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香港散文詩學會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18
标题: 香港散文詩學會
香港散文詩學會
舉行《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首發式
暨成立十三週年慶祝會
香港散文詩學會於今年三月初,假香港北角“百好大酒樓”隆重舉行《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首發式暨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三週年慶祝會。嘉賓雲集,盛況空前,是香港愛國愛港文學團體一次重要集會。
司儀宣佈大會開始後,首先由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介紹光臨大會嘉賓:應邀出席大會的內地嘉賓有: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海夢、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劉虔、鄒岳漢、徐成淼、王幅明、周慶榮、宓月;北京《作家報》總編輯張富英、主編沉沙、原廈門人大常委、著名歸僑作家陳慧瑛、上海同濟大學教授施建偉以及知名散文詩作家毛國聰先生和他們的夫人、先生等20餘人。
應邀出席的香港嘉賓有:前人大代表、教育家吳康民先生、香港藝展局文委會寒山碧主席、顧問古松、香港大學文學院單周堯教授、鄧昭祺教授、中國決策咨詢委員會顧問陳漢水先生、仁利集團主席盧學永先生、豐年華集團主席劉鶴年先生、著名桂冠詩人藍海文、香港作聯副會長羅琅、旅法知名詩人、企業家蟻松裕、作家溫海、春華等。知名人士
曾家傑、廖世民、盧錦華、鄧錦來、林韓璋、陳孟皆及高啟明醫生、曾烈林醫生亦出席大會。
應邀出席還有台灣著名詩人金築先生及夫人。
深圳作家王成釗、劉虹、黃永健、李松璋、唐成茂,珠海作家鍾建平、陳毅藝、林葵花、賈秀珍,蘇州大學虞先澤教授等,亦應邀出席。繼由香港散文詩學會執行會長朱祖仁先生代表學會致歡迎詞、代表“香港散文詩學會”、《香港散文詩季刊》、《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籌委會,表示熱烈歡迎和致予衷心感謝。
接著由主禮嘉賓吳康民、寒山碧、單周堯、周慶榮、施建偉致賀詞。一致讚揚香港散文詩學會十三年來在社會賢達的支持和學會成員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大辭典的修訂出版,標誌著學會工作又攀上一個新的高峰,為中國散文詩的發展作出一個新的貢獻。
香港散文詩學會常務副會長天涯,在會上宣讀內地著名散文詩作家許淇、王宗仁發來的賀信、賀電。向香港散文詩學會致予衷心祝賀。向大會致賀信、賀文的作家尚有鄒岳漢、徐成淼、劉虔、靈焚、王幅明以及香港的蔡麗雙等。
中外散文詩學會主席海夢、海隅詩詞研究會領導陳漢水、吳東南,在會上展示祝賀橫匾和條幅。條幅書道:“地靈人傑陽春召我以煙景,駿來星馳大塊憑君抒文章”。
繼而由會長夏馬、顧問鍾毓材、吳東南,分別致送紀念品予盧學永先生、朱祖仁先生、劉鶴年先生、黃華先生,感謝他們的鼎力資助,表彰他們的無私貢獻。
最後,由常務副會長鍾子美、孫重貴、秀實、華而實,分別贈送大辭典予到會嘉賓。此外,還集體拍照留念,紀錄這晚難以忘懷的時刻。
香港散文詩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鍾子美與常務副會長孫重貴分段主持了大會。
宴會在歡笑聲與歌聲中進行,直至夜闌始終。
翌日,由內地及台灣前來參加盛會的嘉賓,參加“香港一天遊”,暢覽香港各地的名勝古蹟,為香港美麗景緻,留下難忘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淇賀信
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先生
執行會長朱祖仁先生
社長盧學永先生
以及諸位同仁、先生們、女士們: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終於大功告成,這是囊括中國現當代、包括海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在內的重要文獻,不僅展示了中國九十多年來散文詩發展繁榮的軌跡,且為未來《中國散文詩史》的撰寫打下了紮實的基礎。《辭典》又是前所未有的「首創」。值此舉行「首發式」會議之際,請允許我以一個老散文詩作家的名義,不代表任何組織,向大會致以熱烈的祝賀!向學會致以衷心的感謝!
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以來,由於同仁們精誠努力,團結奮進,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為中國散文詩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辭典》修訂本的再版便是明證。在此我再次向香港散文詩學會的全體同仁表示感謝!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諸事順遂!取得更大的成就!
許淇
2010年2月23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宗仁賀信
散文詩的獨特魅力不可替代
香港散文詩學會
夏馬、朱祖仁二位先生:
我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參加《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首發式暨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三周年慶祝大會,非常遺憾地失去了一次與香港散文詩界文友及來自全國各地文友交流學習的寶貴機會!就在你們舉行這次盛會的日子,身在遙遠北京的我,放飛一顆真誠的心和你們一起歡呼,興奮。
你們歷經數年用智慧和愛心完成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的文學工程,是可以進入史冊的。她檢閱了浩浩蕩蕩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的強大陣容,驕傲而威武地向世人展示了華文散文詩創作的非凡成果。這本辭典具有不滅的存在價值和影響力。你們富有遠見的魅力是值得我們敬佩、學習的!
散文詩是游離於詩與散文之間的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郭沫若在1920年至1921年間發表了《論詩三紮》,對散文詩作了精闢的理論闡述:散文詩是詩人“不願意接受一切束縛,破除一切已成的形式,而專挹詩的精髓以便於其自然流露的一種表示。然于自然流露之中,也自有它自然的諧樂,自然的畫意存在。”郭老揭示了散文詩的特質——散文的外殼,詩的神髓。長期以來,對散文詩定義的爭論,我以為可以休止了。不從散文詩作品和創作發展情況出發,一味地空泛爭論是沒有多大意思的。從1925年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版了焦菊隱的散文詩專集《夜哭》,這是我國第一部散文詩集,幾十年間,散文詩創作雖然有它的寂寞日子,但幾次出現的繁榮興盛時期,也說明了它有頑強的生命力。散文詩作為一種表現社會生活、自然景象和詩人思想感情的載體,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它的魅力別的文學式樣是無法替代的。春節期間,我和首都一些年輕人閒談散文創作,期間無意地提及散文詩創作,並朗誦了幾章散文詩。沒想到他們是那麼的受到感動,震動。人們喜愛散文詩,這是我們看好散文詩美好前景的依據和動力!
香港散文詩是中國散文詩創作的一支很重要的支脈。你們的《香港散文詩》是一個展示你們創作成果也展示內地創作成果的美麗而廣闊的平臺。我們都鍾愛她,感謝她!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國散文詩學會總幹事
王宗仁 2010年3月4日於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劉虔發言稿
今夜,屬於我們的好時光……
今夜,當我置身於新朋老友之間,置身於香港散文詩同仁們為散文詩的新收穫歡聚一堂的時刻,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喜悅,更有一種詩情洋溢的念想。
今夜,是一個屬於我們的時刻,屬於我們的散文詩的時刻。
面對今夜的光景,我感到了時間的分量。十三年的時光不算長,但給予香港散文詩的卻相當豐厚。香港散文詩學會集結著自己的隊伍,聯手內地與海外的力量,在散文詩的曠原上呼朋喚友,耕耘不息,收穫不輟,走過了成長的光榮,成為中華散文詩一支很活躍的力量。時間塑造了你們。你們更塑造了時間,充盈與裝扮了時間,讓詩意的光芒有了自己的星座。為了這,你們肯定有過困惑與坎坷,或許還有更重的失落與付出。但你們沒有退縮。你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用理想的堅守、意志的磨礪和全身心的奉獻,度過了一個個難關,贏得了一座精神的文化的高地:香港散文詩。這座高地,為市聲喧囂人心浮躁的時尚留存了一種高雅的純淨,送去撫慰心靈的綠蔭。用十三年的光陰積澱起來的那些以「香港散文詩」為之冠名的幾十卷雜誌,還有諸多文集、選集,自不待言已經成了世人體察社會人生的精神視窗,而眼下捧在人人手中的這部《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增訂本),更是為世人走近散文詩研究散文詩品味散文詩的獨特魅力打開了一扉方便之門。所有這一切,都銘記著你們的辛勞,必將往香港的文化史上留下珍重的一筆。
面對今夜的光景,我還感到了一種遠遠超越於書本留存的精神的力量,詩與詩人的力量。福斯特就說過,「詩是一種精神」。探求與呈現這種精神的詩人,為詩而生的詩人,則更是這種精神的生發者、創造者與呈現者了。在我看來,詩與詩人的精神,最本質的,是以最火熱的情懷,悲憫生命的苦痛關注人類靈魂家園的精神,是不甘平庸敢於創新的精神,超越物質羈絆禮贊完美人生的精神。這樣的精神,鼓舞了生活於大地之上的一代一代人的人生。也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們心心相印。我們就是在散文詩的旗幟的鼓舞下集合起來的,相識相知,相互砥礪,彼此牽掛。目的就是想創造一種詩意的人生。為散文詩行走,行走於散文詩;為散文詩生存,生存於散文詩。這是我們不少人藏之於內心甘願付諸一生的精神長旅呵!今夜,我們又一次相聚。那麼,就讓我們再一次出發吧。為散文詩的創作,為中國散文詩的繁榮,我們已經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我們還應該有一個更美好的前程。相信我們今夜的聚會,除了收穫榮耀、友誼,還會收穫更多的責任、信心與詩性的激情。朋友們,借著今夜彼此的祝福,讓我們把我們的詩情更高地點燃,讓我們的歌唱激越而嘹亮,我們前行,直到夕陽西下……但我相信,即使那時,月亮還會為我們升起,在那高遠深邃的蒼穹靜靜地放出光輝,生命因此而有別一種意義!
謹祝朋友們春天裏詩情澎湃,詩興永遠!
謝謝夏馬會長!
謝謝朱祖仁執行會長!
謝謝盧學永社長!
謝謝各位朋友!
劉虔 2010年3月5日
北京王府家庭農場書香園之榴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成淼發言稿
在“《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首發式暨
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三周年慶祝大會”上的發言
各位詩友,各位來賓:
三年前,這裏曾舉行“香港回歸十周年、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周年暨《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首發式”慶典,今天,這裏又舉辦“《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首發式暨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三周年慶祝大會”,這是香港散文詩學會和中外華文散文詩界的又一件盛事。我代表貴州散文詩學會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慶祝大會致以熱烈的祝賀!
十三年來,香港散文詩學會在以夏馬先生為會長的理事會的領導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香港散文詩的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為祖國大陸散文詩和海外華文散文詩的溝通做了大量工作,極大地推動了中外華文散文詩的發展和繁榮。作為海外唯一一家華文散文詩社團,香港散文詩學會已經成為聯繫大陸和海外華文散文詩的重要橋樑。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伊始,就積極開展華文散文詩的創作和研究工作。1998年,學會編輯出版了《香港散文詩選》,集中展示了香港散文詩作家的創作成就。2000年底,香港散文詩學會隆重舉辦“香港散文詩研討會”,兩岸三地華文散文詩作家首次聚首研討散文詩,意義重大。會後,香港散文詩學會編輯出版《香港散文詩研討會論文集》,書中的許多觀點和意見,至今仍有現實意義和啟迪作用。之後,香港散文詩學會創辦了《香港散文詩》季刊,成為海內外散文詩作家展示風采的舞臺和和交流切磋的紐帶。在這期間,香港散文詩學會還推出兩輯散文詩自選集,集中展現了香港散文詩的風貌和特色。
2007年初,香港散文詩學會完成了一項重大工程:出版《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這是第一部廣泛彙集海內外華文散文詩作家重要資訊的辭書,它卷帙浩繁,牽涉廣泛,工作量大。它的出版,顯示了香港散文詩學會的實力和水準,受到了文學界的重視與好評。2008年12月,香港散文詩學會向海內外發佈啟事,指出“隨著中國散文詩的繁榮與發展,作家隊伍不斷壯大,新秀不斷湧現,這部辭典,已有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的必要”。決定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重新修訂《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使之成為一部記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資料較為齊全、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大辭典。這就是今天在這裏舉行首發式的這部《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中外散文詩作家大辭典》的修訂,反映了香港散文詩學會精益求精的責任感,和鍥而不捨的事業心。在當下人心浮躁的情勢下,這種精神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貴州省散文詩學會作為香港散文詩學會的友好學會,是《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及其修訂本的協作單位,一直是這項工程的積極支持者和讚賞者,我本人亦分別擔任大辭典及其修訂本的總顧問和編審。在協作過程中,我們時時感受到香港散文詩學會銳意進取和恭謹敬業的崇高精神。我們決心努力學習這種精神,以此推動貴州散文詩的進一步發展,繼續推進兩地散文詩的緊密合作和相互促進,共同為中外華文散文詩事業貢獻力量!
謝謝各位!
