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世界的博客
|
中国是个文学大国,中国以灿烂的文学成就为世界文学史增添了耀眼的亮点。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能使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学家,大多是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家。新中国成立50年来,能被人常常提起的文学家,却很少很少。能称得上伟大的文学家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50年来中国再没有伟大的文学家?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解释说,现代文人的“基本功”不行,现代文人缺乏思想。舒乙,这位著名文学家老舍的儿子,他最了解他的父亲和他父亲的同事,所以,他有资格拿当代文学家与他的父亲相比较。笔者赞同舒乙先生的观点。但是,笔者作为中国的一名普通读者,认为中国50年来再没有出现伟大的文学家还有如下深层的原因。
浮躁的写作态度,注定出不了伟大的文学家
文学的价值是什么?它应该是给人向上的、向前的精神力量,应该是给人清醒的药剂。著名青年思想家摩罗说:“在窒息的煎熬中艰难地呼吸,在灭亡的宿命中表达起死回生的愿望,在黑暗的深渊祈祷天国的辉光——这就是写作。”这也是对文学价值的注解。文学是人学。我们只到今日还念念不忘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闪着耀眼光芒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视文学为高尚的事业,以严肃的写作态度实现了文学应有的价值。
伟大的文学家,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使他们的作品能给人一点点启迪。他们没有指望文学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财富。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崇高盛誉的巴尔扎克,终其一生无法摆脱债主的催迫。就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视文学为高尚事业的人,在精心呵护着文学空间,在文学田地里默默耕耘着,才有了那一部部不朽的作品。在中国,发轫于1917年文学革命,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现代文学,虽然仅有短暂的30年,但却是中国文学史上翻天覆地的新时代,是文学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恩格斯《自然辨证法·导言》)。在这个时代,中国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文学家和一批伟大的作品。鲁迅、钱玄同、胡适、刘半农、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老舍、闻一多、巴金、茅盾、徐志摩等星光灿烂,他们的作品被广为传诵。这些文学家,之所以只到现在,还被人时时提起,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报着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写作的,他们把他们的作品看作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去珍惜。鲁迅,这位一生以文学为武器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战士,在谈起为什么写小说时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写作,已不是文学家们单纯的行为,他们把他们的写作行为,置于“文学救国”的行动中,那么,他们的作品,肯定是严肃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同时,即使是纯文学的东西,文学家也报着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写作。如诗人徐志摩,他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独特的追求。朱自清评价他说:“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50年来,中国文学出现了比较繁荣的景象。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文学成了一种时髦,能写几首打油诗好象就成了诗人,能在报刊上发表几篇小文章好象就成了作家。等许多人发现文学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时,就“痛骂”文学一顿,愤然退出文学大潮。能坚持下来的,绝大部分成了政治家的工具,文学一旦染上政治习气后,其结果是绝对写不出传世佳作的。在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文学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个时候,中国的文学出现了一丝亮光。一批作家深入火热的生活,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一批“改革文学”、“工业文学”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然而,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一批优秀的文学家纷纷下海经商去了。90年代初,在媒体的喧躁声中,一茬又一茬的作家们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帜,热热闹闹地登场,又都默默地退场。在21世纪开元之年,美女作家又登场了,只是热闹了不几天,大赚一笔款之后,又销声匿迹。而不甘寂寞的男作家们,则借助媒体你骂我,我骂你,只骂得狼烟四起,骂得读者反了胃。科技的发展,又产生了一批网络写手。但仔细地阅读这些人的作品,其干瘪乏味的语言、苍白的主题成了这一类人作品的通病。
回顾几十年来中国的文学之路,文学家们只是在一种浮躁的心态下从事着写作,这使本来严肃的文学偏离了它应有的价值。浮躁的写作态度注定出现浮躁的作品,肯定出现不了伟大的文学家。
“写家”愈多,愈产生不了伟大的文学家
近几年,中国形成了一股出书热。各类明星大都热衷写书出书。但是,这只能算作“写家”。“写家”是不能等同作家的,更不能等同于文学家。有读者拣出了这些人书中的毛病,名人们还不认帐,不但不感谢读者,更有甚者,还漫骂读者,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心态。
一旦写作成了赚钱的工具,其结果可想而知。著名的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写道:“我很可以完全走上牟利的道路,让我这只笔不去抄乐谱,而完全用来写作……。但是,我感觉到,为面包而写作,不久就会窒息我的天才,毁灭我的才华……。任何刚劲的东西,任何伟大的东西,却不会从一支惟利是图的笔下产生出来。”看看我们的中国文坛,有多少人在为金钱、为美女在制造着文学垃圾。而真正地抱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事文学事业的人有几人?
