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王小波:我看国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1 16:43
标题: 王小波:我看国学
王小波:我看国学

文章作者:王小波 来源:《思维的乐趣》 

    我现在四十多岁了,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一些古怪的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一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一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的来说,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至于他特别强调的礼,我以为和“文化革命”里搞的那些仪式差不多,什么早请示晚汇报,我都经历过,没什么大意思。对于幼稚的人也许必不可少,但对有文化的成年人就是一种负担。不过,我上孔老夫子的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么学问。
  《孟子》我也看过了,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绅士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一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用我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我的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所以我是晚生。
  假如有人说,我如此立论,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这是我不能承认的。但我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为给我两个线圈一根铁棍子,让我去发现电磁感应,我是发现不出来的。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照现代的标准,孔孟所言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得过了分,还有点肉麻。这方面有一个例子:记不清二程里哪一程,有一次盯着刚出壳的鸭雏使劲看。别人问他看什么,他说,看到毛茸茸的鸭雏,才体会到圣人所说“仁”的真意。这个想法里有让人感动的地方,不过仔细一体会,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在内。毛茸茸的鸭子虽然好看,但再怎么看也是只鸭子。再说,圣人提出了“仁”,还得让后人看鸭子才能明白,起码是辞不达意。我虽然这样想,但不缺少民族感情。因为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我还看过朱熹的书,因为本科是学理工的,对他“格物”的论述看得特别的仔细。朱子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虽然阴阳五行包罗万象,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我还是以为多少有点失之于简单。举例来说,朱子说,往井底下一看,就能看到一团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乃太极图之象),井底至阴之地,有一团阳气,也属正常。我相信,你往井里一看,不光能看到一团白气,还能看到一个人头,那就是你本人(我对这一点很有把握,认为不必做实验了)。不知为什么,这一点他没有提到。可能观察得不仔细,也可能是视而不见,对学者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还有可能是井太深,但我不相信宋朝就没有浅一点的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这个现象不大可能,也许一定要用到几何光学。虽然要求朱子一下推出整个光学体系是不应该的,那东西太过复杂,往那个方向跨一步也好。但他根本就不肯跨。假如说,朱子是哲学家、伦理学家,不能用自然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我倒是同意的。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因为“文革”里我也背过毛主席语录,所以以为,这个调调我也懂——说是诵经念咒,并不过分。
  二战期间,有一位美国将军深入敌后,不幸被敌人堵在了地窖里,敌人在头上翻箱倒柜,他的一位随行人员却咳嗽起来。将军给了随从一块口香糖让他嚼,以此来压制咳嗽。但是该随从嚼了一会儿,又伸手来要,理由是:这一块太没味道。将军说:没味道不奇怪,我给你之前已经嚼了两个钟头了!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当然,我没有这样地念过四书,不知道其中的好处。有人说,现代的科学、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认真钻研。这我倒是相信的,我还相信那块口香糖再嚼下去,还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只要你不断地嚼。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过去钻研四书五经,现在钻研《红楼梦》。我承认,我们晚生一辈在这方面差得很远,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摘自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1 16:46
慕朵生:莫把“汉学”当“国学”

文章作者:慕朵生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所到处既有诸多学者为其站台,更有大批学生前来听讲,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Sinology)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Chi-na Studies)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阅读的则是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的名著《美国与中国》。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
    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因此,中国有必要资助各国汉学研究,尤其是应系统地对汉学进行历史梳理,动态跟踪,名著翻译,甚至可以像编纂《儒藏》、《道藏》一样集成大部头的《汉藏》,借以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的自我省察和海外传播。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迄今为止,在中国尚未有一本人人必读的汉学著作或一位家喻户晓的汉学大家——就像中国学界虽然研究西方哲学百余年,但从未产生过一位研究西方哲学而在欧美国家享有卓越声誉的哲学家一样。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成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以邀到一两个二流汉学家参加学术会议为耀,甚至是“国学家”和“汉学家”互为“代销商”,彼此吹捧,共谋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
    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中医的可悲结局就是前车之鉴。中医本是“国医”,自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但几十年来却拼命用西医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结果适得其反,屡屡被西医宣布为“伪医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今年是以1814年法国法兰西学院设立汉学讲席为开端的“学院派汉学”诞生200周年,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正如民国时期史学大家陈垣先生所说:“现在中外学者谈论汉学,不是说巴黎如何,就是说日本如何,没有提到中国的。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夺回北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6 12:27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梁启超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此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当更补正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于碧摩岩揽翠山房。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〇《论语》、《孟子》
  《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堕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须一读。最好是于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举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澧《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梳,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宜于修养亦有益。
〇《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这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抄出,随时省览。
  后世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所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〇《礼记》
  此书为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衣》、《大传》、《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浏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〇《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〇《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读。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即读此本。《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〇《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注释书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
〇《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余亦须全篇浏览。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〇《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公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〇《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浏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胪举恐遗漏,他日补列。)注释书王先慎《韩非子集释》差可。
〇《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博,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一浏览。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〇《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浏览。
〇《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〇《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宜参看。
〇《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浏览。
〇《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后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浏览。
〇《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间玄学书读。
  右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
  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彩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
  以下举以后学术之代表书。便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〇《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〇《朱子年谱》,附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
  此书叙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吕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〇《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爱、钱德洪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〇《明儒学案》,黄宗羲著。
〇《宋元学案》,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
  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蕺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雍)、涑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真相。末附(王安石)《荆公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浏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于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褊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江氏学识亦凡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于《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〇《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于《日知录》,宜一浏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〇《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〇《思问录》,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〇《颜氏学记》,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殊,不易寻绎。启超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〇《东原集》戴震著。
〇《雕菰楼集》,焦循著。
  戴东原、焦理堂为清代经师中有清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理学》两案正在属稿中。
〇《文史通义》,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〇《大同书》,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于《不忍杂志》中。
〇《国故论衡》,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遗书》。
〇《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〇《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
〇《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先读此二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〇《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乙)政治史及其它文献学书类
〇《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聱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浏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〇《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浏览。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〇《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〇《国语》、《春秋左氏传》
  此二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〇《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〇《周礼》
  此书西汉末年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余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〇《考信录》,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严谨,宜一浏览,以为治古史之标准。
〇《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批评眼光,颇异流俗,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〇《续资治通鉴》,毕沅著。
  此书价值远在司马光原著之下,自无待言;无视彼更优者,姑以备数耳。或不读《正续资治通鉴》,而读《九种纪事本末》亦可。要之非此则彼,必须有一书经目者。
〇《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
  三书卷帙浩繁。今为学者摘其要目:《田赋考》、《户口考》、《职役考》、《市籴考》、《征榷考》、《国用考》、《钱币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四裔考》,必须读,《王礼考》、《封建考》、《象纬考》,……绝对不必读。其余或读或不读随人。(手边无原书,不能具记其目,有漏略当校补。)各人宜因其所嗜,择类读之。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者,则读前七考。余仿此。马氏《文献通考》,本依仿杜氏《通典》而作,若尊创作,应举《通典》。今舍彼取此,取其资料较丰富耳。吾辈读旧史,所贵者惟在原料,炉锤组织,当求之在我也。
  《两汉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可与《通鉴》合读。
〇《通志二十略》
  郑渔仲学识史才,皆迈寻常。《通志》全书卷帙繁,不必读。《二十略》则其精神所聚,必须浏览。其中与《通考》门类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校雠略》等篇。
〇二十四史
  《通鉴》、《通考》,已浩无涯矣,更语及庞大之《二十四史》,学者几何不望而却步!然而《二十四史》终不可不读。其故有二:(一)现在既无满意之通史,不读《二十四史》,无以知先民活动之遗迹。(二)假令虽有佳的通史出现,然其书自有别裁,《二十四史》之原料,终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终久仍为国民应读之书。
  书既应读,而又浩繁难读,则如之何?吾今试为学者拟摘读之法数条。
  一曰就书而摘。《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俗称四史。其书皆大史家一手著述,体例精严;且时代近古,向来学者诵习者众,在学界之势力与六经诸子埒。吾辈为常识计,非一读不可。吾希望学者将此四史之列传,全体浏览一过,仍摘出若干篇稍为熟诵以资学文之助。因四史中佳文最多也。(若欲举其目亦可,但手边无原书,当以异日。)四史之外,则《明史》共认为官修书中之最佳者,且时代最近,亦宜稍为详读。
  二曰就事分类而摘读志。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则读《平准书》、《食货志》;欲研究音乐,则读《乐书》、《乐志》;欲研究兵制,则读《兵志》;欲研究学术史,则读《艺文志》、《经籍志》,附以《儒林传》;欲研究宗教史,则读《魏书·释老志》(可惜他史无之)。……每研究一门,则通各史此门之志而读之,且与《文献通考》之此门合读。当其读时,必往往发见许多资料散见于各传者,随即跟踪调查其传以读之。如此引申触类,渐渐便能成为经济史宗教史……等等之长编,将来荟萃而整理之,便成著述矣。
  三曰就人分类而摘读传。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全史各传既不能遍读(且亦不必),则宜择伟大人物之传读之,每史亦不过二三十篇耳,此外又可就其所欲研究者而择读:如欲研究学术史,则读《儒林传》及其它学者之专传;欲研究学术史,则读《文苑传》及其它文学家之专传。……用此法读去,恐只患其少,不患其多矣。
  又各史之《外国传》、《蛮夷传》、《土司传》等,包含种族史及社会学之原料最多,极有趣,吾深望学者一读之。
〇《廿二史札记》,赵翼著。
  学者读正史之前,吾劝其一浏览此书。《记》称属辞比事,《春秋》之教,此书深得“比事”之诀,每一个题目之下其数据皆从几十篇传中零零碎碎觅出,如采花成蜜,学者能用其法以读史,便可养成著述能力。(内中校勘文字异同之部约占三分之一,不读亦可。)
〇《圣武记》,魏源著。
〇《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
  清朝一代史迹,至今尚无一完书可读,最为遗憾。姑举此书充数。魏默深有良史之才,《圣武记》为纪事本末体裁,叙述绥服蒙古、戡定金川、抚循西藏……诸役,于一事之原因结果及其中间进行之次序,若指诸掌,实罕见之名著也。李次青之《先正事略》,道光以前人物略具,文亦有法度,宜一浏览,以知最近二三百年史迹大概。日本人稻叶君山所著《清朝全史》尚可读(有译本)。
〇《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
  此为最有组织的地理书。其特长在专论形势,以地域为经,以史迹为纬,读之不感干燥。此书卷帙虽多,专读其叙论(至各府止),亦不甚费力,且可引起地理学兴味。
〇《史通》,刘知几著。
  此书论作史方法,颇多特识,宜浏览。章氏《文史通义》性质略同,范围较广,已见前。
〇《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
  读之可增史学兴味,且知治史方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6 15:52
      也谈“国学热”与语文教育
                                                  易英华
    近几年来,语文教育兴起一股“国学热”,推崇者认为增加“国学”内容、让学生“读经”可祛中小学语文学习低效之弊,且有助于拯救世道人心。这样的论调让人不免有太阳底下无新事之叹。“国学”与语文教育、中学生语文程度的关系,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早有公论。1933年朱自清在《独立评论》第65号上发表《高中生国文程度一斑》,针对社会上批评高中生国文程度“远不如二十年前的中学生”,指出:“先前中学生国文好,是家庭的力量而非学校的力量”,“五四以前中学生入学之前大多在家里废过几年工夫,而五四以后的青年则没有这种‘国文底子’了”。朱自清认为五四以后的在校学生还是有长足进展的,但此种进展,多半不是得利益于教师,而是大部分由于课外广泛阅读、勤劳写作所致。所以,中学国文的文言的教学和白话文教学都得努力改进,而重点要抓“训练”。1935年5月《教育杂志》卷二十五第五号发行“读经问题”专号,钱基博、姜琦、林励儒等72位社会著名人士各抒己见。总体看,若把读经当作专家研究,大多赞成;若把它当作中小学生必修科目,大多数人认为不必。叶圣陶先生认为:“经书对于中小学生绝对不需要”,“大概从教育的立场说话的人都不主张让中小学生读经”。但叶圣陶与朱自清都不反对中学生读古代经典:可见“经”(儒家经典)与“经典”(广泛的古代文化遗产)并不是同一概念。笼统地谈“读经”会误导学生,盲目“尊孔”,把孔子神化而非研究则不是语文教育应取的态度。
    读史在于明鉴,如今面对“国学热”,语文应如何自知自处?郑桂华老师认为如果从“国学”的角度来讨论语文教育,容易招惹是非,对语文课程建设弊多利少。但在当下中国,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在中小学学一点古诗文。传统文化经典或古诗文名篇的学习,已经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本期“争鸣”)。而八十年前,朱自清提到了教师的“责任”。朱氏谓:“理想的教师不但想到学生的耳朵,还想到他们的脑子。他得先将自己所要讲的仔细想过,再和学生认真讨论,即使面红耳赤也无妨。也得让学生认真多读书,养成他们的判断力。”
    教师要尽责,要有能力“训练”学生读书作文,便要从自身下工夫。一要加强自修,努力提高自身语文水平。既要专精,又要博览。专精之深,可以陆精康老师为榜样。他多读多思,毕数十年之功著成《考信录》一书。其知识钻研之深让同仁钦佩,也让学生“受用”(本期“开卷”)。博览在于泛读。故除学科知识之“大餐”外,语文教师也不妨吃些 “零食”,凡能滋养心灵提高学识的经典,无论中、外,只管“拿来”(本期“随笔”)。二要了解学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其《教育心理学》扉页上写道:“假如要我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浓缩为一句话,那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唯一的因素是学生已经认识了什么,弄清楚它,然后进行教学。”可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既是阅读教学也是写作教学的起点。李凤老师对一次写作案例的深度分析和刘春文老师执著于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有效地提高的作文课,可谓殊途同归(本期“写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2 04:42
2001年王财贵老师暑期大陆巡回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讲演

