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试说“语文品质”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29 19:43
标题: 试说“语文品质”
试说“语文品质” 王尚文
只要是语言作品,就一定都有一个“语文品质”的问题,我以为。好比任何人用笔写字,不管他写点什么,为什么而写,写给谁看,就一定都有一个字写得好坏的问题;字写得好与坏,就是一个书写品质的问题。这个书写品质,和他书写的目的、写给谁看的对象虽然相关,但评判者却完全可以单从书写品质的角度作出判断。所谓“语文品质”,就是指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它是语言作品的作者语文能力、语文水平的客观表现。
或问:既然已有语文能力、语文水平这样的概念,你为什么还要节外生枝另提“语文品质”呢?我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更不是以此哗众取宠。因为,在客观上确实有“语文品质”这一存在。语文能力、语文水平属于说写主体的主观范畴,而语文品质则是说写主体的说写意图、读者意识和语文能力在具体语言作品中的外化,具有可视可听的客观物质性。也就是说,“语文品质”和语文能力、语文水平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毕竟是两码事。更重要的是,提出“语文品质”这个概念,是有鉴于我们语文教育界有的同行由于轻视甚至完全无视语文品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毋庸讳言,我们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近些年来甚至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且有的还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以外的因素,但我们对语文品质的忽视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倘若我们的学生经常接触语文品质不良的语言作品甚至还当作范文来学,“近朱”只能是难以实现的奢望,“近黑”则几乎是必然的了。我以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它生成的原由,从而使学生得到借鉴,提升自身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认识语文教学,也许有助于医治长期以来存在的语文教学泛语文化甚至非语文化的顽症。
衡量一篇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可以有两个相互密切关联的角度。一个是从表层看,着眼于字词、语句、段落之间以及它们与整个文本之间的内部关系,主要是指否能让人听明白、看清楚,是否合情理、合逻辑,进一步,是否让人觉得入耳、中听,或者更进一步,是否觉得动听、耐看。
比如错字、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词语使用不当、语句不通、表达不清等等就是语文品质不好的表现。表层的语文品质问题,看得见摸得着,只要胸中有“语文品质”这一标尺,态度认真,往往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另一个是从深层看,指的是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与写作的目的、意图以及作者对文章读者的预设的匹配程度。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文本,其实都是一种语言行为,文本的作者必然有他的目的、意图,必然有对文本读者的预设,否则,就简直不可思议。一篇文章,遣词造句可能毫无瑕疵,清顺简洁流畅,从表层看没有任何问题,但从深层的角度一看,语文品质却有可能不好甚至可能很差。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语言的魅力》,讲一个老年盲人在路旁行乞,一块木牌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路人却无动于衷;后来有个诗人将他牌子上的话改成:“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过后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布施。从表层看,前者的语文品质并无不妥,但却未能与其目的高度匹配,所以没有什么效果。后者虽然改动不大,起码基本意思是差不多的,但深层的语文品质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效果也就随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我总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虽然极其重视文本,但往往只重视文本的内容、意思,对其语文品质,无论是浅层的还是深层的都不够重视甚至完全视而不见,尤其是深层的,大家几乎都不大提起。
可以把语文品质比作书法作品的艺术成就。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当然不可能离开它所书写的内容,但其书法特点、书法成就和其内容之间又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它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价值。我们练习书法,往往少不了临帖,法帖作为语言作品当然有它自己的内容、意思、情感,但我们临帖的目的是学习它的书法,关注、探究的是——就某一个字而言,它美在何处,书法家如何运笔,笔划如何结构,它和其他字如何呼应等等;而不是别的。语文教学与此确有相似之处。我们学习课文是为了学习课文怎样运用语言文字,也就是怎样创造美好的语文品质,而主要不是课文说了些什么,所说有何意义等。传播语文以外的知识决不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把这也揽过来以为己任,只能证明这位语文教师的无知无能。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须将其寓于课文语文品质的发现、感悟、探究之中,如果没有这个本领,那干脆还是去当政治老师为好。在书法课上,一味分析法帖作为语言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致学生的书法水平毫无提高,写字能力毫无进步,绝对不是一个及格的书法教师。当然比喻总是蹩脚的,考察一篇作品的语文品质,绝对不能把它和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意思割裂开来,但即使关注内容、意思,主要也还是为了探究、感悟文本的语文品质,而不是把它作为主要的终极目标。
最近有机会看到一位老师《钓鱼的启示》的教学实录,对相关问题产生了兴趣。先是在网上找课文。我知道这是一篇翻译作品,找到了起码两篇据称是“课文原文”的东西,却都是汉文。“原文”一词我以为被用错了。这分明就是语文品质的问题!有意思的是,一篇“原文”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另一篇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我不知道哪一篇更忠实于真正的原文。后来终于找到了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其中有两个版本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转眼间34年过去了,我已经是纽约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当然美国人不如我们谦虚,但我想,也不至于这么说话吧?——自称是“著名的”什么什么似乎太狂了一点,文章“作者”(译者?)的人文素养破坏了他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另一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作了这样的处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稍稍转了一个弯儿,但我觉得只是少走了五十步而已,也高明不到哪儿去。而且一篇从头到尾都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此处忽然冒出一句第三人称的句子,也是语文品质的问题,起码不太适合当做小学生的范文。课文的标题也颇有意思,有两个版本都是“钓鱼的启示”,另一个则是《规则》,而据称是原文的两篇又都是 “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我觉得课文标题的语文品质都不如“原文”,不知课本编者是出于何种考虑加以如此这般的改动。
再来看这位老师的课堂实录。他曾就“选择”“抉择”进行比较时说,“选择”有点通俗、平凡,“文章中用‘抉择’,生活中尽量说‘选择’”,又要求学生在一处究竟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开始抉择”——应该说都是语文品质的硬伤。但瑕不掩瑜,不管怎么说,这位老师在实际上始终都基本上紧扣课文的语文品质做文章的,而且做得有声有色,着实不易,应当向他表示敬意!另有不少老师似乎对课文内容更感兴趣,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用心可嘉,只是几乎不太理会课文的语文品质,用上面书法的比喻来说,花在思想内容上的时间多了一些,花在书法学习上的时间则几乎被挤占殆尽,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帮助似乎不是太大。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执教的老师。有一套课本的四个附在课文后面的练习就全是关于课文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这对一线老师的实际教学显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引导作用。
我郑重建议大家都来关注课本的语文品质,关注教师教学的语文品质,致力于全面提升语文课程的语文品质,让我们的学生在优质的语文品质环境里把语文学得更好。讲到环境,我们的语言环境也有雾霾、污染,光看电视字幕上的错别字、语病就很不少,有的主持人话语的语文品质也实在不敢恭维。看来我们亟待在全社会开展语言环保工作。——我这篇小文章仅仅着眼于语文教学提出“语文品质”这一概念,并未就此展开具体的论述,还很不成熟,更不完善,之所以愿意说一说我的一得之见,只是为了向各位专家和读者求教。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