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海博士简历: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曾任美国W. R. Grace华盛顿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目前担任美国亚洲文化学院 (UACA) 教授、国际培训和发展联合会(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 Development CITD)主席、爱因斯特(中国)理事长。
在座的许多同学也许喜欢文科。那我就再举一个文科的例子。比如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我们知道,中国对人类的经济实践贡献很大,比如中国人使用纸币的历史,就比西方人早;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商业交易会,也是在中国开的。但是,中国人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却几乎为零。最早的经济学理论,是由亚当斯密,一个英国人,建立的,他写了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叫做《国富论》。从此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经济行为也可以通过理论模型来描述。为什么原来不知道呢?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的起点:前提界定。我们现在知道,西方的几乎全部经济学理论,都建立在二个简单而且绝对的概念上,一个是“经济人”概念;另一个是“效用”概念。只有把这两个概念建立起来,定义清楚,经济学理论才有了一个基点。这个“经济人”概念是什么意思呢?我可以用“分蛋糕问题”做一个说明。“分蛋糕理论”属于最简单的Game Theory 也就是“博弈论”。问题可以这样表达:两个孩子分蛋糕,妈妈无论怎么切,都不可能均匀。孩子都要挑大的一块,要争闹。那么,怎样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可以让两个孩子都没有意见呢?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博弈论问题,后来从中推出了在博弈论和经济学中很重要的“极大极小原理”。谁能知道这个最好的策略呢?---对了。最好的策略是让一个孩子切蛋糕,另一个孩子挑蛋糕。这样,两个孩子都会自觉自愿,无法争吵。但是,这个策略的前提,其实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前提,都建立在一个前提假定上,就是,两个孩子都要最大的蛋糕,都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己利益最大化。这就是“经济人”假定。我们知道,这个“经济人”假定,在实际生活中并不真实,许多情形下一般人的行为模式并不那样的自私,比如说,中国文化中的“孔融让梨”,就不符合这个假定。但是,有了这个假定,才有了现代经济学。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关于问题起点的定义,对理论创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