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文坛:不必等待下一个莫言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4-2 15:00
标题: 文坛:不必等待下一个莫言
文坛:不必等待下一个莫言
2013这一年,余华、韩少功、苏童、马原等一批当年曾以“先锋文学”大将之名在文学史上引起震动的作家们,竞相推出自己的长篇小说新作。遗憾的是,作家还是当年的作家,读者已不是当年



钱津宁 插画 许文婕 制图
本报记者 李兮言
2013年,中国文坛仍不寂寞—和上一年莫言以一座诺贝尔文学奖绝对领跑相比,2013年的中国文坛是“复古”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余华、韩少功、苏童、马原等一批当年曾以“先锋文学”大将之名在文学史上引起震动的作家们,竞相推出自己的长篇小说新作。其中,最被关注也最具争议的当属余华的《第七天》。
遗憾的是,作家还是当年的作家,读者已不是当年的读者。
虽然《第七天》的封面上写着“比《兄弟》更荒诞,比《活着》更绝望”,虽然《第七天》一上市就登上了各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首位,但随之而来的是无数读者的卖力吐槽,以及如“江郎才尽”之类的负面评价。
此书最大的争议在于关注了过多当下社会新闻事件:杨佳、强拆、毒大米……余华把这些曾引起巨大争议但最后总是不了了之的新闻事件,通过文学想象,重新还原。读者认为这样的作品更像“新闻串串烧”,而非文学。
马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
在2013年新作《纠缠》中,马原同样利用了现实中的财产纠纷素材,小说仍旧未能获得广泛好评。善于总结的文学评论家们感慨万千:“中国作家真的是一写当下就失语吗?”
这就是中国。现实中的荒谬到了作家笔下,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当现实远比小说荒谬,作家又该写些什么?
一批草根作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和专业作家相比,这些草根作家甚至只能称之为“作者”。2013年,正是他们,以“非虚构写作”之名获得了另一种关注。《出梁庄记》(梁鸿 著)、《打工女孩》(张彤禾 著)《蹉跎坡旧事》(沈博爱 著)……放弃虚构一部小说的野心,这些作者老老实实地以自己的眼睛观察当下,回望过去,纵横交织出一幅幅“个人中国”。
当然,小四郭敬明也代表着一种“个人中国”。他是2013中国文坛的最大赢家。这位以青春文学写作出道的80后作家,在这一年向世人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情商。在微博、微信时代,面对网友询问某款奔驰车的高度以便拿来与他相比,面对某周末授予的“年度致敬人物”,小四都坦然微笑回应。在他的淡定微笑背后,是《小时代1》和《小时代2》累积超过7.7亿元人民币的总票房。
实际上,郭敬明早已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富豪作家,连续多年名列福布斯作家富豪榜。他的野心横跨文学与影视。在2013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郭敬明首度以导演身份受邀,与那些出身正统的大导演们同台论道。在现场,小四向电影前辈们“建言”:“电影观众的年龄正在发生变化。2013年的当下,已经变成21.7岁。如果还用上一代的想法拍电影,会出现问题的。”“ 21.7岁”的精确判断来自哪里?郭敬明没有说,但这位来自四川自贡普通家庭、被笑话为“身高仅高过奔驰车门”的青年,显然自信冲天。
不能忽略的还有王鼎钧。2013年,这位定居纽约的华人作家的四部回忆录(《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终于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简体字版,被评论为“中国当代纪实文学巅峰的系列著作终于回到故土”。
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前后写了17年。他人在纽约,回忆之笔从大陆江山细细追索至台湾。笔下所现,远超出一般自传的个人经历—和郭敬明热闹的“小时代”相比,王鼎钧写出了一个令人无言的大时代。
一人一时代。正因如此,这份2013文学问卷中,时代周报还访问了微博上相当活跃的“广西师大”主页君和目前仍默默无闻的作家、编剧卢小狼。前者是利用新媒体成功网罗粉丝群的出版社代表,后者的背后则站着无数心怀梦想的文艺男女青年。


王鼎钧:文学奖,有比没好
1925年,王鼎钧出生于山东兰陵。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山东老家跟着父亲打游击。1942年,他穿过日占区,到达安徽阜阳,就读国立二十二中学。抗战末期,他成为国民党宪兵,经徐州、南京、上海、葫芦岛、沈阳。1949年到台湾,乱中景象尽收眼底。1950年代,王鼎钧进入(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做编审组长、节目制作组长、专门委员,先后主编台北《扫荡报》副刊、台北《公论报》副刊、担任《中国时报》主笔和“人间”副刊主编、幼狮公司期刊部总编辑。阅尽台湾文化界内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沉浮。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大半个世纪,著作近40种,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在台湾,他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和当代散文届“崛起的山梁”。
从1978年至今,王鼎钧长居美国纽约。老人如今88岁高龄,听力不好,一般电话采访都由夫人代劳。即便如此,他仍坚持使用电脑,以互联网与外界沟通。面对时代周报给出的这份问卷,王鼎钧先生回答了部分问题,同时拒绝回答了另一些问题。拒绝回答的理由,是他认为自己没有研究或没有兴趣,因此不想轻易发表意见。王先生说:“能回答的,我都回答了。”
时代周报:2013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鼎钧:无。
时代周报:2013年,你见过的最会赚钱的作家是哪位?
