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当代中国廖氏作家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2 14:11
标题:
当代中国廖氏作家简介
当代中国廖氏作家简介
中国廖氏文化研究会/整理
编者按:按照我国文学史通常采用的方法,中国文学史大致可以分为:1949年今为中国当代文学;1919年至1949年为中国现代文学;1919年至1840年为中国近代文学;1840年以前为中国古代文学。因为廖姓在我国300个民族大姓中排名第61位,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廖姓作家则是我们400多万廖氏同胞中的杰出人物和时代精英,是廖氏家族的骄傲。
中国廖氏文化研究会,以研究廖氏文化、传播廖氏文化、宣传廖氏人物为宗旨,并致力于搞好全国廖氏作家文学的梳理和研究,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我们创办了《中华廖氏》杂志、编辑出版了高达120万字的大型辞典《中华大地廖氏人》、收集整理发布了《中国当代廖氏作家排名榜》、《中国廖氏策划咨询设计专家排名榜》、《海内外廖氏博士排名榜》、《贵州廖氏人物排名榜》等,为广大廖氏宗亲了解廖氏发展、研究廖氏文化、加强廖氏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力地促进了廖氏繁荣。
经过反复对比研究,通过网络、图书馆、文联、作协等多种渠道进行深入了解,有许多廖姓作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从全国300多位廖姓作家中选出几十位相对有一定成就的作家选编出来,以供全国廖氏宗亲、相关读者和专家学者参考。选编的条件:一是至少有一部文学著作公开出版;二是至少是省级作家协会会员(或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这两个条件是硬性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不是省作家协会、省诗词学会等权威团体的个人会员,但公开出版文学著作两部或两部以上,共计达到30万字以上,取得显著成就的,也将列入入选范围。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次选编的廖氏作家简介,是建国60年来全国资料最全面的廖氏作家简介,而且绝大部分是我们与作家本人反复核实确定的,因此,请读者以及致力于廖氏文化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廖氏宗亲放心引用。
廖沫沙
(1907.1.16—1991.12.27),著名作家、杂文家,笔名繁星,原名廖家权,湖南长沙人。1990年12月27日逝世,享年84岁,1961年参加编辑《前线》半月刊《三家村札记》专栏。抗战时期写过一些历史小说,1949年结集为《鹿马传》由三联书店出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后先后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代表著作有《鹿马传》《分阴集》《廖沫沙文集》(四卷)等。
廖静文
(1923年4月),女,著名书画家、作家,湖南长沙人。1943年后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同年入成都金陵女子大学。1945年与徐悲鸿结婚后,协助徐悲鸿工作并照顾其生活。1953年至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57年夏,她完成大学学业,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开始徐悲鸿传记撰写工作,并应聘到中央美术学院讲授中国文学史。1957年任徐悲鸿纪念馆负责人、馆长、研究馆员、徐悲鸿画室主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主席。出版著作有长篇传记文学《徐悲鸿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廖 奔
(1953年—)著名作家、戏剧理论家,笔名向远方,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文学学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硕士、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戏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昆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戏研究会副会长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戏剧时评》,纪实文学《美利坚的诱惑》,散文集《行色匆匆》、《淡空鹤影》,共出版著作18部,400万字,另有散文、诗歌、剧本500余篇,300余万字。曾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优秀理论著作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田汉戏剧理论奖等奖项。
廖东凡
(1938年1月8日——),著名
藏学家、民俗学专家、作家
,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横田村。
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自愿要求进藏工作,一去就是24年,写了近百万字弘扬西藏文化的书籍;1985年调回北京,从此他家成了“西藏民间招待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央统战部《中国西藏》杂志总编辑。先后在北京、拉萨、香港、台北等地出版藏学和西藏民俗著作“廖东凡西藏民间文化丛书
”、
《
我的西
藏故事
》《雪域众神
》《
节庆四季
》《
藏地风俗》《
拉萨掌故
》
《
灵山圣境》
等
三十余部(含合著),其中《西藏民间故事》获全国民间文学一等奖、《雪域西藏风情录》获珠穆朗玛文学奖、《世界屋脊上的神话和传说》获2005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廖海程
(1971年10月—),著名策划家、作家、诗人,苗族,文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研究员职称,铜仁市人。现定居北京。先后获贵州民族学院法学学士、西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曾任《贵州政协报》编辑记者、《创业导报》总编辑、《澳港晨报》总编辑、省长秘书、中国殡葬改革研究院副院长等职。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诗歌学会副会长、世界通俗诗歌学会副会长、《新白话诗歌》杂志总编辑。现任中国策划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国家重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策划行业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策划专家团副团长、北京大学总裁班特聘教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1661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在《诗刊》、《人民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政协报》、《华尔街日报》等200多家刊物发表新闻、文学和论文5000多篇。出版诗集《男孩的念歌》、《风雨情怀》、《美丽的河儿心中流》、《寒楼小诗》、《廖海程诗选》、《怜草韵集》,诗歌理论集《走进诗的世界》,散文集《人间冰河》,诗文集《廖海程诗文选》,小说集《大年三十夜》,长篇小说《穿越时空的爱恋》、长篇报告文学《民生浩荡》,长篇纪实文学《总理品牌》,管理著作《想赚就赚》、《中国策划史》、《策划师培训教程》、《现代策划学》、《商政经济学》、《中国律师内幕》、《独步世界的成功法则》等共计38部,部分作品先后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日本、英国等50多个国家以20多种文字出版发行。2007年荣登加拿大《华人世界》杂志全球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2008—2009年连续两年荣登加拿大《华人世界》杂志全球畅销书排行榜榜首,2009年荣登美国《华尔街日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2009年入选新加坡《世界日报》2008—2009年全球十大畅销书,2009年荣登《英国青年报》最受读者欢迎的财富图书排行榜榜首。其事迹和成果被收入《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等60余部辞典。
廖西岚
(1946年—),著名作家,笔名西风,汉族,中共党员,安徽望江县人。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65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打字员、书记员、新闻干事、文化干事、军史采编组成员,《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编辑、副主任,副编审。较长时间撰写军事人物传记。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篇小说集《昨宵花烛红》,中篇小说《海上,江上》、《家住海中山》、《晚歌》、《梦螺旋》、《皱折》、《虎女泪》、《特区营地》,短篇小说《非正常死亡》、《好尖的眼睛》、《咬鱼花》、《被除名的士兵》、《斗牛蝶》,长篇纪实作品《跨国参战》(上、下部)、《百战将星滕海清》等。中篇小说《百家奶》获1982年当代文学奖、《昨宵花烛红》获1983年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解放军文艺》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
廖一梅
(
1971年12月25日—
),著名剧作家、
编剧、作
家,女,汉族,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任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其编剧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成为近年小剧场戏剧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品,剧本收入《先锋戏剧档案》一书。电影《像鸡毛一样飞》获香港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大奖,电影《一曲柔情》获美国妇女电影节金奖。其它作品包括音乐话剧《琥珀》、儿童剧《魔山》等,著有长篇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剧本集《琥珀+恋爱的犀牛》《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廖润柏
