·沃纳(John Werner)曾说:“不能期待孩子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很多孩子来自于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常会因为电视而牺牲阅读的时间。”有了丰富藏书,不过才跨出第一步,我们还得确保孩子的阅读。请注意,是确保,而非仅仅鼓励、提倡或期盼。“确保”,意味着时间上的保留、环境上的打造,以及气氛上的营造。
    有了好书,有了时间,有了空间,阅读的幼苗得以拥有成长的土壤。然而,幼苗还需灌溉照料,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在钱伯斯阅读循环圈中,“选书”与“阅读”之后是“回应”。阅读过程中,儿童总会有许多发现与想法,此时,我们又能扮演什么角色呢?
    回应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有的阅读回应就是他想继续阅读,不管是再读一遍刚看完的书,还是读另一本书。老师们总希望看到他的学生能持续周而复始地阅读,因为唯有不断阅读,孩子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 ——艾登·钱伯斯(Aidan Chambers
    遇见打动自己的书,我们往往会热情高涨、思潮起伏。若书令人兴奋,我们会寻人分享内心喜悦;若书令人感动,我们会寻人宣泄心中悸动;若书令人困惑,我们会寻人交流探讨。儿童也一样。钱伯斯说:“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人分享自己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提高了。”
    “回应”的意义正在于此。“回应”大致可分为两类:轻松的闲聊与专业的教学。前者长于自然,能水过无痕地分享热情;后者长于专业,能深刻地剖析作品,加深闲聊的深度,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
    轻松的闲聊,常出现于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瞬间。也许是饭桌上的天伦时光,也许是课堂上师生不经意说起的某部作品,看似无心插柳,却能因此“柳成阴”。父母或师长,若每周能与孩子围绕阅读聊20至30分钟,不仅能维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还能找到共同话题,促进亲子关系。
    如果我们还希望孩子成为一位深具思考能力的读者,那么仅有闲聊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孩子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提问、报告、比较、判断等能力,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说是一项相当专业的技巧。就目前来看,这类教学常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呈现。教师精心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好书,让孩子们在课外读完后,用课内的时间来组织讨论。从理念到操作,“班级读书会”都具备一定专业性,钱伯斯非常具有理论开创性的《说来听听》(Tell Me: Children, reading and talk)进行了详细介绍。
    从选书、阅读到回应,一段美妙的阅读历程将引领孩子进入下一轮循环。如此周而复始,儿童的阅读将形成良性循环,其阅读视野、品位、兴趣与能力,都将在这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至此,循环圈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儿童阅读状态,然而它似乎还缺少了一点什么。钱伯斯自己也意识到了:“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贫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于是,钱伯斯在完善后的阅读循环圈中加入了“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并将其置于循环圈的中心,与三个环节息息相关。
    做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钱伯斯说:“读者也是由读者造就的。如果能够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大人为小读者提供各种协助,分享他的阅读经验,那么孩子将可以轻易地排除横亘在他眼前的各个阅读障碍。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
    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向儿童展示绚烂多姿的文学世界,能在儿童对某课题兴致勃勃时,及时将相关的优秀作品带给他们;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为儿童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他们拥有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领着他们探索文学的更高境界。
    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首先应当是一个读者,一个理解儿童的读者。历史上,随着哲学、科学与医学的发展,人类逐渐“发现”儿童,对儿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儿童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大人”,到“儿童是一张白纸”,再到“儿童是一颗种子”,我们的儿童观有了长足的进步。若仍用过时的眼光,认为儿童文学仅仅指向规范儿童,那我们注定要错过许多优秀之作。因此,我们首先得抛开成见,以一颗开放柔软的心去阅读,去发现那些真正理解、表现儿童的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对读者来说,要提高鉴赏能力,阅读积累极为重要,理论都是从深广的阅读经验中升华而来的,丰富的理论也无法取代具体的阅读经验。因此,要成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在抛开成见后,还需阅读大量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在阅读中提升阅读品味、锻炼阅读眼光。有道是“入门要正,起点要高”,为了避免宝贵的光阴虚耗在水平低劣的庸俗之作上,我们不妨参考一些儿童文学大奖的名单,抑或是一些专家学者的推荐,由此入门。儿童文学大奖如“纽伯瑞奖”、“凯迪克奖”、“格林纳威奖”、“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奖”等,都值得关注。
    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还需具备推荐读物、指导阅读、组织阅读活动、引领儿童探索阅读的能力。在这方面,家长可阅读有关“亲子共读”与“大声朗读”的书籍,并将书中方法加以实践。教师则可参考有关“班级读书会”、“读书课”与“校园阅读文化”的书籍,结合学校与课堂的实践,边学边做,探求自己的阅读推广方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2 03:04
原文地址:外国人是这样读书的作者:晓妍凤平

    俄罗斯:家庭藏书总量超过图书馆藏书量10倍   
    读书是俄罗斯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在他们看来,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   
    在各类图书中,俄罗斯读者最爱读的是文学作品。俄罗斯城乡密布着图书馆网,莫斯科国立列宁图书馆是世界五大图书馆之一。  
    俄罗斯人把家庭藏书多少看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其居民家庭藏书总量超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10倍,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阅读报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居世界之首。  
    法国:拥有家庭“图书馆”是种时尚   
    法国人爱读书在欧洲比较有名。巴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摊、书店,塞纳河边还有一条专门卖旧书的长廊,成为巴黎一处特有的人文景观。如果你到法国人家里做客,可以看到几乎家家都有藏书,拥有家庭“图书馆”是巴黎人一种经久不衰的时尚。  
    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买10到15本书   
    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新书,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这种爱读书的习惯渐渐从上一代人身上传到了下一代。有的以色列人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德国:读书像喝啤酒一样平常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过: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德国人对这种“谈话”有着巨大的热情。不管是地铁、公园还是医院的候诊室,你都能看到很多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对他们来说,读书简直就像喝啤酒一样平常。在德国买书很方便,一座一万多人的小城镇起码会有一两家规模较大的书店。