徐成淼
2010年3月6日·香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19
香港散文诗学会会讯
中國作家代表團访问香港
會晤香港散文詩作家
以金炳華為團長、陳建功、王安憶為副團長的中國作家代表團,一行十二人,於日前蒞臨香港參加香港作家聯會成立二十週年慶祝活動。在港期間, 11月23日陳建功副主席由廣東作協主席廖紅球、內蒙古作協主席阿爾泰、福建作協副主席王炳根、河北省作協副主席李春雷陪同,于麗豪酒店親切會見香港散文詩學會同人。會見後,香港散文詩學會特設宴熱烈歡迎陳建功副主席等光臨指導。宴會由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主持,香港散文詩學會榮譽會長朱祖仁致歡迎詞。出席宴會的香港嘉賓有: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伉儷、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周安達源、香港藝展局文委會主席寒山碧、顧問古松、香港作聯副會長羅琅以及香港散文詩學會主要成員:吳東南、鍾毓材、鍾子美、華而實、天涯、漢聞、孫重貴、許昭華、海若、文榕、廖書蘭、林耕、戴建評、陳茂相、鍾少康等三十餘人,場面溫馨、熱烈。
陳建功副主席在宴會上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陳建功副主席說:“我與代表團四位成員一道,前來與各位歡聚,感到十分榮幸。金炳華先生另有安排,特囑咐我代表他個人,也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向香港散文詩學會的各位同人,致以誠摯的問候!向出席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良好的祝願!”講話中,陳建功副主席還就中國散文詩的現狀和發展作了精闢論述。指出“散文詩,有可能使奔波的人生帶來詩意的守望,使當代人找到了在人生的困境中突圍的通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今天,散文詩作家的努力,其價值已經超越了文學本身。”陳建功副主席最後提議:“為香港散文詩學會的活躍和發展,為在座各位的事業發達身體健康,乾杯!”
夏馬和朱祖仁,分別在發言中表示,香港散文詩作家,一定不辜負中國作家協會各位領導的期望,決心為發揚光大中國散文詩作出新的努力。
歡迎宴會上,香港散文詩學會常務副會長天涯,引吭高歌,為來賓獻唱數首南洋歌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20
《香港散文诗》季刊29期02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1
一處大自然遺留人間的珍藏
夏 馬
題記:浪漫的都市珠海,有個如世外樂園的天湖。
一、大自然的最後珍藏
來到天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四百多畝的湖面,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中,如一顆巨大的明珠,在陽光下閃閃爍爍,發出耀眼迷人的五色光彩。面對如此景色,不禁想起詩人讚韻西湖的「晴方好」的詩句來,我想,這天湖應就是大自然遺留人間的一處最為寶貴的珍藏了。
二、深谷清幽,千岩飛瀑
這是大自然的傑作,在天湖依傍的深山幽谷中,一處千層岩的飛瀑,為景區增添了無限秀色。遠望如白練,飛瀑直下,構成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麗景觀。近望,飛瀑跌落處,浪花飛濺,銀珠輕揚,如濛濛細雨,灑落在岩石或綠色枝頭,真叫人有如置身「江南三月的水鄉」,聯想翩躚,遐思無限,樂而忘還。
三、「神仙居」、美食篇
穿過清溪、密林、我們被迎進了「神仙居」的木樓酒店。
環境是如此幽雅恬靜,夜裡只是聽得到風聲蟲聲,為你合奏催眠。山谷間纖塵不染,只見一泓清泉從樓邊流過,淙淙的流水與山野的落紅相隨不舍,一縷縷淡淡幽香,隨之撲鼻而來。這一夜,我沒有夢,在「神仙居」裡,香香甜甜的品味著「神仙」韻味。
清晨,跨過陳藝毅的「明星彩照」廊,又來到天湖水上美食城──順德一號食府。這處搭建於湖面上的座座茅舍,以生態農莊為設計基調,注入眾多返樸歸真的自然元素,精巧中透著典雅,古樸中含著風韻。那天,我們真有口福,椒鹽水浸橫琴蠔、清蒸中心溝鯇魚、秘製鯪魚乾,一盤盤,一碟碟端了上來。在碧波瀲灧的湖面上,我們共同體驗別具特色的農家樂。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2
秋日‧相聚在「天湖自然風景區」
朱祖仁
題記:2008年9月27日參加「香港散文詩學會」珠海橫琴島「天湖自然風景區」創作基地開幕剪彩儀式及賞景活動。
背起行囊,我們一行乘載著散文詩的扁舟,向橫琴島「天湖自然風景區」的香港散文詩學會創作基地進發。
記憶的輪廓,如白雲掠過藍天般清晰。真誠的交流,隨和的微笑,走進相識相知。
美麗的天湖是這次聚會的見證者。金剪起,綢帶灑落,五彩繽紛;歡呼聲、掌聲隨白雲飄蕩。
天湖秋波充滿柔和的明朗,每片飽含深情的綠葉,都是剪綵聚會的歡樂音符,如仙樂般飄入腦海裡。
我們沉醉在友誼的群山環抱中,大大小小的碧湖,恰似一塊塊明鏡,映照著湛藍湛藍的天空。飄渺的藍色表達的是飛翔的愿望,我們溶入了湛藍,分不清湖的藍還是天的藍,我們已走進一幅裸露在現實之上的藍色的意象畫中。
鳥兒紛紛飛來美麗的祝賀,糅合在淙淙泉水的琴聲中,流淌的韻腳停留在詩的文字上,被綠蔭拾取念給大海聽,念給群山聽,感動了湖中的魚兒翻起白浪,把湖水驚動。悠遊的鴨子也拍起節奏的雙掌。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時代太久遠了,當年的茅屋何等模樣,誰也沒見過。此處,詩搖著垂柳,向湖邊斑竹搭成的各色別具風格的高腳茅屋,溢出別具風格的怡情。窗外,魚兒列隊,迎迓遠道來客。
晌午,秋風揚旗的湖水,陽光把水面鍍成絢爛,把四周的景物鍍成絢爛,把遊人鍍成絢爛。
撮自然之景,成自然之趣。千層岩瀑布等各類休閒娛樂設施,注入眾多反樸歸真的自然元素。
餐時,友誼的“詩線”釣起一尾鮮活的巨大魚獲(註1),鮮美絕倫。琳琅滿目無污染的鮮嫩菜蔬等食品,薈萃了特色生態美食,托起順德一號食府,天湖自然美食城之美譽,引領飲食文化新潮流。
遊人沉醉在樹木蔥綠、繁花似錦,環境清幽、纖塵不染的“神仙居”裡,每個人心中藏著美,樂不思蜀。
晨風輕輕吹拂窗台,早霞把露水照射得晶瑩剔透,我們的友誼晶瑩剔透,友誼伴隨著一汪清徹到底的小溪長流不歇。
我們緊握友誼的鼓棰,把鼓廊中形狀各異,不同聲音的108個鑼鼓擂響(註2)。讓我們的詩心伴隨著山坡的瀑布洶湧澎湃。
註:1. 當地詩友在湖中釣起一尾幾斤重大魚佐餐,鮮美無比。
2. 廣東省省內唯一展示的原始鼓廊中,108個形狀各異,不同聲音的鑼鼓,讓人感受這中國古代樂器的神秘遺韻。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3
詠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
鍾子美
天湖
我願將我的散文詩化作一朵閒散的白雲,悠悠從天湖上空飄遊而過。
藍湛湛的湖水倒映著潔白的雲朵,遠處浸漫著堤岸蒼翠的細語。此時,逃不出天湖懷抱的微風也參加了這纖塵不染的心靈聚首,共同鐫刻寧靜致遠的標識。
也許,更遠方正趕來一群神仙侶儔,一群尋覓世外桃源的丹頂鶴。牠們要用夢的想象把眼前的美景再刷一層亮白。
我的散文詩也隨著這一筆進入天湖的夢鄉了。
千層岩瀑布
千層岩啊千層岩,能允許我的散文詩在你雪白的身影上披一肩彩虹嗎?
你珠光寶氣,左右搖曳,步履生風,騷弄出大自然天橋上的舞姿和音響,剛好裝滿我臥室的整整一窗。
我的散文詩正是從這個窗口起飛而成為彩虹的──為你活潑的元素所催生。
彩虹還邀請了秋熟的鳥鳴,交響著你永不停止的笑聲。
我會在窗邊坐上許久許久,也許整整一夜,連同醒著的其他散文詩。
星光長廊
我的散文詩是光速的幽浮,穿梭在這廣袤無垠、星光璀璨的銀河。
從一顆星飛向一顆星,從光芒飛向光芒,從神奇飛向神奇。該要探究的是星的光源、星的演繹、星的傳說,一個銀河時代全部的動人流程。
星光美麗了詩的眼神,一閃一閃是永不枯萎的浪漫。
一個夢的星的長廊如時光一般無窮盡地延伸,我散文詩幽浮的奇異旅程也永遠失去休止符。
湖南一號
江南水鄉,竹子的世界,也是散文詩之鄉。散文詩喜歡棲息在綠油油龍吟細細的深處,波光雲影的所在,閒適和自由主宰的國度。
竹建的廊橋,竹建的廳堂雅舍,夏天的急雨給予瀑布聲,秋天的冷雨給予碎玉聲。
竹樓上跫音響處,北宋翰林學士王禹偁從八百年之外走來。且慢,他說,你偷換了我的句子。
是啊,我說,我還要剽竊你的哲理:人世無常,竹樓不朽。湖南一號的風雅必讓它永存。(註)
註:王禹偁《黃岡竹樓記》有句云:“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四年之間,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處,豈懼竹樓之易朽乎?後之人與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樓之不朽也。”
電影攝影師銅像
你躬著腰,一動不動站在那裡,也有一個世代了吧,為的就是捕捉一剎那的光和影。
一剎那連結一剎那,連結成藝術的記憶,連結成光和影的史冊。
我願我的散文詩是一瓣飛花,在你攝影機的鏡頭前掠過,帶著一生期盼的底色和心血的脈絡。
進入你的鏡底,就是進入美麗的永恆。
進入你的鏡底,就是散文詩的另類永生。
2008/11/1寫於香江崇雲閣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4
天湖戀曲六章
陳毅藝(珠海)
天湖之水天上來
橫琴島天湖的神奇:大旱之年不乾,大澇之年不洪,源遠流長,終年伴青山歌吟。湖高於山是她的奇觀,湖大於山是她的壯觀,湖秀於山是她的美觀……
這四面環海的島上,竟然神話般迷人,高高靜臥著一泊幽深的湖水,這種海島出高湖的傳奇,恐國內少見。在天空這塊藍色鵝絨布的襯托下,天湖好比上帝賜給世間的一面銅鏡,讓凡人面鏡洗滌心靈。於是我終於明白──
泉水秋波浮豔影,
三潭印月樂忘形。
天湖之水天上來,
流到橫琴不思歸。
窗含千翠
慣於中午醒來是早晨的我,這天當我推開窗,嗬嗬,那真是窗含千翠,百鳥啼飛,不見都市的繁華喧囂,耳際盡是大自然美妙的交響聲音,隨風撲面入懷的是花草含露的清香,空氣不染纖塵。
如果說白天我踱步園區是一步一景,滿是畫意的話,那黎明的此時此刻,我推開任何一扇窗,都可盡攬窗外的滿園詩情──
在春天,我聞到鳥兒銜來花開的氣息;
在夏日,我感到飛瀑直下四濺的爽快;
在秋季,我伸手可摘掛於窗沿的甜果;
在冬至,我默然向落葉化泥目送致敬。
下榻天湖「聽濤居」就是住在可禪悟人生的秘境聖地。推開「聽濤居」的每一扇窗,就是推開您的心窗!
黑天鵝
七八隻黑天鵝,高昂它們美麗的長頸,在狹長的水塘裡自由自在的游蕩嬉戲,盡情分享秋日的涼意,愜意享受遊客好奇的目光。
它們好比一群矜持的貴族,仿佛生活在宮廷裡,雙雙對對時而停棲在拱橋下,傾聽鼓廊美妙的震音;時而走到岸邊柳陰樹旁,依偎無語,遠遠看着小朋友快樂地蕩秋千。
白天,遊客欣賞黑天鵝輕輕划過水面優雅的表情;夜裡,黑天鵝欣賞流螢在水面靜悄悄穿梭的表演。
望着這些浮蕩水面上可愛的黑精靈,我想天湖是不是因為它們而多了一個動聽的名字「黑──天──鵝──湖」呢?