“人品”的退化,注定产生不了大家
一部伟大的作品,必定出自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文学家之手。中国现代文学史之所以放出耀眼的光芒,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批富有高尚人格的文学家。他们把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洒在了他们所挚爱的文学事业上,为了给人类提供精神食粮,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与清贫。鲁迅、老舍、闻一多、巴金、钱钟书哪一个不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他们的人品如同他们的作品一样,早已被世人所称道。一位做学问的人曾发感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问超不过他们,我们没有他们那一辈人的品行。我们当中可能出现学者,但出不了大家。”我们的文学家们,应该扪心自问,你们有他们的品行吗?当我们陷入世俗时,我们能写出不朽的作品吗?
为什么几百年前的文学家的作品,还时时被人吟颂?为什么人们还念念不望几十年前的文学家?当代的文学家们是应该认真地反思一下的时候了。未来,能否出现伟大的文学家?责任在于当代的文学家啊!
当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真正的文学家在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精神食粮。笔者为那些真正在创作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孜孜以求的作家们致敬,因为他们才真正是未来中国文坛的脊梁。
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女作家总排行榜
发榜前言: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占据半边天,同男作家相比,女作家依靠女性细腻笔触、敏锐的情感、独特的审美视角,为中国文学宝库的丰富贡献着美文华章。浩歌排行榜在推出中国作家综合实力总排行后,感觉有必要推出中国实力女作家排行榜,以全面展现中国文坛的作家创作现状。排行榜从来不追求看点,制造另类新闻,论证作家实力依靠的是多年的文学积累,对作家作品的仔细品读,完全根据作家作品实力、作品影响、作家风格的独特性、作家的文学能力等硬指标作出的判断,参考了学术界的公认评价,考虑了读者的评价。排行榜是公益的、有品质的排行榜,唯一目的是给读者选择作品提供指导,告诉大家只有阅读实力作家的作品才能不断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思想水平、增强语文能力。为对资深、公认作家简单分类,特以中国当代女作家正副十二钗的形式进行区分,正副差别更多是风格流派不同,24名家都是实力不俗者,至于没有选入排行的作家那不是绝对的文学实力不济。文学是太需要人生积累的职业,没有时间付出、生命的代价、生活的磨练、心灵的锻造,文学达到境界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青春写手还无法确定自己完全的文学地位的原因。
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女作家正十二钗榜单
1. 宗璞 代表作品《野葫芦引》
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获得矛盾文学奖。
2. 王安忆 代表作品《长恨歌》
她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的女儿,但青出于兰胜于兰。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王安忆小说对人情和人性的表现达到了一个高度,她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对当代汉语文学的纯正功不可没。
3. 铁凝 代表作品《笨花》
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从《哦,香雪》一鸣惊人,她就写出了几乎篇篇有反响的作品。《笨花》是多年文学积累的力作,凭借其出色的文学内蕴被评为五个一工程最佳作品。铁凝魅力来自文学也来自出色个人才华,她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者依靠的是自己的才华。
4. 杨绛 代表作品《洗澡》
她是学者型作家,是翻译家也是文学家。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杨绛先生已步入生命的第96个年头,她依然在书写生命,在朴素的《我们仨》中,我们看到那样一个让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欢喜与哀愁。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5. 霍达 代表作品《穆斯林葬礼》
《穆斯林葬礼》整整流传了20年不衰落,霍达的经典大作感动我们的是文学的品格和力量。自幼喜爱文学艺术,并曾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研究历史。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 1976年之后从事专业文艺创作,迄今已发表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300万字。作品沉雄深厚、凝练典雅,兼备阳刚阴柔之气,独具亦史亦文之风。
6. 凌力 代表作品《少年天子》
写帝王系列笔触大气磅礴。她于1978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开始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至今。现任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6届全委。主要获奖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获第3届茅盾文学奖;《暮鼓晨钟——少年康熙》获1995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北京市庆祝国庆45周年征文佳作奖;《梦断关河》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和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其它作品还有《星星草》、《倾城倾国》等。
7. 张洁 代表作品《无字》
她的作品两度摘取矛盾文学奖是个奇迹。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和《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别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8. 张抗抗 代表作品《隐形伴侣》
