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化沙漠”香港的旧学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4-2 14:58
标题: “文化沙漠”香港的旧学教育
“文化沙漠”香港的旧学教育 香港虽然顶着“文化沙漠”的名头,但实际上,香港每年各类大大小小的吟诵节、朗诵会不计其数。为什么在香港这样一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里,古典诗歌朗诵还如此强势存在?
旧学教育近年在内地随“国学热”而复兴,但在香港其实一直得以保留,没有中断。 CFP 供图
本报记者 李兮言 发自广州
目前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的梁逸峰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因几年前一段古诗朗诵视频而走红华人世界。在2009年第61届香港学校朗诵节上,当时还是中学生的他朗诵了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晏几道的《南乡子》。在朗诵过程中,梁逸峰以其夸张的声音及瞪眼、张望、扯嗓等丰富面部表情,被封为“表情帝”。这段视频爆红后,甚至有香港艺人开始模仿梁逸峰的表情来做电视节目。
不过,去除娱乐因素,有些人开始深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香港这样一个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里,古典诗歌朗诵还如此强势存在?香港虽然顶着“文化沙漠”的名头,但实际上,香港每年各类大大小小的吟诵节、朗诵会不计其数。梁逸峰所参加的“香港学校朗诵节”早在1949年就已经开始举办,一般学校每年都会参加。在这些诗歌的原产地中国内地,却难觅像样的古典诗词教育。于是有人说,尽管去挑梁逸峰诗歌朗诵里的问题,但在内地,就连这样的朗诵会都罕见。
香港的旧学传统不止于此。在简单的朗诵比赛之外,层次更高、也更受到香港大中学生欢迎的,是各类诗歌创作比赛。由香港政府康乐与文化事务署举办的“全港诗词创作比赛”早在1991年就已开始,比赛分学生组与公开组,单年赛诗,双年赛词,到了2013年,参赛作品仍有约1200首。
“我查阅了每届比赛的资料与作品,发现主办者几乎每次都要欣喜地宣告:是届参赛者的作品水准甚高。起初以为这是鼓舞士气之词,后来发现,还真不是主办者王婆卖瓜。诗词在人们匆匆揾食的香港,发达而烂熟的资本主义的香港,不但被如此顽强地接续,且生机勃勃,令人对港人不能不刮目相看。”媒体人章诗依撰文称。
这一片旧学兴盛的景象当然与教育导向密切相关。在这些朗诵、创作比赛和教育机构背后,是支撑香港旧学传承和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依托大学而生长起来的古典诗诗社。
大学的诗社传统
岑子祺2004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读书时加入老师董就雄创建的“新松诗社”(以下简称“新松”),直到毕业多年后的今天,仍会参加诗社活动。另一个规模更大的是浸会大学的“璞社”,董就雄和岑子祺也曾参加“璞社”诗会。每隔一到两个月,诗社成员便会有聚会,人数一般8-10人,最多的时候有20人。这些诗社有点类似《红楼梦》中的“海棠社”,老师事先规定好体裁、题材等要求,每位成员都要按要求提前上交自己的作品,并在诗会当天接受大家品评。
聚会时,一般会有一位老师负责主持诗会,其他老师则品评其中几位同学的作品。之后成员会吟诵自己的作品,还会有集体的讨论,包括诗词的用字、平仄、意境等,有时一个字的用法也会讨论很久。而在“璞社”,老师们还会在返还学生的作品纸上写上眉批和评语,以便学生在结束后根据老师的评语来改善作品。“这样做下去,很多同学坚持一两年以后收获很多,创作的质量和速度都会大幅度提升。”岑子祺说。
城市大学以理工科为主,因此来到新松的大部分学生反而不是文科生,有理科、法学、商科的学生。诗社也不局限于城大的学生,除了像岑子祺这样的毕业生,还会有港大、中文等外校学生,一些网友、中学生,甚至年过六旬的老人也会来参加。“诗社不收费,只是一群有兴趣的人在学习。所以我们其实没有门槛,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来。”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一级导师董就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为了鼓励创作,诗社会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学校或主办方则将作品选取结集成书,香港政府有一些资助计划,帮助这些书籍的出版。在浸会大学的古典诗社璞社等诗社的结集里,往往是先排学生作品,后排老师作品,老师会优先让学生作品得到更多出版机会。
在中学,考试才是第一
董就雄自己对旧体诗词产生兴趣,源于中学时期参加旧体诗词创作比赛。“中学时看到现在的人还可以写唐诗宋词,觉得奇怪,最开始因为没有动力创作,而参与了一些比赛,之后有了兴趣,没有比赛也会写。”
虽然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也延伸到中学,但相比大学教育体系对旧学的重视而言,目前香港中学体系的教育对文言和古典诗传统传承的作用并不大。董就雄认为,“学生都关注考试了,根本没时间想着古诗古文的趣味”。比如因梁逸峰而为人所知的香港学校朗诵节,一位香港中学教师就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很多学生也只是为了升学加分而参加。
