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满足左利儿童的特殊需要
左利儿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有一些特殊的需求,家长和学校应尽可能为左利孩子准备必要的左手用品。西方国家中,家里为左利成员准备适当的左手用具,包括餐具、文具和工具。这[13]显示一个家庭内的互相尊重,也利于子女独立人格的发展。有的学校里也常备有适于左手的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使左利学生和一般学生一样方便使用。特别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手工课为左利孩子配备左手用剪刀已成通例,左手用剪刀也是五金商店的常规商品。
汉字的结构和笔顺都是基于右手方便设计的,左利儿童在学习上有一些特殊需要,家长要予以注意。比如孩子用左手写字,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坐姿及光线。让孩子坐得靠桌子右边一点,使左手有更大的活动空间。纸张向右倾斜约35度,握笔要握在离笔尖2-3厘米处,这样左手不遮挡所写的字,并可防止弄污纸张,写字速度会快些,字体也较端正。初学写字,避免使用太硬及太尖的铅笔,以防止穿透纸张和方便推进。左利学用钢笔时,可预先将笔尖磨出一定角度,适于左手使用。
写作业时右侧采光,避免笔尖处于阴影状态之中,损伤视力。
组织各种左利活动小组,交流学习经验。各年级左利学生在一起观摩写字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帮助,高年级写字好的学生介绍写字经验,为大家表演书法,对于摸索中的低年级学生极具启发。
举行讲座、报告会,让左利自己找材料,说说什么是左利,左利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有哪些左利伟大人物,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关于左利的各种问题。学生最关心的是,我为什么是左利,我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通过这种活动让左利学生了解左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左利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就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物。单个家长,有时觉得教育左利子女是很困难的事,学校通过组织左利孩子家长的联谊活动,交流教育左利孩子的经验。[14]
培养左利运动技能。不少学校有意识的挑选和培养左利垒球、乒乓球运动员,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组织左利运动会和左撇子与右撇子对抗赛,也是有趣的活动。
展示左利才艺,举办左利儿童画展、手工展,展览中在明显位置标明左手创作。
告诉左利儿童,左利不具备优势的职业有行政管理、机械制造、健康服务、教育和家庭主妇。左利具有优势的职业有艺术、音乐、运动和信息技术。
赴宴时,左利者不妨观察一下,在适当时机入席。如是方桌,选择在桌子的一个左侧角的位置坐下;如是圆桌,选择上菜口左侧坐下,有更大空间,举筷碰杯,与谁也不冲突。
学校的课桌常两个并在一起,左利尽可和同桌老对商量,自己坐左边,中间一大块空间,大家都方便。[15]
大多数安全防护规范和交通规则都是主要考虑右利手人的情况制定的,工具的设计也主要考虑右手的需要,在同样的条件下左利往往面临更大的危险。左利要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使用电动工具时,所有开关对左利来说都是反向的,就要格外小心,避免忙乱中拧错方向,造成事故。
到一些“忌左”的国家旅行,左利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左手。即使是那些被改造得平常多用右手的左利,也要格外小心,不要一不留神关键时刻伸出左手。不少异域乡俗,用左手拿食物、递钱、指点别人都是大逆不道的。随乡入俗,左利还是小心为佳。[16]
把笔筒、文件夹、电话放在办公桌的左侧,取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打印机和电脑并排放置时,打印机放在左侧,放纸取纸都顺手。[17] 参考文献:
1. 龙山,《不要强迫孩子改“左撇子”》,《独生子女》,2002年,第7期
2. 李鸣杲,李心天,《儿童利手形成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4年,第2期
3. 李心天,《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心理学报》,1983年第3期
4. 沈德立主编,《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5. 张浩著,《右脑潜能开发术》,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 朱长超著,《挖掘大脑中的财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 朱长超著,《挖掘大脑中的财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第1版
8. Nancy Shute, Life for lefties: from annoying to downright risky. Smithsonian. v25, December, 1994.p130-4
9. Tamra, B. Orr. Being a Lefty Is All Right! Current Health 2 .v28, No.2, 2001. P12-13.
10. Walter, F. McKeever.A new family handedness sample with findings consistent with X-linked transmissio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V91, pt1F 2000. P21-39
11. HUGH ALDERSEY-WILLIAMS, Left in the lurch.New Statesman . (London, England: 1996) v128, No.4451 , Ag 30 1999. p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