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备课,实现自我通灵教材的奇妙历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30 09:50
标题: 备课,实现自我通灵教材的奇妙历程
备课,实现自我通灵教材的奇妙历程
罗树庚
关于备课,这两年突然间成了一个热门话题。2004年《中国教育报》曾三次组织对备课改革进行讨论。2005年《中国教育报》又刊发了一组文章,就“集体备课”进行了争鸣和讨论。“备课”成为热门话题,不仅反映了教育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贴近教育实际,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备课”认识的多样性。
“备课”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一般包括学年备课、学期备课和一个课题或一节课的备课。后者通常有如下环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关于备课的讨论,许多专家围绕“一个课题或一节课的备课”谈了很多好的认识与建议。这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不“班门弄斧”,今天我想就“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谈点自己的经验。也许这些经验与“备好一节课”有点远,但我觉得这是语文教师的积累、积淀,同样重要。
一、在生活中积累
(一)做个有心人,广泛收集资料
一位哲人曾经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对于从事着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教育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且自己也要努力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想着语文教学。不论是外出学习、考察,还是旅游,我都不忘收集一些富有特色的小纪念品,拍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照片等。北京香山的枫叶,海边的贝壳,绍兴的小毡帽,南京的雨花石……这些东西收集着,没准哪天上课,就能派上用场。
记得有一次到黄山旅游,我被黄山书社出版的《黄山摄影导游》给吸引住了,精美的图片,配上简短的解说,就像一本精致的“小人书”。这是上《黄山奇石》最好的补充资料。我一下子买了二三十本。后来在教学《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它不仅成了我们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展材料,而且成了我激励孩子们的奖品。因为老师到过黄山,更因为老师在旅游景点买了《黄山摄影导游》,孩子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特别入情,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
为了充实自己信息的占有量,我的另一个爱好就是“剪贴”。每当在报纸、杂志上看到好文章,我都会把他们裁剪或复印下来,然后分类粘贴到我的剪贴本里。在我的书房里,我分门别类的整理了许多剪贴本:适合儿童阅读的短小精悍的精品文、与教科书有关的珍贵资料、社会见闻、重大事件等等。
语文课本中有一篇经典课文《飞夺泸定桥》,文中插图画的是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以及敌人点起的熊熊烈火攀着铁链冲锋的场面。泸定桥仅仅剩下13根铁链,红军战士竟然不用攀扶,有的手握双枪,有的一手拿枪一手在抡手榴弹。上课时,学生们对插图提出质疑。我适时地拿出了自己平时读报时看到的一个资料《我趴在木板上爬过了泸定桥——长征老人钟发镇再忆红军情》“ ‘我趴在木板上爬过了泸定桥。’……‘泸定桥对我是个艰苦的考验。桥高水急,湍急的水声震耳欲聋,一站到桥面上,铁索桥就晃个不停,让我晕头转向。而且,我个子小,抓不牢桥两边碗口粗的护栏。我吓得心扑通乱跳,只好闭上眼睛,趴在先头部队铺好的木板上,像蜗牛一样爬着过了桥。’……”(详见<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5年4月19日《宁波日报》)。学生们在阅读了相关资料以后,对插图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懂得了对权威不能迷信,要敢于质疑但要注意收集有力证据。
(二)博览群书,充实自己
于漪老师说“眼睛如果只盯着一本教科书加一本教参,思路打不开,教起来就会捉襟见肘,学起来就会索然无味……” 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在他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中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你不读《论语》、不读陶行知、不读杜威、不读苏霍姆林斯基,恐怕很难成为教育家。”《中国教育报》曾刊发了《好教师要练“三层功”》一文,作者马彩芳老师说,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缘自于那份对教育的执着;对语文的挚爱、对文字的痴迷,缘自于他们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对读书的独特定位和阐释,更缘自于他们孜孜不倦地提升和学习。 她说,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大量的、有品位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习语文的不二之法,可是,如果教师自己是厌恶读书的,他又怎么可能有兴致有激情作为榜样去督促和影响学生读书呢?他又怎么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去深入课文,挖掘课文,并把课文的美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呢?如果一个教师忙到没有时间去读书、思考,那都是在瞎忙。是在挥汗如雨经营那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觉得,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要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做一个终身学习者。这些东西看起来和备好一节节课很远,其实,它是备好课的坚实基础。