开  篇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二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是不了解教育的本质——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那样的纯真纯洁,他的品德,我们只要不破坏他,就很好了;本来一个孩子生下来潜能无穷,我们只要不障碍他,就不错了。有许多老师,有许多家长,一直在残害,在障碍我们的孩子。所以使我们国家没有人才,从今以后,不要再那么努力了。不要努力去障碍我们的孩子,千万、千万!拜托、拜托!要怎么样做到愉快轻松的跟小朋友一起成长?我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影带,这是六年前的带子。
         
      前几个礼拜,我们播送了一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专题,对牟先生一生为中国文化所作的贡献深感佩服。牟先生认为,对现在社会弊病的救治,中国传统文化该是一帖良方,但是如何落实呢?现在他的嫡传弟子王财贵,正在推动一项复兴传统文化活动。从根本上救起我们未来的主人翁。这个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学习成绩进步,还可以开发增进儿童的智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请看记者胡春玉、肖瑞华的报道:“这里是台北市中正国小四年级二班的小朋友,他们每天的早自习,都是在读诵四书。而这里是复兴街的一个社区妈妈的家里,小朋友下课后聚在一起也是在读《老子》、《庄子》、《论语》这些一般人认为深奥难懂的中国经典。小朋友不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本《论语》了。全省目前初步估计,大概有五千个小朋友,正在接受读经训练。 这些小朋友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读经教育,不但国语能长足进步,有的竟然也从经典中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令许多家长及老师又惊又喜。”
         
      这个片子是六年前拍的,刚才说,现在全台湾省有五千个小朋友读经。那是我推广读经以后的两年,从多少人开始推广读经呢?就是从一个人开始的,一个人到十个人,十个人到一百个人,到一千个人到五千个人,两年就到五千个人,三年就到五万个人,四年、五年以后就是五十万个人。现在已经推广七年多了,现在仅台湾一座小岛,就有一百多万个小朋友在接受这种教育。东南亚从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到越南、泰国、缅甸,凡是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人在读经。以及美国、加拿大、阿根迁、墨西哥、澳洲、纽西兰,乃至于英国、卢森堡等地,或许我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只要有中国人,就有人开始在接受这种教育。
         
      我们大陆祖国,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是我们的文化根本所在。我们这里不做谁来做呢?我们这里不做得更好,谁来观瞻,谁来效仿呢?现在大陆也有超过三百万个小朋友,分散于各个地方在读经。如果现在还有不知道这种教育的人,你一定要开始知道。各位来自四面八方,我也希望从今天以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家乡,回到各自的省份,告诉人们有这样的教育,而让人们接受这种教育。刚才说过,不是要老师更辛苦,不是要小朋友更多的功课负担,不是要家长更加认真指导孩子,不是的。我前年到大陆来,经过香港去见南怀瑾先生。南怀瑾先生说过那样一句话:“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我想,到底做什么事?——“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当然这一句话,在一个作老师的人听起来是不很愉快的。大家不要不愉快,我也是老师。我教过小学,我教过初中,我教过高中,现在在教大学。我也要对这句话作痛切的反省。乃至于我们每个人都在残害自己,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子,而让我们的事业没有更好的成就。在大陆这个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在台湾是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台湾的教育是完全学美国的。几十年来都学美国,我们中国的东西统统忘记了。忘记中国东西并不见得就是不对的,我不是一个民族感情主义者。我不是说,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要复兴中国文化。我们要复兴中国文化,不只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乃是因为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我重新在检讨中国的教育理论,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非把中国教育理论再拿出来不可,不是的。而是因为这种教育理论,它是有真理在其中的。既然我们这个文化是有意义的,纵使我是美国人,我也要来复兴中国文化;纵使我是外星人,我也要尊重中国文化。
         
      我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知识分子。我凭知识分子的诚意,凭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说这件事情。我今天所讲的话,超出任何的宗教,超出任何的民族意识,超出任何的政治立场。大家都是学教育这一行的,我们好好来检讨一下,我们一辈子费了这么多心血,我们的家长,是这么样的期待孩子,我们的老师是这么样的热心、用心的来教孩子。尤其各位能够到这来参加这个研习会都是一时之选。
         
      我们付出的精力这么大,难道孩子是这么难教吗?难道人才是这么难培养吗?我们为什么不停下脚步想一想?我今天要贡献给各位的,就是重新来检讨一下,我们教育的理论。我刚才说过,大陆的情况我不很了解,以下所说,都是我在台湾的经验。我是在批评台湾教育界,不关大陆的事。但是如果大陆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反省反省。反正我们是以一个真诚的心来讨论这件事情。我们有哪些地方要反省呢?

          首先,从最大最深最高远的一方面来讲,就是有关于文化的心态。
       
         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文化
         
      先讲一件事情来做比喻:你看过侏儒吗?侏儒是长不大的孩子。长不大的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患了天生侏儒症的孩子,即使生在皇宫贵族之家,给他多少营养,他总是长不大。本来一个人,按照正常的营养供应,一个人都有长大的潜能,只要好好的养他,很轻松的养,这个孩子自然就会长高。但是患了天生侏儒症就养不大了,我们看到这种天生的侏儒症,会很同情他的父母,真的是很可怜的。不过我后来看到一个报道说,有的侏儒,不一定是天生的,也有人造的侏儒。为什么要人造侏儒呢?因为有些沿街卖艺人,他需要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来吸引观众。譬如说带猴子,有带大莽蛇的。有人说,这些大家都看过了,我带来侏儒给大家看,人就会围观过来。然而没有这么多侏儒怎么办呢?他们有个办法:造侏儒。怎么造?去偷一个婴儿,然后把他装在罐子里面,只露出他的头,养他。本来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只要稍微地照顾,他就能够长大,现在却故意不让他长大。你要知道,包小脚的女人就很痛苦了,现在全身都包着,当然痛苦更加几倍,所以这个孩子天天叫啊,叫啊,因为他要长大,却不让他长大。唉唉叫,不管他,让他哀叫了十六年,再把罐子打开,他就比天生侏儒还要矮,这叫做人造侏儒。我们如果看到这种侏儒,不是只有同情而已,我们会觉得养他们的人实在是很可恨,可恶!我讲这个做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人除了身体的长大之外,我们还有内在精神的、心灵的、文化层次的成长。但是有些人很不幸,他就患了文化的天生侏儒症。如果他是生长在丛林的民族,在一个非常偏僻野蛮的地方。他所面对的环境没有文化、没有精神的陶冶。那么,他一辈子就跟野人差不多,跟动物差不多,他长得身体很好,心灵却没有成长,这种人叫天生的文化侏儒症。这种人也值得我们同情。但是,如果生长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而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孩子,竟然没有文化的成长。请问:这是不是叫人造的文化侏儒症?近一百年,中国就患了普遍的文化侏儒症。至少在台湾,我的感觉是如此。
         