她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因素却又敢于直面现实。她1950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队,后报名支边至黑龙江国营农场,1977年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毕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1987)外,还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
9. 残雪 代表作品《白云苍狗谣》
她是新的文学笔法的实践者,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含量。原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小学毕业。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先锋小说”《山上的小屋》、《饲养毒蛇的小孩》、《阿娥》、《苍老的浮云》、《长发的遭遇》、《五香街》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近年来残雪写了不少关于西方经典文学的评论,她以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创作观念和体会,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博尔赫斯、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经典作家作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
10. 迟子建 代表作品《晨钟响彻黄昏》
迟子建作品具有历史和时代深度和厚度,文学天赋出众。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近四百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
11. 范小青 代表作品《女同志》
范小青作品对人情世态描写成为一绝。主要文学艺术成就: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百日阳光》、《城市表情》、《女同志》等16部,中短篇小说《瑞云》、《顾氏传人》、《杨湾故事》等200余篇,中短篇小说集8部,散文随笔集6部,长篇报告文学1部,电视剧《费家有女》、《干部》等百余集,共计1000多万字。作品曾获省政府文学艺术奖、全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冰心奖、飞天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2. 池莉 代表作品《小姐你早》
池莉是能写进你的最隐私生活的作家,对日常生活有逼真的展示,是含泪中的微笑。她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烦恼人生》,此作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池莉现为武汉市专业作家,她因不久前的一部中篇小说《来来往往》被改编为电视剧而红遍国内,并紧接着创作了另一部中篇《小姐你好》。
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女作家副十二钗榜单
1. 方方 代表作品《乌泥湖年谱》
是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作家,对生活的艺术表现达到新高度。原名汪芳,江西彭泽人,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同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作《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桃花灿烂》、短篇小说《纸婚年》分获《中篇小说选刊》第五届百花奖。现在湖北省作家协会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新写实小说”作者的身份被读者周知,其作品与池莉相比,更加传奇与深刻,因此也更具耐久力。
2. 严歌苓 代表作品《扶桑》
海外作品国内流行,严歌苓作品依然是用民族化、传统手法开启心扉。 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入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写作硕士学位。二十余岁开始发表作品,长篇小说《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分获十年优秀军事长篇小说奖、解放军报最佳军版图书奖等。九十年代后曾以《少女小渔》、《女房东》、《人寰》等中长篇小说获一系列台湾文学大奖。另著有《雌性的草地》、《学校中的故事》、《海那边》等。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扶桑》(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人寰》等。短篇小说《天浴》(根据此作改编的电影获美国影评人协会奖、金马奖等七项大奖)、《少女小渔》(根据此作改编的电影获亚太影展六项大奖)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
3. 赵玫 代表作品《武则天》
赵玫是有思想性的高产作家,她的作品深刻而透彻,对各种题材具有天才的驾御能力。著有小说集《流星》、《太阳峡谷》、《零公里》、《紫丁香园》;小说《揾英雄泪》、《我们家族的女人》、《世纪末的情人》、《天国的恋人》、《武则天》、《朗园》、《岁月如歌》、《高阳公主》、《婉姑》、《天空没有颜色》、《女皇武则天》(修订)、《赵玫文集(一)》、《赵玫文集(二)》、《赵玫文集(四)》、《超低空飞翔》、《上官婉儿》、《说好了,做朋友》等。赵玫的作品获得过数十种省市以上各类文学奖,曾连续两次获得第四、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1993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美参加“国际访问者计划”。1995年以作家身份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获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嘉奖。1998年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4. 毕淑敏 代表作品《拯救乳房》
毕淑敏是对生命感悟有独特认知的作家,她的小说是心理调试的良方。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5. 王旭烽 代表作品《茶人三部曲》
虽然一部成名,但她对中国文化的表现选取的是一个最无人问津的选题。生于杭嘉湖平湖,现居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毕业,曾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从事茶文化研究,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茶人三部曲”作者,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6. 林白 代表作品《一个人的战争》