(
1958年9月—
),
著名作家,
笔名鬼子,仫佬族,广西罗城人。生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金城村,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4年开始小说创作,后因生活艰难,创作时断时续,1991年得力于朋友的帮助迁居桂林,曾担任大型文学杂志《漓江》常务副主编。
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广西自治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文学院副院长、《广西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家一级作家。1996年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小说
“瓦城三部曲
”——《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亦称“鬼子悲悯三部曲”),
曾获1997年《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被雨淋湿的河》曾获1997年《小说选刊》头奖、1997年中国十佳小说奖,并在首次中国纯文学当代作品排行榜中名列第三,2001-2002年双年度《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1999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1997年-2000年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廖炳胜
(
1969年2月17日
—
),作家、诗人,
名草小一、小草,出生于象州县大乐镇侣塘村,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人。
曾就教于象州县寺村镇第二中学。
1996年9月下海至北京当编辑。1998年2月南下广州,
曾任
《今日文摘》杂志编辑、《伴侣》杂志编辑、
《乡村语文》报编辑、《流溪山泉》杂志执行主编
。
2008年1月加盟广州市人盛实业有限公司,担
任
《人盛风采报》
主编
。
自幼喜好文学,从1983年起先后在《文学林》、《当代诗歌》、《南国诗报》、《广西民族报》、《散文诗》、《乡土诗人》、《绿风》等报刊发表文学
作品300余篇(首)
。系
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现任广州市人盛实业有限公司《人盛风采》报主编。
著有
诗歌散文集《小草芳香》于1993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
廖德全
(1954年8月—),作家,笔名紫苔,汉族,大学学历,哲学学士,高级政工师、副研究员,广西合浦人。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加入工作,198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72年应征入伍。1987年转业后历任党办秘书,北海市委办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市委秘书长,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社科联副主席、市党建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任广西北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厅长级)、党组副书记。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随笔集《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廖德全卷》、《崛起·超越》。
廖源光
(1928年5月—),诗人,笔名盼包公,广西荔浦县人。195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曾任支部书记,总支委员,区委委员,多次被选为县党代会代表,1958年获中共梧州地委给予记乙等功一次,1950年毕业于广西省立平乐师范学校,同时参加工作,任过剿匪反霸工作队员,蒙山一区政府文书,中共平乐地委总务股出纳员,1952年9月至1986年4月,曾任中小学校长30余年。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诗词学会会员、桂林市诗词学会会员、桂林市老年宫古典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编著有《桑榆吟唱》,与他人合作出版《当代作家十人作品集》。
廖铁星
(1947年—),汉族,著名楹联艺术家、诗人,广西人。系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老作家学会会员、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创作室主任、广西楹联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桂海联坛》执行主编。1980年以来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爱的历程——张报传奇》、
《张达旭――杏林雄起誉南疆》、
《韦立富——金针度人》
等。
廖天云
(1949年11月),生于云南省永善县,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昭通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云南省永善县文化馆专职创作员。已创作上演、发表大中小型剧本60多部,其作品多次获曹禺戏剧奖、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一等奖、云南省政府文学奖等奖项,著有《天云剧作选》出版。
廖公弦
(1937年11月—2003年6月),著名诗人,本名廖华钊,
曾用笔名龚栩炎、化金,
贵州绥阳县人。出生于
绥阳县洋川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贵阳市文联主席、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贵州省文联原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主任、《花溪》文学杂志主编。从家乡绥阳走出后,高中就读于遵义四中。1956年即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从贵阳师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贵阳市川剧团从事戏剧创作,写有戏曲《阿花》、《三家福》、《一家兵》、《连升三级》等。不久,他创作的诗《山中月》获1961年《羊城晚报》创作奖,成为廖公弦进军诗坛的标志。不久文革浩劫,文学创作受到了压制,各种作品难以发表,但这并没有让廖公弦停下文学创作的步伐。改革开放之后他进入文学创作与仕途的高峰期,197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次年当选中国作协贵州分会副主席,作为1980年6月成立的贵阳市文联筹备组四成员之一,1984年当选为贵阳市文联主席,并于1990年、1994年两次连任,其间,还任文联下属的《花溪》杂志主编。诗歌以山水田园风格为主,继承了传统雅、俗文化、文人风度以及文化心理结构,以优雅纤禾袈的诗画,普篇描绘人民幸福生活的情景。除了诗歌创作之外,其它文学作品包括电影小说《飞向活星》(1981),电影文学剧本《毕升》(与戴明贤合作,已拍摄发行)、《玄奘》。出版诗集《山中月》、《大山和我们在一起》、《美人醒来》、《廖公弦诗选》,与人合作创作电影剧本《山寨火种》、《火娃》等。
廖国松
(1941年—),著名作家,笔名戈梅、梅蓊,汉族,贵州江口人。高中毕业。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贵州省交通设计院工人,贵阳市文联《花溪》编辑部编辑。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彩色的波》,小说集《廖国松小说选》,另外发表《旱龙》、《牙齿》、《桩头》等诗歌、小说、散文600余篇(首)。组诗《山野短笛》获贵州省诗歌创作二等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花溪》杂志原副主编。
廖昌国
(1936年1月10日—),笔名伏波,汉族,大专学历,籍贯贵州。1950年加入共青团,1951年参加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开阳县政府秘书室任秘书,在县报社和广播站当记者、编辑18年,后在县水电局任工会主席多年,曾任《开阳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副主编,1993年在开阳县水电局退休。自幼从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文学创作,先后加入贵州省民协和贵州省作协。1993年获贵州省从事文艺活动逾 40周年纪念奖牌。一生从事业余文艺活动,却十分关心帮助他人,从而带动了开阳境内一批又一批的文学新人。搜集整理民间故事(传说)近百篇,民歌(民谚)千余首,多数曾在省(市)县级文艺刊物发表或编选入《开阳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一书。除从事民间文学活动外,还从事多种文学的创作活动,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戏剧、影视剧等,其中,诗歌《我的理想》获1992年首届贵州省新长征职工创作二等奖(一等奖缺),报告文学《梅花香自苦寒来》、《黄磷赋》、《保架山神》等获省(市)级以上优秀作品奖。著有《保驾山神》、《腾飞的鹰阵》、《黄磷赋》、《跨世纪的回归曲》、《闪光的人生》等多部中长篇文学作品分别在新华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代表作为长篇报告文学《闪光的人生》、反映辛亥革命历史的长篇电视连续剧(30集50万字)《钟昌祚》。现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阳市文联理事、开阳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开阳文联季刊《茉莉文学》副主编。
廖全京
