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写小说十诫——转自”天使领域·浮云殿“论坛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5 04:12
标题: 写小说十诫——转自”天使领域·浮云殿“论坛
1、用散文方式写小说   

  写惯散文的人,往往不自觉地把故事“叙述”出来,并以作者身分作一些“全知”的描述,情况就像电影播到中途,突然有个人跳出来用旁白「解画」。这样,即使写得再好,亦只是一篇散文而非小说。写小说,应透过生动的对话、主角的动作,他们身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加上环境和气氛的渲染,像播放电影一般把故事“呈现”出来。如果以电影喻小说,作者就是导演,利用镜头把故事带出来,而不是 把剧情大意朗读出来的旁白配音员。   

  2、人物关系单薄,主角面目模糊   

  从不注意人物塑造,以致男女主角面目模糊,整本书看完了,读者也说不出每位主角有何特色,没能留下任何印象。成功的小说,一定有活生生的人物,读者即使忘记剧情,也一定记得主角的形象,例如金庸笔下的杨过、黄蓉;琼瑶笔下的还珠格格。人物与剧情,前者更加重要,因为人物性格完整,他们自然而然会在所处的环境中作出合理的反应,透过人物之间的互动,剧情便能自然而然推动,而非为了闹三角恋而三角恋。先处理好人物性格和关系,然后才构思剧情。仔细构想每个角色的年龄、外貌、教育程度、口头禅、价值观等。除了主角,也要塑造配角,作出陪衬或担任特别任务。   

  3、过分平铺直叙   

  不注重故事结构,千篇一律按时间先后来说故事,不懂得将一些对推动剧情没有作用的段落删去,令故事流于冗长、沉闷,没有高潮。有了故事内容,还要想想如何“说”出来才动听。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总离不开“起、承、转、合”这支架。这并非说,我们一定要按时间顺序来写。要点是先将故事内发生的事件按时序排列出来,然后再作出调动,利用插叙、倒叙等技巧,同时删去不必要的篇幅,使剧情的节奏流畅。   

  4、结构松散,胡乱卖弄意识流   

  没有结构的小说,好比镜头摇来摇去的电影,章法欠奉,不知所云。倒叙、插叙、意识流等创新的写作手法,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令结构松散,愈写愈离题。不要为技巧而技巧,以“创新”作为结构松散的借口。不论你用了哪些技巧,故事写完后,请看一遍,如果依然符合“起、承、转、合”的脉胳,那便不会离题万丈了。   

  5、开场闷蛋,令人昏昏欲睡   

  小说的开场,传统写法是以描写环境气氛入题。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但这种方法读者已见过千次,毫无新意,可不可以有创新一点、吸引一点的开场方式呢?其次,这种方法用得不好,就会拖拖拉拉,写了几千字仍抓不住主题和人物。写作是一种沟通,如何才能吸引读者追看下去?除了多读名著,也可以从电影偷师,例如《摘星情缘》、《美丽有罪》是以独白方式开场。简洁就是美,不落俗套的在开场带出整个故事的人物和主题,让读者马上知道这趟阅读旅程的方向,比东拉西扯可取。   

  6、全书欠缺主题   

  桥段再花巧而欠缺主题,好比一个只有美貌没有智能的美女。即使是一个爱情故事,也应该赋予一个大主题,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曹雪芹的《红楼梦》其实是借一个爱情故事表达更深的中心思想。主题应在落笔前确立,透过内文慢慢渗出来,例如借主角的对话表达。主题不必是讽刺时弊的大道理,即使写爱情故事,也可以是借爱情来反映一种现代爱情观或一种男女相处的道理,以提升整部作品的深度。   

7、内容空洞   

  这里所说的内容,不是指有没有“桥”(剧情),而是指整体来看,整篇小说仿如空中楼阁,欠缺客观理据支持。没错是有个故事的框架,但拿走框架,就会发现故事很空洞,读后找不住一点什么。好看的小说,多多少少有些资料或知识为故事作出支持,使剧情发展更加合理、迫真。小说源自生活,完全忽视现实、完全不能反映半点现实的小说,只属二流。如果你已经有一条「绝世好桥」,第二步是作一点儿搜集资料,为人物背景、故事的时空补充养分,然后技巧地表达出来。假设你想写一个对爱情执着的男人,那么请问他从事什么职业,成长路上可有阴影?这样的个性,会让他做出什么行为?   

