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张楚廷著《人是美的存在》-《教师之友网》2014。4。18上传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8 14:15
标题: 张楚廷著《人是美的存在》-《教师之友网》2014。4。18上传
人是美的存在
张楚廷著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750.png目录
一、问题缘起
二、上天赋予
三、天性使然
四、万物尺度
五、万事标杆
六、艺术在前
七、艺术领先
八、客观之美
九、主观之美
十、客观之美
十一、美与美学
十二、美学教育
十三、美育问题
十四 三位一体
十五、站在今天
十六、一个教育故事
十七、科学几种
十八、深层原因
十九、顶上之巅
二十、美字解析
二十一、美与匀称
二十二、诗歌之美
二十三、丰富的想象
二十四、凝练的语言
二十五、真挚的情感
二十六、生活的积累
二十七、深邃的哲理
二十八、表达的绚丽
二十九、美的建设
三十、体育之美
三十一、足球之美
三十二、篮球之艳
三十三、排球之丽
三十四、教育之美
三十五、玩与休闲
三十六、休闲与美
三十七、美学公理
三十八、为自己感叹
三十九、教育之弊
四十、科学之美
四十一、自然之美
四十二、美与多样性
四十三、统一性问题
四十四、数之美
四十五、方法之美
四十六、悖论与美
附诗20首:
一、古典四院
二、未来
三、假日
四、路程
五、光明
六、表现欲
七、觉
八、律
九、出家
十、元月21
十一、博导
十二、率
十三、开门大吉
十四、久酒九
十五、马码玛
十六、攻防之辩
十七、作用与反作用力
十八、命名
十九、寿命
二十、天气预报
后记
一、问题缘起
没有什么动机,就是想写关于人的问题,也想写写美学问题。前者,可以写一本类似于卡西尔的《人论》,后者则可以写成一本许多人论述过的美学专题。
现在的想法是把以上两个想法揉在一块,这两个问题也太紧密相关了,写成一本书可能更好。
论人的著作很多很多。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我想,这也只是对人的无数描述中的一种,虽然是很特别、很深刻的一种。
科学家们研究宇宙,面临无穷无尽的课题。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研究,也是无穷无尽的研究课题。宇宙是什么?人是什么?这是人类最关切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被研究得怎样了呢?
宇宙已有了一两百亿年的历史。自康德以后,自今日之希格斯以后,至少对于宇宙起源的问题,已有了一个明确的看法。这是很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直至现在的考古学发现,已经知道人类有了382万年历史。如果未来有新的考古学发现,这个数字可能增大。就目前所知,其历史相对于宇宙是如此的短暂。可是,如此短暂历史的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人及其意识是如何起源的?对此,我们基本上还一无所知。连相关的猜测也很少很少。
人是什么,意识是怎样起源的,这个问题可能是永恒存在的。意识(包括人的思想)为何显示出这么大的力量?人通过自己拥有的精神世界为何能将物质世界改变得如此灿烂辉煌?这些问题可能也会是永远存在的。
尽管如此困难,尽管可能永远也不会有最终的结论,但是人们依然不停地研究着,思考着,探索着;用不同的形式去探求,文学的、史学的、哲学的,还有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等方面,都研究着人,永远地研究着一个永远也不会有最终答案的问题。
我作为人中的一个,实际上也总在思考着人自己,并且在我已有的一些论著中,大量地涉及人。可以说,人的问题构成了我学术工作的核心部分。除了数学以外,我事实上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管理学、哲学、文学(例如诗歌)在探讨人的问题,在讴歌人、赞美人、颂扬人。
我所专门学过且有某些研习的数学,正好又是最靠近人的学科之一,人们称数学是人文的近亲。我在最近的20多年里做了大量非数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如果说这后20多年与以前的数学工作可能有密切联系的话,主要就因为数学作为人文的近亲而产生的。
我把人学的研究与美学的研究联系起来,这是我早已做过的事情,只是我想在此对这一联系再作一个专题的,也许是在内容上更为广泛的研究。
比如说,我的教育公理中就有一条叫做美学公理,并对这一公理的内容作了阐述。又比如,我在《数学方法论》一书中,对于数学美作过详细的讨论。还有,我对艺术、对诗歌也做过一些探讨,而对于诗歌这样的形式有着特别的珍爱。
当然,我还有现实中的许多观察和感受,对他人的,对自己的,这些感受中尤其涉及人们的美学活动。
或许,正是以上这些已有的观察、感受和探求,累积至今,让我有了写出一本关于美学的小书来的冲动。这个书名《人是美的存在》就凝结着我的许多思考。
二、上天赋予
世上什么东西最美丽?
地球大约已有了50亿年历史,在宇宙之中是比较年轻的。起初,它是一团炽热的大气,完全没有生命。如今的地球是其后逐渐冷却下来的结果。
在地球诞生之后的前十多亿年里是没有生命,而后,它渐渐生出了绿色,由微生物到高级的植物。神奇的地球开始有了生命,而生命的出现正显示了它的神奇。
较早的生命当然是微生物了,而后就是植物了。在植物界,已有了无数的美丽。青青的绿草,参天的大树,芳香的花朵,从松柏,到橄榄,到银杏,那是一个万千世界,那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多样化又是植物世界生命力的表现。
植物世界什么最美丽?花朵?树木?回答这一问题可能需要一个标准。我们暂且不讨论这一点,而先议论到动物世界来,并讨论同一个题目。
蠕体动物与脊椎动物,哪一类更美?显然是后者。现实中,有些人对蠕体动物之体型有距离感,甚至有反感或惧怕感。
脊椎动物中,又有几大类,其中有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这两类之中谁更美?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哺乳动物更美。
在脊椎动物中,鱼类及两栖动物,与鸟类相比,又是鸟类更好看。当然,鸟类之中还有千差万别。
哺乳动物中,很多是四肢行走的,如牛羊马鹿。人也有四肢,但人有了手足之分,人只靠两足行走。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别。这不仅让人有了无穷的行为可能性,也让人更加美丽。人为什么会这样美丽?恐怕只有上天的赐予这一回答了。
也有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了手的说法,然而,是谁创造了劳动呢?源头在人那里。因而,根本的源头还是在上天那里,是上天让人如此美丽。
据已有的考古学证明,鸟类的历史至少有了一亿年,而人则只有380多万年的历史。证明了人类在动物界十分年轻,似乎也说明人类的来之不易,或许还说明,如此经历了艰难而漫长才孕育出来的人类,本应是十分漂亮的,不然也对不起上天。人类得天独厚,享有了无比的美丽,飞行了一亿多年的小鸟,被人类歌颂的美丽小鸟,仍比不上如此年轻的人类。
人类确实拥有天然的美丽,人究竟美在何处呢?有什么说法、有什么标准吗?
世界上几乎所有真正的哲学家都会议论到美,美学本就是哲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希腊哲学会不论及美学吗?不然,怎么会被称为希腊神话啊。
希腊人把数学充当作哲学,而几何学一直就是希腊最钟爱的学问。在学园门口,甚至有“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的警语。几何学是如此的神圣。
希腊时期就有一个中间比,说的是在一个单位长,比如说长为1的线段上取一点,将线段分成大小两段,要求全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小段之比。若记大段长为x,那么,小段就是1-x,并且,1:x等于x比1-x,于是得到方程
1:x=x:1-x
亦即
X2+x-1=0
其实数解之一便是√5-1/2,其近似值即0.618。
这个0.618本是一个纯几何数字,可是它十分神奇,正像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篇章。0.618竟然成了以最少实验次数逼近最优值选择的出发点,通过在0.618和1-0.618=0.382两点的试验效果比较而进行比较,能最快逼近最优点。这是可予以逻辑证明的。
这种比,被认为是最美的比例。例如,当一个窗户或一个长方形,其长的一边为1,短的一边为0.618,那就最漂亮的。古希腊的一些建筑中包含着这一比数。
达芬奇当然能充分领略到这种比的美丽,他将相应的分割称之为“黄金分割”。我在任校长期间,曾在学校东边靠湘江的地段修了一座校门,其中就包含了两个黄金比。可惜,这座校门在长沙市扩展江边马路时,把它拆掉了。此刻我的任期也到点了,因而也再没有机会去恢复这一校门。
更为奇妙的是,在人体身上也存在着这种黄金比。比方说,人的躯体部分的长宽比,在一般体态下都是0.618,只有过胖或过瘦的人稍有偏离。此外,一般人的身高与躯干部分的比也在0.618左右。许多人的脸,如瓜子脸,其脸宽与脸长之比也近似地等于0.618。这也确实表明了人是最美丽的生命体。
人身上为什么包含这么多的黄金比呢?人为何如此美丽呢?这种美丽的多种数据,最初是与人完全无关的几何中来的,是一个纯客观的数据,可是它竟多方面表现于人身上。是先知道了美丽的几何比,而后发现人身上也存在着这种黄金比的。
为什么人如此天然地美丽呢?唯一的回答只可能是:上天赋予。
两千多年前,希腊人发现了这种纯客观、纯自然的几何美,而今,我们看到它主观地存在于人身上,人的美丽是如此这般与客观美相吻合。这不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或判断。除了上天赋予的解释外,还能有别的解释吗?
三、天性使然
几乎所有的人爱美,这是为什么呢?男女老少都爱,小孩子也爱,为什么呢?
这种爱唯独属于人,为什么呢?除了天生的(如前一节所述)外,还有后天的,并且这种爱美之心无处不在,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小孙女,两三岁时就对衣服的色调有选择,对款式有选择。没有谁指点过,但她有选择。生活在很贫穷家庭里的小孩,选择余地很小,饥饿与寒冷的抗御成为首要因素,但只要稍有可能,他们依然会有对美的选择。
女孩子爱美,男孩子也爱美;老年人并不例外,男女之中的老者依然爱美。穿上裙子的,打着领带的,跳着舞、唱着歌的,处处可见。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在可能的条件下讲究,讲究的内容少不了美的选择和追寻。
所有这些,除了天性的解释外,还能有别的解释吗?天性是从哪里来的?从天上来的。这等于没有回答。天性者,当然是从上天那里来的。这是不必答,当然也就是不必问的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原初性的问题。
戏剧里不是也有丑角吗?并且还很逗人喜欢的。可是,为什么会喜欢呢?一方面,丑正衬托了美;另一方面,丑角的表演中也常能渗透着美,甚至可以说,那是美的另一种形式。这并不是美丑不分,在很多情形下,人们需要比较;有时还需要在鞭挞中去维护美,发展着、或更深刻地揭示美。
总之,人的天性并没有在喜剧或艺术中被扭曲,相反,优秀的剧目能够更充分地表现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如此,而后喜剧或电视去表现它。
倒是还可以问问:人间为何产生了艺术?
在所有艺术形式中,最早的是雕刻。这已有了四万多年的历史,大大早于文明史的五千年。艺术应当是直接表达美的,而人类就从艺术开始了一种非文字的文明。并且,广义地说,艺术本身也在说话,因而那是一种广义的文字。这样一个历史是不是也能说明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呢?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有六艺,希腊有七艺。六艺、七艺之中都有音乐。能说话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把话语变成音乐呢?音乐的古老说明了什么呢?
说话的艺术何只是音乐,曲艺,如相声、小品、评书、朗诵等不都是艺术吗?
人们为什么不满足平常的说话呢?为什么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呢?是天性,是对美的天性之爱导致了这种结果。
事实上,就在一般的说话之中也有艺术,也有美。不是有演说的艺术吗?到达艺术一般是有一个过程的,有的人迅速完成了这一过程,有的人比较缓慢。这与不同人的投入状况有关,也与感悟能力有关。这个过程常常是由一般技能的掌握开始的,逐渐由技能变为艺术。“熟能生巧”,熟练了,就可能做得更巧妙,以致达到艺术的水平。
怎样才算达到了艺术的境界,这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我们稍后就会提及的。
人天生具有美感并对美向往和追寻。这种天性若不受到挫折就还会保持与发展。这种保持和发展也属于人的天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着保护和有效发展人的这种天性,由此而使人更完善,更完美。教育是连接天地的。这样,教育本身才是美好的;事实上的教育却并非总是美好的。
有智障或弱智的人,事实上是失去了人类许多本应有的天性,包括对美的感悟和探求。这是他们的不幸,不幸地丧失了美感,丧失了美好的天性。
天性即先天就有的特性,同时,也包含了后天可以继续发展的天性。由于这种天性及其发展,关于美的学问必然诞生,这就是美学。故而,美学是人的天性孕育出来的。美学既平常又非凡,平常得处处可见,非凡得如此高深,乃致哲学家们很少不涉及美学、不研究美学的,这是形而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美,寻美,是普天之下的人都具有的天性。如果存在着某个特殊的群体是不具有这种天性的,那么,我们的结论就应当受到质疑。爱美,求美,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具有的天性。如果存在着某个行业的人不具有这种天性,那么,我们的结论的普遍意义也应当受到质疑。然而,除了我们已提到的有智障或弱智者,应当再没有例外。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里,都难以看到这种例外。
或许,对于不同时代可能需要稍多一点注释。历史上确实有过那样的情形,民众处在极端的贫穷状态下,并且还存在着受压迫的状况,这至少对于人们生活的美学水平产生了极大影响。可是,即使在这样极端的情形下,人们天然的美学意识也不会全然消失。这可能正是天性所显示的力量。
一般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对美的享有会增多,人的天性会得以更好的保护,得以更充分的发展。天性是不可违抗的,时代顺应了,才是时代进步了。同时,这也是在说:天意是不可违抗的。上天赋予人间的,是不可剥夺的。
因而,对人的这种天性的维护和珍爱,会成为衡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四、万物尺度
人爱美、求美、寻美的天性必然会在所有人身上表现出来,必然会在所有人的各个生活领域中表现出来,必然会在所有人的各个领域的各个时期表现出来。
有睡美人吧,睡觉的姿态上也讲究美。有鱼美人吧,这是把人的生命与更宽阔的世界联系起来了,在这种联系中,人也赋予它美丽。美丽无处不在。
我们来说最普通的、最普遍存在的衣食住行吧。先说衣的方面。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就会选择尽可能好的衣料。其实,比衣料更被看重的是款式。首先可能在是否得体,在此基础上,就会讲究颜色。不同的人或许喜欢不同的颜色,但共同的是:都会看重色调。款式、尺寸、色调,全都是表现美的因素。
男性讲究,女性更讲究,为什么女性更讲究?
母鸡的色彩几乎是单一的,公鸡则色彩斑斓。这是自然界,自然在“打扮”它们,它们无从选择。
人间则大不一样了,人可以打扮。俗称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打扮的意义如此被看重,这就是人间。男性女性都打扮的,但人们的印象中是女性更爱打扮。这是印象,很可能也是事实。
尤其是出门前,男女都打扮,但女性在梳妆打扮上更愿花功夫。并且很用心,很愿意花时间去打扮。为什么呢?为什么性别在美的感悟上有影响呢?
我以为,女性对美更看重,首先是体现了女性更通天性。上天赋予的美学天性在女人身上更充分地体现出来。此外,女性对于生命的来源、经历、体验等一般都强于男性,而对美的感悟与体验正是生命要素中最为重要的。
如果丈夫陪着妻子上商店买服装,得多多体谅,让妻子慢慢去识别、鉴赏和挑选吧。
女子秉承了上天的意志,把美发展到极致。这个世界应当更多地感谢女性和她们造就的世界。
我曾接待过的加拿大一所大学的一位副校长,男性,有一次等候他从居室里出来,等了很久啊。后来才知道,他真的是化妆去了,西装革履,整齐大方,颇有风度。也很讲究的。当然,等候的时间虽久,但也在约定的范围内。对于守时这一点,他不马虎的。
中国男性也有更爱中山装的,女性中也有爱旗袍的。西方女性很多爱穿裙子,甚至冬天还穿裙子。这一习惯也有了中国女性效仿。中西文化交融。
说过了衣,再说食吧。在食上,也讲究美吗?
当然,饥饿之中的人,食不果腹,还能讲究什么呢。到了饥不择食的时候,优先的确实不是美。因此,我们只是在人间衣食无忧的条件下来讨论。
善于料理的家庭主妇,更不要说专业的厨师了,他们是一定讲究美的。有所谓色香味之说,除了吃起来可口、闻起来芳香外,还有色,而且色摆在第一位。
我曾记得一个数字,说美国人的食品有几千种样式,而我们中国人更多更多。在中国,南方比北方在食品的讲究上更多更多。中西差异,南北亦不同。但这种不同还是主要表现在量上。何况,今日发展和进步着的中国,饮食习惯上也在通融着。在北方吃到南方菜,在南方吃到北方食品,这已是习以为常的了。
就荤菜而言,主要原料还是鱼肉蛋品,肉类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鱼的种类也很多。但是经由这些料理进行加工就可以千姿百态、异彩缤纷了。这个加工的过程,正是厨师们大显身手的地方。除了荤菜,素食上也有无穷的讲究,仅面食这一桩就可变化无穷。其中,美学要素又是最重要的。
在一次用餐中,厨师用红萝卜做了一匹马的造型。席中,有一位食者,竟一下子把马头吃掉了。我不好说出口,但心里想:这未免太不文明了。至少应当让人们多欣赏一下这一美丽的造型吧!从“马”脚下吃起也好一点吧!
该说到住了。
住房,在农村,最低限度的是草房,然后是木板房,这在一些边疆、边远地区仍可看到。木板中,有的十分讲究。我在湘西看到过很多,参差不齐。有的很差,木板房四面透风,外面下雪,里面也飘雪花;有些木板房就相当不错,装饰得很美观。
再就是瓦房了。我们农村里的瓦房也有很多种,较差的一种叫“挂墙”,把砖竖起来砌,可减少用砖;另一种叫“实墙”,砖是横砌的,当然结实得多。瓦本身的讲究也很多,最好的是用琉璃瓦,墙的各顶角可以装马头雕塑或其它兽形状雕塑。
这都还只是外部装饰,人们对屋室内的装修更为讲究。现在,内装修所花的钱一般都超过了外装修。高楼大厦,多户人家一起住在里面,那就不是单家独户去装修了;其设计上的讲究主要由工程师们去考虑,虽然每个套房的整体设置也有讲究。
实际上,以上所说到的衣食住都有装饰问题。食品有食品袋的设计,服饰有服饰的设计。食品的装潢往往能大幅提高食品的卖价,人们愿意花钱去买美,为美而付出。服装设计师更是一桩美差,一种让人羡慕的职业。巴黎可能是盛产名服装设计师的地方,当然,巴黎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最后还说一下行。这不只是指走路,也包括我们使用的海陆空旅行工具的外形问题。
人们对走路不会不关注的。有的人走路就有一种风度,谓之风度翩翩。舞台上更不用说了,走路成为演员的基本功之一。舞蹈实际上是行走的升华,恰如歌唱是说话的升华,绘画是对景物的摹写的升华,书法是对写字的升华,亦即追求着美丽的表现形式。
飞机的设计不只是考虑航程,飞行距离,载客(货)量,也非常讲究外型设计。美国的波音与欧洲空客之间的竞争不只是价格、航程、负载量的竞争,也包括外形设计上的竞争。当然,这一切之中,安全可能是第一位的,在此前提下还就有众多的讲究。
汽车是人们见得最多的。对比一下30年前的上海牌、桑塔纳和苏联的伏尔加,再看看今天的奔驰、宝马、奥迪,变化有多大啊。汽车品牌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其中的一个要点就是美学追求。
五、万事标杆
第四节所谈到的,主要是日常生活方面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人们持有基本的美学尺度,自觉不自觉地与美打交道。这是人们看待万物的尺度。
说了万物,现在说到万事;说了日常活动,再说人们在各种专业活动中的美学追求。
在面对一个微分方程组时,麦克斯维尔觉得要加上另一程式后更美。由此方程,他推演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且断言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等,光的本质是电磁波。他所有的这些预言,在30年后(他已不在世)得到了证实,从而创立了电磁学,创立了经典电动力学。这充分显示了美学的力量。
对美的追寻一直是数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古希腊人把数学充当哲学,他们认为,世界是一本书,这本书就是由数写成的。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全部的物理学,从地球上的物质运动,到天体运动,都可由数学方程式表达。
最早,是寻求美丽的数,又称完美数。其特征是,它的因数之和等于它自己。第一个具有此特性的数是6,其因数1、2、3之和正等于6。第二个是28,第三是496,第四个则是8128。第五个是什么数呢?智慧的希腊人没能发现。
第五个完美数的发现出现在16世纪了。这个漫长的历史既表明寻求本身的困难,又表明了人类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唯美主义,而不包含对任何功利的企求。“言必称希腊”似是一个贬义的说法,然而,怎么能够不提及这种唯美主义呢?何况,这种高度的理性主义对于欧洲的复兴与繁荣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为近代的历史所证明。
任何一个代数方程都至少存在一个根。这个结论被称为代数基本定理。对此定理的证明,包括伟大的高斯在内的证明,出现了50多个。不就是证明根的存在吗?为何出现了这么多证明方式?多样化正是美的象征之一,犹如各种奇花异草,犹如诗歌的浪漫情怀,人们在数学中也寻求千姿百态。
古希腊确实创造了许多神话,至今,人们仍念念不忘。即使是今日的希腊人,又即便是今日之希腊已不是欧洲最繁荣的国家,人们依然普遍地敬仰这个神奇的国度。如今,人们最盛大的聚会莫过于奥运会,然而,奥运也起源于希腊。
进入19世纪,德国迎来了一个辉煌的世纪,许多伟大的人物出现。一位哲学家,一位大师,黑格尔也成了影响世界的人物。但他曾说,如果人类有导师的话,那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两位,又正是古希腊的杰出代表。如今,在欧美的大学里,真正的大学里,无不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师,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他们的必读书。他们仍是智慧的象征。
还回头说一下完美数。这并不是因为我本人是数学专业毕业并从事过20年以上的数学教学,主要还是因为数学本身的重大意义。记得美国人曾提出过一个口号:让人人喜爱数学。这不只是一个口号,他们确实为此而行动,而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里说的是人人,每个人,没有例外。当然,现实地做到人人喜爱数学是很不容易的。一般来说,很有意义的事,要实现也就不是那么容易的。
让人人喜爱数学,主要并不在于数学是做许多事情所需要的工具,并不首先在于功利的目的。在法国,更把数学当国学,这仅仅因为数学是工具吗?在我看来,这首先意味着智慧,意味着人的发展,意味着民族文化的繁荣。在一个特别讲究时尚的法国为何如此钟爱哲学?并且,法国历史上确实产生了从笛卡尔到拉格朗日,到勒让德,到庞卡莱,再到布尔巴基学派以来的大批世界顶尖的数学家。这正说明美与数学、数学与美是怎样密切联系着的。这种现象,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有宽阔视野的社会所不可能不关注的根本之计。
几乎所有的数学家是天然的美学家,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是天然的美学家,推而广之,任何一位科学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美学家。他们跟随着美而行走,美伴随着他们向前,向前,再向前。这是科学史的一部分,也是美学史的一部分。
至于哲学家,在我看来,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关注美学,研究美学。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本属于哲学。哲学是什么呢?我看到过对philosophy的一种解释,说philo是智慧,而sophy是朋友,于是,哲学就是智慧的朋友。英汉辞典上又将philo注释为喜爱,sophia注释为智慧,这样,哲学就是喜爱智慧,简而言之,哲学即爱智之学。我不能判断这两种不同的解说中哪一个更确切,但,这两种解说我都很欣赏。
并且,这让我想到,人若想达到智慧,就不能不学哲学,自觉不自觉地与哲学打交道。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间,一些文化程度并不很高的人,当他们显示出智慧时,常常就说着富有哲理的话语,也许他们根本就没听说过什么是哲学。
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更是通过美而与智慧相连接的。它是智慧的源泉,它是启动科学活动的原动力,它甚至就是智慧本身。这样,我们对于美成为人们从事各个领域专业活动的一个标杆,就更不难理解了。
六、艺术在前
艺术先于科学,这大概是无人可以怀疑的事实。这里,我们不仅说到事实,也会论述一下其中的原由:为什么艺术先于科学呢?
科学很有力量,这也无人怀疑。但是,几乎所有的人喜欢艺术,喜欢这样或那样形式的艺术,而喜爱科学的人就不是那样普遍了。不然,为什么美国人还要喊“让人人喜爱数学”呢?如果几乎所有的人必然喜爱,何苦还要喊口号,何以还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呢?并且,让人人喜爱数学这一目标,实现的最好的是法国。布鲁纳(美国教育家)甚至说任何学说可以教授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包括微积分;然而,对这一目标实现得较好的还是法国,而不是美国。在法国,数学堪称他们的国学,许多的母亲,家庭主妇,都有较高的数学水平,法国流行着一种“妈妈数学”。就数学的普及程度而言,美国确实不及法国。毕竟,美国人明白哲学、数学对于他们国家的全面繁荣具有怎样的意义。虽说他们不如法国,但他们已做得相当好了。
这里,实际上涉及科学、哲学、艺术的关系了。
在山脚下,科学、哲学与艺术是各自行走的,它们各自一家。然而,在山顶上,它们合为一家,三者融为一体。在一个高水平的大学里,干脆就说世界一流大学吧,它必定有高水平的科学,可是,它亦必有高水平的哲学和艺术。
对于艺术,我们可能需要稍微理解得宽一点,不一定只限于音乐、美术,文学应当算在其内。世界一流大学一定会有一流的文学院,而且占据头等的地位。
就说音乐吧,我记得十多年前就知道的一个数据:麻省(MIT)曾开设了80门音乐课程,修读的学生高达三千人。我也曾问过我所在大学的音乐系,问他们能开多少课程,回答是30多门。我进而问:能开出80多门吗?回答是:不能。
北京大学曾经是有艺术学科的,经院系调整分离出去了。我们只能惋惜。但北大一直拥有强大的文学院。特别应当提到的是,蔡元培任校长时,亲临课堂,讲授美学,多次开设美学课程。这与他留德期间获得的感受有关,但毕竟是他自己的感受,是出自他内心对美学在教育中地位的感知。
这种三位一体的意义不只是对大学而言,小则对个人而言亦如此;大则,对于一个社会更如此。恩格斯对于哲学的意义作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他说,自然科学家们是必须学习哲学的,而且,他就特别提到了希腊哲学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家们的哲学。我一直深信他的说法是深刻的。
牛顿是数学家、力学家,但他本人又普遍地被认为是自然哲学家,他自己也这样看。
近代以来的欧洲科学家们从心底里感谢以巴赫为代表的古典音乐家,他们认为,是那些杰出的艺术家孕育了他们。我同样深信这是科学家们的由衷之言。近代史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艺术的繁荣具有全局性的深远意义。
一个让我们不堪回首的事实,从另一方面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当中国只有八个“样板戏”的时候,哲学贫瘠到了极致,科学也停滞不前。或许,这不完全是艺术的问题,却也必定是相关联的现象。近30多年来,中国开始走向繁荣,而其中就包含了艺术的繁荣,尽管这种繁荣所可能带来的我们民族的更深刻变化,并不是近在眼前的,却是可以翘首期盼的。
艺术在先可以从两层意义上讲,一是时间上它的出现在先,二是作用上领先,它有领头的作用。
先从时间上说。艺术的历史有了四万年,这是以雕刻艺术的出现为标志的。哲学出现的历史只有两千多年;科学,如果以近代科学为准,只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古希腊已有了物理学,但那是在哲学的卵翼之下的。艺术、哲学、科学,三者的出现,在时间上分别是以万年计、千年计、百年计的。
若以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而论,我们知道,在古中国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中,都有音乐。当然,这种艺术一开始就与教育连在一起,音乐成为了培养人的必修科目。我们的古人就深知音乐与人的成长的关系;也可以说,他们就深知美学及美学教育的意义。
音乐的引领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我们可以从音乐深切感受到人的心灵世界。喜怒哀乐悲,都可以在音乐这种特殊形式中特别鲜明地表现出来,从而具有心灵震撼的作用。音乐表现内心世界,从而也看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并且还可照亮我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从音乐那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远古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看到我们走过的历程,看到我们的奋斗与艰辛。那首《茉莉花》,几乎可以代表我们民族的一种情怀;那首《康定情歌》将永远伴随我们;那首《松花江上》,让我们再也不会忘记日本人的侵略和我们民族的苦难;至于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将一直响在中华大地之上,让我们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保卫我们国家,发展和繁荣我们中华民族。
还有,音乐能让我们听到世界,看到世界,让我们与世界相通,让我们有辽阔的视野。
总之,音乐不只是给我们知识,它也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健康,让我们积极向上。
七、艺术领先
我们进一步来讨论美学在前方的引领作用,这不只是从时间上来看的。特别还进一步讨论美学对于教育、对于大学的意义,宽一点,就会说到人文科学的作用。
人文科学包含些什么内容?它为什么能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呢?为什么教育要看重它呢?我们说过了音乐的作用,但音乐的作用还不能替代整个人文科学的作用。
既然美学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原动力,作为科学殿堂的大学能不重视美学吗?真理是美的,作为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的大学能不通过美而探求真理,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去进一步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吗?