(1945年11月25日—),著名戏剧家、作家、评论家,文学硕士,研究员,生于四川省泸县,湖北宜都人。1969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专业,1982年初至1993年8月就职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院学术委员、学位委员、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调入四川省文联。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曾获首届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评论奖、首届全国优秀话剧理论专著奖、中国话剧研究优秀论文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现任四川省文联党组成员、省文联委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优雅》杂志社总编兼社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专著《大后方戏剧论稿》、《绿色的家园感——四川青年作家创作现象研究》、《川剧艺术引论》(副主编),论文集《中国戏剧寻思录》,另发表散文、文学评论、戏剧评论200余篇。
廖忆林
(1944~),著名诗人、作家,笔名青阳、亦宁,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文学创作一级,四川平昌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联委员。历任平昌县钟表社技工、包装厂厂长,平昌县文化馆文学辅导干部,《巴山文学》编辑,四川省巴金文学院专业作家、办公室主任。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四川省现代通俗音乐学校校长。著有诗集《梦帆》、《情山恨水》、《寻找家》、《廖忆林诗选》,散文集《爱亦彷徨》,报告文学《粮魂》、《橄榄色的情怀》、《走出土地的人们》,论文《坚守文学的本分》。《多梦的日子》获全国诗歌创作奖,歌词《归根》、《天赐青城山》、《又到中秋》、《客家人》、《山水养育四川人》等获省金奖、全国歌手大赛优胜奖。作品收入《中国新时期诗选》、《巴金文学院丛书》、《星星四十年诗选》、《建国50周年作品选》、《改革开放三十年诗选》等18种选本。
廖军武
(1941年—),诗人,笔名知川,四川仁寿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期刊协会副秘书长。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同年被选调到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工作。1969年下放到德阳东方电机厂工作。1978年回成都市。曾任成都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四川省监察厅监察三处副处长、执法监察处副处长、宣教处长,四川省纪委宣教室副主任,《四川监察》副总编辑,主办《党风党纪月刊》和《四川监察》两个刊物。已出版童话集《三连环童话》、散文诗集《都市风情》。另有100多篇诗歌、童话、故事散见于北京、上海、四川、沙漠、广东等地报刊,其中儿童诗《我的名字叫——电》获1980年四川省第二次少儿读物优秀作品奖。
廖 岷
(
1963年6月5日—
),作家,四川彭山人。生于四川彭山。曾做过乡村教师、文化专干,工人。1986年始于《雪花》、《中国文学》、《天津文学》、《飞天》、《滇池》、《小小说选刊》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作品曾被多种报刊、电台选载(播),曾获第一、二届“峨眉山文艺奖”、首届“东坡文艺奖”等多种奖项。1999年7月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
1993年11月蛰居成都,在新闻媒体谋职。撰写的财经图书在机场、超市书店脱销,成为许多企业团购的畅销书。其中《方太方法》入选“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对话现代教育》入选中国出版集团2007年第二季度推荐常销书目录。系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成都四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著作有“方太三部曲”(《方太之路》《方太论剑》《方太方法》)、“大红鹰三部曲”(《飞越世纪》《大红鹰方法》《策划大红鹰》)、《世纪大决战》、《赢的策略》、《商战春秋》、《对话现代教育》等十二部,其中
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廖岷小说选》、《黑色河岸》等。
廖伯逊
(
196n年—
),作家,四川江油人。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江油市政协委员
。曾任《绵阳日报》记者。现任
中共江油市委宣传部“江油市
李白故里通讯社”社长、
市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业余从事文艺创作二十余年,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若干,多次获省、市奖励。绵阳市作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
著有
长篇小说《失落》(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大河情怀》(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廖晓伟
(
196n年—
),作家,笔名老樵,大学本科文化,四川万源市人。当过中小学及师范校教师、电视台记者、编导、《巴山文学》主编,现供职于成都某电视台。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作协理事、万源市文联副主席、万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号称“中国第一部贺岁小说”的
长篇小说《嘻嘻复嘻嘻》
入围第7届四川文学奖。长篇小说《成都虾子》、中篇小说《爱已随风》、
中篇小说《我那遥远的青涩年代》在《达州晚报》开始连载。著有长篇小说《嘻嘻复嘻嘻》、长篇小说《成都虾子》、长篇小说《乱码》、散文集《雕塑生命》。
廖小琴
(
1976年—
),女,作家,笔名麦子,大学本科文化,四川省盐亭县人。曾做过教师、编辑、书店老板,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学新苗工程重点作者。现任成都市心理辅导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2002年开始发表作品。2011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发表《菊奶奶的最后一件新衣》、《收割月光》、《南瓜不懂萝卜苦》、《天使的隐形翅膀》、《我和山鬼是朋友》等200多篇小说、童话和童诗。作品入选《儿童文学选粹》、《2008中国年度最佳童话》、《当代儿童文学阅读新经典》、“风铃下”文学阅读丛书、《2009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精选集》、《2009年度最佳童话》、《2010年度最佳童话》、《2010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精选集》等书籍,曾荣获2010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童话类大奖)。著有长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
廖宇靖
(1987年—),80后作家,大学文化,四川绵阳人。2009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07年被中国散文学会授予“优秀华语青年”称号。10岁正式接触文学。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成都美景天呈影视传媒公司总编辑。16岁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边缘》(远方出版社出版),著有长篇小说《边缘》、《你的微笑》、《藏香》等。
廖时香
(
196n年—
),著名作家、编剧,
九三学社社员,
四川自贡人。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陆续发表了相当数量的中、短篇小说,引起了文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并分别获1988年四川省文学奖,创作的《人迹秋霜》获全国人口文化奖两金一银。系四川省作家协会理事、全委会委员。两届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入选2008四川十大签约作家之一
,
曾任
《
蜀南文学》杂志编辑
。
现任四川省巴金文学院聘任作家、自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共40集电视连续剧《许茂和他的女儿们》、32集电视连续剧《我不回家》
、
小说集《乐胆》、戏剧《人迹秋霜》《刘光弟》《焚香》等。
廖伦焰
(1963年4月—),
三国史学者、
作家,笔名龙康,四川省盐亭县人。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理论评论部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极点》、《性罪》及《龙康中短篇小说集》、《罪魁诸葛亮评传》等。
廖仲宣
(1931年生—),作家,笔名丹枫,中共党员,四川盐亭县人。从1950年1月参加革命后,廖老便积极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系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
省作家协会会员
、
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曲艺家协会
主席。1952年调盐亭县文化馆任馆长。1981年以后任县政协副秘书长兼文史委主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任盐亭县政协秘书长。长期坚持曲艺创作,先后在《曲艺》、《工人日报》等全国和省市报刊上发表,其中,《比比看》获1981年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分房记》《送瓜》获1981年绵阳地区优秀曲艺作品一等奖、《情满小楼》获1982年成都市优秀文学作品奖、《两亲家》获锦江优秀作品奖、《茶馆风情》获四川省首届巴蜀文艺奖优秀作品三等奖并入选《中国农村文库》。1981年8月20日,作为绵阳地区的代表出席四川省第一届优秀文艺作品授奖大会。著有《袁诗荛》、《文同的故事》、《文同传奇》、《曲艺作品选》、《
嫘祖传奇》(
长篇小说
)、《元妃嫘祖》