      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忘记了中国文化。在台湾已经是全盘西化了。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了。什么叫中国人连中国书都不能读?一个人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原文,还要靠翻译,就说明这个人不可能了解深度的中国文化。一个没有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而想要去吸收别人的先进文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现在台湾人学西方,学美国,不是学美国的冒险开拓的精神,不是学美国的那种大气魄的民族精神。而是学美国什么呢?学美国的好莱坞,学美国的麦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学日本,我们不是学日本的企业家精神,乃至于连日本的樱花那种悲剧精神都没学到,我们只学到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漫画。为什么别人有好东西,你学不到呢?因为你丧失了对自己文化的信仰,一个丧失中国文化信仰的中国人,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而西方人假如要跟你学一些中国文化,我们也不可能有所贡献。所以,忘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只是自己的损失,也是一种对于其他民族的罪过。为什么西方文化可以传到我们中国来?为什么我们中国文化,不能传到西方去?现在,假如派你或是我去传播——有些西方人他的教养很高,他希望也学学中国的高度的文化——请问,我能吗?你能吗?我们的留学生,不都是社会的佼佼者吗?我曾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因为我去美国也作这样的演讲——有个留学生对我说:
         
      你讲得对。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受到过很大的困扰,一辈子都很遗憾。美国的同学非常的好学,他看到中国人就很高兴:“啊,你是从中国来的,我听说中国有一本书叫《易经》是很有名的。《易经》讲些什么,你是中国人,最好能告诉我。”
          这个留学生说些什么?他说:“ I am sorry,我没有读过。”
          “那你们中国有一本《老子》。”
          “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
          “那么你们是礼仪之邦,你们《礼记》讲些什么?”
          “I am sorry,我也没有读过。”
          “你们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美在哪里?”
          “ I am sorry,我不知道。”
          “你们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你们第一本史书叫《春秋》,还有《左传》,还有《史记》也很有名。什么叫《春秋》、《左传》?关公为什么要看《春秋》?”
          “我不知道。”
          “《离骚》文学价值很高,那个作者还要去跳河,请问,他为什么要去跳河?”
          “我不知道。”
          “《世说新语》?”
          “不知道。”
          “宋明理学家为什么要辨论?”
          “不知道。”
          “那么你们有一本书,叫作《唐诗三百首》。”
          “噢,我读过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样的留学生,他自己也感觉到了惭愧。这就叫作文化的侏儒,没有长大的心灵。所以,你只学别人够吗?现在整个世界兴起所谓的“中国文化热”。大家也都知道,不仅是中国人知道,外国人也知道,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假如中国人只是政治、经济、军事强大,那就只会让西方人产生这样一种看法:中国是可怕的,中国将又是一个可怕的民族。所以我们以后要想一想了,我们除了各方面强大之外,我们的心灵也要成长,我们的文化也要再度放射光芒。我们除了让人畏惧之外,我们更要让人尊敬,让人喜爱。我们的下一代,要有宽阔的心胸,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哪里做起?从文化的教养做起。
       
         科学教育与教育的科学化
         
      我们的教育界不是从上到下都非常的努力吗?难道我们没有考虑到所谓的文化教养吗?其实不是没有考虑,我们上到教育部,下到所有的老师、家长,大家都是非常尽心尽力。但是,如果这个尽心尽力没有对准焦点,那就非常可惜,费力多而收功少。如果我们对于教育的本质,了解得不够透彻,我们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认识得不够清楚。那么我们所做的教育,不仅没有效果,还有反效果。
         
      近几十年来,台湾的教育思想——我刚才说过——是从美国学来的,是学美国20世纪初的教育思想,是所谓的“实用主义”,所谓的“边需教学”,所谓的“行为科学主义”,所谓的“儿童中心本位”。这些术语合起来,用一句很简单的白话说,就是“懂了才教”的教育。什么叫“懂了才教”?就是我们要考虑到,一个儿童,他的心智学习、智力的发展,到底能不能吸收我们所教给他的东西。什么叫吸收?就是我要讲得很清楚,他要听得很明白,听完之后我要做测验,他能够回答我的问题,甚至最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来,我才知道我达到教育的效果了。各位,你是不是这样想的?你现在做教育,是不是用这一种的方法来实施?这就叫做“儿童中心本位”。它背后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不要讲这么多术语,这就是“懂了才教”的教育。我们要知道,西方的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都是人类认知的心理发展。认知的心理发展,所应用到的科目,应该是认知的科目。认知的科目,在我们这边,大概是放在所谓的数学、自然和物理、化学这些是科目里。凡是认知的科目,最好按照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来安排。什么意思?就是“懂了才教”,而且教的时候,要教得很清楚,让学生学得也非常地明白。这一步懂了,才可以教下一步。这叫“边需教学,按步就班”。我们要这样教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到底它的程序是什么呢?有认知心理学的书可以去看。美国是一个科学的国度,对于科学教育,正应该按照认知心理学来教,所以他们科学的教育,是安排得比较合理的。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合理的安排,恐怕我们的科学教育,不一定能够教得成功。
         
      在台湾,科学教育是失败的。为什么?因为明明显显地违反了儿童的心理。现在台湾的孩子,害怕数学,恐惧数学。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面对数学的压力。假如我们各位的孩子,或是你的学生,小学一、二、三年级数学考得不错,你不要高兴太早,四年级以后再说。四、五、六年级,有许多学生就有压力了。到了初中,有二分之一的人数学考不及格。到了高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数学、物理、化学统统考不及格。在台湾,大学联考,数学总平均只有30分。一个国家办教育,办得让青少年数学只有30分,请问你的科学教育在哪里?但是,难道是老师和学生们不认真吗?不是。我刚才说,事情不是认真就可以的。假如你要去哈尔滨,你往南边走,你走得越快,可能离目标越远。所以先要确立目标,先要有智慧,然后加上努力,才可以成功。要不然,努力是白费的。如果我们小朋友学习数学有压力,我们应该学学美国人的教育方法。我们的孩子,是那么样的聪明,那么样的认真。这一点点数学,为什么学得那么痛苦?我们来看,我们应该怎么让小孩子学数学学得简单。各位老师,你如果有教数学,教得很辛苦的经验,以后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我这有一份美国数学教育,课程安排的内容,它是初中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他们学什么呢?第一,让孩子学会四舍五入的技巧。第二,让孩子会约分,二十分之十约成二分之一。第三,让孩子知道,二又三分之一等于三分之七。让孩子学会分数加减乘除、小数加减乘除。让小孩子会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这是美国学校初中一、二年级的数学内容。这些知识我们的学生什么时候学的?在小学三年级学的。我们的孩子,数学算不好,一旦算不好就没兴趣了,就害怕了。你怎么样来引导他?
      我们怎么引导一个人,让他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不仅只是数学本身,其实是喜欢思考。他会思考,他敢思考。遇到一个问题,他能想出三种办法来解决,这才是科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我们科学教育最主要的是,让一般的国民,都能够思考,能够面对问题。其次才是培养一些科技工作者。最高一层,才培养科学家。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民众,学数学并不是要做科学工作,而是要学会思考。
          但是我们的数学教育,让我们的国民不会思考,不敢思考,面对问题不知道怎么办。
         
      因为从小学四年级我们就害怕思考,认为思考是那么困难。所以四、五、六年级数学不好,你就应该安慰孩子,千万不要骂孩子笨,因为他不是故意笨的,那是他的父母亲生给他那么笨,所以骂孩子笨,等于骂到了人家父母亲。我们应该安慰孩子说:孩子啊,没关系,你现在算不会,我们初中再来算你就会了。到了初中,他再来看这题目,啊呀!我以前怎么会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居然不会。现在他就会了。所以,我大胆说一句话,数学科学,是不用(很辛苦)教的。谁(很辛苦的)教数学,谁(很辛苦的)教科学,谁就是笨老师。人类心灵当中,本来就有逻辑,本来就有数学。我们只要稍微引导他。怎么引导?按照他心灵发展的秩序。他心灵怎么发展?老天爷生我们人,自然就让我们人从小到大,智力每一年都有所增长。每长一年,他的理解能力就更高一点。初中生当然比小学生理解能力高一点,在小学不能理解的数学、物理、化学,到了初中,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那么初中怎么办呢?他初中只学小学的数学,他初中的数学怎么办呢?很简单。孩子啊!高中再来学就会了。老师不就轻松了嘛!我们孩子不就愉快了嘛!那你说:这个不行,这是降低我们的程度。这不可靠,这不行,我们不能降低我们程度,我们怎么可以把科学程度降低呢?
          那请问,我们费了那么多的努力,你科学程度有提升吗?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们去市场上买菜,用sin
      cos买菜吗?我们初中、高中,学了六年的数学,那么认真,那么辛苦,请问你的数学在哪里?你的物理、化学在哪里?这些正面的知识,这些方法技巧,我们没有。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要培养出我们内心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让初中生、高中生学了那么多东西,天天非常痛苦。结果发誓一辈子,不再算数学,对科学没有了兴趣。像这样的国民,是不能培养出科学的气氛的。台湾就是如此,还好,大陆可能不是如此。
         