现在,我们从美学对人的思维的发展有些什么样的作用来进行讨论,当然要首先思考一下美学本身的特点。
对于美学研究,必然会有理性的考量,然而,在美学活动中,感性显然特别值得关注。如果说在科学活动中是充满理性思考的话,那么,美学活动中更多出现感性活动,虽然前者之中也不会没有感性的一面而后者也不可能没有理性的一面。
就不同思维的特点而言,在美学探索的活动中,更多运用了形象思维,虽然不可能没有抽象思维的参与;也更多运用了发散思维,虽然不可能没有收敛性思维;美学活动中更多运用了直觉思维,尽管不可能完全没有逻辑思维的作用;还更多运用了归纳思维,虽然也需要演绎思维的配合。
这些不同的思维都对创造活动有重要影响,可是,相比之下,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归纳思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乃至于真正称得上创造思维的,正是这些类型的思维。以逻辑与直觉的关系为例,逻辑一般被认为是小买卖,而真正的大发现、大创造,主要靠的是直觉,靠直接的觉察。
逻辑能力是后天的,直觉则先天就有。在逻辑训练上,一般在中学阶段并不开设形式逻辑课程。然而,古希腊人为我们创造的几何,为后人的逻辑思维训练提供了最好的蓝本。学习几何恰如思维的体操。如果教得好,学得好,就可通过几何而领路到逻辑美,就可以提高审美能力。
其实,直觉能力对于审美水平起更大的作用。如果是逻辑能力通过后天的某种努力就可获得的话,直觉能力在后天也是可以得到发展的。相应地,发散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也都是在后天可以培养,可以发展的。
逻辑美是美,但直觉更美。并且,正是这些更美的思维形态更能引导我们走向创造。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是自觉,是美,首先吸引了他们,引导了他们。
逻辑主要是后天的,直觉是基于先天的,虽然后天也可以发展。直觉,美感,这都是天性,教育就在于爱护和培育、发展这种天性,同时,也特别体现了发展人的创造性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女性有更强的直觉能力,女性有更好的美感,更爱美。这也恰好说明,女性较之男性,更好地秉承了人类的天性。然而,从现今的时代看,男性获得了更多打磨的机会,因而有了更多展示天赋的机会。然而,历史上亦曾有过女性时代。
从小孩身上可以看到对美的天然偏爱,同时,也能看到他们天然的归纳、形象、直觉思维的特点。儿童是生活在形象世界里的,因而,儿童教育通过图画、动画、卡通形象来进行是常见的。他们接受抽象的东西要晚一些,他们对演绎接触的时间更晚一些。正式的逻辑训练,如几何学习,一般是初二才开始的。当然,对于逻辑美、演绎美的欣赏也更困难一些。
父母不一定告诉了小孩,比父亲年长的叫伯伯,年轻一点的叫叔叔,但小孩常能有自己的判断该喊站在自己面前的人是伯伯还是叔叔。我曾碰到一位父亲带着的小孩,父亲要他喊我“伯伯”,他硬不肯,最后喊出来的是“叔叔”,虽有违父亲的交代,却显示了小孩自主的判断。我和这位父亲都只有高兴。
美学,更宽一点,人文科学,常常是想象的,联想的,幻想的,隐喻的,飘忽的,人文科学主要不是靠逻辑和演绎行走的,人文科学所言之道理不是简单的因果表达。实际上,所有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因而,人文科学的学习,更能充分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人的创造力。
为什么高水平的大学无不拥有高水平的人文学科?为什么单独设置的自然科学研究院不能单独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为什么美国人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在大学而不是像前苏联那样从大学分离出去?为什么美国人把一些顶端武器的研究也放在大学而且多是在私立大学?为什么私立大学也那样忠实地有效地为国家服务?
现在,我们国家已有不少人认识到,没有一流的文,不可能有一流的理;没有一流的理,不可能有一流的工。认识到这一点,需要有更深邃的眼光,有更宽阔的视野。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教育的内在逻辑是难以逾越的。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研究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些话既不符合历史事实,又不符合一般道理。这种概全的说法不只是肤浅的,也是很有害的。
工程师,农艺师,工艺师,设计师,厨师,他们的研究可能主要是为了应用。但是,科学家们很多人是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的,没有应用的目的,没有功利的目的。他们研究的项目甚至不在既有的课题清单中,而他们所需要的经费,在一些先进的社会里,是由有眼光的财团支持的,这些财团不图回报,更不直接以任何形式介入研究过程。结果是,许多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里。
希格斯发现上帝粒子是为看应用吗?康德的宇宙起源学说是为看应用吗?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的哲学是为着什么功利吗?然而,人们都公认他们的成就是最了不起的。这就又可以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原理发现不出现在我们中国?我们当下的哲学不需要变革吗?我们的美学研究与教育能不极大地改进吗?那个引领我们前进的学科落后了,我们怎么大步前进?
现在可以简要归纳一下,美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与地位。
第一位的作用是让我们更深切的知道我们是人,而我们是人意味着一切的前提。
第二.这种科学及相关的教育,能让我们更像人,能成为更高大的人,写得更大的人。
第三,这种科学所具有一些特点,足以让人变得更会思考,更聪明,更智慧。
第四,更一般地说,对这一科学的重视是秉承了天意,是上天让我们可以智慧的,而人文科学,尤其是美学最能让我们按天意而成长,而生活。
第五,人文科学几乎引领了其它一切科学活动,由此,人文科学的引领作用是无可比拟的,故而,人文科学的地位崇高的,它的引领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八、客观之美
这里,我回忆起一个真实是故事。华中师范大学有一位学者研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其间,他表达了一个观点,他宁愿用人文学科一词而拒绝使用人文科学一词。
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他认为科学太强势了,科学主义甚至达到了渺视人、贬抑人的境况。但是,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我们特别分述一下这些问题。
首先,他似乎没有把科学与科学主义加以区别。渺视人、忽略人的不是科学,而是科学主义。科学是一个中性词,科学主义则可视为一个贬义词。
其次,科学一词的外延早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初,或者说,在最狭义的理解下,科学仅指物质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如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海洋学、天文学,工程技术不在其列。后来,科学一词扩大使用,此时便有了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之说。
再后就有了社会科学之说,法律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都在其列了。这就更是大大超出了原来对科学的理解。
更后,人文科学的说法也出现了。在某些国家还有了人文科学院,大学里更有了人文学院。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拒绝使用人文科学一说,就可能造成一些障碍。别人都用了,你不用,沟通上也会出现困难。
虽然,在严格的有约定的条件下说到科学时,仍然是指物质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例如,在西方,当他们说到科学课程时就依然是这样。在这样的理解下,数学也不在其列。对于数学,人们也把它区别于数学,但数学并不拒绝说自己是数学科学。
科学一词沿用到现在,有时就几乎包含了一切的学问了,比例说,人们也使用艺术科学这样的词汇。
第三,如果把人文科学只是说成人文学科,这似乎是避开了科学一词,可是,所谓学科就是指某一类科学之下的分支。学科是相对于科学而言的。例如,当我们说自然科学时,相对地,物理学就是它的学科;物理学也可以成为物理科学,相对地,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等等就是它的学科。
又比如社会科学,相对于它的学科就有法律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等学科;而相对于法律科学的,就有民法学、刑法学、宪法学、国际法学等学科。
如果把庞大的内容极为丰富的人文科学只说成是人文学科,是不是适得其反了?是不是反而降低了人文科学的地位?作为人文科学的哲学是相对于什么科学的学科?文学又是相对于科学的学科?它们只是学科吗?只是某个分支吗?
科学一词已经被泛指为所有学问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把哲学这样的大学问只叫做学科吗?有必要把文学这样广博的学问只称为学科吗?
在此,我们不妨把人文科学之下的几个重大方面的学问稍详一点予以说明。
所谓物质科学就是直接关于物质的科学。因而,它不是人文科学。并且,数学不在其列。数学不属于物质科学,数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当然也不属于人文科学,但人们称它是人文的近亲。不能说数学可描述物质世界就说它是物质科学;数学也能描述社会,按此道理,数学岂不也是社会科学了吗?数学也能描述人文现象,比如描述语言,但不能因此而认为它属于人文科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三者之中,人们认为数学与人文科学的距离更近,故称之为“人文的近亲”。
为什么称数学为人文的近亲呢?古希腊人认为数学产生于休闲。数学实际上产生于人的心灵。有无数美妙的数学公式、定律及相应的符号是没有现实模型的。数学家在创立它们的时候,一个最主要的尺度就是美学,是美学引导了他们的创造。因而,数学的产生最能表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的无边的力量,人的心灵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数学创造中显示出来,数学创造显示了这种力量。
钟爱哲学、钟爱智慧的希腊人,是把数学充当哲学的。人是如此神圣和奇妙,而这一点首先是通过哲学和数学表现出来的。回想起那个美妙的0.618,说它产生于数学可以,说它产生于哲学也可以,这又都产生于人美妙的心灵。
我们就可以说美学直接来自人的心灵。而美学正属于哲学,是哲学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在这个家族中还有伦理学,它在古希腊也早早出现,而伦理学直接涉及的是行为美学,人的语言美、举止美都含于其中,它们是心灵美学自然的延伸。
真善美,在这个顺序中,美排在最后一位。但它们是紧密相连的,真,说的是天伦;善,说的是人伦;美,则贯穿于这一切,并且还可度量这一切。
文学属于人文科学应当是毫无疑义的。所有的小说都有人物,《红楼梦》这样的巨著中,人物数以百计。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实际上就是美学的胜利。
文学中有诗歌。诗中有完全写景的,即使在这类诗句中,也是以景抒情,还是人的表现。
哲学之中不是还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吗?哲学所探讨的问题归为两大类,一类是问:宇宙是什么?物质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另一类是问:生命是什么?人是什么?当然其中也包含了美是什么、伦理是什么 这一类问题。
宇宙或物质或时间的历史已有了一两百亿年,太阳的历史约60亿年了。人类的历史,不足一亿年,也不足一千万年。截止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的历史为382万年,随着新的考古发现,新的化石发现,这个数字可能变化,即使如此,相对于自然历史,人类可是十分年轻的。
然而,到现在为止,有了康德学说,又有了希格斯的学说之后,关于宇宙的起源已经基本上弄明白了。可是,人是怎样起源的?意识是怎样起源的?至今还不清楚。
对于这一还不清楚的问题,科学在研究着,哲学在研究着,并且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虽然哲学有超出人类的研究对象,但其主题是人的问题。因而,哲学当之无愧的属于人文科学,并居于特别重要的位置。美学作为哲学的主角当然也处在特殊的地位。
这一节的最后还说一下史学。
我问过不少的史学教授:历史学是否属于人文科学?得到的是同一个肯定的回答。
我为什么要问一问呢?因为较之文学、哲学,对于史学的相关结论,我的把握小一些。
一切都在历史上,因而,一切都可有相应的史学研究。比如说,有动物史、植物史、海洋史、冰川史、山脉史、江河史、地球史、宇宙史、地震史、海啸史——还有科学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也有史学史。
然而,人物史是更重要的,人类史,民族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以及人的无数活动的历史,无数人物的历史,无数人物扮演的无数故事的历史。
我们已提到过,相比而言,人类是十分年轻的。鸟类已有了一亿多年的历史。恐龙存在于6000万年之前,也大大早于人类历史。地球更是有了约50亿年历史,至于宇宙则已存在了一百多亿年,也有人说宇宙已有了200亿年历史。
可是,这一切大大早于人类历史的的事物,其历史的研究都是由人类去做的。它们各自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人类为它们写下历史并成为历史学。
我不会满足于仅仅由史学家告诉我说史学属于人文科学,我一定还会做更深入和更具体的思考。而这种思考的结果是,我更深信史学属于人文科学。
当然,史学不会不研究社会史。但是,史学也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时代的人物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演变的。典型的社会科学是社会学、法律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史哲都不在其列,虽然它们都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涉及社会。
九、主观之美
儿不嫌母丑。在儿女看来,无论怎样母亲都是美好的形象。这当中就包含了情感的因素。
并且,在儿女心中,更亲切的语言来自父母,这种亲近,亲情,就更容易让儿女感受到父母的语言美。很可能,这也与对父母心灵美的感受有关。
还有,我们流行着的说法: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当然也属于主观美之列。美与情相连,美与爱相连。相濡以沫,恩爱长久,必然伴随着美感的持久存在。反之,美感的消失,即意味着美与爱的行将同时消失。
当看到美的事物时,心情是愉悦的;而当心情是愉悦的时候,更容易看到事物(当然也包括人)可能包含的美。后者进一步说明,主观的东西很起作用。
“情人眼里出西施”,其中的“西施”就可以不一定是人,而那个“眼”是戴上了花镜的眼。
当你对山水有情有义的时候,你就会像一首歌那样由衷的唱出:山也美,地也美。
即使是住在黄土高坡的人,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家乡美。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这里有我的黄牛,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蒙古大草原上流唱着的一首歌,它经典地把草原,河流与父母联系在一起。在歌里唱着美好,把美好放在无数歌曲里。
更有中华美、中国美的无数赞歌。因热爱它,从各个角度看,它都美丽;又因深感中国美丽而更深切地热爱它。在情感的诸因素中,美感是最积极的成分,它让情感变得更为浓烈和恒久,它让这一切酿成一杯杯美酒。
主观的美就这样与情感相连,但主观的美常常是附着于或作用于某种客观对象的。或者说,在主客观之间有一座情感的桥梁,它就是美构架起来的。广义地说,人就是透过美丽与世界相通的,透过美丽与天地日月神往。
神往,非一般的交往,没有美丽的介入是难以发生的。主观美在客观上可改变其审美对象,这就是主观的作用,知情意都起作用,但情的作用更为突出,或者说主观性更强。当主观波动,例如,情绪波动时,其美感作用的对象也可能发生改变。在这里,“客观决定主观”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
有一见钟情之说,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认知,不是意志。直觉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然而,正是直觉思维之中容易包含主观成分,尤其包含情感的作用。
在直觉能力方面,一般来说,女性强于男性。为什么呢?天性。女性较之男性更多地秉承了天性。女性较之男性,能更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也更多的表现了人的天性,她们对美的直觉力超过男性。只是由于另一些原因,特别包含一些社会原因,使得女性的这些可贵的天性不一定在后天能得到充分发展。
男女之中都有多愁善感的人,但女性更多。这一事实可由同样的道理来说明。而在人间,大都也视女性的这种特点本身就是一种美丽,就成为被歌颂的对象。谁会去赞颂寡情寡义,无情无义,更不要说赞颂绝情绝意了。绝情绝意是被鞭挞的对象,这种鞭挞与对美的歌颂是文学的同一景观的两个方面。
这样来看,主观美虽是主观的,却又不完全是主观的。这可从两个侧面来看,一方面,主观美客观地存在着;另一方面,主观美常与一定客观对象相连。
也正因为存在着这种关联,主观美才可能成为研究的对象,主观美也可以被把握。
回头来再分析“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纯粹的观察,亦即不带“情”的眼,所看到的本应是同样的景象,谁看都一样。这似乎是客观不随主观变。但那个主观戴上了情的眼镜的时候,“客观”就变了,甚至很一般长相的女子也成了西施。换言之,在“情”的作用下的“主观”,把“客观”也改变了。
主观这个词是中性的,为什么主观主义一词变成贬义的了呢?客观也是中性词,似乎客观主义也成为贬义词。这样,人们似乎平等的看待了主观和客观。可是,在我们现实的环境下,人们好像对主观主义有更多的反感。
顺带联想到个人(或个体)与集体这两个词,它们都是中性的,但是,在我们当下的环境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受到的待遇是不太平等的。这是为什么呢?好像集体主义是美丽的而个人主义是丑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然而,近代的世界史可以证明,奉行集体主义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奉行个人主义的社会带来了繁荣,全面的繁荣。这种现象又怎样看待呢?
同一个问题在体育的集体项目上可以看到。在奉行个人主义的地方,团队精神更强;反之,团队精神不太强。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实际上并不难解释。人们从个人的体验出发去感受团队的重要性是自然的,因而维护这个团队也比较自然。相反,人们从团队去感受个人的重要性就有所不同了,当集体被视为高于个人的时候,个人的主动性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两种主义的不同结果。
从逻辑上讲,是因为有个人才有集体,而不是因为有了集体才有个人。
若从观念上看,每个个人可能都有一个观念;集体的观念是什么呢?它从哪里来呢?如果它有一个观念,那肯定是集体中每个个人有一个共同的观念。个人的观念可以称之为主观,而那个“共同的观念”是基于这种主观的。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集体真正能形成共同的观念是颇不容易的。组织行为不能决定观念的一致,共同的行为与观念的多样化的同在,需要高超的组织行为。这涉及对行为美和观念美的不同美的不同感受及其在组织行为上的反应。
我们首先肯定的,是主观美的存在。但主观美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了主观所作用的客观对象的多样,以及这种多样性对主观感受的影响。
十、客观之美
美都是主观之下的产物吗?都是主观生成的吗?尽管与客观有关系,但仅仅是有关系吗?有没有与主观无关的美?有那种“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的美存在着吗?换句话说,有没有客观美或纯客观美?在以下的讨论中,这个“纯”字不在十分必要时就不再特别提到了,正好比,这跟不必说纯主观是一样的。
具体一点说,有没有在什么人看来都美的东西?有没有无论什么人以无论什么样的眼光去看都美的东西?
好像整齐才美,人们的穿着大都讲究整齐吧。
一支队伍行进时,也讲究整齐吧,那些树木最好也是整整齐齐生长着、排列着更好看吧。单栋的建筑物和群体的建筑物也讲究整齐吗?实际上,与整齐美相对,也有零乱美。
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是美,但也有人欣赏披头散发;有人喜欢西装革履,也有人喜欢嬉皮士打扮;有人喜欢衣冠整洁,也有人喜欢随意而着。这样,似乎整齐、整洁并不是客观美的标志。
简洁美是否具有客观性呢?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是美的吗?一幅繁荣的图像,有人看来是杂乱无章的,却也有人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和美妙。这样,好像又与主观有关了。客观性消失了吗?这可能是审美水平的问题,然而,审美水平就是一个主观因素。再换个角度说,有时也并不完全取决于主观。
那些从繁茂中能看到美的人,事实上经历过化繁为简的过程,虽然可能是很快完成的,或者说,他有从繁茂中看到简洁美的能力。这说明简洁美还是具有客观性的,假若客观上并不存在,他又怎么能看到或感受到呢?可是,这么一说,又与那个感受者的主观有关了。这又是主观相连的客观而不是纯粹客观了。
对称美是不是客观美呢?人的四肢五官都具有很多的对称性。两眼、两耳、两腮、两手、两足,都对称的。口中的牙也很对称。这不是天然美、客观美吗?
然而,几乎是美的杰作的维纳斯雕像就是“断臂的”,残缺的。这恰是残缺美、非对称美。如果谁要是为她加上一条完整的臂膀,那就反而是不那么美了。
一般认为,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与奇异美是构成客观美的要义。对于前两要点,我们已有所结论,现在来讨论和谐美与奇异美的客观性问题。
先说奇异美。
再怎么奇怪的东西,看多了,也不奇了,见怪不怪了。奇异的东西还奇异吗?见怪不怪了,还奇吗?
不少的哲学家喜欢说本质,似乎把本质看清了就把一切看清楚了,而他们总认为自己很高明,自己把一切都看清楚了,于是很喜欢谈论本质。
这也难怪,哪有哲学家不认为自己高明的。
说道哲学,不可能不想到希腊,而本质主义正源于希腊。理性主义、自然主义、客观主义、本质主义都以希腊哲学为源。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哲学,为近代科学开辟了道路。可以说,近代自然科学的繁荣正是理性主义哲学的产物。对本质对规律存在的确信,让牛顿、笛卡尔这些人物一往直前的进行探索。宇宙是一本书,这本书是用数写成的,这成了他们的信仰。微积分的出现,解析几何的出现,的确美妙无比,竟可以通过它们来有效地描绘世界。
但是,人的心灵与精神能用它们描绘吗?这种怀疑导致了新的哲学流派的产生,但这是很晚的事了。19世纪初出现的存在主义,其矛头直指本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是一个有力的命题。没有存在,本质从何而来?
本质从何而来?哪有什么本来之质?一切事物都是生成的,都不是原本就有的,都是“无中生有”的。在事物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才形成和获得自己的质。因而,称之为特质、性质更为恰当。从质与量的相对关系去看待,就更好理解了。
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排除了人,而存在主义以人的发展和存在为前提。客观主义排除了人,当然也就认为存在主观之外的客观美。
本质主义、自然主义很容易把自然或本质的来源归于上帝。还有什么是产生在自然或本质之前的呢?只有上帝是全能的,完美的。上帝只用一只手就把天地日月推动起来,并按照牛顿发现的定律在运转着。这类伟大的科学成就也自然地被认为是理性主义、本质主义的胜利,是上帝的显灵。
美也被认为是本质的东西。
事物的运行,小到粒子,大到宇宙,都是那样美妙和谐地展开着。当人们看到这种和谐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美,乃至感受到了美的无比力量。
如此壮观的画面,能不让人感到美的客观存在吗?其中,必然包括了对和谐所产生的愉悦和欣喜感,这也就是美感的一种形态。
在微观与宏观之间,还有人们见到的许多画面,包括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许多事物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其中所显示出来的和谐就是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的主要原因之一。和谐是美的基本内涵之一。相反,就可以问问:紊乱、凌乱能让人产生美感吗?在此情形下可能发生的心烦意乱会不与美冲突吗?
尽管我们看到,如此壮观的客观美都还是人用自己的主观去发现的,但这只能说明,客观美在主观之中客观地反映出来了,客观美被客观地发现了。
把对客观美的认识归为人的理性活动,把对主观美的认识归为感性活动,这应当不是一种绝对的划分。
简洁、对称、和谐与奇异,这似乎是客观美的几个客观尺度,然而,这一尺度本身就是人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中就包括了对人在这些因素面前产生美感的可能的估计。这是感性影响之下的理性判断。
主观美注入了人的思想、精神、情感,这已是很明显的事实,然而,引起美感发生的那些要素还是有一定客观性。也就是说,让人产生美感的真正尺度是存在着的。没有客观性,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美学怎会产生呢?
可以说,只要承认人性的客观存在,就会有对美的客观性的认可,就会承认主观客观地存在,客观主观的存在。
无论是客观美还是主观美,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主客观的融合。这不是二元对立。
承认一元,这个一元就是人;或者说,主观美与客观美能在人身上统一起来。
十一、美与美学
人有人学,书有数学,物有物学,天有天学,地有地学,美有美学------无论什么事物,都可以有关于这个事物的学问。只是看人类是否研究到了。
人所组成的社会越来越发展了,它变得丰富了,也复杂了。研究它的学问自然出现了很多很多,例如,法律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它们构成了一大门类,叫做社会科学。
关于天、地、时空一类的学问,被称为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水文学、冰川学、海洋学------这当然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
曾有人说科学只有两大类,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是一个很片面的概括,还有一大类,一个特别丰富也特别重要的门类,那就是人文科学。诗歌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呢?尤其是辩证逻辑,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思辨的心理学、各种各样的艺术类学问,属于自然科学吗?还可能属于社会科学类吗?
关于人属于社会,因而人文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切都属于宇宙,一切学问都属于宇宙学了吗?此外,说人属于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应当首先看到,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是后生的,因而,更应当看到:社会属于人。进而,社会应当因人变革,因人而发展和进步。
美学属于哪一类科学?属于自然科学吗?属于社会科学吗?关于社会美,这只是美学的一个子课题;自然美的内容很丰富,也只是美学的一个子题目。
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三大类中,哪一类历史最悠久?哪一类最晚?最早的毫无疑问是人文科学。《荷马史诗》,《离骚》,这都是有两千年以上历史的著作。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至今也有两千多年了。自然科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即使从牛顿算起,也有了三百多年历史。社会科学呢?“社会科学”一词,通常认为是从19世纪方才出现的。
社会科学的实际出现是不是更早呢?正像自然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样,社会科学在那里也可以看到,例如,有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然而,若类似地以牛顿那样系统的自然科学为标志,系统的社会科学大约可以追溯至古典大学早期的法学,这不过是八九百年历史。
事实表明,人文科学的历史远比社会科学悠久。逻辑也能证明,人类的学问首先是从思考自身开始的,是从对直接表现自身的事物和现象的研究开始的。后生的社会及相关的学问必然是出现在其后的,或许紧随其后,但必在其后。
社会与人的关系始终是被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观念上,有着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的基本区别。实际上,社会本位观是具有欺骗性的观念。这种虚伪性和欺骗性正为马克思所揭示过。
什么是社会?马克思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按这种说法,显然是基于个人的,单个人的,社会不过是单个人的联合。社会无非是一个共同体。马克思怎样看待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呢?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在说个人的本源。
社会或共同体是有不同性质或类别的。马克思将其分为虚伪的、虚幻的、冒充的和真正的四种情形。什么是真正的共同体呢?“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每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在这段话里,人及其自由是至高无上的。那种联合应当是“自己的联合”,从这种联合中应当获得的是“自己的自由”。人,自由,自己,这是闪闪发光的一些关键词。
马克思还说过,“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对于这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我们在后面还会进一步讨论。人是美的存在,对于这样一个论断,马克思的话实际上也体现出来了。
我们还是叙述一下包含了美学的人文科学的命运。前已提到,有人认为只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类知识;现在,我们所要指出的是,这种观念的实际背景和它所带来的实际危害。当然,这也就是在说美学的命运以及它不佳的命运所带来的后果。
从正面来说,中国的唐代是艺术繁荣的时代,同时出现的是整个社会的繁荣。在古希腊,那也是艺术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有全社会的全面繁荣。近代中国,近代欧美,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
这些现象和事实,这些历史以及存在于历史之中的逻辑都表明,人的命运与人文科学命运的高度一致性。
就在那个只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的观念存在并极大影响中国社会的那一段时间里,全国只剩下八个样板戏和语录歌。而戏中的人物大都是斗争中的英雄,其所歌颂的是所谓斗争性、阶级性、社会性。从艺术到一般艺术,都倾向于否定人性。美本身被认为是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容。
美学及其最紧密相关的艺术学、心理学、哲学那时所受到的摧残尤为严重,许多科目近乎取消。
这就是当时人文科学的命运,文学成了政治文学,史学成了阶级斗争史,哲学也被纳入政治学。这样,人文科学当然事实上被否定了,被消失了,人随时可能被批,被斗,被划定为各种“分子”。
1978年之后,是中国人文科学得以复兴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伟大成果也在于人的解放。人的命运与人文科学的命运的一致性,在这个中国人值得记住的时期,从正面再次得到印证。
至今,已有了35年历史。这个35年来,中国艺术达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境况。虽尚不能称之为盛世,但是,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确实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而广大的普通民众都可自由地参与其中,也欣赏其中呈现的美丽。
这一时期,被取消的心理学得以恢复;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出现了一个繁荣的时代,莫言的成就也是中国当代文学成就的一个代表,哲学已不再是政治学的附属。那种“政治挂帅”的年代,后来为“以经济为中心”的新时期所取代;希望中国能进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兴时代,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届时,中国的哲学事业,中国的美学事业,都会迎来一个更加繁荣的新时代。也唯有如此,中国全方位的繁荣才可能出现,唯有如此,才可能有我们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美学教育
美学何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人鲍姆嘉通(1714-1762)有一本专著《美学》,此后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的教育出现于何时何地?这又是一位德国人席勒,他在《美感教育书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美学教育。今日所称之美育并非专指美学之教育。
在中国,是谁首先开启了美学教育呢?
这仍与德国有关。留学德国回来的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首开了美学课程,并亲自教授。
从大的方面来看,美学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
主观美和客观美,只是对美的某种划分,而并非对美学学科本身内容的划分。一般认为,美学分三大领域:1艺术学;2美学心理学;3美学哲学。
艺术学是学,是艺术原理,是关于艺术的理论探讨。艺术与艺术学的关系,就如同美与美学,数与数学,人与人学,物与物学,天与天学的关系一样。
艺术是美的,美又表现为艺术的。所以,艺术学是美学的当然代表或首席。美学活动无处不在,艺术活动也就无处不在,追求美与追求艺术也就是一回事。所以,艺术活动又是美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艺术学成为美学的基本内容。
美学心理学必然是美学的重要内容。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审美能力与发展水平,这都属于美学心理学的讨论对象,它广泛地存在于美学活动之中,并且可以说,美学活动几乎都能归结为美学心理活动,包括美学行为。
关于人的研究,从大的方面看,就是生理研究和心理研究两大类。生理学方面包括了众多领域,然而,相比而言,心理学的研究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神秘。
在发展中国家,老百姓有了生理上的疾病都不一定上医院,往往是重病之时才去求医。至于心理上的疾病,他们决未想到去上心理医院,也没有心理医院可上。
在发达国家,心理疾病较之生理疾病更被重视。于是,心理保健,心理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都普遍地开展起来。心理医生和心理医院大量涌现。
我较早记得的一组数据是这样的:美国每年念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是4万名,每年培养心理学博士4千人。心理医院遍设于全美。学校里普遍设有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心理服务机构,这成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心理学所属的学科必然很多很多,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病态心理学,临终心理学,创造心理学,交往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美学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概言之,凡人类活动的领域,都会有在该领域的心理活动,都可以有相关的心理学。
人的心理还与所在的地域、民族、文化、传统因素等有关,心理发展水平更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育发展有关。所有这些,较之生理科学确实有许多不同特点,有更广泛的研究课题,有更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时下,德育常被孤立于其他方面被提出,被强调。其实,有两点可能是被忽视了,一是,并没有离开实际教学的单独的德育,有一种被称为德育课的课程,实际上也在教学之中;二是,有关的德育,更准确地说,应是伦理学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几乎全部与心理学有关。道德可分析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践行(或修养)这样四个方面,四方面全都是不同的心理表现。
有离开教学的德育吗?有离开心理教育的德育吗?
在人的任何一个活动领域里都有道德问题,然而,任何道德问题都表现为道德心理问题。这所说明的,仍然是心理现象的普遍性问题。当然,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心理学的普遍性及其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同时,审美心理活动的普遍性同样表现出来。
曾经在一段时期里对政治特别强调。其实,政治活动也只是人类活动的领域之一,且一般情况下,在此领域活动的人都是相对的少数。另一方面,这一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也是必要的,不过,人们并未十分看重。
按照中外辞典的解释,都一致的把政治视为权利的配置和不同阶级人群间利益的调节。因而,政治并不存在于学校,学校研究政治学,这与从事政治活动是两码事。当然,美学中的社会美学包含政治美学,因而也会涉及美学心理学。
最后还简要地说一下美的哲学。美学本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可是,美本身又有哲学问题。
对美的思考就形成美学或关于美的原理、理论、思想之类,而对美学或美的理论的再论理,就是美的哲学了。正如一般哲学所主要问的不是:“什么是××”,而是“××是什么”一样,美的哲学所探问的是“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另一种问法是:美的本质是什么,不过,我本人不太爱用本质一词,因而,也就只是问:“美的实质是什么?”“美的特质是什么”?