校名 地址 联系电话 校长
武汉市江岸区育才小学二分校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怡康苑北区1号 027-82355002 吴亚玲
武汉市江岸区黄陂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03号 027-82803559 秦莲美
武汉市江岸区铭新街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铭新街2号 027-82833346 杨玉华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66号 027-82808213 罗于平
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149号 027-82831941 蔡磊
武汉市江岸区黄兴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黄兴路新华里2号 027-82832747 郭翠莲
武汉市实验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球场横街2号 027-82833790 马爱武
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四唯小路13号 027-82707197 罗莉
武汉市江岸区沈阳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袁家墩108号 027-82730004 陈旭辉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70号 027-82729313 孙中强
武汉市江岸区青少年宫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渣左新村64号 027-85777308 张宝康
武汉市江岸区模范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模范路38号 027-82427302 李小正
武汉市青少年宫文武学校 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1435号(市青少年宫内) 027-85731561 张九九
武汉市江岸区吕锡三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安静村9号 027-82833835 鲁新明
长江委职工子弟学校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48号  027-82926327 罗仁冠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2号 027-82424754 何艳华
武汉市江岸区澳门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180号 027-82426902 张孟玲
武汉市江岸区光华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光华路11号 027-82427193 陈敏
武汉育才寄宿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 027-82352785 蒋增琦
武汉市江岸区三眼桥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三眼桥四村227号 027-82614465 刘立刚
武汉市江岸区新建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新建后街117# 027-82901935 邱承军
武汉市江岸区二七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头道街11号 027-82903367 向阶慧
武汉市育才第二寄宿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二路10号 027-82624782 周唯佳
武汉市江岸区花桥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育才三村26号 027-82635205 刘静
武汉市江岸区蔡家田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阳电里15号 027-82611828 翟彦斌
武汉市育才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黄孝河路特3号 027-82635410 范学英
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一路20号 027-82605134 徐宇珊
武汉市台北路学校 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156号 027-85797082 张虹
武汉市江岸区汉铁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1478# 027-51142139 黄正隆
武汉市京汉学校 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2071号 13018035361 赵文杰
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二七路192号 027-82936675 黄惠玲
武汉市林祥谦学校 武汉市江岸区徐州二村7号 027-82910156 张恩弘
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小路2号 027-82315712 刘伟
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2号 027-82314793 郑岗
武汉市育才小学一分校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安居苑 027-82290043 喻铮
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二分校 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后湖大道汉口花园内 027-65696002 王晓芹
武汉市江岸区岱山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岱家山532号 027-82350707 廖春桃
武汉七一寄宿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62号 027-82893093 杨小云
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后九万方28号 027-82621335 张颜斌
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芦家墩157号 027-85877314 余秀荣
武汉市江岸区余华岭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新春村336号 027-65609439 李贤玉
武汉市江岸区石桥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牛皮岭287号 027-85877544 魏援朝
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大道46号 027-82333660 王湘平
武汉育二汉口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正义路18号 027-82876096 张志萍
武汉市汉口回民小学 江汉区统一街122号 027-85664311 熊丽萍
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大兴路69号 027-85666181 陈平
武汉市江汉区六渡桥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三民路51号 027-85649379 童焰
武汉市江汉区福建街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福建巷3号 027-85643791 雷慧君
武汉市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前进二路23号 027-85868620 熊继平
武汉市江汉区清芬路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统一街人民巷52号 027-85668581 周敏
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11号 027-85664171 范永岁
武汉市江汉区惠康里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民意街前进一路185号 027-85829784 颜琛安
武汉市江汉区天一街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天一后街92号 027-85857295 于红文
武汉市江汉区航空路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电业村6号 027-83634835 罗晓
武汉市江汉区卫星村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航空小路26号 027-83611482 程东平
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93号 027-85794343 应兰
武汉市江汉区展览馆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双洞左巷36号 027-85834726 徐志钢
武汉市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单洞三路1号 027-85832759 刘胜
武汉市江汉区精武路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西马后路63号 027-85773693 刘跖
武汉市江汉区取水楼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新华小路96号 027-85800169 吴英
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寄宿学校 武汉市江汉区常青五路20号 027-65661666 张艳萍
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友好村50号 027-85423935 李艳梅
武汉市江汉区春苗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振兴东路 027-83515536 陈瑛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路10号 027-85748280 单凌燕
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马场路36号 027-85876958 何天娇
武汉市江汉区西马路小学 武汉市江岸区高雄路146号 027-85797445 张频芳
武汉市江汉区育红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发展大道235号 027-65310159 杜贤佑
武汉市江汉区凌智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站北新村三巷24号 027-85799605 孙红枫
江汉区树人学校 江汉区陈家墩383号 027-85878275 方泽汉
武汉市江汉区武汉关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洪益巷114号 027-82834507 方棋
武汉市江汉区振兴路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常福里93号 027-83512752 董清
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下牯牛洲158号 027-85876946 薛姣
武汉市江汉区贺家墩学校 江汉区华安里柏润路20号 027-83981219 罗阳春
武汉市江汉区华中里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江汉二路44号 027-82832264 张小明
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学校 武汉市江汉区江汉三路16号 027-82856980 周彩华
武汉市江汉区长港路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红光里94号 027-85630967 章志萍
武汉市江汉区华苑小学 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华苑里138号 027-65659692 田秋云
武汉市江汉区私立立新小学(筹) 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机电路6号 15827003396 曾安乐
武汉市江汉区私立精英小学(筹) 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水仙里社区黄家下湾119号 027-85604995 王广平
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新华家园校区 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路9号 027-85621731 陈平
江汉区大兴路小学金色雅园校区 武汉市江汉区姑嫂树路9号 027-85621731 陈平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 武汉市东西湖区常青花园康居二路特1号 027-83949379 武明恩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武汉市常青花园17村 027-83952465 万玉霞
长丰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长丰新村特1号 83833572 许涛
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第二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古田四路云鹤小区13号 83411103 洪霞
武汉市硚口区武汉市硚口区亚运学校 硚口区长丰乡长丰村七组 61237381 许璐
武汉市硚口区荣生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三路肖家地334号 13720308201 李荣生
武汉市硚口区舵落口小学 武汉市桥口区易家墩213号 83412912 刘毅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汉滨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三路1号 027-83419981 王敏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易家墩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一路45号 027—83831890 董芳娜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路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18号 027-83831906 倪风雷
武汉市硚口区南垸坊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38-28号 83829796 唐琳
武汉市硚口区辛家地小学 武汉市解放大道75号 02783831282 袁莉
双环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一路31号 027-83411169 汪阳
武药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 027-83832372 陈丽秀
武汉市陈家墩学校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南村68号 83834305 余行飞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70号 027-83882702            樊爱林
江家墩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简易路28号 02783872828 齐传忠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轻机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四路35-6-1号 027-83856022 余家方
轻汽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五路17号轻汽小学 02783415879 侯琳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寄宿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发展大道39号 027-83525551 张彦平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西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汉西北路34号 027-83538790 韩芳
武汉市硚口区水厂路小学 武汉市建设大道29号 027-83882732 陈顺涛
武汉市硚口区太平洋小学 解放大道太平洋路28号 027-83883550 刘克惠
武汉市硚口区常码头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发展二村55号 02783533826 陈小梅
武汉市硚口区建新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常码头138号 13986199304 刘宜恒
新合村小学 硚口区新合东村341号 027-83882285 王东明
长征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解放大道314号 02783771416 李旺成
武汉市桥口区仁寿路小学 武汉市桥口区仁寿路100号 027---83806585 陈红玉
东方红小学 武汉市解放大道761号 83617490 沈俊
武汉市硚口区体育馆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宝丰二村18号 027-83784380 寇晓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桥口区航空路13号 02783692907 汪蓓
崇仁路小学 崇仁路217号 027-83797041 张艳平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建乐村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中山大道71号 027-83780906 吴敏红
武汉市硚口区幸福村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幸福一村20号 027-83784261 何萍
武汉市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集贤路43号 027-83784632 赵斌
武汉市硚口区义烈巷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长堤街218号 027-83750266 陈兰芳
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巷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59号 83785301 汪飞
武汉市硚口区大通巷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汉中路93号 027—83780374 秦前耕
红旗村小学 中山大道189号 85831061 童珊枝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第二小学 武汉市新路126号 02785833188 高静
武汉市硚口区六角亭小学 硚口区利济东街155号 85832568 林敬洪
桥口区南阳村小学 武汉市桥口区长堤街587号 027--85644238 周小平
武汉市硚口区宝善街小学 硚口区三曙街广货巷37号 85681622 瞿莉玲
武汉市硚口区安徽街小学 圩越来越大 无奇不有 86666666 陈英
武汉市硚口区星火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广货巷36号 85686048 张师平
武汉市桥口区新安街小学 武汉市桥口区大夹街177号 027-85644126 曾伟
武汉市硚口区利济路小学 汉中路241号 85641540 张海玲
武汉市硚口区板厂街小学 武汉市硚口区板厂街9号 027-85681731 张丽萍
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181号 027-84875538 黎敏
武汉市汉阳区铁桥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650号 027-84873172 彭长清
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庙东湾66号 027—84884616 孙芬
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特6号 027—84878171 吴怀军
武汉市汉阳区快活岭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快活岭吴湾特1号 027-84921386 刘琥
武汉市汉阳区田家台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田家台小学 027—84612870 孙昌胜
武汉市汉阳区陈家咀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陈家咀村 027-84617027 张纲
武汉市汉阳区黄金口小学 汉阳区永丰街上黄金口特2号 027-84455693 郑江波
武汉市汉阳区三里坡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三里坡前湾48号 027-84843778 余德池
武汉市汉阳区向阳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阳逻墩特1号 027-84261969 易雯
武汉市四新学校 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农场红岭一村99号 027-84631441 王胡发
武汉市汉阳区瓜堤街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小道61号 027-84523506 熊婉
武汉市汉阳区建港小学 武汉汉阳区洲头二村61号 027-84520260 焦新汉
武汉市汉阳区洲头街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建港村64号 027—84523413 焦方会
武汉市汉阳区群建路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群建路1号 027-84842189 陈思
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 汉阳区拦江路197号 027-84805562 李莉
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寄宿学校 汉阳大道177号 027-84593086 危汉桥
武汉市汉阳区弘桥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建桥新村83号 027-84830267 刘筱青
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路26号 027—84842907 黄艾
武汉市汉阳区车站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256号 027-84841589 杨九红
武汉市汉阳区五里村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五里一村121号 027-84842835 陈九香
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陈家湾6号 027-84883180 王玮
武汉市汉阳区利民学校 汉阳区红光路18号 13397183200 汪美华
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177号 027-84595041 危汉桥
武汉市汉阳区七里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七里一村95号 027-84874784 余军
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十里铺赫山玫瑰东路6号 027-84872923 禹妮
武汉市汉阳区江汉二桥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知音东村44号 027-84873250 钱丽芳
武汉市汉阳区德才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二桥街水仙里48号 027-84885722 张玉玲
武汉市汉阳区玫瑰园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二桥街知音西村119号 027-84872925 黄智玲
武汉市汉阳区晴川阁小学 武汉市汉阳区汉南路70号 027-84717004 童莉
武汉市武昌区堤前街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上堤前街197号 02788115173 章艳霞
武汉市武昌区万福林小学 武昌区万福林1号 02788113279 徐文生
武汉市武昌区八铺街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兴隆街7号 02788113960 胡佐云
武汉市武昌区解放桥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堤东街451号 02788115408 孙民
武汉市武昌区回民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石灰堰1号 02788073567 魏明洋
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保安街123号 02788071765 叶文震
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69号 02788871621 夏艳容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 武昌区三道街10号 02788873652 尹慧红
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9号 02788871414 辜洁
武汉市武昌区候补街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候补街74号 02788871563 吴芳
武汉市武昌区棋盘街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棋盘街42号 02788872267 谢玉萍
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联合新村77号 02787270565 姚慧
武汉市武昌区新河街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富贵里92号 02788210072 宋珊
武汉市武昌区三角路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828号 02786811462 杨俊
武汉市武昌区育红小学 武昌区诚善里特1号 02786811058 李红英
武汉市武昌区红岭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四街坊18# 02787312235 罗弘
武汉市武昌区柴林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柴林东区34#武昌区柴林小学 02786814147 程凤
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铁机路114号 02786551601 李文艳
武汉市武昌区九龙井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九龙井正街23# 02788851823 徐芳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新村147# 02788073174 张玲
武汉市武昌区千家街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千家街107号 02788072967 王琳
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紫金村165号 02788871081 张弘
武汉市武昌区傅家坡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325号 02787812433 罗宏文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2号 02786783681 肖本江
武汉市武昌区晒湖小学 武汉市雄楚大街64号 02788038450 张勇
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小学 武昌区武珞路586# 02787655155 张蓉芳
武汉市武昌实验寄宿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花园宝安花园外武昌实验寄宿小学 02788025973 胡婴
武汉市武昌区武泰闸小学 武昌区涂家沟148号 02788073871 郑军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第一小学 武昌区南湖花园华锦花园特2号 02788024116 胡小红
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学杨家路校区 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德平路 02786554879 李文艳
武汉大学附属小学 武汉大学文理学部东中区育才路 02768752308 衡斌
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医学部) 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高家湾新一村91号 02768772045 寇莹
武汉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工学部) 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工学部 02768772045 寇莹
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学院路11号 02788662427 卢玉池
武汉市武昌区丁字桥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涂家岭4号 02751164149 杜鹏妹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武铁村91# 02787821822 张洁慧
武汉市武昌区四美塘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四十八栋473号 02751153849 陈建
武汉市武昌区长江紫都中山小学 武昌区长江路特1号 02788156891 吴军
武汉市四海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姚家岭村 02787840585 夏喜桂
武汉第一寄宿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涂家沟特1号 02787332506 吴海英
武汉市武昌实验寄宿小学美林校区 武汉市武昌区纺机路20号 02786601006 胡婴
武汉市黄鹤楼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大成路45号 02788871778 周方祥
武汉市武昌区何家垅小学 武昌区新民主路231号 02787822138 柳红
武汉市新河街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新河街新生路106号 02788214473 冯长华
武汉市秦园路学校 武昌临江大道572号 02786811410 杨建华
武汉市杨园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杨园街武昌区纺机路7# 02786811214 周少勤
武汉市徐东路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569号 02786811624-8000 郭汉舟
武汉市东亭学校 武昌区东亭三村44号 02786783054 王汉桥
武汉市梅苑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梅苑小区126号 02788073287 陈顺利
武汉市南湖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花园老区内 02788029213 向进
武汉市积玉桥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沙湖街327号 02788221361 祝正洲
武汉市石洞街学校 武昌区石洞街白云社区 02788103056 乔春生
武汉市铁四院学校 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建设新村99号 02751155643 平先柏
武汉市晒湖中学小学部 武南一村14号 02788082022 李金堂
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金都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中山路53号 02788215819 徐宏丽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 武汉市江夏区庙山经济开发区湖北华一寄宿学校 02787921631 黄恒忠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 张之洞路288号 02788073130 吴军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武昌区解放路259号 02788071088 张基广
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华路59号 02788872266 徐宏丽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武昌水果湖东三路3号 02787233942 郑奇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横路31号 02787278679 罗汉萍
武汉小学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5号 02787332506 李强
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一路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建设一路2号 027-86861216 余平南
青山区吉林街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5号 027-86862646 王玉娥
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冶金街特1号 13517265771 桂国庆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桥头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桥头村674号 027-86512741 张伟成
武汉市青翠苑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一路58号 02786330142 胡涛
武汉实验武术学校 武汉市青山区桥头体育场 027-86861910 庄汉生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六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厂前街简易村425号 86391050 谢俊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十八小 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康美路9号 027-86486847 刘兵
武汉市青山区青山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青山镇船厂村001号 86514301 杨建国
武汉市青山区武东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武东街 02768867551 熊有胜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小学 武汉市和平大道772号 86356447 朱冬梅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四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8街 86516211 程家华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六小学(教学点) 青山区厂前街桃山村350号 86391090 邱新国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八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38街坊26号 027-86862767 唐琴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二十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45街49号 027-86860996 石竹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辽宁街1号 86865762 张萍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七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恩施街5号 027-86864651 左泽清
武汉市青山区钢都小学 钢都花园125街特1号 02786557036 刘忠新
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都花园128街特1号 027-86566860 蔡伦涛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九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钢花东村111街(黄州街26号) 86851069 张军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二小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三街二十二号 86845866 田胜利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三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红钢一街32号 027---8684666 陶汉芝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九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工业三路35号 02786857752 张志斌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冶金街31街 0276852069 舒勇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二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冶金街工业四路19号 027-86881886 张青
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十一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街康美路10号 027-86895965 王萃
青山区钢城第十三小学 武汉市青山区白玉山康乐街15号 86418115 罗刚
青山区钢城第十四小学 武钢北湖农场青化路21号 86422341 冯安明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沌口路55号 02784234273 谢晓玲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路 02784226498 张卫波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联城路78号 02784890972 林娜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社区 02784294494 谢翠玲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村 84236825 程天艮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奥林花园 02784259101 张之见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陵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黄陵小街31号 02784973254 明淑琴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街龙湖村陈家山 02784931923 王顺芳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龙阳大道太子湖畔特一号 02784897041 黄敏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康道102号 02784893177 韩瑾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桥学校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镇葛化正街184号 027-87600350 李文勇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武汉市光谷一路特5号 027-87747076 夏循藻
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老武黄公路2号 027-87801804 沈爱贞
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社区 027-87921075 向元明
武汉市光谷第六小学 武汉市关南路6号 027-87412963 刘翠娥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027-87543316 李晓艳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街道办事处新兴路54号 027-81612077 叶运琴
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大学园路1号 027-81691440 马友平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乡王家店173号 027-87635501 叶开成
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竹路68号 027-87569822 贺清文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小学路32号 027-87947325 邱运山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屋陈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大屋陈社区居委会 027-87975445 陈光进
武汉市光谷第七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邱小区特1号 027—87940755 李世祥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广岭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湖口村 027-87945372 王彩云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芯学校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芯二路18号 027-81529008-8064 任小华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小学 武汉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道龙泉社区覃庙路40号 81620526 段才刚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升华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道升华村新庙 027-81629609 杨小华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何桥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道何桥村村委会 13871444588 吴后启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泗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吴泗村村委会 027-81527639 陶为湖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花山大道159号 027-87631091 李建国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西港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镇西港村82号 027-87638395 陈永胜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周庄小学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镇周庄村 027-87530347 严堤开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卸甲小学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卸甲村 027-87465457 范友锋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小学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镇左岭村 87603373 杜裕林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651号 027-87881245 李天顺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路145# 027-87501932 王善球
武汉市洪山区鲁巷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卓豹路88号 87584147 叶枫岚
武汉市洪山区南望山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东湖东路6号 027-87801139 林四益
武汉市洪山区武南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武南铁路新村178号 51162249 罗耀林
武汉市石嘴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石嘴镇 88166015 韩国平
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小学 武汉市珞珈山路90号 027-87881320 魏泽武
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小学 珞喻路203号 87886408 王淑芳
武汉市洪山区青锋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联盟路1号 86555753 蒋学毅
武汉市洪山区和平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徐东社区 02786816233 余江林
武汉市洪山区北洋桥小学 洪山区和平街东方红村5组 86339896 李红英
武汉市洪山区武丰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武丰村六组 86347987 胡学智
武汉市洪山区张家铺小学 武汉市东湖生态风景区龚家岭村张家铺 027-86465180 刘少新
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中心小学 洪山区胡教新区 86528049 胡传麦
武汉市洪山区魏家湾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崇阳村 027-86593874              杨明才
武汉市洪山区胡墩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建设乡群联村胡墩小学 027-86521225 鲁建军
武汉市洪山区长江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长江村 88156033 张光华
武汉市洪山区毛坦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毛坦村毛坦小学 02788119522 胡恒发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青菱乡青菱桥 027-88132916 黄重阳
武汉市洪山区永安小学 武汉市洪山街红旗村永安寺 02788024621 赵江艳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小学 珞狮路463号 02787395565 谈焕枝
武汉市洪山区井岗山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井岗村6组 88024050 郑新桥
武汉市洪山区李桥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李桥村 027--81945039 宋卫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鲁磨路388号 027-67885135 傅艾平
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87859074 阮郁兰
中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民院路708号 02767843583 刘建兵
湖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湖北工业大学大学校内 02788032297 刘承晖
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 87285256 史涛
武汉市洪山区红霞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红霞村 02788163011 宋炳林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52号 02767868186 姚小明
武汉市洪山区楚才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关山一路 027-87414033 李运河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子弟学校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瑶苑5号 027-87380029-14 许传杰
武汉市洪山实验外国语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450号 87373335 汤洛津
武汉小梅花艺术学校 武汉东湖风景区李家大湾特1号 13995545966 马蓓
洪山区武珞路小学金地分校 洪山区武梁路 87227913 李天顺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 洪山区乔木湾1号 88116096 张艳
武汉市洪山区梨园小学 武汉市洪山区徐东路169号 02786778477 林瑛
洪山区石牌岭小学 洪山区石牌岭路226号 02787395724 刘波
武汉市洪山区东升学校 洪山区卓刀泉村桂子花园内 027-87390400 朱凤秀
武汉市旭光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关山一路158号 87802107 吴华安
武汉市金鹤园学校 武汉市青山区建一南路金鹤园小区内 86577190 牛安民
武汉市洪山区新科学校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工业园D区 13886002948 袁俊
武汉市铁机路学校 武汉市洪山区铁机路97号 027-51150639 姜望国
武汉中太学校 武汉市东西湖区严家渡160号 027-83896020 王贞吾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一小学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街园丁村1号&n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2 04:21
《小学生学习报》的追求与坚守



