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3 23:15
标题: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
读者最喜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一)
   
   
   
   阿成 男,原名王阿成,生于1949年,山东博平人, 。曾当过司机、工厂干部、编辑。著有长篇小说《马尸的冬》、《扭捏》、《咀嚼罪恶》等,中短篇小说集《年关六赋》、《胡天胡地胡骚》等,随笔集《哈尔滨人》、《春风自在扬》、《胡地风流》等,英文版小说集《良娼》,法文版小说集《空坟》等。其中《年关六赋》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良娼》获1991年东北三省优秀作品奖,《东北人,东北人》获1992年黑龙江政府文艺大奖。创作以短篇为主,还有《精神》、《运气》、《赵一曼女士》、《风流慷慨过流年》等多篇小说。现在哈尔滨《小说林》编辑部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阿城 男,姓钟。生于1949年清明节。十二三岁就遍览曹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到山西农村插队,此时开始习画。为到草原写生,转往内蒙,而后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在云南与著名画家范曾结识,两个人越过“代沟”成为莫逆之交。“文革”后,经范曾推荐,《世界图书》编辑部破格录用,重返北京。1979年后,曾协助父亲钟惦棐撰写《电影美学》。从马克思《资本论》、黑格尔《美学》到中国的《易经》、儒学、道家、禅宗,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在与父亲的切磋研讨、耳濡目染中,博古通今,为此后创作风格的形成进一步奠定基础。
   阿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表,便震惊了文坛,先后获1984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
   阿来 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从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八十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著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现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
   艾青 男,原名蒋海澄,生于1910年 3月27日,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二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1935年10月,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品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共产党。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作,写有《布谷》等诗。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他的诗歌风格。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附艾青小传)
   艾芜 男,原名汤道耕,四川新繁人。1921年秋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因不满守旧的学校教育和反抗包办婚姻,弃学远行,在我国西南边境和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漂泊,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第一篇小说《人生哲学的一课》和当时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作品就以这几年的见闻感受为题材。
   
   1931年回国后定居上海,开始创作生活。除了《南行记》,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散文。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写完了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协会重庆分会会刊《半月文艺》计60期。1946年到陶行知担任校长的社会大学任教。1947年夏,国民党在重庆大捕民主人士,逃到上海。这个时期作品有长篇小说《山野》。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1957年有长篇小说《百炼成钢》等。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61年又到云南旧地重游,完成了《南行记续篇》。解放后曾任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
   他一生著述颇丰。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1946、《故乡》1947、《山野》1948、《百炼成钢》1958、《春天的雾》1985、《风波》1987;中篇小说《我的青年时代》1948、《乡愁》1948、《一个女人的悲剧》1949、《我的幼年时代》1981; 短篇小说集《山中牧歌》1934、《南国之夜》1935、《南行记》1935、《夜景》1936、《芭蕉谷》1937、《海岛上》1939、《逃荒》1939、《萌芽》1939、《缅甸小景》1943、《荒地》1942、《黄昏》1942、《冬夜》1943、《爱》1943、《秋收》1944、《锻炼》1945、《童年故事》1945、《我的旅伴》1946、《艾芜创作集》(原名《冬夜》)1947、《烟雾》1948、《艾芜短篇小说集》1953、《新的家》1958、《夜归》1958、《艾芜中篇小说集》1958、《南行记续篇》1964、《艾芜短篇小说选》1978、《艾芜小说选》1981、《南行记新篇》1983、《艾芜儿童文学作品选》1983; 散文评论集《漂泊杂记》1935、《杂草集》1941、《欧行记》1959、《初春时节》1958、《艾芜近作》1981、《浪花集》1959; 文艺理论《文学手册》1941、《谈小说创作》1984;报告文学《幸福的矿工们》1955等。
   巴金 男,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生于1904年。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创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抗战爆发后,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很有艺术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解放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北岛 男,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八十年代末移居国外。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诗歌创作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毕淑敏 女,1952年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二百多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该作被誉为“新体验小说”代表作,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冰心 女,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广泛接触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战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独特风格。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还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其作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附冰心:大海的女儿)
   曹禺 (1910一1996)男,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和戏剧,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深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及莎士比亚、契诃夫等人剧作所吸引,同时也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1933年大学毕业后,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恶社会,曾获《大公报》文艺奖。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1936年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他唯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编剧等职。著有《全民总动员》(合写)、《正在想》、《蜕变》、《镀金》等剧本,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还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946年赴美国讲学,翌年初回国,任上海文华影业公司编导,发表剧本《桥》,写了电影剧本《艳阳天》,由他导演摄成影片上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广泛参加国内外多种社会和文化交流活动,曾赴各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创作话剧《明朗的天》(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一等奖)、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禺选集》、《曹禺论创作》、《曹禺戏剧集》等。他的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国文字出版。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二)
   
   
   