浙江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两块银元》。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住在农民孙老汉家,有一次,孙老汉给两位首长倒茶时,不小心把茶壶打碎了。两位首长主动承担责任赔孙老汉两块银元,孙老汉不肯收,让老伴把银元缝进了刘司令员的衣领里,刘司令员和登政委又派人把银元送还给孙老汉的事。文章反映了两位首长关心群众、严守纪律,同时也反映军民鱼水之情。这类题材的文章就像珍珠般散落在描写伟人的书籍中,因为平时我比较注意阅读收集,因此,备课时,我就很自然的想起了描写任弼时的《一领芦席》和描写陈毅的《陈毅拜年》。教学时,我适时将这些题材相类似的文章补充进来,进行链接拓展,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伟人的认识。
二、在实践中探索
(一)通读教材,俯视教材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既是系统中的部分,又是一个系统的负责人,只是系统的大小不同而已。我比较喜欢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来思考自己的工作。我觉得当一名教师,要备好课,一定要有系统思想,全局观念,要站在系统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眼前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因此,我非常注重利用寒暑假通读教材,这是备课的重要环节。通读教材有利于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有利于合理安排语言训练,有利于融会贯通地审视一册、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教学。除了通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外,我还采用浏览的方式阅读初中语文教材以及其它学科的小学教材,特别是和语文教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二)利用网络,借鉴经验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更是一个知识大爆炸时代、互联网普及的时代。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我们备好课、上好课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与支持。而且网络快捷、全面等远远优于其它查找资料的方式。我们一定要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发扬“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在备课过程中,广泛浏览相关信息,筛选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案例、资料、课件等。闭门造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只有在广泛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旁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显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取巧,而是精明的成功之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斯霞老师说:“教学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我们如果追求学生学得扎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尽管浏览信息、筛选信息会浪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对于教学工作繁忙的一线教师来说,甚至有些不现实,但这是成就专家型教师必须经受的“炼狱”。
《五月端阳》是浙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对端午节的习俗进行了介绍,分姑娘们做香袋,小伙子们赛龙舟,妇女们包粽子,老人们讲屈原的故事等几块内容。文章想告诉我们读者:在我们欢度喜庆、祥和的美好传统节日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一心为国家,时时处处想着百姓的,像屈原那样的先辈。
备课时,我感到难以找到一条比较鲜明的主线,提纲挈领地组织教学。如何找准切入口,有效地实施教学呢?依托网络的优势,我把相关的教学设计、背景材料等都进行了下载、搜集、整理、阅读。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通过学习课文、陈述理由。设计了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我国文化遗产的方式,组织教学;有的老师则把重点定位在缅怀屈原上。通过反复比较, 我从“香——响——想——祥”切入,即“姑娘们做香袋”散发的是一种怎样的“香”呢? “妇女们包粽子”弥漫的是一种怎样的“香”?“小伙子们赛龙舟”充满了怎样的“声响”?老人们讲屈原的故事是怎样的“想”?设计教学。课上下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谈话导入:
课前谈话: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目。你们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上课后:我启发学生,再过20来天,我们就要迎来端午节了。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端午又叫端阳。端午节,我们宁波有哪些习俗?
今天我们要提前走进端午节,去看看课文里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习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动笔填一填课后习题三。学习速度比较快的,可以把你填的写到黑板上。在自学过程中,看看你还有什么感到比较生疏的或不懂的。等会提出来。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思考课文里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习俗?并填表。
三、师生交流
1.解答疑问
2.师:在端午节里,人们都要做些什么呢?(姑娘们缝香袋、妇女们包粽子、小伙子们赛龙舟、老人们讲故事)
这些就是端午节的习俗?(老师觉得,你们好象还漏了一个很重要的习俗。——门上挂菖蒲、艾草)你能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吗?
3.再读课文,说说你从端午节里体会到了什么?(欢乐、吉祥、思念、快乐等等)
4.师: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菖蒲、艾草,整个村子、整个城市都散发着?