等。主编有《红烛长明》《盐亭文选》《盐亭诗选》《盐亭戏曲选》《群众文艺》《演唱资料》等。传略收入《四川曲艺家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曲艺界名人录》。
廖富香
(
1963年—
),女,
著名女作家、编剧、
中国当代唯一廖姓农民女作家,笔名白云,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人。系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全国首家
故事家协会——
成都市龙泉驿区百姓故事家协会会员。是四川省
成都市龙泉驿区茶店镇胜利村村民,家住龙泉驿鸥鹏大道上一栋普通居民楼里。小学、初中乃至后来当代课教师,几乎没有超出过茶店镇的乡野。唯一一次越出这个空间,是她以优异成绩考入龙泉中学高中部。尽管父母十分勤劳,但要供养5个姊妹,负担很重。一次意外,更是改变了这个家庭的走向。1980年她放假回家帮母亲干活,母亲倒退播种,不料一脚踏空掉下了悬崖,母亲撒手人寰,她经受了巨大的刺激,毅然决定退学,回家务农以抚养弟妹,不久她开始在民生小学担任代课老师,大队领导见她处世干练,就让她担任团支部书记兼做妇委会工作。这时的她,平息了学生时代飞翔的梦想,那些熬夜读过的文学名著,做梦也很少梦到了,但蛰伏在心灵最深处的文学梦,有一天还是被唤醒了。她在《四川青年报》上看到一则“文学交友”的启事,寄去5元会费,很快有5名文学青年进入了她的视野,其中一位是陕西的军人,文学是人学,文学对青年而言往往是恋情的触媒,鸿雁传书,他们的“纸上爱情”进行得轰轰烈烈。她还去过位于渭南的部队,不巧男朋友即将开赴边疆,分别后,她发出的信就再无回音了,苦等一年,她靠文学打发无聊的时光。她父亲说,你也大了,要找对象就在本地找嘛,不要想岔了,她不搭话,因为这时,那5名文学青年中的教师张田生,又与她联系上了,双方家庭都不同意这门婚事,但执拗的她,相信自己的直觉,终于与张田生走在一起,没房子住,他们就住在村里闲置的安置五保户的茅草屋里,种地、担水、修剪果树,生活尽管清苦,春季的桃花漫山遍野,她俨然就是花中的女王。她怀孕后,一天在家休息,邻近中午,妹妹带来一个男人,呵,正是那位失去踪迹的军人,四目相对,均在不言中,一切都明白了,军人默默地走出了她的视野,但这背影,却构成了她深入思考“战争与女人”话题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缘由。1993年她写了一则有关当地火灾的报道投给《四川日报》,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2元的稿费是种字的收获,但由此她花在种字上的时间,与种地几乎是平分秋色。1993年以后,她与老公到洛带镇一家公司打工,她跑起了供销,这一干就是10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她去边陲实地采访,几易其稿,完成了长篇小说《硝烟下的女人花》的写作。自己完成了心愿,但作品写得如何?能否发表?她连龙泉驿的作家都不认识一个啊。她决定挂到网上去晒晒。不料好评如潮,点击率高得惊人。她发现一个消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家协会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中,“百位农民作家,百部农民作品”正在征稿。她把小说寄去了,很快得到组委会的入取答复。这部改名为《守望幸福的女人》的长篇,是四川省仅有的两部入选作品之一。其实在出版这部心血之作之前,她就盯上了电视剧本。四川电视台的征稿,她根本不知道剧本写作的子丑寅卯,就冒冒失失去投稿,得到了电视台统筹剧本的周雪珍的悉心帮助和指导,周雪珍相信自己的眼力,觉得这个来自农村的女人有一种奇妙的想象力,不但采用了她的第一个剧本《软肋》,还向重庆电视台热情推荐,让她的才华得以逐渐施展。2006年开始,廖富香每年的稿费收入达到了2万多元,养得活自己了,她决定辞职,在家专心种字。就这样,她写小说、写电影、写话剧、写电视剧,成为实力派女作家。她创作的8毫米电影《被通缉的爸爸》在全国52家电视台播放,剧本《真情无价》获安徽宿州电视台剧本三等奖。建国六十周年时,其创作的长篇小说《守望幸福的女人》就成为全国“百位农民作家、百部农民作品”的人选作品得以出版发行。创作多部电视短剧由全国三十多个电视台播出。她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
守望幸福的女人
》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
长篇小说《国家血脉》(内蒙古出版集团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联合出版)。《国家血脉》是一部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最早参加了由福建作家协会、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文学杂志社、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等10家单位组织的“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文学大赛”,并获得优秀长篇小说奖。小说在中文书刊网连载,阅读人数高达40多万,由此可见,这部小说除了扣击人们心灵的大爱之外,其作品的艺术性也达到了一定高度。在《国家血脉》这部小说中,她能够直面当代的生活,写出当代底层普通人的呼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人物的刻画,讴歌国家之爱、民族之爱和亲情之爱,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在呼唤,更是当代血脉传承的呐喊。2012年长篇小说《国家血脉》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
廖兴中
(
1935
年
—
),诗人,
大专文化,重庆市渝北区人。曾
任
南川县人民医院副书记、副院长,南川区退休干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南川区老年诗书画研究会理事,《金佛山诗词》编辑,中国秦岭诗社社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系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南川市诗词学会会员、南川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近年所撰六百多首格律诗词联,散见于海内外
180
多家报刊上。
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诗词大赛,荣获金银铜奖或一二三等奖、特别奖、众多优秀奖、佳作奖。著有诗文集《廖兴中诗文选》出版。
廖华歌
(1958年3月—),女,著名女作家、诗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西峡县人。南阳市第二、三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78年参加工作,历任《语文教学》杂志编辑,南阳市文联《躬耕》编辑部编辑、副主任、副编审,第一届南阳市人大常委。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
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现任
南
阳市
人大常委会委员,
南阳市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自1978年来,在全国多家报刊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百余万字,作品多次被选刊选载
,并被数十家出版社选入多种全国性的集子,先后获省级以上文学创作奖20余次,且有部分作品被介绍到港台和海外。1992年出席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获中国作协颁发的荣誉奖牌。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艺成果青年鼓励奖。1996年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版有诗集《忘川行》《梦痕》、散文集《华歌集》《蓝蓝的秋空》《泥路的春天》《微雨霏霏》《廖华歌散文自选集》、散文诗集《朦胧月》等。其主要生平简历被收入《当代青年作家辞典》和《中国文艺家传集》。
廖无益
(
197n年—
),作家,大学文化,
新散文写作的作家之一
,
山东章丘人。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作品入选《新散文15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散文2003年精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等多种散文选本,为羊城晚报集团专版推介作家(2004年)。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
章丘市委宣传部
。
著有散文集
《
廖无益散文》(作家出版社于2002年年底出版)。
廖龙森
(1932年8月—),著名诗人,江西省寻乌县人。1950年在江西农学院肄业后,参加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后来担任过江西樟树物资转运站的站长、水利电力部古田工程局物资总库主任、工程局的厂长、院长、队长、书记等,1982年退休。曾任《寻乌诗调整》主编。先后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276首(篇),其中1994年近体诗《恭贺美国谭明夫先生境联晚芳诗社社长》七律二首,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艾青杯”全国当代文学一等奖。1993年《炎黄春秋》杂志社举办的“春秋杯”全国楹联大赛荣获这次比赛三等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寻乌县诗社社长、
寻乌县诗词学会会长
、
《寻乌诗社通讯》主编、《寻乌诗词》主编。著有诗词集《龙庐吟草》出版。简介已收入《中华诗词学会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华诗人大辞典》。
廖石方
(1936年—),作家、编剧,原名廖世芳,国家二级编剧,湖南炎陵人。1960年毕业于江西省文艺学校编剧导演班。曾任江西省吉安地区文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江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吉安地区戏剧家协会主席。自1960年以来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视剧等文艺作品200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少年军需队》获江西省建国35周年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广播剧《凤凰坡》、《生活的浪花》获全国二等奖,大型古装剧《代县令》获华东六省一市"田汉戏剧奖"创作二等,另有10个剧本获省奖。被授予江西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吉安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少年军需队》和3个戏剧单行本出版。