  8、主角无缘无故就爱上   

  爱情是年轻人常写的题材,但并不易写得好。其中一个问题是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或笔下)的爱情可歌可泣,自说自话地爱得地动山摇,旁人看来却可能不外如是,更遑论感同身受,同歌同哭。最懒惰和最欠说服力的是这种写法:「不知为什么,我对这女孩子很有感觉?」你做作者都「唔知点解」,读者更加莫名其妙。虽说爱一个人可以是一见钟情,不需理由,但写作不同谈情,光写几句「浪漫」的情话并不够,读者不会被几句花言巧语轻易打动的。作者要照顾读者的感受,客观地反问一句:书中人为什么会爱上对方,这种爱有没有说服力?每一段爱情的发生和死亡,都要经过精心铺排,最好是暗中铺下伏线。好好设定人物性格和的关系,那么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爱恨纠缠,自然有迹可寻。   

  9、题材过分生活化,表达欠缺技巧   

  小说无错源自生活,但生活上的琐事、报纸上一段新闻,本身只是一个事实(fact),搬字过纸把它记叙下来,并不足以形成一篇精采的小说(fiction)。没有注意写作技巧、过分“生活化”的故事只是新闻报导,而不是小说。一如原材料必须经过烹调才成佳肴,任何灵感或塑材,必须经过艺术加工,方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加入想象力,为主人公设定背景和性格、为平淡的故事加进冲突面,推向高潮,逐步打造小说的面貌。写小说就是“做戏咁做”,只要符合“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原则,剧情方面比现实世界夸张一点无妨,这样才有冲突位、高潮位。   

  10、文笔有沙石   

  很多人以为有创意就够,不屑花精神修炼文字功夫。文句不通、词不达意、表达技巧平庸,都会令阅读享受大打折扣。文字与创意是相辅相承的,文字是作者手上唯一的工具,环境、气氛、人物对话……一切一切,都要依靠文字来表达,怎能轻视?峰回路转的剧情,需要有感染力的文字来支撑。修炼文字功夫是长远的功课,平日应当留意、学习,一朝写起小说来便得心应手。日子有功,才能建立文字风格。单看文字,读者已可以认出那是谁的作品,古龙、张爱玲和亦舒便是文字风格强烈的作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5 04:18
  镜子里“胡言乱语”——浅谈文学创作



