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育哲学参考书目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6 12:30
标题: 教育哲学参考书目
原文地址:教育哲学参考书目作者:随风而去
《教育的哲学基础(第七版)
奥兹门 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本书是在美国使用时间最长、再版次数最多的教育哲学教材之一。作者从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出发,以人物为线索,介绍了历史上主要的哲学观点及其发展脉络,进而论述了各学说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课程、教师角色等方面的具体主张。为了拓展读者的哲学视野,作者还集中概括了各学说受到的责难与批评,并节选了有代表性的论著,激发读者投入到更广泛和深入的阅读与思考当中。不管是初学者,具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员,还是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都会发现这是一本非常适用的参考读物。
导论
教育哲学的必要性
哲学的分支领域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哲学的追求
哲学视野中的教育
选读文献
第一章 理念论与教育
理念论的发展
现代 理念论的发展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理念论
对教育中理念论的批评
柏拉图:《理想国》
康德:《论教育》
选读文献
第二章 实在论和教育
古典的传统
现代实在论的发展
当代实在论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实在论
对教育中实在论的批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
洛克:《教育漫话》
选读文献
第三章 东方哲学、宗教和教育
第四章 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
第五章 改造主义与教育
第六章 行为主义与教育
第七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
第八章 分析哲学和教育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与教育
第十章 哲学、教育与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
()谢弗勒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月版
人类潜能的概念在全世界家长、教育者和规划者的思想观念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该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本书是谢弗勒学术活动中后期的一部力作,本书不仅在观点上能够给予你启发,丰富你潜能概念的认识,帮助你对这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概念进行哲学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提升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和责任意识。
目录
总序
译者前言
人类潜能项目的说明
前言
中文版前言
致谢
导言:走向实践的理论
第一章 人性与价值
一、实践中的潜能及其神话
二、人性与潜能
三、规范性假设:价值研究与价值预设
第二章 潜能:概念的框架
一、导言
二、哲学背景
三、潜能的重构
四、作为形成中的可能性的潜能
五、作为形成中的倾向性的潜能
六、作为形成中的能动性的潜能
七、潜能的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概念框架的应用与阐释
一、导言
二、可能性与阻碍
三、潜能的倾向性与发展
四、能动性与选择
五、结论:祛魅的潜能
第四章 政策制定者的教育
一、导言
二、对技术的超越
三、政策与人
四、政策与反身性
五、政策与时间
六、政策、历史与价值取向
索引

《生存论教育哲学》
高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本书是在因应当前哲学领域日益勃发的生存论哲学与教育问题反思的基础土产生的。在一个社会快速发展、世事变动不已、功利主义甚至虚无主义容易畅行的时代里,教育应何去何从,是每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必须加以反省的问题。为此,必须去追问教育的本根。教育的本根究竟在哪里?作者以生存论哲学的视野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的生存。教育当然在现时代有诸多功能,但功能并不是价值。功能的上升有时恰恰有可能意味着价值的消解。教育是人有、人治、人享的,所有的教育都旨在造就人的美好生活,去完成人自身的生存。作者借助于现象学的哲学方法,在对教育实践问题有所感受的基础上,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教育的生存论基础和教育的生存论价值,这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说抓住了教育哲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本问题,这一论题及方法的选择是有价值的。

生存论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研究丛书》总序 戚万学
朱小蔓
第一章 导言:科学时代教育哲学的生存论向度/1
教育的危机与致育哲学的任务/1
科学时代图景中的教育形象/4
科学时代教育整体性的建构/7
教育哲学的生存论向度/12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生存困境/18
教育哲学的使命:寻根/18
教育的本源与意蕴/27
“人”的困境与教育的“杂多”/39
第三章 生存对于教育以及生存论对于教育哲学的优先性/51
教育哲学的提问:问题的优先性/51
教育现象与教育现象学/62
生存论的源始性与优先性/78
教育的生存论分析/89
第四章 教育对于生存的遗忘及其症候/100
回省与遗忘/100
近代教育的起源与教育世界的现代图景/119
教育世界的知识论化/135
教育世界的异化/149
第五章 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166
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166
生存的时间性结构/178
生存的意义结构/199
生存的体验结构/216
第六章 未完成的生存/234
受教育者存在的可能性/234
受教育者领会存在的可能性/241
存在的决心与勇气/245
第七章 教育的成形与节奏/250
客体化及其超越/250
“遭遇”与“唤醒”/256
教育的高贵性/259
第八章 生存论教育哲学的边界、根基与价值/265
生存论教育哲学的边界/265
教育的生存本体论根基/268
生存论教育哲学的当代价值/270
主要参考文献/273

《历史视野中的西方教育哲学》
彭正梅、朱承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教育与哲学
第二章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
第三章 古典教育理论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保守主义的巅峰
第五章 教育自由主义的兴起
第六章 教育自由主义的繁荣
第七章 新保守主义的回应
第八章 教育自由主义的重新界定