水上美食城
在這綠水青山包圍的中心溝,「順德一號」以它獨特的卓越風姿傲立這片鹹淡水交融的池塘上。這是一座極富東南亞情調的水上食府,全用竹木搭建,周圍是水網密佈,蘆葦蕩初開的蘆花隨風搖曳。坐在餐廳包廂從窗口往東看,橫亙的高崗上,風力發電站的白色風車,讓人在愉悅的欣賞中增進食慾的快感。
遊完景區,淺池試水或浮艇蘆葦隨夕陽歸來,黃昏的水上美食城又是另一番熱鬧情景。除了旅行團慕名遠道前來,城裡人也常在節假日裡舉家而至,既可休閑度假,又可品嚐美食兩不誤。在這裡,一品橫琴「蠔情」,二嚐順德美食,再就是飽餮中心溝鹹淡水天然鯇魚。
走出這美食城,猛回頭,那副對聯正在燈火闌珊處:
美城美景美人美事美不勝收,
好山好水好味好酒好在其中。
星光長廊
橫琴毓秀,星耀天湖。
驚訝。當遊客們從四面八方,從萬水千山走來,當人們走過天湖景區這300米長,由200多幅和片組成的「星光長廊」──仿如走進時光隧道。由陳毅藝攝影提供的「內地‧香港‧臺灣電影明星影像展」永久「落戶」天湖景區。
驚喜。海峽兩岸三地遊客,無論是來自千里之外,還是珠海本地,他們驚喜於能和自己心中的偶像邂逅在這山水毓秀的大自然裡,既可與老一輩電影表演藝術家呢喃對話,又可與年輕前衛的電影新星新秀們牽手寒喧。人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指指點點,驚喜連連。
天湖旅遊景區就像天湖那樣,有容乃大,把電影與文學元素吸納進來,改造和豐富單一的山水旅遊。君不見,遊客們興秩勃勃圍著「拍電影」的雕像拍照留念;君不見人們紛紛在巨型場記「拍板」前擺甫士,在物我兩忘的今天,重拾兒時的星光夢影……
三潭印月
登高俯看,天湖景區內那深水池、中水池、淺水池,高低錯開排列在天湖飛泉流瀑下游。在青山綠樹的簇擁下,這三潭池水好比荷塘裡三株怒放得碩大盛滿水的蓮蓬荷葉。在酷熱的夏天,三個大池擠滿了大人小孩,仿如三個銀盆,端着滿滿的餃子,浮動着。
最美還是在半個月亮爬起來的那些日子,三個池子裡都落着三牀=月亮!在這裡,此時此刻此景,我抬頭望明月,低頭吟詩句:
橫琴聲遠有知音,
天湖景美醉遊人!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5
擁抱橫琴天湖的美景
海 若
剛踏入秋,秋風便把詩人們吹送到珠海市的橫琴島「天湖自然風景區」。
經過「順德一號食府」的長廊,湖邊的小鴨子,紛紛朝著我們的方向游來,其中一隻大的鴨子高飛拍翼幾下歡迎我們。
外貌似茅屋的食府裡,首嚐鮮美的鱷魚肉;剛釣起的大魚,味道鮮甜嫩滑;鮮蠔湯奶白,亦是鮮甜可口。
天湖自然風景區的入口是「星光長廊」,掛滿著中、港、台明星的照片,與夜空的星兒爭輝。
沿著長廊,在幽靜的路上,流水的節拍聲音由遠而近,山泉瀑布沿山頂傾流而下,瀑布的聲響亦剛亦柔,彷彿隱見一位白衣如雪的古代少年,在千層岩瀑布下揮劍,劍尖撥起傾流而下的飛瀑,霎時一陣劍雨散下,綿綿紛紛的水花,散落在少年的髮上閃出銀光。
站在高處俯瞰,群山青翠,淙淙流水,飛鳥不絕;沁人的桂花香氣引來蜂蝶,飛濺輕揚的瀑布灑在兩旁的岩石上;湖面平靜,在陽光照射下,猶如無數鑽石在閃爍。
瀑布的流水聲響,不妨礙近距離的酒店,踏進舒適寬敞的房間,走前輕輕拉開窗簾外望,群山青翠;推窗而望,淡淡的桂花香氣傳來,又聽著泉水淙淙,與三五知己舉杯暢飲,更是賞心樂事。
青翠的樹木環繞四周,「原始鼓廊」放著一百零八個大小不同,聲音各異的鑼鼓,倘若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個好漢在這裡齊齊敲擊,定必鼓聲震天。
坐在湖邊,欣賞自然的風景,靈感如潮湧般的充滿腦海……
28/10/2008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6
天湖秋色
楊慧思
金色的秋天 屬於情人的日子
綠色的山水 海誓山盟的美地
沒有一葉扁舟
也可蕩漾青翠的湖光山色
詩人的步履
踏遍醉人仙境
夢裡是深深淺淺的綠
夢外是淡淡濃濃的情
天的碧藍倒映在漂流的湖水上
三三兩兩的鴿子不知人間何世
哪怕造訪者的匆匆行色
驚擾飛鳥的悠閒……
秋風送來一圈又一圈漣漪
凝視如明鏡澄淨的湖面
躁動的心靈回歸安然棲息的樂土
透明的呼吸舒展疲憊不堪的脈搏
仰望遼闊的天地
極目橫琴島上無邊秋色
璀璨的剎那伴隨過份的激情沉澱
簡單的行囊載滿了季節的呼喚
缺席的空間注滿綠色力量
滾滾紅塵於靜恬中消亡
如斯和諧寧謐的天然丹青
令寂寞的旅程不再寂寞
「香港散文詩學會天湖創作基地專輯」7
橫琴天湖采風
陳茂相
題記:跟隨香港散文詩團參加「橫琴天湖自然風景區」開幕禮有感而作
(1)
橫琴島奏起時代的音符,琴聲在中心溝激蕩,永恆的生命節奏,大自然的韻律在谷中迴旋。數不盡清波痕的落日,攬不完朝霞的麗彩,一片翠綠幽谷,澗水瀠洄,木廊原始鑼鼓列陣,幽徑電影明星像展,伸延至一泓澄碧天湖。我欣賞天湖的遊樂天堂和綠色琉璃湖面仰首嬉水的天鵝、悠閑暢游的水鴨,透出神彩靈光,演繹成一幅旎旖的畫卷,載滿我的思緒令我心湖激蕩。
(2)
一條亙古不泯的高山流水,從一個千層巖傾瀉而下,浪花四濺,飛珠輕揚,茁長了強大的感撼力,感撼了一群的散文詩友圍坐在旅館大廳,聽著淙淙流水聲,眺望藍天白雲,沏茶、觀景、說笑、吟詩。輕呷茶,清冽香馥,在口腔內千迴百轉,冉冉升騰,大家沉醉在芬馥氤氳中,在心靈深處泛起濃濃的詩情。總感人生旅途一片癡迷,不禁興發慨情;為尋歡樂,轉去暢談串串趣事,談笑聲、水流聲,鳥唱聲,吟誦聲在谷中迴蕩。……
(3)
憶往昔,珠江浪濤朝夕不停流入太平洋,橫琴島在千年浪起浪落中,受盡蕩滌仍是荒僻的島嶼;萬千圍海墾荒大軍,立下雄心壯志,經歷幾度春秋的奮戰,春風油綠了大地,荒島步入命運的新史篇,成為珠海的明珠。
(4)
金秋送爽,晴空萬里,一聲禮炮響,彩絮紛飛,眾人在歡騰中揭開天湖景區成為廣東省電影家會、香港散文詩學會、珠海影視作家會創作基地的碑幕,宏偉的開發藍圖展現眼前。天湖集休閑、渡假、商務會議、娛樂、美食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勝地,飛放出時代的風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20
《香港散文诗》季刊29期03
香港散文诗
細細碎碎的黃花
韋婭
在海浪拍打著的堤岸之外,濃鬱的竹林正在閒讀著晨曦。
有一條誰也沒有留意的碎石子小路,仍在寂寂地睡著。
小路彎彎曲曲,誰也不知道它在這兒躺了多久。它瘦瘦的,不肯說話,默默地像在等待著甚麼。
就在碎石子小路的身旁,一群柔黃色小花,不知何時從狹隙中搖搖擺擺地生長出來。一叢叢,細小嬌柔,燦燦然淘氣中帶著聰慧,悠悠然頑皮中攜著靈氣,你挨著我,我擠著你,擺動腦袋旋轉身恣,就像在天橋上走貓步的女郎,踩著風的旋律,載歌載舞。
停住步,不由得想多看一眼。山遠了,水遠了,一切都遠了,只有滿目燦燦的黃,柔柔的綠,風沙沙沙地吹哨子一般鼓動耳膜。
這是夕陽播下的種子嗎,還是夜風遣來的使者?沒有煩惱,也沒有憂傷,齊齊地仰著臉喃喃地唱呀,熱烈地揮著手搖呀搖──那開幕禮的飛人太眩目。那閉幕式的禮花太耀眼,而你呢,這一瞬已夠我心動。
快樂是真切的,不需向人證明;幸福自足的,不用告知天下。你是那樣的滿足,安然,而且美麗──而我竟叫不出你的名字。
真是委屈了你。
我就那樣站著,被你小小的生命感動。
有一些名詞與偉大聯在一起,我卻不能所動;有一些平凡與微小繫在一起,卻令人為之動容。一些人為偉績豐功沽名釣譽,我則贊嘆那些不曾屈服的卑賤的生命 ──一代又一代。
所有的生靈都值得尊重,世界是一個平台,展現著所有的上帝所賜的生命。一如你,無名的小花。你是否知道,在一個清朗的早晨,你以微小之姿態,撥動了一個卑賤者的心弦。
文榕散文詩三首
文榕
迎風的銀杏──致夏馬先生
世上的樹何其多,觸動我心靈的,唯你!
因你莊重清冽的氣蘊,更因你內在的含蓄、對人的啟迪。
看,每一枝幹都努力向上生長,絕不橫生,更不向下低垂,
每一枝幹都靠得好近,仿似一個團隊在積蓄爆發力。
遠觀,你的造型多象一支倒立的毛筆,
筆尖的樹枝,是團隊的核心,多強的凝聚力!
我遂看到了人的影子:
內在價值,昭示生命的意義;外在形象,展示蓬勃的生機。
質樸的品質,堅忍的韌力:
領導眾人,團結一心,點燃火炬,向前邁進,
抵達人生價值的高度……
聽,即使生命的秋天是一支短到幾個音符的過門,
仍在生存創造的空間展開自由的羽翼……
啊,你的慷慨是濃蔭和果實,
你的吝嗇只是枝椏被暴風刮斷墮地時的一聲歎息。
因你把生命的力給我,把生命的美給我,
而能微笑著從雜草滋榮、灌木叢生之地屹立於藍天下……
東方的聖者,我在你袒露的靈魂面前站定了:
美德像音樂八荒洋溢,葉片隨旋律迎風搖曳,
仿似在向人們說:金秋到了……
流逝:寂靜的商場
我從住處樓下的商場走過,落地玻璃窗外閃爍著一片風景。風景的樹,風景的石凳。樹開始落葉,枝椏雜亂地伸向天空。有幾朵小黃花仍盛開在枝頭,緊偎著枝幹,不肯落下。
一陣風來,吹來了幾個在商場休憩的老人。他們坐在漆木椅子上,目光遲緩,頭髮斑白。沉默或絮語,與往事並行,懷著灰色的祈望。對面的一個商舖,低奏著有節律的歌曲,寂靜之中,生長了透明的音樂樹。
時光流去,這兒的一切沒什麼改變。心情依舊是當日的心情,色彩仍然是柔順的色彩。只是記憶憑添了一層白霜,鍍上了銀色的光芒。
每日從這兒經過,重溫過去,遙視未來。舊日仍疼痛,明天的門打開。而現在的我,像黑夜中的紅杉樹,在秋風中顫慄,羞澀地獨戀著歲月的傷口。
秋韻──漫步於大埔完善公園
我走在秋天的長廊上,紅的花,紫的花。
南國初晨,寧靜的葉簇深處,樹木交迭著生命的生機。
於聲音的過道中行走,光的拱門向我打開。
那些飄逝的冥想,滑過傷感的側面,
憂鬱的遐思,抖落在閃亮的草地上。
遙想海上的風景漸次孤獨,風化為遠方的凝視,
大地承載著深沉的熱望,路的輪廓仍茫然迷離。
風乾的執著飄散了,如青春最初的祭別,
我穿著一雙游走天涯的紅舞鞋,踏著歲月,
在響亮的現實中漂移。
散文詩五章
蔡麗雙
盼望
父親走在回家的路上,倚欄眺望的母親,把門前的路,望瘦了,望穿了,望得路縹縹緲緲了……
春雨綿綿,母親的心空也灑滿淅瀝瀝的思戀。
母親多麼盼望,在花園裡為父親唱一首春天的歌,讓那淳樸的鄉韻,纏綿著故土,縈繞不倦。
雨露潤吻花瓣的柔聲,那不是人間親情的深切細語嗎?