董就雄认为,香港的古典诗词、文言文等旧学传统的传承,主要在于大学资源的教育及辐射。尽管“璞社”、“新松”这些诗社都不在正式的教育体系之中,但却依靠大学教学资源存在。在正式的大学中文系课程中,“诗选”是训练专业学生古典诗创作的重要课程。在内地,不少高校也有“诗选”,但未必需要写诗,可能更着重诗的技巧,或诗歌欣赏。近几年内地整体对诗歌要比以前更为重视,但香港却是一直保留这个传统。董就雄1998-1999年在中文大学中文系读本科时,诗选课就是必修课。据他回忆,当时一个系里90多人,就分开八九个班来教授,保证老师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教会他们写古典诗。
“诗选课非常重要,促使香港有这么一批坚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高质量的保留,这不是纯粹的热心和兴趣可以做到的。我在内地看到有人写了几十年诗,他们以为是诗,但其实不是。香港这批人写诗,拿出来给人看,大部分问题不大。”董就雄说。
反过来影响内地
董就雄所说的“香港有这么一批坚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高质量的保留”,这个诗人群体的历史也是值得追溯和研究的。早在清末民初,内地政局动荡,各地文人涌入香港,文学风气渐盛。以大学为本位的诗社目前气氛保持最好,最为出名的就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邝健行2002年创建的璞社。“香港有一批老先生在不断创作,但我认为大学的诗社是一个生力军培训地,这是香港不断有年轻人坚持写诗的原因。”董就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董就雄昔日在浸大读硕,写诗师从邝健行,2002年璞社成立后参加,至今未辍。之后到了城市大学做老师,董就雄与同事效仿璞社发起新松。
与香港诗社相比,内地诗社的会员往往在数量上多很多,不定期聚会,通常有大型活动才聚在一起,很难这样当面斟酌用字用句。大学诗社每一次聚会人都不多,好处是可以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所有人可以针对一个人、一首诗、一个字。“我也接触过内地的一些诗社,感觉诗社平时都是老师在发话,比较少进行提点。此外他们很多都有官方资助背景,而我们这些诗社完全是自愿组织,除了出版时可以申请文学资助,平时完全靠兴趣维持和参与。”董就雄表示。
近年来,香港地区所保留的旧学教育传统反过来影响到内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邓小军 2005年在浸会大学访问两个学期后写下《璞社纪事》,并借鉴诗社中的一些方法为学生上课。“事实证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不矛盾。香港高校的中文系都设有诗词习作课,这在内地高校中文系几乎是空白了。”邓小军写道。
粤语九音有着天然优势
李兮言
因为表情夸张,梁逸峰的朗诵表演被许多人取笑。香港一位中学教师说,学生上课时“都会拿视频来看”。但董就雄认为,除了表情“太投入”,梁逸峰的朗诵语气语调都到位。那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她带学生去参加朗诵比赛,几乎每位参赛学生都是类似的语气语调。原因是一些学校培训学生朗诵技巧,会用一些老先生或者专家的粤语朗诵录音,让学生一字一句学。
读诗是一种享受,在璞社和新松诗社里,有些成员也会拿出作品读给大家听。这种“读”不仅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朗诵”,而且是带着唱腔的“吟”。所谓吟诵,介于诵和唱之间,像小调一样唱出来。董就雄当场为我吟诵了一首杜甫的《登高》,有一点粤曲的味道,也有简单的节奏和乐感,但听起来舒服,并不夸张或不自然。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粤语方言区或中国南方方言区的学生也往往被认为略占优势,通常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学会平仄,北方学生则费力一点。
由于粤语方言的特点,香港学生在朗诵上似乎有着天然优势。粤语有九个声调,尤其是入声,能用一些比较短促的音来表达朗诵者的感受。董就雄说,用普通话朗诵时,就失去了那种感觉。
不过,在香港的诗歌朗诵节上,很多比赛并不限定要使用粤语。于是,常常能看到不同肤色的人用不同的语言朗诵,客家话、粤语、上海话、福建话、英语……“香港给人感觉不重视文化,但在这个弹丸之地,各种冷门的技艺、研究、学问你都能找到圈子,因为这个地方愿意包容所有这些东西。”那位中学教师不无感慨地告诉我。
“变着法子也保留了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李兮言 发自广州
香港的农历春节氛围很浓,逛花市、种水仙、大年初一上黄大仙敬第一炷香,这些习俗很普遍地保留着。有些受条件所限,却也变着法子保留:因为住房普遍很小,春联在香港一般住户家中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省空间的四字“挥春”。
这种传统的延续和生长不仅仅存在于民俗层次,在文化传承方面,亦有鲜明体现。
董就雄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一级导师。主要从事遗民诗、岭南诗、明清诗话、中韩诗话、诗歌鉴赏与作法等古典文学范畴研究。
香港有一套浅近文言公文写法
时代周报:你提到的诗选这类课程,现在内地学校已经很少见了。经过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这些旧学传统有没有中断过?