2013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首届中国少儿报刊金奖、全国低幼报刊编校质量最佳奖、首届全国教辅类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一等奖、首届全国教辅报综合质量检测总分第一名……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小学生学习报》20多年的不懈追求与执着坚守。总编辑侯岩说:“我们希望成为一张坚守童媒使命的儿童报纸,一张发行量持续增长的儿童报纸,一张‘奖’不完的儿童报纸。”
  三审六校 记录存档作年终考核
  《小学生学习报》由河南教育报刊社主办。侯岩介绍说,河南教育报刊社在三审三校之外还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审读制度,这推动着《小学生学习报》编校质量不断提升。侯岩说,从1998年开始,河南教育报刊社就对所出版的报刊进行全面审读。每月随机抽出全部内容的四分之一进行审读。审读结束后整理出审读报告,每月都有厚厚的一本。最后比较各报刊的差错率,进行严格的奖罚。奖励标准以内的前三名,惩罚标准以外的最后一名。近两年,河南教育报刊社还加强了报纸综合质量评估,进行年度审查、评比、通报。每年还组织本年度的报刊“三好”评选,举办青年编辑培训班和一年一届的青年编辑校对大赛。这些都促使《小学生学习报》坚持严要求,保证高质量。
  在河南教育报刊社一套科学完善的编校制度的基础上,《小学生学习报》编辑部又制定了《编校规程》和《编校质量奖罚细则》,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
  《小学生学习报》实行编校签字制度,所有编、审、校、签付印、标色美化、审样报等,都要由具体当事人签署意见并签名负责,编辑部还严格登记差错,记录在案存档,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并重奖重罚。编辑部实行“三审、六校、一签付、一审样”的编校管理机制,增加各版编辑之间的互校、版内编辑的互校,副主编的终校与签付。他们还建立编辑部编前通报会和编后改进会,有效地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为不断提升办报质量,《小学生学习报》要求编辑认真研究教学、研究读者、研究市场、研究同类报刊,大胆创新,鼓励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和创造性建议,积极策划新选题、开设新栏目。
  内容为王 既可读易读又耐读
  在追求品质与市场的过程中,《小学生学习报》尤其强调内容为王,他们认为在儿童成长的生命滋养中,健康有益的阅读内容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小学生学习报》提出要以高品位的文化含量和人文精神吸引少儿读者,同时采用适合儿童认知与阅读特点的内容表现技巧和传播方式,既注重现实性,又讲究艺术性;既坚持内容为王,又找准内容表述的儿童适应点,使之易读;追求内容的真善美,使之可读;注重内容的底蕴与意味,使之耐读。
  例如,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小学生学习报》约请记者开专栏《到香港走走》,先后介绍了香港独特的交通工具叮当车、天星小轮以及特色建筑、独特的环境保护措施等,还有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等。在向赴丹麦留学的马丽约《马丽姐姐在安徒生故乡》专栏稿件时,《小学生学习报》重点关注作者在丹麦这个童话王国的见闻感受,以及它作为“童话王国”的特色,为小读者们揭开童话王国的神秘面纱。《小学生学习报》还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绿野寻踪》暑期夏令营活动,刊发图文并茂的稿件,丰富版面,引导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整合传播 打造品牌影响力
  在如林的报刊中办出特色、持续发展确非易事。《小学生学习报》在立足市场、追求特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启迪学生学习思路、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的办报理念,不为外界的纷繁变幻而改变编辑思路。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紧扣办报宗旨的前提下,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能为读者提供更多延伸服务。在这一理念下,策划各种活动,成为《小学生学习报》的办报特色之一。如,《小学生学习报》与国家航天信息中心联合举办了“放飞梦想,遨游太空”航天知识竞赛,作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创新,竞赛题刊登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全国80多万小读者踊跃参加竞赛,最终,特等奖获得者受邀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现场观看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的升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与神七一起长大》为题,做了相关报道。
  2011年,《小学生学习报》应邀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该报还向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文学校捐赠了一批字典及《小学生学习报》特刊,建立了长期读报基地。《小学生学习报》这些活动大多也在报纸版面上得到精彩呈现。
  侯岩说,《小学生学习报》希望强化品牌栏目建设,借力办品牌栏目、出拳头产品,整合传播模式,以名副其实的质量和力量,争做全国少儿报刊的领跑者。(王新义)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e=1&_dsign=e2b95cb8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e=1&_dsign=e2b95cb8
小学生学习报社各位编辑老师的联系方式,电话区号是0371.
一、二年级版
一版(综合版):
bayinheban@163.com  66356597
二版(数学版):
sanjiaoban2007@163.com  66360163
三版(语文版):
xiaoshuqianban@163.com  66324316
四版(作文版):
qianbitouban@163.com 66360163
月末版:dingguagua201109@163.com  66370687
美编:
wuyan1948@163.com  66321948
三、四年级版
一版(综合版):xbznj1@163.com 66355935