第九章 可能的解决之道
第十章 教育心理学
第十一章 后现代主义
第十二章 多元的统一
附 录

《教育哲学》
张楚庭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对教育哲学的求索,作者已经孜孜不倦地追求了近40年。在本书中,作者保持着一贯深邃、精练而又不失灵动的论述方式,给出了一个教育公理系统,它包含着教育的潜在公理、动因公理、美学公理和中介公理。关于教育起源、教育特性、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之类的论题,也都围绕着这些公理来展开讨论。本书的结构也就围绕这样的起点以及这样的结构逐层展开,这也是关于教育逻辑起点的讨论的一种新的尝试。全书一共分为八章,分别探讨了“从哪里开始考察教育、人是什么、关系中的人、人发展什么、教育特性、教育公理、自由教育、教育社会性”等问题,章节之间看似分散实则有高度逻辑性,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别样的“教育哲学”。
前言
第一章 从哪里开始考察教育
第一节 教育中有多少问
第二节 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三节 教育曾经怎样被考察着
第四节 从什么视角观察
第五节 “教育就是教育”
第二章 人是什么
第一节 教育的第一问
第二节 谁提出了第一问
第三节 反身性
第四节 我与我
第五节 人有没有本质
第六节 自增性
第七节 语言与人
第八节 “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第九节 人被考察得怎样了
第三章 关系中的人
第一节 关于关系
第二节 时代与人的关系
第三节 关系与人的存在
第四节 人创造了关系
第五节 关系给人带来了什么
第六节 人怎样变小,怎样变大
第七节 人与个人
第八节 主客体关系
第九节 关系是可以改变的
第四章 人发展什么
第一节 关于功利
第二节 教育服务与服务教育
第三节 美育的功能
第四节 语言教育
第五节 发展人的可发展性
第六节 可发展性探询
第七节 更是一种权利
第八节 作为目的与作为条件
第九节 发展着走向全面
第十节 发展与解放
第十一节 关于全面的“全”
第十二节 实质是个性发展
第五章 教育特性
第一节 教育成为教育
第二节 在泛化中窄化
第三节 教育的权利
第四节 教育对象性的失落
第五节 教育的反身性
第六节 “灵魂工程师”论
第七节 受教育目的
第八节 教育目的链
第九节 教育的自我觉醒
第十节 作为检讨者的教育
第六章 教育公理
第一节 规律问题
第二节 自然哲学是一切?
第三节 人的意识与教育规律
第四节 规律不可改变吗
第五节 改变,还是违反
第六节 教育的保守性
第七节 教育的超越性
第八节 “适应论”评析
第九节 两种极端
第七章 自由教育
第一节 人与自由
第二节 人文知识的命运
第三节 知识的性质
第四节 知识权利
第五节 自由教育的命运
第六节 学校是什么
第七节 象牙塔与故纸堆
第八章 教育社会性问题
第一节 辩证法存在于历史之中
第二节 人的社会关系
第三节 个性与社会性
第四节 教育的性质
第五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六节 应然的命令与实然的命题
第七节 教育何以善待社会
第八节 社会以何善待教育
结束语

《教育哲学》
郝文武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月版
目录
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
第一编 教育哲学总论
第一章 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形成
       第二节 教育哲学体系的特点
       第三节 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
    第二章 教育哲学的反思及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
       第二节 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
       第三节 前提反思:教育哲学的任务
    第三章 从教育哲学看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
       第一节 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过程
       第二节 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实质
       第三节 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方法
       第四节 教育学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本原和标准
第二编 教育生成论
第四章 教育本体论
       第一节 哲学本体论
       第二节 教育本体论
       第三节 教育本体论与人性论
    第五章 教育主体论
       第一节 主体、本体、实体与客体
       第二节 主体性及其理解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主体的认识和形成
    第六章 教育价值论
       第一节 教育价值的本质
       第二节 教育事实判断与教育价值判断
       第三节 教育价值的分类和系统整合
       第四节 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
    第七章 教育本质论
       第一节 教育本质的结构和生成
       第二节 教育首先是一种学习
       第三节 现代教育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
       第四节 现代学校教育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
    第八章 教育规律论
       第一节 教育规律的生成规律
       第二节 教育规律的语言表述
       第三节 教育规律的逻辑分类
第三编 教学实践论
第九章 课程知识论
       第一节 课程知识的本质
       第二节 课程知识的类型及其合理性建构规律
       第三节 课程分化和综合的辩证法
    第十章 课程教学论
       第一节 自然主义课程教学论
       第二节 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课程教学论
       第三节 实用主义课程教学论
       第四节 当代课程教学论的新发展

第四编 教育理想论

第十一章 教育目的论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永恒理想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四节 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五节 创新教育的本质与实施
    第十二章 人文教育论
       第一节 人文精神与民主科学精神
       第二节 当代人文精神的特点
       第三节 当代人文精神的形成和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公平论
       第一节 公平、平等和效率
       第二节 教育平等和效率统一的教育公平
       第三节 教育公平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哲学导论》
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阐释了教育哲学简史、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理性与教学、自由与教育、民主与教育等内容。
目录