廖绍昆
(1960年—),诗人、作家,笔名烟雨,中共党员,江西峡江人。诗歌、散文、小说、杂文和摄影等作品散见于《江西青年报》、《井冈山报》、《吉安广播电视报》、《今日峡江》、《微光诗刊》、《楚天都市报》、《江南都市报》、《清花河文艺》、《内蒙古作家》等刊物,其中《都是咱的妈》荣获2011年《小说选刊》杂志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二等奖。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协会会员。著有诗集《人间四月天》(与人合作)、《阵阵烟雨上玉峡》出版。
廖荣富
(1948年—),作家,
福建省连城县人。
曾任农民、工人、中学教师、
《福建工商时报》编辑记者、厦门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为
厦门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杂感、诗歌、报告文学等体裁,随意写心,不拘章法,出版了著有长篇小说《韩信传奇》、《东南喋血记》、《丝路英豪》《开门节度使》、《客家春秋》和《山陬海隅客家歌
――厦门客家古村落研究
》《乡村管理学》《厦门商会史》以及作品集《星光·山野·浪花》等。
廖根固
(
1962年2月
—
),作家,
笔名铁戈
,
大专文化,福建省安溪县人
。
1980年11月入伍,1989年从解放军调入福建省公安消防总队工作,历任干事、组织处副处长、宣传处长,总队医院政委,总队教导大队政委,南平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书记、政委,上校警衔,2008年10月转业回福州。曾
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消防宣传先进工作者”。
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福建省少工委委员。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烈火英华》《警营之光
》《永不放弃》《怀念英雄》,
其中《烈火英华》曾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主编大型励志丛书《八闽好儿女》出版。
廖开顺
(1952年10月—),文艺理论家、作家,中共党员,湖南省洪江市人。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三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毕业于湖南教育学院(现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1987-1989年进修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1995年7月晋升副教授,2001年7月晋升教授。1985—1997年7月在中共湖南省洪江市委党校工作,任副校长。1997年8月引进来三明学院本作。曾任三明学院中文系党总支部书记。现任三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建办主任、三明学院政治法律系主任、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三明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文化、文学理论、民间文学与文化等课程教学和民族文化、中国文学研究工作。2003年获三明市人民政府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4年获三明学院首届科研优秀个人奖,2005年获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明市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三明学院教学名师。发表散文、文艺评论300余篇,其中散文代表作《屈原之死》、《官路》2003年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华散文百年精华》选集,散文《面对这一条河》2004获散文选刊杂志社等单位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1998年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1995年出席湖南省第四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1998年转入福建省作家协会,2006年当选为福建省第六次作家代表大会委员。出版专著《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编著《中日战争实录》,参编《中学生与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主持审订大型词典《辞谱》(460万字)。
廖洪球
(1952年7月—),著名作家、画家、诗人,笔名
廖红球,
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
,
祖籍
福建永定,
广东省兴宁
县
人。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文坛崭露头角。
1968年毕业于广东梅州中学。历任解放军梅县军分区106部队宣传员,梅县地区第二汽车配件厂工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专业作家、党组副书记、主席团成员、秘书长,《新闻人物报》社长、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主任。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
广东省政协委员、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咏竹诗作在《诗刊》、《羊城晚报》、《岭南诗歌》等报刊发表,广受好评。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策划并主持“广东作家书画展”。2006年策划并主持“当代中国作家书画展”。2006年底在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廖红球诗书画集》。文学著作有长篇小说《爱的古藤》《一个万元户的兴衰》《苍天厚土》、报告文学集《粤东一杰》《南来的热风》、小说集《血玫瑰》、中篇小说《彩色的大地》(合作)、电视剧剧本《彩色的大地》(上、下集,已录制播出)等,其中,短篇小说《关》获1982年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小说散文新人新作一等奖,报告文学《大亚湾的诱惑》《梅江浩荡舞彩虹》(均合作)分别获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人民日报》报告文学一、二等奖,报告文学集《南来的热风》获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报告文学集《当代风流》(主编)获广东省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纪念奖。
廖 琪
(1953年11月—),
汉族,
著名作家、书法家,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广东省普宁县人。1976年到广东省艺术学校创作班学习,1977年分配到广东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茶道无道》《燃情经历》《东方玛利亚》《小镇纪事》、中短篇小说集《茶仙》《等待判决的爱》、长篇传记文学《庄世平传》、报告文学集《南粤之春》《大地保护神》《水龙吟》《胆剑篇》等,其中,《庄世平传》已连续出版六次,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作为五集电视专题片《庄世平》总编导,于2004年底摄制成功并于广东电视台播出,又于2005年夏在香港首映并在海外发行。另有其它作品散见于国内外报刊,或选编入多类合集,出版和发表的作品达500多万字。有数十家国内外报刊媒体转载、评论及介绍其作品和创作经历。1994年湖南电视台拍摄的介绍其创作历程的纪录片《碑石》,曾于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播出。长篇小说《茶道无道》被中国作协列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该书于2009年8月作为广东文学向建国60周年献礼重点作品出版。曾获中国改革开放文艺终身成就奖、首届全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全国气象系统文艺萌芽奖、全国文学院作家作品奖、广东省新人新作奖、潮学特别奖等多个奖项。报告文学《创举》获第八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业余酷爱书法创作,曾有作品被选送全国、省的文学界书画展览 。同时当选为广东省第10届政协委员、广东作家书画院副院长。
廖小勉
(1951年—),著名作家,汉族,广东省梅县人。
1983年毕业于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
1969年赴海南琼海县南俸农场插队务农。
1975年进入出版界,
后历任部队战士,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花城出版社编辑、小说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党委书记、社长、副编审,编审。现任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中短篇小说集 夜的诱惑》,长篇历史小说《血染睢阳》《大唐遗恨》。另外还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理论研究文章等数十篇。
廖华强
(1954年—),著名作家,汉族,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广东遂溪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历任遂溪县文化馆创作员,遂溪县文联创作员,深圳市《特区工人报》副刊主编,《半岛文学》编辑、主编。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
副院长、