   陈染 女,1962年生于北京。幼年学习音乐。18岁兴趣转向文学。23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半的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作家出版社做编辑。曾在澳洲墨尔本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旅居生活和讲学。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小说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独语人》、《在禁中守望》、《潜性逸事》、《站在无人的风口》,以及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和散文集《断片残简》等。她的小说在英、美、德、日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均有出版和评介。根据她的小说《与往事干杯》改编的同名电影,被选为国际妇女大会参展电影。《陈染文集》1-4卷于1996年8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陈忠实 男,1942年出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五卷。《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现在陕西省作协任职,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谌容 女,1936年生于汉口,祖籍四川。幼年曾在成都、北京、重庆上学。1951年参加工作,1954年上大学,毕业后当过俄文翻译、音乐编辑和中学教员。1979年以后发表中篇小说《永远是春天》、《人到中年》、《真真假假》、《太子村的秘密》、《散淡的人》、《送上一束夜来香》、《懒得离婚》等。《人到中年》和《太子村的秘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到中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在国内外反响强烈,获誉极高。另著有长篇小说《人到老年》等。
   程乃珊 女,1946年生于上海,1949年随父母去香港。小学五年级时重返上海继续求学。1964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教育学院英文专修科,毕业后在上海一所中学任英语教师十几年。1991年移民至香港。1979年发表处女作《妈妈教唱的歌》。除创作小说散文外,还翻译了多部小说。著有长篇纪实小说《上海生死记》,中篇小说《女儿经》、《供春变色壶》等。多部小说被译成世界语、日语、英语、法语等文字出版。
   池莉 女,1957年出生。曾做过知青,乡村小学教师,毕业于冶金医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长篇小说《来来往往》、《小姐你早》,散文集《老武汉》、《怎么爱你也不够》等。作品有英、法、德、日等译本。其中《烦恼人生》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你以为你是谁》、《来来往往》、《有了快感你就喊》、《生活秀》、《看麦娘》及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一夜盛开如玫瑰》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因《来来往往》被改编为电视剧而红遍国内。曾在《芳草》杂志社作编辑,现为湖北武汉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迟子建 女,1964年生于黑龙江最北方的小村“北极”,曾在大兴安岭师专学习,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热鸟》、《满洲国》,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白雪的墓园》、《白银那》、《逝川》、《朋友们来看雪吧》、《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影记》、《女人的手》及《迟子建文集》(四卷)等。短篇小说《亲亲土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从维熙 男,笔名碧征、从缨。1933年生于河北玉田县代官屯。195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作品,受到孙犁和屠格涅夫作品很深的影响。十九岁开始发表散文、小说和诗歌。1953年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54年任《北京日报》文艺编辑、记者。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开始了长达21年的苦难生活。1979年平反后回京,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等职。著有小说散文集《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小说集《驿路折花》,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曾获全国第一、二、四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第十个弹孔》(改编成电影,获文化部1980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杜鹃》、《泥泞》、《遗落在海滩的脚印》、《伞》、《燃烧的记忆》、《鹿回头》,纪实文学代表作有《走向混沌》。长篇小说《南河春晓》、《北国草》、《断桥》、《鹿回头》、《裸雪》,以及《从维熙小说选》、《从维熙中篇小说集》、《从维熙文集》等。
   他以丰硕的创作成就被编入《世界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从维熙作品题材多样,视野开阔,取材于农村新生活的作品,格调清新隽永。他所开拓的“大墙文学”作品,笔墨震撼人心,格调冷峻沉郁。
   达理 系马大京、陈愉庆夫妇共用的笔名。
   马大京,男,山东荣城人。1947年四月生于南京。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辽宁省师范大学学报、图书馆员,1980年调入大连市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
   陈愉庆,女,浙江奉化人。1947年七月生于上海。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大连市建委宣传干事、《海燕》杂志小说编辑。1980年调入大连市文联任专业作家。曾为中国作协理事。
   达理自1978年底开始创作,已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电影、电视、话剧剧本数百万字。其中《路障》、《除夕夜》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卖海蛎子的女人》、《无声的雨丝》、《“亚细亚”的故事》、《山顶有一片红云》、《眩惑》、《让我们荡起双浆》、《姑娘望着我》、《广厦》等分获省、市及各地文学期刊作品奖。话剧《仲夏的早晨》获辽宁省政府1980年戏剧创作一等奖。《爸爸,我一定回来》获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
   邓刚 男,1945年七月生于辽宁大连市,祖籍山东牟平。13岁时父亲突然因“历史问题”进了劳改队,只好辍学进工厂干童工,先后干过钳工、焊工和质量检验员,著有本行专业技术书《气焊工具常见故障及检修》一部。因为生活十分困难,故常潜进海底暗焦捕捞海货糊口,无意中积累了一些奇特的创作素材。从小爱好文学,看书成瘾。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大读特读,自小到大从未间断,为此渐生写作之心。1979年在《海燕》四期发表第一篇小说《心里的鲜花》。1984年考入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学习,1986年毕业。著有长篇小说《白海参》、《曲里拐弯的故事》,中短篇小说集《迷人的海》、《龙兵过》等。《陈痛》、《迷人的海》、《龙兵过》分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邓友梅 男,笔名右枚、方文等。原籍山东平原县,1931年生于天津。少时上过四年小学,喜读书。1942年参加八路军,当交通员。翌年被精简,后被招工者骗往日本做苦工。1945年回国再度入伍,在新四军做通讯员、文工团员和见习记者,自学文化开始写作。1949年转业,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市文联创作员。1952年入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结业后深入基层生活。1956年发表成名作《在悬崖上》。1957年被打成右派,生活坎坷,结识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物。1976年重返文坛,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
   他的小说创作浸润着时代的风雨,着力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注重风俗画的描绘,文风刚健、明朗、醇郁。著有《我们的军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话说陶然亭》(获1979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寻访“画儿韩”》、《追赶队伍的女兵们》(获1979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那五》(获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烟壶》(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四海居”轶话》等一组体现独特风味和美学追求的民俗小说,为人所赞赏。还著有长篇小说《凉山月》、《邓友梅短篇小说选》、中短篇小说集《京城内外》、中篇小说集《烟壶》、中篇小说《“猎户星座”行动》、散文集《樱花·孔雀·葡萄》等。
   他曾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派代表人物,主要成就表现在对老北京民俗的描写上,与陆文夫一北一南并为以小说写城市民俗的名家。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三)
   
   
   
