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人文杂志:拷问生存空间变局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19 23:14
标题: 人文杂志:拷问生存空间变局
人文杂志:拷问生存空间变局

转载

《书城》、《万象》遭遇休刊风波,再次引发人文类杂志生存问题思考。
来源/《新京报》4月5日
■沙龙人物
陈冠中,香港《号外》杂志创办人。
俞晓群,《万象》主编。
李韧,原上海《书城》(1998-2000)执行主编。
赵径文,《明刊》北京编辑部主任。
■书城的三次停刊危机
  1993年《书城》创刊,属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管理,运营资金全额拨给,发行量三四千册,远远支撑不了自身的成本支出。之后,《书城》转至上海三联书店主办,每年亏损二三十万元。
  2000年,《书城》因为市场反响不好黯然退场。为解决财政问题,三联书店于2001年11月引进21世纪报系的资金和人员复刊。然而到2004年底,《书城》非但没有实现赢利,相反已累计亏损300余万元,对于这本“看不到前景”的杂志,21世纪报系选择了放弃,《书城》再次遭遇停刊危机。2005年在北京四家上市公司的赞助下,《书城》又勉强维持了一年。
  2005年12月,21世纪报系退出《书城》,《书城》宣布休刊,近日上海三联书店宣布将于7月复刊。
  ■《书城》、《万象》的风格
  1993年的《书城》由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倪墨炎主持,舒芜、萧乾、金性尧等老文人出没其间。“资料比较丰富,写手多为名家”成为当时《书城》的特色。
  1998年,《书城》划给上海三联书店,进入了陈保平时代,走的是轻松锐气的路线。张爱玲、村上春树、伍尔芙等名字,取代了鲁迅、周作人,开始有人用“小资”来概括它的风格,内容涉及经济、法律、建筑、艺术、电影等。
  2001年11月复刊的《书城》,大量借鉴诞生于1925年的美国老牌人文杂志《纽约客》编辑手法,走上了“城市阅读”的轨道,倡导文字之美、思想之美。
  《万象》创刊于1998年11月,创刊至今定位从未改变,继承了上世纪40年代的老杂志《万象》办刊方向。“遗老遗少”、“风花雪月”、“比较小资”是老作者概括《万象》的风格。
  在《新周刊》2003年度新锐榜评选中,它当选为年度最佳图书。《新周刊》的评价是:“趣味各异的文字工匠们为之打造出极佳极酽的阅读口感,其书卷气又与当代现实体贴入微。它的被追捧,无异于是对无书可读的当代图书业的一大讽刺。”
  人文杂志提法有问题?
  ●《万象》、《书城》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仅仅把读书类杂志称为人文杂志是片面的。
  ●在中国的杂志出版里就缺少小众文化的载体。
  新京报:《万象》、《书城》的风波让我们再次关注人文杂志,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说《万象》、《书城》的境遇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当下人文杂志的生存情况?
  陈冠中:我也了解到这两个杂志的情况,我觉得这是个别具体经营情况,不是所有的人文杂志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目前国内出版情况分成了几种形式。一种是有出版任务的,一种是民间做的,其三便是国家和民间一起做的,而第三种情况是越来越多了。这是一种混合体,经营由外部力量介入,因此便存在了体制的问题,产权不清晰,谁说了算都很难说。我个人觉得走第三种路的杂志一般都会遇到相同的困境。但是我觉得《万象》、《书城》虽然不能囊括人文杂志的内涵与外延,但也是具有代表性的。
  赵径文:《书城》、《万象》事件可能是个别的,而真正让我们有所思的是它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整体的困境或一个文化生态的改变。仅仅把读书类杂志称为人文杂志是片面的。
  人文精神是什么?是对真善美有所倡导的。有文化气息、文化人办的杂志就是人文杂志。当年的《光与影》算不算?《街道》算不算?朱伟早年主编的《华夏记忆》算不算?