母親渴望著父親的身影,任由雨水濺溼她的褲腳。
思念和等待,執於人世的感懷。此時,母親心海的潮水在翻湧……
緘默,凝眸,母親的心在呼喚……
日幕之際,母親高擎起心燈,導引著父親回家的腳步。
寂寞的燈光,照射沉默的兒女……
生活不相信眼淚,命運不眷顧懦弱。父親堅實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鏗鏘的腳步,震撼著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寶貴的精神力量,激發起我們拼搏的鬥志,化為勇往直前約步伐。
彩蝶
彩蝶翩翩,繞著花叢飛舞。在萬紫千紅的映襯下,在春色浸潤中,彩蝶更加嫵媚婀娜,如少女走進花季,給大千留下無盡的遐想……
歲月,在史書上烙下滄桑的轍痕;彩蝶,是否也能給季節鍥下深情的吻痕?
追求是一股潺潺的流泉,終究要回歸心靈的沃土。彩蝶的追求是甚麼?是否用優美的舞姿,為明麗的春光添上錦繡?
記憶是一文驅散孤獨的生花妙筆,不懈不怠,用鍾情的思念,一筆一劃地描繪著心中的意象。
燕語呢喃,吟唱著彩蝶柔曼的戀情──一種對季節忠貞的愛。
面對繁花的芬芳,面對春風的笑語,彩蝶用自己生命,佐證了大自然的寬容和多姿多彩。
彩蝶願把最票雕的瞬間定格為永恆。讓歲月超越靈魂,讓精神超越歲月!
山村
山村,水秀山青。黝黑的村民,心紅眼亮。與土地和牲畜的情緣不解,世世代代興群山相依。村民,是一股股綿延不斷的山泉。
山村,是村民遮風擋雨的巢。早出晚歸,腳印踩疼了歲月的九曲迴腸。季節在村民的繭手中更迭,稼穡在村民的汗雨中輪迴。
村口老樹上的那口鐵鐘,天天迴盪出琅琅的讀書聲,時時敲響了山村的希望和未來。
炎陽當空,竹笠是梯田盛開的花朵;細雨瀟瀟,簑衣是雨幕中穿梭的游魚……
山民的腳步,永遠向著前方,用生命的頑強,用意志的堅韌,支撐著生存的巍然。
山村捧出燦爛的朝陽,舀出明麗的星光,彎彎的月亮。寧靜的村落,勤勞的山民。在酣睡裡編織著心中的夢想。
駱駝
駝鈴,長年跋涉在大漠,聲聲粗獷,擲地有聲,閃爍著生命的精彩。
目光,昂首眺望前路,在歷史與時代的潮流中,坦露出生命的頑強與滄桑。
千百年來,不沉的沙漠之舟,深一腳,淺一腳,每一個蹄印,連綴著一生的探索。
眼裡洋溢著清泉,駝峰上載著綠洲,心裡呼喚戈壁江南的鳥語花香。
駱駝以踏實的純樸,洗濯著黃沙的蒼涼,向著曠野蠻荒挑戰。
駝鈴喚醒夢中的人們。傲對饑渴、艱辛,執著地邁進心中的憧憬。
大漠裡,蜿蜿蜒蜒的無聲語言,是駱駝在回報著人類的敬重,揮灑出一篇篇悲壯的散文詩。
致知己
知己,猶如一杯香醇的葡萄酒,氤氳著真情,瀰漫著關愛。
在柳岸花蹊上,在戈壁駝鈴中,在滄波帆影裡,都有生命的攙扶,靈魂的燭照,誠摯的慰藉。
知己,恰似一碗甘飴的清涼茶,沉浸著畫意,洋溢著詩情。
在心田乾渴地,在情緒煩躁處,在意志萎靡時,呈現清冽的濡潤,溫馨的陶冶,高雅的昇華。
當心靈籠罩着濕氣霧靄,多麼盼望知己心空的陽光穿射心窗,驅散迷蒙。多麼渴望傾聽著知己靈魂的低吟淺唱,像游魚享受著流水的潺湲。
人海茫茫,紅塵滾滾,懷抱著心靈的高山流水,灑脫在坎坷的風雨路。泰然在鮮花掌聲裡,坦盪在股切的期盼中,不懈地攀登!
情思組詩(七首)
廖書蘭
心湖的波浪
你來了,小心翼翼的試探走進來,我也小心翼翼的帶著創傷悲情關上了門。你敲門,愈敲愈急;我立在門內,以背脊用力的抵著門,汗珠與淚珠潸然而下,心跳聲比敲門聲更響更慟。
你竟然手中有鑰匙,昂然闊步的闖進來,我無力說不,因為已經被你征服。
心中有個湖,本來平靜無波,清純見底。有一天,你攜著濃情,翩然而臨湖邊,投下一顆小石,泛起一個小圈,引起一陣漣漪;後來,小石愈投愈多,愈投愈急,小圈愈來愈密,泛起的漣漪,足以成為心湖中翻滾的波浪。
牽腸掛肚
等待,已成為愛情的過程中,重要的一部份。等你來吻,等你來疼,等你的擁抱,等你回來…‥千個夜晚的思念,萬縷難熬到天明,空氣中嗅不到你的味道,聽不到你的聲音,摸不著你的身體,好像遺失了我的一顆心。
人潮像海浪,推我捲進世俗塵寰裡,而我的心思,卻被你勾著,勾得又緊又密又不透風。
每天再忙,我都會挪出一點時間來,在思念中與你相聚,在見不到你,摸不著你的時候,閉上眼想你,是我唯一的享受。
也許這就是前世今生的牽掛吧!
癡心情癲
我始終是寂寞的。上天付予我旺盛豐富的感情,卻沒有賜予我愛與被愛的緣份。
浮萍際遇,雲煙因緣,交會的剎那,讓我顫慄,讓我悸動;由淡轉濃使我感慟天地,由濃轉淡卻使我無力承受。我哭,面對山花開得瀾漫處,卻無力把春留住。寂寞的感覺,像一片繁華過後的冷清與蕭殺。滿胸澎湃洶湧的熱力,卻找不著心海中的那顆太陽,滿腔翻騰滾動的激情,卻找不著流動的方向。命運總叫我身不由己的一再失落與失去。冷却下來的愛情,像被利刃切割過後的五臟六腑,肢離破碎,似隨西風散去。
把酒問神仙,可有恒久不變的癡情與癡愛?
霧裡看花
當我全心全意愛上你以後,才漸漸體會到做你的女人,要學會忍耐與等待。你不屬於我的,就像你不屬於她的一樣。你是太陽,能量很高,放射出多元性的熱能,地球上有那個地方,不被陽光所眷顧?
做你的女人,只能佔你生命中的千分之一,我漸漸明白,為什麼你對我不痴也不癲。
愛情是我全部的生命,卻是你領帶上的領帶夾,襯衫袖口上的袖扣夾,可要可不要,只是用來點綴人生。飾物可以更換,日日新,月月異,而全部的愛情是用生命換來的。
你給我的吻,還能熱多久?你對我的眷戀,還會持續多久?你是一個喜好挑戰、熱愛冒險的男人,究竟能讓你對我流連忘返還有多久?
情絲如絹
我如絲絹的旅途,飄著相思林裡如夢的落花飛絮;想你的愁悵,依如濃春的薄霧。
你温暖的氣息,像春風拂過,使我來回盪漾。夏夜等你所流下的癡癡淚水,像雨后的荷花,靜靜滑落一池的寂寞。雷聲咚咚在我五臟六腑,奏起想你的音符。
這午夜,每一根琴弦,都是愛你入骨的幽怨哀愁。
想白雲
打從離開你的那一分鐘,我便開始相思,飛機載你飛得愈遠,我的思念就愈長。
千萬根思維是想你,千萬個細胞包含了你,我站立房中,除去一件件衣裙,寂寞的望著鏡子,也是想你。這樣的想你,問你還夠不夠?
詩人也好,畫家也罷,那都是寫他們的詩,畫他們的畫,沒有屬於我的歌,也沒有屬於我的色。
相思夢裡人
我用一天的熱吻,換來一星期的相思,我用一星期的相思,換來一個月的癡纏,我再用一個月的癡纏,換來渺渺無期的等待。
走在彌敦道,想著你,看著海港,想著你,坐在郊野公園,想著你,卻在尖沙咀地鐵站看見你,看見你正向我招手,送我飛吻。我怕再去沙田,因為那裡有你等著我,那一對發亮的眼睛,那兩朶紅霞,讓我心醉。
愛我!吻我!用盡你一生的熱,吻得我天昏地暗,喘不過氣來。請你再吮我一次,用盡你的力氣,將我吸去,我願化為你的一顆心,常伴你左右!
我愛你給我的愛,又真又善又美,我愛你心中有一位純潔的公主,聖潔的處女。
你是位風流倜儻的名士。
想你,想得我柔腸寸斷,魂牽夢繫叫我哭。
春华散文诗二首
春華
水井
井有着頑強的生命力,鑿井取水,古老的生活方式。
老井從古遠跋涉而來,又向未來跋涉而去。
井台的故事早已斑駁,歲月的滄桑被晾在苔痕的褐綠中。
轆轤的轉動,把老井的歷史,繞纏井繩,串寫成史誌的長卷。
井繩的每一個繩結,都像結繩記事一樣,記載耆老井生命的歷程。
這一串繩結,結成了汲水人生活的塊壘麼?這一串繩結,展示了汲水人道路的崎嶇麼?汲水人有男有女,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讀老井,像讀着鄉土的史詩,像讀着生活的真諦。
一桶桶汲吊起來之水,正是老井生命的精華。
水井很深,蘊含豐厚。水井容納着四周上上下下的涓涓之泉。水井深深懂得有容乃大、有積乃豐的道理。
轆轤壞了,井繩舊了,吊桶漏了,都得換上新的好的。這不正是老井的新陳代謝麼?任何事物如果沒有了新陳代謝,一定會老化僵死的。
誰在擔憂,現代文明會不會湮泯井的家族?不會的,至少各地還會把老井作為文物保存下來。井在人類歷史上的赫赫功勛,任何時候都抹煞不了。河水不氾井水,井水不氾河水。
老井不老,在春風秋月中煥發着返老還童的風采。
老井不死,一直延伸着鄉土味和野性。
古石橋
這是青石板鋪設橋面的古橋。
青石板被腳板和鞋底磨得光滑鋥亮。從古橋上留下腳跡的,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一枝扁擔顫悠悠的挑夫,有鳴鑼開道的官吏,有處處無家處處家的流浪漢,有飢腸轆轆的逃荒者,有抬男抬女抬肥抬瘦的轎夫,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採藥人,有滿腹經綸的詩人,有搖頭擺腦吟詩作對的老學究……
白玉橋欄是否還留着前人的餘溫?是否還遺下石匠的汗水和血淚?
橋墩上斑斑駁駁的苔痕,斑駁着一個個久遠的傳說。
在血色的黃昏,在彩霞滿天的清晨,在星月交輝的靜夜,抑或在西風凜冽的霜天,有過多少人憑欄慨嘆?
爺爺迎娶奶奶,爸爸迎娶媽媽,都從這座古石橋上走過。那一聲聲迎親的嗩吶,是否都隨着橋下的涼涼流水遠逝了?橋上的上空,也許還有縷縷餘韻。我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先後送進萋萋芳草覆蓋下的墳墓,那時兵慌馬亂,社會變革把人變成鬼的悲劇天天上演,連送喪時淒愴的聲聲嗩吶也沒有,只有木皮與稻草裸着先人的屍骸埋下土坑,那些日子的淒風苦雨,還時時在我的心底隱隱作痛。古石橋上,繾綣塵世間多少悲歡離合!