目 录
导言 哲学与教育 1
第一章 什么是教育哲学 12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定义 13
一、我国教育哲学家的定义 13
二、国外教育哲学家的定义 18
三、教育哲学的新定义 22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价值 39
一、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 39
二、重估教育哲学的价值 42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学习与研究 49
一、对社会和人生问题高度关注 49
二、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 51
三、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 52
四、努力学习教育哲学名著 53
五、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 54
第二章 教育哲学简史 56
第一节 中国教育哲学的历史 57
一、解放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 57
二、解放后中国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建 59
三、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61
第二节 英国教育哲学的历史 62
一、20世纪40年代之前:规范教育哲学 63
二、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分析教育哲学 64
三、20世纪80年代

《经验·民主·教育:杜威教育哲学》
张云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

导论
一、问题:教育与生活世界疏离
二、维度:杜威的教育哲学
三、反思:杜威教育哲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四、视阈: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
第一章 教育哲学:对传统二元论的扬弃
一、认识论上的二元论:知与行的分离或确定性的寻求与丧失
二、道德论上的二元论:权威的冲突与“伪”道德
三、教育中的二元论:教育生活的连续性的破裂“
四、教育哲学的历史使命: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方式普遍化
第二章 经验、环境和教育
一、经验及其意义:“教育即改造”的经验主义基础
二、习惯与环境:“教育即生长”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三、两种教育的平衡:“学校即社会”的生存论视阈
第三章 思维、知识和教育
一、经验与思维:反省思维作为行动的关键环节
二、知识与科学:真理的有用性与科学的意义
三、教育与科学:真正的科学在教育中的实现
第四章 民主、兴趣和教育
一、民主和教育:社会民主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方式
二、教育的目的、教材和方法:教育民主的实现
三、兴趣和训练:富有生活情趣的教育方式
第五章 哲学改造、社会改造和教育改造
一、哲学改造:实用主义哲学或进步的哲学
二、社会改造:工业、民主、科学的社会或进步的社会
三、教育改造:实验主义教育或进步的教育
第六章 杜威教育哲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一、杜威教育哲学的历史地位
二、杜威教育哲学的当代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教育知识的哲学》
布列钦卡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别“罐装”走近真实(代总序)
中文版序
译者序
编者的话
英文版序
导论:教育学、科学和元理论
一、教育学的科学特征尚待定论
二、在教育实践理论中教育学的起源
三、教育学对价值判断、规范和世界观的依赖
四、教育学知识的类型之间存在差别的原因
五、科学的概念和作为规范的方法论规则
六、元教育理论的任务
第一章 教育科学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现象的多样性
三、教育科学的学科主题
四、作为经验社会科学的教育科学
五、从意识形态教育学伪科学中区分出教育科学
六、对教育科学的语言的要求
七、价值中立的意义和局限
八、有关具体和一般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 教育科学的合法性领域的研究
一、作为出发点的问题和假设
二、科学理论即研究目的
三、创立和论证科学陈述系统之间的差别
四、检验、论证、摒弃假设和理论
五、社会科学中的规则和理论
六、教育科学理论的建构与应用
七、事实的决定在建构教育科学理论上的作用
八、理论在解释中的应用
九、理论在预测中的应用
十、理论在解决教育技术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节 教育历史学
一、有关教育科学的历史子学科的各种术语
二、关于教育历史学的任务的不同观点
三、历史学的认识论
四、教育历史学的学科主题
第二章 教育哲学
一、有关哲学的多种概念
二、关于教育哲学的观点
三、传统的规范一描述的教育学的规范性缺陷
四、作为经验性的、规范性的和认识论的问题的评价和规范
五、规范性教育哲学的任务与问题
六、规范性教育目的哲学及其元理论
七、教育者的规范性伦理以及教学内容和教育组织的规范性哲学
第三章 实践教育学
一、实践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二、实践教育学的划分与指称
三、作为实践教育学的诠释教育学
四、实践教育学的要素
五、对实践教育学的异议
六、对实践教育学的基本要求
结论:关于教育学知识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文献索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教育-哲学论》
黄建钢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绪论
第一篇 教育基础理论
第一章本质论
第二章内涵论
第三章战略论
第四章育力论
第二篇 教育要素择论
第五章大众论
第六章环境论
第七章素质论
第八章校训论
第九章收获论
第三篇 教育状态综论
第十章群体论
第十一章综合论
第十二章心理论
第十三章失衡论
第四篇 教育工作讨论
第十四章德育论
第十五章智育论
第十六章体育论
第十七章就业工作论
第十八章校园稳定论

《教育哲学》
周浩波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导言
第一编 教育
第一章 教育意义的探寻
第二章 教育作为工具
第三章 教育作为生活
第四章 教育作为事实
第五章 教育究竟是什么
第二编 教育过程
第六章 知识与理解
第七章 民主与权威
第八章 自由与约束
第九章 平等与效率
第三编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第十章 研究与决策
第十一章 教师
第十二章 学校
第十三章 教育理论的重构策略
后记

《自由与教育》
马凤岐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本书提醒我们,教育中知识的选择、对知识理解的控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等,都有可能成为受教育者思想自由的障碍。同时,作者回答了“什么样的教育可以增进受教育者的思想自由”这个问题。