      但是谁能够,谁又敢让孩子初中学小学的知识,高中学初中的知识呢?大家是不敢的。其实,一个人如果这样,初中去学初中所应该了解的东西,高中去学高中所应该了解的东西。到了高中毕业18岁,他自己认为数学这么简单,物理、化学这么简单,我要学数学,我要学物理、化学。于是他考大学,就考这些科系。到了大学18岁,人的头脑成熟了——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成熟,我们不费吹灰之力,他就成熟了——我们只要稍微的引导他,按照他的程序稍微的教导他。到了大学,他只有现在我们初中的数学程度。但是他考上数学系,这个时候数学教授就可以训练他,因为他成熟了。而且以前没有课外补习,所以身体长得很好。在一、二年之内,就可以把以前辛辛苦苦,学五、六年时间才能学习到的东西,全部学回来。台湾的学生,跟美国的学生比较,同样是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系,台湾的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老早就把人家,大学一、二年级的东西学完了。所以美国的学生,一、二年级的程度是很差的。但是经过两年,他就与中国学生平起平坐,乃至于超越而上。而他是自愿要学的,当他到了研究所,会更加深入地学习。我们赢他六年,他赢我们一辈子。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初中、高中六年的事,更不是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事。我们要为孩子一辈子着想。
         
      一个科学工作者,大学训练四年,从初中程度开始,训练到大学毕业。跟我们大学毕业水平一样高,甚至更高。因为他自己会思考,科学的学习,要养成自己喜欢思考,自己愿意思考。而不是逼迫他算很多的题目,算很深很难的题目,这是没有意义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凡是属于认知科目,都要认知得非常清楚。假如他一知半解,你就要教下一个科目,下一个单元,那你就在残害我们的孩子了。怎么办?告诉各位,目前没有办法。不过,我等一下可以提供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我们如果能够提升他学习的能力,增进他学习的智慧。那么虽然只在国小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他照常算我们现在这么深的数学,他都能够自然的、轻而易举的学会。
         
      我们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降低我们科学教材的程度,适合儿童,让他学得很高兴,以至于培养思考的兴趣。第二个办法,从小提升他学习的能力,让他也能够应付高度的数学教材。我们只有这两个办法。如果不采取这两个办法之中的任一个办法,像现在我们的教育,那是残害我们的儿童。
       
         儿童教育贵在耳濡目染
         
      好了,我今天不再讲科学教育了。我讲的问题是要比对另外的一边,另外一边才是我们的主题.换一句话说,科学教育应该按照科学办法来教就是科学教育。既然要学得懂,所以我们要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而人生有很多的学习,有很多科目不属于科学,凡是科学之外的,统统不属于科学。科学的科目其实只占我们所有科目的十分之一,或是不到十分之一。其它十分之八、九,统统不是科学。我们人生不只是科学,西方科学先进国家的人,对于他们孩子的科学学不好,并不紧张、没事。为什么?人生的大部分不属于科学。那么,这些大部分的学科,既然不属于科学,要不要按照科学方法?要不要懂了才教?要不要教懂了才用?我们不是要想一想吗?所以,科学办法是,科学则按照科学办法教;非科学就不一定按照科学办法了。你如果把非科学科目,都按照科学办法来教,你就在残害我们的孩子了。因为我们弄错方向了,我们犯错误了,固执了。
         
      我们举个例子,什么叫非科学,什么叫非科学的办法。比如说音乐,音乐总不是科学吧?离科学很远,对不对?美感教育,音乐、美术,这种教育不是科学。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这种的科目也按照科学办法来教。什么意思?就是懂了才能教。因此,在台湾就没有真正的音乐教育,也没有真正的美术教育。只有课程。老师、家长认真教,但是没有成果。什么叫音乐没有成果?就是家家户户都在听流行歌。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呢?就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完全失败。为什么音乐教育会失败?因为不按照音乐的办法来教。什么叫按照音乐的办法来教?有一句话说,维也纳的孩子没有不懂音乐的。为什么?因为音乐的教育是耳濡目染,而不是一点一滴的传授,不是思考分析,它乃是一种环境的陶冶。怎么陶冶?不是用流行歌来陶冶,不是用靡靡之音来陶冶。用靡靡之音来让孩子一听,将来他的心性就败坏了。什么时候开始败坏?非常早的时期就开始败坏。只要他有耳朵,就开始在败坏。好的东西耳濡目染,不好的东西也耳濡目染。一个人从胎儿当中,三个月到五个月就有听觉。那个时候就可以有音乐教育。用什么音乐来教育呢?用具有音乐内涵的音乐,真正的音乐。假如我们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音乐。很简单,古典音乐。中国有古典音乐,西方有古典音乐,为什么它叫作古典呢?因为是经典之作,流传千古。叫作古典,并不是因为它时代很古。时代很古,只是古董而不是古典。所以不会选取音乐的人,就选古典音乐。父母亲帮这个胎儿听音乐,0岁到3岁,人的听觉神经,发展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所以3岁之内,要听世界有名的音乐,只要听一遍两遍,终生不忘。深入到他心灵深处,幼儿学的东西,都影响他一辈子。好象深入到骨髓一样,一辈子洗刷不掉。学好的东西就有好的后果。你如果让他去学这些靡靡之音,暴戾之气,到18岁就发作给你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让它充满爱心,要让我们的国民悲天悯人,温柔敦厚,教育的时期先在3岁之内。你不要花钱,不要花时间,不要花精神。你不要对小孩子硬硬的说:你乖乖给我坐在这里听贝多芬!不需要。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或者在睡觉,统统可以听。因为儿童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全部堆存在他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慢慢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你当然看不到种子,我们怎么能看得到它的成效?如果你不播下这个好种子,他就播下坏种子!“三岁定一生”,是中国人的老话,西方人现在也这样讲。那个丹尼尔高曼,写EQ的人,他为什么要写EQ这本书?因为他看到美国青少年的人欲横流,是不可挽回的,所以他就考虑怎么的教育可以让一个青少年有优雅的性情。他终于从脑神经的发展原理,发现要在3岁之内教育孩子,音乐是最简单的方法。我们中国的老书《孝经》就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如果要让我们将来的社会、国民,有礼貌、有秩序、有教育、有爱心,3岁就要教他。
         
      播放古典音乐,不要花你的时间,任何时刻都可以。这个古典音乐可以小小声,不要妨碍大人工作,因为大人听这些音乐,他听不习惯,因为大人已经没救了。但是一个婴儿他的耳朵是非常灵敏的。世界上有多少种声音,他的心灵、他的脑神经就产生多少种应对的方法,越丰富的声音,越剌激他的头脑的发展。这叫作耳聪,耳朵是聪的。如果你孩子超过3岁,头脑神经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幼稚园3岁到6岁是一个阶段,幼稚园的老师,一定要天天在校园里,放优美的音乐。不要每次都放:“哥哥、爸爸真伟大;妈妈、姐姐多欢喜。”放了三年就完了,孩子的心灵就受到永远的污染,所以六岁之内很重要。如果你的孩子超过了6岁呢,6岁到13岁剩下百分之十的机会。小学阶段务必注意,你下课时间就可以放好的音乐。放古筝、古琴曲,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要放流行歌呢?我们建议,在这七年之内,我们让所有的北京城的计程车上放的音乐,都放古典音乐。将来外国人来大陆,就有不同的观感。孩子13岁之内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孩子如果超过13岁呢?我看就算了。
         
      依照人类心理的发展,人类脑神经的发展超过13岁之后,我们那种直觉的能力就消失了。我们那种深度学习的习惯没有了,老天爷所给我们那强大摄取的力量,摄取的这个功能就收回去了。除非你自己再打开心门,再接受伟大心灵的呼唤,你才能跟它起共鸣。但是这种人是很少的。我们为什么不让任何一个人统统是在有天才的时候,给他天才的教育。你为什么要把孩子放在垃圾堆里面?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另外,美术教育也是这样的。让一个孩子3岁之内,看世界名画——世界有名的风景、世界有名的建筑。只要图片就可以了,只要一幅名画看过三次,就终生不忘。这叫做眼睛明亮,“耳聪”加上“目明”就叫做聪明。这个孩子一辈子的学习,就比别人轻松愉快,不费吹灰之力。人才的基础就奠定了。3岁,这不关老师的事——但是老师要去宣导——这是关乎家庭教育。我们的家庭几乎没有教育。我们的家长认为: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当然不懂,但是人生的学习只有懂才行吗?你现在不学,将来一辈子不懂。现在学了,每一年都有它的懂,乃至于懂一辈子。
         
      千万不要再迷失了,不要再问他懂不懂?数学要懂不懂?音乐不要懂不懂?美术不要懂不懂?那你说,我如果一边教音乐,一边告诉它音乐的知识不是很好吗?我告诉诸位,他有鉴赏音乐的能力。他听过几百首世界的名曲,要知道音乐这些理论,等到他18岁,两个礼拜全部学完,你怕什么?知识是比较简单的事,心灵的开发却是很难的事。为什么现在就要告诉他,这个人叫贝多芬,这个人是十八世纪的人,他写作的技巧是什么,它分几个乐章,第一个乐章代表什么?第二个乐章代表什么?这不是音乐,是音乐的扼杀。
          我不是来讲艺术教育的,我要说的是更重要的一种教育。以下要讲语文的教育。
         
      人类的文化成就、人类的智慧,都靠语文传下来。语文的学习,是要比其它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困难,更加的深刻。但是语文的学习,老天爷老早就安排好了。语文是几乎不要教就会的。谁那么认真教语文,谁就是笨老师,谁就在害孩子。
         