   丁玲 (1904-1986)女,原名蒋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思潮影响。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引起了文坛热烈反响。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这时期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就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逃离南京转赴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写成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文艺界多种重要领导职务,并在繁忙工作之余,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评论文章。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出访欧美诸国。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附丁玲小传)
   范小青 女,1955年生于上海松江,三岁时迁往江苏苏州。1969年底随父母下放到苏州吴江县农村,三年后回县城。1974年高中毕业插队务农,1977年考入江苏师院(现苏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底毕业留校任教,1985年四月调入江苏省作协从事专业创作,1985年加入中国作协。198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擅于写小巷间的人情琐事,颇具人情味道。著有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个体部落记事》、《采连浜苦情录》、《锦帆桥人家》、《天砚》、《老岸》,中短篇小说《豆粉园》、《平安夜》、《鹰扬巷》等。
   方方 女,原名汪芳,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同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大蓬车”上》。其作《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著有短篇小说《十八岁进行曲》、《纸婚年》;中篇小说《桃花灿烂》、《埋伏》、《过程》、《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等。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新写实小说”作者的身份被读者周知。现在湖北省作家协会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冯德英 男,山东牟平(今乳山)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都投身于人民革命斗争。少时读了五年小学,当过儿童团长,深受战争年代斗争生活的熏陶和教育。1949年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机会在几年间读了大量中外文艺作品和文化读物。1954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苦菜花》,经两年多刻苦写完,出版后被译成日、俄、英等文本。曾任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后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泉城》主编等职。还出版长篇小说《迎春花》、《山菊花》(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首届优秀长篇小说奖),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冯德英的“三花”长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胶东半岛人民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情节起伏跌宕,语言清新流畅,性格描写细腻生动,具有抒情乡土的特征。
   冯骥才 男,原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电影文学剧本《神灯》,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格非 男,原名刘勇,1964年出生,江苏丹徒县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访问过德国、瑞典、日本等国。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鸟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灵”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成为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引以为例的一部。著有《格非文集》(三卷)、《小说叙事面面观》等。
   顾城 (1956—1993)男,北京人。雷米,顾城的妻子,诗人。顾城七十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
   他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在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郭沫若 (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七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浩然 男,原名梁金广,笔名白雪、盘山。祖籍河北宝坻,1932年生于唐山赵各庄煤矿。少时读了三年小学。1949年起从事青年团工作。1954年起任《河北日报》记者、北京俄文《友好报》记者、《红旗》杂志社编辑。1964年到北京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后任作协北京分会主席。浩然于1956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苹果要熟了》、《珍珠》、《蜜月》、《杏花雨》、《老支书的传闻》,短篇选集《彩霞集》,散文集《北京街头》。1965年出版长篇小说《艳阳天》,被改编摄制成同名电影。1972年出版长篇小说《金光大道》。1974年发表宣扬“文革”思想的中篇小说《西沙儿女》和《百花川》。粉碎“四人帮”后,有短篇集《花朵集》、《姑娘大了要出嫁》、《高高的黄花岭》,长篇小说《山水情》(又名《男婚女嫁》)、《苍生》(获1990年中国大众文学学会颁发的中国大众文学特等奖,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播出),以及《浩然选集》等。他还出版了多种儿童文学集。
   浩然是生活在农民中间、为农民写作的作家,作品充满了民间文化的泥土气息。
   韩少功 男,原籍湖南。八十年代中期曾在国内的文化寻根思潮中挑起大旗,写下《文学的根》著名文论与《爸爸爸》表现楚文化、被视为寻根小说代表作的中篇,九十年代又因《马桥词典》一书在文坛掀起风波。目前在海南主持《天涯》杂志,它被视为比《读书》更具潜力的新兴刊物。总体看他的作品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认识,也颇有可读性。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四)
   
   
   