本书还提出和讨论了学校的纪律与学生的自由、教师的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等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在我国似乎还没有引起公众和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作者对不同主体自由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也让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点新意。
在以上问题的研究中,本书借鉴和吸收了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开阔了理论视野,为研究有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教育学实质上是一门“形式的学科”,它是在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发展的。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是应该提倡的,而且是必须提倡的。

导论 自由的涵义
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二、自由是对人们行为的限制不存在的状态
三、自由的主体与驯服的主体
四、不同的善
五、教育中的自由问题
第一章 教育与学生的思想自由
一、教育:造就自由的主体还是驯服的主体
(一)教育是造就自由的主体的重要途径
(二)教育可以塑造驯服的主体
(三)教育的道德和价值观问题
二、对知识的控制与选择
(一)教育中知识传递的途径和方法
(二)教育中知识的选择与控制
(三)选择与控制教育中的知识的方法
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理解的条件
(二)教育中的知识传递与理解
四、教育技术
(一)教育技术
(二)作为一种教育技术的“教化”
(三)“教化”与学生的思想自由
五、考试
(一)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思想控制
(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六、自由教育的思想传统
(一)古代学者的自由教育思想
(二)近代自由教育思想的发展
(三)20世纪的自由教育思想
(四)自由教育的思想基础及其与思想自由的关系
第二章 学校纪律与学生的自由
一、在教育中受教育者是否应有自由
(一)古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严格管理
(二)近代以来教育对儿童自由的尊重
(三)在教育中给受教育者多大程度的自由是一个问题
二、学校纪律的有关法律问题
(一)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二)三个典型案例
第三章 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权力与自由
一、政府管理教育的权力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权力
(一)对儿童的教育是公共事务还是家庭事务
(二)父母教育权与政府教育权的分配方案
二、父母对子女教育权力的实现
(一)多样化的教育
(二)择校问题
(三)父母执行对子女的教育权时遇到的问题
第四章 学术自由
一、学术自由的思想渊源和含义
(一)学术自由的思想渊源
(二)学术自由的含义
二、学术自由的保障
(一)为什么要保障学术自由
(二)学术自由的法律基础
(三)教师聘任制度和学术自由的保护
三、学术自由的限制
(一)概念的限制
(二)学术道德
(三)学术自由在与人类其他积极价值的竞争中受到的限制
四、教学自由
(一)教学自由的内容和保护教学自由的理由
(二)教学自由的限制
第五章 学校自治
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
(一)大学自治:历史的视角
(二)大学自治的内容和范围
(三)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
二、大学自治的保障与限制
(一)大学的法律性质及大学自治的法律基础
(二)政府对大学的控制
(三)市场的力量
(四)大学自治与学校的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6 14:48
西方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  




西方教育哲学研究新进展
来源: 《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l期 作者: 曾文婕 毕燕平
                     
摘 要:通过分析《教育哲学杂志》、《哲学与教育研究》、《教育哲学与理论》和《教育理论》等国际著名的教育哲学英文期刊发现,近年来西方教育哲学正在努力走近学校课堂中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学和学习已经成为研究的主要关键词。同时,西方教育哲学非常关注对杜威、福柯、德里达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的分析以及对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正义教育等基本领域的探讨。
关键词:西方教育哲学;新进展;思想家;哲学流派
本文以《教育哲学杂志》(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哲学与教育研究》(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教育哲学与理论》(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和《教育理论》(Educational Theory)这四种著名的教育哲学英文期刊①为分析对象,结合西方本土学者的已有分析结论,对近年来西方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关键词、重要思想家、主要流派、基本领域和作者分布等进行整体梳理,并深度剖析一些研究热点和重点,以期为我国教育哲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西方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关键词
西方教育哲学正在研究什么?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引人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的海登(Hayden,M.J.)博士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教育哲学杂志》、《哲学与教育研究》、《教育哲学与理论》和《教育理论》2000—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出现最多的关键概念。排在前五位的是:理论、教学(teaching)、学习(1earning)、学校教育和实践,分别占所有论文总量的21.5%、21.2%、l8.3%、l7.8%和l7.3%。其后依次为:教育学(pedagogy)、政治、知识、文化、研究、理性、伦理、思维、道德、话语(discourse)、政策、自由主义、经验(experience)、教育哲学、科学、意义(meaning)、实践(practical)、民主、共同体community)和杜威(Dewey,J.)。[1]这一系列关键词聚焦出西方教育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同时,以“教学”和“学习”为关键词的论文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如2000年论述“学习”的论文仅占所有论文的7%,2008年就攀升至29%。这些都反映出西方教育哲学正在逐渐关注实践,正在努力走近学校课堂中的教学和学习活动。