    文学一途,贵在纯粹,很多时候就是作者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天马行空地“瞎编”。“编”是一个既有趣又无趣的辛苦活儿,要想编好,编出精品来,技巧、想象力、情感、积累与精力缺一不可。
        写作技巧,这个固然需要一些天赋,其实更多的是需要不间断的练习,长年累月地笔耕不辍。好文笔没有天生的,无非是从小学生日记,小学生作文发端。偶尔那么一两次获得老师的夸奖,蹭蹭地被吊起胃口来,于是肋下生出幻想的翅膀,心里激荡起将来某日文满天下的狂想曲。写文的兴趣就这样上来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书信、情书就成了练笔与卖弄的平台。以情书为例,同样的意思,因为表述方式的高低优劣,效果往往大相庭径。同等条件下,文笔粗糙的求爱信,在暗恋对象手里,不是被偷偷扔进废纸篓,就是遭受“退稿”,甚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当众宣读,沦为笑柄。当自己魂萦梦绕的暗恋对象手里拿着的是一封文笔精致的情书,很多时候,一颗心就轻而易举的被这几页文字的魅力所掳掠,这情书多数的命运是享受着终身珍藏的荣耀。
        随着阅读面的拓展,无论在书籍、报刊,还是网络上,经常会觉得自己也能写出不亚于那些发表出来的文字,甚至有可能更好一些。于是或动笔写,或上键盘敲,成文后,无论投石问路地向报刊投稿、贴在网站卖弄,抑或躺在硬盘里闷骚。久而久之,发现自己行文不似先前那样滞涩,精致的语、句、段渐渐地随心所致、信手拈来。不知不觉里,文笔就在勤学苦练中无形地提高了,写作技巧就这样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兴趣是必要条件。没有兴趣,敲文码字必定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痛苦的事情,自然也就做不下去了。
        想象力,永远是区分普通文字与精致文字的标准之一。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想象之于文学创作,犹如白云之于蓝天,波涛之于怒海。原创写作一般大多从写手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起,写童年,写少年,写成年,从童稚、青涩到迷茫一条龙式连续写着。写完自己写亲友,诸如父母、手足、初恋、爱人、情人等等,到最后竟然写了个遍,毕竟自己亲历的、所闻所见,写起来得心应手,真情实感地还算恳切。石油终有开采完的那一天,亲历的所见所闻题材自然也有发掘殆尽之时,对于一个勤奋的作者而言,这一天来得很快。接下来写什么?怎么写?答案只有一个——编。人物、事迹就要虚构,虽然可以从各种媒介获得海量素材,毕竟不是自己亲历的,人物什么性格、喜好,说什么话,有怎样的心路历程;事件有什么样的发展脉络、细节与变故等等,全凭作者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可劲儿地编造。如果想象力够强大、丰富,编出来的人物自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事件足以以假乱真,读者很难相信是虚构的,即使明知是虚构,也想当然地认为在某个时间、空间里真实存在过,发生过的。例如金庸作品里对于历史的虚构部分就给人以假乱真的错觉,而奇幻大师托尔金的《魔戒》里设定的世界就让读者觉得史前肯定真实存在过。想象力贫乏、枯竭,意味着作者的创作生命力趋近于归零,很难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字。成名作家封笔后,不定期写些评论、搞一些讲座,或许就有想象力枯竭的尴尬也未可知。
        情感,是一篇文字的灵魂所在。人是一种感情丰富的族类,一句简单的话,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段文字,一首乐曲,能让人或喜或悲,或怒或愁,无论贫贱抑或显贵。这没有多大的奥秘,只关乎人性,人的七情六欲被触动的那一刻,相应的情感就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情感丰富真实的文字,总是令读者跟随人物的命运牵肠挂肚,如之同喜同悲,如痴如醉,深陷文中不能自拔。比如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雨果笔下的珂赛特,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金庸笔下的李文秀、程灵素……
        那些为了某种政治需求应制而作的文字,往往人物言行、思想背离人的本性,人为生硬地掺杂一些空洞的说教,短时间在特定的环境里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环境的改变,大多不免进了废旧回收站,到造纸厂回炉。这类文字如果感动了读者,那一定是一个神话,要么作者是神,要么读者被洗了脑。比如《我的奋斗》的作者,还有他的粉丝“希控”们。再比如传销教程的读者群。
        前面说过文学就是作者一人关在房间里瞎编,这个编是需要一个前提的,而且是必要前提,那就是积累。
        积累,是一个作者创作的储藏室。写作技巧再高超,想象力与情感再强大、丰富。如果没有扎实的生活积累,是写不下去的。勉强写下去,人物、情节要么了无新意、爆炒现饭,要么写崩,半途而废。
        积累从哪里来呢?从眼睛看和耳朵听的过程当中得来的,也就是所谓的见闻。古今中外、书籍、报刊、网络、现实,都是增长见闻的好去处。感觉器官获得见闻信息后,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工作,接下来是通过大脑驱动人的思想,甄别、分析、处理这些海量信息,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形成创作储藏室里的素材。直到某日心血来潮,从库内提取素材,运用写作技巧,发挥想象力、调动情感,集中精力,断网闭关,杜门谢客,一篇好文字或许将喷薄而出。
        人首先是社会中的人,做人做事,不付出精力是断不可能做好的。文学作品从一个念头的闪现,到构思,到着手搜集材料,到动手写文敲字,没有充沛的精力,不能排除杂念集中精力,是很难顺利完成的,也关乎文字完篇时的质量优劣。
        在这个极其浮躁的时代里,集中精力来敲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甚至生存状态堪忧的人,集中精力而且精力充沛地埋头创作,无疑是不可能的,勉强为之,只怕终不免杯具了。现实一点来说,希翼写文敲字来改变经济状况,理想很丰满,现实挺骨感。从籍籍无名的小卒到文满天下的大神,那是极少数人的冒险游戏,需要能力,需要嗅觉,更需要机遇。大多数文学爱好者来说,希翼写文敲字来改变人生态度,体现人生价值更现实一些。
        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的优劣,好看永远是王道。一篇文字,哪怕承载了再多的教化意义、寓意再深刻,寄托了再多的主义,如果它不好看,终归是白瞎忙乎,纯粹白搭。


2012/05/27 随笔于家中PC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5 04:20
    仿金庸奇幻长篇节选
文/镜子里

