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南派三叔的钢笔字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2:39
标题: 南派三叔的钢笔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3:45

宁   静   致   远

                           

曹宝麟

   

李志东是我交淡如水的好友,他不事张扬,极重然诺。他的低调表现为即使举办展览也只是约几位同好的素心朋友观摩一番,结束后也不过聊备水酒答谢一下各自散去而已。没有强迫“研讨”,更与时下大张旗鼓地招摇奢靡大相异趣。他的讲信义,印象来自几次托他办事的经历,相信凡有相同经历者当有与我相同的感受。

我之所以做以上开场白,完全是想在内心再一次印证“书如其人”的古训,它是多么要言不烦,准确精到。李志东的书法正体现了他的行事原则和为人品格。

魏体楷书是最能代表其书法造诣的书体。他异于常流的做法颇含深意:先用较大的貌似空旷的篇幅引人驻足,再让他在纵横阡陌间寻绎各不相似却妙趣横生的结字,并品味出美感。他绝对不会奇峰突起先声夺人,仿效“展厅效应”,追求所谓“视觉冲击”。他的内敛恰似一条潺湲清浅的山溪曲折地巨石后若隐若现,但寻幽的游人自能循声到此留连,赤脚拣拾斑斓的卵石,带回家去供养,不时回味那平淡却有趣的旅迹。

李志东的楷书结字消息多方,窃以为主要得益于如《嵩高灵庙碑》一类跌宕奇崛的魏碑经典,而出之以钟繇笔短意长的稚拙面目。从拓跋魏上溯曹魏,正是一脉相承的坦途,其所呈现的也是北方民族强悍雄肆的尚武精神。李志东南人北相,被这一意象拨动心弦,虽蕴玄机但属预料之中。然而南国人特有的细腻又不可避免地有所显现,这就是他时多帖意的原因所在。他的笔下糅合南北,说是杂交优势亦不为过。我以为,顺其本性的良性发展,走向化境只是时间问题。我坚信假以时日李志东必能最终取得成功!

曹宝麟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     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3:4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3:4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3:4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4:1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5:29
作家韩寒的硬笔书法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中国职业拉力赛及场地赛车手、作家,《独唱团》杂志主编,并涉足音乐创作。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 1999年3月韩寒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出版后至今销量已逾190多万册。现为上海大众333 车队职业赛车手。2010年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5:3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5:3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5:5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5:5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5:59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张岱年



张岱年(1909-2004年),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张岱年于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5:59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雷洁琼



雷洁琼(1905年9月12日—2011年1月9日),女,广东台山人,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十一届名誉主席。她一生崇尚教育事业,一直以身为教师而自豪。自20世纪30年代初学成归国始,她以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为自己专业,在中国教育领域辛勤耕耘长达七十余年,可说是硕果累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6:02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钱三强



钱三强 ,中国绍兴人,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人称他领导的研究所“满门忠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6:03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余秋雨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荣誉院长,国际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文化散文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大陆最畅销书籍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台湾、香港等地也有很大影响。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6:04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吴冠中




吴冠中(1919—2010),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6:05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郑振铎



郑振铎, 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考古学家,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还有《猫》。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16日政务院任命郑振铎为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前期负责接管的王冶秋担任副局长。   郑尔康介绍,他的父亲在抗战初期就开始做抢救古籍的工作,当时,一些珍贵的善本流落到海外。父亲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心里非常着急,所以父亲常常不惜代价购买善本和珍贵的文物,很多时候是才拿到钱,转手便用来买书和文物。父亲完全靠私人的力量,把所有的积蓄、稿费全都拿出来买这些文物。   解放后,郑振铎把自己多年收集的珍贵的古籍善本十万余册,古代陶俑(主要是唐三彩)500多件,全部捐献给了国家。今天国家图书馆内,专门就设有陈列郑振铎捐献图书的西谛藏书库,其中很多都是国内罕见的珍品本。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鲁迅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名人评价

毛泽东: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巴金



巴金,字芾甘,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中国硬笔书法馆藏宝——舒同


舒同 (1905.11.25~1998.5.27) 字文藻,又名宜禄。男,江西省东乡县人。书法大师。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被毛泽东称赞为“党内一枝笔,红军书法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6:12
“我虽名列全国书协,实耻于为伍”——披露已故学者书法家罗继祖信函


四友斋同志均鉴:
        
来信收到。我近年年耄衰慵,一般酬应很少应付,以我们是熟人虽未见面却厚爱可感,不得不写几句。不过因磨墨费事,身边又无人役使,只好用钢笔,希望原谅。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源(流)流长,从商周秦汉以后,楷书成为时代通用书体,又加入行书草书。历代都有名家产生,不在这里细说。不过世界上无论什么事都有好与坏的各一面,不能不加以别择。不然便走入歧途,而不自知。即以名家论也有区别,所谓“百花齐放”。
        
以目前来说,全国书坛广开,实际大多数为噉名射利而来,真正能继承古贤衣钵者,仅为凤毛麟角,而欺世盗名实几于滔滔皆是。我虽名列全国书协,实耻于为伍。我一不开书展,二不受书润,人有求者无不应,免贻“铜臭”之讥。人的一生最重在品格,学问其次。现在经济高潮到来,人人向钱看,为了钱不惜作出伤天害理作奸犯科之事,这正好是我辈的“试金石”。
      
再说,大凡古代书法家能声施后世者,不独字写得好,也全是“读破万卷的人”,才能流芳百世。现在的所谓“著名”的书法家,胸无点墨,才辨“之无”,便高视阔步,自命潇洒,真狗彘不食其余。
      
贵斋处于川省僻远地区,居然有人慨慕风雅,故我忘其老病,屡屡及之,藉博各位同志一粲,川省人文素来璀璨,和东北不同,未受到帝国主义的蹂躏,希望自珍自爱,老夫有厚望焉。

                                                      甲戌初冬八二耄叟罗继祖识于大连湾之白云深处

我论书法之作有《墨佣小记》一书,未能付梓与大家相见,附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5 06:21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