古石橋歷盡滄桑,已老態龍鍾了。古石橋也知道自己將為現代化橋樑所替代,但仍以不渝的姿勢,有點力不從心地橫跨於河水之上,細閱季節更迭,細閱日月輪迴。也許古石橋的心還年青,猶如春風吹拂下的離離原上草,生命的綠意依然蓬蓬勃勃,不減英年。
因為,古石橋沒有虛度自己的年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21
名家说夏馬
郭風先生談夏馬散文詩
郭風
香港的一些知名度頗高的中青年作家中,如陶然、夏馬、漢聞等均出生或從幼僑居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青少年時至祖國大陸高等院校深造,隨後定居香港。他們擅長多種文學體裁的創作,兼及散文詩。夏馬散文詩的一個特色,這便是作為歸僑作家對於祖國的真摯感情和中華文化的熱切尊崇。夏馬的《問孔聖》,對於有關千古大儒孔子對於東方文化、思想的不朽貢獻,此散文詩以特有語言和詩情加以讚美:
歲月的波濤,淘盡了千古風流,然而。「至聖先師」的美譽,仍流傳萬世,永植於人民心中。因為你是中華文化的靈魂。
於此,我所感受到的,是作家所尊崇的,實際上是整個中華文化,這就使這篇散文詩作品其有更高的藝術境界。夏馬還有若干讚美香港回歸祖國的散文詩,如《永恆的花魂》、《回歸紀念塔》、《日落號音中‥‥》等。當然,這些作品抒發了作家對於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愛國情感,更體現了散文詩能夠以其特有的藝術構思和作家的個人敏感,表達眼前發生的歷史事件,表現特定的時代精神和人民思想。限於篇幅,我不引錄原文。但看來應當指出,夏馬的《永恆的花魂》等作,以散文詩藝術所具備的自己品質,打破了有些論者所謂散文詩無力表現重大的時代事件的偏見。
(郭風先生是中國著名散文詩老作家,中國散文詩學會會長。)
古典情懷的現代表述
──夏馬散文詩的文化意義
徐成淼
散文詩這一源自西方的文體傳至東方之後,很快就染上了東方傳統文化的色調。東方文化的匯人,使散文詩的肌體更顯豐滿,東方哲學對人與自然的獨特體悟,很快在散文詩這一新興文體中得到了體現。正是由於中國散文詩兼容了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優長,才能在散文詩在它的出生地似乎已被人淡忘之時,反而在東方的中國日益榮長起來。長期以來,人們只強調散文詩「介於散文與詩之間」;而對於散文詩「介於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之間」這個更重要的特點,則有所忽略。
散文詩「介於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之間」的這一特點,在香港文學的發展中得到了典型的印證。我在《香港:現代散文詩的天然沃土》一文中,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由於歷史的原因,一百多年來。香港的現代化進程比其他不少地方更加快速。現代世界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都可以在這個世界貿易大港得到及時而充分的展示。
香港是世界上都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是世界上與全球的政治經濟文化保持最緊密聯繫的城市之一。香港還是東西方各國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的交流展示之地。從某種意義上說,香港可以說是現代世界的一個縮影。
生活在香港的文學家,藝術家,受現代城市文明和文化的薰陶滋養,敢容易具備現代文學、現代藝術的素質和修養,也就最能與現代社會產物的散文詩相契合。香港有著
現代散文詩的天然厚土。是一個寫散文詩的好地方,香港的作家詩人,最容易成為寫散文詩的好手,香港應該產生更多更好的散文詩作品,香港應該出現更多更好的散文詩作家。
除此之外,香港還具有別的大都會所沒有的優勢,就是它的東西方文化交匯兼容的地位。
香港既是國際貿易港口,又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自古屬於中國,香港居民大多數是中國人,東方文化在香港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香港這種東西文化得兼的地位,給香港文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現代散文詩恰恰需要這種東西文化的交互孳乳。
我們知道,自從波特萊爾獨創了散文詩這種現代文體之後,迅速在各國引起了積極的反響。俄國的屠格涅夫,英國的王爾德,奧地利的里爾克等,先後寫起了散文詩。到了二十世紀初葉,散文詩之波擴展到了東方。東方文化的匯入,使散文詩的肌體更顯豐滿。東方式的哲思和悟性,給散文詩注入了新的神髓。當泰戈爾、魯迅和紀伯倫等東方家的散文詩作品出現時,散文詩這一新興文體的影響,便更進一步擴大開來。
從這一點上看,香港作家寫散文詩其可謂得天獨厚。香港作家處於世界文化的前沿,大多具有厚實的西方文化基礎,並能得世界文化的風氣之先。對於駕馭散文詩這樣一種源於西方的新興文體,無疑十分有利。香港作家文長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具有深厚的東方文化功底,對於將東方式的哲思與悟性注入散文詩,別具天然的優勢。香港作家寫散文詩,走天時地利人和,香港確是現代散文詩的天然沃土。
今次重讀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先生的散文詩作品,對此又有了新的體會。夏馬就像是一位東方哲人,他站在現代都市香港,回首一望,看到的是一片往時的風景。他又是一個「現在時」人,用的是現代的語彙,來抒發他的古典情懷。如此他的作品就既具現代氣魄,又不乏傳統精神。在現代和傳統的交匯點上,爆出的是斑斕而璀璨的散文詩的光焰。如他的《藍色的香港仔》:
踏著海濤的音符,我踽踽地行走在香港仔藍色的風景線上。我急急地向時光叩問:展現在雲水空蒙處的,莫不是一幅幅五顏六色的畫屏?畫屏的秀色,深深淺淺,在無拘無束地挑逗我那鮮嫩的視覺與詩韻。
我極目尋覓這片古老土地的典雅。經過千年風雨的陶冶,這典雅還能有幾多風流?最難忘的卻是,青青的山,綠綠的水,雖歷盡滄桑,卻仍在萬里霜天中,放飛著漢賦的風韻。
還有那海洋公園的垂柳,清清瘦瘦,如憔悴情人的背影,於暮色朦朧中,向你訴說那一個個已經遠去了的冰涼時光。
最不甘寂寞的是山坳中的「過山車」、「海盜船」了,如童真未滅的少男少女,在金色陽光下,演繹著一串串金色的夢幻。
踏著海濤的音符,我繼續踽踽行走在香港仔藍色的風景線上。
海風輕輕吹,吹醒了香港仔石排灣沉沉的思緒,片片落日歸帆,呼喚著港灣粼粼的細浪。浪聲如夢,似在向著遊人不停地朗讀一首首陳年的詩章……。
有人在伸向海中的長堤尋覓,濛濛海霧中,不知是否已覓見了當年「香料船」的蹤影。
此詩前半,還不免流連於「這片古老土地的典雅」;但在深情地回首往事之後,目光一轉,夏馬看到的,卻又是現代城市的生動景象:「山坳中的『過山車』、『海盜船』」。「如童真未滅的少男少女,在金色陽光下,演繹著一串串金色的夢幻。」然而,夏馬又轉過身來,「在金色陽光下」,在「海中長堤」和「片片歸帆」中,他回眸「陳年的詩章」和「當年的『香料船』」。這是一個現代東方人的詩性情懷,古老的東方古國,在現代世界的急速運行中,正隨時代疾馳而去。許多舊物消逝了,許多往事湮沒了,但未來卻乃令人神往。那麼夏馬的心情該是矛盾而複雜的罷?他如此追問:「都是在追尋逝去的歲月麼?試問書生,你的心靈之筆,又曾經留下多少歲月的蹤影?」而回答是:「天高雲淡。我們登山去。」(《聖誕野趣》)就又如他的《椰園夢》:「白雲蒼狗,歲月匆匆,多少往事,都付予輕輕椰風。有誰問:別後重臨的回頭浪子,亞答屋前纏綿徘徊,是否要去重溫一次兒時的夢。」而感懷的尾聲,則是似真似幻的一抹倩影:「迷蒙中,忽見椰林深處的小河旁,一個紮著馬尾結的影子,在椰風中輕輕舞動。」
夏馬原名鄧紀生,從商之餘,致力於文學寫作,是香港著名散文詩作家。現為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副會長,香港(中國)散文詩雜誌副總編輯,香港散文詩報主編。已出版《夏馬散文選》、《香港情懷》等文集;主編《香港散文詩選》、《香港散文詩研討會論文集》、《龍香散文選》等。由於他的散文詩兼具東西方文化的特色,作品頗受好評,他的散文詩代表作《太平山抒情》獲中國散文詩徵文大賽二等獎,他的散文《苦瓜篇》還被選進了香港中學語文教材。
夏馬的古典情懷,是東方的,是中國的,凝結著的是一位現代文士的傳統意緒。他的感念又是清朗的,怨而無悔,哀而不傷。在他的感懷中,迎面襲來的,是歷史的風雲,是前夜的柔腸。只會讓人沉思,只會讓人奮進。他的文字總是那樣的典雅,情感也總是溫婉;而字裡行間,又透出現代的風骨,簡捷而明朗。在他的《情繫東涌谷》中,這一點有鮮明的展現:
時光的長河,在這裡捲起了一朵朵時代的浪花。借問踩浪人,你尋尋覓覓的,可否是那些沉澱在浪花下的堆堆鏽跡斑斑的記憶。
望十里平灘,思緒隨著海風悠悠飄揚。這片凝結著歷史淒冷與酸楚的土地,曾經是那麼的凝重與沉寂,只是到了今天才感受到了它的震撼。推土機推鏟過去百年的怨恨,演繹著一幕幕移山填海的壯麗圖景。高高的山腳上,旗幟迎風獵獵,拂落了千年的腥風和血雨。滄海桑田,幾度春秋,又平添了幾許悲壯的心緒。
當我踏上這塊在隆隆機聲中蘇醒過來的邊唾小鎮。我靈魂深處,所勾勒出來的,並不是留者辮子的流浪者的背影。時間,最令人難以忘卻的是山谷中塵封了經年仍在燃燒著的古舊歲月。
海風輕輕,草木芊芊,一座荒蕪了的古城寨,橫陳於空谷亂石中,伴著淒風,伴著苦雨,塑造成了一幅淒清的風景。
最耐談的是那尊陳年古炮。鏽跡斑駁,卻至今雄風不減。昂首直指大海藍天,為這古老的山谷,鑄就了不屈不撓的山魂。
東涌谷喲,我跪伏在你這震顛著的大地的胸脯,吟聽著你那急遽行進的時代跫音。一股豪情,在心中油然升起。要緊記祖先渴望展翅大海藍天的誓言啊!走出千年風雨,抖落百年苦澀,切開冰冷的沉寂,沿著金色的路,追逐星潢,追逐光明。
同《藍色的香港仔》一樣,這首詩曲是從「舊物」切人的;而抖落了舊事之後,夏馬仍以昂揚胸懷,譜寫現代人奮進的樂章。
夏馬散文詩古典和現代相交織的特色,彌漫於他的作品整體之中。除上引諸篇外,另如《尋覓夢裡的故址》、《「老襯亭」》、《避風塘燈火》等。邢流布著震盪於今昔之間的濃濃詩情。一如《鵝頸橋青煙》中所寫的那樣:「記憶中的鵝頸橋,已不見一絲蹤影。/穿過鵝頸橋古樸的街市,那位賣腐乳的老人,向我指指點點,老眼迷朦,銀鬚飄忽,沙啞低沉的音調,似在向我演繹一個古老的夢。/這就是鵝頸橋嗎?一道天橋飛架而過,軒尼詩道坦坦蕩蕩向前伸展。」從舊鵝頸橋到軒尼詩道,這是一個象徵,眨眼間,時光已穿越過整一代人。「山頂纜車」原是現代科技的產物,是現代城市的一道風景。但在夏馬筆下,纜車也成了拖曳著歲月的有情之物。現代氣魄和傳統情調在這兒交匯、纏繞,引導讀者去思考更深層的東西:「還是那樣一根鋼絲擰成的纜繩,拖曳著一堆堆染色的歲月,在山間苦苦呻吟。山相對無語,只是冷冷在與纜車廝磨,相守望艱難發芽的今天與昨天。」「山也是有情的,在纜車迎面飛來時,它想到的,只是那個乘轎子的古時風月。」古時風月不再,在纜車上俯瞰四野,急速旋轉的大地上,滾動著的是風馳電掣的時代車輪。夏馬一面憶舊,一面卻對現代風物抱著滿腔的熱情。這一點在他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赤臘角機場抒情》中有相當典型的表現:
沿著機場幹線,我奔馳來到昔日的蕞爾小島,尋訪我心中的驕傲。
無須重唱「天翻地覆慨而慷」,那已是一面凝聚者數不盡的光輝與榮譽的風景,雲空蒙處,在粼粼碧波簇擁間,向著環宇透射著誘人的魅力。
我真疑惑,那是南海又一顆耀眼的明珠麼?或許因為它過於奪目,過於璀璨,才引發了這麼多的驚奇與慨歎!
都來登上機場的瞭望塔吧,登高望遠,環視赤臘角的滄海桑田,聆聽天籟悠悠的宮商角羽。胸臆自有一種難言訴說。該讓機場氣派去點燃你生命的永恆吧,與機場同步,再越艱難。
機場跑道,遙遙伸向大海、藍天。命中註定它是一個多情物。待來日,它張開雙臂,熱情地擁抱五湖四海,而五湖四海,也將向它飛送來一個又一個深情的吻。
赤臘角啊,你是我心中的詩。我放飛我心中溢滿的詩情,為你高歌,為你讚美!