为了深入把握以上趋势,笔者对专门研究“教学”和“学习”的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分析发现,教学研究集中在如下方面:(1)教学性质研究。着重探讨教学究竟是什么?《教育哲学杂志》2003年曾专门讨论“教学是否是实践?”就此发表了近10篇论文,如《教学是实践吗?》、《主张教学作为实践》、《教学作为实践与实践共同体:共同性的局限与多元化的诉求》等,其他三种期刊也有类似讨论,但相对较零散。还有学者提出“教学是一种生活方式”。[2](2)教学方法研究。主要分析某一思想家提出的教学方法,也探讨某一学科及其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其中,梭罗(Thoreau,H.D.)《瓦尔登湖》(Walden)的教学备受关注,也有学者研究“杜威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另有学者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应用题学习困难的方法。(3)教学价值观研究。倡导教育者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关于教与学的信仰,鼓励教育者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许多学者认为,民主、友爱、正义等应成为教学的主导价值。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一步讨论了教学是培养民主公民、民主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3]另有学者提出了“教学幸福”(teaching happiness)这一概念,探讨了什么是教学幸福及如何走向教学幸福。[4](4)教学影响因素研究。剖析对教学过程有明显影响作用的情感、心理、环境等因素。四种期刊都曾探讨这类问题,尤以《教育理论》杂志居多。有学者专门以《惊奇》为题,阐述“惊奇”对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5]还有学者分别讨论了爱、绝望、痛苦、想象力和校园环境对教学的作用。(5)教学内容研究。分析应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尤以探讨应教给学生什么样的道德的研究居多。有学者提出应教给学生公认的原则和行为标准。[6]还有学者提出,民主公民教育(democratic citizenship education)不能仅仅理解为教学生协商争论和识别差异,可能富有同情心和想象力的教学行动是一种更好的、更深入的民主公民教育。用另有学者从心理、道德和教育三个维度,讨论了能否教给孩子正当的愤怒。[8]此外,有一些研究关注特定群体的教学,包括大学教学、残疾人教学、女性教学等。其中探讨大学教学的最多。还有一些研究关注教学与知识关系,有学者集中论述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让教师拥有独特的专业知识。[9]
学习研究则集中在以下方面:(1)学习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某一种学习理论思潮或形态。建构主义学习、终身学习、基于脑的学习、后现代主义学习、学习的符号学理论(semiotic theory of learning)、自由学习(1iberal learning)、有意义学习、转化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具身学习(embodiment of learning)等研究备受青睐。也有学者着重介绍某一位思想家的学习理论,主要有巴蒂欧(Badiou,A.)、皮尔斯(Peirce,C.S.)、杜威、福柯(Foucauh,M.)、维特根斯(Wittgenstein,L.)、德里达(Derrida,J.)等的学习理论。(2)学习方式方法研究。首先,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时代,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网络学习等研究层出不穷,人们从哲学层面分析了各种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优点、缺点、前景和风险等。其次,有学者阐释了一些独特的学习方法。有人提出“沉思”(contemplation)式的学习方法,倡导学习不仅是解决问题,更应该是体验精神之美(spirit of beauty);[10]也有人提出“休闲”(1eisure)式的学习方法将是一种真正自由的、至关重要的学习方法;[11]在此基础上,有人论述了充分尊重学习方法多样性的重要性。[12](3)学习影响因素研究。人们探讨了直觉、想象力、好奇心等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提出恐惧、[13]失败、[l4]痛苦[l5]等负面情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有学者还提出,沉默是学习的基础,教学实践中需要找到使用沉默的方法,这样我们的话语才不会沦为纯粹的空话,而成为一种自我认识的手段。[16]学者分析了独处(solitude)在学习中的重要价值,认为独处有助于唤醒美感,能够引导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尽可能地关注美的事物。[17]当下我国正在倡导合作学习,这些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学习价值观研究。与教学价值观相对应,有学者认为学习是为了培育民主公民和民主社会,但也有人不赞同。有学者认为,政治民主和公民权不应是大学生学习的首要目标,学术民主或共同学习的精神应成为总体目标。[18]同时,关于学习价值还存在两种对立的看法。其一,学习是为了追求真理;[19]其二,学习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即真理不是最终的学习目标,学习是为生活做准备的。[20]此外,有一些论文主要分析学习过程中教师、家长、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关系的居多。有学者阐释了学习的门徒制(discipleship),即优秀的个体及他们的学生或追随者的关系,比如苏格拉底(Socrates)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耶稣和他的门徒之间的关系,提出门徒制的特点为导师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师徒间面对面的交流不仅仅是导师说学生听,师徒间的感情非常浓厚等,进而分析了门徒制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和启示。[21]有一些论文论述了特定主体的学习,如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女性学习和老年人学习等。另有一些论文关注学习障碍者(disabled learners)的学习,并明确提出“低自尊”是一个潜在的学习障碍,教育者应该认真对待。[22]也有一些论文描绘了人类未来的学习景象,如《教育的希望)(Educating Hopes)、《超越学习:人类未来的民主教育》(Beyond Learning:Democratic Education for a Human Future)和《未来的教育及其哲学》(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its Philosophy)等。
二、西方教育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思想家
