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一部具有理论创新的哲学专著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6 13:26
标题: 一部具有理论创新的哲学专著

一部具有理论创新的哲学专著

——读聂暾《“中”论——中规律与中规则》

郭树森

“中”,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词汇,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曾对其作出阐述,然而,以“中”为核心构建一种哲学体系,却一直难有成篇。魏晋时期徐干著有《中论》,是一部阐释儒家理论的政论;古印度龙树亦著有《中论》(又称《中观论》),系一部佛教论书。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视角,各自为说,尽管论的是“中”,却距离“中”的本义远矣。现在,终于有了一部这样的著作问世了,这就是聂暾先生的哲学专著《“中”论——中规律与中规则》(以下简称《“中”论》)。

作者聂暾一直潜心思考哲学问题,一双敏锐的目光紧盯着哲学前沿。1998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哲学专著《两极论与中介论》,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这部书用丰富的实例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论述了传统的“一分为二”的两极矛盾观存在明显的缺陷,应该用辩证法的“中介观”作为必要的补充。作者认为,在哲学上,不但要讲“两极”,还要讲“中介”。作者在辩证法上引入了“中介”概念,使人们的认识由传统的“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两极思维中解放出来,而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建立在“正、中、反”的基本范畴上,从而构建了广义的对立统一学说。

作者聂暾并没有就此止步。他意识到,作为“中”不仅存在于对立两极间,而且存在于大千世界的更丰富、更普遍的领域,并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法则。经过多年思考研究,他终于再一次捧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就是《“中”论》。在本书中,聂暾基于对以“中”为核心的“中规律”和“中规则”的深入思考,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

《“中”论》以“中”范畴为基点,构建了“中规律”和“中规则”两大部分组成的哲学体系。首先,作者开篇从本民族把“中”确立为国家名称上和总结前人传统的“中”的思想入手,追根溯源,吸纳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从《尚书》、《易经》开始,兼融儒、道、释、法等各家学说以及中医理论中尚“中”思想之源,也发掘了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哲学思想的中道观和中介观,梳理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精髓所在的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中”的思想之源。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中立评价《“中”论》时说:“这部新作在哲学上系统地建构了全新的‘中’的学说。”

同时,作者对中国古代思想的解读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比如,作者对儒家提出的“中庸” 之道,摒弃了传统偏见,引用郑玄注《礼记》:“庸,用也。”指出“中庸”的本义是“用中”,“中庸”之道也就是“用中”之道。这也符合古汉语语法,方位词作宾语无条件提到动词之前。作者在解读通常读本《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时,采用、还原和肯定了马王堆甲本(即帛书本)中“中气以为和”。老子的原话是“中气”,而不是“冲气”。阴气与阳气平衡则和合为“中气”,这符合老子的原本思想。作者在解读佛教的“中空”概念时,赋予了新的哲学含义。作者认为,“中空”并非绝对的虚无,而是有它确定的内容,是事物外在实体与内在虚体相对共存的一种普遍存在形态。

中国古代思想家尽管意识到“中”的重要,但他们始终处在某一角度给予解释,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更未成体系;西方哲学家尽管有所提及,但他们并未认识到“中”的重要价值,因此,有关“中”的思考始终未进入他们的视野中心,没有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意识。而《“中”论》的问世,可以说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中”论》不是《两极论与中介论》的简单重复,而是从狭义“中规律”迈向了广义“中规律”。“中”的概念超越和拓展了“中介”的概念。“中介”是对立两极居间的范畴,“中”则包含客观事物普遍存在的核心范畴。“中”,有不同时空范围的三种基本类型:两极居间的“中”、四维内间的“中”、六合内核的“中”。作者列举了许多实例,比如:零数是正数与负数“两极”居间的“中”,平均是多与少“两极”居间的“中”,平衡是高与低“两极”居间的“中”;赤道原点是经纬度(东经、西经、南纬、北纬)“四维”内间的“中”,大地原点是东南西北“四维”内间的“中”;太阳是太阳系内各行星和卫星(上下东南西北)立体“六合”内核的“中”,原子核是原子内各电子运转系统“六合”内核的“中”,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六合”内核的“中”。全书论述了“中”这一哲学概念的内涵、地位、作用、特征、关联,论述了与“中”有关的一系列哲学范畴,论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五大规律。本书阐述了“中”的要义,认为“中”乃规律之门,天人之本,万物之源,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运动的尺度和准绳。作者进一步指出,“中规律”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最核心的普遍规律。作者提炼出了一些普遍和深刻性的格言式的精要语句:“中”主万物,万物依“中”;“中”推万物,万物环“中”;“中”分两极,两极合“中”;“中”分四维,四维联“中”;“中”分六合,六合向“中”;“中”藏宇宙,“中”贯天人;“中”含规律,规律合“中”。