我以為只有在香港散文詩人的筆下,才能寫出這樣充滿現代氣度的散文詩。作為有著相當深厚的舊學修養的夏馬,能在自己的筆下,奔瀉出如此朗朗的現代詩章,正是東西方文化在香港這個地方、在夏馬這代詩人身上交融滲透的結果。其間不免也還有些留戀,有些牽連,有時也還有些強勉之處,藝術上還有有待琢磨的地方。有些情感表述得露了一點,過於「直抒胸臆」,最好是讓藝術自身去表達,去發言。如何使散文詩更有意味地契合於現代情懷,這是包括夏馬在內的香港散文詩人需要面對的新的課題。
夏馬的散文詩風格是有代表性的,他代表的是一代人的心路歷程。這一代人經歷了舊世紀漫長而錯綜的風雲變幻,又一步跨人了瞬息萬變的新時代。他們身受過一次次的曲折和變故,又對誘人的明天充滿憧憬。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差,使他們的情感更顯幽深繁複,既古典,又現代;既眷戀既往,又渴望未來。這正是散文詩這種文體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在這臨界點,正可碰撞出散文詩燦爛的輝光。
懷舊其實也是一種力量。上海電臺「澳大利亞音樂航班」節目主持人裴紫安的一段話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她說:「這些年我一直在東西方文明之間努力汲取著養分,我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可確實地,我有些眷顧,常常不住回頭去看過往的人情歲月,我在懷舊中獲得的勇氣使我平靜地穿越了最不容易的日子。我主持的『澳大利亞音樂航班』也一直試圖在尖銳的城市噪音裡平靜地說話。」裴紫安最後結語道:「懷舊不是因為我們軟弱,而是一種力量。」那麼這種力量在哪里呢?我想就是像夏馬一樣,以一個現代人的懷情,回首以往,然後聳身一搖,將一派悵惘毅然抖落,以便以更矯健的姿態,投入這充滿活力的現代世界。
參考文獻:
(1)香港散文詩學會:《香港散文詩選》(香港「香港文學報出版社」1998)
(2)香港散文詩學會:《一九九八年度香港散文詩選》(香港「香港文學報出版社」1999)
(3)香港散文詩學會:《香港散文詩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0l)
(4)國際華文詩人協會:《世界華文詩報(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一周年紀念專號)》(香港「世界華文詩報社」1998)
(5)國際華文詩人協會:《世界華文詩報(創刊八周年紀念版)》(香港「世界華文詩報社」2001)
(6)裴紫安:《懷舊是一種力量》(上海《新民晚報》1997.4.26.)
(本文作者:徐成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散文詩學會會長,中外散文詩研究會副會長,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中國散文詩學會常務理事。貴州民族學院教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領取政府特殊津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21
夏马散文诗选
夏 馬
相約在城門河畔
曾記否?我們曾相約在城門河畔。
也是一個秋葉飄零的季節,我們漫步在河畔小徑。我癡癡地望著你的背影,心想,此去經年,腸斷天涯。見也纏綿,別也纏綿,傷心處只留下一道蒼白的風景。
你說,生也有涯,只是志趣各異,相聚十載,卻又無可奈何各散西東。
憶往昔,我們曾同遊於書海,書生意氣,明志自礪,即無緣神遊於六合之上,亦不甘沉淪於權慾之中。百無聊賴時,只好去吟誦現代的「葬花詞」,舒解胸中的憂抑。
……。
今又秋風,我又來到城門河畔,尋覓你的背影。
逆風裡,我默默地咀嚼著你捎來的片言隻語。
你說,異邦正在飄雪,雪景並不如故鄉的空靈優美。
你說,身居異域,客里淒涼,晨昏朝夕.無以為共,你常常困守孤房,懷念香江一個個飲茶的晌午。還說,在異鄉無日不夢,夢城門河的流水,夢太平山的燈火,夢香海的煙花與霧靄……。
你還說,夢見我們又相約在城門河畔。
既倦翼就返林吧,不妨學大雁擇時歸來,填補這一段生命中留下的空白。
讓我們再次漫步城門河畔那條幽幽的小徑。
情繫東涌谷
時光的長河,在這裡捲起了一朵朵時代的浪花。借問踩浪人,你尋尋覓覓的,可否是那些沉澱在浪花下的一堆堆鏽跡斑斑的記憶。
望十里海岸平灘,思緒隨著海風悠悠飄揚。這片凝結著歷史淒冷與酸楚的土地,曾經是那麼的凝重與沉寂,只是到了今天才感受到了它的震撼。推土機推鏟去百年的怨恨,演繹著一幕幕移山填海的壯麗圖景。高高的山腳下,旗幟迎風獵獵,拂落了千年的腥風和血雨。滄海桑田,幾度春秋,又平添了幾許悲壯的心緒。
當我踏上這塊在隆隆機聲中蘇醒過來的邊陲小鎮,我的靈魂深處,所勾勒出來的,並不是留著辮子的流浪者的背影。霎時間,最令人難於忘卻的是山谷中塵封了經年仍在燃燒著的古舊歲月。
海風輕輕,草木芊芊,一座荒蕪了的古城寨,橫陳於空谷亂石中,伴著淒風。伴著苦雨,塑造成了一幅淒清的風景。
最耐人尋味的是那尊陳年古炮。鏽跡斑駁,卻至令仍雄風不減,昂首直指大海藍天,為這古老的山谷,鑄就了不屈不撓的山魂。
東涌谷喲,我跪伏在你這震顛著的大地的胸脯,聆聽著你那急遽行進的跫音。一股豪情,在心中油然升起。要緊記祖先渴望展翅大海藍天的誓言啊!走出千年風雨,抖落百年苦澀,切開冰冷的沉寂,沿著金色的路,追逐星漢,追逐光明。
摘幾片香江舊時風情
夢醒時,我沒忘記摘幾片香江舊時風情,深深收藏在悠悠的記憶裡。
……。
一、避風塘燈火
佇立在銅鑼灣的石堤上,我便想吟詩,吟唱那一盞盞撩人思緒的燈火。
一盞燈,一顆夢。
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紫的……紛紛揚揚飄落在暮藹繚繞的避風塘。
我拾來一顆輕輕叩問:波光瀲灩的塘面上,乳白色的小遊船,數來也有千百艘,為何卻不見昔日打著雙槳蓋著蔑篷的小蝦艇;還有喜穿花衣、咬著長辮子倚在船頭羞答答地哼著小調兒的阿三姑,是告老還鄉,把剩下的歌兒,唱給故鄉的山山水水,抑或仍獨立燈火闌珊處,悄悄地對著避風塘,暗自飲泣,暗自神傷。
清風說:這就是夢。
……。
二、鵝頸橋青煙
記憶中的鵝頸橋,已不見一絲蹤影。
穿過鵝頸橋古樸的街市,那位賣腐乳的老人,向我指指點點,老眼迷朦,銀鬚飄忽,沙啞低沉的音調,似在向我演繹一個古老的夢。
這就是鵝頸橋嗎?一道天橋飛架而過,軒尼詩道坦坦宰湯蕩向前伸展。
昔日彎彎長長的泥涌小澗、小巧玲瓏的獨木橋,卻朦朦朧朧地遠去了,消失在歷史的煙塵裡,泯滅在現代化都市繁囂的聲浪之中。
夜裡唱著《嘆五更》的更夫已經老去,連同小澗邊替人梳整髮髻的梳頭婆,也不見了蹤影。只留下幾朵燭光,幾縷青煙,在天橋下,輕輕繚繞,似在悄悄回憶。
三、荷塘風月
坐上顛悠悠的占老電車,我去尋訪逝去的「荷塘風月」。
帶著淡淡遐思,我來到古時的「塘西」,今日的「石塘咀」
荷塘呢?朋友說:你何不去問舊時風月?
誰能想象呢,在這片臨海繁忙的工地上,古時確有一口石匠採石後留下的石塘。塘中一泓清水,萬盞荷蓮,池邊小榭亭台,秦樓楚館;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然而,這曾經有過的沾著血與淚的繁華,如今已隨青煙消散。
我忽而想起,秦樓中的鳳姐,如今芳蹤何在?或許已回歸故里,又或許因「小姑居處無郎君」,仍在紅樓一角默默垂淚?又或許,或許……。
湄南河上遊
題記:泛舟湄南河上,熱帶風情,撲而而來,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一、臨河的高腳屋
滔滔湄水邊,一棟棟定格成童語的高腳屋,向著遊人,訴說這裡千年不變的傳說……。
幾根細細的木柱,看似頻危,卻支撐著滿屋的歡聲,滿屋的笑語,支撐著河岸源自亙古的景緻……。
隨著一陣清脆的的笑聲,胸圍「紗籠」的「娘仁」,順著階梯下到河邊戲水來了,激濺起的水花,浪漫了一河的風景。
大河上,駕著梭船破浪而來的阿哥,竟然忘記了打槳,淒迷的水霧中,他似在解讚這平常卻又十分醉人的一瞬……。
二、飄流的市場
市場就在湄南河一條港彎上飄流,飄流著花果的香味,飄流著南國不盡的風流……。
岸邊商鋪林立,河上商艇穿梭,蔚成了一幅古樸的圖景,我分不清這是東方的威尼爾斯還是北國的秦淮河。思緒遙接千古,意蘊綿綿聯想翩翩。
打槳聲清脆,叫賣聲柔柔,在椰風蕉雨中,聚焦成一幅醉人的景觀,那些像被磁石吸著的東方或西方的遊人,一個個都醉倒在甜甜的風情裡……。
滿載青皮嫩椰的「娘仁」打槳前來。
「先生,吸口清甜的椰汁吧!」
我捧著一個,輕輕吮吸,
「娘仁」笑說:「都甜到您的心啦?」
我笑笑,又輕輕吮吸,吸進清清的椰汁,吸進「娘仁」笑聲,也吸進了難於忘懷的湄河風韻……。
屋邨風景
題記:屋邨,不同於洋場鬧市,這裡有其獨特風景。到那裡走走,看看,或許你會品味到另一類香港社會真實……。
一、人流,是屋邨晨早的第一景緻
當獅子山頭剛剛上一層淡淡的魚肚色,人流,便開始從屋邨湧出。為晨曦喚醒的屋邨社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奔湧的人流,有背著書包的「小不點」,有提著公事包的「上班族」,步履急遽,行色匆匆,有如衝閘而出的浪花,在明媚晨光的照映下,歡快地向前流動;流向黌舍,流向廠廈,流向寫字樓,流向各自的社會座標……。
這是一股慣於追夢充滿活力的人流。
這是寄托著香港希望、閃亮著生活的多彩輝煌的人流。
因為有這一股股人流的湧動,港九大地的今天與明天,就會變得更加充實,更加美好。
二、屋邨,另一醉人景觀
屋邨的另一角落,正在演繹的卻是和人流急促節奏完全相反的慢八拍。鳥語花香中,一群樂悠悠的耆英,迎著曙光,正在譜寫「無限好」的生命圖景。
這一角,有樂聲響起,眾男眾女,和聲起舞,舞得天真,舞得爛漫,陪伴一旁的孫輩們,都嘻嘻地笑開了:「,加油!」
另一角,有人在耍太極,有人在揮刀舞劍,太極飄逸,劍鋒生輝,不是武林,卻勝似武林。
又一角,「公園論譠」已經開鑼,都說是一般有「高見」長者的自動湊合。那位略帶上海口音的老哥,聲喉最亮,講「三國」,講「水滸」,講「西遊」,偶然也有爭論,爭論最多的是當今「現實」,都說「社會少點口水最好!」「社會的福利不變最好!」
日上梢頭,老哥老姐們,都說要去飲早茶了。這一熱氣騰騰的景觀,才漸漸淡去。
三、淡不了的傳統情懷
又見七月十五,盂蘭盛會牽動屋邨的傳統情懷。
這是一個謝神恩,祈求合境平安的盛會。這是一個延續千年傳統,銘記鄉俗、鄉情的盛會。
點上一柱香,冥冥中,心中自有祖宗的田疇、宗祠、墓廬,在你的眼前躍現。歲月悠悠,都無法沖淡你對故鄉的眷念。
點上一柱香,心中自有一股衷情向蒼天訴說,雖離鄉千里,卻永不改變鄉情、鄉音。
「親不親故鄉人」,屋的老人都匯聚來了,他們領到一包「平安米」,加上一串祝福的鄉音,姍姍離去。
盂蘭節,永遠不變的盂蘭節。
苦瓜篇
又是苦瓜上市的季節了。前些時日,走過街市,就發覺時今的節拍在悄悄地變換,斷市了相當一段時日的苦瓜,如今又擺在菜架上,青溜溜,水靈靈,如同剛從水裡撈起來的瑪瑙,晶瑩麗亮,發放著誘人的光澤。
我與苦瓜結下的不解之緣,可追溯到童年時期。嚴格說來,這是與感情生活無關的。我只是覺得苦瓜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瓜菜,它有自己的特殊風格、特殊的韻味。許多蔬菜、瓜果,都以鮮甜嫩美、清脆可口見稱,惟獨苦瓜是以「苦」饗人。在我的印象中,它給予人們的,除了苦,還是苦的滋味。
那天上菜館,點菜時,我執意要了一缽苦瓜湯。人各一碗,全家都品嚐。飯後,孩子一迭連聲叫苦,苦瓜的質地就是苦的,因此對於孩子的反應,我並不以為然。一時間浮想聯翩,許多兒時與苦瓜有關的故事,都一幕幕地在眼前躍現。
對於苦瓜,父親是喜愛的,為了迎合父親的口味,母親不時會做一樣二樣以苦瓜為主料的菜饌。但我發覺母親在做苦瓜饌時,真是為難極了,父親與我的口味不同,一個嗜苦,一個怕苦。但母親的心總是向著孩子的,所以把苦瓜切了片,燙過沸水,去了苦汁,才去炆或炒的。父親吃了這種不苦不甘的菜色,生氣了起來,還借題發揮,訓斥母親說:「你這樣會把孩子縱壞。就這樣一點苦也受不了,將來還有出息?」
我搔搔小腦瓜,覺得父親這火實在發得莫名其妙。 ,
此後,凡做苦瓜這個菜,父親就親自掌勺了。
記得快近清明的一天晚上,父親不知何故,忽然食興大動,親自下廚做了一大碗苦瓜炆排骨的好菜,父親正中就坐,習慣地用筷子從桌面上一敲,示意大家
開始吃飯。我們一家都用不著招呼,各取所需,各吃各的。這一餐,我來了小心眼,特別用心觀察,父親每一著挾上來的,都是苦瓜片,而我恰恰相反,專挑碗裡的排骨,邊吃心裡邊咕噥:「父親會不會是一生下來就專愛吃『苦』的呢?」
飯後,父親一邊啜茶,一邊笑著考我:「排骨可有苦味?」
我搖搖頭。心裡說:「要是排骨有苦味,我是一塊也不吃的。」
「這就怪了。」父親提高嗓子問我:「為何苦瓜與排骨同炆,卻沒苦著排骨?」
我又搖搖頭,不知道怎麼回答好。
「兒啊,這裡頭有文章哪。」父親輕輕拍了一下我的小腦袋,深有感觸地說:「苦瓜自苦而不苦人,是真君子啊!」
從此,苦瓜便以其君子的美譽,刻印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我也常常遵從父親的教誨,以吃得苦瓜苦自勵。
但畢竟入世未深,每次皺著眉頭吃苦瓜,還是品嚐不出什麼別的滋味。
光陰易逝,歲月匆匆。父親已去世多時,我也不知不覺間進入了不惑之年。回顧這一輩子走過的風雨如晦、荊棘叢生的人生旅程,我似乎對父親關於吃苦瓜的教誨有了深一層的領悟了。
真的,人生的況味,又何嘗不是如苦瓜般的清苦呢。特別是經歷了艱難曲折,闖過了人生一道道激流險灘,如今稍作喘息的時候,這種雖苦猶甘的感受,喻之為品嚐苦瓜,又何其相似乃爾。
「吃得苦中苦,力為人上人。」這富中的苦中苦的真諦卻是值得記取的。
如今我又步父親的後塵,繼續這沒有完結的「苦瓜篇」。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執著。也許是傅統觀念使然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23
香港詩書聯學會會務報告
岑寂秋(主席)
各位會友、各位同仁:
香港詩書聯學會,從創立至今已兩年了,兩年來,本會由幾位文友茶敘開始,至今時今日成為本港具一定影響力的團體,實在得來不易,足以見證著大家的努力,亦是我們值得安慰和自豪的地方,我們為此表示祝賀!