   何立伟 男,1954年出生,湖南省长沙人。197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做过工人、教员、文联干部。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在此之前,曾经从事诗歌创作,所以后来的小说诗意较浓。短篇小说有《石匠留下的歌》、《小城无故事》、《小站》、《萧萧落叶》、《搬家》、《滋味》、《白色鸟》、《花非花》等。《白色鸟》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集有《小城无故事》、《白色鸟》、《小站》等。现为长沙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何申 男,本名何兴身,1951年生于天津。1969年到承德山区插队,1973年入河北大学中文系学习。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荣获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称号。著有长篇小说《梨花湾的女人》、《多彩的乡村》,中篇小说集《七品县令和办公室主任》、《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等。曾获1993年度庄重文文学奖。现在承德日报社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何其芳 (1912.2.5—1977.7.24)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料,曾发表新诗。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京、沪的《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其诗收入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文体,因而获1936年《大公报》文艺奖金。193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执教。在现实影响下创作出《还乡杂记》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和成都任教员,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成都,让我把你摇醒》等诗文。1938年与沙丁、卞之琳一起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这期间有诗集《夜歌》,散文集《星火集》。1944年后两次被派往重庆,进行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写下不少散文、杂文和评论文章。1948年调中央马列学院。从1953年起,长期领导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致力于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组织工作,论著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洪峰 男,姓赵,1957年11月生于吉林省通榆县。197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到白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
   1984年底,调到长春市,在《作家》杂志社做编辑。1988年到北京,就读鲁迅文学院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创作学硕士研究生班,1991年毕业。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著有《生命之流》、《湮没》、《瀚海》、《极地之侧》、《走出与返回》等中短篇小说。《和平年代》等长篇小说。1988年出版小说集《瀚海》,被列入作家出版社的“文学新星丛书”。
   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创作追随马原等人的风格,被视为实验小说的一部分。
   霍达 女,北京人,回族。1945年11月26日出生。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理事。
   《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鹊桥仙》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电视剧奖,《我不是猎人》获首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最高奖,《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题材文学一等奖,《小巷匹夫》获火凤凰报告文学奖。有《霍达电影剧本选》,中短篇小说集《红尘》、《魂归何处》等多种体裁文学作品约五百多万字。作品有英、法、阿拉伯等多种文字译本及港、台出版的中文繁体字版。
   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其生平及成就载入《中华古今女杰谱》、英国剑桥版《世界名人录》等大型辞书。
   贾平凹 男,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晚唱》、《野火集》、《山地笔记》、《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天狗》、《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妊娠》、《浮躁》、《废都》、《白夜》、《怀念狼》,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商州杂录》、《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爱的踪迹》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腊月·正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浮躁》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长篇小说《废都》1997年获得法国女评委外国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韩文版及港台版本。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早期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后期则开始向空灵的意韵发展,并且探讨都市中人的生存状态,以《废都》为代表的后一种创作似乎并不成功。
   蒋子龙 男,1941年生于河北沧县农村。1958年起在天津重型机械厂当工人,1960年入伍,1965年复员回厂,任过生产组长、厂长办公室秘书、车间总支副书记和代理主任等职。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6年以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引起社会强烈反响。1979年发表《乔厂长上任记》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同年加入中国作协。此后发表了不少深受国内外注目的中短篇小说。其中《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等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阴错阳差》、《收审记》获《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还有长篇小说《蛇神》等。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天津市作协主席、《天津文学》主编。
   金庸 男,本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1955年,查良镛偶试身手,写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金庸作为一个“神话”由此诞生。查良镛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香港第一健行”。香港市民喜欢看他的社评,连国共两党政要、美国国务院也剪辑他的社评,作为资料加以研究参考。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
   他著有十四部武侠小说:《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碧血剑》、《倚天屠龙记》、《鸳鸯刀》。
   老舍 (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八百万字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李国文 男,原籍江苏盐城县,1930年 8月24日生于上海。1947年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理论编剧专业,1949年投奔革命到北京,进华北革命大学学习。1950年至1953年间先后任天津铁路文工团和入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文工团创作组织。1954年到中国铁路总工会宣传部任文艺编辑。1957年 7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引起一定反响。不久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此后长期搁笔。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重新提笔写作,发表了《车到分水岭》、《空谷幽兰》等有影响的短篇小说。1978年调到中国铁路文工团任创作员。发表在1980年 3月号《人民文学》上的《月蚀》,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危楼纪事》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6年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小说选刊》主编,至1989年底该刊停刊。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五)
   
   
   
   李锐 男,1950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赴山西吕梁山区底家河村插队落户,1975年分配到临汾钢铁公司做劳力工,1977年调入《汾水》编辑部。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曾获“山西文学优秀小说奖”、“赵树理文学奖”。他的《厚土》在文艺界和读者中反响强烈。曾任《山西文学》副主编。
   梁晓声 男,原籍山东荣城县。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1966年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1968年插队北大荒,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报导员。1974年被团木材加工厂推荐到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1977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辑,1979年九月于《新港》杂志发表第一篇小说。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年轮》、《浮城》等。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记》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
   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meihaodehuiyi.unjs.com/">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 老师笔记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中国作家》(http://www.unjs.com)。 ◆分享好文◆
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其作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
   梁羽生 男,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语言优美文字华丽,《狂狭天娇魔女》是其优秀作品之一。在文中大量运用古诗词,使文章显的深厚隽永,独树一帜。著有《龙虎斗京华》、《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萍踪侠影录》、《冰魄寒光剑》、《联剑风云录》、《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风雷震九洲》、《散花女侠》、《侠骨丹心》、《飞凤潜龙》、《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广陵剑》、《剑网尘丝》、《武当一剑》、《武林天骄》、《武林三绝》、《草莽龙蛇传》、《塞外奇侠传》、《白发魔女传》、《冰川天女传》、《还剑奇情录》、《女帝奇英传》、《云海玉弓缘》、《冰川洗剑录》、《慧剑心魔》、《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绝塞传烽录》、《幻剑灵旗》等。
   刘恒 男,1954年生于北京。15岁入伍,1975年复员,当过工人。1977年发表处女作《小石磨》,1979年调《北京文学》任编辑。因发表风格独特的《狗日的粮食》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引起文坛关注。此后,发表《狼窝》、《力气》、《白涡》、《虚证》、《四条汉子》、《教育诗》、《东南西北风》、《逍遥颂》等中长篇小说。部分小说被译成英、法、日、韩、丹麦等文字。已有五卷本《刘恒文集》问世。
   一些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并在内地或海外获奖,如《伏羲伏羲》(片名叫《菊豆》,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李保田主演)、《黑的雪》(片名叫《本命年》,由郑洞天执导,姜文主演)以及长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电影由笑星冯巩主演),尤其后者颇为观众所关注。但从作品的质量上看,后者明显不如他以前的中短篇有力度。
   刘心武 男,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生于1942年,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 519长镜头》,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八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刘绍棠 (1936-1997)男,河北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务。著有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长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散文短论集《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刘索拉 女,一位曾经被视为中国真正“现代派”的作家。祖籍陕西志丹,1955年生于北京。作曲家、小说家、人声表演艺术家。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曾为电影作过插曲,出过盒带,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1985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随后发表中篇小说《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著有小说集《你别无选择》、《混沌加哩楞》等。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刘索拉小说被看成是我国新时期“先锋派小说”的首批作品。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中国八十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
   1988年后旅居英国,目前定居纽约。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唱片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界。主要音乐作品有《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六月雪》等。
   刘震云 男,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73年入伍,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员,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农民日报》任记者。1982年开始创作,已相继发表《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等中短篇小说,作品多次获各种文学奖。中国作协会员。八十年代中期曾与池莉、方方等一同作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引起全国性反响,中篇小说《一地鸡毛》更因改编为电视剧而受人瞩目。其作品大多围绕权力与人性的关系展开,“故乡系列”历史小说则颇受圈内人嘉许。
   刘兆林 男,1949年出生,黑龙江巴彦县人,父亲是教师。1968年高中毕业入伍,当过炮兵战士、侦察班长,后提干当团政治处新闻干事,后选调到吉林省军区宣传处当文化干事,1977年调沈阳军区文化部抓部队业余文学创作,1979年转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84年考入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学习,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黄豆生北国》、《爱情线》、《新兵老贺尝到的滋味》、《爸爸啊、爸爸》、《雪国热闹镇》(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中短篇小说。
   鲁迅 (1881.9.25—1936.10.19)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医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活动,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五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八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一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1927年到1936年,创作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大部分作品和大量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勤奋工作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亲自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药》、《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六)
   