  早年韩少功的《天涯》也应该是了,至少它不能被当作一本纯文学杂志。这10年来,所谓的人文杂志生了死,死了再生,奋斗不息,折腾不止,生生死死的杂志得有10多本。
  俞晓群:我个人是赞同将《万象》、《书城》划入小众人文杂志的阵营中。但在此我想说明的是,人文杂志的情况一直以来便是个探讨的话题,这或许与它所承载的理想有关,并不是因为《万象》、《书城》近来的情况而有了新的争议。
  《万象》遇到的是自己的情况,与《书城》不一样,与其他的人文杂志也不一样。
  李韧:我觉得所谓“人文杂志”的提法,可能过于宽泛了。比如《万象》、《书城》固然是“人文杂志”,诸如《经济学刊》、《计算机世界》等何尝不是呢?《万象》、《书城》也许是人文理想主义者编的,以满足小众阅读趣味为圭臬的休闲文化杂志。
  新京报:国外也有一些人文杂志,类似《书城》就是以《纽约客》为原型。我们往往有一种感觉,那便是国外人文杂志的走势明显要比国内的好?
  真是这样吗?
  陈冠中:香港的人文杂志分了很多种。《明报周刊》有40年历史了,一开始虽然亏本但还是坚持做下去,因为有后盾。在香港做文学杂志一般是由香港政府拨款,由政府来资助。香港的人文生存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人文杂志都是依托了一些机构、政府扶持才得以生存下来的。但这也不排除那些在商业运作上非常成功的杂志。
  在台湾也有类似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天下》杂志,它在商业上运作得就很成功,当然它也不是纯人文的,主要还是有财经类的内容。
  美国的人文杂志靠自己存活下来的也不多,应该说美国有大量的小报、小型杂志,并且还是依托了机构的支持。所以认为国外人文杂志走势好是片面的。比如说20世纪30年代比较火的《党派评论》,在创办之初只有1000份的销量,后来由波斯顿大学支持其出版,才渐渐走上正轨。
  国外做得好的人文杂志也包括了《纽约客》、《纽约书评》。这些都是可以从广告和发行上赢利。在经历了创刊期后,他们的市场和存活空间都已打开,由此也进入了杂志生存的一个良性循环。比如说《纽约书评》在整个大城市都可以买到的,飞机场、书店,而美国的读书人也完全可以养活这份杂志。
  赵径文:陈映真在1985年创办的《人间》只存活了4年左右,于1989年停刊了,《人间》杂志所倡导的人文方向是我认同的。它采用的是报道摄影和报道文学的方式,强调社会调查,强调脱离单纯的消费社会,而是从另外的角度去体验社会。目前台湾有《汉星》和《INK文学生活志》,与《人间》相比,它们的视角比较多地放在文化生活上。
  香港的潮流生活杂志很多,Milk、JET、Touch、Cream等,但似乎没有人文杂志,《号外》只是一本城市生活杂志,《明报周刊》每期两本,其中一本的封面故事会关注人文方面的话题,具有人文色彩,但不纯粹,因为里面同时还有时装、美容方面的内容,如果将这些内容去掉,生存也会很成问题。
  俞晓群:我也了解一些国外人文杂志的情况。应该说一直以来,中国的杂志出版里就缺少小众文化载体。但在国外一些成熟的国家里,小众文化的载体还比较多,因而小众人文杂志还是有其生存空间的。
  师夷长技,错位了吗?
  ●陆灏说《万象》追求的是“甜俗”,我本人比较赞同。
  ●《书城》学《纽约客》只是学到了一个皮毛。
  ●要做成中国的纽约客,还不能脱离出版环境、体制。
  新京报:《万象》、《书城》都有历史、国外的背景依托,但究竟是在哪个环节上不如国外人文杂志呢?
  赵径文:《万象》中类似于“史海钩沉”类型的文章似乎多了点,并不是所有人会对过去的事情感兴趣,它的这种定位无疑是基于小众读者的。《书城》的风格更乱一点,号称“再现文字之美”,到后来就发展成了论文,体现了文字之长,文字之艰涩,而无美。《书城》学《纽约客》只是学到了一个皮毛,比如有本城故事、每月文化消费热点等。但是,《书城》发的文化资讯永远是过时的,永远在预报已经结束的演出,如果你想看看下月的演出资讯,对不起,《书城》不提供这样的服务。
  还有,《纽约客》从来不是一本单纯的文化杂志,它的重头是特稿,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都会有体现,有大量的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书城》三两个编辑就想做中国的《纽约客》不太现实。另外,《纽约客》很热衷政治报道,曾经揭露了美国政坛上很多黑幕,中国不太可能会出现《纽约客》那样的一本杂志。
  《三联生活周刊》强调用文化的方式解读新闻,但真正火起来,是从“9·11”那期杂志开始,将两者对比研究,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陈冠中:应该说《纽约客》更主流一些,《书城》是学院的东西更多一些,它不是深入浅出地去阐述一个问题。另外,《纽约客》的做法很严谨,在文章上所下的工夫就很多。
  文中还有许多文章是经过采访得到的,作者写完以后还有专门的事实检查员。而《书城》只是仿到了它的外貌,但在趣味上却很窄。
  新京报:两位来自《万象》、《书城》的专家是否同意上述观点呢,杂志本身对自我的定位如何?