      我们把语文拆开来,分“语”和“文”两方面。“语”就是说话;“文”就是读文章、写文章。北京孩子都学会一口标准的北京腔,台湾孩子都会一口标准的台湾普通话。北京的人学不到的,要不相信,你去看看我们台湾标准的台湾普通话,你知道吗?这是何等的耳朵的力量,何等的听力,你知道吗?这是何等的学习力量,你知道吗?是你父母亲教的吗?不要往自己脸上帖金了,你根本不要教,只要这个地方有这样的语言,3岁学完!乃至于有两种、三种、四种、五种语言。3岁之内全部学完。你要知道,一种语言是多么的复杂,电脑是学不会的。电脑学起来还是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活呀!我们讲话时,是不要思考的。一种语言就这么复杂:发音复杂,词语复杂,文法复杂。两种语言两倍复杂。有两倍复杂的学习,就造就了两倍的聪明程度。所以,让你的孩子多学几种语言,就造就他一辈子反应非常的灵活,这是最好的教育。而且不费吹灰之力,根本不要教。但是你要懂!不懂,就浪费他的天才了。学英语,太简单了,还要教吗?还要教的这么辛苦吗?你去看美国婴儿好了,他3岁就学完了。说个半开玩笑的话,我在台湾,劝导那些来听的人,因为他们都有孩子,我就跟他们说:假如你有孩子的时候,你要注意了,父亲讲家乡话,母亲讲普通北京话,再请他的阿姨来讲英语,让他的爷爷来讲日语,请一个德国的司机,再请个西班牙女佣。3岁之后,这孩子会讲五种语言。但是他不会跟你讲英语,是因为他知道你不懂英语,他只跟他的小阿姨讲英语。语言是不需要教的。但是假如我们不了解人性,不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我们就白白浪费掉了。等到错过时机,你就要用九牛二虎之力,焦头烂额,还是学不好。假如用九牛二虎之力,能够学好,我也甘愿。但是时机一去不复返,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连“百年身”都没有了,下辈子再说!错过时机永不再来。
       
         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
         
      各位,你是老师,你是家长,你要好好注意这件事,不是要你认真教就好啊!你要教的时机恰当,要教的时机恰当啊!怎么才能教的时机恰当呢?非常简单,要懂得人性,要懂得人性很简单,每一个人都懂。今天我来这里,没有讲一句新的道理,是你自己老早就懂的事。你自己就知道应该怎么做。
         
      当了老师,还要用相反的方式来做,可怜我们的孩子,被牺牲了,不要再牺牲我们的下一代了,将来要痛哭流涕的。现在我所说的,不是谶语。你不要教的,大家都知道,学校里面教语文的时候,如果所教的是白话文,就等于浪费老师的青春,浪费儿童的生命。为什么?白话文是不要教的,为什么不用教?只要认得字,就会读白话文,只要认得字,就会写白话文。因为按照胡适之先生的说法,白话文叫做“我手写我口”。我口就是讲话,我的手会写字,我就会写白话文。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
         
      不过我们的语文教员,还是有工作做,做什么呢?学文。什么叫“文”?记载我们语言的工具,而这种记载,从古以来都是一件慎重的事,我们讲话比较不慎重,随便说说便算了。但是我既然有思想,要记载下来,要传诸久远,我们就要慎重。怎么慎重呢?第一点,我们的思想都要精确,不是随便说说。要精确化,要考量,要整理,整理才能精确。第二点,你不要太罗嗦,要很简明来表达。第三点,你既然要让很多人来看,你要非常优美的来表达。所以这种表达,是把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语言,经过整理精确化,简捷化,优美化,才把它记载下来。这样的语言不是普通语言,这样的语言叫做“文章的语言”,写文章的时候,特别用这语言,是人造的语言,是升华的语言,是高度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它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这种文章的语言,简称“文言”。人类之所以伟大,一个文化之所以可以传下去,我们之所以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就是靠文言文。自然环境可以学语言,自然环境却不能学文言。学文言使我们人类学习的角度更加的开放,使我们人类能够进入到历史当中。如果只学会讲话,他就进不到历史当中,进不到文化里面去。因此,要传承所谓的人类智慧,你要能继承所谓的传统,你要站在巨人肩膀上,你必定要学会读你自己民族的文言文。包括西洋也是这样。不能读文言文,就代表他们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不能了解自己的祖先,只好被当作一个从零开始的原始民族来看。他如果接收到外来的文化,他只有全盘的吸收。所以台湾的文化就叫做全盘西化,可怜的台湾人!希望我们大陆赶快去拯救!水深火热啊。但是,你能拯救吗?我看兄弟之邦,差不多。
         
      我来这里,大家说我是台湾来的。其实我所读的书,孔子,山东人;孟子,山东人;老子,河南人。我到四川去,有杜甫的草堂,无限思古之幽情,就产生了。所以这里没有任何的乡土的瓜葛,只有一种东西,就是人性,就是你和我的诚恳。我们要注意了,这个已经断了的断层,我们怎样把它接起来?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努力,但是,我们已经来不及了。虽然来不及,大家也不要太丧气。中国有句老话说:“死马当活马医”。我们自己也可以稍微努力,但是你不要太努力,你的努力也不会有大成就了。补救补救可以,不要想出大人才了。我们的大人才,在我们下一代那边,不要浪费了他们。因为这种高度的文化教养,要在13岁之前完成。怎么做?你首先在这个工具上,要养成他能够读经、史、子、集的能力,就是要有文言文的教育。你说:它里面有糟粕,中国的传统里有糟粕。有糟粕是一回事,如果你说有糟粕,也得要一个有功力的人,才知道哪里有糟粕,不可以随便乱讲的。你要发扬它,你要有能力;你要批判它,你也要有能力;你要咒骂它,你也要有能力。首先我们来培养这种能力。我们阅读,渐渐融入其中。以古人的智慧,渐渐开发我们的智慧。尤其是我们现在所推广的这种教育,所读的内容,都是永垂不朽的智慧之作,叫做“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让他耳濡目染以后,他不会变成一个三家村的,小里小气的顽固分子。这些经典之作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一个高远的理想,一个开阔的胸怀。你要涵养你的性情,你要增长你的智慧,你要提升你的眼界,你要增进你的勇气,都必须靠这些永恒的著作来启发你。
         
      我们不是跟着孔子走,而是我们通过读孔子的书来启发我自己内在的信念。如果孔子讲的话,不是我内在心灵里的东西,我可以不要孔子。我们是凭这样的精神来读书的。但是,孔子讲的话如果是千秋不朽呢?他还是新的,未曾老去;他还是有活力的,未曾死去。只要有人类,你就必须这样做。不是孔子教我们这样做,而是你自己本身就希望这样做。只是这些书,再来唤醒你。所以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不是来压迫你,不是来宰制你,不是来奴役你。千万千万要认识这一点。要不然,我们就不能读他的书了。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巧言令色的人,他的心灵一定是不干净的,一定是不诚恳的,这种人你一定要小心啦!当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二千五百年前。他是在山东讲的。但是,二千五百年之后我们在北京的人就可以“巧言令色”吗?你“巧言令色”就是有仁德了吗?你就可以去交“巧言令色”的朋友吗?不是的,还是“鲜矣仁”。如果一个美国人,他“巧言令色”就好吗?不是的,他“巧言令色”照样“鲜矣仁”。这就叫作经典。这种话为什么我们不去读?
         
      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假如你真的在一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环境之中,一个人如果不会“感时花溅泪”,不会“恨别鸟惊心”,这种人没良心!所以杜甫不是他自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乃是普遍的人性都是如此。这叫作千古之作,这叫作永垂不朽。没有任何的政治势力,没有任何的经济势力,可以使那些东西永垂不朽,只有人性。人性不在杜甫那里,不在孔子那里,在我们自己这里,这叫作经典。
         
      经典不只是有了性情的涵养,不只是对我们人性的光辉启发,它又是最好的文学著作。所有文学家只不过学到经典的一个面向,他就足以成家了。唐宋八大家是不需要先读的,因为他们是中等层次,他们从哪里学来这些文学技巧?从“经典之作”。所以,你想要有好的文学素养,直接读经典可节省你很多时间。有人曾经说:读经这样一种教育就是教育的经济学,因为它太经济了,只要学一点点,它就有很大的收获。
         
      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个老师,希望你记住一句话,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一定是教他有用的东西。而且一定是高度有用的,这个高度有用的就是一辈子有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只要教五分钟,就影响他一辈子,你只要教几句话,就让他一辈子受用。假如不是这种教材,你就不要教。为什么?因为如刚才所说的,那些教材自己不学就会了。你教他做什么?
         
      台湾的语文教育失败了,严重的失败。我们费了那么多的时间,来学国语、国文,但是语文程度,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专门去浪费孩子?我们举几个例子:我们的小学生懂什么呢?小学生只懂得他身边的生活。于是,我们要“寓教育于生活”,所以我们要教他身边的那种语言。他懂得什么呢?小猫小狗。所以我们教他“小猫叫、小狗跳”;“老师早、小朋友早”;“我的书包里有书又有笔”;“天这么黑,风这么大,爸爸不回去”;“小华、小明、小英的故事”讲了六年,这三个人在六年之内阴魂不散。学了这三个人的故事之后,一个人到了13岁升上初中了,他的心灵里面除了认识两千多个中国字以外,他的心灵当中用四个字可以形容:一无所有。完全浪费!
         