二版(数学版):xbznj2@163.com 66323223
三版(语文版):xbznj3@163.com
66323223
四版(作文版):xbznj4@163.com
66370706
美编:
qianger1979@163.com  66335459
五、六年级版
一版(综合版):
songxiaofeng6@163.com  66322052
二版(数学版):
xbmath@163.com  66322052
三版(语文版):
yddashiye@126.com  66356377
四版(作文版):
xbwrite@163.com  
66316667
美编:
zhang600917@163.com  66356129
中高年级月末作文版:
hnhbgogo@126.com 66323223
                    flvm@163.com 6637070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2 17:15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8&extra=page%3D1&_dsign=4cb615c9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8&extra=page%3D1&_dsign=4cb615c9
《--桥--》:《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用报评报基地创办=学生电子报【创刊号】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3-25 10:13
==如果:


1,如果你要了解《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评报基地校[班]的动态,请到这里[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11



2,如果你是家长/学生,想与《小学生学习报》编辑直接对话,讨论问题,请到这里[网名注册亦可]: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87



3,如果你愿意以网络呈现方式记录你的课外阅读指导的教学实验,请到这里[建议实名注册]: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4



4,如果以校为单位上传学生习作,[管季超工作室]最少有3个网可提供给你网络发表途径[均请实名注册]: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30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64

http://xnjyw.haotui.com/forum-13-1.html


5,如果你要了解[管季超工作室]四大网媒的分工,请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04&extra=page%3D1&_dsign=f4f51ff0



6,如果你是教师达人或想向我们推荐,请在这个专栏实名注册后发言: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3
《----》




--------《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用报评报基地创办

=学生电子报【创刊号】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8&extra=page%3D1&_dsign=4cb615c9







》》重要提示:实名注册,信息可核,成为会员,才能看图!!!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4&pid=2048&page=1&_dsign=91d10ebd&extra=#pid2048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4&pid=2048&page=1&_dsign=91d10ebd&extra=#pid2048
《----》:小学生学习报》湖北读报用报评报基地创办=学生电子报【第2期】






作者: 小学生学习报-社    时间: 2014-4-1 17:53
管季超先生:

          本周一我社王丽丽同志用邮发方式给[基地]各校-班寄出了第二批赠报。

          如何‘评报’的具体方式,各位指导老师可以自由选择。是期期都评,是两三期一起评,是只细致地评其中某一版,都可以的。
          根据我们以往约请小学师生‘评报’的经验,只要承担具体的指导评报工作的老师把这件事真当回儿事,学生读者是能评会评的。
           我们希望获得真实的/诚恳的/对我们了解小读者的真实读感和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有帮助的‘评报’意见!!
          真实是第一位的要求。
           如果能细致些,建议和意见再具体些,就更有价值了。