在四种期刊中,共有422篇论文主要研究思想家。其中,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思想家是杜威,占研究思想家论文总量的21.8%,比下一个受关注的思想家——福柯(占15.9%)多了近1/3。位于其后的思想家依次是:德里达、维特根斯坦、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Heidegger,M.)、柏拉图/苏格拉底(Plato/Socrates)、皮尔斯(Peirce,C.S.)、康德(Kant,I.)、勒维纳斯(Levinas,E.)、尼采(Nietzsche,F.W.)、卡维尔(Cavell,S.)、弗莱雷(Freire,P.)、哈贝马斯(Habermas,J.)、阿伦特(Arendt,H.)、伽达默尔(Gadamer,H.G.)、卢梭(Rousseau,J.J.),所占比例分别为:9%、7.8%、7.1%、7.1%、6.9%、6.9%、6.6%、5.7%、5.7%、4.7%、4.3%、4.3%、4.O%、3.3%、2.8%。[23]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集中研究杜威、福柯、德·里达教育哲学的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其中,对杜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1)剖析杜威的思想。这些论文主要聚焦于杜威的民主教育或种族视角、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美育、教学和学习理论以及关于建构和解构的教育理论等。(2)梳理杜威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涉及杜威思想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这类文章主要发表在《哲学与教育研究》。(3)厘清杜威思想的理论渊源。有学者梳理了杜威对黑格尔(Hegel,G.W.F.)和赫尔巴特(Herbart,J.F.)新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讨论了杜威的“新教育哲学”是否真的试图解构所有新人文主义传统。[24]还有论文研究了斯宾塞(Spencer,H.)、本杰明(Benjamin,W.)等人对杜威的影响。另有一些论文阐释了美国哲学家卡维尔对杜威哲学富有建设性的批评和继承。[25]
关于福柯的研究主要有:(1)福柯的治理术(governmentality)思想。福柯对权力的认识和“治理的艺术”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治理术”。治理术为人们提供了对权力的具体理解,促使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分析话语和参与技术。[26]治理术的作用和应用是很多论文讨论的重点,有学者基于福柯的治理术,分析学习何以成为一种管理和自治的关键。[27](2)福柯的自我伦理学理论(其主旨是我们必须把自己创造成一种艺术品)。许多论文介绍了福柯自我伦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28]也有一些研究者批判福柯的观点,认为福柯似乎更强调不同于社会自我之外的独立的伦理自我。[29](3)福柯寻求真理和批判的精神。不少研究者关注福柯对真理、权力、教育学之间复杂关系的论述。[30]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福柯的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复杂性理论、对自由主义和精神分析的批判,福柯与后结构主义关系,以及尼采及虚无主义等对福柯的影响。
关于德里达的研究主要包括:(1)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集中于对其解构主义思想的介绍、评论和发展,[31]并分析其在伦理教育和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影响。[32](2)德里达对学术责任和教学责任的理解。有学者认为,现在的大学并没有超越技术哲学背景下的思想自由和学术责任,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有利于新的学术责任的建立。[33]还有学者论述了在全球化和社会政治冲突的形式下,哲学的权利和哲学教学的定位面临新的挑战,而对德里达的解读有助于人们理解当前哲学家的责任,就是超越旧的、无益的、令人厌烦的欧洲中心主义和反欧洲中心主义之间的对立。[34](3)德里达的民主文化思想。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德里达关于民主的看法,指出德里达认为民主文化政治democratic cultural politics)必须交织三种话语——哲学和宗教原则的普遍话语,墨守成规的法律话语,日常生活背景下的话语和实践,并认识到了每种话语的局限性以及民主的文化政治必须牢牢地植根于民族精神的实践。[35]还有学者基于德里达的观点来讨论民主和未来大学及教育发展的关系。[36]
三、西方教育哲学研究中的主要流派
四种期刊中共有407篇论文专门探讨、分析或批判特定教育哲学流派。自由主义是最常见的流派,共有119篇论文加以讨论,占研究教育哲学流派论文总量的29.2%。其后依次为后现代主义(19.2%)、实用主义(16.5%)、多元主义(10.8%)、建构主义(6.6%)、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5.9%)、现实主义(5.9%)、多元文化主义(5.4%)、怀疑主义(5.2%)、批判理论(4.9%)、后结构主义(4.2%)、二元主义(3.7%)、资本主义(2.9%)、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2.9%)、人文主义(2.7%)、实证主义(2.5%)、经验主义(2.2%)、唯心主义(2.2%)、唯物主义(1.5%)、社会主义(1.5%)、存在主义(0.7%)、全球主义(globalism)(0.2%)。[37]
笔者分别对研究“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关于自由主义的研究主要有:(1)自由主义的多种派别。四种期刊中对新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研究最多,也有学者关注良知自由主义(1iberalism of conscience)[38]、福利自由主义(welfare liberalism)[39]和程序自由主义(procedural liberalism)。[40](2)自由主义的批判。有学者指出“英国的教育哲学对自由主义的兴趣和支持度有所下降”,进而阐述了批判自由主义的几种立场:内在自由、反自由、超自由。[41]还有学者从政治自由主义和自由教育两个方面,集中探讨了人们对自由主义本质及其核心功能的争论。[42]同时,自由主义的方法是否合理也是大家争论的话题。[43](3)自由主义的辩护。尽管自由主义遭受了多重批判,但许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辩护,倡导“自由主义作为学校实践和教育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44]。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教育中如何融通的问题。