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泣歌伴我》、长篇报告文学《蜜泉》、中篇小说集《山鬼之旅》、中篇小说《散点透视》《魔女港》、电视剧剧本《海那边的故事》等。中篇小说《离休楼故事》获1990年《南方日报》优秀作品二等奖、《中秋今又是》获1993年《南方日报》优秀作品奖,《魔女港》获广东省第七届新人新作奖,《泣歌伴我》获湛江市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一等奖。
廖虹雷
(1946年—),著名作家,笔名红雷,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广东省深圳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6年东莞师范毕业后进惠阳地区文工团。1986年调到对台工作部门任职。曾任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助理巡视员。1980年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俗学会。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75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边防枪声》。与人合作创编8场粤剧《边防枪声》,参加省文艺调演获奖,并被全国近60个剧团移植演出。在省内外报刊发表的作品有散文《深圳一家》、《富贵竹》等,报告文学《他们在特区的土地上》等。1987年创作中篇小说《老街》,获第六届广东新人新作奖、深圳市第一届大鹏文学奖。出版著作有中篇小说集《老街》。
廖增湖
(1969年—),著名作家,笔名叶开,广东廉江县人。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现任《收获》杂志编辑。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收获》杂志编辑、
副编审
。著有长篇小说《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三人行》、小说集《秘密的蝴蝶》及《莫言评传》等。被评论界称为“上海的王朔,中国的拉伯雷”。
廖星桥
(1945年11月14日—),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湖南省宁乡县人。1964年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1969年毕业。1973年到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外语系任教,1988-1989年在法国巴黎四大学习法国文学。1993年调入深圳大学,历任设计系主任、艺术学院院长。现任深圳大学教授。1997年获深圳市杰出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外国现代派文学研究,已出版著作17部,在国内外发表《论外国现代派文学》、《论前期象征主义》、《论后期象征主义》、《论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纵横谈》、《论新小说派》、《也谈西方现代派文学起源的时间》、《再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起源时间》、《论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象征主义的宪章》、《开启精神世界魔宫的钥匙》、《论荒诞文学的意义》、《荒诞文学的界定》、《荒诞文的批判意识与局限》、《荒诞文学中的理论》等论文50余篇。法国作家协会会员、法国普鲁斯特研究会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外国现代派文学艺术辞典》、《西方现代派文学500题》、《法国现当代文学论》、《荒诞与神奇——法国著名作家访谈录》、《外国现代派文学论集》、《萨特——
20世纪文学泰斗
》等。出版的主要译著有《法国名作家短篇小说选》、《法国名作家中篇小说选》、《阿达拉》、《阿邦-哈麦》、《卡特琳》、《黑郁金香》、《克洛德·格》、《西尔瓦尼子爵之死》、《勒内》、《死囚末日记》等。1989年《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荣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1992年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3年《外国现代派文学艺术辞典》获中南五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廖开鉴
(19nn年—),诗人,广西容县灵山人。曾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在诗词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其中《蝶恋花·军妇怨》荣获2011年当代军旅诗词奖。2011年主编第一本以灵山作者为主的诗词专辑《都峤山诗刊》第七期(灵山镇专刊)。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现为解放军红叶诗社社员、
广东岭南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广西玉林
诗词学会容县分会第一会长
。著有诗词集《珠涛春韵》出版。
廖启良
(1932年—),诗人、摄影家、书法家,中共党员,广东兴宁人。1949年参军当宣传员,后到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到南海舰队工作。1960年转业到广东省政府文教办公室、省军管会和革委会文艺部门工作(期间在业余大学中文系学习)。1972年后在省委宣传部工作,历任文艺处任干事、副处长、处长。1992~1997年兼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曾任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协权益保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现为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澳门中华诗词学会、新加坡新声诗社名誉理事,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羊城诗社名誉社长。著有诗集《神州百景》、文艺评论集《灯火阑珊处》、《古诗佳句韵编》、《廖启良自书诗联集》出版。
廖 振
(1932年—),著名作家,原名廖其光,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二级,广东梅县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1947年参加解放军,历任闽粤赣边区纵队战士、班长、警卫员、排长、区武装部长,兴梅军分区独立二营参谋,武汉军区预备8师22团防化兵指导员、主任。1958年转业,曾任辽宁省朝阳市农科所及气象台秘书、辽宁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广东梅州市文化局艺术科长、梅州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及专业作家。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长篇小说《战斗的少年时代》、《石头娃子》、《送盐》、《香蕉村的黎明》、《游击区的小猎人》、《猎人的爱情》、《天猎》等共160多万字,其中长篇小说《敌后少年军》获1985年广东省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廖子东
(1909年—),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汉族,中共党员、民盟成员,广东兴宁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梅县师范,曾任小学教员、《梅县民报》编辑,1935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回国后在广州、香港、湖南等地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工作。1952年后历任广东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流霞盏》、中篇小说《恋的峰》《天际的云》、精品抗战文献《中日八年战争回顾》(1945年时事日报社出版)、文艺理论集《鲁迅研究新论》(1987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等。
廖怀明
(1952年10月—),著名作家、记者,
笔名阿廖,壮族,广西崇左人
,籍贯广西。
[size=+0]全国新闻界成功横渡海峡第一人
。1985年毕业于广西电大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广西电大法律专业,1996年全国自学考试中文本科毕业。1969年在广西崇左县新和公社插队,1974年到广西南宁市矿务局二塘煤矿当工人,1987年任南宁文学院签约作家,1988年调《海口晚报》,历任副刊部副主任、主任。海南省第二、三届作协理事兼副秘书长,海口市作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篇小说《人档》1992年获中国煤炭文学乌金奖。曾获广西青年文学奖、广西太阳石文学奖,被海口市政府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海南省文联委员、海南省第作协理事、《海口晚报》副刊部主任。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人档》,评论集《东南亚华文作家微型小说导读》,长篇纪实文学《绝对陷阱——海南烂尾楼的背后》、《伪装的幸福》(合作)。
廖解志
(1952年—),作家,大学文化,主任编辑,湖北大冶人。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黄石日报》副刊专刊部副主任。1984年调黄石日报社工作.主编文艺副刊《西塞山》。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寓言等400余篇(首),其中30余篇被选人《当代中国寓言大系》、《中国新时期寓言选》、《新时期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寓言佳作选》等十几种选本。《苍鹰》获1987年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二等奖;歌曲《康赛之歌》获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工人歌曲大赛二等奖。著有《廖解志寓言》《狮子与夜莺--廖解志寓言选》、长篇连载小说《复苏》。
廖崇纲