董就雄:以我的了解没有中断。殖民地年代影响深远,港人对历史、中文的不重视是受了殖民地比较大的影响,殖民地大部分都以英文为法定语言,到现在其实还是如此。对于英文的推行减弱了港人对中文的重视,在应用层面的影响是这样的,香港人起码在应用层面有崇洋倾向。但文化上,大部分香港人还是知道传统是好的,香港人很特别,一方面知道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应用工具,也会学这一套,但同时在文化方面,传统国学、传统诗文受到的影响反而不太大。
因为从辛亥革命以来,一部分满清遗老来香港,包括香港大学文学院第一任院长赖际熙、曾捐钱给溥仪结婚的陈伯陶等,这批人来香港之后把中国传统的国学带到香港,其实那个年代应该已经有诗选课这些传统课目,到现在都没有变。后来我老师邝健行的师长辈,新亚书院的钱穆、牟宗三先生等国学大师一直都坚守传统文化。只是一直以来其他人不重视香港这一土地上的古典文学研究。
如果我们只从一个现代角度来感受香港,因为他们短暂来停留,可能就觉得是“文化沙漠”,大部分游客这样讲,但是住下来之后很少人会说香港是文化沙漠。
时代周报:这些传统的影响很微妙,香港人在写中文书面语的时候,文字比较简洁,有文言文的特点?
董就雄:说得对。各地新文化运动来讲,香港人其实并不认同改文言文为白话文,同时由于香港传统其实是很遵循传统的,所以我们现在用的书面语基本还是比较传统。比如我们写公文是文言文,一般不会用此致敬礼。香港有一大套政府自己编出来的认可的应用文,包括会议文书、贺词,甚至新闻稿的一些写法,其实是比较浅近文言的写法。我写信,如果是第一次通信,通常会写得比较正经一点,用一些套语,这些套语很多内地的同胞可能会觉得用法很古。大概从公文中来体现它还保持文言的需求。
香港受“文革”的影响不大,很多传统因而得以保留。诗词学习能够保留下来,而不是受实用氛围的影响,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港人对传统是从心里边喜爱,也没有新的标准将它改变,那就一直按照这一模式来。
用文言文写色情小说
时代周报:陈冠中先生早前讲到香港文言传统保持得比内地好很多,文言文写作一直保持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当时的色情小说都是用文言文来写的。
董就雄:我也听说过一些。那个时候他们有一种特点是这样的,就是用文言文来写,而且还有许多的类似游戏的方式,先写一节或者一章,一个情节,然后交给下一个来续作,也用古文续作下去。用文言来写,色情小说就比较隐讳,同时因为这是色情文学,也能推动他们有兴趣用文言文去写。
时代周报:就目前来说,香港对于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怎么样?回归之后有没有加强的趋势?