关于实用主义的研究主要有:(1)多维视角下的实用主义。有学者总结出认识实用主义的三种视角:一是将实用主义作为科学方法,特别是在社会科学中,强调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作为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三是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实验主义的同义词。[45](2)实用主义的应用和影响。一些学者谈到实用主义作为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对深化民主、解决种族不平等、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学者分析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实证研究的重要影响。另有一些论文介绍了实用主义在西班牙、巴西、德国、法国、英国的传播和影响。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实用主义的发展历史,[46]揭示杜威实用主义的悲剧意蕴,[47],探讨实用主义如何发展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型媒体哲学,[48]强调实用主义与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等的融合。[49]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主要包括:(1)分析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教育(education after postmodernism)。有不少论文讨论《再思考: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教育》(Thinking Again:Education After Postmodernism)一书,认为该书“为教育哲学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范式,以此审查后现代主义的影响”。[50]有学者直接提出“后现代主义之后无教育”(no education after postmodernism)的观点,认为聚集在后现代主义大伞下的哲学家的努力,并没有为教育实践开出处方或解决问题。[51](2)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有学者提出,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挑战教育理论,其怀疑的兴趣不在于寻求更多的确定性,而在于方法上超越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52]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关注后现代主义对历史教育、科学教育及教育研究的影响,如有人立足于后现代视角讨论教师如何在教学计划及评估中深化和扩展学生学习历史的经验。[53]
四、西方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基本领域和作者分布
分析发现,四种期刊中共308篇论文关注了某一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其中,探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教育的论文最多,分别占全部308篇论文的l4.9%、l3.6%和10.7%。其后的研究领域依次为:博雅(1iberal arts)教育、科学教育、历史教育、社会教育、伦理(ethics)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世俗(secular)教育、宗教教育、音乐教育、数学教育、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技术(technology)教育、职业(vocationa1)教育、体育、进步(progressive)教育、网络教育、特殊教育、实业(industrial)教育、素养(1iteracy)教育和英语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8.8%、7.8%、7.1%、6.5%、4.9%、4.5%、4.5%、4.2%、3.6%、3.2%、2.9%、2.6%、2.3%、2.3%、2.3%、l.6%、l.6%、l.3%、l.0%、0.6%、0.6%、0.3%。[54]
从四种期刊中论文作者所属的国家来看,美国和英国名列第一和第二,所发表的论文占所有论文的一半以上。31.6%的论文作者来自美国,20.8%的论文作者来自英国。其后陆续为:澳大利亚、加拿大、比利时、新西兰、德国、瑞典、荷兰、以色列、中国、挪威、南非、塞浦路斯、芬兰,所占比例分别为:7.8%、6.4%、4.8%、3.4%、3.2%、2.5%、2.4%、l.8%、1.7%、l.5%、l.5%、l.5%、l.3%。中国排在第11位,且77%的论文发表在《教育哲学与理论》杂志。[55]
总体而言,虽然以四份期刊为对象分析西方教育哲学研究进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明确揭示出一些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对定位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走向、加强我国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凝练我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主题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西方教育哲学领域产生的一些新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深入思考和适当借鉴。
注释:
①《教育哲学杂志》由Wiley-Blackwell出版,为大不列颠教育哲学学会会刊,在国际教育哲学领域享有盛誉;《哲学与教育研究》由Springer出版,这两种期刊长期以来都是SSCl来源期刊。《教育哲学与理论》也由Wiley-Blackwell出版,2012年入选SSCl来源期刊。《教育理论》由杜威学会和美国教育哲学学会发起创办。
参考文献:
[1][23][37][54][55]Hayden,M.J.What Do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Do?An Empirical Study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Journals[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12,31(1).
[2]Hogan,P.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a Way of Life[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3,37(2).
[3]Abowitz,K.K.On the Public and Civic Purposes of Education[J].Educational Theory,2008,58(3).
[4]Smith,R.The Long Slide to Happiness[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8,42(3/4).
[5]Adler,J.E.Surprise[J].Educational Theory,2008,58(2).
[6]Sliwinski,S.Thinking Without Banisters:Toward a Compassionate Inquiry into Human Rights Education[J].Educational Theory,2005,55(2).
[7]Waghid,Y.Action As an Educational Virtue:Toward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 Education[J].Educational Theory,2005,55(3).
[8]Kristjansson,K.Can we Teach Justified Anger?[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5,39(4).