在英语的表达里,本质、特质都可用同一个词essence.在汉语里,“本”字可能意味着本有、固有,因而,我不太使用“本质”一词,尽管在理解上可能差别不大。事物的质也是一个生成过程,且质本身也有发展变化,所以,关于固有、本有的说法,我很忌讳。
美的特质之一可能正好是它的流动性。今日感觉之美,明日不一定了;此人感觉之美,彼人不一定有同感;此国此地之美,他地他国不一定是美丽的。这与人的视角有关,与审美水平有关,与传统文化或观念也可能有关。
九寨沟、张家界,可能所有人看来都是美的,但未必所有人的审美视角都是一样的。
有没有永恒的美、永远的美,蒙娜丽莎永远美吧,西施永远美吧,这些永远的美正凝结了画家们想象的历程,体验和感受的历程。于是,美被凝固下来了,可是,这个凝固也是一个过程。美因无所不在、无人不爱而永恒,在流传中永恒。
十三、美育问题
较之专门性的美学教育,美育更广泛地存在着。因而,当美学教育被称简为美育时,其含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所有的教师都需要有美育活动,却不是每个教师都必须且都能够进行美学的专门教育的。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有德智体美四个字。但是,有一段时期,只提德智体,在正式的文本中都曾出现过只提三个字的情形。这正是那个大动荡时期,正是那个把美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连在一起的时期才出现的情形。
还有过五个字的提法,即德智体美劳,加了一个“劳”字。为什么加上“劳”字呢?相关的历史背景我不很清楚,是不是出现在特别强调劳动的某个时期呢?按照对劳动的理解,曾经有过十分片面的观念,就是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算劳动。这里,包含着两方面的不当,一方面,否认了精神劳动也是劳动,另一方面,关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这种划分也不十分科学。
有一个关于“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说法,这一说法就包含了一些误解。其隐含的意思,就包含了教育不是劳动,教育不是生产。然而,事实上教育是精神劳动,教育是精神生产,且是关于人自身的生产,或关于人的再生产。
德智体美,这四个字的顺序,一般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但现实中的片面性是很明显的。对于德,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现实中多是把政治道德排在首位;二是忽略了学校德育并不孤立的存在,即使是专门的德育课程,它也是以教学的形式出现的,而当德育在课堂上进行教授时,它就是智育的一部分。如果把德育孤立开来,实际上是在削弱德育。
必须进一步说明的是,政治道德只是道德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这个小部分不存在于学校。因为学校里本没有政治。按照中国和世界上的百科全书一类的著述解释,政治只存在于政府和军队。为什么我们的德育曾经是那样缺乏实效呢?原因不只一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德育的片面解释。
在实施的方式上问题也不小。例如,说教的东西多,不适当的强调也多。
事实上,道德问题所包含的,不外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践行。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心理学问题。所以,没有良好的心理学素养,德育就失去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师队伍中,亦曾有过十分优秀的德育教师,他们必定是事实上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等方面有很优秀的表现。
特别要指出的是,美育的作用是全面的,必需的,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决定性的。
美丽,多是就形式而言的。但是,没有完全离开内容的形式。如果一个人拥有美貌,但是当他内心有毛病,甚至十分龌龊时,人们的美感就会消失。
通常我们使用美好、美满、美观、美名一类的词,这就意味着,美感常常是与满意、与良好、与名声等联系在一起的。
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所直接表现的活动是智育,然而,又必然包含着美育和德育,优秀的教师包含着积极的美育和德育,没有经验或尚不成熟的教师就可能缺乏这方面的积极内容,还不能排除少数在这方面起副作用的教师。
让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想。对于他们所面对的教师是否有丰富的、渊博的知识,这一点,他们并不容易很快认识到。然而,对于教师的言谈举止,他们是可以迅速有所反应的。对于教师态度的亲和,语言的清晰,思想的活跃,他们会有感觉的,在这些感觉中,最重要的、最起作用的,就是美感。
语言美、举止美,这是基本的。
对于语言,前提当然是学生要听得懂。这与认识水平有关,也与审美水平有关。审美水平在更深刻的认识下提升;认知水平也在审美水平的助推之下深入。
对于语文教师(包括外国语言文学的教师),这方面的问题很好理解。音乐教师也有语言美的问题吗?音乐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一种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因而,美感的作用更为突出。美术亦如此,人们往往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美术是空间的艺术。请注意,美术这个科目名称中就有美字,没有美,还会有美术吗?
音乐里面,就声乐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声类就是美声。交响乐大约是音乐的最高形式了,在声乐之中,当然少不了美声。
对于音乐的鉴赏,最恰当的修饰词,可能就是美妙了。这就包含了对美的形式与内容的同时评判。美似乎是指形式,妙似乎是指内容,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美之不在,谈何妙焉?妙之不在,美在何方?美从何来?
德智体美,美是排在第四位的,然而,其作用是不亚于其他任何一方面的,它的特殊作用是必要的,无可替代的;对于一个人,其作用是永远存在的;对于一个团体,一项事业,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永远不可或缺的。
美及其教育在其他各个方面的作用,还是我们随后要继续深入讨论的论题。
十四 三位一体
科学,哲学,艺术,这三者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前已提到,论历史,艺术若以雕刻的形式计,约有了四万年历史;哲学以希腊为准,不过2500年;科学若以牛顿为起始(系统的科学必以此为始),则不到四百年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差如此之远的三个方面会有什么联系呢?
艺术当然是美的当之无愧的直接代表。因而,这三者的关系问题,就包含了美学的作用于地位问题。这也正是我们要讨论三者关系的原因之所在。
显然,我们是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来讨论这个问题,其必要性几乎是不言自明的。
似乎可以这样说,在山脚下,三者各自一家;在山顶上,三者一家,三者融为一体。
又要回到古代,不过,自然也是站在今天去分析古中国和古希腊的教育思想。
先说中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都是指教育内容。其中,美学的因素不仅明显,且分量很重,地位很高。数,可以勉强说得上科学。但哲学的内容,连这类勉强的内容也难有。这是与古希腊差异较大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不是没有哲学,但不在“六艺”之列,尽管孔子的教育是不可能没有哲学的。
关于中国古代哲学,冯友兰先生在他的著述《中国哲学简史》中有过精辟的论述。其主要论点是:中国古代也不乏杰出的哲学家,诸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王充、朱熹、杨简、王阳明、顾炎武,以及近代以来的王国维、梁启超、胡适,还有熊十力、金岳霖、贺麟和冯友兰本人。
冯友兰先生提出了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的概念,“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讨论形而上学的对象,”“负的方法的实质是:对要探讨的形而上学的对象不直接讨论,只说它不是什么;”他进一步指出:“西方哲学从不证自明的公设的概念开始,而中国哲学则从直觉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哲学的历史上,正的方法始终未曾得到充分的发展;或者应当说,它被过分地忽略了。因此,中国哲学里缺少明晰的思考;这是中国哲学往往被视为简单的原因之一。(这里的原话都引自冯友兰所著,赵复三根据英文版所译的《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301页。)
事实上,中国的科学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西方有如《几何原本》这样的著作,它就是从公设的概念出发而进行逻辑演绎的。中国历史上亦曾有过许多关于几何方面的发现,如勾股定理,然而,同样缺乏正的方法,因而不构成系统的逻辑体系。也可以说中国有几何,却没有几何学。在物理学方面,当然也就没有牛顿那样严密的、系统的理论,没有从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出发的逻辑论证。
对感性的过分崇尚妨碍了中国科学、中国哲学的发展。这是至今都仍然值得注意的问题。
现在来说古希腊的“七艺”。“七艺”是指: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
首先是,“七艺”中没有“六艺”中的射、御这一类技术性的或形而下的内容;“七艺”中明确的列出了辩证法这样的哲学科目;“六艺”中也没有天文学这一类的科学。
对于“七艺”的内容,按古希腊人的观念,实际上只有两大类,一类是哲学,一类是艺术或文学艺术。文法、修辞、音乐当然属于艺术。其余都属于哲学了。
如果按今天的观点看,古希腊人所说的哲学应是两部分,一部分是科学原理,如物理学、天文学、几何学,另一部分就是正宗的哲学,形而上学,辩证法。
按照这样的分析,那么,古希腊的“七艺”正体现了科学、哲学、艺术的融合。古希腊确实是站在山顶的。一些著名的希腊哲学家,他们的著作是哲学,又是科学,同时又是诗画般的艺术,真正达到了三位一体的境界。
为什么在一种高境界下三者融合?为什么在山顶上有三位一体的现象呢?三者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吗?这三方面又是怎样实际联系着的呢?
历史本身不一定是演绎的逻辑,历史不是演绎出来的。演绎所体现的必然性很难说清楚历史现象。演绎不可能解释英国为什么出了一个牛顿,也不可能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为什么出了一个希特勒,不可能解释日本军国主义又为何那样疯狂,那样残酷,那样摧毁人类良知和人类文明。
然而,历史确有它自身的逻辑。比如说,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是先有艺术,后有哲学,再有科学。这表明,人首先是思考自身、表现自身开始的,很直接的将所见所闻再现出来,并把自己的想象和追寻添加进去,这样,摹写就成了绘画,说话就变成了音乐,走路就提炼成了舞蹈。艺术会如此自然地最先出现。
从总的历史顺序来看,哲学确实先于科学原理产生。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这不能全由希腊人的智慧来说明。把哲学做到很高很深的地步,这样的学问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出现了的,这个事实应当是表明了希腊人独具慧眼。可是,就在古希腊时期,不仅有了哲学,同时也有了科学,例如,亚里士多德就研究了物理学。但这正是在哲学的视野之下的工作。
但是,如牛顿那样系统的、建立在严密逻辑之下的物理学,并没有完整的出现在古希腊。为什么牛顿这样的工作在希腊之后呢?恰恰是古希腊哲人们,包括毕达奇拉斯、阿基米德、欧几里得,他们创立的逻辑方法为牛顿所采用。
并且,牛顿本人就将他的学说称之为自然哲学,连他的数学也被称为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人们还公认牛顿不仅是科学家、数学家、也是哲学家,虽然他是受益于希腊哲学的哲学家。完全可以说,是希腊人的理性主义哲学照亮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道路。
从总的历史顺序看,人类首先是从思考人、表现人开始的;其后,就把人和自然都加以思索;再后,就是仅对自然的考察了。这个再后,正是科学原理的发现,而那个“首先”就是艺术。这正表明了历史自身的一种逻辑。
让我们归纳一下以上讨论的要点:
1艺术或美学活动,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
2艺术或者美学在三位一体的融合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3历史发展的自身逻辑与三者内在关系的逻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历史的逻辑与自然的逻辑,给了今天以什么样的启示呢?尤其,给了自然科学家们以怎样的启示呢?艺术应当怎样看待自己呢?哲学应当怎样看待自己呢?社会应当怎样看待自己呢?尤其,大学,生活在大学里的人们应当怎样去思考历史以及三者关系的内在逻辑呢?
一个核心的问题,关切我们主题的问题,仍然是美学的历史地位以及其现实意义。
十五、站在今天
历史能给我们什么启示?逻辑能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今日的我们所要思考的。当然,我们不能不深入讨论到艺术的地位,美学的地位问题。
恩格斯是一位对自然哲学有过深入研究的人,他的代表作《自然辩证法》,对众多的历史和原理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围绕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将特别提到他在这一著作中提及的几个观点,并且,对他的这些观点给出笔者的阐释。
1. 他盛赞了文艺复兴,称赞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2页)。在此,他提到了达·芬奇,称他不仅是大画家,还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又提到了丢勒,他是画家,铜板雕刻家,雕塑家,建筑师;还提到路德,他创造了现代德国散文,创造了成为16世纪《马赛曲》的充满自信的赞美诗的词和曲。也可以说,恩格斯认定了这些巨人在艺术、科学上的三位一体的融合。当然也是赞美了那个时代。
顺便指出,正是达·芬奇把希腊人在几何中作出的中间比称为“黄金分割”。
2. 这个时代源于希腊时代,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没有超过那个时代。“18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低于希腊古代。”(同书第265页)也可以说,近代的自然科学尚未如希腊那样进行过哲学的思考,换言之,尚未将科学原理与哲学融合起来。并且,恩格斯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同书,第285页),这里的“理论思维”即指哲学思维。
3. 以上所引的,以及随即要引用的恩格斯的话,虽然是130多年前说的,却像是今天说的一样,一样对我们会有深切的启示。他说:“有两种形态对现代自然科学可以格外有益”(同书,第286页),“第一种是希腊哲学”(第287页);第二种形态恰好离德国的自然研究家最近,这就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同书,第187-188页)
落后的德国,在进入19世纪之后,获得了极大发展,在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全面繁荣,并且成为了19世纪时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不是德国的自然科学家们聆听到了恩格斯的声音呢?是不是他们想到了达·芬奇,想到了丢勒呢?
有一个事实是肯定的,德国的,乃至欧洲的科学家们都很感谢以巴赫为代表的音乐家,感谢音乐熏陶了他们,给了他们以想象力,给了他们以灵感和智慧。
还有一位著名的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这样一段话:“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大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海涅著《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译本,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15页)
这些大思想家中,当然包括了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尤其,不可能不包括美学家。
提到美学家和美学教育家,又不能不提到两位德国人,一位是美学家,鲍姆嘉通,他可能就是美学的创立者,他的著作《美学》开辟了一个时代。
另一位就是席勒,他把美学教育引入到了学校教育之中,他的《美感教育书简》影响深远。
留学德国的蔡元培,在德国习得美学,并在北京大学、在中国首开美学课程。王国维、蔡元培对于美学和美学教育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今天看,从事科学的人,当不能忘了提升自己的哲学修养,也不能忘了从艺术中吸取营养。
从事学校教育的人,当不只是教授科学,亦应提高自己学校的整体哲学水平,更不能忘了艺术教育。我相信,没有特别良好的艺术教育的学校,不可能站在很高的地位上;尤其,没有良好的艺术教育的大学,不可能是一流大学。
我在任两所大学校长期间,为发展学校的哲学和艺术教育做了些什么呢?现以我任湖南师范大学行政主要负责人的18年工作为例做与简要回顾。
艺术方面:
1. 我大力加强了音乐专业建设,每个学期都要有一次以上深入距校本部约四公里的音乐系,音乐系,同当年的系领导人储声虹、梁镜如等讨论问题。
2. 我请音乐系每学期为校本部的师生开一个专场音乐会,并要求做交响乐的演唱。缺小提琴手和小号的问题也与附近的单位协作解决了。
3. 当然我特别注重美声,注重交响乐,让学生听到真正的音乐,虽然也不会忽视民乐和流行。
哲学方面:
1. 我在学校历史上首建了哲学专业。
2. 我从北大、武大、复旦调入了一批哲学博士,建立起了比较高水平的哲学师资队伍。
3. 我在全校开设哲学课,并作为全校性必修课程计学分,我还自己出资为学生设立了哲学奖学金,这是用我的一笔奖励收入设立的。
基于我对艺术、哲学、科学作用及它们相互关系的理解,我做得更多的,就不在此一一提及了。
当然,我还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十分重视艺术和哲学及其相关的教育发展。
“文革”中,教育受到极大摧残,艺术教育尤为严重。我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看到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匮乏,就请教语文、数学的老师中一些会唱歌的去兼教音乐。现在,相信情况好了很多。
哲学的情况可能还不如音乐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对哲学的重视,需要更深邃的眼光。
像法国那样在中学就开设哲学课程,在当下的我们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目前哲学本身的发展就存在很多问题。然而,我深信,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哲学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繁荣;一所大学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哲学,就不可能是一流大学;一个人,若没有很好的哲学修养,尤其在学术领域,就不可能走得很远。
十六、一个教育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57年,当时的苏联把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这件事震撼了美国。
发射人造卫星的原理,最早牛顿力学出现时,就已计算出,只要让某物体运行的速度达到每秒7.9公里,它就可以与地球引力平衡而自行 转动了。
问题在技术上: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速度?使用什么样的燃料?使用什么样的金属材料?运用什么样的遥控技术(即相关的电子技术)?人造卫星上天,意味着综合技术的发 展水平。苏联首先发射自然会引起全美的震动。
美国所要思考 的,必然是:我们为什么落后了?实际上,美国的综合技术水平并不落在苏联后面,但是,美国是一个善于面对现实、善于检讨自己的国家 ,当然也是不甘落后的国家。于是,他们不 只停留在震撼上,他们深入地检讨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件事特别引人注目。一个就是哈佛的零点计划;另一个是,教育心理家布鲁纳提出了一个可称为教育领域里的战略思想。这体现在他后来出版的著作《教育过程》里。在这里,他正式提出结构主义课程观。作为一种追求,一个目的,他的意图就是迅速提高美国的教育水平。解决落后问题从教育入手。
布鲁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 任何年龄的任何人。我称其为“三任何”的命题。具体来讲,例如,微积分也可以教给中学生。他的这一论断,也是建立在认为凡知识皆结构这一前提之下的。因而,只要把相关的结构弄明白了,就可以掌握有关知识,并且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也在于迅速提高美国的竞争力。然而,他的理论在美国是失败的。奇怪的是,这一失败的理论,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在法国,这一理论还十分有效。为什么呢?因为数学乃法国的国学,民众的平均数学水平很高。在美国难以成功的,在法国却很成功,法国妇女的平均数学水平很高。学校里学过的东西,学生回家后还可以得到妈妈的指导,并且还有专门为妈妈准备了的有关的数学,特称为“妈妈数学”。
现在我们来说“零点计划”。美国人在深入的检讨中认为,俄罗斯的艺术,如音乐、舞蹈都是十分优秀的,还有俄罗斯的诗歌、文学。美国人认为,正是他们发达的艺术导致了它发达的科学技术。相比而言,他们觉得自己的艺术几乎等于零。于是,他们把自己设想的振兴文学艺术的计划,称之为“零点计划”。
作 为一个例子,我们说一下麻省理工大学,即MIT。MIT曾经是一个纯工科的院校,工科里70%是土木工程。纯工科的学校只能是二流、三流的。MIT的董事会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就从哥伦比亚大学请来了康普顿,康普顿即着手大力发展MIT的文理,大约十多年的功夫,MIT跃然崛起。
我记得当年的两个数字,即MIT为学生开出了80门音乐课程,而选修音乐的学生达3000人之众 。我曾问我们学校的音乐系,“你们能开出多少门?”他们答:三五十门吧。至于全校把音乐作为选修课选修的学生 ,那就微乎其微了。
还有一个CIT(即加州理工大学),该校有80位院士,其中,人文科学院士占28位,即35%。CIT、MIT的这些数据令我印象极深,这些数字是不必刻意去记就可以记住的。理工科大学如此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人文科学的发展,这确实是引人深思的。
还有关于哲学的一些数据。我已经知道,康德哲学带来了19世纪德国的全面繁荣。我也耳闻美国的20世纪的繁荣与哲学的繁荣息息相关,但我不知道更具体的情况,于是去请教一些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教授。他们告诉我两个惊人的数字,全世界的哲学家60%在美国,全世界60%的哲学刊物在美国。美国对于艺术与哲学的重视可以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当然,我们也就很容易想到艺术、哲学和科学这三位一体的整合在美国的表现了。
康德之于19世纪德国的影响,与杜威之于20世纪对美国的影响是类似的。或许,从学术的整体地位而言,杜威还是难以与康德相提并论的。
回想起我们国家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那时,全国所大力发展的是工科,各种类型的工科院校遍地建立,土木建筑学院,铁道学院,矿冶学院,石油学院,纺织学院,海洋学院,交通学院,航空学院,丝绸学院,地质学院,水利学院,……
这些学院的建立,与50年代国家展开全面的建设有关,因而,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与此同时存在两个严重问题,其一是单科院校林立,从而大大忽略了学科交叉、学科渗透所必然产生的作用;其二是削弱了文理的发展,尤其是文科的发展,不少的文科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文科之中,文史哲的处境更为艰难。
这些现象都足以表明当时在教育问题上的短视,并且,至今都难说对此已有过十分中肯的分析。从短视到具有远大眼光的转变确实也是不容易的。
十七、科学几种
对于科学的分类,这属于科学学的问题。
科学究竟可以划分为多少类呢?在19世纪中叶,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就有过一种说法,他是基于人的不同需要来划分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我们国家,如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也参与过学科分类的讨论。在这种讨论中,有的人认为科学可以分为九大类,有的认为只有三大类,甚至两大类。
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知识,一类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一类是关于社会的知识。除此而外还有别的知识吗?没有了。回答是如此的干脆。
面对这种大的两分法,就有许多的问题。比如说,音乐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美术是两大类中的哪一类科学?还有,雕刻呢?戏剧呢?又比如说,思维科学当属哪一类?属自然科学吗?属社会科学吗?都说不通。思维科学的正式名分为逻辑学,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它们属于哪一类呢?这就是一个在两分法中没有答案的问题。
再说数学,它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数学描述自然,但它本身不是自然科学;它也描述社会,描述经济的有经济数学,描述大数据的有统计数学,数学还可以描述语言。总不能说它描述什么科学它就属这种科学了吧?数学几乎可以描述一切,它就是一切了吗?
从数学的来源看,数学是来自人类心灵的。所有的物质科学,都是物质先存着着,然后人们去研究它,这就是物理、化学、天文学、水文学、地质学、矿物学一类。
所有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也都是先存在着相关事实和现象,而后人们去研究,从而获得相应的科学。
然而,数学不是这样。
e=2.71828------这个数是从哪里来的?i(—1的平方根)是从哪里来的?有一个预先存在的东西,而后i去描述它吗?还有各种各样的坐标系,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坐标系都是人们想出来的,想出来之后再借以描述其他。这个先后顺序就十分不同,它不是先存在于心外而后被描述,而是先现于心内去描述其余;是心外的东西被先有的心内的东西描述。在获得e这个数(它是1+1/n的n次方的极限),人们艰难的探索,它是如√2这样的代数无限数吗?后来,一个德国人证明了它不是任何代数方程式的根,故称之为超越无理数。只有来自人心灵的东西才如此奇妙。
数学使用的一些字眼反映了人们的惊奇,来自心灵的惊奇。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所见的负数,在公元后几个世纪还不被理解,被称为“无稽之零下”。连2的平方根也不能理解,因为,在希腊人的世界观中只有正整数,分数不过是整数之比。因而无法用整数表示的这类数被称为无理数,都以无理相称,尽管古希腊之当时,人们就会用归谬法证明它无理。
出现更晚的虚数与实数相对,人们以虚数相称。超越无理数则是以超越相称。事实上就出现了所谓超几何、超代数、超群一类的称呼。当然,这些带“超”字号的符号后来强有力地表现了一些物理现象。例如i,它能表示电场、磁场一类的对象。然而,是先有了这些抽象符号,然后才发现了其表达对象的。
无理、超越、虚,这些来自人们心灵的词表达了自己一时无法完全理解的东西。
它们确实像音乐符号一样来自心灵,像哚唻咪发索啦希这样七个音符,竟能组成无数美妙的旋律一样,那些来自人们心灵的数学符号也构建了一个美妙的数学世界。
数学确实很奇特,不只是无理数、超越数、虚数一类,仅仅就正整数或自然数而言,就有无数奥秘。前不久,一位留美的数学家张益唐,在素数研究上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孪生素数的距离是2,相邻素数的距离是否会越来越大呢?或者说,是否无界呢?他竟发现是有界的,并且他证明了这个界是七千万。人们评价说,这可能近五百年最伟大的一个发现。同时,这又一次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人的力量。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评论那种世界上只有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观点。已经可以明白,数学不是社会科学知识,也不是自然科学知识。有一种人们普通喜爱的说法,数学乃“人文的近亲”。恰好,那个两分法的观点排除了人文科学,亦即,排除了人。
实际上,思维科学,它包括了逻辑科学,还有直觉思维科学等,正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还有希腊以来的思辨心理学也是经典的人文科学,这在希腊时代被称为灵魂学。未尝又不可叫做心灵学。多么重要的学问啊,却被两分法排斥在外了。
认为只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观点,在我们国家的学术环境里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我们的科学院只有社会科学院和科学院,后者实即自然科学院。许多大学的刊物只有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人文科学版没有了。
在一些发达国家拥有的人文科学院,我们这里没有了。不认人文科学,当然没有相应的研究机构。
所谓人文科学,即直接关于人的科学。故而,忽略了人文科学的两分法是一种目中无人的分法。实际上是最大的一块天地被忽略了,最重要课题被忽略了。
人的地位有多高,人文科学的地位有多高;人的地位特别高,人文科学的地位才特别高。
其实,自然科学是人去研究的,社会科学亦然;并且,不知道人是什么,社会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弄明白。社会是什么?它是人构成的,人按不同的方式关联起来,就形成了不同性质的社会;人赋予社会以文化,以精神,以传统。社会由人创立,由人变革,由人建设,也由人不断地改造,不断翻新和保有。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两分法,不仅忽略最大、最重要的一块,而且,忽略了这一块,前两块走不了多远。并且即使是三分,也还没有把人类已有的全部学问概括其中。
十八、深层原因
为什么美学那么重要?为什么艺术具有那样独特的作用?为什么人文科学的意义是深远的和决定性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已做了事实上的说明,从若干个侧面着重予以历史的阐释。但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完满的。
我们尚需从逻辑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或许,这才是对上述问题深层的、根本的回应。
现在先对艺术与科学的特点作一个分析对比。这里,我们对科学一词先作一个解释。
科学这一概念,从狭义到广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最初的,也就是狭义的科学,仅指物质科学的理论部分,比如物理、化学等,并且不包括相关的工程技术部分。
当把工程技术包含进去之后,有了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后,科学的含义首先被拓宽了一步。
当科学研究的对象指向整个自然界的时候,有了第二次的拓宽。在此意义下,地质学、光学、原子科学、宇宙学、海洋学、冰川学等都在其麾下了。
我们已经知道,数学不在自然科学之列,若再加进数学,那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理科了。这已到了第四层意义下的科学,即数理化天地生了,还有工程技术等。
还扩充一层就包含社会科学了,最有代表性的科学为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是否属于社会科学,学界尚有不同看法。
第六层就把人文科学也加进去。细一点,是先把史学加进,构成第六层。第七层则是把文学、哲学包括进去,当然,艺术学可归之于大文学之列。
第八层即所有学问的总称,或一切文化科学,如果这样,艺术学也就可以叫做艺术科学。但是,在狭义的科学概念下,艺术与科学是两码事。艺术甚至与文学也有别。
艺术是美学的基本形式,但美学又正正式式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与宗教学、伦理学等并列。
现在我们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这里,科学就在狭义的理解下来讨论,是在与基本的理论自然科学相比较而进行讨论的。
1. 艺术是热烈的,科学是清冷的。艺术也可能悲壮的,而科学与悲壮无关。
2. 美尚可被划分客观美和主观美,然而,客观美也与人的美感相连。于是,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说,美、艺术,是情意的,而科学是理智的。艺术可以是浪漫的,而科学则是理性主义的。尽管感性之中的艺术也含有理性,但绝对区别于理性主义,区别于在理性主义照耀下发展的理论自然科学。
3. 艺术是直觉的、想象的,甚至是容纳幻想、需要幻想的,然而,理论自然科学是条分缕析的,是需要以严密的逻辑体系来作为自己的成品的基本形式。
逻辑是由概念、命题、推理构成的。艺术所要避免的,恰是不能被概念化,靠推理产生不了艺术。逻辑是一种修理梳理工作,是相对而言的小买卖,通过后天的训练就可以获得一般的逻辑能力。原创性的东西则依靠直觉和想象。这正是艺术的特点,也正是科学需要艺术、哲学来引导的主要原因。
4. 更广泛一点讨论,就涉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与人文是相互区别的,一说到精神就属于人文了。因而,科学精神只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科学精神中可包含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理想、科学情感和科学论理,这都是属于人文的。
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纯粹形态的东西存在时,其中是没有人的,而人文科学就专指人及其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简而言之,科学是物的,人文是人的;科学研究物性,人文研究人性、神性,而且,是由人用自己的神性去研究物性。若见物不见人,就没有了文化和教育,没有了一切的根基。
人文对于科学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启动作用、孕育作用、推动作用、引领作用。
科学以自然为对象,人文以人本身为对象。最宏观的问题也许属于自然,例如,宇宙是什么?自然是什么?物质、时间、空间、质量等等,它们又是什么?