董就雄:一般香港人在1997年之后觉得当然应该重视中文,但他们重视的可能是“普通话”,我觉得是比较功利性的看法,因为事实上很多香港人反而在1997年之后更加崇洋了。不过比较幸运的是那些喜欢传统中文的人或者在大学教育的学者、研究者,他们觉得更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推广,来影响香港人。现在有一些成效,例如浸会大学有国学院成立,还有不同地方也关注香港文学,政府层面也开始重视中文出版,会提供一些资助资金。
香港中学(中四至中六)中国文学课程指定作品及选读篇目
指定作品
1. 秦风·蒹葭 《诗经》
2. 九章·涉江 《楚辞》
3. 齐桓晋文之事章 《孟子》
4. 庖丁解牛 《庄子》
5. 苏秦约纵 《战国策》 (节选自《秦策》,由“说秦王书十上”至“盖可以忽乎哉”)
6. 鸿门会 《史记》(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7. 战城南 佚名
8. 短歌行 曹操
9. 归去来辞(并序) 陶潜
10. 将进酒 李白
11. 登高 杜甫
12. 进学解 韩愈
13. 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 前赤壁赋 苏轼
15.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周邦彦
16.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
17. 双调·夜行船 秋思 马致远
18. 法场(《窦娥冤》第三折) 关汉卿
19. 西湖七月半 张岱
20. 却奁(《桃花扇》第七出) 孔尚任
21.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曹雪芹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22. 死水 闻一多
23. 错误 郑愁予
24. 书 梁实秋
25.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26. 药 鲁迅
27. 碗 西西
28. 西施 姚克 (《西施》本事、第一幕献美及第二幕第三景借粮)
阅读书目
(一)诗歌·古典诗歌
1.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 编注)
2. 《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 编注)
3. 《唐诗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
4.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 笺注)
5. 《宋词选》(胡云翼 选注)
6. 《唐宋词三百首》(名家配画诵读本)
7. 《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庚、冯沅君 主编)
8. 《青年必读古诗手册》(乔继堂、叶桂桐 主编)
现当代诗歌
1. 《中国新诗选》(尹肇池 编)
2. 《中国现代抒情诗一百首》(璧华 编)
3. 《现代中国诗选》(杨牧、郑树森 编)
4. 《新诗三百首》(萧萧、张默 编)
5. 《香港近五十年新诗创作选》 (胡国贤 编)
6. 《香港新诗选读》(关梦南、叶辉 编)
7. 《小诗森林— 现代小诗选》(陈幸蕙 编)
(二)散文·古典散文
1. 《中国历代散文选(上、下)》(刘盼遂、郭预衡 主编)
2. 《古文二百篇》(名家配画诵读本)
3. 《古文名著串讲评析(杂文编、论说编、书信编、史传编)》(周振甫、张中行主编)
4. 《历代散文名篇》(影画版)
现当代散文
1. 《雅舍小品》(梁实秋 著)
2. 《现代中国散文选》(杨牧 编)
3.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 著)
4. 《丰子恺漫画选绎》(明川 著)
5. 《林家次女》(林太乙 著)
6. 《时空之海》(陈之藩 著)
7.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张晓风 著)
8. 《放风》(黄仁逵 著)
9. 《散文精读:亲情篇》(古剑编)
10. 《我们仨》(杨绛 著)
11. 《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等 编)
(三)小说·古典小说
1. 《三国演义》(罗贯中 著)
2. 《水浒传》(施耐庵 著)
3. 《西游记》(吴承恩 著)
4. 《三言》(冯梦龙 著)
5. 《聊斋志异》(蒲松龄 著)
6. 《儒林外史》(吴敬梓 著)
7. 《红楼梦》(曹雪芹 著)
现当代小说
1. 《呐喊》(鲁迅 著)
2. 《家》(巴金 著)
3. 《边城》(沈从文 著)
4. 《骆驼祥子》(老舍 著)
5. 《围城》(钱锺书 著)
6. 《半生缘》(张爱玲 著)
7. 《台北人》(白先勇 著)
8. 《星云组曲》(张系国 著)
9. 《芙蓉镇》(古华 著)
10.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西西 著)
11. 《棋王·树王·孩子王》(阿城 著)
12. 《钟玲极短篇》(钟玲 著)
13. 《长恨歌》(王安忆 著)
14. 《打错了》(刘以鬯 著)
15. 《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及当代文学研究室选编)
(四)戏剧·古典戏剧
1. 《西厢记》(王实甫 著)
2. 《牡丹亭》(汤显祖 著)
3. 《桃花扇》(孔尚任 著)
4. 《中国戏曲选》(上册)(王起主编)(按:本册收录元代杂剧作品)
现当代戏剧
1. 《日出》 (曹禺 著)
2. 《茶馆》 (老舍 著)
3. 《南海十三郎》(杜国威 著)
4. 《香港话剧选》(方梓勋、田本相 编)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