      现在我举一个另外的例子: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唐德刚先生说的,他反省胡适之所谓白话文运动。胡适之先生是鼎鼎有名的人,他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在晚年的时候用英文讲自己一生的经历,叫作“自传”。不是“口述自传”,是英文,很有历史价值。他叫他的学生唐德刚(现在美国纽约大学当教授),把它翻译成中文。在翻译的时候,唐德刚一面翻译,一面就下注解,对于胡适之先生的功业有一些评论。在讨论到民国八年“五四运动”,民国九年“白话文运动”的时候,唐德刚先生这样说,我来念给大家听。这一场的白话文运动,尤其是以白话文作为中小学教育工具这一点,其建设性和破坏性究竟孰轻孰重?最好还是让在这个运动影响最重的时期,受中小学教育的过来人来现身说法。因为民国九年的时候胡适之建议,国民政府把我们小学的国文教育完全改成国语,就是完全改成白话文。小孩子只学白话文就好了,不要再学那些诘屈聱牙的古文了,这叫白话文运动。唐德刚先生就是那时候,正好是小学生要入学的日子,于是他亲身经历到这种变化。他说:要由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才能够知道这种教育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对国家有利,还是在残害国家。依着本人,就是胡先生所称许的,当年新学制所教的小学生之一,不幸我是个乡下孩子,距离我家最近的国民小学叫做公立小学,公立小学一概都照政府的办法教白话文。这个小学在十里之外,我们上不了公立小学,只好在家里由祖父开一个私塾来教我们几个亲戚的孩子。我祖父是革命党,他的头脑是很新的,他有许多的改良,不是按照一般的私塾教育,但是在国文这一课,他却规定我们要背诵古文,作文也要用文言文,不许用白话文。我在这个私塾之内,读了七、八年之久。我的国文就从“床前明月光”一直背诵到“若稽古帝尧”。“若稽古帝尧”是《尚书》,号称佶屈聱牙。把《尚书》都背完了,大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都背完了。最后,连《左传选粹》和《史记精华录》,也能整本的背。在我们这些同学当中,除了二、三个实在背不下去之外,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以为是辛苦。最后在家长的鼓励之下,竟然也主动去读《资治通鉴》和《昭明文选》这些大部头书,那时候几岁?11岁!在我们12岁那年上中学。家长送我们上中学,必须有一张小学文凭。所以只好把我们插班到公立小学去。我现在还清楚记得,在公立小学上的第一堂国语课,就是有关早上那个公鸡的白话文诗。他的诗是这样子的:“喔喔喔白月照黑屋,喔喔喔只听富人笑,哪闻穷人哭,喔喔喔喔喔喔……”。那时表兄和我三个人,都已经会背诵全篇《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史记》的一篇文章描写项羽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我去数一数,总共九千二百个字,他们全都会背。但是上国语课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和其他六年级同学,一起大喔而特喔。在我们楼下就是小学一年级,他们国语课我听得几句:“叮当叮,上午八点钟,我们上学去,叮当叮,下午三点钟,我们放学回。”那时小学生们念国语,很有朗读的习惯。所以早上早自习,晚上晚自习,只听得全校的孩子,一边“喔喔喔”,一边“叮当叮”好不热闹。
          各位,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同样上学,同样教书,他同样做功课,你教他什么,他就是什么。
         
      胡适之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做一个警惕。胡适之4岁就开始读古诗,6岁上私塾就开始背古文,到了9岁的时候读了三年古文,他就能看古典小说。能够看古典小说的人语文程度已经很高了。两年之内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说。一辈子作文基础就奠定了。当时只有9岁!到11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就正式教他读古书。因为已经读了四年古书了,以前读书是背,现在是自己读,已经有能力自己读了。教师教给他的第一本书叫《资治通鉴》。11岁就读完了。到13岁就把《左传》读完了。把《左传》读完了,大概这辈子必读的中国书都读过了。以后就是复习、综合、创造。以前中国读书人,都在13岁以前,把所有该读的书就全都读完了。一些重要的书都放在肚子里面。假如没有这样子的教育,这一辈子不要想成为一个所谓的大人才!没有了,大人才就跟这个人分家了。胡适之接受这种教育,他也没有变成书呆子。以后,他记忆也很好,学英语学得也很快。所以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他凭什么拿博士?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先秦名家研究》。懂得诸子百家已经很困难,懂得名家就更困难。没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础,能够研究先秦名家吗?所以胡适之非常容易就写出来了。因为13岁前就读完了。而且他写出来以后,美国教授看不懂。所以糊里糊涂地,让他通过毕业了。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他凭什么当教授?13岁之前的功力。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国哲学史》。他凭什么写《中国哲学史》?你能吗?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13岁之前受的教育基础!他去演讲,引经据典,不要带书的,从来不会错误。因为他至少会背一千首诗词。至少!其他的书不用说了。在他成功之后,建议我们的教育部,不要再让儿童读古文。
     从此以后,中国人没有胡适之,出不来了,出不来了!可怜的中国!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你不是要写白话文,要把白话文写得很好吗?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读古书长大的!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
         
      什么叫白话文?不好好思考这点,万世不得超生!他为什么能?我们不能?我们孩子比他笨,全国的孩子比他笨吗?思想的问题、教育思想的问题。一个孩子,你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一个孩子的基本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是海绵式的吸收、整体的吸收。你教他什么,都会放在肚子里面。懂不懂?不懂。但是,不懂就没有用吗?你看看胡适之就好了,长大就有用。一个人是会长大的,学的这些不懂的东西,他用几十年去懂,你怕什么?但是,现在不学,一辈子就来不及了。
         
      什么叫生涯规划?这就叫作读书教育的生涯规划。你要知道,现在所学的,不是现在要懂,但是一辈子有用,而现在不懂的学习,是不是很痛苦?我们来检讨这件事情,假如学得很痛苦,不要学了,我们的孩子太痛苦了。假如不是呢?你怎么说呢?
       
         简便易行的读经教育
         
      以下介绍这样的教育,我们不要再讲理论了,我们就讲实在的。你应当怎么做?这种教育,在台湾称为“读经教育”。这很简单,就是去读经典著作。教材就是经典,教法就是读。在我们大陆,一般人对“经”这个字有忌讳。其实你不要忌讳。我说,“经”就是经常之道嘛,永垂不朽的著作嘛。现在也可以有呀!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写经典的人物出现,就没有啊!所以不是古代的书才叫经典,不是这样讲的。我们完全是开放的心胸,只要你是够格,你是够高,够深,够远,你可以感动千秋万世,你就是经典。对不对?所以不拘是“经”,还是“史”,还是“子”,还是“集”。杜甫的,我们当作经来读;李白的,我们把他当作经来读。但是,《红楼梦》就不大够,对不对?但是它在小说里是经典之作。不过他比起杜甫、李白还差一点。我们就这样来选取经典之作。所以要选择教材是很简单的。我介绍大家选择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教材,一定要什么,或不要什么,硬规定什么教材,我们又不是教育部,不规定。但是你自己可以选一选。与其教语文课本,不如教《三字经》。《三字经》读会了,语文课本就会了,教语文课本是没有用的。语文课本,那在幼稚园他们就会了。
         
      各位老师,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如果有以下情况,你要小心。什么情况?就是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发下语文课本,他当天就看完,而且看完三遍,他能够跟他的母亲讲语文课本里面的故事。我告诉各位:你这本课本就不要教了。怎么办?明天再发一本新的语文课本,要不然你在浪费孩子的光阴。我们下课的时候,听小孩子在他的朋友之间讲话。他所讲的话这么流利,所用的词语这么丰富,如果它比我们语文课本还要更高深,我们语文课本实在是浪费他的光阴。他如果是在家里看电视,他看自己的课外读物,如果那些知识更加丰富,词语更加优美。我们却还在教语文课本,我告诉各位,你在浪费孩子的光阴,你是有罪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学了高度的表达,低度的表达自己就会,不要学。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去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所谓的童蒙书。但是,要学《千字文》、《百家姓》、《千家诗》,就不如读唐诗。唐诗读好了,那些都不要学就会了。而且可以提升他的语文程度,但是与其教唐诗,不如教古文。古文会了,唐诗就会了,所以学唐诗,浪费时间。你若要学古文,不如学诸子百家。因为古文作家都是学诸子百家来的,学古文作家是浪费时间。古文作家你跟他平起平坐就好了,你来欣赏一下就好了,不要那么努力去学了,因为他不值得你努力。你要学诸子百家不如学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学会了,诸子百家没有不会的。四书五经里边,以四书为标准,四书又以《论语》为开头,所以中国人要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这本书不读,枉废你是中国人。第二本书是《老子》。第三本书,随便选,经史子集随便选。我们在台湾,我介绍第一本书读《论语》。第二本读《老子》。第三本书读唐诗。唐诗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给他好玩。所以附带读唐诗,千万不要那么认真教唐诗,那太小儿科了。好教材就这么选。
         
      你说,我怎么教?假如今天我只讲到这里,吊味口,那简直是空中楼阁。你说,我又不是专科出身,我又不是读中文系,我以前也没有很深的素养,我怎么可以教呢?各位,今天来这里,最主要的是学到教学法。这个教学法只要两分钟就可以学完。而且保证每个人都会,要不然我们何必在这里坐两个小时?为什么这样困难的书,这样高明的书,而教法会那么简单呢?
         
      我刚才不是讲过了吗?天地之间凡是合乎人性、顺其自然的,本来就是很简单的。我们教学法就是顺应着儿童的心理,然后依照教育的本质,应该这样教。所以我们这样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的老师都很差,所以我们这样教。不是。而是本来就要这样教,你的程度很好,也要这样教。何况你程度不好。这种教育本来就如此,本来如是。
         
      好,我现在讲,我们怎么样去教学生呢?我们只要会讲一句话,就可以当读经的老师了。就可以指导他文化的进度,不管你是老师,还是家长。你可以把这句话教给你的同事,教给你的学生家长们。同样讲这句话就可以教读经。而且一辈子都这样教,效果深远。儿童一辈子都记得你,都会感激你。这句话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很简单。请各位注意,就是“小朋友,跟我念”。我叫做读经教学“六字真言”。大家都觉得,这个听起来讲的很愉快。这种愉快,有一种嘲笑的味道:“哼,这样子还让你讲,我们老早就这样教了。”但是我现在要分析一下,我们大部分的人,对这六个字并不了解。首先,你会怎样说?“小朋友”,这三个字很简单,不说“小朋友”,可以说声“喂!”也可以,怎么引起注意——引起注意才能学习——一个老师、一个家长,是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愈是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他学习愈好。我们要此涨彼伏的叫“小朋友!小朋友!”一个善于教导的老师,一定时常呼唤,叫做耳提面命。所以你要常叫“小朋友!”隔一段时间,他们已经不注意了,再叫“小朋友!”一定要掌握尺度。一个新的老师去到一个新的班级,他不知道哪一个人可以当班长。我告诉你很简单的办法,站上讲台忽然喊一声:“小朋友!”那个抬头最快的,眼睛最亮的孩子就可以当班长。老师讲了:“小朋友!”他还在那里东摸西摸,还在流口水的那种小朋友,不要让他当班长。因为他一定学不好。对小朋友只是常提醒他,他是善于集中精神的。虽然,他集中精神的时间不能维持很久。但是他善于被引导。而我们大人就不一定了。像我在这里讲的口沫横飞,我说:各位老师!还是这样,为什么呢?没救了,你不再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了。儿童不是这样,所以你一叫“小朋友!”他就转过头来。一定的,这叫合乎人情。
         