人文所问的第一大问题是: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宇宙是什么”那么宏大,然而,人就是一个小宇宙,并且其复杂与奥妙不亚于自然宇宙。
在对人文与科学作了一番比较之后,再对人与宇宙作一个对比,很有意思。
1. 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
2. 大宇宙已有了一两百亿年,人类只有三百八十多万年,一则很古老,另一则很年轻。
3. 关于大宇宙的起源,经过康德和希格斯,已基本上弄清楚了,可是,关于人及其意识的起源,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意识是怎样出现的,人为什么会形成的,连最早的人类研究出现在哪里,人最早获得意识是什么时候,也都还不知道;
4. 人类和宇宙都将会消失,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消失后很久宇宙还会存在;
5. 关于宇宙、关于自然,科学去研究,其成果形式往往是概念原理、定律,关于人,人文去研究,其成果形式是艺术、文学、诗歌,还有史学、哲学;
6. 哲学研究一切,不过,哲学的研究对象中,最困难的还是人,并且就是人的那颗心;
7. 大自然很神秘,但人尤其神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把自然看透了,却很少有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把人看透,甚至,如雅斯贝尔斯这样的哲学家还认为,保持对人类的一种神秘感是必要的。
无论如何,人类还是不能忘乎所以,否则,那就是本很智慧的人的不智。毕竟,人来大自然,是大自然经过千辛万苦孕育出了人,并给人以无限恩惠,供它吃,供它穿,供它用,供它居与行,供它享有发展和展示的无数机会与无穷可能。
“人定胜天”,“与天奋斗”,这是一些愚昧的语言,是一些让人失去自己的语言。其结果,并不是自然的毁灭,而是人类的自我摧残。写出过《自然辩证法》的恩格应当属于那些最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的先进人物。
十九、顶上之巅
前面曾提到一个观点:在山脚下,科学、哲学和艺术各自一家;在山顶山,三者一家。
现在,我们想进一步说明,在上顶上融为一体的三者之间,艺术的作用仍然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山上还有峰;山峰还有巅。站在巅峰上的还是艺术。
先说山上有峰。
如果把一个学科比喻为一座山,那么,这山上还会有峰。其峰是什么呢?每个学科都如同一座山,然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峰,峰在群山之中。
比如说教学,当然存在着有关教学的学问,这个学问亦如一座山。其山峰在哪里呢?教学艺术。当某某教师的教学被认为是或被人称赞为是一种艺术的时候,他就是登上了一座山峰,在群山中耸立,供英雄好汉攀登。
教学艺术包括教学内容处理上的艺术,课堂表达上的语言艺术,也还有板书上的艺术。如今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尽管仍然可以追求在此条件下的艺术,然而,局限性加大了。板书上的艺术很难在临场表现了,由预言的随机运用所可能产生的灵感很难出现了。科学的成分增加了,艺术的成分可能减少了。
在我看来,课堂艺术在于教师思想本身显现的过程与形式,内容是丰富的,过程是奇妙的,形式是美妙的;思想是流动着的,表述是演艺式的,形式是新奇的,这才是教学艺术。而电子技术的过多运用很可能削弱这些方面。
有些教师的课堂活动被学生视为一种享受。如果不是达到了艺术的程度,享受从何而来?那种享受应当是艺术的享受,美的享受。教师不只是圆满的完成了教学计划,而且把艺术带给学生,把美奉献给了学生。
什么是可以享受的?什么是可以欣赏的?什么是可以意味无穷、赏心悦目的?是山顶上发出的光,是山峰上洁白的雪,是东山坡那边升上来的朝霞;是诗情画意,是海边吹来的风,是小河唱出的歌,是花草中飘出的芳香。
当然,教学艺术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基本功打好了,达到山顶的时间就可能提早。不必认为教学艺术总是老教师的专利;更不必以为自己登上了某个山峰之后就不会有新的高峰还等候着自己。自然之峰,也许需要千年万年的演变,人间之峰,千天万天就需要完成,并且,五年十年就可以让这座峰再往上升高。正所谓艺术无穷尽,追求无止境,永远求奋进。
把说话或演讲锤炼成一种艺术,显然不只是花费了足够的时间就能做到的。比如说,你能否说出几句别人从未听到过的话?你能表达出别人意想不到的多少意念?你能有多少是在他人身上看不到的风格?你的话语中包含多少深邃的思想?你的言语能够留下多少可以回味无穷的音乐般的、婉转入云霄的曲调?显然,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而只有知识是不够的。
拥有同样知识的人,在把握的深度和广度上或许还有差异;此外,对围绕着知识的相关内涵的了解;对于与其它类型知识贯通的理解;以及对有关知识独特的表述上,都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任何领域里都有相关的美学,教育还会没有吗?教育何以美?教育怎样美?教育怎样才能更美?教育在何处?何处的教育不美甚至是丑陋的?
反过来,我们我们还必须明了,一项活动,一桩事业,如果不达到或不能达到艺术,它是生存不下去的,它或在艰难中消逝,或在艰难中崛起并成为艺术而永存。也许,人们是自发地追寻着自己从事的工作的艺术,然而,这正说明这种追寻是一种天性,或者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保证了艺术的存在和发展。
当然,教育仅仅出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就会生存下去。可是,并非凡教育都是美好的,也有误人子弟的教育,它更与艺术无缘。
我们来说一下乒乓球。不能说没有乒乓球人们就活不下去吧。有些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打乒乓球,还有全国几乎无人打乒乓球的国家。中国成了当今世界上的乒乓王国吧,但真正打乒乓球的人,也不到百分之一二三。
事实上,乒乓球亦曾有过为自己的生存或生存得更好所作出的努力。有一个加拿大人,名沙拉拉,他根本不是打乒乓球的料,加拿大也是个乒乓球极不发达的国家。可是,这个加拿大人竟当上了国家乒联的主席,并且,他给世界乒坛带来了一股清风,成功地推进了这项运动的改革,其根本就在于他懂得这项运动要生存和发展下去的根基,在于它的美学要素,在于它能否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
他的许多改革被部分人视为是针对中国的,但是,如蔡振华这样的智者,却认为是这位加拿大人大大地帮助了这项运动,也大大帮助了我们中国。
例如,由38毫米的球改为40毫米的大球,这就会降低球飞行的速度,也降低了球的旋转度。可是,却增强了可见度,改善了人们鉴赏的条件,提高了乒乓球的观赏价值。
每局的比分由21分降至11分,为的是增强偶然性。谁愿意花钱买门票去看一个必然的结果;即使可能性大一些,人们也更爱看“冷门”,看意想不到,这就是艺术的特点,其情节跌宕起伏。
不仅每局分数降为11分了,团体赛还由九打五胜变成了七打四胜。为什么呢?人也会有审美疲劳的。
另一项改革是限制遮挡发球,即必须是无遮挡发球。这当然降低了隐蔽性,却提高了透明度,增强了竞争性,同时,对握拍手的技术要求很高,因而,实际上提高了发球水平,有利于整个乒乓球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还有有机胶水改无机胶水,对于球拍的弹性有一定影响,却有利于运动员的健康。
总之,沙拉拉的改革的中心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健康,为了人能更好的比赛,也为了大大增强乒乓球的艺术观赏力。乒乓球原有的魅力不仅没有消逝,而且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这一系列改革,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这项运动。与此同时,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得到更大的发展。
如蔡振华一类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中国对乒乓球的过分垄断,不利于这项运动,也不利于我们自己,有一个被称为养狼计划的设想,还不是十分成功。现在有所谓海外兵团,这没有什么不好,并且,应该可以看成我们进一步作出的贡献。
二十、美字解析
人们在各个领域里都在寻找美、追求美、创造美。我已涉及教育领域,初步谈及体育领域。后面,我还会尽我所知所能去探讨其他领域的美学问题。
这里,先就汉字中的美字谈点感受。
我揣磨,我们的古人对羊有过特别的思考,有过一些独特的观念。从字的结构看,很多善和美的东西是与羊字连在一起的。善和美这两个字就是这样的。
洋子代表广阔,丰盛,宏大,洋洋洒洒。洋比海还高一个档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个洋占了地球表面的70%,远超过了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地中海、红海、黑海、挪威海、波罗的海、加勒比海------
洋字未必只是象声?
痒,是指古代的学校。这是否多少表明了古代人对学校的看法呢?是不是与养羊也有点关联呢?是不是希望把人培养成温顺而善良的人呢?
飞翔的翔,竟是长着翅膀的羊啊。
还有吉祥的祥字,这个字更加能说明羊与人的吉利是联系着的。这些当然还属于我们的猜测,也是我的识读,我的阐释和解读。这也正是我不断地揣磨着我们的汉字的结果,我常猜度我们智慧的祖先是怎样想的,我深信,汉字凝结了他们的无限智慧。我去研习它,思索它,相信就可能获得一些智慧,从祖宗那里获得的智慧,从汉字这座宝库里获得的智慧。
详,言语与羊字相连,就有了丰富、详实的含义。详也表示细知,详知。不详则表示不甚知之。
羊字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这不只是文字本身。我也猜测,在文字学里,这很可能是被探讨的问题。文字史、文字起源、文字阐释等想必都是题中之议。
在今日的观念之中,羊是善良的象征,羊的叫声也能唤起人的某种特殊感情。
牛鬼蛇神似是凶神恶煞的形象,羊字却无论如何不在其列。当然,把牛与鬼连在一起实不公道。牛羊犬马,这是跟人类更靠近更亲近的一类生命。
我们本是讨论美字,却先议论了一番羊字,因为美字正是羊与大两字构成的,善和美都以羊字为体。
英语里羊是sheep,与美没有联系;英语里的美是beautiful,与羊没有联系。这可能也是中西文化 差异之一。
英语了的美男子是very good-looking man,是好看的男子,只限于视觉。
美育表达为aesthetic eduction,即美学的教育,然而,美育与美学教育有微妙的差别。
美育也表为art education,这就是艺术教育,这种理解就与我们相近了,但也还有差别。
美字的构词能力,与我们对美的理解有关。
从形,从景,从外表的角度来运用美学,就有美丽、美观、美貌、美景。
从内心,从情感的角度来运用,就有美好、美满、美感。美意、美德------
直接描述人的,还有美男、美女、美言、美谈、美容、美誉、美名、美称、美差、美食、美酒、美味以及音乐中的美声,绘画中的美术,影视中的美工,教育中的美育,睡眠中的美梦------
还有泛指的,如美妙、美化。
美与丑相对。人们一面赞颂美,一面鞭挞丑;同时,还改造丑,使之变美。也就是说,人不只是坐享美,也创造美,改造丑使之变美,就是美的创造之一。戏剧、小品里有丑角,其中就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同时也是难以担当、更需表现艺术的角色。卓别林正是一位影响于世的这类演员。
生活是现实的,艺术是浪漫的;科学是求真的,艺术是夸张的;油画讲究逼真,漫画讲究虚幻------其实,这都不是截然分开的,艺术就是一种生活;科学也追求艺术;油画把虚实结合在一起。一幅蒙娜丽莎,是经典的油画,却成了永恒的美丽的象征。现实与浪漫,逼真与夸张,虚实之间都是美联系着的。
人们颂美,赞美,唱美,谈美,享受着美。
人们寻美,探美,发现美。
人们更在努力创造着美,在各个领域建设美,创造美。
一方面享用了世界给予的美,另一方面,也把美丽洒向世界,把美丽献给人间。
有时,竟然也出现美不胜收的场景。在求美的过程中又常有美中不足的感觉,于是,为完美而继续努力。若遇丑陋不堪的情形,人们或避之,或驱之,或改造之。
在这个过程中,有了幽默,有了诙谐,有了讽刺,也有了寓言、童话。而这一切都以不同形式登上舞台,供人们欣赏、鉴别和评论,检验它们的生命力。
美字写满了大地,美字写满在人间。
唯美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如果我的哲学思想成熟于那时,成熟那之前,很可能,我会是唯美主义者。这是一个假设,却是一个有根据的假设,在我看来,美是生命的源泉,美是生命存在的方式,美既是形式,又是内容。
唯美主义并不属于反理性主义的范畴。唯美主义并不是唯感性主义,在关于美的深刻思考中就包含理性的方面。现实中,对感性的过分崇高,曾与对美丽的排斥同时发生过,由此,便没有了唯美主义生存的条件。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古希腊是理性主义占上风的时期,然而,正是那个时期,艺术繁荣,诗学、美学都已出现。
我们这里曾有过对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批判,同时,也有过对为学术而学术的批判,对为真理而真理的批判。然而,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真理、为研究而研究,就是一种至高境界,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并且,历史也证明,当人及其组成的社会秉承此种观念时,学术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社会更加欣欣向荣,人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因为人在此时处于一种纯净的状态。
当艺术为功利左右时,艺术本身将会枯萎。这个道理,亦已为历史所印证。
当然,“艺术至上”的观点也曾是受批判的。可是,如果要有一个什么要素处在至上地位的话,除了艺术还应是别的东西吗?我们这是曾有过一个政治,亦即“政治至上”“挂帅”的口号,它曾带来了什么,与它相伴的结果是什么,历史也早已给出了答案。
“艺术至上”,实际上就是生命至上,就是人至上。如果没有太多人为的东西介入,艺术至上将以一个必然的状态出现。诚如我们已描述过的那样,它是山顶之峰,是山峰之巅。这个巅峰不是谁用手堆砌起来,而是无数人用心灵托起的。
二十一、美与匀称
人为什么最美?原因之一是,人最匀称。
人的两眼是对称的,人的两耳是对称的,人的手足是对称的,人鼻的两孔也是对称的。
如我们已经指出过的那样,人还有一种更美妙、更深层的对称,中间比或黄金分割天然地存在于人身上。上天把如此美丽的东西赋予了人类。黄金分割似乎告诉我们,匀称更重要,然而,匀称中总还包含不同意义下的对称。
正方形比矩形、平行四边形更对称,但所有图形中,圆形的对称性更强,在立体图形中,球的对称性最强,它既具有点对称,又具有线对称和面对称。
以上所言是自然对称。自然之中,脊椎动物比软体动物的对称性更明显。
我们所玩的球几乎都是球形的,篮球、排球是球,水球、高尔夫球、乒乓球。但是,橄榄球是橄榄形的,羽毛球是羽毛制作成的。冰球是圆形的,却是扁平的。
我们穿的衣,中山装、西装、衬衫、圆领衫、汗衬都很对称,裤也如此。但是,中国女性穿的旗袍不是对称的,却是匀称的,飘逸的,美丽的,其整体性更强。
我们所见到的箱子、盒子,为什么大多是方形的、立体的?一方面,安放时这种形状的器具更平稳;另一方面,当众多的这类器皿放在一起时,堆砌更方便,更少占空间。火车就不可能是球形的,汽车当然也如此,这是行走的平稳所必需的。在一些局部可能有弧线形,减小阻力,也可能更加美观。
房屋的修建一般都很讲究对称性,从屋顶到基脚,墙面的图案也很对称。小门可能单开,大门多为双开的,很对称,推拉门也如此。学校的校大门对称性很强。我曾为自己的大学设计过一座校门,其中就包含了黄金比。
有人说,一首歌一支曲,其高潮的出现,也大多在整个时段的0.618那一阵。对此,我并无详细的观察和研究。若有高潮迭起的情形,那就要复杂很多了。我相信,艺术会在许多特定的意义下来讲究对称性,或者还可以说,过分的讲究对称可能削弱艺术性。逻辑有逻辑美,但说不上艺术;必然性不是艺术。
对称并非总是好看的。男子的头发如果两边平半分的话,就很难看。不过,也有人留此发型。还有一些人,觉得光头也很有味道,透顶了可能更显智慧。
有对称美,也有非对称美、残缺美。维纳斯雕像可能是一个经典。听说有人试图补上她的断臂,但补上的是臂,失去的是美,失去的可能就是维纳斯。维纳斯又称阿佛洛狄忒,是古希腊神话人物之一。这又证明艺术先于科学,先于哲学,而雕像在各类艺术形式中,具有更独特的历史地位。
月亮是圆的,可是,人们更多歌颂的是弯弯的月亮。新月是倒c字形,残月是正c字形。每当月蚀、日蚀时,人们更愿意去观赏,就在那短暂的时刻。
海洋的壮阔美,高山的雄伟美,草原的悠远美,桂林的俊秀美,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与对称、匀称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与什么相关呢?随后再议。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时期,被批判的东西很多。批判富有,富则修,于是,我们只好与贫穷相伴。批判美,认为讲美是属于资产阶级的,于是,只能与简陋同在;当然也批判奇装异服,于是,只有一片蓝色中山装;1966年,青少年都成了红卫兵,于是就一片绿;也有红旗飘飘,红色标语,红色口号,红色墙,红色书,一片红海洋。于是,那就成了一个单色的时代。
然而,还是自然的力量更强大,人的力量更伟大,艺术的力量更高大,改革开放的时期一来到,每个人穿的都不一样了,服装业顿时兴旺起来,服装设计师们繁忙起来,如果有可能,还想到巴黎看看。世界各地都更有各自各样的服装展。
衣食住行,人们无一不讲究美。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美的享有与追求状况,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状况,那个人、那个群体的状况。
改革开放让美回到了人间,让人成为更有追求的人,让人成为更美的人。
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可能衣是更可讲究美的,更多讲究美的,更可显现美的,可能为大众所享有的。民以食为天,但当饥饿已不在,政府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时候,就要回到地上来了,就必定讲究衣着了。饮食业可能是最多的,服装业可能是最美的。如果旅游属于行的话,它也在日益兴旺起来。
为什么旅游业会兴旺起来呢?为什么许多地方都在尽可能发展旅游业呢?因为来旅游的人会将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你。可是,为什么他们会慷慨解囊呢?概言之,都是为了去看美、观赏美。自己的家乡不也很美吗?但他们要看更多的美。为什么他乡他地一定会有美呢?为什么很难白跑一趟呢?
大地是如此的神奇,各地都有各地的风光;人间是如此的神奇,各地都有自己的民俗风情;人与自然还共同缔造了更多的神奇,让人们一饱眼福。
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了,在保险事业也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便在悄然变化。他们在消费什么呢?他们在享有美的时候,也是在消费美。
二十二、诗歌之美
我们主要讨论诗,与音乐、歌曲区分开来。
一切的艺术都与矫揉造作、装腔作势无关。
艺术是磨砺出来的,不是操作出来的;美是流淌出来的,不是挤压出来的;诗歌是来自心灵的,不是来自手掌的;诗歌是一坛酒,越陈越香越浓。
元月21日是我的生日,但是,直到今日我才写了一首名为《元月二十一》的诗。为什么?因为酒还没有那浓,兴致没有那么高,诗性还没有爆发出来。不是没有相关的知识,不是没有那种认识,是情意尚未来到,是思绪尚未流动起来。
一小筒茶叶,本来一百元;若装璜一番就可能是三百、五百了。但人们愿意花三百、五百元。
几粒巧克力,一个精美大盒子装着,价格也成倍增长,但人们愿意掏钱包。
一首诗,最短的可能就十几个或二三十个字左右。除非是长诗,可能字数多一些,但比起其他体裁的表达来,也相对很少。为什么人们喜爱这少数几个字、这几颗巧克力、这几包小茶叶呢?这些事情之间,也存在什么相关的美学问题吗?
诗是不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或许,文学之中并没有什么类型之间的高低之分。小说之中有不朽的,如《水浒传》《西游记》;诗歌中,唐诗宋词将流传千古,尤其是一些已传颂过很长历史的。中国的《离骚》,西方的《荷马史诗》,都是不朽的诗篇。
为什么不分民族、地域,人们都喜欢?因为爱美是普遍的人性。为什么这些著述能一代一代流传?因为一代一代的人都爱美,因为人性不会流逝。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什么是诗?诗为什么美?诗美在何处?或者再宽一点问:诗必定具有哪些特点?
诗话是诗一般的话语;散文诗是诗一般的散文。这并没有说明什么是诗,却表明了诗的特殊地位。散文诗表明这种散文达到非同一般的高度;诗话表明这种话语有了诗意。诗景,诗情,诗意,这可能都是需要具备的。
我们来说说诗的特点,需要有什么特点才成为诗,这好像又可回答诗需具有什么条件的问题。诗必然是凝练的、跳跃的、飘忽的、有律的。是否一定要押韵,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讲究。但许多人是很讲究、很喜欢押韵的。
我是喜欢押韵的。是不是水平不高的人讲究押韵呢?好像我又觉得押韵并不很难,这是否意味着押韵与否跟写诗的水平问题高低没有多少联系呢?
我想,没有语韵,也必定会有意韵,因而,韵律对诗总是有必要的,必定以不同形式表现意韵。小说中或许也会有,那将是潜藏在较长过程中的韵律,而对于诗歌,则是短时内就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这种韵律在气势上可能更显得波澜壮阔。
凡属创造,想必都有新颖之处,都有让人想象不到的地方。真正称得上诗的活动,应当也属于创造活动。很难想象,写50首诗50首都极富创造。其中有个五六首很富创意就不错了;能持久为人欣赏并流传开来的,会有一两首吗?
写诗又常常是不由自主的。它既然是跳跃的、飘忽的,常常就可能是想象不到的。就在动手写一首诗时,开笔之后,思绪将飘向何方,自己也难预料。
我想,写诗的相关条件,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情感的真挚,生活的累积,深邃的哲理,表达的绚丽,鲜明的个性。
我们分别来叙述一下这几方面,先谈到广博的知识。广博到什么地步?也难说准。我仅以我写过的一些诗为例来具体地说明。
《自题》是我较早写的一首诗:
来自江汉平原的一个村口,
依在上天之下的一片热土,
手捧祖宗馈赠的一箱帛竹,
肩扛朝耕夕作的一把锄头。
曾闻铸就宇宙的一声怒吼,
凝望日月星辰的一缕素数,
吟聚人间诗篇的一湾溪流,
敬伺毫秒构筑的一束冬秋。
这首诗共88个字,算字数稍多的。现在先以此诗说明对知识广博的要求。
第五句中的那“一声怒吼”,可能很多人知道,那是康德的宇宙起源学说,宇宙起源于大爆炸。我将其人格化,喻为“一声怒吼”。这涉及宇宙学,天文学。
第六句中的“一缕素数”涉及古希腊人的哲学,涉及他们的世界观。他们认为世界是一本书,这本书是数写成的,而数中的一切以素数为基础,素数 构成所有的数,也构成了日月星辰。于是,这就与数学有关,与哲学有关,就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第七八句则是对人生的描绘。从宇宙,从大自然,一个大转弯,又回到人间。这就是跳跃,就是飘逸。这也就是诗意,就是诗本有的性格或风格。
这首诗的前四句,多少包含一点地理知识,也舒发了对大自然、对先祖、对天地的一片情深意长。所以,可以说,这首88个字的诗牵涉到了天文、地理、数学、哲学、人生等多方面的知识。至少有了一定程度的广博吧。
知识的广博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程度呢?不可能无限广吧?汉字九万多个,仅识字这一桩,可能无人能识几万个;识九千个的人不知有几位?能识五六千字就很不简单。
还有汉语成语一两万条,我们能知多少条?知晓一两千条也极不容易。
二十三、丰富的想象
第二个条件是丰富的想象。
我们说到,诗是跳跃的、飘忽的、飞翔的。是谁让它跳跃起来的?是谁让它飘逸的?是想象,是联想,是幻想,是梦想,是梦想牵引着想象,是幻想让想象没有任何羁绊,是联想让诗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的飞腾和翱翔。
人真正奇妙的,真正伟大的,是它的一颗心,是它心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我们所说的诗的特征都是人的心所赋予它的。
我曾专门写过一本书,就叫《人力学引论》。我赞美人,歌颂人,同时,当然也赞美了大自然。大自然在我们心中占有更高的地位,这是人应有的觉醒。
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它不仅看到眼下,看到今天,它还可看到明天,看到未来;当然也看到昨天,看到历史,看到昨天与今天、未来与历史如何衔接。
在人力之中,最重要的是心力;在心力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认知力,想象力,意志力以及情感的力量。情感对于意志和想象都是有重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对于情感与诗的关系,自然也是我们要作一些更专门讨论的议题。
生理的力量不是不重要的,然而,其力量的充分发挥还是有赖于心理力量。残疾人在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时,也能显示出想象不到的巨大力量。关键不在残疾二字,是人的那颗心。这颇有一点唯心者至上的观念,然而,这观念背后应当是事实,是存在于人间的最奇妙的现象。
仍然就《自题》那首诗来说,前四句就需要想象,想象到手中这些书籍是先祖的馈赠,想象到生我养我的村庄和那片热土,也把笔耕与犁耙耕耘联系起来,把村庄,土地,先祖,笔耘联系起来,这都需要借助想象来实现。
比喻的手法是常用的。比喻似乎只是借助,但它能让想象走得更远。反过来,当想象能够自由远行时,比喻的手法会运用得更好、更活、更恰如其分,也更美妙。很可能,诗是借用比喻最多的体裁,因为它最需要想象。
有人说“实践出真知”,而实践又被解释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可是,那一声大爆炸,你怎么可能看到?怎么可能听到?你的感性活动怎么可能达到?康德的伟大在于他能想到,这当然也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难道这不是真知吗?这是真知中的卓见,却不是也不可能是来自感性的物质活动。
过分夸大感性的作用,使我们与近代以来的许多伟大科学发现无缘,因为它忽略了想象力的伟大作用。也可以说,我们太缺少诗情画意了。并且,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或者说,人距动物最远的,是理性,不是感性;是神性,不是物性。
过于崇高感性的哲学,大大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发展,不利于我们的科学、文化、教育。因而,我们极需哲学的振兴,极需让哲学和我们的想象力一起飞翔。
《自题》的后半部分当然更需要想象了。把大爆炸想象为怒吼,把诗的聚集想象为一湾溪流,把冬秋描述为毫秒所构筑。这都是想象,又借助了比喻。
最近写的一首诗,《路程》中也多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来表达想象。现记录如下
我以轻松的心情,
走过艰难的历程。
爬过一个一个方格子,
凭着坚忍不拔去支撑。
银色笔头空中在飞舞,
跃然纸上一文又一文。
翻过书山一岭又一岭,
绘出漫山遍野都是银。
我用不再停顿的飞奔,
写下一本一本又一本。
纵然放飞想象的翅膀,
任思绪自由自在驰骋。
我曾半步亦未敢停顿,
向着前方未加盖的坟。
每日扛着锄头去下地,
撒下种子一粒再一粒。
偶然亦曾停下歇口气,
为着下个轮回更努力。
上天派我来到这人世,
此番历程理当走踏实。
坟中自可休息再休息,
休息之余尚可再三思。
这是一首很自由表达的诗,运用比喻也特别多。这是必然的,只看是否运用得更好,更能表达诗意。
我把书写过程比喻为爬格子,我一直手书写,确实是在方格子上写作的。这和爬山是同样性质的劳动,一个是用脚爬,一个是用头脑爬,用想象在爬。
把书堆比喻为山,写作出一本一本的书,也就如同翻山越岭,自由想象的思想流动亦如自由自在的驰骋。我在不少诗中把我的劳作比喻为如农民耕地播种,我非常愿意这样表达,这表达了我对农民的绝对尊敬,也表达了我在人间的情意。
我工作着,思考着,向前走着,实际上,也会是这样走向最后的。而在尽头,很容易想象,那里有一座坟,并且未加盖,就等着我。现在,人离世后都火化,不能在死后还占有一个空间,更不能占用一块坟地。显然,这只是写诗。
我还进一步想象,在那坟中,我尽可以休息了;可是,我觉得我在坟里仍然不会停止思考。
我觉得,这首诗也算是较多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更易表现夸张,从而也有了较多的想象。比喻帮助想象,为想象所驱使而更加努力地去探寻比喻;让比喻承载想象,让想象放飞比喻,比喻也就可以插上翅膀,飞得更高,飞出多姿多彩来。
二十四、凝练的语言
诗若是一种艺术,那么,它首先应是语言的艺术。音乐是以诗为背景加曲,曲是音乐 的灵魂,而这灵魂或者是词曲一起构成的,或者曲本身也是语言,音乐语言的本体。
语言以不同形式出现。语言是由字、词、句组成的,而实体则是概念,命题。一个词一个概念,一个句子即一个命题。各个学科领域,有各自的概念和命题,因而有各自的语言。掌握某一门知识,也就是掌握它的语言系统。
有“隔行如隔山”一说,指的可能就是身处这一行,对于那一行的语言就不熟悉,不理解。我曾论述过语言与人生、语言与生命的关系。我的基本观点是,人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就是语言的成长,语言的独特就是生命的独特。
聋哑人在语言上受到的限制也表现为生命特征上的一些限制带来的后果,即使如此,他们也可通过手语来弥补。
从事物理学一类科学的人,他便拥有一套特别的语言,形成他的科学生命;从事艺术的人也拥有他的一套特殊语言,成为他的艺术生命;从事政治活动的人,亦必在拥有其政治生命的同时拥有政治语言;对于从事军事活动的人亦如此。
在同一领域工作的人们,谁的工作最有特点,最为杰出?这在语言上就可部分地体现出来。以教学工作为例,肯定也应当有教学的语言。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艺术语言,然而,都是在教书,所以会有共同的语言特点。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学语言有了独创之处,就是将枯燥的内容以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在严肃的主题的表达之中也能包含有诙谐、幽默。
熟能生巧,想必是对经验有一个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必然生出“巧”来,可能还需有刻意的提炼。艺术是锤炼出来的,语言艺术当然亦如此。
诗的语言有何特点呢?本有什么?应有什么?
知识的丰富,其内容之一应当包含语言的丰富。如果这不仅仅是指量的方面,那么,还应包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精练、语言的修饰,简言之,一个是词汇量,一个是修辞。
修辞的基础首先在文法、语法上,在语言的基础结构恰当、合理的前提下,进一步的修辞就是语言的选用上的讲究,从而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更有美感。实际上,在古希腊的“七艺”中,文法与修辞学是处在头两位的,这显示了古希腊人对人文知识在教育中、在所有知识中的突出地位的看重。
诗在语言上就更讲究了。诗的语言应是高度凝练的 ,它总是力图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邃的情意,它对于修辞可以说必然是倾向于唯美主义的。
我认为,所谓唯美主义,正是唯人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的基本观念如本书名称所表达的那样,人就是一种美的存在,因而,唯美就是唯人。
也有纯粹描述自然美的诗,但那也是人的唯美主义表现的一个方面,人将自然的美轮美奂置于自己心中,又将自己心中的审美意识置于自然。人在揭示自然美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美,并且,由此而提升了自然美,那心中的自然美也是经历过修炼的美,那是比自然美境界更高的美了。天人合一有许多表现,客观美与主观美的融合也是其天人合一的表现之一。
诗的语言高度的凝练,就这一点来说,是不是也表明了这种文学形式是站在至高点的呢?