林白,中国女性主义文学重要作家之一。广西人,1958年出生。1982年大学毕业,曾从事图书、新闻、电影等行业的工作,现居北京。早年写诗,1989年发表小说《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引起文坛关注,1994年发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因深刻细致地表现了女性经验而引起极大的反响,此后被认为是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之一。部分作品被译成六种文字在国外发表出版。现为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居北京、武汉两地。长篇小说《万物花开》被列入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国小说学会),入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学年度小说家奖。2003年中国书情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被《中华读书报》推荐为2003年值得阅读的纯文学作品。
7. 徐坤 代表作品《狗日的足球》
笔名妙玉。出生于沈阳,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 1993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小说散文300多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白话》、《先锋》、《热狗》、《沈阳啊沈阳》、《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短篇小说《遭遇爱情》、《鸟粪》、《狗日的足球》、《厨房》、《爱之路》,长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日语。《一条名叫人剩的狗》(短篇小说)获《中国作家》1993年优秀小说奖。《先锋》(中篇)获《人民文学》1994年优秀小说奖。《鸟粪》(短篇)获《小说选刊》1995年优秀小说奖。《遭遇爱情》(短篇)《小说月报》1996至97年百花奖。《狗日足球》(短篇)获《作家报》评选1996年度优秀小说奖。《厨房》(短篇)获《作家报》评选1997年度优秀小说奖。1998年获首届“女性文学成就奖”,2000年获首届“冯牧文学奖”,2001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
8. 徐小斌 代表作品《敦煌遗梦》
1981年始发表小说,迄今发表文学作品三百万字。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8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个人刻纸艺术展。1993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96年应美方邀请赴美讲学。先后在杨百翰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及马里兰大学举办讲座。1997年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赴欧洲访问,并参加第三十四届贝尔格来德国际作家会议。1999年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去台湾参加两岸文学研讨会及2002年在加拿大举办的渥太华国际作家会议,会议上均有论文发表,并获得与会者广泛好评。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等国文字在海外发表。
9. 叶广岑 代表作品《采桑子》
90年代初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任西安市文联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有长篇小说《采桑子》、《注意熊出没》等,中篇小说《黄连厚朴》等。还有电影《红灯停绿灯行》、电视连续剧《家族》、《全家福》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叶广芩系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理事,现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女作家,并获陕西省委、省政府“德艺双馨”称号。
10. 虹影 代表作品《上海王》
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于重庆。代表作有长篇《上海王》、《上海之死》、《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K》、《女子有行》、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现居北京和伦敦两地。四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和韩国等国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中国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被评为《中国图书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称为“脂粉阵里的英雄”,曾获“英国华人诗歌一等奖”、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
11. 张欣 代表作品《浮华背后》
以创作爱情小说知名,是大陆少数几个纯走通俗路子的作家。作品多反应南方沿海城市白领女性的生活,颇受读者欢迎。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投入角色》、《永远的徘徊》获第三,五届十月文学奖;中篇小说《首席》获上海文学奖;中篇小说《绝非偶然》获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二等奖;中篇小说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并于1995年获庄重文学奖。中篇小说《伴你到黎明》、《岁月无敌》等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12. 王海鸰 代表作品《新结婚时代》
王海鸰,女,汉族,1953年12月出生于山东。著名作家,总政话剧团著名编剧(副师级)。有“中国婚姻第一写手”之称。国家二级编剧。著有中篇小说集《她们的路》、《星期天的寻觅》等,长篇小说《爱你没商量》(与王朔合作)、《牵手》、《大校的女儿》、《不嫁则已》、《中国式离婚》;话剧《洗礼》、《送你一支玫瑰花》、《我想跟你说句话》等;电视剧剧本《爱你没商量》(与人合作,41集)、《妈妈今晚去远航》(上下集)、《牵手》(18集)、《不嫁则已》、《中国式离婚》等;电影剧本《小岛》、《走过严冬》。新作有《新结婚时代》。作品曾获飞天、金鹰一、二等奖,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奖,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等。(据网上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