  俞晓群:我觉得《万象》代表的正是阅读的分众化,不一定要有很多人看。
  因此《万象》还是一贯坚持当时就有的定位,这便使得它的个性特别强,读者也非常稳定,2万到3万,长久以来,读者群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万象》当时追求的就是要比《读书》轻松,涉及掌故、典故、历史。陆灏说《万象》追求的是“甜俗”,我本人比较赞同。
  而且与一般杂志不同的是,如果是《万象》的新读者,他往往也会买《万象》杂志的过刊。正因为它注重的不是时间性,阅读价值、收藏价值反而更为凸显出来。这便给《万象》带来了属于它自己的小众。我觉得沈昌文当时就很好把握了出版的精髓。
  李韧:我对“人文杂志”没什么研究。现在我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谈一些自己对阅读类期刊的想法。
  现在回想,当时整个知识背景都比较狭窄,一些读书、人文类杂志主要专注于文学、历史、哲学,而我受了金克木先生影响,认为一些“无用”的学科也很重要,比如说社会学类的,电影等等方面,因此在《书城》中加了这些内容。
  我想指出的是,中国办杂志拿来主义比较多,把国际上杂志风格移植到国内,还是不能脱离出版环境、体制。
  人文杂志遭遇了中国特色困境?
  ●圈子小,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小事情,而且越来越不是事情。
  ●《书城》、《万象》面临的应该是些具体争议,经营上的争议。
  ●我们应该做的是掌握目前的话语。
  新京报:人文杂志不好经营是个谈论了很久的话题,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谈论人文杂志小圈子化,大多数人的趣味已不在人文杂志上,这是制约人文杂志发展的一个因素吗?
  陈冠中:现在趣味是越来越分众,因此圈子化倒并不是个问题。但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聚众,人文杂志不能什么都做,但只是介绍书能否聚众却是个问题。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多元化的时代,而在这多元格局中必有人文杂志生存的空间。多元化意味个体趣味的多元。总是有人想让自己的趣味不同,看的、读的东西与别人不同。
  布迪厄曾谈到过文化场域的问题,其实在整个时代的演进中,个人的趣味也形成了场域,趣味市场便慢慢开始分化。总会有喜欢读书这一趣味场域的存在。
  赵径文:整个中国社会现在都在“浅阅读”,八卦娱乐杂志很流行,时尚杂志层出不穷,网络阅读也渐成气候,这些,都会对读者的选择有影响,但应当承认的是,这些因素对喜欢阅读《万象》、《书城》这类杂志的读者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圈子化其实是小事情,而且越来越不是事情,因为网络出现了,博客出现了,博客的出现标志着写作成为了一种大众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有天赋有才能的民间作者更加接近了媒体,而不是远离———不管是媒体的约稿还是直接从博客里找文章找选题,所谓的圈子概念也就将越来越淡化。
  李韧:阅读类杂志“小圈子化”是听到不少人谈过的,但要说制约这类杂志发展的突出因素是大多数人已缺乏阅读的兴趣,至少我不敢苟同。以自己的阅读经验来讲,我感到这类杂志如果存在什么问题,可能还是“编者意志”至上,而非惟“读者意愿”是从。要是编者自以为是,以为很好玩,“小众读者”中的多数人也不会一直陪你玩下去的。
  俞晓群:刚才我便提到《万象》希望能给人以“甜俗”的阅读感受,我希望这种阅读趣味是独特的。因此,这并不能构成对《万象》的威胁。
  现在社会越来越活跃了,大家不可能往一个方向去。因此,《万象》此次的风波不是风格造成的,而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万象》还是会坚持目前的风格,风格就是生命力,值得珍惜。
  陈冠中:现在虽然有大量的资本流入时尚类杂志,给人以时尚类杂志空前繁荣的景象。但其实时尚类杂志的入场费是极高的,通常为1500万到2000万。相较之下,人文类杂志却不需要那么多的投入,所以单从风险角度考虑,时尚类杂志不小于人文杂志。
  我个人觉得《书城》、《万象》面临的应该是些具体争议,经营上的争议。另外,目前的人文杂志题材上也有限制,很多文章并不能做出来。
  赵径文:人文杂志类的广告份额一直以来便很小。广告客户也不怎么愿意将钱投到此类杂志上。他们一般愿意投到时政、新闻、财经类。
