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言文字网讯 前天晚上10点,家住孝陵卫的四年级小学生朋朋捧着语文课本走到父亲面前,问道:“爸爸,你说,教室里能不能传出雷鸣般的掌声呀?”父亲接过课本一看,原来这是练习题上的一道修改病句题——“教室里传出来雷鸣般的掌声”。斟酌再三,孩子的父亲说:“好像没什么错啊。 ”“是呀,我们老师也说这句话没有错,但参考书上说要改成‘热烈的 掌声’。” 昨天一大早,这位百思不得其解的学生家长拨通了电话,希望与记者一起求证这道题的答案。 这个句子应该没有毛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朋朋所在的南京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找到了他的语文老师赵芳。“这个句子应该没有错。”赵老师拿出教材,翻到第1 14页,指着这一要求修改的语句说,她在讲课时就发现这个句子算不上病句,因为在教材参考书中给出的病句理由是,教室太小,一般不会传出“ 雷鸣般”的掌声,改为“热烈”与教室比较吻合。而实际上,现在学校也不乏大教室,完全可以传出“雷鸣般的掌声”。出于尊重教材,赵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句子并不错,但若在考试时碰到这个改错题,还是按参考答案改为“热烈”为好。可谓“不幸而言中”,在玄武区刚刚组织的测试中,语文试卷上就出现了这道病句题。 对不认为有错而没作改动的学生,究竟该不该得分呢?有的学生就提出,没有错就是没有错,不能因为考试就改变态度。 用雷鸣夸张掌声完全可以 赵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记者拨通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研究专家高朝俊副教授的电话。他认为,严格说来,这个句子不是病句。如果仅仅由于是在教室里,就限定掌声的程度不会达到“雷鸣般”有些牵强。用“雷鸣般”来形容掌声采用的是夸张手法,既是夸张,它强调的是给人的一种感觉,人们感觉到了,不论是从教室还是从会议室,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再说,雷鸣般的响声是无法进行量化的,人数不是衡量的标准。 出题初衷是说明夸张应有度 那么,教材的编著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记者昨天下午采访了该教材的两位主编之一张庆老师。他说,这本教材是1997年编写的,设计出这道修改病句题,其初衷是告诉学生打比方时一定要恰当,在夸张时也要掌握好度。在一间只有三四十名学生的教室里,一般是很难有雷鸣般的掌声的,只有人很多时用雷鸣般才适合,所以建议使用“热烈” 来对应教室。现在有老师和学生提出疑问,应该说有其道理。目前,江苏正在实施课改,预计到2005年,四年级的学生就改用国标版的新教材了,不会再出现这道练习题了。张庆老师坦言,目前仍在沿用的旧教材和当今提倡的教学新理念存在不少的矛盾,老师们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拘泥于课本和参考书。就这道病句而言,老师和学生可以坚持自己的理解。
作者:彭亚平 来源: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