                                                                             《小学生学习报》社 2014。4。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4:0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4 05:08
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占有量及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课题过程性资料的内容
1、什么是课题资料?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
2、课题资料的种类
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基础性资料。基础性资料是课题研究前期以及课题研究中所作的调查、测量、检索、研讨等等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
计划性资料。计划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
过程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这些资料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专题性资料。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的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是专题性资料。
效果性资料。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检测,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等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
成果性资料。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都育来自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这些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
其中,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对于小课题研究来说,过程性资料已经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部资料了。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3、课题过程性资料主要有哪些内容?
    件:
课题立项申请书
批准书
课题方案   (具体每个阶段的研究计划   每个阶段的总结)
过程性资料(材料与课题要具有相关度):
★围绕课题展开的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等;
★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 学习体会;
★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光盘、图片、影像资料;
★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
★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经验总结、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刊物封面、目录、文章级别、文章)、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撰写的专著。
★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大事记,主要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效益。
★课题中期评估申请  中期评估报告  阶段成果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报告  最终成果
看到这些内容,老师们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我们日常教学中就在做着这些工作,比如:教学反思、随笔、案例每月都写,教学活动我校也是每月一次。但我们获得的资料可能只是侧重某一方面,它们是独立的、零散的、无计划的,有效的搜集、整理、分析,使零乱、芜杂的资料成为典型、有序的资料,为验证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最终会取得研究的成果。
课题资料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课题实验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课题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我们要做在平时、重在实践、边做边理。达到过程资料翔实,研究实践真实,研究成果丰实。
    二、课题过程性资料怎样搜集和整理
(一)搜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存在问题主要是:⑴文献资料不注明出处;⑵事实性材料没有时间、地点,没有背景;⑶对资料的可靠性缺乏考证;⑷经常看到采用举例法,不知道该典型在所属群体中的位置;⑸搜集资料的方法,使用的工具,调查问卷,往往是欠科学;⑹对材料缺乏综合分析,有时变成材料堆砌,不知道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等。
    知道了不足,在收集资料时,我们要做到
1、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
现在,就结合江苏省一位教师的一次小课题研究具体谈一谈。上学期,结合学校的课题“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研究”确立了自己的小课题研究,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能力。这位教师准备有计划地搜集以下资料:小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计划(总计划、每学期计划)、理论学习(书籍、笔记、下载资料)、学生诚信调查表教学采风(教案、说课、评课)、反思随感(反思、随笔、案例)、活动记实(课题整个研究过程大事记)、阶段总结(每学期一份)、成果汇总(经验总结、论文、文章、学生作业、作品、教师荣誉
他制作成了目录,先把类别写出来,然后把手中已有的资料,按类别编写在相应的目录下面,以后每增加一份资料,就在相应的内容上进行补充。
2、联系日常教学实际,让搜集变得轻松、愉悦。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做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我们可以把每个学期所做的具体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记录下来,归类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教导处安排的各类教学活动、学生作业、试卷及卷面分析等。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变得内容充实,变得科学严谨。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就会信心百倍。
3、明确每一项资料的具体要求,才能使搜集更有效。
    ⑴课题实施方案
进行课题研究事先要设计一个研究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课题的来源和期望。说明课题的起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说明研究的对象是谁,如何取样本,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涉及的理论领域和要学习的内容。
   *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的表达与应用。说明研究结果如何表达;是报告式还是叙事式,还要说明研究结果如何在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体现,发挥何种作用。
⑵课题研究计划
不必写的太拔高,不需要写太多表扬自己的话。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写清楚这学期自己计划完成几件事,大约在什么时间完成,以什么方式完成,到期末时对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虑转到下一学期继续执行,还是取消这个计划,重新考虑新的计划。
⑶调查表
要设计好选配得当、措词精确的一套问题,编制成问卷。
⑷研究成果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结构可以是“报告式”或是“叙事式”。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引言。说明研究的起因;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二)整理资料的步骤
其实,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资料的过程。
整理资料是指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有序,便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整理资料一般需要经过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核对的任务是对获得的资料,从资料来源、资料的完整和准确等角度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基本事实资料的可靠。分类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研究需要,把获得的事实资料分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材料的加工整理是科学研究重要的辅助工作,通常采用核对资料、选择论据、汇总统计、综合加工的办法进行加工整理。
无论是哪一级别的课题研究,都是需要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都是大同小异。
课题研究一般都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一年时间,有时还要更长时间才能结题。这样时间一长,刚开始的热情就会减弱,就会产生惰性:反正没来验收,"赶趟",等到时候再收集、整理也不迟。这样一来,等到验收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缺东少西。所以,日常坚持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心人,都是喜欢思考的教师。细心、恒心加耐心就等于成功。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也会坚持得更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4 05:11
中小学科研课题档案的生态化管理
    陈彩堂 金 遂 李哉平
       课题档案是课题研究留下的痕迹,是一种在研究全过程中对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材料的有序累积,它印记着研究背景、条件、过程、成果,蕴含着研究者及承担单位的研究精神和研究水平。加强课题档案管理,无论对研究者提高科研水平,还是对科研管理者提高管理质量,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目前中小学课题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存档的资料不完整、无序,甚至不真实,开发利用不多。因此,我们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课题档案,对档案资料的积累、存贮和利用做一探讨。
一、课题档案的积累
       伴随课题研究全过程而产生的相关信息、资料都属于课题档案收集的范围。如按课题研究的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可把相关档案资料分为准备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等三类。
⒈准备性资料,指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所得到的资料。主要包括:课题申报方案、课题立项通知书、课题开题报告、调查问卷与测试题、观察表及所做的文献综述等。
⒉形成性资料,指课题开题后到实施结束这一过程中所搜集的原始资料。主要包括:重要的活动记录,咨询、观察、实验、分析、研讨、交流、展示等与课题研究有关活动所形成的数据、文字、录音、照片、录像、光碟等资料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⒊总结性资料,指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所得到的资料。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工作总结及其他研究成果(调查结论、经验总结、典型设计、论文、专著、课件、音像制品等)、各类获奖证书、有价值的学生作品、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专家、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和新闻媒体对课题研究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研究活动大事记、鉴定推广材料等。
可用档案袋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每个课题都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袋”,如用活页表格及时记录相关事件的过程及启示,在每个研究阶段结束时进行整理。课题组可指定专人保管和填写,同时用电子稿备份,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散失。
二、课题档案的存贮
课题档案与课题研究有着一个相辅相成的动态生成过程。要形成一个有序、可用的课题档案,必须要认真及时地核查筛选、结构重整和妥善存贮。
⒈核查筛选
      对原始资料收集的地点、时间、提供者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真实性进行考究,摒弃虚假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可靠,对不足的资料要充实完善。并在收集的大量原始资料中,舍弃无关或多余的,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资料,及时归档。
⒉结构重整
⑴按照事物或问题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来分类排列。随着研究的深化,课题研究凸现出一条以主干问题、分枝问题、绿叶问题为线索的问题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则表现出“同源映射”,即把一个主题的研究转化成不同层次和相互串联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按问题链梳理一个课题的资料,就可构建起与成果形式相一致的“大树型”或“家族式”的档案体系。这一体系便于窥视课题研究的内涵、脉络和逻辑关系。这种构建方式适宜于较宏观的课题,如以各类系列丛书为成果的档案资料的整理。
⑵按照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发展过程(自然顺序)整合。中小学教师的课题大多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中微观课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这类课题的研究主要依托行动研究,其成果要体现出过程性特点。可见,这类课题的过程资料相当珍贵,有较高的保存价值,特别是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事件记录、形象性描述和研究设计的得失反思等内容的材料。因为记录和描述事件及其背景给档案中添加活生生的东西,理性思考可以弥补记录和描述的缺失。因此,按“成果主体+过程资料(附件)”方式建构课题档案,既可更好地凸现课题研究的成果、轨迹和过程价值,也有利于借鉴和学习。
⒊妥善存贮
⑴独立建档,一题一档。要注意把课题档案与学校其它档案相分离。有条件的可建立科研档案室。
⑵成果主体和附件分卷编目。成果主体主要是研究报告和工作总结,附件是支撑成果主体的相关材料和阶段性成果。附件整理要有序排列,体现资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和结构上的隶属关系。
⑶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一并归档保存。归档工作要及时,在分期整理的基础上,到课题研究结束时统一调整、组档,力求全部课题资料完整、有序归档,并做到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保存。电子档案的特性不同于纸质挡案,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合乎逻辑和原始真实性。
⑷专人保管。课题档案是学校一笔寄存精神产品的宝贵财产,要交托给负责任又懂行的老师保管好。
三、课题档案的利用
      课题档案的生态化管理不仅要求组档过程合乎自然,更重要的是要开发其作为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等有机载体的应有功能,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服务。
⒈学习研究的参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要想向学者型的教师转变,需要借鉴他人科研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为自身质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课题档案中,教师可以看到一个课题研究的轨迹、研究者的科学态度与方法、科研成果的亮点等,得到启示,受到教益。将课题档案进行系统整理,有效的选择,编成讲义和教材,可以形成校本培训特色课程。这一课程的学习是最生动的、最现实、最贴近教育理论、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的学习。因此,向课题档案学习,应成为学校校本培训的一条重要措施。特别对课题研究初学者来说,课题档案是很好的老师。通过“描红”或“临摹”,让他们在模仿别人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中获得亲身感受,然后从模仿走向创造,逐步提高研究水平。
⒉交流推广的媒介
       研究成果只有交流推广,才具有生命力。教育科研成果交流推广需要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传承和开拓。课题档案以反映研究全貌的载体而成为交流推广的媒介。通过这一媒介使科研成果传播更直接、更全面、更可信和有效,使学习者在具体历史背景下领略成果的精华。借助课题档案,可清晰看到和领会教育科研成果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可启发教育工作者持续改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用新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可帮助教育工作者有效地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习者对课题档案的利用,应基于适应性,贴近自身的实践改进与发展,切忌照抄照搬。交流推广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科研成果是再研究活动,也是创造性劳动,需要应用者根据具体情况,思考实施对策,探索创新。这一过程,原成果档案能提供很好的借鉴。
⒊滚动研究的母体
       课题档案不仅为再研究者提供借鉴,而且也提供一个批评的蓝本,因此它成为课题滚动研究的母体。通过课题的持续研究,对成果的不断提炼,成果的亮点必定会更加耀眼,从而更好地点化教育。如我们对股份制办学的探究。我们通过对股份制的民办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生成《从台州实践看教育股份制的运行机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发现“资本运作”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于是我们对所积累的办学档案做进一步研究,提炼出《教育股份制中资本运作的流程及其特征》;然后结合“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延伸拓展研究,得出《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思考》的成果。离开了课题详尽的档案未必会能做到步步深入。
       总之,课题档案的管理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课题档案的生态化构建与管理,不仅能提高档案的质量,而且能开发其利用价值。这对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是颇为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江福贵.摭谈教育科研课题资料的管理.现代教育科学2002⑻
[2] 杨燕.新时期高校科研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⑷
[3] 齐玉玲.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档案管理刍议.教育探索2005⑺⑷
[4] 刘天华.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管理.宣武教育2006⑾
[5] 张春华.谈课题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2007⑷
                       原文刊登在《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年第3期第 30-31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4 05:12
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中的证据和价值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第1期 作者: 格特?比斯塔
                        