一篇敲打中的长篇奇幻文字,刚敲完了楔子部分和第一章,节选其中一个片段首发在游子版,有限度地临摹了金庸大师的风格,企图将古风的语言风格进行到底,欢迎各位大侠出砖挑刺。
        ……
        后山溪水的小水潭边,阿琅和蔚儿洗完衣裳,坐在一株桑树下歇息,吃着阿琅从树上采摘的桑枣。
        “琅哥哥,你射箭的功夫是阿公教的么?听阿麽说几岁就跟着村里的大人们进山打猎。”蔚儿用手指倌着洗衣时被溪水浸湿的长发,问道。
        “阿公只会给人看病,倒是教了我识字读书、釆药断病。我是跟着村子里的猎户们学的。”阿琅摸着腰上那支栗色柞木弓说道,“开头只使竹弓,后来力气大了就用这只弓,阿公说这弓是还在中土时家里的大哥哥使过的。”
        “前些日我跟阿荷姊姊她们几个去茶园采茶时,听她们说你十来岁就能一箭双雕,有一回为救一只白兔一箭打下两只鹰来,就是这只弓么?我想看看。”
        阿琅解下弓递给了蔚儿,有些羞赧地说道:“可别听她们胡说,苍鹰搏兔时,断不会有两只飞到一起的。是有一回看到个抓兔的鹰,本想射鹰头,却射中了爪子,险些还坏了那只白兔性命了。”
        蔚儿一双柔荑在弓上轻轻地来回拂拭了一回,不觉心中一动,笑吟吟地望着阿琅道,“琅哥哥,我用这只弓弦弹奏一支曲子给你听听,如何?”
        “用弓弦弹奏?”阿琅不由心中大奇,笑道:“只听说过古人弹铗而歌的,没想到阿妹还有如此技艺,我今天倒有幸大开眼界了。”
        “以前在越州家中弹过筝,”蔚儿用指尖拨弦试了试音,“这弦音调还好,试着弹奏一下好玩儿罢。”
        说罢蔚儿将那弓搁在膝上,收敛心神,凝思片刻,左手搭弦,右手食指和中指拨弦而奏,轻启朱唇低吟和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弦音清越悠远,歌声凄清婉转,声振林木,林间鸟雀都栖息在枝间窃听。阿琅素来不通音律,却跟着阿公慕郎中熟读了《四书五经》,一听蔚儿的吟唱,知道是《诗经》里的《邶风 击鼓》,听到深微之处,心里怅然不已,不觉潸然泪下。一曲奏罢,阿琅脸庞兀自挂着泪珠。
        “琅哥哥,”蔚儿巧笑倩兮的递来弓还给阿琅,柔声道,“不承想小妹胡乱弹了一曲,害你伤心起来,还哭鼻子啦!”
        阿琅如梦方醒,尴尬不已,忙抬袖去拭泪痕,突然鼻端嗅到一股淡淡的幽香气息。却是蔚儿晧臂轻扬,手心摊着块荷叶绿的手帕递了过来。“喏,用它擦罢。先前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还慷慨流涕于燕赵市集旁若无人哩!这叫伤情未必不豪杰。”
        阿琅讪笑着用手帕擦了脸,仍还给蔚儿,蔚儿摆摆手道,“不用还了,手帕我还有的是,送哥哥一个不嫌少。那天遇见心仪的姑娘用得着也说不定啊!”
        “哎,我想起来了,那天阿荷姊姊还偷偷跟我说,哪天做了我阿嫂就好了。原来阿荷姊姊心里很喜欢你呢!她那么美,不如过一阵子娶过门来,我也天天多了个伴儿。”
        “蔚儿,别——别胡说,”阿琅嚅嗫道,“我的事有——有阿麽做主——”
        “嗯,是要有阿麽做主的,阿麽方才跟你说了些什么?说给我听听罢。”
        “阿麽说我——阿麽说你——”
        “什么我啊你的,阿麽究竟怎么说的呀?”
        “阿嬷说你——说要给你订一门亲。”
        “哪有放着哥哥不做亲,倒先给阿妹订亲的道理,可见是胡说了。”
        阿琅一时语塞,面红耳赤地用手自顾摆弄那只弓。
        突然蔚儿将指尖放到唇边“嘘!”了一声,蹲下身子来将耳朵贴在草地上,片刻后对满面迷惑的阿琅说道:“琅哥哥,家门口来了三个人,有两个骑马的,正问阿嬷话呢,是来找你的,我们快回去罢。”
        ……






作者: 语文报梁朱杏.    时间: 2014-4-5 08:49
想象力,永远是区分普通文字与精致文字的标准之一。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想象之于文学创作,犹如白云之于蓝天,波涛之于怒海。
诚然!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