   
   
   鲁彦周 男,1928年生于安徽巢县。1948年参加革命,1950年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在作协安徽分会任职。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剧本。其中《找红军》获儿童文学奖;《归来》获全国剧本一等奖;《天云山传奇》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改编的同名电影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和文汇最佳编剧奖。
   路遥 男,1949年出生,1993年去世。陕西清涧人。代表作有《人生》(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与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读者中,他的影响很大,这与他创作的城乡交叉地带题材及个人奋斗的故事有关。特别着重表现年轻人生活,通过他们爱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他的作品以传统价值观念及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单线索,重故事,情节上又带有较强的浪漫主义因素——可以从他两部代表作的结尾上看出来。
   陆文夫 (1928—2005.7.9)男,生于江苏泰兴县。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翌年随军渡江到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工业组长等。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巷深处》。1957年调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因参加筹办《探索者》刊物,被打成“反党集团”成员,长期下放到工厂、农村劳动。粉碎“四人帮”后平反。1978年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第六届名誉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饮誉文坛的《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分获1978年、1980年、1983年、1987—198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美食家》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已出版了小说集《荣誉》、《二遇周泰》、《小巷深处》、《特别法庭》、《小巷人物志》、《围墙》、《陆文夫中篇小说选》、《美食家》,长篇小说《人之窝》,文论集《小说门外谈》等。
   陆文夫作品主题积极、思想深邃、艺术精湛、特色鲜明,以清隽秀逸、含蓄幽深、淳朴自然的艺术风格,描绘了浓郁的姑苏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马原 男,1953年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农民、钳工。1982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西藏,任记者、编辑。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中篇小说《冈底斯的诱惑》、《虚构》、《西海的无帆船》等。曾是先锋派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附马原小传)
   茅盾 (1896—1981)男,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地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由母亲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宣传部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后,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七十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八十年代现代派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而缴纳昂贵的“学费”。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附茅盾的笔名)
   莫言 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二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参军,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莫言文集》五卷,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酒国》、《红树林》、《檀香刑》,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牛》,短篇《拇指铐》等。1997年转业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报社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是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例如成名作《红高粱家族》里,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控诉,但在“屎尿横飞”的场景之间,其实正是演义着一段现代革命的历史。故事中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绘成一个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炫丽空间。
   在经历《红高粱》的写作高峰后,继续寻求突破,创作了大量中短篇作品《金发婴儿》、《爆炸》、《欢乐》、《红蝗》、《筑路》、《雨中的河》、《流水》、《弃婴》、《猫事荟萃》、《玫瑰玫瑰香气扑鼻》及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不少小说集如《红耳朵》及《传奇莫言》亦先后在台湾推出。由于童年大部份时间在农村度过,自谓一直深受民间故事或传说影响,故乡高密的一景一物就正是他创作的灵感泉源。小时在乡下流传的鬼怪故事,也成为他许多荒诞小说的材料。《十三步》中出现了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描写一个人的“变身”,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酒国》则以充满浪漫色彩的描写,绘划出一个盛产名酒地方的故事。《红树林》实现了小说题材的时空转换和创作方法的探索更新,是对自己的一大超越。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丰富的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秦牧 男,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19年8月19日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战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是他第一本集子。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机关刊物《再生》编委。建国后,一直在广州工作。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尤以散文著称。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大量作品。仅结集而成的散文集就有10多部。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姐妹篇《语休采英》。
   钱钟书 (1910.11.21—1998.12.19)男,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绦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与此同时,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琼瑶 女,原名陈喆,1938年出生于四川,后随家人来到台湾。琼瑶是言情小说界名家,著述颇丰,很多作品都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在华人读者中享有盛名。(附琼瑶小传)
   茹志鹃 女,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十一岁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侠,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又发表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作品集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还有《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家务事》、《一支古老的歌》等。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七)
   
   
   