要: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实践,应当基于证据或至少知于证据的理念继续使政治家、政策制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之神往。这个思想方法的影响力表现出不断增强的迹象。但同时针对基于证据和知于证据的实践的理念,不断增多的文献却提出了一些有关其可行性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个讨论的一些前设对这个领域做更深层的探讨,聚焦在这个讨论中的知识论、存在论和实践维度并在每个领域发现缺失:在知识论领域有一个知识缺失,在存在论领域有一个效能/功效缺失,在实践领域有一个应用缺失。这些缺失加在一起不仅对基于证据的实践提出了质疑,而且突出了规范性、权力和价值的角色。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大致论述了基于价值的教育的思想,以作为基于证据的教育的另种选择。因为政策制定者对于证据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和应当获得什么的期望令我感到不安,所以本文的贡献主要是力图给教育者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论点,以帮助他们抵制那些关于证据在他们实践中的作用的没有正当理由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抵制存在于他们实践中的没有正当理由的介入。
关键词:基于证据的教育;基于价值的教育;什么起作用;知识论;存在论;规范性
引言
在世界许多国家,像教育这样的专业实践应当基于证据(evidence-based)或至少从证据获取信息(evidence-informed)的理念极具影响力。快速浏览一下期刊名,我们会发现,“基于证据的实践”这一理念不仅继续风靡,而且明显出现于大量的专业领域中: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发展这一理念的医学领域(参见 Guyattetal,1992 ),经由诸如社会福利工作、辅导甚至图书信息领域,一直到教育领域。当然,证据应当在专业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理念在直觉上有吸引人的地方,并且人们很难想象出一个论证来反驳证据的参与。与其他工作领域不同,“专业”概念声称拥有“对人类生活有价值的特殊知识和技术”( Freidson ,1994 , p.167 )。这不只对专业人员运用的知识的基础提出了问题。既然专业工作以人类福扯为导向,把专业实践基于可获得的最好知识看起来是一个充分合理的论点。
这并不是说证据在专业实践中应当是唯一重要的。因而重要的问题不是证据是否应该在专业行动中有一个角色,而是它应该充当哪种角色(参见Otto ,Polutta & Ziegler, 2009 )。这同时要求我们反思的问题是证据能够充当那种角色,因为抱有不可能实现的有关证据的期望是没有意义的。后一点对于政策制定者接受“基于证据的实践”理念特别重要,因为他们倾向于对证据有过高的期望(比如参见 Weissetal,2008 )。这种倾向在某些观点下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即一些观点认为专业人员应当仅仅被允许做那些具有确凿研究证据的事情。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正是霍姆斯等人 (Holmesetal,2006 )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一种极权主义形式。②
一些人对于让证据在专业实践中发挥主导作用表示支持,另一些人或对“基于证据的实践”理念本身表示担心,或对该理念本身在具体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性表示担心。在这两个群体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讨论(如参见 Hammersley,2005;Smeyers&Depaepe,2006;Holmesetal,2006;Cornish&Gillespie,2009 ; St.Clair, 2009 )。虽然一些人告诫要小心对待从科学证据中所能得到的,另一些人却仍在继续提高效仿“医学模式”的研究,以解决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如果不是全部。③在我以往对这个讨论的贡献中(Biesta,2007a;2007b;2010a),我特别强调了“基于证据的实践”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的理解所导致的“民主缺失”,着重论述了证据的某一种使用方式如何会对教育实践产生威胁,即会取代专业判断和取代对教育目标、目的和管理的更广泛的民主的思考(见Biesta,2007a)。在本文中,我将回顾先前讨论过的一些方面,并在分析中增加更深更多的维度。我的反思将呈现在为“基于价值的教育”( value-based education )所做的论证中,以作为除了基于证据的教育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呼唤以价值为基础的教育作为一个选择,并不是想要表示在以价值为基础的教育中证据没有任何作用,而是试图强调证据的作用服从于价值,因为价值是构成一种实践之所以被当作教育实践的组成部分。
我的分析将集中在三个方面:知识论、存在论和实践。在每个方面,我会呈现对某一特定维度的两种不同“解读”。在知识论方面,我将区分代表性知识论和经互动知识论④;在存在论方面,我将区分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在实践方面,我将区分应用和纳入。我还会在每个方面指出一种缺失:在知识论方面存在一种知识缺失(knowledge deficit ),在存在论方面存在一种效能/功效缺失(effec-tiveness/efficacy deficit),在实践领域存在一种应用缺失(application deficit )。这些缺失不仅对“基于证据的实践”这一理念提出质疑,而且突出了规范、权力和价值的作用。在最后一部分,我将讨论这些缺失对教育实践意味着什么,而这会把本文引向为“基于价值的教育”这一理念所做的论证中。因为政策制定者对于证据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和应当做什么的期望让我感到不安,所以本文的贡献主要是力图给教育者提供洞见和论点,以帮助他们抵制那些有关证据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的没有正当理由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抵制在教育实践中那些非正当理由的介入。
一、关于“什么起作用”的证据?
讨论基于证据的实践这一理念的一个起始点可从“证据”这个词的含义中找到。牛津词典这样定义“证据”:“可获得的事实与信息的一个集合,(用来)表明一个信念或论点是否为真或令人信服。”⑤所以尽管证据与真理问题有关,在这一定义下,真理与虚假问题并不适用于证据本身。如果我们把知识定义为“正当化的真实信念”—其含义为对某人来说要知道某事,那它必须是真的,它必须被相信为真,并且该信念必须要正当化—那么证据在证明类似信念为正当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⑥换句话说,证据促成认定某一特定信念为真的论证。正是从这个方面说,“证据”一词的意思与“知识”一词稍有不同。这可不仅是语意上的游戏—尽管仔细思考“基于证据的实践”和“基于知识的实践”所具有的不同修辞效果很有意思—而且开启了一种可能性,即所谓的证据会比正当真实的知识更加宽泛(比如,可以想一下在法庭上建立证据时,证词和证人报告所具有的角色)。这还表明,对于为某种信念或论点提供的证据,需要对其相关性的比重有所判断,而不是说在证据与真理之间存在一种机械论连接。
尽管在理论上是如此实践中的工作却以粗糙的方式运行(见Hammersley ,2009)。在有关基于证据的实践的讨论中,“证据”通常专门从认知的话语来考虑,即视其为知识,更具体些是真知识。证据进一步被限定为科学知识—这种科学知识被理解为是通过科学研究产生的,而关注点实际上倾向于放在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上,即实验研究,具体说就是随机控制实验(randomised controltrial )。这是因为这种实验被认为是有关“什么起作用”( what works)的有效科学知识能够产生的唯一可靠的方法。这与强调“什么起作用”的理念本身也是有关的,因为事实是为了产生更好或更令人期望的状况,许多专业人员(如果不是所有人员)在一种“启动变化”的模式中进行他们的工作。这样,专业人员的介人是否会产生想要的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关于“基于证据的实践”的讨论中,“什么起作用”的问题具有一个核心的角色。
然而,针对以上讨论有三个议题需要思考。第一个议题是以上讨论中的知识论维度;与它有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产生出“什么起作用”的知识,具体说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通过实验研究所产生的知识的性质。第二个议题是以上讨论中的存在论维度;与它有关的问题是介人和结果之间的连接是如何真正获得的,特别是如何使事物在社会领域里的运行成为可能。第三个议题是以上讨论中的实践维度;与它有关的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专业实践可以真正说是建立在知识或证据之上的,并且我们是否应当从科学知识的应用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基于证据的实践”的发展。
二、知识论:代表性还是经互动性?
前文已提到,尽管有更加准确的意思可以赋予证据这一概念,但是被期望形成实践根基的证据,通常却被视为真的科学知识—即有关“什么起作用”的、产生于随机控制实验的科学知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真理”在这个语境下应该如何理解。在讨论“基于证据的实践”中,尽管对其知识论维度的关注甚少,但给人的印象是“基于证据的实践”的论点依赖于代表性知识论。这种知识论把真的知识看成“事物”在“世界”中是怎样的一个准确代表。假如我们确实能够产生又真又全的有关“事物”在“世界”中是怎样的知识,并能够产生管理事物之间联系的关于规律的知识,那么我们在某个时刻有可能会确定地说,当我们做了A,那么B就会跟着来。从这个角度看,在教育领域中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知识这个事实是一个实践性问题,而不是结构性问题—这表明我们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以便我们能够包括组成教育现实的所有因素、方面和维度。如果能够协调我们的研究力量,并向同一方向传送能获得的资源,如一些论证所显示的那样(如见Prenzel , 2009 ),那么我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会为教育实践促成一个完美的证据基础;并且,遵循同样的逻辑,为其他任何实践领域促成这样的证据基础。
我认为,介入有关真的或客观的或完全的或完美的知识是否可能这样的抽象讨论中,不会有什么结果,特别是因为在这样的讨论中,那些赞成者或反对者通常把他们的论点基于一套类似的前提上(参见Bernstein, 1983; Biesta & Bur-bides, 2003; Biesta, 2005)。我宁愿希望强调一个实践性更强的论点,即与代表性知识论和实验性方法论之间的张力有关的论点。⑦代表性知识论把知识看做独立于知道者、并且不受知道者影响的世界的一幅图景—约翰·杜威把这一概念指做“旁观者视野中的知识”—而实验总是对那个世界的介入。从代表性观点看,这些介人只能看做对世界的曲解;这意味着那些介人威胁到获取真的知识的可能性。⑧走出这个困境的方法不是不信实验法在知识生产中的角色—不管如何,人们可以论证许多(如果不是全部)知识已经通过实验法和介入而产生—而是考察介人者知识论和生产知识的实验法取径所具有的启示。这正是约翰·杜威在其有关知识和识知的著作中所采取的路线。
我已在别处详细讨论过杜威的观点(参见Biesta & Burbules, 2003; Biesta,2007a)。我在此处想要强调杜威观点的一个重要启示—对于以“证据为基础的实践”的理念之知识论基础,这一启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理解知识是什么并如何获取它时,如果我们认真对待实验法,则不得不放弃旁观者视野中的知识论—即假定知识是关于观察一个固定的、独立于观察者的现实—并且不得不承认我们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是关于关系的知识。具体说,是关于我们的行动和那些行动导致的结果二者之间关系的知识。与代表性知识论不同,我们可以称之为经互动知识论(Biesta & Burbules, 2003 )。在经互动知识论中,实验法不再呈现为一种对现实的曲解,而是关于现实知识的获取方法中不能缺少的一个要素。这种知识不是对“意识之外”固定世界的描述—在传统话语里,这种知识是非客观的,因为我们参与到它的生产中。但这种知识又不是仅仅由我们的意识创造的—这就意味着在传统意义上,这种知识也是非主观的。这是一种有关现实世界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是经由我们对世界的介人而产生的。所以,认真对待实验法,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放弃获得完全的、关于现实的知识是可能的这样的想法。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只能是一种主观的“近似现实”—即卡尔·波普的观点—而且因为“现实世界”总是经由我们的介人而呈现,并且因为我们的介人而导致“现实世界”变化着。杜威的实用主义实际上是说,我们是在一个“不停发展的宇宙”中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已完成的宇宙”的旁观者。
杜威的经互动知识论看起来很适合解释“什么起作用”的理念。毕竟,其焦点完全在行动和结果的关系上,而这意味着通过实验法产生的知识的确能告诉我们“什么起作用”。但是,代表性知识论对“什么起作用”的解读和经互动知识论对“什么起作用”的解读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从代表性知识论看,有关“什么起作用”的知识延伸至未来—毕竟,如果我们有了现实本来面目的完全知识,那么这个知识在未来应当仍然有效—可是经互动知识论的观点则意味着我们所能知道的是有关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而那些行动和结果发生在过去。代表性知识论会暗示我们的知识提供给我们确定性,而经互动知识论—认真对待实验法的知识论—则呈现给我们过去什么是可能的,同时并不保证曾经可能的还会在未来发生。经互动知识论让我们做出过去什么曾经起作用的确凿断言,而不是未来什么将会起作用的断言。“过去什么曾经起作用”的知识在我们试图处理当下问题时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因为它提供给我们新的和不同的方法来理解此刻碰到的问题,还因为它提供给我们解决当下问题的假设。用杜威的话来说,它使我们的行动和问题的解决更加明智。由于这个缘故,通过实验法产生的证据无法提供给我们行动的规则,更不可能给我们以行动的指令。⑨对于通过实验法能产生的知识和这种知识能被应用的方式之间的缺口,我希望称其为基于证据的实践的知识缺失。这表明从结构上而不是从实用上说,在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我们不得不行动的情景之间,总是有一个缺口。如此,所谓实践的“知识基础”从来没有充分过,将来也不会充分。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实践中这个空缺是怎样弥合的—而这是我下面将要讨论的。
三、  认识论:因果律还是复杂性?