兩年來,我們能夠照既定的學習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通過實踐學習,互相切磋,克服了重重困難及挫折,以實際行動取得經驗和成果,更體現了民主集中的重要,我們不但舉辦過一次大型展覽,而且,協辦大公報籌劃了本港詩書聯比賽及展覽,協助本港油尖區舉辦世界華人楹聯書法展覽,兩年國慶舉辦的綜合藝術展覽,我會不少會員也積極參與。
另外,我們沒有滿足於本港文化交流,還與內地密切聯絡,繼昨年、今年兩度與三水文化交流之外,今年已決定與廣東楹聯學會、佛山書法協會共同舉辦聯展。我們不滿足於單一的文化交流,更通過籌劃,有了自己的學報,加強本會學員學術訓練,向社會提出有建設性、主導性的文化建議。通過輿論鞭撻不良的文化思潮。
在大集體方面,故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會友方面,同樣創造了驕人的成績,前年第九屆書法國展,在本港九個入展人員中,本會已有四個席位,招明、游尚澤、陳更新及我本人。前年、昨年,廣東書協之康有為杯全省比賽,我會有二人獲獎及入展,可惜,入展者余德光先生因病離開了我們。委實是痛惜和遺憾!前年廣東書協舉辦的書法大獎,本會蘇小龍入展,並順利成為廣東書協會員,昨年底廣東書協舉辦全省新人新作展,名列二百五十名內的,有余德光,劉紹棠,列入一千名內,有資格參展者,有鄭慧琛,李清緒,(其中劉紹棠、余德光已加入了廣東書協。此外,在前年中由本港中文大學舉辦的全港楹聯書法比賽中,獲獎的前十名中,本會會員佔有四人,分別為我本人,劉紹棠先生,游尚澤先生,蔡禦寇先生,在本港區域書法比賽中,我會亦佔盡優勢,九龍城區的冠軍由李佩霞奪得,其餘區域中,阮志衡兩次獲殊榮,梁琰柱一次獲冠軍,楊煥好兩度分別獲得書法及對聯比賽亞軍。另外在前年全國詩詞大賽中,吳國軒榮獲優異獎,在大公報舉辦的全港詩詞比賽中,李清緒榮獲對聯比賽一等獎,詩詞優異獎,梁琰柱詩詞比賽三等獎。昨年,中國楹聯學會在深圳舉行全國即席書聯比賽中,代表香港團體的有我及劉紹棠先生,招明女士及楊煥好女士,我們為本港奪取了三等獎。
成立了詩書聯學會之後,我會根據中國楹聯學會規定,大凡內外有較高楹聯水準的華人,可以通過作品檢測,吸收為會員,在前期,劉紹棠秘書已將自書自撰楹聯作品寄出參賽入展,順利成為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去年,在本港數十人寄出資料,真正通過檢測作品水平被批准加入中國楹聯學會的,有鍾子美、陳創樂、招明、李紀欣、蔡禦寇、李清緒等會友,到目前為止,香港詩書聯學會加入中國書協的有一人,加入了中國楹聯學會的有八人,加入廣東書協的有六人。
本會能夠在短期內發展壯大,而且成績不俗,與會長李智廣、顧問李紀欣醫生是分不開的,李會長對本會的貢獻,除不斷作出經濟支持外,還身先士卒,親自投身本會,和會友一道切磋,學習,雅集及各項活動,他為人謙恭,處事練達,而且富有包容,不但這樣,還對詩、書、聯方面,有一定的水準,更有學習心德,在本會同仁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李醫生是一位德才兼備的人,他學養豐富,溫文爾雅,當他發現我們會在講座時條件不好,立即捐資購買器材,現在講座時用的大屏幕、攝影器材等都是他一手購置,每次出版報刊,他都通過自身觀察和體會,寫出很有份量的、富有啟廸性的學術文章,不但對本會有示範作用,對社會亦有一定震撼力。在兩位核心人物的影響下,先後得到了何幼惠、李國明、梁啟明、鄭浩明、陳更新、黃惠貞等一班社會賢達支持,這是本會引以為榮,值得驕傲的地方。
同時,值得我們自豪的,我們擁有眾多的如招明、鄭慧琛、徐德馨、黃惠貞、楊煥好、李佩霞等很有文化分量的女才人,擁有如姜趙玉蓮、高嘉玲等高學歷,亦有一定文化素養的女博士及碩士生,擁有如蔡禦寇、劉桂嫺、袁勗志、盧榮坤,李清緒等老一輩的知識全面而富有進取心的精英,亦有如譚傑強、吳國軒等後生可畏的才子,小譚已經是理工大學之碩士,他是一間學校的教導主任,在百忙中亦不忘積極參加本會各項活動,吳國軒先生年少多才,他除了書法有水平,詩詞寫得很出色,已數次獲得全港詩詞比賽獎項。還有一個較年輕的務實派,就是林子博先生,雖然他教務十分繁重,不能經常參與活動,他都積極寫詩文,參與他力所能的工作。
在這段較短的時間內,本會確實體現自己的特色拓展,會員們亦通過學習,努力爭取,努力體現自己的自身價值,譬如鍾子美、許昭華先生,他們作為一位有學歷、有造詣的文人,深感書法方面的薄弱,近來努力學習書法,由一字造起,積極臨帖,梁琰柱先生雖然詩詞聯寫得好,但在初時,書法寫來較呆板,但最近通過努力,覺得會友麥錦超先生的隸書很靈動,於是主動請益,互相切磋學習,結果寫得十分靈動,鄭慧琛、李佩霞女士、蔡惠娥女士雖然書法水準高,但詩詞知識薄弱,最近利用自己的書法悟性,克苦學習,留心本會每次講座,主動向招明、楊煥好,劉桂嫺等學習,最近她們的詩詞聯有很大進步,鍾清文先生是一位出色的攝影家,陳更生先生、陳琛先生書法水準高,他們縱然年紀大一些,亦下決心彌補不足,最近也積極學習詩聯,寫出像樣的七律見報,蘇小龍先生,黃約翰先生,雖然他們寫的詩詞還不能達到見報的水準,但他們平日也不甘後人,力求成為一個學術全面的人才。另外,阮志衡、阮麗儀兄妹,雖然在書法上有扎實的根基,為人處事十分低調,最近進入了詩書聯學會的文化大家庭,他們除了每次參與本會活動和學習外,亦參與社會的文化活動,特別是每次區域比賽,阮志衡先生也創出很好的成績,數次與楊煥好女士並列冠亞軍,為本會增添光彩。
通過本會拓展和會員的進步,明確地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大凡學習,不怕你水平低,最怕不去學習,如果對待每一個文化項目,祇要不自暴自棄,積極進取,到頭來,皇天不負有心人,精誠自然能開金石。通過這段時期,體現了本會上上下下,形成一股良好的學習風氣,我們有理由預計著,假如這股風氣繼續持續下去。今後定能發展得更快更好!
另外,在本會發展學術業務的同時,湧現出很多積極為會做好工作,不計較個人作息時間的會友,如劉紹棠,楊煥好、招明,鄭慧琛、李佩霞、王覺亮、鍾清文、陳創樂、蔡禦寇、李清緒、麥錦超等,在每次運作中,祇要時間允許,就不計較個人作息時間,主動參與會務工作。特別是劉紹棠秘書,他是盡職盡責的,每次本會推行各項工作,都不辭勞累,主動去落實完成,有很多政策性的繁雜工作,他知道鄭慧琛小姐出身公務員,主動與鄭小姐一道,共同將工作做好!還有楊煥好女士,雖然她身在大企業的寫字樓工作,卻能經常抽時間完成本會繁重的打字任務,每次洋洋萬言的學報文字,以及所有文件,都由她打字,更難得的是,她工於詩詞對聯,有文化修養,在打字期間,發現任何章段及文字出差錯,那一句文句平仄,對偶不協調,她都精細地檢視出來,每通過她打的字,即使再校對,也甚少偏差,作為一位普通會員,她為大家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在長達兩年的工作和發展中,會友們除了互相配合工作,還從民主集中之下體現了團結,我們認為,任何一個藝術團體,會友之間,特別是執委之間,失去團結,拋離民主集中,是辦不成事的,有些團體,在出現兩種不同理念,不同做法的前提下,互不出聲,私底下互相傾軋,勾心鬥角,長期冷戰,這是很不理智的,我們會,就力求克服這種現象,這裡我得舉一兩個例子,比如這次會訊設計,為了讓本會慳些金錢,我選擇了較便宜的人員設計,而設計者,偏偏又是我的好朋友,在徵得各執委贊成後交付此人設計,頭兩稿,大家沒有意見,而最後一次討論,陳創樂先生開誠布公地說明,辦一份報刊,不但要注意價錢平,應該將質量放在第一位,我認為這一位設計者不合格,建議讓原來設計者進行,這個觀點得到蔡禦寇先生認同。恰好原來設計者,又是創樂兄的好朋友,──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弄不好會產生互相猜忌,但是,我們幾個執委充分發揚了開誠布公的民主精神,最後一致認同創樂兄的看法,寧可補回我介紹的設計者若干費用,也恢復交回創樂兄的朋友設計,結果,最後,辦報進程在一派團結,愉悅,友愛的氣氛中順利完成。
同時,因為上次展覽的創作內容,執委會曾進行一次善意的爭議,有執委提出,寫自己的創作詩詞沒意義,主張仍然寫古今詩詞,但也有人堅持全部創作內容,在互相爭論不下的同時,考慮到本會作為詩、書聯三合體,有別於其他單純書法團體的單一形式,更希望能通過自創,加強鍛鍊機會。於是,由個別主要執委一搥定音拍板,一定要書寫自身的東西,另外,在會員與會員之間,堅持口心合一,比如,一些人有點脾氣,但他能堅持實話實講,縱然有矛盾,也擺到桌面上講,這總比藏在心裡,有意見就背裏講好得多,當然,我們不主張有火氣,但應堅持直話直說,有話當面說。
通過這兩件事,說明民主集中,缺一不可,祇要我們堅持實話實說,做到一心為會,有事不藏於心內,民主和集中兩種武器,是有助於團體的。
作為本會的開拓過程,有不少工作要我們去做,亦發現本會有不少應克服的地方。比如,作為一個藝術團體,不能達到藝術水平統一,個別後進,或者缺乏多樣特長者,在所難免。在這裡,我本人要作出鄭重的檢討,我知道自己,在扶持後進者的工作做得不夠仔細,不採取靈巧的方法輔導一些後進者,甚至率直得令人反感,這是我今後值得注意的地方。
其次,本會以聯誼為基礎,以加強學習,為弘揚中華文化為依歸的創會宗旨,未能充分體現,雖然我們每次雅集,都有藝術講座的項目,先後已由盧榮坤校長、蔡禦寇先生、招明女士、鄭慧琛女士舉行過不同項目的講座、但還遠遠不夠,我們熱切地希望,通過這次大會,每一位會員都能夠提出積極的,有建設性的建議,各抒己見,努力把自己的詩書聯學會辦得更好!