五大规律的提出是当今哲学界的一次重大突破。唯物辩证法关于万物运动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尽管也揭示了万物运动变化的本质,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思维的深入,它的一些不足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作者结合丰富的天文、地理、自然及人文社会知识,通过对“中”在多个领域内的存在方式、运行规律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的以“中规律”为内核的五大规律(正中反对立统一规律、量度质转化互变规律、素序质转化多变律、三段发展波动律、圈层依中环动律),无疑对其作出了补充和完善,丰富了人们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由三大规律到五大规律,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客观,更加深入,更接近事物的本源。比如:“素序质转化多变律”指出,不仅事物的量度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而且事物的内在要素(素)和结构(序)的变化也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圈层依中环动律”指出,事物普遍的运动形式除了“波动律”外,还有“环动律”,这就是在立体空间上物体环绕其内在的中心物作近于均衡的周期循环运动。太阳系等天体系统的行星和卫星的运转就是依循“依中环动律”。

本书不仅对与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原因和总体规律有创新的突破和研究,而且在一系列哲学范畴上也有丰硕的创新成果。作者提出了两类哲学范畴:一类是关于“中”的系列范畴——中和、中政、中衡、中直、中度、中时、中介、中核、中心、中恒、中枢、环中;第二类是“两极与中”的系列范畴——正、中、反;阴、中、阳;泰、中、否;原因、过程、结果;个性、类性、共性;内容、结构、形式;根据、可能、现实;现象、本质、规律;偶然、必然、自由。比如:“原因”与“结果”是传统哲学范畴,作者引入“过程”,建构了“原因—过程—结果”这一组范畴,认为原因不能直接导致结果,必须通过“过程”这个中介环节。“内容”与“形式”是一对传统范畴,作者引入“结构”,建构了“内容—结构—形式”这一组范畴。因为不仅内容决定形式,而且结构也决定形式。这些范畴依“中”而生,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

作者认为,自然“天道”依“中规律”而行,运行有序,不走极端,日月星辰,相映生辉,万物生长,繁衍不息。“中规律”不仅存在于宇宙自然界,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成为人类必须遵行的法则,这就是“中规则”,它体现在人类的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人生、行为、方法等方面。作者阐述了人类社会中多个领域中应遵循的“中规则”,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精神、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以及达到这一境界的必由之路。作者阐述“中规则”同时也否定了那些“脱离了真理尺度”的“左规则”、“右规则”、“潜规则”。人类社会历史表明,某一时代、某一阶段或某一国家和民族,只要它偏离了“中规律”和“中规则”,它的发展就会出现停滞,社会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古今中外,许多触目惊心的大悲剧、大动乱、大灾难,都昭示了这一教训。人类应当取法自然天道,理性地旗帜鲜明地践行“中规则”。只有摆脱各种盲目的非理性的行为,人的心灵才能健全,社会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

本书关于“中规律”和“中规则”的论述,看似一门形而上的“玄学”,其实不然。可以说,《“中”论》是一部具有理论创新的哲学专著。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江万秀评价《“中”论》时说:“独立思考、辩证思维、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高度智慧、深度挖掘、追求超越”是《“中”论》的显著特色。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分明看到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正像作者聂暾本人在结语中讲的那样,他“怀有对于客观真理探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自己对客观事物真相的执著探究,以使“传统哲学思想的偏颇和缺失得到必要的矫正和补充”。

——本文原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41卷)

附注:作者郭树森先生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宗教研究所所长。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