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正确对待阅读课上的教辅依赖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30 09:32
标题: 正确对待阅读课上的教辅依赖现象
正确对待阅读课上的教辅依赖现象
叶玉珍
在咸阳市一次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公开课上,一位学生在自读课上看教辅书,教者发现后及时给予制止。对此,一位来自西安某名校的教师在课后特别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用教辅书。
我们且不能说能否在阅读课堂上用教辅书,先来看一看阅读教学中学生依赖教辅书的现象。只要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文本解读时翻看教辅书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学生在老师提问关头,急忙打开教辅书寻找答案;有的学生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上,或者小组合作过程中不去思考而只是埋头于教辅书中;更有学生一节课自始至终一边听课一边看教辅书。这也是一些学生在日常课或公开课上能够精彩答问的奥秘所在。
那么,学生为什么要在课堂上翻看教辅书呢?一些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文本解读能力差,希望借助教辅,应付老师的提问,招架各种练习;一些学生由于课堂任务重,课前没有认真预习,把教辅书视作回答教师提问的捷径;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看低教师的水平,认为教师课讲得不够透彻,不够全面,所以希望从教辅书上汲取更多更有用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课堂上翻看教辅,是学生不相信自己、不看好老师和文本解读能力不足的直接呈现。
语文是一门文学科。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应该强调其主观体验、独特感受、自我理解和个性达表。教辅书对文本的解读并不是唯一答案,也并不一定是权威的、完美的解读。学生应该重视自己的思考,如果患上教辅依赖症,只会逐渐远离教师的引导,只会削弱自我解读的能力,最终使自己成为不敢思考、不会思考、丧失自我的傀儡。
教辅书作为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学生的态度不端正,方法不正确,简单挪用教辅,从而使文本解读走向畸形。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文本解读回归理性,达成学生文体解读的高效目标呢?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巧设问题,追求实效
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减少对教辅的依赖,教师可以多方设计问题,让学生从教辅中抬起头,开动脑筋。比如,可以在设置问题时回避教辅上的语言,把同样的问题换个说法或换个角度去提问,从而让不爱思考的学生无法从教辅中很快获得现成的答案;也可以让直接引用教辅上语言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让学生达到真正的理解;还可以在学生将教辅答案换用自己的话表达以后,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作为答案的依据——教辅中的问题答案,常常是结论性的,缺乏过程分析。这些方法都能或多或少地减少学生对教辅的依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二、教给方法,合理利用
教辅是对教材的补充和拓展,一本好的教辅应该是依据教材和“课标”编写的。它能解析文本,点拨思路,拓展知识,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利用教辅资料来辅助学习,是对新课改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一种促进。所以,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科学使用教辅的方法。
课前,学生可以先独立预习,读课文、文下注解,根据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句;读课后题,质疑课文,并试着解决。做完这些,再看教辅,看有哪些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自己不懂的、哪些是自己未能发现的。把精力投入到后面的两项,将与教辅见解一致的和在教辅的启示下能解决的记在心里,将有疑问的做上记号,作为课堂听讲的重点。
另外,学生在自学时,由于语言表达力的局限,对一些问题常常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借助教辅,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自学时,学生也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教辅的提示让他们醒醐灌顶,豁然开朗。这时,在文本上做个批注,写下心得,必然刻骨铭心。
课堂上,学生要专心听讲,尽量不用教辅。
学生可以在课后再来看课堂笔记,回顾课堂知识,然后二次阅读教辅。对于仍然存在问题的,不妨再去看一看其他教辅或者请教同学,仍然不能解决的可请教老师。这样一来,学生的文本解读就会渐入佳境,顺利走向高效。
三、精心备课,精备教案
目前的教辅琳琅满目,大多都是围绕教材,在国家配发的各册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各“书”所见,大多还是可圈可点的。广泛拥有教辅的是广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仅仅依凭一本教学参考书和自身有限的文本解读能力,就武断地组织语文课堂,必然难以将学生从各种教辅上吸引过来。
因此,广大教师需要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学习教学参考书,并尽量多地浏览一些优秀的教辅资料,让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从而形成独立的见解。在形成教案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实事求是,去粗存精——学生看了资料能自行消化的内容就不再讲;各种资料都涉及了重点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在班上交流;学生看了资料也不能准确理解的疑难问题,要拿出来在课堂上重点讲。
如此精备教案,如此精心设计,何愁不能让学从教辅中抬起头呢?
四、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明了教材和教辅为语文学习能提供怎样的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内容,知道中、高考语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为我们达到一定的知识能力目标所提供的训练材料。现在围绕“课标”编写的教材有人教、苏教等各种版本,每一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为我们直接提供的考试素材只是局限于课文中的字词知识、文学常识等,而对文本的解读,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思维能力。而教辅对于文本的解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走近文本,理解问题,进而走出文本提高思想,培养学习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了这一认识,他们就不会出现盲目依赖教辅、忽视自身能力培养的问题了。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咸阳那节阅读课上教者制止学生课堂翻看教辅的初衷了——执教者担心学生专心听讲的情绪、自我学习的意识受到影响,也不难理解那位西安名校的教师支持学生使用教辅的用意了——意在提醒广大教师,学生合理使用教辅是大有裨益的。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