  不错,人文类杂志的精神、理念与许多广告品牌是相同的,但是商品一般倡导的是幸福、快乐,是从消费物质层面引导人的。但杂志呢,在这些幸福、快乐理念面前则显得比较灰暗。
  俞晓群:刚才谈到了在杂志运营上一个人的团队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必要的。有些杂志是需要一个人来办的,这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说风格的建设、作者的选择,包括封面风格、开本。这个问题也曾有读者问过陆灏(执行编辑),为什么《万象》杂志的作者总是那几个人。陆灏当时便表示这是他的客厅,当然只有朋友才能进来了。
  新京报:除了运营方面的问题,人文杂志的发展与整个时代文化背景有没有关联。一提到人文杂志,就会有人缅怀上世纪80年代那段《读书》的辉煌岁月。
  陈冠中:人文杂志需要一个大时代文化背景,而且肯定是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纽约书评》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比较激进。到上世纪70年代,主流转为自由派了,因此杂志也便成为自由派知识分子看的东西。这是个大的族群,如果捕捉到这一族群的人文口味,这一杂志也便活了下来,而且会火。
  而就中国的具体时代背景来谈,现在一提到人文杂志,我们都会想到《读书》那个年代。但上世纪80年代是不会再恢复的。那是个对知识资源独占的年代,我希望这只是个例外。
  俞晓群:我们时代的精神是什么?是多样化。就整个杂志格局来看,恰恰是多种风格杂志的共生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发展。
  《读书》恰恰是处于思想解放时代。它的火是因为它提出的“读书无禁区”,还有所张扬的先锋性。这跟小众人文杂志还不太一样。我们应该做的是掌握目前的话语。
  人文杂志能走多远?
  ●读者看人文杂志,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感觉,这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别指望网络来救命。
  ●小众人文杂志会很艰难。
  新京报:最近我们看到《书城》已经完全将其发行这一环节放手给网络书城了。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日益兴盛的当下,纸质媒体与其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俞晓群:其实所有出版物都要面临网络冲击的问题,不单单就只有人文杂志。这本身就有不可预测性。但读者看人文杂志,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感觉,这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是其具有个性的地方。
  目前,《书城》由99书城来发行,主要是通过网络去做销售。99书城有其自我品牌,这两个合力给杂志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使读者能够看到更便捷、便宜的杂志。
  陈冠中:网络的发展引发过多次对传统阅读、传统文学的探讨。随着网络的发展,确实也挤压了人文杂志生存空间。纸媒与网络的互动究竟该如何经营,确实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李韧:《书城》假手网络书城加强发行这一环节,这是值得尝试的变革。当下的纸质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然的。
  赵径文:别指望网络来救命。网络上点击率最高的是什么?下载量最高的是什么?是美女和美食。
  网络阅读和阅读《万象》、《书城》是两种阅读体验,我不以读者的年龄区分,只是认为两种体验不同,不存在冲击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耐心在网络上读上述两本杂志类型的文章,但在纸上,我们有。我就喜欢读花花绿绿的铜版纸的文章。
  如果说在网上销售吧,其实《万象》、《书城》早就在当当网上销售了。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喜欢上网的是哪个群体,他们的阅读趣味又在哪?
  新京报:除了以上我们所谈的问题,人文杂志还面临着哪些突围呢?
