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备课的经历与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6 02:01
标题:
备课的经历与体会
备课的经历与体会
唐晓敏
在高校教书,已经三十年了。我所学的专业是文艺学,多年来,一直承担《文学概论》、《美学》、《文艺心理学》的教学任务,还先后讲过《写作》、《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写作》等中文专业的课程,讲过新闻系的《基础写作》、《新闻美学》等课,2007年开办对外汉语专业之后,又开始讲授《世界文化概论》、《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古代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还先后教了公共选修课《古代散文艺术》、《唐诗欣赏》、《唐宋八大家导读》、《国学概要》。大致上每学期讲5门不同的课程,每年讲10门课。课程种类多,教学任务量大,为准备这些课程,投入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准备一门课程,首先是需要选择好的、高质量的教材。近些年,高校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并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但仅仅是掌握教材,还是不够的。教材所讲的,多是主流的观点,一般不涉及多种不同的看法,教师讲课时,多数情况下也不必介绍这些不同的看法,但备课时却需要对这些有所了解,不了解这些不同的看法,实际上也不能准确无误地认识和掌握教材上介绍的观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备课上也是如此。同时,教材还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即是说,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学生手中,短的也有两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学科在发展,新的研究成果也会不断出现,有些成果,是可以也应该补充到教学中,部分地更新教学的内容。
文科课程的讲授,特别是文科理论课程的讲授,观点重要,材料也很重要。固然,材料没有观点统领,就如同文章写作理论所讲的“乌合之众”,是没有战斗力的,但孤立的观点,即使这个观点很精彩、富有哲理,能够给人启示,也像一个将军只身上战场,即使是《三国演义》中说的“万人敌”,其战斗力也是有限的。文科课程的教学,需要广泛地积累材料。首先是大量的阅读。重要的研究著作需要阅读,同时也需要阅读电子资料,目前这方面比较方便,如清华知识仓库就保存有大量的研究文章。包括个人的博客,有时也能够找到有价值的材料。只是,这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我准备《文艺心理学》时,就不仅是看了几种不同的文艺心理学教材,还查找并下载了百度百科上的300多位中外杰出艺术家的介绍,并以此为线索,进一步查找相关的材料。准备《世界文化概论》时,阅读了多种书籍,并查找、阅读和下载了几百篇文章。准备《中外文化交流史》也是这样。
广泛阅读之外,还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即留心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的有用材料。前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讲到文学创作的材料积累时,这样讲:“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都是金粉的微粒”,“我们,文学工作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这些无数的细沙,不知不觉地给自己收集着,熔成合金,然后再用这种合金来锻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长诗。”这也适合于说明文学课程的教学。一节好的课程,也需要教者不断地收集生活中的“金粉的微粒”,并将这些金粉的微粒打造成一节一节的课程。
积累的内容,未必都能够、也未必都需要写到教案之中。但这些内容,教师即使是没有讲到,在教学中也有其价值。某一个教师授课时,把自己所知道的都讲出来,或者说,他讲出来的是他知道的全部,另一个教师则虽然也讲了这些内容,但他所知道的更多。学生凭直觉是能够对两个教师的差异有所感受的。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谈论文写作时说道:“用过功的地方虽未写如文章也不辜负,别人看文章会感到后面还有东西没写出来。”学生听课也是这样。同样的话语,出自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之口,与出自一个知识渊博者之口,学生听起来,感觉是不同的。
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在具体准备的一节课程之时,自然还需要恰当地使用材料。一节好的课,应该像是一篇文章,有其合适的结构,在开头、展开、高潮、结尾等环节都有好的安排。讲课中间,哪里讲解主要观点,哪里讲述例子,甚至哪里安排一点儿“花絮”,调节气氛,都要事先有所准备。这就需要形成文稿。写成文稿,教者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和思考才被定型,成为一篇有机的文章。同时,这也能避免出现某些细节上的错误。不过,实际上课,又应该是将文稿化为口语,用“讲”的方式呈现准备好的内容。
文学课程的教学,还需要教师有朗诵与背诵的能力。精彩的文学作品,仅仅让学生看的不够的,作品的文字需要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学生学习文学时,需要有一定的朗读的能力。而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为此多做准备,学习朗读的知识,进行必要的朗读训练,培养自己的朗读能力。
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能够将部分精彩的篇章或某些精彩篇章的段落背诵下来。背诵是文学课程、特别是古代文学教学培养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中国传统文学教育的宝贵经验。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讲:“背诵名篇,非常必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由于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光看不行。” 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背诵数量,教师若能够流利地背诵这些篇章,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唤起学生背诵的意愿。
备课时,需要教师的全力投入,为此,常常忘记了周围的事情。特别是我刚到二外、同时承担多门新课的时候,真的如韩愈所讲那样“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曾有一些好笑的事情发生,早上冲奶粉,把洗衣粉倒进了茶缸,发现满杯的泡沫才觉得不对;前一天用过鞋油,放到洗脸池边上,第二天早上刷牙,把鞋油挤到牙刷上。但备课时有了这样的投入,换来的是讲课时的格外的清醒。登上讲台时,所准备的全部内容都在头脑中清晰地呈现着,仿佛自己的脑海里有一个交响乐团,各种观点、材料,生动的例子各居其位,教者的意识仿佛是一个指挥,调动着乐团的演奏。这样,讲课的过程,对教师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在充分准备课程和长时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也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有儒雅温和的特点。记得一位学生在她的作业中对我讲课做这样的描述:“坐在课堂里,老师温声细语,仿佛织就了一张细细密密的网,从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将那些被流水冲刷只余细小纹路的石子打捞起,轻轻抚过,那些纹路间便瞬间迸发出温润的光芒,不刺目,却让人回味无穷。” 自觉没有学生说得这么好,但也有点接近吧?
备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也不仅仅是付出,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精心准备一节课,是把自己的积累和思考加以综合、融汇,并用语言文字准确地加以表述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凝练自己思考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正是老子所讲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劳动所换来的,是课堂教学上的得心应手,是学生尊敬爱戴的目光,是自己兴奋喜悦、轻松宽慰的心情。讲了一节精彩的课,会觉得自己无论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