(1956年4月—),作家,本名廖从纲,一名曾岑夫,自号空斋主人,汉族,祖籍湖北公安县。出生于五峰渔洋关镇,供职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史志办公室,担任《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治》主编。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年鉴学会会员、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主编《五峰县志》获湖北省首届优秀志书成果二等奖和宜昌市优秀志书成果奖。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廖崇纲迄今已在30多家地市级以上报刊书籍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纪实文学、人物传记等各类文学作品180余篇首,在40多家地市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50余篇次、60万字,其中63篇被收入12家省级以上出版社的23部文集中,获地市以上一至三等奖20余篇(次)。著有长篇纪实文学《筑路壮歌》(200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远山风景》。
廖平波
(1927年—),诗人,笔名静浪、浪集,湖南临湘人。大学中文系毕业,师范高级讲师。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离湖诗社社长、纽约四海诗社名誉顾问。著有诗词集《葵霍集》(2001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下里风流集》(199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等。
廖天锡
(1948年—),作家,湖南省永兴县人。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南《法制报道》杂志记者。
出生在永兴县鲤鱼塘一个名叫山下的小村。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永兴一中,因交不起42元学费而辍学回乡当了民办教师,在近二十年的民办教师生涯中,从1969年起一直是教中学。因能力突出,他曾有三次转正的机会,也就因为是富裕中农,在关键时刻被别人挤下。尤其是1982年,全县民办教师通过考试,先天下午公布录用名单还有他的名字,次日上午他的名字被刷了。曲折的人生经历让他醒悟,现实逼迫他只有奋斗。于是,他为自己设想了两条出路: 一是自学中文,提升学历,给转正带来一线希望;二是力争写作成名成家。1985年,他终于取得大学专科学历,按国家有关规定无条件转正;同时,他的小说创作也已引起郴州文学界的关注。这时他创作了中篇小说《双胞胎弟弟》。他并未因民办转正沾沾自喜,只把这当作人生的转折点。长期的生活积累,多年的语文教学和练笔,让他再也无法摆脱文学梦的缠绕。1989年10月他的散文《母亲大襟衣的前下摆》在郴州《五岭》杂志发表并获奖。之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十年间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现各类文学作品三十余万字,2000年永兴县委出于对文学人才的重视,将他从教师的岗位借调永兴县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他成为了一名作家。2005年10月19日,郴州市文联召开《淘金人》作品研讨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双胞胎弟弟》(1999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淘金人》(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一部反映嘉禾铸造业发展变迁并将嘉禾风土人情、神农文化、饮食文化融于一体的文学著作《江南铸都——神农教耕处正在打造》(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其中,《双胞胎弟弟》获郴州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淘金人》改编成电视剧。
廖静仁
(1957年—),著名作家、诗人,笔名黎稼,汉族,大专文化,湖南安化人。历任安化县文化馆专业作家、《安化报》总编辑、安化县政协常委、安化县文联副主席、《湖南统一战线》杂志社执行主编。1988年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南省企(事)业文联f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南统一战线》杂志主编。散文《红帆》译有英、法文版本;《船魂》获第二届百花文艺散文奖;《井湾里,我的乡亲啊》获湖南省第二届青年文学奖;《纤痕》获香港首届中国文学当代作品奖。著有诗集《蔚蓝色的祝福》、散文集《纤痕》《境界》《人生是一幅图画》《大山诲语》《风翻动大地的书页》《穿越村庄》等。
廖志理
(
1962—
),著名诗人,大学文化,文学创作一级,湖南娄底人。
出生于湖南涟源,当代诗坛颇有影响的一位诗人。
1981年毕业于长沙冶金工业学校重冶专业,后自修中文至专科毕业,函授新闻本科毕业。1981年分配至锡矿山矿务局从事冶金技术工作,1992年调至娄底日报社从事新闻文艺采编工作,2005年调任娄底市文化局副局长。1983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95年出席《诗刊》社“青春诗会”,2001年4月作为湖南省四名代表之一
出席全国第五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在《诗刊》《人民日报》《星星》诗刊等全国众多刊物发表诗作600余首,诗作多次入选《中国诗歌年鉴》《中国年度最佳诗歌》《新中国50年诗选《等众多选本. 曾获《诗歌报月刊》诗歌大赛一等大奖等省部级以上作品单项篇目奖30余次
,
荣获1995年度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娄底市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提名奖
。
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现任湖南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副
秘书长、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著有诗集《曙光的微尘》、《文艺湘军百家文库·诗歌方阵·廖志理卷》等。
廖岩水
(1973年5月—),作家,苗族,湖南泸溪人。先后毕业于吉首民族师范学校、湘西民族教育学院、吉首大学和毛泽东文学院,前后师从过体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和文秘专业,当过过教师、秘书、记者、编辑和广告人,2005年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湘西自治州教育局。著有长篇小说《你以为我透明》、《给你无尽的向往》。
廖文彪
(1956年5月—),作家,馆员,湖南双牌人。毕业于中国逻辑与语言函大写作专业。系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现任湖南双牌县政协委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双牌报》总编辑。当过教师,做过农民,在乡镇工作10年后,曾任县纪委办公室主任、县政府体改委主任。18岁在省、市刊物上发表作品,迄今使用笔名文彪、文小虎、霖英子等发表中短篇作品100余万字,其中《见面》、《我的故乡》、《五月花海》等14篇作品在省、市获奖。1980年荣获全省文化工作先进个人,1987年荣获全省“三套集成”嘉奖。著有《阳明山》、《神奇阳明》。传略已载人《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湖南当代文艺家传略》。
廖奇才
(
1938年4月[size=+0]
—
),著名诗人、楹联艺术家,大学文化,湖南省道县人。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7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零陵行署办公室科员、科长、副主任,1983年12月-1986年11月任中共新田县委书记。1986年11月调任零陵行署副专员。1989年10月调湖南农学院(现为湖南农业大学)任党委常委、副院长(后任农大副校长)。爱好文艺创作,1985年10月加入湖南作家协会,1987年3月加入湖南诗词学会,1993年5月加入中华诗词学会,1998年10月加入中国楹联学会。系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现任
湖南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出版有诗词集《濂溪吟草》《介且迂集紫竹斋吟稿》《濂溪河诗文存稿》《蔚蓝的天空》《介且迂集》《蓼草花》《紫竹斋吟稿》、散杂文集《蓼草花》,与人合编诗歌《红太阳颂》。
廖永铭
(1932年5月12日—),作家,汉族,中共党员,四川宜宾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1949年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宣传队演员、新闻干事及军文教处干事。1970年转业到地方,曾任长沙汽车电气厂职工、湖南省文艺创作室创作组组长、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秘书长、《小溪流》杂志社副主编、《湖南省文学艺术志》编委会主任。196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合作),报告文学《欧阳海》等。
廖代谦
(1929年—),著名诗人,汉族,中共党员,湖南桂阳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0年毕业于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三分校。1947年后历任国立师范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会计室事务员,解放军空军第四预科总队及第十三航空学校校务部会计、助理员,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创作员、创作组副组长、文艺科副科长及创作组组长,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第二届理事。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把一切献给党───军休干部之歌》获得民政部“共产主义是我终身信仰、回报社会是我一生追求”征文活动一等奖。组诗《沙海雷达兵》获1980年甘肃省庆祝建国30周年文艺作品二等奖、《火箭发射场诗抄》获1985年甘肃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报告文学《外国同行向他翘起了大拇指》获1989年全军基层人物风采征文优秀奖,叙事长诗《飞天骑手》获1984年空军文学奖等。著有诗集《雪山云海》《不老的猎户星座》、叙事长诗《飞天骑手》等出版。