《静夜思》是尽人皆知、无人不晓的李白的诗: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就仅仅20个字,却表达了绝妙的思念之情,并必将成为千古传颂的诗句
杜甫的诗《八阵图》也只有20个字: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这是一首评价诸葛亮的诗。
作为语言凝练的必然结果之一,是诗中没有或很少有重复的字眼出现,重复多了而又缺乏韵律,就必然失去许多美感,乃至使诗本身黯然失色。
以上李白的诗中仅有一个月字和一个头字出现两次,而杜甫的诗中没有一个字的重复出现。
如果把这样的诗改成大白话,其字数将增长若干倍。倒过来说,就是这若干倍的字数凝练成了这短短的20个字,而其表达之深刻则更是无与伦比。
啰嗦不是诗,甚至不是文学。即使是长诗或长篇小说也与啰嗦无关。唠叨不是教育,还很可能引来与教育者愿望相反的效果。实际上,啰嗦与唠叨可能反映了思绪不清,甚至是不明白问题的要点,同时也缺少必要的语言表达。
语言的凝练是锤炼的结果,正像艺术都是经过锤炼的一样,语言艺术岂能不经过千锤百炼。
二十五、真挚的情感
诗与学术论文的区别不只表现在形式上。论文也会有相关作者感情上的注入,诗歌却直接是诗作者感情的舒发。尽管两者都包含了感性和理性的融合,但学术论文是理性中的感性,诗歌之中则是感性中的理性。它们的相似点是次要的,因而,相应形成的文本,其价值也就十分不同。一则主要是学术价值,另一则是艺术价值。
其效果,一则是提供新的概念和命题,另一则是提供新的情感的艺术表达。
诗是真挚而热烈的情感铸就的。真挚而热烈的情感才可能使诗兴爆发出来,并凝练在诗中。
认知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是彼此不同的,又因不同而相互关联着。不同的人很可能表现出三者力量的不同融合,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三方面的差异,乃至不同时期也可能有变化。
康德曾说理性使人成为人。这是对古希腊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然而,如果没有激情,没有非理性的一面,人也将不成其为人,人将非人。
从希腊时代的理性主义、本质主义、自然主义以来,近代科学确实受益于它,后来还有了科学主义、逻辑主义、结构主义等,这是一脉相承的。直到19世纪,才出现了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理性主义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目中无人,而后来的生命哲学、意志论、冲动论、存在主义,则大大提升了人的地位运动。
唯美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最初的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戈蒂埃。这与文艺复兴以来整个欧洲的全面繁荣有关,那是一场关于人的解放的复兴。
唯美主义所代表的美学思想是超功利的,它被称为“为艺术而艺术”、“为美而美”。诗歌当然也是为美而舒发的,这种“为美而美”体现了唯人至上,体现了人对于功利的超越,也超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故而,也体现了人性的解放。
不能说诗歌之中全然没有理性,但诗是由浓浓的情感酿成的。这种情感当然会是真挚的、真诚的、真切的。这些诗之中的真,非真理之真,而是情理之真,情感之真。这是对他人的,首先是对自己的,由此才更深切地明白对待他人真诚之必要。
当诗人把自己融于诗中去的时候,必定会把饱满的真挚感情同时注入其中。这样,诗本身也就具有了真挚、真切的感情。那种感情的纯真与热烈应当就是诗人本人的写照。文如其人,尤其会有诗如其人,歌如其人。
诗是情景交融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景,那个“疑”已包含了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就是深深的情意了。前面所描绘的那幅景是衬托了后面的情的,这使得那种思乡之情更浓、更深、更切。何以谓交融?那就是情与景相依相托,而交融的结果则是情更真,意更切。
教育应当是一首诗,谓之教育诗。现实的教育怎样才会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呢?或者说,教育应当是美好的,并通过教育的美好,给学生以美好的人生。然而,教育并非总是美好的,因而,在教育之中工作着的人,当为教育美好而努力。
实际上,对于教育,最优先的课题是研究和知晓人是什么。让人美好的教育,其自身才是美好的;然而,如果不太明白人是什么,又如何去让人更美好呢?人怎样才能够变得美好呢?教育于其中应当而且可以做些什么呢?
理性与感性相比,感性是离动物较近的一面。所以,康德强调教育使人成为理性的人,有其深刻的原因。可是,人也不能离开感性,并且,与理性一道,感性也是可以发展的,锤炼的。所谓陶冶情操就包含了对情感的提升与培育。
我曾疑问,若人只有理性,例如,知道了物质不灭原理,那么,亲人离世去火化时,那也不过是物质存在形式的变化(氧化),人作为物质是不灭的,于是,能够没有悲伤、没有怀念吗?能够因高度的理性而没有了人间更为珍贵的情意吗?
还是应当有情理之间某种恰当关系。过于理性,情意消失了;过于悲伤,理性完全没有作用了,跟着逝者一道去吧。既有理又有情的亲人们会劝导你为了逝者而更好地活着,为活着的人(别人和自己)更美好而活着。
意志与认知、情感都有关系,它们相互区别又相关联。认知可以提示意志的取向,情感可以加大意志的强度。但意志常与道德、操守、是非观念相连。
从正面来讲,为做成某件事情,一般都可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曲折,需要去克服、去超越,因而需要坚持,即需要意志。越是艰难的事情,越考验人的意志。有志者竟成,说的正是意志的力量。可是,如果有些陋习须要改掉,也需要意志,如若坚持不改,那就叫做顽固。坚守与改正都需要意志。
理性可以影响意志,但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对于意志所指向的人或事或物,意志的主体对其还怀有深深的情感,那将极有利于坚持,有利于意志的增强。人是一个知情意的统一体。统一得更好的人具有更强大的力量。
知情意的有效联合使得人可以具有难以想象的力量。
二十六、生活的积累
对于生活,也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在广义下,生活可以指人及其生命的一切活动;狭义下,仅指与生产相对的活动。生下来,又活着,即生活,这是广义的理解。
曾流行一个说法,或一个口号:“课程回归生活”。我们国家曾经是一个口号的国家,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一时一个口号,与政治运动如影相随;运动一过,口号也一阵风过去了。成为假大空的形式之一,当然也表现了一种肤浅。这种陋习,在最近一些年有了不少变化,然而,其影响似乎并未完全消失。在教育领域是本不该如此的,却也有相当的表现。
“课程回归生活”,似乎只是一种口号。只要稍加推敲,就可以发现它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它就是生活,何以回归;或许,提出这一口号的人是希望课程不要脱离现实生活。然而,这种希望本身就存在问题。
于是,紧接着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果回归生活就意味着不脱离现实活动的话,恰恰,课程和相关的教育活动,正是旨脱离已有的某些现实、某些实际,并剖析实际,甚至批判实际,反驳实际,从而高于实际,超越实际。
第三,课程的更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充实生活,丰富生活,提升生活,改造生活,完善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所有这些目的,岂止具有回归的意义?
我们写诗、吟诗,也是一种美化和提升生活的活动,那远不只是回归的意义。
诗与生活之间存在一个相互的关系。我们会因生活的美好而滋生出诗兴;又会因有诗而使生活更美好。诗是生活酿成的酒,酒是生活中畅饮的诗。
这种酒,又可能是一坛苦酒,那就是悲凄的生活所酿成的。有各种各样的诗人,他们的生活可能处在美好和悲凄的两个极端,然而,其共同点都在于生活的浓烈,而他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因而,无论是美酒还是苦酒,都是不同的芬芳。
我们可以把上述酿造的过程理解为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生活的丰富积累是诗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发现生活中美学要素的必要条件。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看到了美,并能表现它,为什么有的人却视而不见?
所以说,这种积累并不自然产生美感,并不只是时间的拉长,并不是量的简单增长。或许,只有那种具有创造特点的积累,才可能是枝繁叶茂、鲜花盛开的。积累是诗的、美的产生的必要条件,却只有创造性的积累才可能构成充分的条件。
具体来说,这种积累可能包括观察、比较、解析、探寻、回味,可能还需要作某种实验设计,并作出进一步的考察和分析。
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相当数量的阅读,勤奋的笔记,也许,日记这种形式是十分有益的。不是有了五谷粮食就一定可以酿出酒来的,还有许多工艺程序。世上的酒,法国有白兰地,俄罗斯有伏特加,中国有茅台,有五粮液------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不同品种。这如同,英国有莎士比亚,俄罗斯有普希金,中国有李白、杜甫------亦如寒梅、茉莉、牡丹和玫瑰的千紫万红。
生活的累积最初所形成的,或许叫做经验,然后深入心灵而成为体验,再加之以进一步的感悟,由悟性引导到体悟。这可能就是那个酝酿的过程。
有一种被称为灵感的东西,它是突然出现的,难以预料的,也是瞬息即逝的。知道灵感价值的人会及时笔记下来,以后有机会再去琢磨或提炼。
据说,《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施光南仅用半天时间就写出的;《在松花江上》是作曲者两小时写出的。这都体现了灵感的凝结,却又是不朽的心灵之作。其不朽不仅在于它们的旋律,更在于它们所表现的纯净,以及作者们与民族、与这片土地深深的联系,他们永远的眷恋,他们永恒的情意。
我曾陪同一位友人去参观当时的师大美术系,系主任是聂南溪,他的专业是国画,曾晓浒也是国画,但曾侧重山水,而聂侧重人物,一个是广美派,一个是淅美派,那位友人见到聂时就问:“你什么时候画画?”我一听,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实在是一个外行话,是太不明白艺术了。聂南溪和我都只好笑而不答。随即便去参观画展了。
举办画展,如同开音乐会。画展和音乐会,就相当于文史哲数理化等专业的学术交流会,都是需要经常举行的。艺术和学术一样,都在交流中更好的发展,或者艺术的交流本身也是艺术的一部分。
艺术不是计划出来的。
商店何时开门,会有个计划;工程何时启动、何时竣工,会有个计划;下一节课几点几分开始,也须有个计划,也可以计划。灵感何时来到?能计划得出吗?对酒当歌,还没有斟上酒,怎么会有歌?工作可以有安排,灵感是安排不出来的。
其实,在科学、哲学的活动中,也会有灵感,也需要有灵感。当然,灵感不光顾所有的人,比如说,它不会光顾那些思想懒汉。勤奋的人被光顾得多一些,并且还要有点运气。灵感和美很可能同时降临,又可能同时消失,在它们降临的那一瞬间,真的要好好把握,紧紧抓住;抓住美好,生活才美好。
二十七、深邃的哲理
在讨论诗的创作的相关条件时,我们已提到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凝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生活的积累。我们还须说到两点:深邃的哲理,绚丽的表达。
为什么深邃的哲理也是必要的条件呢?
诗人都懂哲学吗?不一定。但他们如果真的进入到了诗景,他们就会与哲学不期而遇,也许陌生,也许似曾相见,也许知其人而不知其貌。如果诗人有相当的哲学修养,便可以大大有益于写诗,并可能增大诗作的含金量。
这又可联系到山顶上三位一体的融合了。这是指融合,而不只是汇合,不只是混合。什么意思呢?即指从三者之中的任何一个之中,都可以看到另两个的身影。不只是如影相随,而且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我难分。
为什么会看到这种状况呢?我们先从哲学的特点说起,并联系到艺术与科学。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缺少对科学的尊敬与羡慕。哲学家却没有这么好的处境。
现实生活中也不缺少对艺术家的追捧和赞美,哲学家也远没有被这样赞颂过。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对哲学的不公吗?
哲学确实有远离现实的特点,因而常常离开了世人的目光,尤其是它形而上的特点。民间的哲学往往更多地表现在对哲学网上的结的关注,也就是对一个一个范畴的议论,或者说是对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关系的分析。
在一般的谈论之中,常常是就事论事的,能够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就少多了。对理论再审视一番的就很罕见了。这意味着真正抵达形而上的情形很稀罕。
类似的一种情形是,所有的人很知道美,喜欢美,爱美,但熟悉美学的人很少很少。并且,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如此,一旦涉及学、涉及理,接触的人就大幅减少了。
许多人愿意向善、从善、行善,但关于善的学问,即道德学或伦理学的学问,就很少人关注了。
同样地,喜欢文学艺术的人很多很多,知道并喜欢文艺学的人就很少很少了。
有物理、地理、论理、天理(即天文)、水理(即水文)、乐理,这是众多的理。可是,到了哲理就更不一般了,这是更为深刻的理论,当然也是更为深刻的思想的结果。所以,哲学理当是深邃的,深邃的才可能是哲理,才可能到达哲理。
诗歌和艺术本身不是哲学,但优美的诗会包含有哲理。艺术是自然流淌的,因而,其哲理亦必是自然融入的,不可能是刻意嵌入的。生搬硬套会有诗吗?除了索然无味,还会有什么呢?哲理当然亦应是自然显露的。
美,似乎是形式的,外表的,可是,经得起看的,看不厌的美一定是深沉的,即使是热烈的,也会是俊美、壮美。
科学美是静静的美,艺术美是炽热的美,哲学美是深邃的美,艺术美是飘逸的美,但都是酿成的。当它们在山顶上融合之后,其中之一便具有其他之二的那些特点。当诗作为山顶上结出的一个果实,它就不仅仅是热烈的,奔放的,也会有一类诗如静静流淌的小河在吟唱,把热烈与奔放藏在吟唱之中。而所有这些都包括着哲思。凡深邃的,就可能是富有哲理的;凡哲理的,就应当是深邃的。
很难说每首诗都富于哲理。但是,既然每个领域里都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哲学,在诗歌的创作领域还会没有这样的人吗?诗意到达哲思的道路可能更为畅通,哲学的殿堂就在前方招手,而哲学常常是充满诗意的。
诗人与哲人毕竟是不同的人群。诗人更合群,哲人则可能离群,至少是他们正在进行哲学活动时是如此。有人劝哲学家从书斋里走出来,而康德可以告诉我们,还是多多呆在书斋里为好。
诗人更热情,这是他合群的原因之一;哲人则可能清冷,至少他作为一个哲人活动的时候是如此。诗人是走在超市或者是在一马平川的大地上驰骋的;哲人则是走在狭小的胡同,或者是在半山腰的小庙里正烧着香。
不过,诗人与哲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之处。他们都在大地 ,却也都会飞到天空去,并从天空再俯瞰大地;他们都富于想象力,只是诗人更多借助于形象进行想象,而哲人则更多借助概念和抽象元素来伸展想象的翅膀。
诗人是热烈的,哲人是冷清的,但他们的内心都是热烈的。诗人是从外热到内,哲人却是从内热到外显的。
诗人常用比喻的手法来强化形象的艺术特性,哲人偶而运用比喻的手法,却是为更有效的远离形象。可是,当诗运用比喻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时,他通过形象而远离了形象,从而跟哲理靠近了。诗因哲思而成了哲诗。
莎士比亚可能是把哲学与诗学联系在一起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种现象在古希腊早已存在。
二十八、表达的绚丽
人间为何产生了诗?为何乡间会有田园诗?为何平民之中也会有打油诗?为何环境越宽松、越自由越有诗?为何盛世能盛产诗?为何盛世更有诗人出?
对这些问题,至少有一个最直接的回答:人性。而且是人间爱美的普遍特性,决定了诗的普遍存在。反之,当环境不怎么自由、社会不怎么开放时,诗难以出现,因为,此时人性受到了限制或压抑。历史可以证明,现实也可以表明。
或许,人们的审美角度不同,但审美意识相同。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这也许是他们的一种审美;法国人更喜欢浪漫和时尚;美国人则讲究随意和飘逸。这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有关,然而,他们的差异只是风格上的,共同的是对美的表达的追寻。
文学可能是讲究美丽的,诗歌想必是文学的更高形式,在其深刻和表达形式上都能体现这一点,因而,诗更会讲究绚丽的。这至少是诗的一种追求。追求绚丽的表达,因而就可能到达表达的绚丽。
最短的五言绝句,仅20个字,那可以说是把美高度凝练于这20个字之中了。如果真的做到了,那本应该是绚丽夺目的,那是浓缩过的提炼过的美。
有哪一种文体像诗这样追求字斟句酌?有哪一种文体像诗这样讲究修辞?
文法讲的是词语的合理的结构。这是所有文体都很注意的基本要求。然而,活生生的东西不在文法,而是对文字的驾驭和使用,甚至表现为对文字本身的再创造。诗在遣词用语上的细心,可能也是讲究到了极致的。
在修辞上,同一首诗之中,应当是很忌讳同一个字的多次重复出现的。如果这不意味着词汇的贫乏的话,至少意味着修辞的不足,美感的缺乏。
又以我的《自题》为例。
这八句诗中,每一句的头两个字都是句中的谓语,都彼此不同;作为宾语的句中最后两个字也都彼此不同;当然,使用的八个形容词也各异;八个一字当然是重复了,但相关的八个量词都不一样。例如,那个缕字,本是用来形容线条的,却用来形容炊烟,炊烟缕缕,我却用形容素数。这似乎更有诗意。
还有,我把聚集的诗篇比喻为一湾溪流,而把代表时间的冬秋用“一束”来表达。我们常用一束鲜花、一束青草,但我用来表达时间:一束冬秋。
我想,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这首诗应当是比较绚丽的。我肯定也不会认为这已是特别华丽的,我算不算一个诗人,这并不是我去关注的问题,有一点却不会有疑问:我已在通过诗表达情,表达美,也追寻着美并试图创造美。
诗在文学形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不只在于它深刻、深切,不只在于它凝练。还在于它运用了许多特殊的手法。这使得诗成为各文体中是特别讲究修辞的。
固然,诗是从心灵里崩发出来的,但为了一两个字而不断斟酌的情形是常见的。李白写出了诗,还拿到民间去念念,看布衣百姓如何评价。这也可算是一个修改过程,精益求精的过程。
诗常用的手法之一是夸张,这是很可能为诗增添色彩的手法。因而,恰当的夸张是诗人很喜欢的。
《自题》这首诗中不乏夸张的语句。“曾闻铸就宇宙的一声怒吼”,这是很夸张的,宇宙大爆炸时,人类还不知在哪里呢?这是浪漫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就表现在我知晓康德的宇宙起源学说,然后用夸张的、浪漫主义的笔调去描述。“怒吼”一词具有将宇宙人格化的意思。
“凝望日月星辰的一缕素数”这一句,也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这种诗句当然很夸张,日月星辰不过是一些素数构成的。实际上,这是古希腊人的观念,世界是一本书,这本书是数写成的,而素数是最基本的,它们构成一切的数。
正整数,又称自然数,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学问。许多难解的题仍然是今天的数学家继续探讨的。中国人曾在这个领域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最近有一位中国数学家证明了一个极重要的命题,他叫张益唐。5-7相隔两个数,17与19也是;但61之后的素数是67,相隔就有6个数了;从89到下一个素数是97,相隔八个数。于是,有人猜测,两个素数的距离是越来越大的,是无界的。然而,张益唐证明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命题:两个素数之间的距离是有界的,他算出这个距离为七千万。
这可能是浪漫主义在数学中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没有浪漫,怎么会想到;同时,没有现实,没有艰难完成的证明,也立足不住。
再回到《自题》,特分析一下它的最后一句:“敬伺毫秒构筑的一束冬秋”。这是说,恭恭敬敬的对待上天给予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时间即我们生命本身。一个人一般都不过几十个冬秋。理论寿命120岁以上,实际上,活一百岁的人很少。
争分夺秒就是抓紧时间的意思。然而,一毫秒只是一秒的千分之一。这个千分之一秒都珍惜,应当算是比较夸张的用语了。可是,这就是浪漫,这就是诗。
二十九、美的建设
诗歌的美很具代表性,这是人类在语言艺术上寻求的一种至高境界,这是人类创造美所产生的精华,它几乎与其他艺术形式都紧密相联。这当然也是人类在美的建设上的成就。下面,我们还专就美的建设进行一番实际的讨论。
我们说到了主观美、客观美,说到了自然美、人美、地美、水美、山川美。这些美是从哪里来的?是自己长出来的吗?是外部赋予的吗?这个外部是指什么?
世界是否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人是否变得越来越美丽了?变,还是没变?
自然的某些方面似乎变美了,有些方面并没有变美。人呢?人变得更美了吗?人间的美丽确实越来越多了,人类几乎每天打扮着这个世界,让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更加美丽。人在美化这个世界,人在用美建设这个世界。
我们常说寻求美、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前提当然是美存在着,才可能去寻求、去发现,同时,本没有的美也可以去创造,创造美的前提又是有美的建设性活动,在建设中创造。有些是把不美的变美,有些是把本无的建造出来,把美创造出来。
其实,所有的人在活动着,所有的人都在建设美,只是有自觉不自觉之分。美的建设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其中,有些人很直觉地进行着,也逐渐变得善于去建设了。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就有了成就,成长起来了。
自觉进行着美的建设的人,可能美化了世界,也美化了自己。自己的审美意识增强了,审美水平提高了,有意无意地成为了美的使者,享有者,传播者。
我觉得,我是比较自觉的美学建设者。美好,美满,美观,美言,我盼望这些都伴随着人;更盼望我们中华大地更加壮美;盼望中华民族更美。
当我做大学校长时,这种自觉性必然是显现出来了的。我希望我的大学美丽,希望学生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并能把感受到的美好带向社会,带向未来,为我们民族的美好,为一代一代人的美好生活做出更多的工作和奉献。
我把美的建设首先放在了自己学校身上,并且从众多方面作了实实在在的努力。
在校园自然环境方面,我与绿化科的员工们有过愉快的合作。我提出的几个基本观念和目标他们都采纳了。现列述如下:
1、 不留任何裸露的地面;
2、 四维绿化;
3、 常年有花。
对前面两条稍作解释。所谓不留裸露地面,指的是除了沥青路面外,泥土面一律绿色覆盖。
自然空间是三维的,四维绿化指的是,一维为绿色草地,二维为矮灌木,三维、四维为两种不同高度的乔木,第三维如四季长青的樟树,第四维即那种参天大树。
对于那种丛生的灌木,我希望它们跟一般人的身材等高,齐肩。这样,人就似乎可能更贴近它们,近亲它们,便于成为学生亲近自然的一种体验;也许,我的这一要求会让他们更辛苦,但他们愿意。
当然,在我任校长期间,在湖南唯有我们大学有艺术学院,这是我们的骄傲。我早说过,一所没有高水平艺术教育的学校,不可能是高水平的,一流的学校。
我每期都会到艺术学院去,跟他们交流,提供可能的支持,也结识了许多知名教授。以音乐为例,声乐的、器乐的、理论的,各方面的朋友都有。
每年请音乐系到非音乐专业的院系作专场演出,并且是交响乐。让我们学生听到真正的音乐。也可以说,是我和艺术学院的教师们一道把美丽献给学校,献给学生,并以此献给社会。这首先是为我的学校进行的美的建设。
音乐伴我一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大学毕业后工作至今,音乐伴随我的生活,我伴随音乐而成长,通过音乐知晓人生,知晓世界,知晓天地日月。我当然会把我的这些感受转移到学校建设上来,转移到我作为校长的责任和义务上来。
艺术是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条件,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或者说,关于美的建设还要作多方面的努力。这里,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文史哲教授,高水平的数理化教授,他们是学校美的基本保证。他们体现的是高深美、气质美、风度美,以及它们的语言美、教学艺术中的美。
艺术和哲学是我学校建设的基石,但这两方面都需要在各个学科中体现出来,都需要在各科的教授们身上体现出来。我也为此而作过持久的努力。
我在做校长的过程中,也做过大量的学术研究,管理学的研究,教育学的研究,心理学的研究,尤其,作了大量的哲学研究,在很宽的范围里展开这种研究。我在这个过程中更深深体会到人文科学、人文教育有多么重要。
我学数学出身,这一出身并不必然对我在工作中形成对人文高度重视产生负面或正面的影响。但是,我想我对艺术和哲学的爱好,这种从读书时就开始形成的爱好,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把这种爱好中获得的启示迁移到学校管理中来。因此,我比较自觉地把学校美的建设担在肩上,这个事实是比较好理解的。我在读书中享有了人类文化洒向我的美,我也要把我领悟到的美洒向学校,洒向人间。
可以说,我任职湖南师范大学的18年,任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12年,都是以美的标准去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同时,我在学术研究中坚持美学标准更是十分自觉的,由于这种坚持,我获得动力,且改善了研究工作本身,我相信也改善了我自身,修养了自身,也美化了自身。这也是一种主客观统一。
真善美是密切相关的。求真与求美相互作用,求美必向善求真。从这个意义上说,求美具有根本性。
当然,我还觉得,寻求美,欣赏美,发现美,建设美,创造美,也是相互关联的。
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美的需要置于认知需要的上层。最高层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综合结果,而紧靠最高层的正是美学需要。
就个人而言,这种由底层到高层的心理需要,必是一个大发展过程。我正觉得教育的宗旨亦在促进人向高层需要发展,向美学需要和自我实现发展。
这样,美学需要既是一种动力,也是一个目标。由此,能更充分显示出美的教育的根本地位。
以上这些观点,可以延伸到一所大学,一个社会。
一所大学的使命,首先是在于加强自身的美的建设,并充分满足学生的美的需要。在美化自己的同时美化了学生,在美化学生的同时,亦必美化自己。
在讲授中,我追求教学艺术,经过千锤百炼达到艺术的境界,至今还追寻着。
在学校行政工作中,我追求管理艺术,而不只是善于一般的管理行为和技巧。
在学术研究中,我追求真理艺术,揭示和表达真理之美,沿真理美的规律前行。
我深知,我的动力、活力源于美学,因而也感谢许多事物本身的美丽,感谢美丽的人和世界。
随后,我们将就一些具体领域里的美以及人们在这些领域里的美学活动,美的追求、建设与创造作进一步的讨论。
三十、体育之美
人文科学本应具有崇高的地位,一旦它的这种地位受到损害时,那多半是当时的环境出了某种问题。并且,多半是人的地位本身也受到了什么损害。人的命运与人文科学的命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已为历史所证明。
我们社会在大约60年前后,在正式的文献中,关于教育方针,曾经只提德智体全面发展。没有了美。美学是人文科学最重要的一部分;没有了它,相信不会是偶然的。大约在90年前后的蔡元培时期,特别看重美学及美学教育。这也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人文科学当然不只是美学,其他人文科学在60年前后的那段遭遇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这里,我们不是来专讲历史,也不是从负面来讨论美学遭遇,而是进一步从各个方面实际的讨论正常情况下的美的存在,以及我们如何积极地看待其意义。
具体来说,这一节里,我们要专论一下体育之美,进而谈到体育美学问题。
记得,中国的第一个花滑女单世界冠军叫陈露。获冠军前,她的技术和能力都达到了世界水平,但总拿不到世界冠军。原因在哪里呢?缺乏艺术表现力。于是,中国花滑队请来了法国教练,在此教练带领下,陈露终于登上了冠军奖台。
美学标准在这里是绝对重要的。
就我所知,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目前还只有女子项目。这种美丽更属于女性,属于更能代表人性的女性。有没有对于女子而言的禁区项目?在中国好像没有了。有没有男子尚未进入的项目?花样游泳即是。
有女子体操,有男子体操;有女子艺术体操,但无男子艺术体操。女子艺术体操包括绳操、棍操、圈操、棒操,这些项目显然是比较适合女性的。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般来说,只要有可能,一些体育项目,都尽可能有男性的,也有女性的。足球最初是男性踢的,后来,女子足球也迅猛发展起来。
拳击被认为是不适合女性的,这种观念后来也发生了变化。打起来比男子拳击还好看。摔跤是很古老的项目,早已有女子参与。跆拳道亦如此。
拳击在许多国家盛行。外表看来很激烈的项目,其实也包含许多美学因素。拳击里的直拳、摆拳、勾拳、组合拳,拳手随机灵活运用;在攻防双方不断转换下彰显各自的智慧。有的人攻强守弱,有的人守强攻弱,有的则攻守兼备。高水平的选手,多半是攻守俱佳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制胜在防守,大胜在进攻。拳击也如此,防守不是消极的代名词,防守也很需要技术。比赛过程中,若遇有选手不积极出拳,裁判会进行警告,必要时还会扣分。
刚才说到男女都有体操,但男子没有艺术体操。即使是体操,女子项目也有自己的特点。自由体操、跳马,这是相同的;但是,女子还有高低杠,还有平衡木。在仅有10厘米宽的平衡木上,要做出各种空翻,倒立和旋转动作。
就我所知,国外还有些项目是没有女子参与的。例如日本的相扑;美国有一种运动,我叫不出名称来,就是那些大汉彼此把对方往“死”里打,好像最后都没事。还有一项大力士运动,抱起几百公斤的球,手提几百公斤重的袋,有的还用牙咬着绳、拉着汽车前行。这些项目都是显示男子力量的。
美与激烈不是一回事。仅有激烈是生存不下去的,没有激烈仍可生存。武术即如此,太极亦如此。比赛却是必要的。一个项目,一旦进入比赛就更有生命力了。
少林寺里练功而与天相通,与佛相通。因而,练功时非常讲究虔诚,排除任何杂念,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当然,古老的武术早已进入到了体育运动项目,早已有了竞赛。这样,就分出不同的套路进行比赛,亦必制定详细的比赛和计分规则。这也就为此项目进入国际比赛创造了条件。体育无国界,大体上也如此了。有些民族性很强的项目国国际化的难度会大一些。似乎未见相扑的国际化。
无论如何,美学要素的存在是一个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否则,美不在,项目将不在。相扑,在日本人看来可能也美;但在许多国家的人看来却并不美。至少,我相信,相扑在中国就很难生存下去。没有人欣赏的东西怎么活下去?
在教育方针里只提德智体的那个时期,也是教育遭到的一个十分不幸的时期。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绝非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美绝非一种辅助性的、装饰性的教育要素,美绝非可有但不必寻求的教育内容。
那个荒唐的时期早已过去,但有些事不应忘,深深地吸取教训十分必要,并且,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并没有做得足够好。那个时候,大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几近取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去过一些中小学,那里的音乐课、绘画课,根本就没有老师教。已是多年没有培养师资了,哪来的师资啊!
没有音乐老师怎么办?
语文老师中有会唱歌的,就去顶替一下;数学老师中有会唱歌的,又能上去顶一顶。这就是那个我亲历亲睹过的年代。实际上,世界的历史都已证明,没有艺术的繁荣,就没有一切;有了艺术的繁荣,就会有一切。艺术的繁荣与衰败和全社会的全面繁荣与衰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以上所言之“一切”,不只是科学、哲学,也包括体育。中国首次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是1982年的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现在,中国已牢牢地占据着亚洲第一体育强国的地位,虽然在男足女足这样的项目上在亚洲还十分落后。
在世界上,我们目前仍只是一个体育大国,还远不是一个体育强国。真正的体育强国是美国、德国。我们还做着体育强国梦,梦想的实现将是艰难的。
在体育人口的比例上,在体育科研的水平上,在主要体育项目上(如田径、游泳、足球上),我们还十分落后。
但是,1982年开始了中国体育的复兴,这是一个标志性年代。在此前的近30年里,体育备受折腾。江青说,我们无产阶级不跟资产阶级比赛。她都可以号称无产阶级,其他的东西还能说什么吗?我们的体育在那个时候会有希望吗?
社会环境不好,体育的健康发展还会在吗?体育的健康发展不在,体育之美还会在吗?