      第二句话“跟我念”,更是正中下怀。因为儿童就是这样学习的,就是跟着学的,儿童的天性很像猴子。每一种动物一生下来,都要跟他的父母亲、他的长辈学习,越低等动物跟父母的时间越短,它的幼稚期越短。越高等的动物,因为它要学到非常丰富的生活内容。所以它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是幼稚期,都是跟着父母的。人类的幼稚期最长基本上是十三年,而人类不只是跟父母学习,人类还安排了很多办法让他跟老师学习。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老天爷就给你十三年的幼稚期。如果老天只给你三年的幼稚期,一个3岁的孩子就说,我要飞走了。我告诉你,人类就灭亡了!千万不要随便引发儿童的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们要儿童13岁之前,完全在我们的老师、家长优良的带领之下。你一定要选优良的东西,你不要带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你如果带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你不要教他,他越早离开,越早翅膀长硬,越最好。但是现在,我们有好的东西要给他,他必须用十三年的时间来学到这些五千年的文化,乃至于西方重要的文化,都要在这十三年, 灌输在他肚子里边,肚子里面要满腹的经纶。
         
      要做这个事情就这么简单,就是“小朋友,跟我念”!他一定跟你念。如果一个小朋友居然不跟你念了,你这个老师已经失败了,你的小朋友已经不再长进了。我们叫他跟我们念,并不是控制他,并不是不民主。不是的。不是我们不让他活泼,不让他自由。如果你带你的孩子上街,要买冰淇淋,你要问他:“你要吃什么口味?”因为他自己有自己的口味,这是他可以决定的。现在你要教育他,你不该问他:“你要不要读经?”你是否有毛病呀!你等于放弃你老师的责任了。他哪里知道他要不要读经?这是他不能知道的,是我要负责的。家长跟老师,要负起他一辈子责任,这叫做真的民主,这叫作真的多元文化。观念不一样,场合不同,就要有不同的观点来面对,心灵不可太狭隘。
         
      好了,两桩事情合起来,就是“小朋友,跟我念”。现在有老师说,我们天天都在“小朋友,跟我念”,所以这句话是不是没有学问呢?虽然“小朋友,跟我念”这六个字没有学问。但是说了这句话以后,你念什么给他听就有学问了。现在我们的老师,尤其台湾的教师,他也是上讲台:“小朋友,跟我念”:“小老鼠上灯台。”小朋友当然念“小老鼠,上灯台。”念了六年,四个字可以形容——一无所有!他跟你念这个做什么?他在3岁的时候,老早就念完了。他跟你念这个做什么?我们要提升一个人心灵的程度啊!我们要加深他心灵的分量啊!还要学“小老鼠”做什么!这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跟小朋友在一起,早就学完的事情。为什么要放在课堂上教?“小华、小明、小英的故事”,他自己看课外书,就已经看得比我们多了,为什么要到学校里面教?你不是在浪费吗?我们只教高度的,那些低度的自己就会。从今以后,不要再浪费时间。
         
      “小朋友,跟我念”。念什么呢?你念“学而时习之”,他一定跟你念“学而时习之”,他不会给你念成“少小离家老大回”。不可能!所以请各位老师,今天回去就开始实验。假如你实验失败,不要听我的话。假如你实验成功,你要好好的反省。回去就要告诉其他人,我们不要再浪费孩子了!你今天回去,找到一个小孩子,就说:“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他忽然念成“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孩子不能教,没有前途!但是你要说:“小朋友,跟我念,‘道可道,非常道’”。不管这是什么,只要他是你教的学生,保证跟你念“道可道,非常道”。他不会来问你,“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只要他这样念,他就天天学,为了加强大家的印象起见,现在我们来实习。
         
      教学要实习,实习了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往前走。现在每一个人来实习,现在不要浪费时间,我来做老师,你们大家做小朋友。不要跟我做祟,你当小朋友,学小朋友这样坐。“小朋友,跟我念:‘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男生念一遍,女生念一遍,第一排念一遍,第二排念一遍、第三排念一遍、第五排念一遍、第六排念一遍,大家再一起念一遍。张三念一遍、李四念一遍,站起来念一遍,坐下来念一遍,会背的举手。只要一分钟到二分钟,他就会背了。经过两三天的复习,终身不忘!成为一辈子文化教养的基础。我们全国的国民,只要大家“思无邪”,天下太平!你烦恼什么呢?这种书,读一章不够,二章三章,五章十章,十章一百章,乃至于五百章一千章,请问:你还要教国语吗?你还要教白话文吗?
         
      尤其是幼稚园的小孩子,乃至二、三岁的小孩子,你要教他认字,用这种方法最快。那些小孩子,什么字也不认识,拼音也不认识。但是最好还要有书,他书拿颠倒了没关系。因为我们人类认字,不是认他的意义。不是用意义来认字,乃是用图案来认字。汉字具备了非常明显的图案的特征。这种图案的认识,可以增进他脑力的发展,这是日本人说的。日本的教授,用汉字来训练儿童的聪明。汉字每一个方块都有不同的变化。你看这有多少的变化。所以让小朋友常看这类图案,他就会认字。会背书以后,更会认字。你想像一个孩子,如果教他《论语》,教他一礼拜,他至少认二个字:“子曰”,至少认这两个字。后来一个字一个字会认,所以不需要教认字,只要教他背书。
         
      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是黄金时代。从出生开始,就成长他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如果训练他的记忆力,可以成长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于有的人能够过目不忘。现在我所看到的读经的孩子,具备了过目不忘,读二遍三遍,就把一个篇章背下来的人,越来越多。凭什么?凭有训练。13岁之后,就不能训练了。我们在他有强大的记忆力,但还不能理解的时候,我们就自然地教他。只是记忆,不必了解。怎么记忆?就是反复练习。反复几遍呢?要看孩子的资质。但是我建议反复一百遍。聪明的孩子,反复到十遍他就会背了,反复到一百遍,终生不忘!一般的孩子,五十遍会背,反复至一百遍,终生不忘!资质比较差的孩子,反复到一百遍他会背。但是他还是会忘记,没有关系。乃至于他一个字都不记得,也没有关系。他至少是比一般的人程度还要高。我们最好的要求是,他会背诵。
         
      但是要求马上背诵,是不大合理的。因为我们人,有个别差异。有些孩子很快就背完,有些孩子背得就比较慢。所以,我们就不要求背诵。只要求他反复的读,最好读一百遍。假如能够读五十遍,也不错。你这样教了以后,他的注意力渐渐能够集中。他的记忆力渐渐地能够提升。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提升,他的语文程度渐渐地增长。语文程度一增长,理解力就跟着增长。
         
      刚才说,我们有另外一种让数学、科学学得更快更好的方法。就是增长他的内在的学习能力。要增长内在学习能力,必须按照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人类首先发展的是语文能力,然后才发展思考能力。不要在这么小的时候,训练他的思考,那是没有用的,是违背天理的。现在你训练他的语文,正是他记忆力强的大好时期。语文的训练,又使记忆力提升,对他一辈子的学习都有莫大的好处。考上北大,北师大的人,不只是他理解力好,记忆力,他也是高人一等,要不然考不上这种大学。记忆力什么时候培养?13岁之前。用什么来培养?用语文来培养。不是叫他背数学公式,而是叫他背这些经典之作。语文能力好了,理解力就好了,阅读能力也好了,他就喜欢读书。到时候,老师只供他课外读物看就好了。
         
      我们一学期只教一本语文课本是不够的。教读经的老师,你会渐渐发现,孩子的程度越来越比你好。你是不够资格指导他的,我们不可以以为我们在指导孩子,我们不可以以为孩子都在我们脚下。我讲给你听,我们不可以只准备一桶水,然后舀一杯水给他。我们不可以这样。我们自己只有一桶水,我们要指导给孩子一条河,老师是不够资格的。那老师的作用在哪里?那么是不是老师没作用?不是的。老师的作用在指点他的迷津,给他指出一条道路。所以叫仙人指路。一个人迷路了,遇到一个人问路,这个人是神仙,他当然知道路在哪里。神仙用手一指,他就救了你的一命,不费吹灰之力。
       
         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
         
      我们再讲一些实际例子,来印证一下。首先我讲的是我家里的孩子,比较亲切。大家刚才已看过电视了。我不是在宣扬,这里也没有什么可宣扬的,就是亲身的体验,比较深刻。我有四个孩子——在大陆这是犯法的——女孩子比较聪明,男孩子比较不聪明。我大女儿比较聪明,我开始教这些功课的时候又太晚了——千万不要太晚,越早越好——五、六年级才教她,她就有自己许多的想法了,太聪明了:“我们学校又不教,老师又不考试,我们同学也不读,我干吗要读啊?”没办法,她只学了一点点。但是学这一点点到了初中、高中就不得了了。她的作文,不必指导,下笔千言,就只学那么几句。我的第二个孩子是男孩,是比较笨。所谓比较笨,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学校里一、二年级,二、三年级都是二、三十名,都是后边的——老师以为他很自卑——到了6岁还不太讲话,到了7、8岁还流口水的这种人。我第二个孩子是男孩子,我唯一的男孩子,所仰望者终生呀!这个男孩是这样。开头我不紧张,因为我知道,我懂心理学,所以我不紧张。到了他三年级的时候,他姐姐是五年级,差两岁,我教他姐姐的时候也教他了。我怎么教他呢?我就把一本书给他说:“孩子,你这么大了,你应该读读这些书了”。拿去给他翻,他就翻开了,第一页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第一章五十几个字都读了,都没有读错。我翻第二页,第二页上面就是第二章:“天下皆知……”又是六十几个字,总共一百十几个字统统没有读错。小子读《老子》,一个字也没有读错。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有注音。为什么没有读错,太简单了嘛。老师何必那么浪费精神呢?就象我一样就好了。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是等一下你就知道,我是一个最负责的父亲。我就这样教他好了。你会读了嘛,现在你去读。他们三年级下午没有上课,他整个下午都可以读,功课也做完了,我说:你去读,把它多读几遍,读不完别来找我。他读了一个小时才来找我,还是不会,结结巴巴的。我说:不行,读不好别来找我,晚上来背。所以,晚上他来找我,他已经很流利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于是我就说了一句,这辈子最重要的话。这句话,你要知道,我说这句话,我引为这辈子最重要的话。我说:“孩子呀,从今以后,每天背两章!”老子八十一章,多少天背完?40天(刚才不是美国的学生在问我们的留学生:《老子》讲些什么吗?)40天就全部会背了。我们的孩子有多少40天浪费掉了。40天背完,从来没有指导过一次,只是说了那句话。背完了就算了吗?不是,我知道人类会遗忘,咱们学生有遗忘率,越小越容易忘。所以赶快复习,一天复习十章。十章大概五、六百字,他以前都会背,现在连起来背,轻松自在。所以每天都背十章。八天复习一次,总共四十八天。还要再复习,复习第二次,二十章连起来背,大概一千个字连起来背。你要知道,一个孩子,能够在头脑里存放一千个字,象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他的整个生命力,就开拓出来了,一辈子聪明,就奠定了,一千个字就好了。现在我们教小朋友们背书,只说“春眠不绝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请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没了。我告诉你:浪费生命啊!一天到晚连起来背,四天背完。总共五十二天。第三次复习,四十章连起来背。两千五百字连起来背,两天背完,五十四天。最后一天,从第一章背到八十一章。《老子》五千言,一口气背完。从那一天开始,《老子》跟着他一辈子!
         