在有关基于证据的实践的讨论中,不仅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是否可能获得关于介入和结果之间关系的完全知识,而且存在涉及这些关系本身的问题。介人是怎样运作的?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简单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其实应当说过分简单化的—想法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介人是起因,并会导致结果,而且认为在最佳的条件下,原因必然会产生结果。这是一种“魔弹”⑩式的因果律概念,即如果可能的话,在社会领域中其实也要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存在。在系统理论的话语中,这种条件可被描述为封闭系统的条件:这种系统处在一种与其所处环境隔绝的状态中。反之,开放系统的特征则表现为它与其环境之间一定程度的互动。封闭系统以决定论的方式运行,而开放系统则以可能性的方式运行。循环系统是以某种方式反馈给自身的系统,以便使系统的行为成为外界因素和内在动力结合之后的结果。符号系统不是通过物理动力运行的系统,而是通过意义交换运行的系统。
运用这些区别我们可以说社会领域中的大多数运行过程以开放和非决定论的系统进行。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系统运行成为循环系统,因为事实上组成系统的元素—单个的人—具有思考能力,而这就意味着基于他们的解释和理解,他们可能会改变自身的行为,而这种改变绝不单单是物理意义上“推与拉”产生的结果。社会系统总体上是符号系统,这是因为其元素之间的互动不是建立在物理动力之上的,而是建立在意义和解释之上的。在这样的话语中陈述,教育以开放循环的符号系统为特征。教育之所以是符号系统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是在物理动力层面的互动,而是在意义层面的互动。教育系统运行是一个循环系统,因为教师和学生的行动是基于他们自己的解释和理解的。教育系统总体上是一个开放系统,因为这些系统与它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互动(尽管是在复杂性之简单化的条件下,见下一部分)。
系统理论对我们的讨论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它强调虽然多数有关“什么起作用”的言论建立在封闭的决定论预设之上,但是社会现实—一个许多实践被认为应当发展为基于证据的实践的社会现实—恰恰不是封闭的决定论系统。换言之,多数关于“什么起作用”的言论,运行于机械论之存在论的预设之上,可这样的存在论不是人类互动领域的准则,而实际上是一个例外。这就是为什么“医学、农业和其他领域的卓越进步”无法那么轻易地从教育领域中期待得到。那些进步被认为是来源于“实践者对证据作为实践的基础的接受”,特别是从随便控制实验得到的证据(( Slavin , 2002 , p. 16 ),但是教育的动力从根本上不同于诸如马铃薯的生长或者化学的动力。
我想称以上问题为基于证据的实践的功效缺失。它表明在社会领域中,介人不会以机械论或决定论的方式产生效果,而是通过—在结构上而非实用上—开放的过程产生效果,因而介入与效果之间的联系是非线性的,至多是可能性的。
四、实践:应用还是纳入?
功效缺失的存在带来的问题是:在专业行动和社会领域中我们到底获得了什么?部分答案就藏于我所说的复杂性之简单化的现象中(见Biesta, 2010b;Osberg & Biesta, 2010)。复杂性之简单化与简化行动选项的数量有关—那些行动服务于系统中的元素。例如,快餐店是一个把复杂性简单化的系统,因为能获得的行动选项的数量—不仅对顾客而且对员工来说—都明显地减少了,以便使快速而顺利的运行得以可能。电话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使用的自动语音交流程序是另一个复杂性之简单化的例子。虽然在那些情况下,其益处不是在整个过程的速度上,而是在其周全性上。也就是说,自动语音交流程序保证所有方面都提到了,并按照方便电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顺序进行交流,而不一定是方便顾客的顺序。复杂性之简单化不只发生在商业机构中。学校也是一个运行在复杂性之简单化下的系统。学校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制度,其本身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给人类学习提供一个特别的社会场所而把学习的复杂性简单化的方式。学校建筑通过把人类的学习与日常生活隔离开,并通过提供给人类学习以有形的场所,把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简单化。学年、时间表和课程把学习置于时间边界内。更深层次的复杂性之简单化通过如下测量而发生:把相似年龄、能力和成绩的学生集中到一起,通过使用分阶段的课程,也许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评鉴和考试的管理制度,把他们置于相同的学习内容之下。在通过评鉴和考试获得的大量学校教育的结果中,只有那些被认为是优秀的学生才会被拣选(Biesta, 2010b)。
顺着这样的思路,复杂开放的系统渐渐类似于较少开放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中,输人与输出之间、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可能性联系越来越少了,最后导致常规性和结构开始出现。理解了这种局面是如何产生的,就会使某种工作和那种工作的数量呈现在我们面前。人们需要做那种工作以便能创造出一种秩序;在那种秩序中,事物得以运转,而且行动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开始变得更可预测和更有保障。这些常规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构建,而不应把它们理解为自然发生的现象。说它们是社会性构建不是说它们好,也不是说它们不好。虽然在一些情况中,复杂性之简单化可以非常有益;但在另一些情况中,它会具有局限性。由于为一个系统中的“元素”减少行动选项之数量的任何努力都与权力的运作有关,所以复杂性之简单化应当理解为一种政治行为。
如果想要理解为什么且如何使事物在像教育这样复杂开放的系统中起作用是可能的,那么复杂性之简单化的思想是重要的。不仅如此,这个思想有助于挑战一个论断—此论断常被用来论证像教育这样的领域应当成为基于证据的领域。如前文所引述的,这个论断就是“医学、农业和其他领域的卓越进步”被认为是来源于“实践者对证据作为实践的基础的接受”,特别是从随机控制的实验中获得的证据(Slavin 2002 , p. 16 )。从这里产生的疑问是情况是否确实如此,即我们是否应该把那些领域的进步理解为应用科学知识的结果。布律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发展了一个反对以这种方式来思考现代科学的技术性成功的有趣论述,特别是在他的著作《法国的巴氏清毒法》( The Pasteuriza-lion of France) ( Latour, 1988)和《行动中的科学》( Science in Action ) ( Latour,1987 )中,拉图尔从知识论的视角评论了现代“技术科学”( techno-science,拉图尔的用词)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技术科学家”在他们的实验室构建出“事实和机器”,而这些事实和机器会传播到实验室之外的世界。它们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成功传播,可看作是那些事实和机器所基于的知识的特质的表征。
尽管拉图尔没有找到理由来怀疑为什么技术科学家能在他们的实验室中创造出有效的事实和机器,而且尽管他也不想怀疑在某一时刻,那些事实和机器会在建构起它们的实验室之外的地方出现,但他的确挑战了这样一个论断—我们应当把这个过程理解为事实和机器在实验室之外的应用。拉图尔暗示,实际发生的情况是:外部世界被转化为实验室的环境。他写道:
没有人看到过实验室事实移动到了实验室之外,除非实验室首先使用“外界”情形,并且外界情形被改造,以便外部世界适合实验室做法。( La-tour,1983,p. 166)
在他的有关巴斯德的书中,拉图尔提出并论证了巴斯德的方法不是在法国乡村的所有农场中应用某种技术的结果。恰是因为法国农场的重要层面首先进行了改造,使其近似于产生那项技术的实验室环境,巴斯德的技术才能够起作用。正如拉图尔所论述的,“只有在你尊重一套实验室惯例的条件下,你才能把巴斯德实验室设立的实验室惯例延伸至每个农场”( Latour,1983 , p. 152 )。《法国的巴氏消毒法》一书仅仅是现代世界如何因现代科学而发生变化的例子。拉图尔一遍又一遍地论证这不是把事实和机器引到“外部”世界的结果,而是转化外部世界的结果—为的是使这个世界成为实验室环境的一部分,因为在那种环境下,事物才能运行并且是真的。
对于“把外部世界转化为内部世界以便使事实和机器能够存在的庞大事业”,拉图尔称之为计量制(Latour, 1987 , p. 251)。计量制可以理解为一个为事实和机器而创造的“简易跑道”(同上书,p. 253 )。计量制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转化,一种把社会纳人“技术科学”网络中的过程。这样一来,事实和机器可以不费力气地“运行”其中。因此,如拉图尔所言:“没有科学以外的世界,只有使科学事实得以流通的狭长网络。”( Latour, 1983 , p. 167)这个过程最为明显的领域可能是医学领域,因为大部分医学知识和技术只能在非常具体的环境下运行。某些情况要求个人创造那样的环境—比如,通过说明某种药物不能和酒类一起服用,或者指示如果某人打算驾驶汽车,应该禁止其服用某种药物。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医学知识和技术只能在更严格和严控的医院环境下运行。从这个角度看,医院是实验室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中间地点”。在那里,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运行变得可能。一方面,我们把医院、疗养所和普通医师等等当成一种福利发展;另一方面,重要的是我们应记住,所有这些是如何存在于一个更加庞大的医学一药学“复合体”中的—即人、物、职业和利益编织在一起的一个庞大网络。仅是这种网络的规模和数量,已经使得对卫生医药事业的不同思考,更重要的是不同行动(如果不是变得不可能的话),变得非常困难了。
与前面提到的两个“缺失”一致,我建议称这个层面为基于证据的实践的应用缺失。我这样说是想强调,从科学知识的应用角度来思考现代科学对社会的作用—这对基于证据和基于证据的观念具有核心作用—至少忽略了一些重要层面,即使科学知识的应用成为可能的那些层面(特别是转化外部世界以便知识成为可应用的那些工作层面)。这种角度的思考甚至充当为一种意识形态,使实践纳人某些特定网络的过程无法显现。所有这些都是重要的,因为这些发展倾向于限制人们进行不同作为和不同思考的机会。这特别表现在为有“可替代的”医药事业而创造机会的持续斗争中(“可替代”这个词本身显出了所谓“常规的”力量)。恰恰从这里,我们可以走向关于规范、权力和价值的问题。
五、从基于证据的教育到基于价值的教育
本文前面已经论述过,有关基于证据的实践,我们能发现三种缺失:知识缺失(即有关行动和结果之间关系的知识从来只能提供给我们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功效缺失(即如果不是在全部,那么在多数社会性互动的情况中,我们具有开放循环的系统,这导致在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连接从不会是完全决定性的)和应用缺失(即实践可通过应用科学知识而发生改变的观念,遮盖了改变实践以便知识可以起作用所需要做的工作)。这三种缺失已经对基于证据的实践“工程”及其通常呈现的方式提出了严肃疑问。另外,本文已经介绍用“复杂性之简单化”概念来理解在开放循环的符号系统中使“事物起作用”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即在行动和结果之间创造更多“模式化”连接。这样做的方式是减少系统中存在的行动选项的数量。本文已强调这带出了关于“权力”( power)的问题。终其究竟的议题是:谁具有权力为了谁而减少行动的选项。这还引出了“规范性”( normativity)的议题,因为任何减少复杂性的刻意努力,表达的都是什么是值得想望的特定偏好。所有这些在教育实践中具有核心作用,因为教育不只涉及任何学习或教师对学生的任何影响。教育是一种目的性实践—一种被目的界定的实践—而这意味着关于教育行动和设置的决定总是不得不关注这些行动和设置应该带来的令人想望的结果(参见Biesta, 2010a)。
教育的目的性特征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理由来提出这样的主张:“什么起作用”的问题—即教育行动的效能的问题—总是从属于目的的问题。只有当我们为我们希望取得什么提供了一个答案后,才能开始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获得那种结果—我们不能忘掉前面讨论过的那些局限性。既然证据至多只能提供给我们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可能性联系的信息,基于证据的实践的理念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如果证据是教育实践的唯一基础,教育实践会完全没有了方向。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中,价值(values)是首要的(Ax & Ponte , 2010 )。
基于证据的实践的一些辩护者会支持程度较弱的选项—知于证据(evi-dente-informed)的实践,但这种选项中的情形并没有什么不同。我的论点依然是如果我们希望使用有关行动和结果之间可能性关系的任何知识,那么仍然有一个重要判断需要作出,即我们是否希望应用那些知识,而这依然是一个价值判断(Smith, 2006; Biesta, 2009)。这个价值判断有两个维度。一方面这涉及的问题是关于“什么起作用”的信息在整体上的可取性。这里的论点是即使我们能够发现达到一个特定目的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我们可能仍然想决定不按照那个方式行动。比如,有一个关于家庭环境会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研究证据。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单纯为了提高儿童未来的教育成功机会,让儿童与父母分开是不可取的(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我们的确决定让儿童与父母分开是最可取的行动,但这不是被“什么起作用”的知识所指引的,而是被“什么是最可取的行动方式”这样复杂的价值判断所指引的。在这个例子中要求对潜在的益处、“介人与不介人”的潜在危害做一番仔细评价)。教育不但要求对行动的某一特定方式之可取性有一个总体上的价值判断,而且对我们在教育中试图获取某种想望的结果所能使用的手段有一个价值判断。对于后一方面,我们可称其为教育性价值判断。这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教育中存在一个目的和手段的内在关系。我们在教育中所使用的手段—我们的教学风格、我们试图对某种方式的行动和存在进行改善而用的方法—对于教育目的来说不是中立的,而可能潜在地教给学生一些东西。在这里,惩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我们可能对于某些形式的惩罚之有效性掌握着有力的证据,而且我们可能甚至得出这样的价值判断,即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惩罚,好处胜过坏处。但是我们仍然决定不使用惩罚,因为它教给孩子“迫不得已通过使用暴力实施自己的愿望并想怎样就怎样是正当的和被准许的”( Carr, 1992 , p. 249 )。在关于我们是否应该在教育中使用奖赏的情况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以上这些论点表明价值不仅是教育实践的一个要素,而且是教育活动的构成性部分。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规范性导向,没有“什么是教育上值得想往的”决定,没有对教育实践之目的的清楚表达,这些实践就不会存在,或者说它们不是以教育实践而存在。因此,只有从教育实践的目标和目的出发来考虑,关于证据和效能的问题才会开始具有意义。毕竟,如果我们不事先决定实践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就不会有证据产生和证据收集。这并不是说一旦做了这样的决定,证据就可以接管实践了,因为就证据能产生的范围来说,证据需要通过“什么是教育上值得想望的”决定的过滤。然而,这里不单单是价值首要还是事实首要的辩论。在本文中,我已力图论证关于证据和证据所具有的能力会为实践充当信息基础和信息来源的论断是有缺陷的,或者至少是有问题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以这种方式能生产出的知识具有局限性,而且因为在人类和社会领域中,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在强度和稳定性上也有局限性。对于基于证据的实践,也许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像医学和农业这些领域的变化确实是这些领域里有关“什么起作用”的科学证据被应用之后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迫切重新思考基于证据的实践这样的“工程”。这样的思考需要包括知识的局限性、社会性互动的本质、事物可以运行的方式、在这种运行当中权力的运作过程,并且最为重要的是,构成像教育这种社会性实践的价值和规范性导向。