   三毛 女,原名陈平,台湾作家,1943年生于四川,祖籍浙江舟山群岛,出身于律师家庭,现已辞世。自幼酷爱文学,青少年时代阅读了许多中外古今名著,为她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著有《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的宝贝》、《倾城》、《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雨季不再来》、《随想》、《谈心》、《温柔的夜》、《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等纪实文学作品,译成十五国文字,畅销全球。
   三毛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当过旁听生,毕业后,到西班牙德里大学修文学。两年后,又转到西德歌德书院,接着又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大学主修陶瓷,翌年又回到台湾。在欧美期间,为了体验人生,赚取生活费用,曾先后当过导游、商店模特儿、图书馆理员等。她用劳动得来的钱游历了东德、波兰、南斯拉夫、捷克、丹麦等国。这段生活经历大大丰富了她的人生体验。
   回台期间,曾先后在文化学院、政工干校任教,这时期她的第一位恋人意外死亡,精神受到沉重创伤,一度悲观失望。后来在一本美国杂志上看到撒哈拉沙漠的介绍,便到那里过流浪生活,与西班牙水师荷西结婚。婚后,写下了富有异国情调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时风靡海内外,名声大震。接着又写了四、五个散文集。1979年,和她一起生活六年的荷西,在业余捕鱼活动中遇难,三毛精神上再一次受到沉重打击。1981年三毛回到台湾,1985年12月远赴美国进修与静养,1986年6月中旬返回台北,7月上旬去西班牙加纳岛处理她在那里的财产。秋天再回台湾后,潜心写作。
   三毛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以清新的文笔和诙谐生动的语言取胜,并以讲故事的手法溶我于作品中,达到雅俗共赏。但作者满足于“我的写作只是我生活的记录”的一般要求,而不追求艺术造诣的完善和提高,这不能不影响到作品概括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沈从文 (1902-1988)男,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结集约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小说集有《蜜柑》、《神巫之爱》、《雨后及其他》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三十年代后,创作显著成熟,主要小说集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史铁生 男,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舒婷 女,原名龚佩瑜,生于1952年6月6日,福建泉州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创作室工作。主要诗集有《双桅船》(获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苏童 男,苏州人。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据说在那里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年,而他的大名却仍旧在这所著名学府被人一再提起。1983年投入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他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中篇小说《妻妾成群》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角逐奥斯卡金像奖,虽结果未尽人意,但中国电影界和文学界都给不大不小地“震”了一下。中国人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知道《妻妾成群》,最后迷恋上了苏童,苏童则从《妻妾成群》再一次出发,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之路。中篇小说《妇女生活》已改编成电视剧。
   孙犁 男,原名孙树勋。生于1913年,2002年7月11日去逝,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著名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四十年代起,出版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嘱咐》、《采蒲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有《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孙犁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铁凝 女,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花山》杂志社任小说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哦,香雪》、《铁凝小说集》、《铁凝文集》,长篇小说《玫瑰门》(获河北省第三届文艺振兴奖)、《无雨之城》,散文集《草戒指》等。其中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小说《孕妇和牛》、《秀色》、《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等获天津《小说月报》百花奖。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步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汪国真 男,祖籍福建厦门市,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中学毕业到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在学校时,喜欢读写诗歌,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后,引起轰动。他的诗集创有新诗以来发行量之最。他的诗集和哲思短语集,连续获得最近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台湾1993年也出版了“汪国真诗文系列”五种,诗集日文版也在同年出版。目前,中国出版的研究和赏析他作品的专著有《年轻的风采——专访汪国真》、《年轻的潇洒——与汪国真对白》、《论汪国真的诗》等16部。他应邀陆续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新民晚报》、《今晚报》等20余家报刊专栏撰稿人。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正大综艺》、《东方之子》等栏目都对他作过介绍。
   汪国真自称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毕业后,分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任《中国文艺年鉴》编辑部副主任。
   王安忆 女,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0年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1986年应邀访美。著有长篇小说《69届毕业生》、《黄河故道》、《流水三十章》、《米妮》、《富萍》、《纪实与虚构》、《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海上繁华梦》、《本次列车终点》、《叔叔的故事》、《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等。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1998年获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协上海分会主席。
   《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鹃,可谓家学渊源。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多以平凡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如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很有女性的细致感。但也嫌有些絮叨。对细节很执着,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
   王蒙 男,河北南皮人,1934年生于北京。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有《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八)
   
   
   