三十一、足球之美
艺术是美的,美的不一定有艺术;体育也可以是美的,但这种美是融合在体育之中的,不是外加的;当体育是美的时候,体育也更像是体育了。
有些体育必然是美的,如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空中技巧、蹦床------美学标准在这些项目中所占的地位是由直接计分体现的。这类分数大体上划分为能力分、难度分和表现分,或者叫完成分与艺术分。
足球这样的项目就没有什么艺术分了。足球的胜负取决于谁进球多,你踢得再漂亮,没进球的就输给了进球的。这里,我们就专门讨论一下足球美的问题。
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的任何一场都是分胜负的,唯有足球在不少情况下是可以平局收场的。只是到了决胜阶段,例如,八进四,四进二以及冠亚军决赛,那是必须分胜负的。常规时间里打平,就加时;再平,就进入残酷的点球阶段了。这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候,踢球的运动员比守门员还紧张,因为守门员若未扑住球,这属于正常,扑住了就属于幸运;而踢点球的运动员,此刻球门就在12码,就在咫尺,踢不进就很没面子,有的还为一点球来踢进而终身遗憾。
为什么仅仅一场平局也有许多人愿意看呢?为什么全场打出了1:1甚至0:0也有人愿意看呢?如果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会有人乐意看吗?如果没有美,人们会欣赏它吗?足球美不美,这对于所有球迷而言简直是一个笑话问题。
足球被称为第一大体育运动。一场足球赛,动不动是两三万观众,四五万观众,有的多达八万观众。篮球,NBA场面最大,不过一万八千人,最多两万观众。排球几千观众,乒乓球、羽毛球一两千观众,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等级。
为什么足球能吸引那么多观众?为什么足球拥有的爱好者最多最多?为什么唯一可与奥运会相比的只有足球世界杯呢?为什么唯有国际足联主席是唯一可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平起平坐的人呢?篮球足球都是圆圆的,为何足球格外不同?
显然,足球有许多供人欣赏的内涵,足球有许多的美,足球实在是美不胜收。
巴西足球被人们称为艺术足球,他们在足球场上也跳着桑巴舞。在欧洲,类似于巴西足球风格的,是葡萄牙足球,那也是艺术般的。西班牙也大体属于这种风格。西班牙曾是南非世界杯得主,那时,西班牙有哈维,伊涅斯塔等球星。
说到西班牙,它不只是足球,它的篮球是世界上能与美国抗衡的那么仅有的一两支球队。目前,加索尔兄弟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们的祖国即西班牙。西班牙的排球也相当不错。说到网球,在当今,人们对于纳达尔这样的巨星可能是特别熟悉。他就来自西班牙。当今,最好的球星俱乐部巴萨和皇马,都在西班牙。
体育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并非经济发达与体育发达完全成正比,西班牙是一个例子。美国、德国是另一类例子。当然,如果很穷,可能就只有个别项目突出。例如,在中长跑项目上,一些贫穷的非洲国家就有很高水平。牙买加不很穷,技巧性运动项目不发达,但短跑很厉害。博尔特是最著名的选手,100米世界纪录属于他。
人们总在谈论极限。最初认为极限是10秒,后来成了9.9秒,9.7秒,如今,博尔特跑到9.53秒。人类大概难以在7秒内跑完100米,但这样说没多大意义。人们总还是要在可能的范围内来议论极限。
足球运动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就是跑步速度,同样面对球,就看谁更快的跑上去并触到球。触到球后,还需要带着球跑,为了不让球被对方截断,还需要拐弯行走。这就叫盘带,盘带得好,脚下生花了,就叫盘带艺术。
有这么多的人爱看足球,足见足球有其魅力之所在;而我们要探讨的,是相应的问题:足球因有何魅力才让这么多的人爱看足球,其原由何在?
心灵手巧,巧的是手;心灵也可让脚巧吗?手上可做的活,恐怕是脚难以做出的。也见过失去了双臂的人用脚写字。脚上的活似乎也能训练出来一些。但是,诸如穿针引线、绣花织布、吹拉弹唱,这种活,脚就很难做得出来了。
足球的发明是不是为了让脚获得更多表现的机会?也是不是为了刻意跟手较量较量?是不是为了让脚去完成一些手无法完成的动作?守门员一脚可以把球踢到50米开外的地方,甚至直接踢到对方的球门口。用手抛,能抛这么远吗?
虽然足球很少进球,不像篮球那样每分钟每分钟有进球,两三分钟不进球就不正常了;足球在几十分钟之内不进球是常见的事。一场球能进四五个就算很多了;进七八个就不正常了,比分太悬殊了。在韩日世界杯上,巴西队灌了中国四个,就不灌了。那一次,因韩日可直接进入决赛,故中国队也获得了一次进军决赛的机会,然而,中国队以零进球完成了那次短暂之旅。中国男足实在让人汗颜。女足曾有的辉煌,亦以不见当初。
中国的足球联赛仍然拥有众多的观众,这是因为足球本身的魅力还在那里。
在我看来,足球之美就在于控球之美,盘带之美,传接之美,射门之美。昔日的马纳多拉,今日的梅西,他们的盘带技术堪称一绝。三人堵截、四人堵截,他们也能过去,或将球精妙地传给队友,或将球送入对方网窝。功夫在脚下,艺术在脚下,美在脚下。心灵脚也巧。他们从脚下把美丽洒向整个球场,洒向人间。
传接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从大的方面说,南美属于短传渗透,欧洲属于长传冲吊。欧洲球员个高,又擅长运用头球技术,叫做有“空中优势”。
短传渗透讲究脚下的细腻,但想想看当那个皮球从几十米开外传到脚下时,要顷刻把它稳稳地停在脚跟就很不容易。然后要用脚的各种部位去传球,有时用脚背,有时用脚右侧或左侧,有时用脚后跟传球,也是很出神入化的。
射门是另一项极具观赏价值的技术。球的飞行轨迹很好看,一般在只踢球的一个侧面时,球是旋转着飞行的。踢得特别好看时,就是弯刀形,又称香蕉球。球以一个弧线飞行后内拐或外拐进入球门,守门员通常需要有提前量的判断。
除非踢得很正且无力,守门员抱住球的可能性不大,常常是将球顺势托出,或托过球门顶而出,或托出球门两侧。欲抱住球而球再次脱手时是很危险的。踢点球是最惊心动魄的,那简直就是守门员与踢点球运动员之间的心理较量。
足球,足球,顾名思义,其艺术来自足下。而当足下的技术充分显示的时候,就特别有观赏价值。那脚竟踢得那么精准,在几十米远的地方可以准确地把球传过去,又轻巧的停在队友脚下,并迅速启动接着做下一个动作。几万人观看时,那些球员们就在尽情表演着,那些观众则在尽情欣赏着。
足球是最大的集体项目,它的壮观也是美的一部分。这种项目也特别讲究团队意识。11人组织成的一方除守门员外,有4-4-2的阵型,有3-5-1的阵型,也有5-3-1的阵型。其中有一人踢中场,他是场上的灵魂人物,犹如西班牙队中的哈维,如同中国男足当年的容志行。他们就像排球中的二传,篮球中的一号位,是穿针引线、把全队搞活的关键先生。
足球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为什么那么美?我相信我只说到了六七成的原因。
三十二、篮球之艳
我说过了乒乓球、足球,都是在说体育之美,继续说篮排球,还是体育。但我必定还会说到教育美、科学美、数学美,我们还来鉴赏一下篮排球之美,鉴赏篮排球的那份艳丽。
在美国,橄榄球、冰球、篮球这三项所拥有的观众,其中那一项最多,我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很清楚,足球拥有的观众没那么多了,男足水平也不高。美国女足可能是个例外,它的女足是世界顶级的,美国女篮亦如梦之队一样。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也很清楚,他们的足球则拥有最多的观众。这也算是欧美文化之间的一个小小差异。
在中国,最广大的观众可能集中在篮球上,尤其是NBA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收视率极高。加上中美之间的时差也很适宜,美国西部的黄金时间恰是中国的正午前后,收看直播的人很多。许许多多的球星在青少年中耳熟能详。
对于篮球和足球,中国观众在哪一项目中更多呢?就青少年而言,足球是不是多一点?若就老中青一起算,恐怕喜欢篮球的人更多。对于足球,人们常常是无可奈何,欲罢不忍,总是有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有些足球官员还算现实,他们说中国足球的真正复兴可能是二三十年之后才可能的事。
在我看来,如果足球的管理体制不改,二三十年后也没有希望。中国足协这种带有官方色彩的管理机构如不发生变化,就没有希望。还是要像孙晋芳这样的改革派,干脆让网球运动员们单飞,自我闯荡,她们的生命力在放飞中越来越强,这已由李娜、郑洁、彭帅等人得到了证实,出路就在这里。李娜已获得两次大满贯得主,她在全球的排位,亚洲第一,世界前三。
中国女排虽然也有过起伏,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基本上处在世界水平。最初的金牌教练是袁伟民,现在的优秀指挥官就是当年袁指导手下的悍将郎平。虽然达到顶峰时期的辉煌颇为不易,但已逐渐成为一流强队。
中国女篮亦曾有过世界亚军的不俗战绩。在亚洲,只有韩国女篮可与之抗衡。至于男篮,姚明时期曾有过世界第八的战绩。在姚明退役、王治郅、巴特尔已难以担当主力之后,则有一落千丈之势。目前的领军人物似是易建联,但他远不如他的前辈,远不足以担当领袖的角色。正是在他担当主力之时,中国男篮竟不敌中华台北,被挤出亚洲前四。中国男篮打伊朗、约旦这样的球队也不轻松。能不能打进世锦赛,还要花钱买个附加赛。中国男篮与女篮相比,也是明显的阴盛阳衰。中国男篮在亚洲长时期的霸主地位,丧失殆尽。
对于排球,中国也是阴盛阳衰。在中国女排长期处在世界水平的时候,男排在亚洲常遭遇韩日的强劲挑战,拿个亚洲冠军也很艰难。论身材,韩日都无法跟中国比,但论技术、论斗志,则常常不如亚洲的这些主要对手。
谈论了一番中国篮排的今天与过去,现在,我们仅就篮球本身的美丽来作一些讨论。从根本上说,篮排球的生命力源于它们的美丽,它们的鲜艳。
很多的体育项目源自英国,包括乒乓球。很多项目源自十八或十九世纪。这自然可以让人想到,体育还是在休闲中产生的,在生活相对富裕的条件下产生的。有些运动,如高尔夫球,我想,那很可能是富人的运动。穷人打得起吗?
篮球可能是雅俗共赏的。有个木板,有个篮筐,球就可往里面投了。打不了全场,打半场,一边三个人也可打起来。喜欢的人很多,喜欢看的人也多。
足球在90分钟里可能一球不进,篮球在40分钟(女)或48分钟(男)里(有加时赛时间更长)少则进几十分,多则双方加起来100多分,高分时,双方总共可达200多分。对美的欣赏角度也就有很大不同,足球看脚下的功夫,篮球看手上的功夫。
尽管足球进球的价值有不一样,但不实际记下。比如说,足球若从守门员的左上角进网,那是满分10分,右上角就是9分,正中射入的最低。但这都不影响分值。篮球不一样,远距离投篮计三分,一般情况下为两分,定点罚篮只一分。还有超远距离投篮,虽然也只有三分,但必定会有满堂喝彩。
篮球的最后一秒,甚至零点几秒,有所谓绝杀。比如说,落后对方两分的一方投手,在最后时刻一记三分球进去了。此时,对方已无力回天,被绝杀了。
这也是一种美丽,尽管此时总是一方欢笑一方愁,但对于观众而言都是美,壮美或凄美。
篮球的最后那几秒是特别有学问的,也是特别有趣的,双方斗智斗勇。如果对方领先一分,这十秒或几秒一拖过去,就输定了。此刻就实施犯规战术。在常规时间里,犯规是尽量避免的,而在这种危机关头,犯规是难免的,必要的。犯规,还可指望你罚球不进了,即使罚进了,我还能再来。
这就是球场上的“残局”,就像下象棋的残局一样,是最好看的。足球场上有过“黑色”三分钟,即最后三分钟内被对方连灌三球,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这也是一种残局,令人回味无穷。篮球场上,麦迪曾在最后35妙连得十多分,反败为胜。很神奇,而神奇正是美的一种形态。这也是残局美的根源,因为残局中常包含神奇,神奇出现在那灵光一现之中。
残局为何美?这就像残阳一样,霞光万丈。
篮球的趣味当然不只在残局,NBA的许多规则让篮球变得更具魅力,更紧张,更好看。有个24秒违例的规定,即持球的一方从球传出的那一刻起,必须在24秒内投篮并以球接触到篮筐为准。这当然就保证了进攻的速度。
还有一个8秒的规定,即在后场发球后,8秒以内必须过半场,这也有利于加快比赛节奏。
5秒的规定是这样的,持球人在发球时,当裁判的哨响5秒之内球必须发出。如果遭对方紧逼而在5秒以内未能发出,就会丧失发球权。这些规定,加大了竞赛的力度,加快了比赛节奏,都使得篮球更有趣,更具欣赏价值。
还有一个三秒的规定,攻守的双方都不得在三秒区内停留三秒以上。如果可以久留,姚明往篮下一站,便可一手遮天,那球还怎么打?还有什么可看?
即使在投篮的问题上,也远不是把球放进篮筐的事。投进之后不都是两分吗?可是,球员常常喜欢转身360度后再投;也常常喜欢远距离飞行着纵身投篮,还有各种各样的投篮动作。把投篮变成扣篮,味道也很不一样了。
姚明初到NBA时,就是投进去,不是扣进去。他的队友提醒他,要扣进去。这一扣,彰显了霸气,也是一种威慑,同时也增加了比赛情趣。观众喜欢的不是平淡,不只是有两分进账,他们希望看到艺术,看到美丽,看到震慑。
投篮方式中,还有一种所谓空中接力。这种接力反映的是队友间最默契的配合,人到球到,球到人到,接球人不等落地球就进了篮筐。这种场面可谓宏大,可谓壮观,因此,总伴随着满堂喝彩,欢呼和尖叫,捶胸和蹬足。
篮球的一方为5人,从一号位到五号位组织起来,在进攻时,有外线有内线。只有内线而无外线,对方防守时便可集中篮下;只有外线而无内线,对方就可敞开大门,只守在三分线附近了。一支强队,绝对是内外线比较均衡的。
内外线由谁来串联呢?有的是由组织后卫担当,有的是由得分后卫担当。他们常常能一条龙,从后场带球,不断过人,直奔前场篮筐。但是,后卫更主要作用在于把全队搞活,篮球是五个人的活,一个薄弱环节都要尽力避免。
足球场上的灵魂人物是中场,排球是二传,篮球则是组织后卫。他的穿针引线,他的声东击西,他的合理分配,让球到达最理想的位置,这是起巨大作用的。传球的方式多多,有击地球,有空中接力球,有穿裆球,有的真的做得如神出鬼没了。
当今NBA球坛上著名的组织后卫有韦德,保罗,基德,维斯布鲁克,库里,罗斯------
篮球被称为巨人的运动,其实也不尽其然。许多组织后卫一般并不很高,一米八几的,一米七几的,都有。在亚洲,中国球员身材最高大,但是,像韩国这样的球队,它以灵巧著称,以打出非常漂亮的配合著称,再加之他们精准的三分远投。韩国队常常让中国男篮难以招架。不过,在姚明、王治郅那个时代,中国男篮既有高度,又有技术的时候,还是称雄亚洲有余的。到了易建联,显然差很多了。这都说明,并非高度决定一切。
易建联本该打内线,可是他在很多情况下依靠中投和远投,这样,他作为中锋的作用就大大削减了。这就远不如姚明那样主打内线,王治郅的梦幻脚步也使得他的作用远胜于易建联。中国男篮近一些年要想有好的表现,难度很大。
三十三、排球之丽
中国女篮打世界亚军的那一次,好像是在欧洲举行的一次世锦赛上,主教练是李亚光。他在获得亚军后曾说中国是可打冠军的。这就有点吹牛了,美国女篮是难以逾越的一道坎。而今的美国女篮肯定还是最强大的,它的全能型选手玛雅莫尔正在中国打球,领衔山西女篮拿了全国联赛冠军。
稍早一点的女篮名将中,出色的组织后卫李昕目前是浙江女篮的主教练。锋线上的苗立杰、陈楠是新老交替中的老字号队员,即将淡出球坛;还有非常优秀的卞兰。年轻的女篮队员中,除毕妍妍,高颂,赵爽外,我已不太熟悉了。
不说篮球了,说排球吧。男排在卢晓中、汪嘉伟时期在亚洲尚可。有过特别辉煌的是中国女排。自袁伟民执教时,有过五连冠的出色成就。继袁伟民之后,有一位杰出的主教练陈中和,他曾是袁伟民的助理。陈中和之后,有一个蔡斌,战绩平平,以至于他执教时国人呼吁要复兴女排了。
此时,众望所归的主教练人选,非郎平莫属。在她的调教下,中国女排已开始走出低谷。
眼下,魏秋月仍然是世界级的二传,又有了高大的主攻手朱婷,惠若琪,还有副攻曾春蕾,接应张磊。世界上,处在顶峰的是巴西女排,还有美国女排。郎平曾执教过美国女排,那期间与中国女排交过手,一些可爱的中国球迷不知道为郎平能担任美国主教练而骄傲,反而颇有微词。除了狭隘,还有什么?这有点像中国乒乓面临海外兵团,但蔡振华很有眼光,他甚至提出了一个养狼计划,否则,中国自己的进步也会受到局限。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家中没有电视,是跑到老体育馆去收看的。看到中国女排拿冠军,的确很振奋。那是中国人在大球项目上第一次拿世界冠军。
当然,排球也是我非常喜欢看的。在读中学时,还是九人排球制。何时改为六人的,我已记不清了。
排球场上,发球是一号位,逆时针转,依次是第二到第六号位。前后排的位置不能互换,但同一排的可以互换。一般情况下,主攻手在一四号位。
短平快、背溜、背飞,这都是中国女排的创造。这种战术得靠二传的有效组织,彼此的默契配合。若有二传送出了球,其他队员未跟上,那叫做失配。
主攻在二四号位下手是常见的,三号位多半是副攻打的。拦网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这是防守的,却可以直接得分。刘亚男曾被称为移动长城,拦网技术很好。这主要是靠准确判断和手型要掌握好。拦网是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被突破,后排的防守压力就大大增加了。
主攻手的灵活表现,除了重扣外,线路的选择十分重要,重扣多是取大斜线,也可拐弯打直线,并非一味的重扣,偶尔的轻吊也起作用,打对方的马蹄形区。还有直接朝着对方球员的手尖打去,造成对方飞出界外的效果。
有一种重扣叫钉地板,这是很难防的。
看球,首先是看懂,进而看出其中的奥妙,这样就能达到欣赏的程度,就会爱看了。我看这些比赛,尤其是高水平的比赛,是很愉快的、很高兴的,并细心品味。
乒乓球是落桌的,足球是落地的,篮球地板上运作,唯有排球是不得落地的,排球是空中艺术。它特别的细腻,它也是指尖上的艺术,球几乎是由手指弹出去的,稍久停顿,就会是持球违例。排字比较确切的说明了这一运动的特点。
不计拦网的那一环,排球在一方的传递次数不能超过四次,此刻,无论有没有进攻机会都要把球打过去,无功过网也没办法。通常是将球高高打过去,使得转入防守的时间稍稍充裕一点。这些规定使得排球的攻守转换频繁,自然也提高观赏性。
发球是另一项很讲究的技术。有强力的跳发,特别有力时,相当于一开始就重扣了。也有不以强力而以强烈旋转球发过去的,偶尔也能产生良好效果,因为对这两种球的接法是不一样的。发球时,还有一项讲究是选择那些一攻较差的人,或许可以称之为“定点打击”。接一功较差的,多半是主攻手。所以,主攻手也要尽量加强接好一攻的练习,使攻守比较均衡。
显然,我无意在这里讲排球规则,也不是讲排球的技战术。我只是说明,为什么我会喜爱看排球,排球有哪些美不胜收的地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能看懂排球的许多美妙之处的时候,就会喜欢它,持久地喜欢它。
足球与篮球都有时限。足球上下半场各45分钟,若打加时,也就再延长15分钟。
篮球原也是分上下半场,经过NBA改革,分为四节,每节12分钟。女子每节10分钟。若打加时赛,再加5分钟。有过多次加时赛的情形,但篮球与足球略有不同,足球在常规的循环赛可以平局收场,篮球任何时候也不可以平局收场的。
排球也是要每场分出胜负的。现在是五局三胜制,在前四局以先到25分的一方为胜,出现平分后至少再获两分才算胜利。第五局则是先到15分的一方获胜;而胜者只拿两分,负者也有一分。所有这些规定,都有利于排球的发展。
三十四 教育之美
美处处存在,人处处创造美。在教育这样的事业上,人们还会不追寻美吗?
现实中,教育却并非总是美好的。其实,体育不也那样吗?不同样并非总是美好的吗?
有不尊重对手的行为,有不尊重裁判的行为,甚至还有欺骗裁判的行为,例如足球中的假摔,篮球中也有假摔。至于像泰森那样咬对方耳朵的恶劣情形,虽稀罕,却也有。还有更不道德,更有害体育的,就是服用兴奋剂。
在世界范围内,还有教育的严重短缺。近期的法新社报导,全世界文盲 数为2.5亿,他们没有得到基础教育知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五分之四的儿童读完小学但没有基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读不全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读不出。
贫穷是教育的天敌。但富裕不等于一定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是人类对自身意识的一种高度自觉。当政者之中若受民众约束,就可能不敢懈怠教育,但这与自觉的教育意识尚有一段距离,却也就好在有制度的约束。
在人类的经济、文化、科学、教育、艺术等各活动中,最早伴随人类的,就是经济和教育。换言之 ,人们只要不挨饿,就立刻想到教育。因而,教育最能代表人类精神,人类之所以是人类,也就在于它最早创造了教育,故而,也创造了自身,创造了未来,创造了一切财富的基础,创造了永不停息的进步和繁荣。
虽然,教育是如此自然和 必然出现,人们还是特别忘不了孔夫子和苏格拉底,孔子被称为第一位教师。中国在那个很荒唐的时期曾批林批孔,那不过是一种愚昧。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当得知中国大陆竟然批判孔子的时候,纷纷起来捍卫孔子的地位 ,这也就是捍卫自己文化的根。
那个荒唐的时期早已过去,如今,当局正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无论怎样,这是一个进步。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再过千年万年,恐怕也无人能撼动孔子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就是无人能撼动文化的地位,教育的地位,人的地位。
现在,各级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教育。但是,由于某些机制上的原 因,教育真正被重视并不容易。教育是讲究长时效应的,是要看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而某些当政者急于求得立竿见影的政绩,这就往往不在教育上显现了,他们或许是无意中忽略了教育,除非他们有长远眼光且不计私利。
还是回头来讨论教育之美。这里 ,仍然有两个不同的问题:理想的教育怎样才算美?现实的教育美不美?甚至还可问:人们意识到了教育美学没有?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美撒向四方,能不撒向教育吗?然而,并非任何播撒都会是成功的。你想它美,它就一定会美吗?制作一件漂亮的衣服并不难,为教育也披上一件漂亮的衣裳却并不那样容易,那需要怎样的做功啊!
首先还可问问:教育本应是怎样的?又本不应是怎样的?连本应有的那个样子也没有,教育会美吗?教育变成了它本不应是的那个样子,还会美吗?
教育是交谈,不是说教;教育是对话,不是单口相声;教育是亲近,不是疏离;教育是启迪,不是填塞;教育是阳光,不是遮蔽;教育是引导,不是呵斥;教育是心灵的彼此关照,不是耳提面命;教育是设身处地,不是置身度外;教育是无限期待,不是拔苗助长;教育是以美好唤起美好,不是消极面对;教育是把自己应有的美洒向人间,而不是一位应对者,为 此,教育亦需不断检讨和洗涤,需无限珍爱自己的美丽,而不使自己沾染污秽。
教育何以为美?就是把上述那些“教育是什么”充分地展现出来,同时让“不是什么”不再出现。
现在,当我们来审视眼下的中国教育时,可能会有很多的遗憾。因为美好的盼望而使这种遗憾变得特别深切,甚至有一种切肤之感,切肤之痛。
教育为什么跟人类同步存在?这是因为人性深深扎根于教育,人性在,教育就在;教育在,人性就在;人的良知在,教育就在;教育在,人的良知就在。
我们社会今日的教育,是与人类心灵一起跳动的吗?教育中良知何在?教育中人 性知多少?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教育给了少年儿童多少美?
人的天性是爱玩的,教育是否有意地自觉地引导少年儿童去玩?是否觉得让学生更会玩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本领?玩,又可称之为游戏,教育是否认为青少年是可以在游戏中长大成人的?教育工作者是否充分地注意了、研究了人的天性?
我将教育的目的归结为:让学生更富有、更聪明、更智慧、更高大。我想,真正的教育理应是如此的。
每个人都是聪明的,教育能让人更聪明吗?每个人都是可以走向智慧的,教育让人更智慧了吗?教育必定会让人富有吗?人因为这一切而更高大了吗?
似乎让人更富有知识,是教育必然的、自然的结果。其实亦不尽然。也有越学越蠢的,越学越 呆的,能够背上书中的几句话,但这并不等于有了知识,更不一定是富有。
真正的智慧不只在于认识了自然,认识了宇宙。更高的智慧还是如苏格拉底所言之“认识你自己”。这是人类的最高使命。教育能够如苏格拉底所忠告的那样去引导人认识自己吗?教育当首先认识自己,教育对自己已经认识得怎样了?
说来真的不可思议。宇宙一两百年亿历史,关于它的起源、它的演变,已大体弄清白了;然而,只有382万年历史的人类,它是怎样起源的?意识是怎样起源的?我们却基本上还不清楚,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猜想也没有。
很可能,意识和人的起源问题会是一个永远的谜,同时,也是一个永远美妙的谜。这并不是人类刻意为自己保留的一片神秘,而是人本有的神秘,并因此而保有人的神圣。尽管人对自己的研究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但接近谜底的距离可能是千里万里,可能是无限远。这也许正体现了苏格拉底名言所包含的智慧。
真正的哲学家始终是关注人、思考人、研究人的,如同苏格拉底那样。真正的教育亦必如此,并且教育唯有如此才是美好的。知道了这样一个神秘神圣的问题而始终以虔诚的态度对待它,教育才像教育,教育才可能美好。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大自然缔造了人,是上天缔造了人,缔造了一个如此完整、如此完美的生命,缔造了一个能够看透古往今来,能够知晓宇宙苍穹的生命,也缔造了一个能感恩上天大地的生命体,并以无数美好的创造来回报上天。因而,我们真的可以为自己而骄傲,真的可以相信自己的伟大和神奇。
我们歌颂人,也应当歌颂人所创造的教育,这是人类的第一创造,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可以说,教育正是人类为着自身的再创造而创造出来的。
为着教育真的美好,它本应有的那样美好,我们无法回避眼下教育中的瑕疵。
死记硬背这样的东西不知在多么普遍的意义下存在。我知道我正在念小学一年级的小孙女被要求背诵老子,背诵《论语》。我和我爱人从受教育到后来从事教育7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现象。以前读三 字经不理解,现在未必能理解老庄了?以前称之为填鸭式的东西,现在怎么了?
在我的记忆中,从认识人手足刀尺开始,是印象最深的。可以留下印象的,不被重视了;留不下印象的,在那里硬灌着。教育把人仅仅视为一种器皿了吗?
我从事教育的时间算比较长了吧,至今还站在讲坛上,在我的感悟中,从来不觉得记忆的地位特别重要。现今,还有一些好友或熟人赞赏我记忆力好;可是,每当遇到这种赞赏时,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难道我就只是记忆力好吗?我相信人们在称赞我的记忆力时,是由衷的,但我仍不以为然。
我更相信,就一般人而言,记忆力的差别是很微小的。我想,我的记忆力就是一般人的水平,确实没有特殊。但我同时相信,我比较强一点的地方是理解力和想像力,进一步讲 ,我还有在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能力。并且,我对于加州理工大学的格言“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还加上了我的极为重要的补充: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否则,说的、做的从哪里来?
如果教育能让学生像CIT的格言那样,教育是美好的 ;如果还能像我补充道的那样,教育会是更美好的。我相信,培养学生拥有他们“自己的观念”的教育是崇高的,是美好的。而我所补充的那句话正充分体现了这种美好。
在法国,中学里就开设哲学课。这大概就是为了智慧而不只是知识了。我们这里如何呢?
不必去说我们的中学,就说大学吧。我们的大学在讲形而上吗?哲学不是社会学,不是政治学,哲学是形而上学,我们的哲学被怎样看待了?我们的哲学给 了学生多少智慧?能给学生多少智慧?哲学本就是智慧之学,眼下,我们的哲学及其教学是这样的吗?我们的哲学美好吗?我们的哲学教育美好吗?
我们时下所流行的哲学,基本上属于崇尚感性的哲学,也就是离智慧较远的哲学。
其实,若论感性,论感官,我们的视觉不如鹰,我们的嗅觉不如狗,我们的听觉不及蝙蝠,也就是说,若侧重于感性,人类并无多少优越可言。人之真正的力量在哪里呢?人的强大在哪里呢?人的真正伟大恰在它拥有无比的理性力量,思维的力量。
由于有思想,人可以看到遥远的星空;由于有思想,人可以看到银河有多宽,银河那里有多少亿颗星星;由于有思想,人能入木三分,看到隐藏在物质世界后面的无数原理;由于有思想,人可以看到远古的过去,也看到自己走过的足迹;由于有思想,人才看到无数的灿烂和美好;……这才是人的伟大。
人的真正伟大和美好,源于它有思想,有精神,并因此而有理论,有信念,有理想,有追寻,有创造,有梦想,……人把一座高高的灯塔建在自己面前,并照亮着自己前进的道路。
教育本应像那座灯塔,让人有信仰,有梦幻,有向往,从而充满无限的活力。教育若能如此,必然是美好的;否则,它怎么美好?