注释:
①致力于基于证据的实践理念的期刊有: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Dental practice, Evidence Based Nursing, The Journal ofEvidence-Based Social Work,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Coaching and  Mentoring, The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Th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for Schools.
②Holmes et al.  ( 2006 )还使用“微观法西斯主义”概念批评在健康科学领域中的有关证据的话语,并对这一概念的使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案例。
③关于这个观点见Prenzel, 2009;另见Biesta, in press。
④原文为transactional epistemology。作者解释杜威最初使用interaction表示事物之间的互动,但注意力常会落在互动中的两个实体上。后来杜威倾向于使用transaction,主要是强调事物之间互动的持续过程。故译者以为只译为“互动知识论”有损原意。英文词缀trans一此处取“通过”、“经过”的意思较合适,故尝试译为“经互动知识论”,即经由交互过程本身,而非事物本身,而呈现出的事物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译者注。
⑤"evidence".The Oxford Pocket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2009.  Retrieved September 15,2009from Encyclopedia. com; http;//www. encyclopedia. com/doc/10999-evidence. html
⑥是不是有可能把知识理解为“正当化的真实信念”是另一个问题。自从Gettier (1963 )提供了“正当化的真实信念”不能视为知识的例子后,这个议题就成了讨论的话题。
⑦这是对杜威关于这一点所做的详细论述的一个精简总结,如见Dewey (1929)
⑧这是在解释量子物理学时一个让人感到困难的议题。
⑨我希望强调,此处的论点不是基于对经互动知识论的优胜之处的断言,而总体上是一个哲学的论点。它实际上集中在这样的问题上,即如果我们运用一个能认真对待实验法的知识论,那么什么会出现。所以此处对经互动知识论的论述只是基于克服实验法方法论和代表性知识论之间的张力(如果不是矛盾的话)。前者在基于证据的实践的辩护者的思想中具有核心角色,而后者是那些辩护者运用在他们的论证中的知识论,以便为这种方式产生的知识所断言的优胜之处作辩护。
⑩魔弹(magic bullet)指能灭杀特异性致病细菌、病毒或癌细胞等而又不伤宿主的药物—译者注。
参考文献:
[l]Ax, J.&Ponte,P(2010).Moral issues in educational praxis " A perspective from peda-gogiek and didactiek as human sciences in continental Europe. Pedagogy, Culture&Socie-ty, 18(1),29—42.
[2]Bernstein,R. J.(1983).Beyond objectivism and relativism:Science,hermeneutics,and praxis. Philade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3]Biesta, G. J. J.(2005).What can critical pedagogy learn from postmodernism? Furtherreflections on the impossible future of critical pedagogy. I. Gur Ze?ev(ed),Critical theory and critical pedagogy today.  Toward a new critical language in education. Haifa;Studies i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aifa ) ,pp. 143一159.
[4]Biesta, G. J. J.(2007a).Why“what works" won?t work.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the democratic defici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Educational Theory, 57( 1),1-22.
[5]Biesta,G. J. J.(2007b ) .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The need for critical distance.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13(3),295-301.
[6] Biesta,GewirtzG. J. J.(2009)Values and ideal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judgement.  S,P.  Mahony,I.Hextall&A.Cribb(eds).Changing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pp.184-193).London:Routledge.
[7」Biesta, G. J. J.(2010a). Good education in an age of measurement:Ethics,politics,democracy.  Boulder, Co:Paradigm Publishers.
[8]Biesta, G. J. J.(20106).Five these on complexity reduction and its politics. D. C. Os-berg&G. J. J.  Biesta(Eds).Complexity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 pp. 5-14.
[9]Biesta, G. J. J.(in press).An alternative future for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Zeitschrift fur Padagogische Historiographie.
[10]Biesta,G. J. J.&Burbules,N. (2003).Pragmatism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11]Carr, D.(1992).Practical enquiry, values and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al theory.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 18 ( 3),241-251.
[12]Cornish,F.&Gillespie, A.(2009).A pragmatist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in 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of Kealth Psychology, 14 ( 6),800一809.
[13]Dewey, J.(1929).The quest for certainty.  Jo Ann Boydston(ed).The Cater IVorks(1925-1953). Volume 4.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4]Freidson,E.(1994).Professionalism reborn:Theory, prophecy and poli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5]Gettier, E.(1963).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 Analysis,23(6),121一123.
[16]Guyatt G, Cairns J,Churchill D,et al.(1992).Evidence-based  medicine.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JAMA 268,2420-2425.
[17]Hammersley, M. (2005).The myth of research-based practice:The critical case of educational inqui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 8(4),317-330.
[18]Hammersley, M.(2009).What is evidence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R.  St.  Clair(ed),Education science;Critical perspectives. Rotterdam:Sense,pp. 101—111.
[19]Holmes, D.,M array,S. J.,Perron, A.&Rail, G.(2006).Deconstructing the evi-dente-based discourse in health science:Truth, power and fac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 , 4 ( 3),160-186.
[20]Latour, B.(1988).The pasteurization of Franc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1]Latour, B.(1987).Science in action.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22]Latour,B.(1983).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K.D.Knorr&M. Mulkay(eds).Science observed. London; Sage, pp. 141-170.
[23]Otto,H.U.Polutta, A.&Ziegler, H. (2009).A second generation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Reflexive professionalismand causal impact in social work.H.U.Otto,A.Po-lutta&H. Ziegler(Eds).Evidence-based practice:Modernising the knowledge-base of social work. Opladen:Barbara Budrich,pp. 245-252.
[24]Osberg, D. C.&Biesta, G. J. J.(Eds)(2010).Complexity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
[25]Prenzel, M. (2009).Challenges fac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Vital questions:The contribution of European social science. Strasbourg;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pp. 30-33.
[26]Rasmussen , J(2010).Increasing complexity by reducing complexity:A Luhmannian approach to learning.D.C.Osberg&G.J.J.Biesta(eds).Complexity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Rotterdam:Sense Publishers, pp. 15-24.
[27]Slavin, R.  E.(2002).Evidence-based educational policies:Transform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7),15-21.
[28]Smeyers, P.&Depaepe, M.(eds)(2005).Educational research:Why“what works”doesn?t work.  Dordrecht " Springer.
[29]Smith, R.(2006).Technical difficulties;The workings of practical judgement. P. Smey-ers&M. Depaepe(eds).Educational research:IPhy “what works” doesn?t work. Dordrecht;Springer, pp. 159-170.
[30]St. Clair, R.(ed )(2009).Education science;Critical perspectives. Rotterdam;Sense.
[31]Weiss, C. H.,Murphy-Graham,E.,Petrosino, A&Gandhi,A. G.(2008).The fairy godmother-and her warts;Making the dream of evidence-based policy come true. 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29(1),29一47
[32]Wiseman, A. W.(2010).The uses of evidence for educational policymaking;Global contexts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34( 1),1-24.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2&extra=page%3D22&_dsign=eeca402f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52&extra=page%3D22&_dsign=eeca402f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