王鼎钧:无。
时代周报:2013年,你最愿意推荐的一本书是什么?
王鼎钧:无。
时代周报:对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你如何评价?
王鼎钧:无。
时代周报:你认为谁最有望成为下一个莫言?
王鼎钧:这个问题是否指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得奖由“因缘”决定,也就是由各种条件决定,作品是“必备的条件”,未必是“充足的条件”。要近距离的、锐敏的观察家才可以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问题的意思是写小说写得像莫言一样好,我想不必等待下一个,现在就有。莫言得奖后,这里那里都有人说,中国有好多个莫言。说到像莫言一样好,我得强调那个“好”字,而不是说“一样”。莫言独一无二,你我也不希望有人复制。“好”有各式各样的好,如山之五岳,水之三江。我已不能大量阅读,仍然感觉到国内小说创作蓬勃的气象。
时代周报:在国内众多文学奖项中,你最认可哪一个?
王鼎钧:原则上,任何一个文学奖我都认可,无论哪一种文学奖,奖的都是文学。固然,某一种(奖项)有文学以外的目的,无妨,得奖作品也必定含有文学的成分。在创作环境极其困难的时候,文学的种子因此埋下,文学的血脉由此绵延。文学作品也像食物一样,天下后世会吸收养分,排泄废料。
文学奖有比没有好,多比少好。文学奖没有大小,大机构、高奖金未必就是“大奖”,精英小众的一纸奖状未必就是“小奖”。乡下老太太看人写字,笔画粗、墨色黑就是好字,没那么简单。
时代周报:你认为稿费多少起征税合适?
王鼎钧:我在外面生活,这里没有稿费起征点,而是把稿费和你的其他收入合并计算,中国有个起争点,应是对作家的优待。
不过,我得说,当年我开始写稿的时候,政府对稿费并不征税,咱们的传统是“砚田无税”,古人写字画画儿都有价目表,收入免税。那个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政府对工商货物收税,先扣除成本,盈余的部分交税。文学作品,你怎么计算它的成本呢?贾岛“二句三年得”,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歌德六十年完成《浮士德》,难道成本只有800元?这样看,起征点太低了。
时代周报:你是否建议作家出版电子书?
王鼎钧:电子书是大势所趋,虽然它有缺点,但是上网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咱们不是鼓励人家看书吗?那就不仅要指示人家到什么地方去看书,更要人家到哪里、咱们就把书送到哪里。
出版电子书有很多技术问题,我不懂,很多作家都不懂,要有人推广这方面的知识。还有,纸本书有很多为人信赖的出版家,他们有眼光,有气魄,有文化使命,有职业道德 (强调一下:道德)。电子书也得有这样的人,否则也成不了气候。
时代周报:如果你是中国大陆作协主席,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会是什么?
王鼎钧:无。
时代周报:2014年,你最想做的一件事?