[9]Geerinck,I.,et al.Teaching and Knowledge:A Necessary Combination?An Elaboration of Forms of Teachers’ Reflexivity[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10,29(4).
[10]Caranfa,A.Contemplative Instruction and the Gifts of Beauty,Love,and Silence[J].Educational Theory,2010,60(5).
[11]Gary,K.Leisure,Freedom,and Liberal Education[J].Educational Theory,2006,56(2).
[12]Golmohamad,M.Education for World Citizenship:Beyond National Allegiance[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9,41(4).
[13]English,A.,Stengel,B.Exploring Fear:Rousseau,Dewey,and Freire on Fear and Learning[J].Educational Theory,2010,60(5).
[14]Cigman,R.Self-Esteem and the Confidence to fail[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1,35(4).
[15]Jonas,M.E.When Teachers Must Let Education Hurt:Rousseau and Nietzsche on Compassion and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Suffering[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10,44(1).
[16]Caranfa,A.Silence of the Foundation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Theory,2004,54(2).
[17]Caranfa,A.Lessons of Solitude:The Awakening of Aesthetic Sensibility[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7,41(1).
[18][20]Molander,B.Pohtics for Learning or Learning for Politics?[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2,21(4/5).
[19]Hogan,P.The Integrity of Learning and the Search for Truth[J].Educational Theory,2005,55(2).
[21]Wringe,C.Teaching Learning and Discipleship:Education Beyond Knowledge Transfer[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9,43(2).
[22]Man,R.Enhancing Children[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8,42(3/4).
[24]Bellmann,J.Re-Interpretation in Historiography:John Dewe yand the Neo-Humanist Tradition[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4,23(5/6).
[25]Saito,N.Philosophy as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s Philosophy:Democracy and Education from Dewey to Cavell[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6,40(3).
[26]Masschelein,J.Participation for Better or for Worse?[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5,39(1).
[27]Simons,M.,Massehelein,J.The Govemmentalization of Learning and the Assemblage of a Learning Apparatus[J].Educational Theory,2008,8(4).
[28]Drummond,J.Care of the Self in a Knowledge Economy:Higher Education,Vocation and the Ethics of Michel Foucauh[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3,35(1).
[29]Smeyers,P.,Waghid,Y.Cosmopolitanism in Relation to the Self and the Other:From Michel Foucauh to Stanley Cavell[J],Educational Theory,2010,60(4).
[30]Deacon,R.Truth,Power and Pedagogy:Michel Foucaut on the rise of the disciplines[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2,34(4).
[31]Trifonas,P.Jacques Derrida as a Philosopher of Education[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0,32(3).
[32]Bingham,C.Derrida on Teaching:The Economy of Erasure[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8,27(1).
[33]Trifonas,P.Prolegomena to a New Academic Responsibility:What it Means to Know and the University[J].Educational Theory,2009,59(3).
[34]Egea-Kuehne,D.The Teaching of Philosophy:Renewed Right and Responsibilities[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3,35(3).
[35]Carlson,D.The Border Crossed Us:Education,Hospitality Polities,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IllegalImmigrant”[J].Educational Theory,2009,59(3).
[36]Hellemans,M.Discussion:On the Future of Our Past[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7,26(5).
[38]Swaine,L.Heteronomous Citizenship:Civic Virtue and the Chains of Autonomy[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0,42(1).
[39]Moses,M.S.Social Welfare,the Neo-conservative Turn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4,38(2).
[40]Johnston,J.S.Right and Goods:Procedural Liberalism and Educational Policy[J].Educational Theory,2007,57(4).
[41]White,J.Five Critical Stances Towards Libera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Britain[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eation,2003,37(1).
[42]Halliday,J.Reason,Education and Liberalism:Family Resemblance within an Overlapping Consensus[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1,20(3).
[43]Johnston,J.S.Rawls’s Kantian Educational Theory[J].Educational Theory,2005,55(2).
[44]Rhoads,R.A.,Calderone,S.M.Reconstituting the Democratic Subject:Sexuality Schooling,and Citizenship[J].EducationalTheory,2007,57(1).
[45]Mendonca,A.W.P.C.,et al.Pragmatism and Developmentalism in Brazilian Educational Thought in the l950s/1960[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5,24(6).
[46]Glassman,M.Running in Circles:Chasing Dewey[J].Educafional Theory,2004,54(3).
[47]Saito,N.Pragmatism and the Tragic Sense:Deweyan Growth in an Age of Nihilism[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2,36(2).
[48]Sandbothe,M.,Inkpin,A.Media Philosophy and Media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net[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0,34(1).
[49]Thayer-Bacon,B.Pragmatism and Feminism as Qualified Relativism[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3,22(6).
[50]Barnett,R.Thinking the University,Again[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00,32(3).
[51]Levering,B.There is No Education After Postmodemism[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01,20(5).
[52]Ramaekers,S.Postmodernism:A‘Sceptical’ Challenge in Educational Theory[J].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2002,36(4).
[53]Yilmaz,K.Postmodemism and its Challenge to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Implications for History Education[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0,42(7).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