      读完《老子》,我马上后悔了,我弄错了,要先读《论语》。所以赶快开始读《论语》,《论语》不是八十一章,《论语》四百九十八章,号称五百章。每天背二章,要二百五十天,只是读了不过半年,他就整个变了。连气质都变了,里面变、气质变,他的头脑变。老师都非常惊讶,说:这个孩子怎么现在聪明起来了?五、六年级名列前茅,初中全班第一名。初二,老师叫他去跳考高中,他到高中,全校第一名。高中本来读两年,要去考大学。我们教育部,不准他考大学。所以第三年就浪费掉了,考上台大以后,读了三年,考上大学研究所。台北两家最有名的研究所,政治大学研究所,他考第一名;台湾大学研究所,他又考第一名。考两个第一名,大家说:你的孩子是天才!我说:最笨的。大家问:你的孩子怎么这么会读书?你从哪里学到读书的方法?孩子说:“没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为什么会聪明起来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我读过《老子》会背《老子》。”
         
      大家都会去想,我要去背《老子》。已经来不及了。这是第一个故事。下面的人说:我这个孩子,将来成就比我高十倍。凭什么?你知道吗?凭我那一句话:“孩子,从今以后你每天背两章”。他就可以高我十倍。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我有什么力量?没有!我要有一句给他讲《老子》,天打雷劈!但是他不了解《老子》吗?从初中时开始,这个智慧渐渐产生。高中的时候,能够引用。到大学的时候,他就能够用《老子》的思想,去比对世界上的哲学家。凭什么?凭三年级时候,9岁的时候,五十五天的教育!有没有让他在家,专门读《老子》?没有!五十五天的课余时间,就这么简单。
          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这个时期没有,一辈子都没有!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痛心所在。
         
      我为什么要讲得这么口沫横飞?为什么要讲得这么激昂慷慨?我们要救你的孩子,我们要救我们的国家!我这个孩子是不是了不起呢?不是。我这个孩子都说:“现在读经的孩子,他比我强一百倍。”为什么?因为现在有人在推广读经嘛。以前没有的时候,由我来教。现在推广了五、六年,现在全台湾有一百万的孩子。一万人如果有一个人认真就好了嘛。其实哪里是一万个人才有一个人呢?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很认真的。他们只要读二、三年,到四、五年就不得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更加的捶胸顿足,回家好好反省,好好把握。有一个在八年前我刚推广的时候,就来听我演讲。这个人是学西洋、学牙医的。一辈子都只读西洋的东西,但他听了之后,他自己觉得:小孩子要读,我也要读。我要有一套大人读书的方法。大人也可以读经,凭什么?大人读经,把你的心理年龄降低跟儿童一样。就是当你要读这些书的时候,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你就这样念,千万不要想了解,你要想了解,你心烦气燥,你就读不下去了。你一遍一遍的读,再一遍一遍的读。他从那时就开始读《论语》,后来他结婚了,他叫他太太也来听我演讲。他们两夫妻,每天早晨起来,先做功课:读半个小时《论语》,你一句我一句,感情好得很。然后他的太太怀孕了,照常这样读。这个胎儿就在肚子里面听十个月的《论语》。出生以后,相貌不凡,而且非常好带,几乎不费父母任何的烦恼。晚上从来不会哭,不是笨到不会哭,而是聪明得不需要哭。十个月的《论语》教育嘛。出生以后,父母亲照样读《论语》,这个婴儿就在旁边听。我刚才讲过,醒着可以,睡着也没关系,反正照听《论语》。等到这个孩子,一周岁会讲话的时候,他就会背《论语》了。1岁半就认识很多字,2岁就开始读书,读自己的书,读那些幼稚园的书。我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我反正这样讲,我讲过这话以后,我什么时候与你见面呢?你什么时候告诉我呢?那个人也是一样。我什么也都不知道,等到经过七年多,这小孩子5岁半了。他又见到我,他说:“我的小孩子使我很烦恼,因为他太喜欢读书了。”他现在读什么呢?读世界名著。5岁半,字太小,父亲不让他读。他就偷偷地读书,所以这个孩子读书的时候很紧张,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就把书藏在床下,说:“我在玩。”他爸爸说:“玩好,你赶快玩。”。各位,如果天下的家庭,都是如此,我告诉你呀,天下太平了。
         
      现在我们台湾的教育部长,曾志朗先生。他在烦恼我们的国民不喜欢读书,烦恼我们的孩子不读书,烦恼我们的青少年只喜欢玩。他知道阅读习惯要从小学开始,所以他拼命在提倡儿童阅读教育。我就告诉大家,看谁能够去传话:“你不要再提倡了,你用我的方法,你连禁止都禁止不了。”老师教读经的时候,小朋友的语文能力一提升,接着他们就看书,越看越喜欢看,理解能力越来越高。他的知识量,超过老师。他总是喜欢看,下课老师看到全班怎么都不动?因为他们在看书,下课都在看书,老师很生气,就说:“我数到三,不出去的我就处罚。一、二、三!”大家往外面跑,拿书去外面读。这种孩子还要教他吗?老师鼓励他,多读课外书。不费吹灰之力,人才从此培养成功。不是在写生字,跟我写,一笔、一划、一钩。你给我造词,你给我造句,你给我作文,教造句跟作文是最笨的老师。造句不用教,作文不用教。只要他看过一千本书,他就作文给你看。假如他没有看过一千本书,你教作文是白费力气的。要把握教育的重点,不要再浪费老师的青春了。教读经老师进步最多,你以前没有读过《论语》,趁机会读《论语》。以前你没有读过《唐诗》,趁机会背《唐诗》。
         
      现在我们老师,一天到晚只教儿童的东西,老师大学毕业的时候,本来很有学问,教了三年,跟儿童水平差不多。可怜的老师!你为什么不陪他长大?你教他读《论语》,你也读了《论语》,他会背一本,你会半本。因为你的记忆力差,这种孩子一辈子感激老师,一辈子啊!他越长大,越感激老师。“这些东西哪里读来的?”“我小学老师某某老师教的。”各位,这叫作千秋万世之业呀。你教他国语做什么?他自己读《论语》就好了,然后你教他看书,越看越多。现在我们台湾,有读经的孩子,让家长烦恼的是不知道到哪里找书给他读。小学还没有毕业呀,你知道吗?为什么不做这种教育,你还讲你那些:“我来读书给你听。这叫什么文法,段落大意”。你分析做什么?他都比你厉害了,你教他作文做什么?有学问就会作文,没有学问,教他什么?看,听,感想,起承转合,没有意义的!不要做没有意义的事了,各位老师。
         
      英文也很重要,我们读英文怎么读,你知道吗?从第一天读英文开始,就读美国大学所读的书。怎么读?幼稚园怎么读大学的书?莎士比亚怎么读?我告诉各位,不要老师,只用六个字的教学法,只要你知道这六个字,你就可以做最好的英文老师。每个人都会,这六个字就是:“小朋友,跟它(录音机)念”。听一遍,鸭子听雷公,不懂。二遍,不懂;三遍,不懂;十遍有印象,二十遍跟着念,三十遍、五十遍很熟,一百遍会背。让他这一课念这一段,这五句好了,让他念两百遍,就忘不了,终身受用。只要这种句子,背上一千句。你就不要烦恼,孩子懂英文了。然后我们还要念英文的经典之作。几千年来,用英文写的最好的,最有思想内容的著作。像林肯的演说,美国独立宣言,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像这些东西只要十篇、二十篇放在肚子里面。我告诉各位,将来最了解西方文化的人,是中国人。我们既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我们又可以深入到西方文化中去。你假如只是读那些非常简单的,所谓的儿童英语。你这一辈子就浪费掉了。你将来遇到外国人,只会跟他谈天气,你跟他做生意的时候,只会讲怎么要钱那,你不会说一句很伟大的话,你不会这样讲,读经的孩子才会这样讲。讲什么?你要跟他谈耶稣,他就会跟你做生意了嘛。你要深入西方有深度的,有意义的文化,你要跟他们讲有道理的东西,你才能做大生意。民族文化的融合,要有高度的心灵来融合。高度的心灵,是开放的,是对所有的文化传统都能够吸收的。
         
      一定要在13岁之前打定基础。打基础的方法就是,不管懂不懂,先把重要的东西放到肚子里面。不重要的东西,不要教他,他自己会!相信呢,就做。不相信,十年以后,你再后悔。来不及了!来不及了!我今天就讲到这里。我这一趟在北京大概有三、四个地方要讲,为什么要这样?不为任何目的,知识分子的良心。
       
                            2001年7月2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