  陈冠中:我们必须看到大量日报所开辟的人文栏目,在人文领域里也圈住了许多话题。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人文杂志所生存的空间,将人文杂志挤到更边缘的位置。但美国的报纸不会做得那么细。
  李韧:应该说读书类杂志服务意识比较缺乏,总是以一副读书人的姿态自居。但其实给予读者丰富的阅读资讯是读书类杂志不可缺少的。
  另一个就是良好的阅读态度,这一点在我任《书城》执行主编时,并不为人所重视,因此,我们看到较多的是指点江山、教训社会的姿态。
  《书城》或者其他书评类杂志在编辑时,应该考虑较多的是多样化,注重扩大阅读视野,资讯的丰富。我们不是在批评,而是在杂志上容纳别人的批评。中国的小众人文杂志不能太理想主义了。
  陈冠中:在中国文化氛围下,中国的市场也非常大,类似《万象》、《书城》应该是可以做的,但还是要考虑到具体的体制问题。如何将一些问题理清,是这些杂志在新的环境下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较为重要的是要有持续性的投资。
  赵径文:我个人觉得小众人文杂志会很艰难。跟社会背景有关,阅读这类杂志的读者在减少,而不是增多。所以,它是逆流而上,如果逆流而行的方向对了,还可以勉强维持生计,但要指望它短期内有多大的商业回报,我觉得不太现实,它的社会价值要比商业价值更高。
  采写/本报记者李健亚
  见仁见智
  人文杂志上世纪80年代是个黄金期,北有《读书》,南有《书林》。但那恰恰是个特殊的时代。
  比如说《读书》吧,在开创之前,整个文化氛围是一片沙漠。而《读书》就为读书人打开了一扇窗,透出了一个小孔,让读书人都到那个小孔,去透透气。因而会赢得很多读者。
  但随着我们对外界了解得越多,知识资源越来越丰富,就必然会回到常态去,不会再有一个读书资源垄断的问题。另一方面,读者却抱有越来越高的期待,希望能看到更多有吸引力的内容,因此看这类杂志便越来越没劲。
  作为《万象》、《书城》的作者,我觉得人文杂志当下的生存状况,是一个大环境决定的,不能完全怪市场、读者。类似有些话题,我们作者是不能去接触的,所写的范围就比较狭窄。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所研究员)
  《万象》和《书城》比较起来,我个人觉得万象选题新鲜,题材范围很大,把当今生活中一些非常鲜活的现象作为话题说,不论雅俗僻陋。
  这么说吧,《万象》感觉像鲜鱼,有人间烟火味,有腥气,也有活力,生命力。《书城》感觉像蝴蝶标本,搞不好还没蝴蝶漂亮。不过《万象》好像有点退步了,得赶紧找强力作者。
  我个人倒不觉得此类人文杂志完全脱离了当下生活。不过我觉得人文杂志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眼界和题材的扩大、多元化问题。边缘现象,大众现象,地理,生活方式,心灵版图,灵魂现象,科学人文,生命检索,人种人类史学等,一种深思熟虑的包罗万象的人类生活。
  我理想中的人文杂志是新鲜的交叉、交叉、交叉……非常个性化的体验型表达,前人未说过的见识见地,饶有趣味的讲述,像古老的说书人……
  ———何炜(副刊编辑)
  《书城》提倡“思想之美”,但文字之美应该先于思想之美吧。我从这本杂志里文字里很难找到汉语的美感。这似乎是大多数人文类杂志的通病。
  《万象》杂志的文字比较俏丽,但似乎只是用来消遣,只关风月不关生死,总让人感觉比较别扭吧。谈风月,也可以谈当下的流行文化啊。
  《万象》如何贴近当下的生活,但肯定不至于做成时尚杂志;《书城》如何克服自己的翻译腔,我觉得深度挖掘流行文化的杂志并不多,而在另一方面人文杂志还是应该加强和读者的交流。
  ———王建坤(法学硕士生)
网友评论《书城》
  ●傲慢高贵是它的特质,但也是它的死穴。
  ●《纽约客》能够崛起,是源于对很多现实的关注:黑人、环保、人类苦难的战争、拥有像怀特一样的编辑和能够启迪人思考的漫画,《书城》的道路任重道远。
  ●有的文章太小资,有的太学究。
  ●有点曲高和寡,但是一本好读物!
  网友评论《万象》
  ●《万象》是有些老人气味和腐朽味道,但大堆破烂书中就容不得几个老人在那里和我们说说故事,谈谈风月吗?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什么都要与时俱进?
  ●《万象》中收录的很多文章主题并不见得如何高深,比如说谈吃喝,谈风景,谈电影,也聚焦各种名人轶事,因此比起《读书》,《万象》的面孔真的要柔和许多。但文人的习性在这里依旧无法根除,吃喝玩乐之余都忘不了掉几个书袋出来,写的是四平八稳,波澜不惊,所以又不能完全的放松,便俗不到家。久了,作者和读者都有点被束缚。
  ●《万象》杂志很好……最适合放在洗手间或床头,里面的文章大部分很轻松,品位也不低……《万象》是不迂腐的教授,不矫情的文人,不做作的女人……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