   王朔 男,生于1958年,北京人。母亲是一名医生,父亲是解放军政治学院教员,虽非书香门第,但家境小康,正是北京典型的市民家庭。幼时所住的是一个军区大院儿,孩子们每天所做不过是分伙打仗一类游戏,但那自由的时期给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篇小说《动物凶猛》(改编为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写的就是那时的感受。少年时就读于韶山中学,在学校并非一个顽劣的学生,甚至曾经怀着“匹夫有责”的信念参与了1976年的“四五”事件,虽算不上威武不屈的英雄人物,但也曾为此被关押了三个月。
   1976年夏,高中毕业后到山东参军,像《动物凶猛》中记述的那样,他渴望战争,希望成为英雄。然而在部队他并没有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操舵兵”、卫生员甚至帮厨。1978年在大学恢复招生时,王朔兴起了报考文科的欲望,于是开始练习写作文,期间偶然将习作投往《解放军文艺》,居然中选,这便是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等待》。《等待》是一篇时代印迹很浓并且颇为稚拙的小说,文笔还很学生腔。然而在1978年刚粉碎“四人帮”时,它无疑是清新可喜的,而且它一投中的,也分明显示了王朔创作潜力。
   此后王朔又写过几篇部队题材的作品,反响均不大。其间曾试图经商,但似乎流年不利,不但没赚到钱,倒是体验了许多被骗的心情。这一段致力赚钱的经历,后来被记录在《橡皮人》(改编为电影《大喘气》)和《许爷》等作品中。
   经商不成,无所事事之中他又开始进行创作。商人的视角使他知道什么东西适于出售,于是他挑选了在普通人眼中颇具神秘色彩的“空中小姐”为描写对象,果然在《当代》上一投而中。
   卫慧 被称为“晚生代”、“新新人类”女作家,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做过记者、编辑、电台主持、咖啡店女侍、蹩脚的鼓手、不成功的广告文案。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参加99国际“超市艺术展”。现居上海写作,著有《蝴蝶的尖叫》、《水中的处女》、《像卫慧那样的疯狂》、《欲望手枪》、《上海宝贝》等小说出版。部分作品译介到美国、德国、日本。
   她的文字,辞藻华丽,所渲染的似乎是女性内心与私密生活,却未免令人有做戏的感觉,缺乏真诚。
   闻一多 (1899—1946)男,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三重人格。新诗集《红烛》、《死水》、《太阳吟》、《忆菊》、《发现》、《一句话》都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曾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席慕蓉 女,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台湾知名画家、著名散文家与诗人,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肖复兴 男,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著有《肖复兴自选集》三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作者语:“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谢友鄞 男,1948年生,祖籍湖南长沙,生于浙江鄞县。毕业于辽宁文学院研究生班。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嘶天》,小说集《大山藏不住》,《谢友鄞小说选》等。短篇小说《窖谷》、《马嘶·秋诉》分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在大地行走》获“全国大红鹰杯”一等奖,《老黑鱼号的短暂航程》获第四届全国乌金奖文学一等奖,中篇小说《滋味》获“全国文汇文艺奖”,《闲坐话边地》获建国五十年辽宁优秀文学奖。并获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现为辽宁阜新市文化局创作室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徐坤 女,1965年3月生于沈阳。198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1992年开始小说创作。出版的小说集有《先锋》、《女娲》、《热狗》、《游行》、《遭遇爱情》、《行者妩媚》等,散文集有《坐看云起时》、《亲爱的自己亲爱的你》,专著《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女性写作研究》。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德文出版。人称“女王朔”。出版译著《泰戈尔诗歌的意象》。《厨房》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著有中篇小说《白话》、《沈阳啊沈阳》、《如梦如烟》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阎连科 男,1958年出生,河南嵩县田湖镇人。1978年入伍,1980年发表作品,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著有长篇小说《情感狱》、《坚硬如水》,中篇小说《两程故里》、《横活》、《乡间故事》、《中士还乡》、《寻找土地》、《夏日落》、《和平寓言》等。作品在军内外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文。中国作协会员。
   叶兆言 男,江苏苏州人。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死水》、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叶兆言文集》等。《追月楼》获1987年—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叶兆言的作品具有极好的语感及冷静的分析能力。其老练的笔法令人想起其祖父叶圣陶先生的《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 (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早年试验新式教学。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建国后任出版、教育、文史等部门领导。在许多读者心目中,叶圣陶只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及教育家,事实上,他的小说非常出色,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九)
   
   
   
   余光中 男,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大陆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他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多次来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七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传记有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史册上。
   余华 男,浙江海盐人,1960年生于浙江杭州,后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余华自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接二连三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
   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
   余秋雨 男,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学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赵树理 (1906~1970)男,原名赵树礼,笔名野小、吴戴等。山西沁水人。生于贫农家庭。因家贫,少时即参加农业劳动。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父亲赵和清是生产上的多面手,兼通易卜星象和医术,常带儿子参加农村自乐性团体“八音会”,这使赵树理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疾苦,而且多才多艺。1923年小学毕业后任农村小学教员。1925年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接触新文学。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1929年被山西阎锡山当局逮捕入狱,次年获释。在此前后,卖过字画,当过江湖郎中、差役、录事,教过私塾,饱尝生活的艰辛。1936年任上党乡村师范语文教师。翌年参加山西抗日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和民政工作。1939年起编辑《黄河日报》、《抗战生活》、《中国人》等报刊。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5年后编辑《新大众》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1965年回山西文联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致死。
   赵树理的创作活动始于二十年代末。1930年首次发表了反映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43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稍后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此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中篇小说《邪不压正》,短篇小说《地板》、《福贵》、《田寡妇看瓜》、《登记》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1954年后著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评论等。他的作品已结集为《赵树理文集》和《赵树理文集续编》出版。不少作品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日等20余种文字,产生了国际的影响。他的创作以农村生活斗争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为题材,塑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农民形象。小说情节生动,故事性强,语言质朴风趣,善于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性格,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张承志 男,回族,原籍山东济南市,1948年生于北京。1967年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当牧师,在那里度过了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在蒙古历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果,在小说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
   初作是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和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并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春天》获1983年北京文学奖。《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金牧场》。
   张恨水 男,原名张心远,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祖籍安徽潜山。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沉溺于《西游》、《列国志》一类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
   青年时期是一名报人,并开始创作。自1914年开始使用笔名“恨水”,其名取自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到1919年为止,这时期创作的作品,如《青衫泪》、《南国相思谱》等,以描写痴爱缠绵为内容,消遣意味浓重,均可列入鸳鸯蝴蝶派小说中。
   1924年四月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这部长达九十万言的作品在此后的五十七个月里,风靡北方城市,使他一举成名。1926年,又发表了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氏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将言情、谴责、及武侠成分集于一体的长篇《啼笑因缘》,这部小说至今已有二三十个版本,在发表的当时就因各大电影公司争先要将之拍摄为电影而几成新闻,由它改编成的戏剧和曲艺也不在少数,因《啼笑因缘》而作的续书之多更是民国小说中之最。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戏的人也知道梅兰芳一样。
   1934年,到陕西和甘肃一行,目睹陕甘人非人类的艰苦生活,而大受震动,其后写作风格发生重大变化,士大夫作风渐渐减少,开始描写民间疾苦(如小说《燕归来》)。抗战爆发后,他将很大精力放在写作抗战小说中,其中最受后人重视的是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魍魉世界》(原名《牛马走》)。抗战胜利后,他的一些作品致力于揭露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创作了《五子登科》等小说,但均未产生重大影响。
   1967年初,张恨水在北京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张洁 女,原籍辽宁,1937年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著有《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张抗抗 女,1950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队,后报名支边至黑龙江国营农场,1977年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毕业,加入中国作协黑龙江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1975年完成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外,还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
   张石山 男,1947年出生,山西省孟县人。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山西文学》主编。编辑工作之余,发表小说百万余字。《镢柄韩宝山》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一百单八磴》、《含玉儿》、《老一辈人》、《夫妻之间》、《血泪草台班》等在读者和评论界都较有影响。
   张炜 男,1965年11月出生,原籍山东龙口栖霞。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茹七种》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有《玉米》、《融入野地》、《夜思》等。现已出版《张炜作品选》五卷。现为山东作协专业作家。
   读者最喜爱的100位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十)
   