最後,祝願大家在新的里程,在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取得更好的業績,會友與會友之間,更互相攜手,互相團結,減少唳氣,增進祥和,創出更美好的將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24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終於大功告成,這是囊括中國現當代、包括海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在內的重要文獻,不僅展示了中國九十多年來散文詩發展繁榮的軌跡,且為未來《中國散文詩史》的撰寫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辭典》又是前所未有的「首創」。
──許 淇:《展示中國散文詩發展繁榮的軌跡》
◎《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的勝利完成,是文學史上一件盛事,也是中外散文詩作家一件大喜事。這是夏馬先生和香港散文詩學會對中外散文詩事業作出的一大貢獻。這本辭典,將成為作家詩人的珍貴財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資料寶庫和經典文獻,這對中外散文詩事業發展將起到推動作用。
辭典,是作家的朋友,是寫作的助手,是思想的陽光,是人才資源,是文苑萬紫千紅的一片綠葉。
──海 夢:〈在《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首發式暨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三週年慶典大會上的發言〉
◎你們歷經數年用智慧和愛心完成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的文學工程,是可以進入史冊的。她檢閱了浩浩蕩蕩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的強大陣容,驕傲而威武地向世人展示了華文散文詩創作的非凡成果。這本辭典具有不滅的存在價值和影響力。你們富有遠見的魅力是值得我們敬佩、學習的!
──王宗仁:《散文詩的獨特魅力不可替代》
◎用十三年的光陰積澱起來的那些以「香港散文詩」為之冠名的幾十卷雜誌,還有諸多文集、選集,自不待言已經成了世人體察社會人生的精神窗口,而眼下捧在人人手中的這部《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更是為世人走近散文詩研究散文詩品味散文詩的獨特魅力打開了一扉方便之門。所有這一切,都銘記著你們的辛勞,必將往香港的文化史上留下珍重的一筆。
──劉 虔:《今夜,屬於我們的好時光……》
◎《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的出版,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這本幾十萬字的大辭典,是香港文學史中的首創,也為中國文學史填補了一項史料學上的空白。大辭典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它是全球華文世界裡第一部專記散文詩的大辭典,不是嗎?難道誰還能舉出另外的散文詩辭典的例子。所以就散文詩世界而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座空前的里程牌!功德無量!
──施建偉(上海):《為中國文學史填補了史料學上的空白》
◎《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是一部集詩人個人資訊、代表作於一體,時間跨度大,收羅廣泛,既有史料價值又有實用價值的大型工具書。此書2007年初版,在不到三年時間內又啟動並完成擴充近二分之一篇幅的修訂。本人從事編輯工作多年,深知其中甘苦,對於該書主編者及全體與編人員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付出的辛勤勞動,深表感佩。
──鄒岳漢:《祝賀與祝願》
◎2007年初,香港散文詩學會完成了一項重大工程:出版《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這是第一部廣泛彙集海內外華文散文詩作家重要資訊的辭書,它卷帙浩繁,牽涉廣泛,工作量大。它的出版,顯示了香港散文詩學會的實力和水準,受到了文學界的重視與好評。2008年12月,香港散文詩學會向海內外發佈啟事,指出「隨著中國散文詩的繁榮與發展,作家隊伍不斷壯大,新秀不斷湧現,這部辭典,已有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的必要」。決定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重新修訂《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使之成為一部記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資料較為齊全、有一定參考價值的大辭典。這就是今天在這裏舉行首發式的這部《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中外散文詩作家大辭典》的修訂,反映了香港散文詩學會精益求精的責任感,和鍥而不捨的事業心。在當下人心浮躁的情勢下,這種精神尤其顯得難能可貴。
──徐成淼:《銳意進取和恭謹敬業的崇高精神》
◎一座為中外華人散文詩作家立傳的豐碑。我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讚揚《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這部厚重的大書,讚揚香港散文詩學會為此作出的貢獻,是貼切的。因為,目前我們還找不到這項工程的同類建築。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豐碑。其一,它不僅是一部收入海峽兩岸四地,還包括海外其他國家用漢語寫作的華人作家傳記資料難得的工具書;其二,它同時還收入各家的代表性作品,使其具有欣賞價值,成為一部可以放在案頭經常翻閱的書。
──王幅明:《向散文詩致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15:26
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十五週年慶典
1997.6.15——2012.6.15
(附照片68張於後)
2012年4月21日,香港散文詩學會假九龍油麻地花園酒家舉行晚會,慶祝學會成立十五週年。
蒞會社會賢達、文化界同仁有(排名不分先後):
夏馬(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朱祖仁(香港散文詩學會執行會長、著名外科醫生)、盧學永(香港散文詩學會社長、仁利集團主席)、單周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院長)、嚴元浩(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前法律草擬專員)、陶然(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香港文學》刊物主編)、古松(香港律政司前總法庭檢控主任)、黃仲鳴(香港作家協會主席)、張漢明(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會長)、寒山碧(前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委會主席)、林曼叔(香港《文學評論》刊物總編輯)、陳家春(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李紀欣(香港詩書聯學會名譽顧問)、岑寂秋(學會顧問、香港詩書聯學會主席)、黃海德(國立華僑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曾家傑(學會顧問、香港柬華會會長、著名攝影家)、潘亞暾(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國際儒商學會總會創會會長)、羅琅(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江保志(香港著名藥學顧問、香港柬華會副會長)、張高賢(香港著名作家、企業家)、王雙芬(香港著名醫生)、羅光萍(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助理總編輯)、羅政(香港文匯報辦公室副總經理)、王業隆(香港《紀實文學》刊物主編)、石金(香港紀實文學學會副會長)、胡少璋(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監事長)、林燁(香港中華文化總會副總幹事)、曾聰(香港文學促進協會副會長)、陳鼎追(香港知名企業家、作家)、春華(香港《文藝報》總編輯)、鄧錦來(學會顧問、香港柬華會副會長)、黃廣興(學會法律顧問、香港資深律師)、葉聯意(香港華僑華人總會副會長、香港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林德漢(香港著名醫生)、郭紹江(香港著名醫生)、羅運承(香港博士)等近八十人。
主禮嘉賓有:
單周堯教授、嚴元浩專員、陶然先生、古松教授、黃仲鳴主席、盧學永主席。
大會司儀楊慧思。
香港散文詩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鍾子美先生與常務副會長孫重貴先生分段主持大會。
晚會七點鐘開始,由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先生介紹賓客。夏馬會長、朱祖仁執行會長致送紀念品予主禮嘉賓。
接著,由夏馬會長介紹為香港散文詩學會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朱祖仁、盧學永、劉鶴年、黃華四位先生,並由夏馬會長、吳東南總顧問致送紀念品。
[size=+0]最後,夏馬會長介紹了15年來為香港散文詩的發展默默作出貢獻的學會負責人:吳東南(總顧問)、鍾毓材(顧問)、陳茂相(名譽社長)、鍾子美(主編)、[size=+0]天涯(常務副會長)、孫重貴(常務副會長)、文榕(常務副主編)、許昭華(副會長)、鍾少康(副會長)、戴建評(副會長)、廖書蘭(副會長)、華而實(副會長)、[size=+0]楊慧思(副會長)、林耕(副會長)、朱志華(副會長),同時致送紀念品。
晚會上,朱祖仁執行會長代表學會致詞。
[size=+0]朱會長說:“香港散文詩學會在香港回歸前夕成立,今年,迎來了第15個春天。[size=+0]15年,在香港屋簷下,有這麼一群人,與散文詩結下不解之緣。他們肩負著時代的重託,讀者的期望,淡泊名利,不畏艱辛地前進在坎坷的旅途中。15歲,花季年華,願一切喜愛她的文友、讀者們,繼續為發展華文散文詩而努力!”
接著,主禮嘉賓單周堯教授、嚴元浩專員也在會上講話,給予鼓勵,並表示祝賀。
禮畢,賓主合影留念。
宴餐開始,席間有賓主獻出精彩節目助慶。
晚會氣氛熱烈,盛況空前,在歡笑聲與歌聲中進行,直至夜闌始終。
翌日,學會同仁及家屬30人遂作香港一天遊,當天下午慶祝活動圓滿結束。
香港散文詩學會一日遊景點簡介(2012.4.22)
一、屏山文物徑(9:00—14:00)
屏山文物徑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由前港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屏山文物徑為本港首條文物徑,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建議下,經古物古蹟辦事處和建築署古物組數年籌備安排,遂得以開放,供市民參觀遊覽。
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其中一支早於十二世紀時已定居於此。多類瑰麗建築先後興建,不少至今依然屹立,見証過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
屏山文物徑蜿蜒於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間,長約一公里,將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築接連起來,信步可達,使市民只須花半天遊覽時間,便可領略到過往新界的傳統生活面貌。
文物徑沿線的獨特古蹟包括聚星樓(香港唯一的古塔)、鄧氏宗祠(本港最大的祠堂)、上璋圍(一古圍村)、覲廷書室(專為村中子弟準備科舉考試而建)、洪聖宮、楊侯古廟及其他多所傳統建築。
文物徑沿線皆設有路標和石刻印記為參觀者引路。並設置資料板幫助他們明瞭沿途古蹟的背景。
設立屏山文物徑的費用由香港賽馬會及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贊助,工程由建築署古蹟組執行。最重要當然還是屏山鄧族的支持,沒有他們的合作和支持,屏山文物徑這計劃是難以實踐的。
二、南蓮園池、志蓮淨苑(14:00—16:00)
南蓮園池是一座古式園林,卻位處繁囂的城市建設之間,鄰近商場和港鐵站,猶如鬧市中的綠洲。南蓮園池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山、水、林木和建築小品的建設和佈局,均依照唐代(西元618-906年)法度,莊重樸實,古意盎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靜態遊憩公園。園內展出中國木結構建築藝術、雅石展、盆景及主題展覽、並設有素食館及茶室。 志蓮淨苑是一座仿照唐代藝術風格設計的木構建築群,佈局層次分明,順循地勢,將主體與單體建築沿中軸線作主次分佈,配置對稱平衡,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和馨香撲鼻的荷花公園。
附:
香港散文詩學會1997年6月15日在香港主權回歸前成立,翌年即出版了上下兩卷《香港散文詩選》。2000年12月舉辦兩岸三地香港散文詩研討會後出版“論文集”。隨後,該會分別於2002年、2004年推出兩輯共13本散文詩自選集,除此又編選出版了《中外華文散文詩選集》等多部集子。2007年11月出版《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填補了中國文學史料學的一項空白。2009年4月再出版《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大辭典》(修訂本),使之成為一部記錄中外華文散文詩作家資料更為齊全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大辭典,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不僅是一部收入海峽兩岸四地、海外華人作家傳記資料難得的工具書,同時還是一部作品集,收入各家的代表性作品,使其具有查閱和欣賞的雙重價值。
《香港散文詩報》創辦於2001年10月,第11期開始,改版為《香港散文詩季刊》,至今已出版了41期。
香港散文詩學會同仁自籌經費,群策群力,文事活動頻繁,作為忠實的文化使者,正如創會會長夏馬所說“櫛風沐雨十五載,小花香如故。”
香港散文詩學會慶祝成立十五週年
2012年04月23日 17:01 稿件来源:香港新聞網
香港新聞網4月23日電:日前,香港散文詩學會假九龍油麻地花園酒家舉行晚會,慶祝該學會成立十五週年。
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香港散文詩學會執行會長、著名外科醫生朱祖仁、香港散文詩學會社長、仁利集團主席盧學永、香港大學中文學院院長單周堯、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香港文學》主編陶然、香港律政司前總法庭檢控主任古松、香港作家協會主席黃仲鳴等近百名嘉賓與會。
晚會七點鐘開始,由香港散文詩學會會長夏馬先生介紹該學會的成長歷程。並致送紀念品予主禮嘉賓。宴餐開始,席間有賓主獻出精彩節目助慶。
晚會氣氛熱烈,在歡聲笑語中結束。
香港散文詩學會成立於1997年,是香港唯一以發展散文詩創作為宗旨的註冊文學團體。散文詩學會成員遍佈海外,為推動散文詩而努力,工作包括出版刊物、叢書、辭典、舉辦研討會等,學會曾於2000年由藝發局資助舉行“香港散文詩研討會”。(完)
【編輯:茹萦莹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