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笔者为王晓冬《现代中篇小说研究》所作序言,该书由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
王晓冬的博士论文《现代中篇小说研究》选题是有些“冒险”的,因为“中篇小说”的概念难于界定,学界历来有争论。当初王晓冬选择这个论题,做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时,有些老师是不同意的。老师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个论题有不确定性,难度大,博士论文选择这样的题目可能不好通过。但最终我还是支持王晓冬做这个题目。理由很简单:中篇小说已经是普遍接受和使用的概念,翻开每一本文学史,几乎都不回避这个概念。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探讨?这肯定是有价值的题目,起码可以引发学界去关注、探究这一问题。
王晓冬终于写成了这本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得到好评。我为她感到欣喜。
“中篇小说”难于界定,那就避开从本质论意义上给“中篇小说”下定论,而是选择历史考察的角度,在文学史的视野中梳理中篇小说创作与概念的演变及其复杂内涵,把中篇小说的提法和观念植入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中,将其与理论探讨、发表媒介、时代背景放在一起考虑。这本论文正是这样做的,她将文学史考察与理论探讨结合一起,所提出的问题是大家司空见惯却又说不太清楚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
该书把很多力气放在从文体学的角度探讨“中篇小说现象”。文章追踪现代文学三十年来中篇小说的创作及围绕其文体归属的争论,激活了中篇小说所牵涉的文体问题:中篇小说到底有过怎样的定位?现代中篇小说的创作情况与历史际遇怎样?怎样看待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之间的关系?论文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新的可贵的探索,对历来比较含混的概念沿革做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使中篇小说样式从学理层面得到更到位的描述。这篇论作对推进现代小说文体研究做了有益的尝试。
书中提出中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完整性”,论者为此提出了“向心力”这个概念,认为中篇的“完整性”来源于其内部的“向心力”。这是个有意思的发现。书中所说中篇小说有相对的完整性,大概指的是这种小说体式最适于完整讲述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比较而言,短篇小说往往只能展示故事的某些侧面,或者只能选择某个角度去展开故事,较小的篇幅和容量让它很难把故事完全敞开。而长篇小说又往往不满足于讲一个故事,可能有多个故事的交错,再简单的长篇也会有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只有中篇小说的篇幅和容量最适合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将故事完全舒展开来。因此,该书认为中篇小说是一个故事能得到充分展开的小说样式。这种看法有道理,但也并不意味着中篇小说中只能存在一个故事,故事可以有多个,而充份展开的故事只有一个,因此所谓 “向心力”就很重要,要在叙述中处处拉紧,指向那个 “核心故事”。中篇也可能有许多枝蔓,但“核心故事”一般都比较清晰。
当然,王晓冬以“向心力”来解释中篇小说体式的特征,会引起一些质疑,特别是在那些容易模糊的“边界”上。所以她的论述比较谨慎,尽量顾及一些“例外”。这本书谈论中篇小说,总的还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一般”情况。论者显得处处小心,她需要不时注意到中篇小说其实与长篇、短篇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无法一刀切进行分割。中篇虽有自己的某些结构和审美的特征,但终究也是小说的一支,它只是在与长篇、短篇的相对意义上取得自己的位置的。该论文高明之处是将中篇小说放入到长、中、短篇的系列中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中篇小说的文体特征一些描述性定位,而不是用中篇小说本身来说明中篇小说。
论文的第二部分“比较篇”,即将现代中篇小说与长篇、短篇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讨论了所谓“短长篇小说”和“长短篇小说”这两种小说样式,也有些新意,以前很少这种论说。我理解这是在试图更深入探究中篇小说的结构特征,而不是要提出泾渭分明的简单定义。这本书没有陷入纯理论的纠缠,而很注重对现代中篇小说的文本分析,将概念提出与创作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对现代中篇小说独特审美效果的论说。
到目前为之,这是对现代中篇小说文体探究工作做得最全面、也最有见地的一次。这本论文还有某些比较稚嫩和牵强的地方,但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能有所推进,就很值得称赞了。特别是在学风浮泛、充斥以论带史“无根之谈”的当下,象这样扎扎实实做文学史考察的论作,显得尤为可贵。
王晓冬的博士论文《现代中篇小说研究》出版了,我愿意向读者介绍这篇论文,同时也祝愿晓冬在日后能始终保持一份对学术的尊崇与定力,努力耕耘,有更多的收获。
2010年4月26日于京西蓝旗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