   
   
   张笑天 男,1939年11月13日生于黑龙江延寿县一个教育世家。祖籍山东昌邑县。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先后当过中学教员、机关干部。在县文化局从事过专业创作。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以小说为主。1973年以后兼搞电影剧本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永宁碑》、《爱的葬礼》、《回来吧,罗兰》等。中篇小说四十多篇,其中《家务清官》、《公开的内参》等引起过较大争论和反响。《前市委书记的白昼和夜晚》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发表过三十余部电影文学剧本。其中《佩剑将军》、《家务清官》、《她从雾中来》、《末代皇后》等受到好评。与人合作的《开国大典》获全国奖。
   1989年评选电影五佳,获建国四十周年宁波杯最佳编剧称号。曾任中国作协吉林分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张贤亮 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12月生于南京。1955年中学毕业至宁夏银川干部文化学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河》杂志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 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创作。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受家庭影响,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中学时代开始广泛接触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作品,并尝试文学创作,曾写作发表了60余首诗歌。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先后发表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先后结集出版中短篇集《灵与肉》、《感情的历程》(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第一部,包括《初吻》、《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三篇)及中篇选集《张贤亮集》。其中《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分获1980年及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绿化树》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张欣 女,祖籍江苏,1954年生于北京。1969年参军,曾任卫生员、护士、文工团创作员,1984年转业。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作家班。中国作协会员,现任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作家,广州市作协副主席。
   1978年开始发表小说,已结集出版小说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初次尝到寂寞》等。中篇小说《投入角色》、《永远的徘徊》获第三、五届十月文学奖,中篇小说《首席》获上海文学奖,中篇小说《绝非偶然》获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二等奖,中篇小说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并于1995年获庄重文学奖。中篇小说《伴你到黎明》、《岁月无敌》等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张一弓 男,1934年12月生于河南开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河南新野县。1950年于开封高中二年级肄业,相继在《河南大众报》、《河南日报》任记者、编辑近三十年,后到登封县基层工作三年。五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因短篇小说《母亲》受批判而辍笔二十年。1980年后重新发表作品,《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儿和她的小嘎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流星在寻找失去的轨迹》获《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黑娃照相》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还著有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1982年加入中国作协,河南省文联专业作家。
   郑义 男,1947年生于重庆,1966年于北京清华附中高中毕业,1968年到山西太行山区插队,六年后去吕梁山区煤矿当工人,1977年考入某大学中文系。197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枫》,即引起人们注意。之后,发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说。著有中篇小说《远村》、《老井》(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大奖,男主角由张艺谋扮演因此获最佳男演员奖)等。
   周克芹 男,1936年9月生于四川简阳县石桥镇,祖辈务农。幼时在镇上福音堂小学读书,1948年入石桥中学读书。1958年毕业于成都农业技术学校后回乡务农、教书。1959年开始发表小说,《勿忘草》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山月不知心里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首届茅盾文学奖。著有《石家兄妹》、《周克芹短篇小说集》、《二丫和落魄秀才》等。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四川分会副主席。
   周立波 (1908—1979)男,原名绍仪。1929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先后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和左翼作家联盟,写作翻译了大量进步作品。1939年到延安,1944年到东北参加土地改革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晚年创作的《湘江一夜》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周梅森 男,1956年生于江苏扬州市。当过矿工、文学编辑。著有中篇小说集《庄严的毁灭》、《深沦的土地》、《国殇》、《大捷》,长篇小说《黑坟》、《神谕》、《重轭》、《沦陷》、《我本英雄》,另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随笔多篇。《军歌》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作品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曾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作协江苏分会专业作家。
   周而复 男,原名周祖式,笔名吴疑、荀寰等。原籍安徽旌德,1914年生于南京。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后创作诗和小说,合编《文学丛报》和《小说家》月刊。1938年大学毕业后在延安、重庆等地作文艺和编辑工作。1946年任新华社特派员赴华北、东北等地采访。同年去香港,主编《北方文丛》、编辑《小说》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他的创作成就在小说方面,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以充沛的激情刻画了白求恩大夫崇高的形象,生动感人。代表作《上海的早晨》以改造民族工商业者为题材,塑造了各具个性的资本家形象,规模宏大,构思严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还著有小说集《春荒》、《高原短曲》、《山谷里的春天》,中篇小说《西流水的孩子们》,长篇小说《燕宿崖》,以抗日为题村的六部系列长篇《长城万里图》,散文报告集《诺尔曼·白求恩断片》、《晋察冀行》,诗集《夜行集》,散文集《歼灭》、《北望楼杂文》、《怀念集》,评论集《新的起点》、《文学的探索》等。
   朱自清 (1898—1948)男,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二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还写过优美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1925年八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1927年创作的《背影》、《荷塘月色》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九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时期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患胃病辞世。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