我们盼望教育美好,盼望它能照亮人生,照亮前进的道路。如果能这样,我们怎能不放声歌唱,怎能不歌颂教育,犹如歌颂人,歌颂苍天大地。
三十五、玩与休闲
还是继续讨论教育之美以及时下教育的瑕疵。
我曾和学生议论那个玩字。许多学生认为这个字的左边是王子旁,其实是玉。王字是三横一直,但玩字的左边并非三横,而是两横一剔,并以此省去了那一点。没文献告诉我,我也没有去请教,是自己这样揣磨的。
至于右边那个元字,有同学开玩笑了,说是有钱才能玩。其实,若论钱的单位,我们曾经用的是圆字。我对右边的元字也作了一番阐释。所谓元,具有最初、原初的意思。一年的第一天为元旦,一年的第一个月为元月,公元的第一年为元年,一国之首为元首,一村的长老为元老,最坏的人谓元凶。
这样,我就把玩字解释得很美好、很宝贵了。玩字的玉字边意味着宝贵。
玫瑰,璀璨,琥珀,琉璃,珍珠,珊瑚,这些词中的字都是玉字旁,并由玉来表示美好、美观、美丽。这些汉字的创立者们是怎样想的,我不知道,但我猜想包含着这种意思。这种猜想多半没错,因而会有利于对这些字或词的理解。
对于玩字,我作了自己的一番阐释。我相信,人生是爱玩的。小狗、小猫都喜欢打闹,喜欢“玩”,小孩会不喜欢吗?若保持了这种天性,长大了也会一直好玩。
懒是不需要学的,勤才需要学,需要练,需要意志的约束。玩也是不需要学的,只是要想玩得更好时,那是需要学的。甚至,会玩的,常常就是会学习的。
玩是不需要学的,但没有饭吃怎么玩;于是,要学点本领,有了钱,有吃有穿,才能继续玩。有时候,工作与玩交叉进行;有时候,在专门的休闲时段里集中去玩;有时候,在工作中也能生出乐趣,工作与玩的界限就模糊起来了。
所有的工作和玩,都是需要兴趣、快乐相伴随的,都是有美相伴随的。或者其中就包含美,或者自己于其中创造了美,否则,不可能长时间地相伴相随。
什么叫做社会进步?人们如果成年累月就为着糊口而忙碌,那就是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如果一半的时间忙碌吃穿,一半的时间可用于休闲,这就是很大的进步;如果休闲时间所占的比例更高,那就是更大的进步了。
实际上,古希腊哲人们就明白,休闲是人类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我们社会里,有人把几何学的产生归之于测量。其实,这是很可笑的说法。欧几里得的几何、阿基米德的几何是产生于休闲的,也就是说,几何学产生于纯粹的思辨。几何学的那五条公理所构成的逻辑系统是能够测量出来的吗?
说来真有点巧,就那么五条公理,不多不少,完美的刻画了整个绝对空间,刻画了那个无限宏大的殿堂。这还是希腊神话的一部分。只要想想,为什么如此美妙和宏大的几何只产生在希腊?唯有用神话来表达才更为恰当。人类要感谢希腊。
几何学不只是作为一门具体的学问而贡献给人类的,它还具有两方面的极为重大的意义。
首先是它提供的方法,几何学的诞生,也意味着公理方法的诞生。其诞生也可以说是美学的胜利,是人们看到了这个繁复的世界的简洁,并给予了美好的表达。这种方法后来被牛顿、爱因斯坦等众多科学家所运用,且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到了19世纪后半叶,一个公理化的高潮席卷了所有科学领域。
公理化具有浓浓的哲学意蕴,其表现就在于它寻根问底的精神。任何一门学问,其是否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就看它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根,自己的底。这一公理运动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上半叶,并大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欧氏几何的另一更为重大的贡献是,它提供了训练若的思维的最重要的知识形态。《几何原本》出现后,流传到全世界,流传到各个民族,或迟或早。同时,它以活的形式逻辑教导了几乎所有的学生,实际上也就训练了他们的思维。
几何学不仅不是测量的结果,而且是自觉限制测量的结果。在几何作图中,是不准使用量角器和有刻度的直尺的,只能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来绘出几何图形来。这一限制恰好可以使人的逻辑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
我们一般都并未学过专门的形式逻辑,但只要学了几何,就够了。我本人读过专门形式的逻辑读本,但主要的逻辑知识,还是从几何那里获得的。也就是说,是几何学训练了我们,教我们如何正确有效地思考。当然,为了更为有效,尚需有辩证逻辑。
逻辑美是美的形式之一,欣赏到这种美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学习几何。但几何的学习常常成为一些学生的一道坎。这道坎大多出现在初二的时候,那被称为是一个危险期。如何帮助学生走过这道坎,是教师的责任。弄得不好,有些人从此害怕数学,告别数学。当然这就让许多人失去了通过数学获得思维训练和获得智慧的机会。实际上,这当然算是教育的失败。
《几何原本》是希腊神话贡献给人类的一项巨大成果,它仍将千古流传,继续惠泽人类。
形式逻辑美,思辨逻辑更美,但形式逻辑是基础。古希腊的伟大神话远不只于提供了几何,比几何更具前提性的成就是逻辑学,而且希腊人早就提供了辩证逻辑。实际上,几何学不过是希腊人逻辑成就之下产生的一项果实。
三十六、休闲与美
有越多的休闲,就有了越多创造美的条件。人们只要有可能、有机会,就会去寻找美、发现美,并且创造美。休闲越多,这种机会也就越多,条件越好。
马克思当然早就知道人类的生产劳动大体上分为两类,但是一些自称信仰马克思的人,却并不知道马克思的观点和相关的论述,这多少让人吃惊。
人类若不是早早开始了精神生产,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人类还是人类吗?
我们这里常见的一种说法是,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似乎教育本身不是劳动,不是生产,并且常批评说教育脱离劳动、脱离生产、脱离实际,于是就要与劳动和生产相结合。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反映的当然也就是一种错误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是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这就是意味着教育本身是精神生产,然后就有与物质生产相结合的问题。不同的方面才有结合的问题,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虽同是生产,却是不同性质的生产,所以有结合的问题。
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是精神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物质生产而言,则投入的人力比重相对较小。这叫做有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我们这里曾经很强调消灭三大差别,即所谓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而消灭的办法是:城里人上山下乡,工人都去做农民,脑力劳动的人必须去搞体力劳动。一方面,这种说法本身就不科学的;另一方面,社会进步的实际发展趋势恰与我们这里曾有的做法完全相反的。
不必去说发达国家了,我们国家最近30多年发展的事实是:农村出现了城镇化的趋势,大量的农民变成了农民工,至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其缩小的过程中,是脑力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增大了。
在发达的社会里,事实很清楚,大量的人在从事文学生产,哲学生产,从事美学生产,艺术的生产,诗学的生产。这大概就都属于精神生产了。
古希腊时物质生产发达到了何种高度,我不很清楚,只能想象,他们必定足够富有。但它有极为发达的精神生产,这是很清楚的,其成果流传千古。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至今还是西方大学所必修的。他们的智慧所达到的高度,都能表明希腊神话的无穷魅力。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刻在我的案头。
人们说,古希腊对圣哲的著作常常是哲学、科学与艺术的混合体、融合体。正如我所理解的那样,在山顶上,艺术、哲学、科学是一家人,而希腊人站在山顶上。我还相信,艺术是决定性的,因为对美的追寻是决定性的,无论在哪一类的活动中,都如此。
这一届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开幕式的成功是我早可预料到的。因为,我知道俄罗斯有传统的优秀艺术,他们有大作家、大诗人、大科学家、大艺术家。俄罗斯不幸的是经历了斯大林时期,即使如此,它的优秀所受到的破坏也远没有在另一些地方那样遭遇严重破坏。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美丽的力量是强大的,归根结底,人的力量,人性的力量是强大的。
我赞美了玩。我觉得真正能够引导学生在严肃的科学活动中也能领略到生动活泼,也能有对科学定律的玩味,那可能是教育的莫大成功,可能达到对休闲的意义和价值有真正的理解。唯有如此,也才能算领悟到了教育的美。
三十七、美学公理
人为什么都追寻美呢?美为何普遍的存在呢?人为什么去创造美?为什么唯有人才如此与美紧密相连?我们能说出一些原因来吗?能找出和证明其中的因果关系吗?问这样一些“为什么”有必要吗?能找到相关的答案吗?
好像有一个答案:人性决定了这一切。可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性呢?于是答案又消失在原有的那些问题之中。或者我们正是在问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吗?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问吗?要寻根究底,而根和底已经就在这里了吗?
何谓公理?就是公认之理,就是不证自明之理。然而,我们怎么知道它是不证自明的呢?怎么知道它已被公认了呢?举行过投票吗?都认可吗?是因为公理之理十分明显吗?可是,有些理似也明显,为何未列入公理呢?
几何的那套公理提出后,经过了两千多年,人们未发现它有什么毛病。能不能说经过了两千多年没发现毛病,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呢?经过三千多年呢?能担保三千多年、四千多年直至永远都不会发现有什么毛病吗?它根本就没有毛病吗?
顽强的人类,追寻着真理的人类,还真的没有停止思考,没有放弃那个一直还没有答案的问题。
对于那个公理体系,人们询问的是三个问题:1.相容性问题,即各公理之间是否有或隐含有彼此矛盾或冲突的结论。2.完备性问题,即有了那五条公理,几何世界的一切命题都可以得到证明吗?3.独立性问题,即各公理之间不会彼此互推出来吗?无数智慧的人投入到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之中,并构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面,我们甚至需要用可歌可泣来形容。
在这长长的探索过程中,确实发生过许多美妙的故事,足以让人类为自己惊叹。
其中,五公理中的平行公理受到的怀疑最多。平面上,过一点能作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就是平行公理。人们的问题集中在“能作出一条”来的问题上,为什么只能作一条呢?为什么一定能作出一条呢?
俄罗斯人罗巴切夫斯基认为可作出多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他公理不变,这就构成了一种有别于经典几何的几何学,就称之为罗氏几何吧。
德国人黎曼认为可以一条平行线也作不出,在其他公理不变的条件下,也构成了新的几何学,就称之为黎曼几何吧。还有高斯、鲍耶等人亦曾思过这类问题,但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已具代表性。
于是,除了古典的欧氏几何外,又有了非欧的罗氏几何和黎曼几何。三大几何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几何世界,并且,最终由此而证明了欧氏几何的相容、完备与独立。
这三大几何的出现,都源于对公理的深入讨论。因而,三大几何的出现可以被公认为是公理方法的一个巨大胜利。这也是在19世纪掀起了一个公理化运动并波及几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的历史背景,它显示了公理方法的强大力量。
如果追根溯源,这仍然要归功于古希腊人的理性主义。这种哲学带来了近代科学的繁荣。
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本质主义、自然主义,直到近代的逻辑主义、结构主义、科学主义,在科学的发展进程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然而,这也包含了或带来了严重问题:在这些主义或观念之下,人没有了,人的情和意没有了。
直到康德,这种理性主义仍然处在支配的地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理性的人。可是,人不只是理性的,人必定还具有非理性的一面。按照理性,按照物质不灭定律,对于任何人的逝去我们都不必悲伤,逝者作为物质只是改变了其存在的方式。如果这样,人还成其为人吗?
人是知情意的高度融合。
公理方法作为理性主义的一项成果,可否用到人身上?可否用到教育身上?
我曾尝试提出了一套教育公理。这套公理,在张文祥教授看过后,他说,这也是人学的公理。我想,他的判断也是基于对人与教育的紧密关系来理解的,它们的根和底应当是相同的。
大自然,空间,其中的关联可以用公理来描述;在人世间,其中的关联或它的特性也可以用公理来描述吗?这是把更为复杂和美妙的人世简单化了吗?
确实也还只是尝试,只是沿着追根寻底的线路在思考了一番。我所提出的这套教育公理或人学公理是:潜在公理,能动公理,美学公理,反身公理,中介公理。总共也是五条,正好与几何公理的五条一样多,但我绝不是凑数凑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世间和人间,都是五条,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吧。
潜在公理说的是,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这个种子身上潜存着生命的一切要素。
能动公理说的是,那颗种子是可发芽的,是可发展的。能动公理与潜在公理一起表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前提,表明了人将获得发展、将可以发展。
反身公理说的是,人的意识是可以反过来审视自己的,并且人可以把自己置于自己的作品之中。这条公理所表达的特性是唯有人这样的高级生命体才具有的。简单地说,就是人自己可以成为自己意识的对象,即自我对象化;同时,文如其人,人总是力图将自己的意识表现在自己劳作的对象中的,他所写的文、所唱的歌、所跳的舞,都是他自己,这就是对象的自我化。
潜在公理和能动公理还不足以将人与植物界、动物界区分开来,反身公理所表明的特性则是完全将人与其他生命体区分开来了。能够反身,这才是人。这一公理也表明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人是在反身之中发展自己的,教育引导人更自觉的反身自己,从而更好的自己审视自己,自己思索自己,自己鞭策自己,自己鼓舞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创造自己。
美学公理所回答的问题是,人通过什么要素来反身,来审视自己?这就是美学要素。或者说,人以什么标准来思索或考察自己?基本的标准或尺度就是美。
美学公理与反身公理一起,把人的根本特性描绘出来了。人是怎样的?这两条公理能特别准确的作出回答。一切的尺度,首先是反身的尺度,就在于回答:美不美?自己美不美?自己的作品美不美?人把美投向自己,,亦必投向自己的作品,从而投向人间。
中介定理说的是,人具有群居性,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之中的,不只是自然环境之中,也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中介公理又可以叫做环境公理。
世间的公理和人间的公理都是五条,对此,我已说明,这只是条文数量上的一个巧合。相同的还有,这五条教育的或人间的公理是相容的吗?是完备的吗?是彼此独立的吗?
世间的、空间的公理经历了两千多年,并在曲折的道路上对其相容性、完备性、独立性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我所提出的人间的公理,还不到十年,能作出肯定的回答吗?还要等待两千年的历史映照吗?这是一个时间问题吗?
不知当年欧几里德提出那套几何公理时想没想过相关的相容性、完备性、独立性问题,但后人想到了。数学家们、哲学家们几乎同时想到了。至少,直到十七、十八世纪,数学家与哲学家常常是兼于一身的。这不是巧合,而是希腊人早已说过的那样,早已做过的那样,他们总把数学充当哲学。
现在,我对于我提出的教育公理,自然是想过了的,想过这套公理的相容、完备与独立性问题。我无法证明它们是具有相容性,完备性,独立性的,但我深信它们是具备这些特性的。但同样期待被质问、被敲打,而且,当认真思考人时,就可能会有质疑,有询问。我所以提出这套公理本身也是对人的思考的一个结果。可以反问:难到这些思考是不必要的,多余的吗?这不就是对“人是什么”一种探讨吗?对“人是什么”的思考不是永远都不会终止的吗?
三十八、为自己感叹
虽然我提出了关于人的一个公理体系,但我绝不会认为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从此都说明白了,讨论会终止了。几何公理的提出并没有终止对于空间是什么的讨论,人学公理的提出能终止关于人是什么的讨论吗?
我所提出的人学公理充其量是在对人是什么的讨论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它能波及多远,它能走到哪里?这都不在我的思考之中,我所关注的,是我尽可能想清楚,并把想清楚了的事,说清楚,写清楚。清楚了没有?我自有判断,但不可能停止他人的判断,我不可能有那样的企图,不可能那样愚蠢。
但我深信,文学家们,哲学家们,史学家们,乃至科学家们,都会永远保持着对“人是什么”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文史哲而言,还有什么比这一问题更深奥、更美妙、更值得研究的呢?这是一个无限丰富的问题,无限宽广的问题,也会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人们又绝不会因为这是一个找不到最终答案的问题而稍有懈怠。可以说,这就是人,这就是人类。
我们人类是如此年轻,比小草,小鸟还年轻很多,然而,它是如此神奇。在宇宙里,有一个小小的银河;在银河的边缘,有一个小小的太阳系;在太阳系里,有一个小小的地球;在地球出现了几十亿年之后,才出现了我们人类。
如今,我们人类享有着一切,享用着一切,我们该感恩谁呢?感恩上天,感恩大自然;我们无论如何神奇,还是更神奇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我们珍爱自己,就是珍爱大自然;我们感叹自己,首先须感叹大自然,感谢大自然。
说完了这一切,明白了这一切,我们才可以问心无愧地为自己而感叹了。
说来,我们人真的是太神奇、太奇妙了。
人有完整的七大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触觉系统。它们巧妙地天衣无缝地配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人。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可能根本就在于有发达的神经系统。意识的起源跟人的起源问题是同样神奇,同样难以弄明白的。至少需要十个康德才有可能探个究竟,至少需要一百个牛顿才可能有个猜想。
人通过自己的眼睛而看到世界,通过自己的口腔而尝到世界,通过自己的四肢而触摸到世界,这一切充分显现出来,还是因为人有发达的大脑,所有看不到,听不到,闻不到,尝不到,触摸不到的东西,大脑可以想到。
人的七大系统中的六大系统皆为生理系统,唯神经系统为心理系统。故而,人可以说是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构成的,身与心一起构成的完整系统。
根本还在人有一颗心。我们的古人以为思考问题的是心,专心、操心、贴心、烦心、上心、关心、热心、劳心------都在一颗心。现在,我们当然知道了,并非是在用心,而是在用脑,但若把专心改为“专脑”,那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我们发达的生理系统就足以让我们为自己感叹了;如果说到人的神秘的心理系统,那就更可以为自己自豪了。我们真的可以为自己作为一个人而自豪。
人的这颗心如此无限辽阔,装下苍天大地;人的这颗心是如此深邃,犹如深深的海洋,人的这颗心可以是那样高远,把古往今来都看个明明白白。
这颗心,它一直跳动着,一天之中,它跳动八万多次;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心一辈子要跳动十亿次。它不辞辛苦的一直跳动着,和大地一起跳动着。
当我们呼吸着、跳动着的时候,就把氧和血液输送到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清醒地思考一切、意识到一切。我们感叹我们智慧的大脑,感叹那颗辛劳的心,它让我们的目更明,耳更聪,心更灵,让我们与无限的世界往来沟通。
还是大脑,它能让我们的心受到锤炼。我们的心胸是可以拓宽的;我们的心海是可以被开凿得更深更深的。这全靠在大脑的指挥下去磨砺,去修炼。这样,我们的心胸不仅可以变得非常开阔,还可以变得更美丽灿烂。
这里,可以十分明白地指出,在我们前面提到的为自己感叹,为人感叹时,其所指之人,包括每个个人,穷人和富人,凡人和贵人,女人和男人------
所有的这些人都可以为自己感叹吗?都能够为自己作为人而感叹和自豪吗?
或许,还需要某种唤醒。谁来唤醒?还是我们自己。也许,那些先进的思想家,那些坚守着人类良知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会做得更多更好。归根结底,还是人类自己唤醒自己,自己认识自己,自己为自己感叹不已。
当然,这与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在一个先进的社会里,人有极高地位的社会里,人受到至高无上尊重的社会里,人的尊严受到最好保护的社会里,人还会不为自己而感叹吗?还会不为自己作为人而无比骄傲吗?
这样的社会在哪里呢?这样的社会由谁来缔造呢?不还是靠这个社会之中的我们人自己吗?
三十九、教育之弊
在我们盼望人更美好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容易想到教育。爱之更深,盼之更切。
尽管也盼望有好的小说问世,盼望有巴金,有曹禺,有沈雁冰,有普希金,有巴尔扎克,有巴赫,有莫扎特,有海涅,更有康德,黑格尔,然而,我们更盼望有蔡元培,有梅贻琦,有赫尔巴特,有夸美纽斯,有雅斯贝尔斯,有赫钦斯------
我们之所更盼望者,还是良好的教育。教育本该很美,但现实中的教育,我们能看到的弊端真不少。让我们数落一番这些弊病,亦是盼望它健美起来。
教育应当有诗意的,但这种诗意哪里去了?教育应当有几分灿烂的,但灿烂在哪里?教育本应是最知晓自己的,但教育知晓自己吗?教育本应是为自己感叹的,它会感叹吗?教育本应是为自己自豪的,它能自豪吗?应当使人健康的教育,它自己健康吗?它是否生病了、感冒了?是否还那样挺拔?
教育本应是很富于人性的,现在它富于人性吗?它还应能提升人性,它能提升吗?它知道人性是些什么吗?它明白人性可以朝哪里提升吗?教育明白玩的意义吗?玩是教育之外的内容吗?教育应是给人智慧的,教育本身是智慧的吗?教育应是教育自己的,它把自己看成是别的什么了吗?教育还知道自己吗?教育很明白自己、认识自己吗?教育已不自己了吗?
教育本应是十分清晰地思考这一切的,它正在冷静地审视和思考自己吗?它曾思考过吗?
有一位学者出身的教育行政官员,在20多年前发觉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应试教育。当他指出了这一点之后,应试教育成了众矢之的,掀起了一个批判的浪潮。
我以为,把应试作为一个目标,这可能是不好的,但应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会考试,善于应对考试,这是一桩本领。所以,我基本上未投入那个批判的浪潮。我还希望我自己学校的学生有这桩本领,而又不只是这桩本领。
我未曾投入那个批判,还有另一个原因。我从小学到大学,就一直是不善于应对考试的,我明白这一点,于是,我想我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应试教育呢?
小学升初中时,我未考上,去了另一所无需考试就可入校的中学;读中学时,我考历史都未及格呢;考大学总算考上了,但成绩平平;念大学时,我的考试成绩也就一个中等偏上水平;毕业时,李盛华教授出了100道题,我答对了63道,好像还可以,但也不是最优秀的;大学毕业后留校,李老师也常考我们,他就喜欢考我们,我觉得他做得是对的。所有这些 经历,怎么会让我有底气去批判应试教育呢?并且,总起来说,我就不喜欢批判来批判去的,尤其是那种浪潮式的、运动式的批判,我本就不太喜欢。
亦曾听到有人说那时的学生是高分低能。对此,我真的未曾苟同过。我认为,能考高分,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高分与低能之间没有什么逻辑关系。我还相信,那些以高分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大多是很有能力的。所以,我从心底里不呼应那些片面的说法,尤其不会跟风去批这批那的。
我自己虽然不会考高分,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否定那些考高分的同学。
我不赞成以应试为目的,但我不会因此而否定应试本身是一桩本领,也可能不是主要的本领。
我倒是觉得近十年来,大学里存在着一个应评教育。这个东西真正是很糟糕的。
有人说,评估是天大的事。我无法在媒体上去呼应,但我发表了学术论文,断定评估连地大的事也算不上。我相信,学者或未忘记学术的官员,都不会把评估的重要性说过头。
有一个20字的说法:以评促教,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
这种说法在概念上就造成了混乱。教学评估本只是教学的一部分,一个环节,怎么拿一部分去促整体呢?能够以手指来促手掌吗?能够以沙漠去促地球吗?大脑可以指挥人的四肢和全身,但这只是大脑在“促”四肢吗?
评估只是教学本身的一部分,并且是处于辅助地位的部分。如果以为它是可以促动一切、带动一切的,那就叫做主辅颠倒,也是主次颠倒、本末颠倒。
教师是因为教学而需要评估,还是因为评估才需要教学?事实上,许多有责任心的、有良知的教师,有还是没有评估对他是没有区别的。或许,为了搞好教学,他自己就会经常评估自己而无需外界的提醒,更无需外界的无端介入。
我本人教书55年了,站在讲坛上的时间亦已逾50年,除了最初忙于行政的四年左右,我一直讲课,直至今日还立在三尺讲台上。这50多年里,我就一直追寻着教学的完善、完美,未曾有过满足或停顿。而这一切与他人的评估完全无关;唯一对我起作用的,是学生的反映和我自己的良心。
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美丽,也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让语言也尽可能是美丽的。这不仅是因为学生喜欢美,而且也因为在他们感受到美的时候,就会更好的领悟知识本身。于是,我把教学也视为与学生一起领悟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所有这些,与评估有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我认为中国大学曾一度成了一种应评教育呢?从观念上说,就是前面已提到了的那20个字所包含的观念。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大学的负责人就被迫围绕着迎评而忙东忙西,评估左右了大学,地大的事也算不上的,真的成了天大的事;使大学不再有自己独特的理念而只是按照某些条条框框去行事了,大学不再有魂。
我们的大学,除了由本科生报考研究生时有点应试的影子外,似乎没有应试教育,但它实实在在存在一个应评教育。这让我们的大学处境十分尴尬。
在我们这里,无数人赞美过的教育,其美何在?无数人向往过的大学,其美何在?大学,这一人类创造出来的无与伦比的机构,如今还美吗?我们难到不该再来思考“教育是什么”“大学是什么”的问题吗?多少出于无奈,本该颂扬教育之美,却在这里直面了教育之弊,它是不是真的生病了吗?各位大夫来诊断一下吧!
四十、科学之美
这里所言之科学,仅指物质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学、水文学、地质学、海洋学等等。亦即关于自然的科学。换言之,这里不是指广义的科学。
因而,所言之科学美,几近于自然美。区别在于,科学美中含有了人的因素,自然美存在着,人去深入地探索它、发现它,把自然美凝结在科学美之中。科学美,是人与自然合作的产物,它是真与美的融合,是人对大自然的描绘。
艺术直接表现美,哲学研究美,科学在其顶端,既表现美,又研究美。这样,艺术美、哲学美、科学美,彼此之间既相联系,又有微妙的区别,各自有其独特的风景线。同时,它们一起说明,美无所不在,人对美的追寻无所不在。
相比而言,科学美有何独特之处呢?至少,我们可以断定,艺术美能被欣赏到的可能性大得多,而要想欣赏到哲学美、科学美,恐怕需要更多的美学修养,更高的审美水平。教育之所为,还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
大体上可以说,艺术是热烈的美,科学是清冷的美;艺术是欢快的美,科学是沉稳的美;艺术是让人心潮澎湃的美,科学是让人久久韵味的美。
或许,艺术中多少含有科学成分,或许,科学在被提炼的过程中也生出了美的要素。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类型的美。多样,这正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传承了希腊哲学的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他认为世界是一部书,这部书是用数写成的。解析几何仅仅是他的方法论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却在数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他把几何与代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几何占支配地位的历史从此发生了改变。几何是描绘世界的,而代数也可以描绘世界了,数的地位大大提升了。而这正印证了笛卡尔的信念:世界这本书是由数写成的。这是数学的胜利,又是哲学的胜利,还是美学的胜利。
大自然美在何处?科学揭示它,而揭示的工作归功于科学家(包括天文学家、数学家)。当然,更一般的说,是人去揭示了大自然的美。当我们进一步看到一些大自然的奇观时,就会进一步感觉到笛卡尔的宇宙观有多么深刻、多么美妙。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小小的银河系;在银河系的边沿,有一个小小的太阳系;在太阳系里,有几颗小小的行星,其中,有一个叫地球。我们就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而当初的地球是热浪滚滚的一团大气球,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冷却下来,以至于有了氧气,有了绿色,有了生命,在所有的生命体中,人出现的是最晚的。这似乎意味着人的出现特别不易,也特别神奇。至今,无人能解释人为什么会出现。或许,最美妙的东西正是最难以说明的。
九大行星也就是太阳系中的九个兄弟吧,它们是怎样生活着的呢?文艺复兴以来的神奇人物之一开普勒,对他们的生活和运转状况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视为一个单位,即一个D;又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视为一个单位,即一个T。这一个单位的T正是地球上的一年,这一个单位的D,大约是光走八分钟的距离。有了距离单位和时间单位,就有了一个尺度。
以上述的尺度为标准,其他八颗行星各绕太阳一周运转所花的时间以及它们与太阳的距离是怎样的呢?
水星距太阳最近,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最短,只需要0.24年,也就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即地球上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是水星的一年;而水星与太阳的距离则是0.387个单位,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三分之一强。
冥王星距离太阳最远,达到了39.5个单位,即地球与太阳距离的近40倍。而它绕太阳公转一圈则要花上248年,也就是说,地球上的248年才是冥王星上面的一年。
更为神奇的发现是,九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D和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T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D3 =T2. 那时候,人们常用对数来进行计算,按此,相应的表达式是
㏒D: ㏒T=2:3
这就是开普勒所发现的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
几颗行星就都按照D3=T2的公式运动着。面对着如此美妙的规律,我们也为大自然感叹吗?这个公式美丽吗?这个世界神奇吗?而这个美妙的公式正是以开普勒为代表的人去发现的,对此,我们也应该为人类自己的智慧而感叹吗?