王鼎钧:无。

主页君:难忘“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面对戴学林这个名字,读者定感陌生。但提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爱书的朋友们想必都知道。目前,“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的新浪微博ID已经拥有12万多位粉丝,戴学林就是在背后“操纵”这一ID的人,人称广西师大理想国的主页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网站是这样介绍戴学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公司营销部一劳动同志。负责图书营销工作,和网络媒体打交道。
和大部分活跃在幕后的出版社推广者一样,戴学林目前的工作一半在网络,一半在平媒。他要么坐在电脑前和各大媒体联系,想要努力地多推几部好书、几位好作者;要么在卫生间里刷刷微博和微信,跟读者互动交流;又要么,在地铁里偷偷拍下正在阅读的女孩……当然,对“主页君”戴学林而言,他的工作和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被网络绑架”了。推广的渠道和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对传统出版社来说是个挑战。
2013年,戴学林说,自己做的想的,都有关拓展资源和资源整合。他发现好的工作习惯很重要,比如从微小或习以为常的小事做起,保持惯性,一点一滴积累。尽管微信一来,微博似乎没以前那样热闹活跃的,但2014年,戴学林还会在微博上继续和读者书友们“打情骂俏”。
据说世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前者成功了的叫老师,后者成功了的叫老板,两者都成功了的,就叫优秀出版社。“做一头老黄牛,一起牛逼这世界一下吧。”这就是主页君戴学林的年终工作心得。
时代周报:2013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戴学林:微博上做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作品”调查统计,引起热议。十分钟前,还看到王蒙先生的一段话:由网络宣布《红楼梦》等名著的死活读不下去,正是这种君临人类文化传播的牛气冲天与蠢态毕露的新表演,它们干脆挑战经典,挑战中华的与人类的文化史,挑战智力的底线……我甚至想提议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6月24日定为“网羞日”。
时代周报:2013年,你见过的最会赚钱的作家是谁?
戴学林:见过,是说当面见到,还是听说即可?会赚钱,是说作家自己有心经营谋利,还是无心谋利利却来?最近不是出了个“中国作家富豪榜”?江南版税2550万、莫言版税2400万、郑渊洁版税1800万……
时代周报:2013年,你最愿意推荐的一本书?
戴学林:黄灿然的《奇迹集》。
时代周报:对余华的《第七天》,你如何评价?
戴学林:没看过,只听说挺差的。
时代周报:你认为谁最有望成为下一个莫言?
戴学林:天晓得。
时代周报:在国内众多文学奖项中,你最认可哪一个?
戴学林:对文学奖项好像没概念。有时候看到一些奖项,会诧异竟然还有这么个奖项,然后很快又忘了。
时代周报:你认为稿费多少起征税合适?
戴学林:是谁出的这么难的题!
时代周报:你是否建议作家出版电子书?
戴学林:建议。
时代周报:如果你是中国大陆作协主席,你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会是什么?
戴学林:带着同志们,去天安门徒步三圈。
时代周报:2014年,你最想做的一件事?
戴学林:买一本中意的笔记本,能安安静静读几本书,做点笔记。

卢小狼:焦灼老去
卢小狼,广州某媒体文化记者,也是作家、编剧。和大多以文字为生的人一样,采访、编辑、编剧、评论、写小说和看电影是卢小狼所有的生活和工作,他觉得,正是有了这些文艺活动,他的每一天都是“新鲜和自由”的。
2013年,对卢小狼而言是“告别悲观主义经验的一年”。一些固有思维被打破,随着年龄增长,前方目标也越来越质朴。这一年,卢小狼唯一的作品是电影《一路狂奔》,作为该片编剧,2014年,他的最大心愿就是让所有人看到这部电影。
2013年,卢小狼还以作家和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很多寻常百姓,观察到“这些人在外在与内心世界博弈时的挣扎”;他还遇到了诸多忧心忡忡的文化从业者和文化商人,“大家都在焦灼中老去了”。
时代周报:2013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卢小狼:郭敬明的跨界电影取得商业成功。韩寒式微。
时代周报:2013年,你见过的最会赚钱的作家是哪位?
卢小狼:郭敬明。
时代周报:2013年,你最愿意推荐的一本书?
卢小狼:《红书》,荣格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的。功德无量。
时代周报:对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你如何评价?
卢小狼:知道,但没读,不评价。
时代周报:你认为谁最有望成为下一个莫言?
卢小狼:徐皓峰。但我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中国不需要太多莫言。徐皓峰作为70后作家很卓越。
时代周报:在国内众多文学奖项中,你最认可哪一个?
卢小狼:茅盾文学奖,偶尔会评选出一些有诚意的作品;华语传媒奖给人感觉有迹可循。
时代周报:你认为稿费多少起征税合适?
卢小狼:稿费越高税点应该越低,说明作家创作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时代周报:你是否建议作家出版电子书?
卢小狼:不建议,读电子书容易浮躁。
时代周报:如果你是中国大陆的作协主席,你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会是什么?
卢小狼:把所有的签约作家都推向市场,让他们自生自灭;取消作协的会员制,以作品来确定组织编制。
时代周报:2014年,你最想做的一件事?
卢小狼:告别经验,编几个好的电影剧本,遍一个好的舞台剧本。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