廖 毅
(19年—),著名职业经理人、作家,工
商管理硕士,高级经营师,现居上海松江,贵州罗甸县人。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温州市家协会柳市分会副主席。曾任
中学教师、新闻记
者、机关公务员。
1996
年赴温州“打工锻炼”,
历任企
业报总编、宣传处长、集团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行政人事部副总经理、公关外联部副总经理、宣传部部长、正泰集团新闻发言人等职
。现任浙江正泰集团新闻发言人、公共事务副总经理、媒介事务总经理
、
《
正泰报》总编辑、《正泰》杂志总编辑、正泰网站总监
。
荣获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大型报告文学征评活动优秀作品特等奖、贵州希望工程贡献奖、温州改革开放30年青年群英奖和被评为首届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言人、首届温州十大职业经理人、温州首届百名优秀新温州青年、黔南在外乡友倾情家乡助民增收杰出青年、贵州罗甸县首届十佳外出打工干部、
乐清柳市镇优秀共产党员、
正泰集团十佳经理
等荣誉称号。著有
新闻集《正泰十五年》、
散文随笔集《从贵州到温州》、言论集《场外看球》、
长篇报告文学《走近南存辉》、长篇纪实文学《北大100天》《温州女老板》等
。
廖伟棠
(1975年—),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摄影家,广东新兴人。移居香港。国籍是中国香港。曾任书店店长及杂志编辑、珠海电视台记者、《广东商报》主编等职。在珠海他家住三房两厅,来香港后还没有过去一半大,三兄妹硬是要挤在一间屋里。父亲月薪一万块,如果在珠海那非常好花啊,但是在香港只算平平。母亲去酒楼当侍应,每月工资将够付房租。1991年开始诗歌写作,其后涉猎散文、小说、戏剧、评论等范畴。曾获香港青年文学奖(诗组及散文组冠军)、香港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诗组及小说组季军)、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诗组首奖)、联合报文学奖(诗组大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小说奖、《创世纪诗刊》50周年诗歌奖、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等大奖。后来旅居北京5年。2005年他厌倦了北京再次返回香港。已经出版诗集《花园的角落,或角落的花园》《衣锦夜行》《永夜》《随著鱼们下沈》《手风琴里的浪游》《波希米亚行路谣》《苦天使》《少年游》《黑雨将至》《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来生书》、小说集《十八条小巷的战争游戏》、摄影集及拍摄电视系列剧《孤独的中国》《我属猫》《巴黎无题剧照》、评论集《我们在此撤离,只留下光》、批评合集《波希米亚中国》等。
廖子馨
(1964年—),著名作家、评论家,女,笔名梦子,文学硕士,澳门人。曾于湖南、广州求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澳门日报》副刊部常务副主任、文学版主编,澳门文学刊物《澳门笔会》编委。现任《澳门日报》副总编辑、澳门日报出版社总编辑、澳门笔会秘书长、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产业委员会委员。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获1996年第二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冠军、1999年第三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优秀奖、2002年第五届澳门文学奖散文组冠军。著有文学评论集《论澳门现代女性文学》、散文集《七星篇》《美丽街》、长篇小说《命运——澳门故事》、《奥戈的幻觉世界》。
廖玉蕙
(1950年3月14日—),女,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博士,教授,台湾台中县潭子乡人。台中女中、东吴大学中文系,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早期以“柳映堤”为笔名,从事人物专访工作,曾担任“幼狮文艺”月刊编辑。亦曾任教于中正理工学院、东吴大学、世新大学。现任台湾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研究专长为古典小说及戏曲、当代文学、散文及小说创作、及文学与电影研究。创作以散文为主,并有小说、论著等作品。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带诙谐、嘲讽。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中山文艺创作奖、中兴文艺奖章、吴鲁芹散文奖等。是100年度第一次担任全国语文竞赛作文组教师组评审。著有散文集《闲情》(1986年圆神出版社)、《今生缘会》(1987年圆神出版社)、《紫陌红尘》(1989年圆神出版社)、《记在心上的事》(1991年圆神出版社)、《不信温柔唤不回》(1994年九歌出版社)、《夹道杨柳》(1996年汉艺色研出版社)、《妩媚》(1997年九歌出版社 2012年增订新版绘者蔡全茂)、《如果记忆像风》(1997年九歌出版社)、《与春光嬉戏》(1998年健行文化出版社)、《没大没小》(绘者蔡全茂 1999年九歌出版社 2009年再版)、《像太阳一样的笑容》(1999年幼狮文化)、《随时来取暖廖玉蕙的烘培机》(1999年九歌出版社 2006年原书更名为《当风筝往上飞》)、《让我说个故事给你们听》(2000年九歌出版社)、《曾经的美丽》(绘者蔡全茂 2001年,天培文化;2007年,九歌出版社)、《走访捕蝶人:赴美与文学耕耘者对话》(2002年九歌出版社)、《一本灿烂》(绘者蔡全茂 2002年联经出版社)、《五十岁的公主》(2002年二鱼文化)、《爱其实很简单名人与你谈爱情》(2002年梦工坊)、《新世纪散文家:廖玉蕙精选集》(2002年九歌出版社)、《不关风与月》(绘者蔡全茂 2003年九歌出版社)、《像我这样的老师》(绘者蔡全茂 2004年九歌出版社)、《打开作家的瓶中稿-再访捕蝶人》(2004年九歌出版社)、《对荒谬微笑》(2005年三民书局)、《公主老花眼》(绘者蔡全茂 2006年九歌出版社)、《大食人间烟火》(绘者蔡全茂 2007年九歌出版社)、《纯真遗落》(绘者蔡全茂 2010年九歌出版社)、《后来》(绘者蔡全茂 2011年九歌出版社)、《繁华散尽:廖玉蕙散文中英对照》(译者柏松年、胡守芳、汤丽明、卢竞琪、谢孟宗 2011年九歌出版社);长篇小说《赌他一生》(1998年九歌出版社;2005年原书更名为《一枚戒指》)、《淡蓝气泡》(2000年幼狮文化);论著《唐代传奇探源》(1989年圆神出版社)、《一竿烟雨 - 郑板桥诗词文选》(1992年时报文化)、《唐代传奇》(1993年时报文化)、《桃花扇相关问题之研究》(1996年东吴中研所博士论文)、《我把作文变简单了》(1996年幼狮文化)、《细说桃花扇:思想与情爱》(1997年三民书局)、《人生有情泪沾臆-唐代传奇初探》(2001年九歌出版社)、《文字编织:让写作变容易的六章策略》(2007年三民书局)、《文学盛筵:谈阅读,教写作》(2010年《天下》杂志等。
廖辉英
(1949年—),女,著名两性作家,台湾省台中县人。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重要代表之一。1955年入乌日国民小学就读,以后入台北一女中、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写作。任《妇女世界》的主编。先后涉足传播界和工商界,在工商界闯荡15年,其作品篇篇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击中台湾社会要害。因在其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旧式妇女”、“窗口女人”、“事业女人”三类女人形象而著称。《油麻菜籽》获1982年第五届“时报文学奖”甄选小说首奖,并于1983年由台湾三大导演合作(万仁导演、侯孝贤编剧、柯一正饰男主角)拍成电影。作为电影编剧之一,获得1984年第2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中篇小说《不归路》获《联合报》中篇小说推荐奖。著有短篇小说集《油麻菜籽》、中篇小说《不归路》、长篇小说《盲点》《落尘》《绝唱》《蓝色第五季》《窗口的女人》《朝颜》、散文集《谈情》《说爱》《自己的舞台》《心灵旷野》《咫尺到天涯》《淡品人生》《两性拔河》、儿童文学《草原上的星星》。
廖振卿
(1951年—),著名诗人,台湾台北县人。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他热
爱石头,他本人就拥有石头一样的质地,而且其诗如其人,他多次到大陆参访。
现供职于台湾邮局。现任台湾《葡萄园》诗刊主编、中国诗歌艺术学会常务理事。曾荣获1993年优秀青年诗人奖,2001年诗人节大会时运奖。他在用生命与灵魂坚持着诗的阵地、坚持着诗人的尊严、坚持着诗的生存与发展。他的诗集《星的坚持》一书,是他为中国诗坛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在自己漫漫的心志征途上耸立一块诗的巍峨的丰碑。他的诗作曾入选两岸三地及海内外之诗选集。著有诗集《生命树》、《故乡之歌》、《石兴诗的对话》、《见震九二一》、《星的坚持》、《发现之旅》》、《台客短诗选》和大陆版诗集《繭中语》、童话诗集《乡下风光》、诗论集《诗海微澜》等。主编《不惑之歌》等诗选集三部。
廖毓文
(1912年—1980年),著名作家,又名廖汉臣,笔名文澜、毓文,台湾台北人。早年当过店员和工人,刻苦自学写作。曾任《新高新报》、《东西新报》记者。三十年代,参加台湾文艺协会、台湾文艺联盟、台湾新文学社。在乡土文学讨论中,反对用“台湾话文”写“乡土文学”,主张用中国通行的白话文进行创作。战前发表小说《玉儿的悲哀》,剧本《逃亡》,新诗《卖花的少女》及民间故事《邱罔舍》等,还于《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开辟栏目,以《同好者的面影》为题,著文介绍当时的作家群。战后出任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纂,凡29年。参与《台湾通志》撰稿。著有《通志稿文学篇》、《台湾通志民族篇》、《台湾通志艺术篇》、《台湾神话》、《台湾文字改革运动史略》、《台湾文艺协会的回忆》、
《
谢介石与王香禅
》、《
台湾神话》
。
中国廖氏文化研究会编辑部
E-mail:
zhonghualiaoshi@163.
com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