有规律,是美;奇异,也是美。九大行星的运动,既有规律,又有奇特,因而是美上之美。
我们可以再度回味笛卡尔的宏论:这世界是一本书,这书是数写成的。如此宏大的太阳系,其九个行星就是按照一个数学公式D3=T2运动着的。
恩格斯曾描述过文艺复兴以后的那个时代,那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而笛卡尔、开普勒、牛顿、达·芬奇、莱布尼兹等,就是这样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巨星。
我亦盼望,我们中华民族能迎来一个复兴的时代,迎来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
四十一、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虽是客观之美,但当人去揭示这种美的时候,也平添了一番景象:人经过科学研究而表达了这种美。这正是自然的神奇与人的神奇的共同的杰作。
恩格斯还曾说,文艺复兴是从返回到希腊开始的。一方面,这表明文艺复兴是希腊神话的继续;另一方面,那众多的智慧之星能在此时闪现,也说明了这个时代的特殊。这些人物的出现,恩惠于欧洲,也恩惠于世界。
这里,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个关于蜂房的故事。蜜蜂造蜂房,这是我们常见的。然而,关于蜂房结构却被一些最智慧的人研究过,并且,从公元后300年直到18世纪的千多年时间里,人们一直在研究着它,研究的工具竟然用上了微积分,参与研究的人竟然有法国科学院的院士。
一位天文学家马拉尔第,对蜂房这个菱形十二面体的夹角分别进行测量,测出的结果是109度28分和70度32分。
然而,巴黎科学院院士克尼格从理论上算出应是109度26分和70度34分。与实测的结果只差两分。克尼格的计算就利用到了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方法。
最后由英国数学家麦克劳林算出这两个角度分别是109度28分16秒和70度31分44秒。并与蜂房的实际夹角达到一致。
神奇的蜂房竟然难倒了如克尼格这样的院士级人物。这是来自大自然的美妙故事,然而,知晓这种美妙的还是人,并且,人能从理论上清清楚楚地予以阐明,无论如何,我们会感叹大自然,感叹蜜蜂能如此建造出让数学家也颇费心思的蜂房;当然也感叹我们人类有如此深刻的美学审视。
或许,这许多故事还在说明天人合一的道理。
下面,我们还会说到一些故事。
法拉第是一位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而麦克斯韦尔是一位擅长理论分析的物理学家,他能很好的利用数学来进行研究,从而使他站在更高处。
麦克斯韦尔曾在面对一个方程组时,觉得它不够美。如果在添上一个参数,可能就更美了。然而,正是这一添加,由此而推演出了电磁波的存在。30年后,实验证实了这种电磁波的存在,并且,由此而统一了电场与磁场。
这是美学引导了重大科学发现的经典一例,却绝非唯一一例。尤其在数学中,这种美学动力,简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许多数学家就是唯美主义者。这一点,我们稍后会有较详细的叙述,此前,我们要特别提到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对已知的化学元素,按原子的大小进行了排列,制作出了元素周期表。在这样排列的时候,他预言在某些位置上应有我们尚不知道的元素存在。1869年他留下四个空格,1871年,他留下了六个空格,后来的化学家们一一找到了他预言的这些化学元素。世界也为之感叹,并纪念他。
大自然是如此奇妙,而门捷列夫这样的科学家能深入地看到这奇妙的世界的微观部分。宏观的天体是那样美妙地排列着;微观的元素也那样美妙有序地排列着。
李四光是一位地质学家,也是古生物学家。他根据力学原理来探讨地壳运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并根据中国地质结构判断和预言了中国大陆存在着广阔的原油。后来,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的相继发现,证明了他预言的正确性。并且,自然地摘掉了中国为“贫油”国家的帽子。
李四光还是一位对中国近代音乐做过贡献的人,第一支交响就是他创作的。
在欧洲,不仅科学家们感谢音乐家、艺术家,而且,许多科学家就在音乐上作出过贡献。如笛卡尔,如欧拉。美妙的音乐与美妙的科学发现如影相随。
音乐是来自人的心灵的美,科学是来自大自然的美。人的心灵亦必去感应大自然的心灵,这就是人心、天心、地心之间的彼此感应。人的美妙只能从人自身去知晓和发现,唯一的外在根源就是大自然,然而,人就在大自然之中,人的一切正是大自然的赋予,大自然的恩惠,大自然的美妙。
是大自然的美,赋予了人以美,并让人具有特别的美丽。我们的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其实,首先是人与天同心同德,人合于天。天在我们之上。
人字上面加一横为大,大字上面再加一横为天。汉字里饱含的文化更好地诠释了人与天的关系。如果人再往上冲,冲破了天,那就是夫,就是一种夫子气了。所谓与天奋斗,与地奋斗,实乃一种愚昧而不只是一点点夫子气了。
当我们自豪地意识到人是一种美的存在的时候,应立即意识到,是上天,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以美,让我们作为美的生命体而生存着,生活着,存在着,发展着。人不忘记自己的本源,这是人作为人的一种必需的自觉。
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李四光、麦克斯韦尔、门捷列夫以及欧拉、高斯、笛卡尔,这些人都是最明白人与大自然关系的人,他们正是以敬畏之心去感受大自然,去揭示大自然无穷的奥妙的一些人,从而才彰显了人的智慧和美妙。
四十二、美与多样性
我们区分了客观之美和主观之美、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但是,我又曾认为没有纯客观的主观,也没有纯主观的客观,客观的主观与主观的客观是并存的;凡言及观就都是存在于人身上的,人是一种主客观的统一。我们只在思辨上而非现实上区分了主观和客观。
因而,我们对于美的那些区分,也需要再作一些补充说明。自然界有美吗?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蓝天白云,潺潺流水,茂密的丛林,挺拔的高山,这不都是美吗?许多人身上和大自然里存在的黄金分割,不也是美吗?
可是,所说到的这些美,都是属于人的感知范围的,离开了人,怎么美?谁知美?谁来说美?美感属于情感的范畴,美学属于认知的范畴,都属于人。
换言之,美都是人心灵的感应,美总是活生生的,与人不可分离的。有些事物,所有的人看来都是很美;有些事物在某些看来美而另一些人看来并不美。这一事实,也正说明美是与具体的、一个一个的人联系在一起的。
美总呈现多样性,然而,这种多样性也是与人联系在一起而表现出来的。
有的人觉得胖很美,有的人觉得清秀、素静是美;有的人觉得女性穿旗袍很美,有的人觉得女性着裙装更美;有的人觉得穿西装很美,有的人认为着便装也很惬意;有时,整齐划一是美,有时则奇装异服很美。这一切,又都是不同人的不同审美观。
绘画的种类很多,这也是人的美学多样性在绘画上的反映。油画是特别看重写实的,逼真的。然而现代派、印象派持不同观念。至于漫画,那更是一种特殊的手法。中国有自己的特产——国画,而国画分有海派,京派、奥派。
有的人喜欢美声,有的人喜欢流行;有的人喜欢民歌,有的人喜欢爵士;有的人喜欢摇滚,有的人喜欢嬉皮士。人的爱好是多样的,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就呈现多样性。当然也有多种爱好的人,喜欢许多种音乐形式。但是,会唱民族歌的,唱美声可能有困难;唱美声的去唱民歌也有困难,但困难小一些。
与声乐一起,有器乐。器乐可分为管乐、弦乐、键盘乐、打击乐。乐器也有民乐与西洋乐之不同,这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多样。器乐有多少种,我不太清楚,但主要的器乐,我还是知道一些。我本人曾吹过笛子,拉过二胡,也吹过一种叫做尤凤尼的管乐,但都不精,自娱自乐而已,上不了大雅之堂。
我们的民歌与民乐,如今也走向了世界,也能上维也纳音乐会了。虽然如此地具有民族性,可是,仍然是那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虽有东西音乐之差,但音乐也是一种国际语言。仅仅曲调就可以是操不同语言的人都可欣赏的。
钢琴在所有器乐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可能是因为它的音准和极强的表现力。钢琴当然属于西洋乐,但中国也有世界级的钢琴家。40多年前就有过刘诗昆,现在则是年轻的郎朗,郎朗在欧美都举行过钢琴演奏会。
小提琴在弦乐中的地位如同钢琴。小提琴手往往是一个乐队中的首席。在交响乐中,小提琴、钢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任校长期间,总想让非音乐 专业的学生听到真正的音乐,于是,希望音乐系的师生每期,至少每年能为非专业的学生做一场交响乐演出。但他们说有困难。
困难在哪里呢?没有那么多拉小提琴的人。据说要八把小提琴。于是,我建议他们找附近的单位协作。终于达成了这样的演出。我自然为此十分高兴。
我在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期间,听到广播里播放的全是通俗或流行。当时主管宣传与广播的是叶云霞。我就建议她,三一三十一。播放的音乐中,让美声、民歌、通俗各占三分之一。她后来采纳了这一建议,并请教过专业的音乐教师。
我关心音乐是很自然的事。从理论上,我早知道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从实际经历看,我认为是音乐伴我成长的。没有音乐,教育是难以想象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我亦必把我的这些感悟用于我作为校长和作为教师的工作中去。
我知道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有一个说法,认为宇宙是从大爆炸而来的,生命则是从大爆炸而来的。据说生物物种有数百万。有一些已经灭绝,如恐龙。这种灭绝,大自然有责任,人类也有责任去避免。有责任保护物种不至消失。在这一点上,人类正在觉醒之中。
说到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让我很容易联想到,绘画的多样性,音乐的多样性,艺术的多样性,同样,它们的多样性也就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政治家喜欢人们行为上的统一,但优秀的政治家明白,与行为统一必须同时存在的,应当是人们生活的多样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曾经只有八个“样板戏”。这就是多样性的消失,也就是社会生机的萎缩。
我们是这样感悟的,历史也真的是这样写着的:多样性与我们的各个方面都并存着。
四十三、统一性问题
简洁,匀称,统一,奇异,被认为是美的四大要素。科学所探索的,好像是统一性问题;艺术所表现的,好像奇异性。这似乎是处在两端的,却彼此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家从奇异寻求统一的东西,艺术家在表现奇异时也探讨科学所关注的东西。
统一性,是古希腊人以来许多哲学家关注的,例如,理性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数;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认为世界统一于自然之本质。后来也有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却无法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无法解释思想及其多样性。
比如说,同饮一江水, 同食地里谷,而其思想、情感、信仰等等却相差甚远;甚至,同父同母同一环境长大的亲兄弟姐妹,未来在意识形态上却不太一样。
我们看到的,好像还是物质多样性,好像在精神世界仍然还是多样性,统一性在哪里呢?美,究竟是表现为多样和奇异,还是表现为统一与匀称呢?这一切,人们都愿意看到吗?单一也是美吗?都欣赏吗?都觉得美在其间吗?
人们究竟是喜欢看到异,还是看到同呢?究竟是喜欢看到区别,还是看到联系呢?是喜欢看到分,还是看到合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喜爱和审美观吗?
科学家们是在做着分的工作,还是合的工作?门捷列夫把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弄得特别清楚;进行基本粒子研究的科学家们用尽各种撞击手段去分解物质,看看微观世界究竟是怎样构成的。可是,也有许多科学家做合成的研究,制造出许多新的物品出来。物理学家、化学家的工作都有分有合。
社会好像是分工越来越细了,但是,社会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似是难以分割的。工农商学兵,那一桩能少得了?少了,社会就会出毛病,运转就有问题。
如我们所知,人体包含有七大系统,可是,这七大系统是统一存在于人身上的。哪一系统出现了问题,人的健康就会有问题了;严重时,是残疾,更严重则是走向死亡。人是有血有肉的,可是,血肉一分开,人就没命了。
这些事实,似乎告诉我们,分只存在于思辨之中;而合在现实之中。我们看到的活生生的人,现实中的人,是合的;但思辨中我们能把握到它复杂的构成系统,一个一个分开着的系统。人如此,世界也如此,社会也如此。
区别与联系就是连在一起的,如同异与同连在一起一样。天与地相区别,但是,站在地上,才感觉到天在顶头上;天在上,才知道自己站在大地上。
我们怎么知道人自己与动物不同呢?首先是因为它们都是生命,是联系着的;而后,才又进一步知道人与动物有许多的不同,于是,又是区别开来的。
美与丑也是相对的。在丑与美之间也许有个中间形态的东西,但它们站在两端。可是,追求美的艺术中,有丑角这一当,这一角色还能给人以特别的美感。还有些美,是把丑遮盖起来后的视觉结果。美与丑也是相区分又相联系的。
没有联系,怎么比较?没有比较,怎么区分?
并且,由于区分,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联系;又由于联系,我们就更能知道是如何在联系中区分的。异与同的关系可以作类似的分析和理解。
人的思维常常是分析与综合交替进行的。
人体解剖学可能是着重于分析的。然而,这大多只是对尸体进行的。更重要的是,解剖学无法去解剖人的精神。解剖学可能只是生理学的一部分。对于精神性的东西,需要有神性去把握。物性的东西也少不了经由神性去把握。
从学校活动的主要特点看,它是进行神性活动的地方,是主要进行智性活动的地方。物性活动多半处在辅佐的地位。各种实验,包括生物学实验,目的还在于获得一般性结论,获得原理,也就是说,总是向着神性、理性的东西发展的。
所以,大学还是百花齐放好,还是学术自由好。然而,大学统一于此,统一于自由探索,统一于百花齐放。大学统一的精神特别包容了多样性,大学在多样中统一,在统一中发展多样。一所一所大学都是独特的自己,整个高等教育就会繁荣。千篇一律不是统一性,那是丧失了多样性的统一性,因而,是没有生命的统一性。
麦克斯韦尔把电场与磁场统一起来,爱因斯坦把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统一起来,罗氏和黎曼把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统一起来。他们也都是首先看到了区别,看到了联系,才看到了或发现了统一性,首先还可能是猜到了这种统一性。
深海里的鱼和高山上的雪是怎样联系的?若没有联系,只有区别,谈什么统一性?实际上,没有联系,去谈论区别会有意义吗?谈论人与恐龙的区别有什么意义?谈论砂石与白云的联系有什么意义?
区别是与联系连在一起的,统一是与差异连在一起的。统一,实质上是统多;多的内容还在,一的形式就还在,没有多,谈什么统一?这个一不是消失了多的一。
四十四、数学之美
对于数学之美,我可能会说得多一些。知道得较多,就多说一点;知道得少,说多了,或者是废话,或者是错话。对于数学,我确实接触得较多,毕竟我是学数学专业的,在毕业之后,还教过数学,教了20多年,教了11门数学教程,还写过一点数学方面的著作。没有什么教学发现,很多是方法论上的研究。
在数学史上,几何曾长期占支配地位,直至17世纪,几何就是数学,数学就是几何。17世纪之后,不是几何地位的降低,而是代数研究的地位的上升,以及两者的结合。
实际上,在几何占支配地位的同时,关于数的研究已经存在。古希腊人就研究过完美数,并且他们很早就知道了四个完美数:6,28,496,8128。不过,那时的希腊人认为所有的数都是整数,亦必是正整数,当时还没有负数的概念。
并且,他们认为分数亦为整数之比。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他们只认识到了有理数,连√2这样的数都令他们十分困惑。也就是,他们无法接受无理数的概念。“无理”一词的来源与此有关。如果都是有理,那么,有理与无理的说法就没有意义了。
对于无理数认识也有不容易的地方。这与代数方程有关,例如,√2是X2-2=0的根;√5是X2-5=0的根。这些数,如√2√3√5√7等等都是代数方程的根,其实0.618是方程X2+X-1=0的根(√5-1)/2的近似值。0.618是有理数,却是无理数(√5-1)/2的近似值。这些无理数都叫代数无理数。假若所有的无理数都是代数无理数,即都是某代数方程的根,那么,就没有必要称代数无理数了,“代数”就多余了。直到19世纪,人们终于认识到非代数无理数的存在,并命名为超越数。第一个被证实的超越数即π,圆周率。证实它是超越数的,是一位德国人林德曼。接着,e被证实也为超越数。
经过康托,人们还认识到,超越无理数比代数无理数多得多。它们都是无限多个,但康托证明,超越无理数的无限,是高一等级的无限,它虽然只是实数的一部分,却跟实数一样多。康托是关于无限的理论的创始人,最初,他以为有理数会比整数多,结果,他发现有理数并不比整数多;于是,他想,实数跟整数也一样多,结果,他很快发现,实数比整数或比有理数多。这表明,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起伏跌宕的过程。
从此,康托很快获得了进一步的结论:不存在着最高等级的无限,即任何无限之上还有无限。同时,康托也留下了一个让后人很难解答的一个问题:如果把有理数集的无限记为a,把实数集的无限记为c,那么,康托已证明:a<c。他问道:是否存在b使得a<b<c?这个问题当然被希尔伯特列为了23大世界难题之一;同时,难题的提出也给予数学发展以特别的动力。
数学如果因为其描述自然而称之为自然科学的话,那么,它也描述经济,它是否因此而成了经济科学呢?它还描述社会,它因此而又成了社会科学吗?数学甚至描述音乐,它会是音乐中的一种吗?数学的能耐如此之大,归于既有的哪一类都不恰当。还是说“数学就是数学”更好,它就是它自己。
至于说到数学究竟与哪一类科学更靠近,那么,有一种说法特别恰当:数学是人文的近亲。这种说法确切地表明了:数学如人文科学那样,都来自人的心灵。说几何或数学来源于测量,这是离历史事实太远的说法了。
古希腊人早就从美学的角度去看待数学了。完美数的英语表达是perfect number,而perfect 即完全、完美无缺之意。这种完美数在古希腊已知四个,而第五个完美数是直到1538年才发现的。至今所知之完美数还只有二十多个。物以稀为贵,很多,美的价值可能会下降。很少,人们才努力寻找。
欧几里得时期不仅已发现了四个完美数,而且具有强烈理性思维的希腊人,天才地预见到完美数可能是形如2n-1(2n-1)的数,而其中n与2n-1都是素数。
一位名叫黙森的人,于17世纪后半叶发现当n=2,3,5,7,13,17,19,31时都是素数,而n=2,3,5,7时正是希腊人早已知道的前四个素数。
在诗中,有一种被称为回文诗。如下的一首诗《晚秋即景》:
烟霞映水碧迢迢,
暮色秋声一雁遥,
前岑落辉残照晚,
边城古树冷潇潇。
如果把这首诗倒过来,从最后一字潇起,念起来便是:
潇潇冷树古城边,
晚照残辉落岑前,
遥雁一声秋色暮,
迢迢碧水映霞烟。
都是很美妙的诗。
数学里亦竟有回文素数。最简单的回文素数如11和11,13和31,347和743,769和967。并且,人们发现,两位数的回文素数是4对;三位数中有13对,四位数中有102对;五位数中有684对------
314159是素数,这是π的前六个数,而951413也是素数,故它们也为回文素数。
四十五、方法之美
我们这里常说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被看得最重。然而,在科学研究中,是不能预设立场的,是不能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无论这种目的看来有多么合理。它只能有为科学本身的目的,亦即,唯有为科学而科学是合理的,为真理而真理,为艺术而艺术是合理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最纯净的状态,一种至高的境界。
这样,进一步分析时,就还会问:在对真理的研究中,观点与方法,孰重孰轻呢?
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其内容表达的是观念或原理,例如,X2+Y2=1表示的是一个单位圆。然而,这里,方法的意义更重大:用一个方程表达一个几何图形的方法,这本身的意义甚至超过了那个具体的结论。事实上,解析几何本身只不过是笛卡尔的方法论研究的一个具体例子而已。
牛顿的微积分是另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例子。牛顿就是利用无穷小方法来描绘变速运动的。但这只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无穷小并非一个实体。
可以说,笛卡尔、牛顿都是方法论大师。在那个过去了30多年的特殊年代里,特别强调感性,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结果,许多美妙的抽象的理论、原理和思想与我们无缘。一些学者被迫去市上寻找微分,其结果当然会是空手而归。
文学的多样性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不同的表现方式那里来的,同一形式会有多样性吗?
艺术的多样性是从哪里来的?是从艺术的千姿百态来的,千篇一律会有艺术吗?会有美吗?
在世间是生物多样性,在人间是艺术多样性。这一切都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在世间,是各种深藏着的原理;在人间,是各种心灵深处的美妙运行。前者,人们通过科学方法探寻出来、表达出来;后者,通过文学的或艺术的方法体现出来、表现出来。
在世间,最美的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在人间,最美的是思想。而思想最美之处却体现在方法上。人们在每种工作中都有一定的工作方法,而其背后都存在着相应的思想方法。巧妙的思想方法才生出许多有效的工作方法。
有的人把方法比喻为桥或船,过河才是目的。至少,对于真理的探求而言,这种比喻是大大低估了方法的意义。我们提到过了微积分,其中也有很多定律、定理,例如牛顿——莱布尼兹定理。然而,更重要的是,微积分提出了普遍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用到自然,也用于经济,用于社会。
最美的,与最有用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如果我们认为最美就是最有价值的,那么,最有用或者是附带的,或者是必然的却又是次要的。
在我们认为思想方法最美时,事实上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联系到了最有用。在求最美之时,并不求功利,不求有用无用;结果或许有大用,这好像可以说成是无用之大用。所以我不太赞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说法,因为理论本身就是靠近实际又必须脱离实际、超越实际的,很多时候还必须解剖实际、反驳实际、批判实际,防止实际的欺骗。所有这些方面,都不是“联系”一词所能表达的。
人类的美妙就在于它能达到理论,先进的哲学家们必喜欢理论,赞美理论。因为,这就是在赞美人自己,赞美我们思想的无边无际的力量。思想的美丽亦即人之最美的表现,最深沉的美。是思想让我们达到了理论的高峰。
最深刻的,与最普遍的,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是深度与广度之间的联系。另一端就是,最肤浅的,往往就是最狭隘的。所以,实际上我们首先是避免肤浅,而一旦深刻,我们很可能就认识了更普遍的事物或现象。因而,审美也在于不只停留在形式上,然而,让人没有这种停留的,就是人的思想。
我很喜欢辩证法,它是一种方法,当然,首先也是一种思想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不仅是因为它十分有效,也因为它十分美丽,因美丽而喜爱。或许,美丽与有用在这里统一起来了。
辩证法本身是没有功利的,它不属于代表某种利益的任何特定人群。它的美丽也就不是任何特定人群的眼光下才显现的。因而,它也是纯净的美。辩证法为何美丽而有效呢?因为人本身是辩证存在着的;因为世界也是辩证存在和发展着的。辩证地去看待辩证发展着的人和世界,当然就会十分有效,当然就会看到世间和人间的无限美景,无限宽广和深邃。
常有人称赞我记忆力好,对此赞赏我真不以为然。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记忆力差别并不大,而且,我确信我的记忆力是一般人的水平。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方法论,更重要的是理解力、阐释力、思想力、创造力,还有意志力和情感的力量。
也常有说我逻辑性强。其实逻辑是一种小买卖,对这种称赞,言者可能未曾意识到,这样说只是在称赞我能做一点小买卖,也许这并非他们的本意。
我觉得,影响人的智慧的,首先不是记忆力,不是逻辑方法,而是想象力和直觉。仅就数学而言,真正的原创的数学成就是直觉而非逻辑的产物。实际上,我的历程表明,我想问题时,觉得能有所突破的,恰恰是一条非逻辑的线路。换言之,逻辑是线性发展的,而我却喜欢拐弯,喜欢弯弯曲曲地让思想自由流淌,喜欢非线性式的决定。
1991年,我被派到北京去学习,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事例之一是哲学教员在黑板写下一个不等式:
一般<个别
堂上的学员们哗然,除我之外。纷纷询问为什么。教员却迟迟未作答。很久之后,才说到:这是列宁说的。这让我大吃一惊,一方面,一句话正确与否,含义如何,与谁说的是没有关系的;另一方面,这句话,这个不等式所表达的思想,绝不是列宁首先说的。
课后,我忍不住对教员解释了这个不等式的含义,并盼望他在堂上作进一步的解释。没有课堂讨论,否则,如果有,我就可以利用讨论来说明,我认为,在哲学里,这实在是一个常识性问题,怎么可以不加解释啊!
从内涵上看,一般<个体。
从外延上看,一般>个体。
这是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在近代大学产生之初,就有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讨论的也都是这个问题。
这种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我发现,普遍的辩证法水平还真有问题;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自己必须有更高的哲学自觉,美学自觉。
许多人不喜欢抽象,实际上,任何人都必定与抽象打交道。实际上,任何形象都是已经过了抽象的;任何概念都是抽象的结果。所以还是要自觉地跟抽象往来,在抽象与形象之间自由来回。由此,我们会更多地欣赏到方法之美。
大约在那之后十年的再十年之中,即最近的十余年里,我写了六部哲学著作,从课程哲学、高等教育哲学、教育哲学到一般的形而上学,人哲学,以及专门的方法论问题。并且,我深深感到,博士们尤其要提高自己的哲学水平。否则,何以叫做phD?
近十余年来,我一直为博士生们教授各种哲学课程。博士能不智慧吗?智慧能没有智慧之学——哲学吗?
在汉字里,善与美都是以羊字为字根的。这是否反映了我们祖先的某种观念呢?
除了美与善,还有修养的养字,原来的繁体字养,下方是一个良字,羊之良谓养。
还有羔、糕、姜等字亦已羊字为根。
真善美三字似乎概括了人间价值的全部,成为永恒普世价值的基本部分。
真与美有没有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在联系到社会问题时更是如此。原子的发现之后有了原子弹的出现,这是善吗?可是,原子能作为能源被广泛利用,难到不是善的吗?不仅被用于能源,还被用于医疗、品种改良等方面,这不善吗?
真本身好像并无善恶,但间接地与善恶有联系。
每个人都要求真,从上幼儿园、上小学起,就有求真的内容。我在武昌上过的一所小学叫养真小学,我在湖北沔阳长埫口上过的小学叫崇德小学,从校名来看,一则是重真,另一则重善。真和善,它们可能都有,都信奉。
从少年儿童起就求真,但是,未来他们是否从善,不一定。然而,无论如何学校教育会教他们未来从善的。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反之亦然。不过,在有道德的人中,如果文化水平越高,他们从善的效果会越好。这又说明两者是有联系的,至少,文化越高,从善的可能性与效果都可能越大。
真与善的关系,一些哲学家也讨论。就人的本性而言,又有不同的哲学,有的认为人性本善,有的人认为人性本恶。我记得,德国学者曾做过实际的测验,当小孩从地上捡到他人的东西时,他会自然地交给别人。这似乎是在印证人本善的观念。
在政治学里,有的国家信奉人本恶的观念,并认为国家元首也可能恶,于是,他们强调了独立监督的必要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来保障监督权利。
在曾经的苏联,有一些人被认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因而,他们无需别人的监督,并形成了当时苏联的制度。当然,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政治设计是失败的。
善与美的关系可能更密切。我在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校长,为这所学校制定的校训是:至善至美、自立自强。把学生培养成自立的人,培养成独特的自强不息的人,这是必须的;而他们的立人之本,则在于从善如流,并美化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以美的追求为事业和人生的永远目标。这一校训自然与我的大学理念有关。
在这个校训中,真善美三字为何只取其二?为何没有真?校训必然求简洁的表达,不宜使用更多的字数。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学校的实际生活看,忽视善与美的可能性相对大一点。
我用了至善至美的表达,其中的至字,在作形容词使用时,有最高的意思,最善最美;至字又可作动词使用,其含义就是走向,因而,至善至美就是向着善和美而走去。
我作为校长,最深切盼望的,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从善的理想,获得更高的审美水平。我很珍惜学校绿化、美化,因为这是有利于增强学生审美意识的。
在我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的18年时间,大体也是这样做的。至善至美,真善美,这种人类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深深融入我的办学实践之中。
四十六、悖论与美
人类其实经历过许多危机。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多是自然危机,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危机。
除了自然危机外,还有多种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科学危机,文化危机等。
以前听说经济危机就是饥荒了,没饭吃了。后来才知道,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比如,牛奶生产得太多了,销不出去,就往海里倒。这就是危机。
于是,另一些国家就实行计划经济。一搞计划经济,基本上就把经济搞死了,变得很穷了。我们国家也经历过。邓小平不错,他看到了问题,看到了市场的重要性,他坚定的实行了改革,废止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
而资本主义国家则看到了自己的盲目性,市场的力量不是无边无际的。于是,国家从宏观方面,从金融方面,例如在利率的调节上想办法,不直接干预市场,却能发挥影响力。于是,自20世纪30年代那场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再没见过大的危机了。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了30多年,使中国逐渐摆脱贫穷,成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实际上是化解各种危机的唯一出路。
数学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大危机,也就是,数学曾经遇到过自相矛盾的一些现象。被认为最严谨、最科学、最具真理性的数学,居然出现了自身说不清楚的东西,这就是危机。这种说不清楚的问题,人们称之为悖论。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944.png最早的悖论就出现在古希腊。原以为所有的数都是整数,却遇到了无论怎样也无法用整数表达的数。那时候,人们就用反证法证明了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5304.png不是任何两整数P与q之比,即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911.png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6341.png与q/p不可能相等。如若相等,就会导致矛盾,过程是这样的,若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820.png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360.png=q/p(既约)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490.png则2= 或2p2=q2
这表明q必定是偶数,于是q=2m,代入上式:
2p2=(2m)2或p2=2m2
于是,P亦必是偶数。这样,就与P和q既约有矛盾。
顺便指出,反证法实际上是两次否定所得到的肯定,通俗地说,反证法所说明的是“不能不”“不得不”。例如,证明 √2 是无理数的过程,就是证明√2不可能不是无理数。但对反证法的看法也有分歧,反证法有效的前提是排中律,而排中律是否成立呢?
以上证明,古希腊人就会。同时,危机也就发生了,即整数能表达所有数的观念站不住了。这一危机即观念的危机,亦即认识水平带来的危机;那时,还不清楚无理数的存在,还没有实数的理论。
无理数理论的完善即实数理论的建立,这已是晚至19世纪的事情了,而且,各种各样的实数理论纷纷出现,而后人们发现了各种理论间的等价关系。也可以说,第一场数学危机持续了两千多年,却也无碍数学的大发展。然而,数学追求自身完美、消除悖论的动力是永远存在并推动数学发展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出现在微积分时代,这场危机可称为贝克莱危机。现具体说明,计算x2的微积分: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663.png
,其中,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8467.png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1705.png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7411.png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631.png
于是,得知x2的微分等于2x.
上面的式子中有三个等号,第一个等号没什么问题;第二个等号是约去了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008.png的结果,须以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938.png≠0为前提;第三个符号是令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150.png=0的结果。于是,第二、第三两个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彼此矛盾的。这就是贝克莱指出的一个悖论,微积分产生之初出现的悖论。
微积分悖论的出现亦如当年有理数悖论的出现,此时,微积分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许多因微积分而带来的成果大量涌现,同时,一大批数学家也同时涌现,微积分,整个数学在矛盾中前进。然而,数学的天性,秉承了这种天性的数学家,是不会安心这种状态存在下去的,他们所追求的美,首先就是数学在理论上的完整、完美。就好比,我们不能因为衣服上有赃物而不去穿;就好像总要理发而不想让头发长出来。
微积分在缺乏严密的逻辑基础的情况下发展了两百多年。最终,经过柯西、康托等人的努力,微积分的理论完善工作也得以完成。
悖论,是认识水平欠缺的结果;悖论的消除,自然是认识水平上升的结果。
第三次数学危机出现在集合理论之中。在有了集合论之后,几乎全世界的数学家以为会安然无事了,数学不会再有危机了。可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发现了集合论的一个悖论,该悖论是这样叙述的:
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572.png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945.png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454.pngfile:///C:/DOCUME~1/Owner/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953.png说A是以一切自己不属于自己的那种集合为元素构成的集合,即,若B∈B,则B∈A;若B∈B,则B∈A。现在问:A是否属于A?若A∈A,则A∈A;若A∈A,则A∈A。矛盾出现了。这就是罗素悖论,它相当于理发师悖论。村上的理发师规定,我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若为自己理发,他就又不能为自己理发了。
罗素悖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集合论公理的完善过程中得以解决,集合论终于站稳了脚跟。
这三大危机,均为悖论引起,又均在人们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得以解决。
人类遇到的悖论何只这些。但这都是思维在矛盾中的发展,也是一个十分壮美的思维发展里程。或许,这也是辩证法在思维领域里闪射的光芒。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