5.师:昨天,老师拿到这篇课文反反复复的读,端午节的每个习俗都给我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可以用一个和“香”同样读音的字来概括。你们倒商量商量是什么字?(香、响、想、祥)
6.学生汇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围绕“香、响、想”深入研讨课文,品味端午节的欢乐和意义
(一)师:“姑娘们做香袋”散发的是一种怎样的“香”呢?你从这种香中体会到了什么?“妇女们包粽子”弥漫的是一种怎样的“香”呢?你从这种香中体会到了什么?“小伙子们赛龙舟”充满了怎样的“声响”?你从这种声响中体会到了什么?请轻声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边读还可以和小组、同桌交流交流。
(二)学生读书、交流,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顺序,教师随机出示有关段落)
1.姑娘们缝香袋这一段。
①“姑娘们做香袋”散发的是一种怎样的“香”呢?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浓香四溢、香飘万里等)
②你从这种香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的心灵手巧(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③练习说话:姑娘们把香袋送给孩子。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鲜艳夺目,好像五彩的云霞。姑娘们把香袋送给( )。( )。
2.妇女们包粽子这一段
①“妇女们包粽子”弥漫的是一种怎样的“香”呢?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②师:你从这种香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妇女们的自豪、满足等。(把妇女改为妈妈、奶奶)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③师:你喜欢吃什么粽子?什么形状的粽子?(学生自由说)这些粽子书上都有,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小伙子们赛龙舟这一段
①“小伙子们赛龙舟”充满了怎样的“声响”?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抓住各种声响——交响乐)
②感受紧张的赛龙舟(听音乐——民乐《金蛇狂舞》、看图片)
③你从这种声响中体会到了什么?听了音乐,看了图片,谈了体会,你有什么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4.老人们讲屈原的故事这一部分。通过配乐——古埙古琴合奏《哀郢》朗诵,以读代讲。
5.欢乐的端午节,姑娘们缝香袋、妇女们包粽子、小伙子们赛龙舟、老人们讲故事小孩子们在干什么?
五、总结提升:
师:是啊,这诱人的幽香、四溢的浓香、淡淡的清香、响彻云霄的热闹不正是我们伟大民族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欢乐、喜庆、祥和吗!当我们在欢度这些美好节日时,我们也不要忘记那些一心为国家,时时处处想着百姓的,像屈原那样的先辈。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变得富强,祥和平安。
在即将结束今天的体验前,罗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是什么礼物呢?(师板书画香袋,把板书内容用香袋套起来)对是一个大大的香袋。希望同学们回去做一做。
六、作业:
1.学习缝香袋、包粽子;
2.搜集有关屈原的故事,讲故事;
3.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到积累本上。
借助网络,在广泛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备的课会更加精彩。
三、在反思中提高
不同的人对好教师的描述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学会反思。备课也一样,课后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不善于反思的教师,可能有十年八年的教学经验,但不过是把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次八次而已。我们可能总是埋怨自己的工作太忙太累,忙得连认真备课都来不及,还有时间写什么课后反思?不知不觉地走入了一种简单的循环往复之中。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磨道效应”:路走了很多,实际却并没有走出很远,自身的素质并没有得到长足的提高。而善于反思的教师,他通过总结、反思与持续学习,每节课、每天、每年都会有不同的积累与提高。工作十年就会有十年的经验。
从教15年,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写课后反思。反思自己课堂组织的策略,反思自己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的即时反应,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切合实际,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达到最优化,记录学生课堂中即时生成的问题、理解等等。每当我第二次执教同一个教学内容时,这些反思都是我进行新一轮备课的重要资料。这些反思也是我提炼教学观点,撰写心得体会、论文、案例的重要一手资料。
我曾经执教《两块银元》过这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曲折过程,反映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关心群众、严守纪律的品质,同时也反映军民鱼水之情。备课时我通过反复研读课文,觉得这篇课文教学的主线应该是引导学生围绕“刘司令员和邓政委要不要赔孙老汉两块银元?孙老汉该不该还银元?”进行分组辩论。
可是上完这节课后,我总觉得学生在情感方面没有与文本所表达的情感真正达成和谐统一。辩论这种形式按理说,应该是比较适合这篇课文的,而且许多听课老师都觉得课的设计比较新颖,辩论这种形式运用得好。但为什么学生辩来辩去,没辩出个东西来呢?经过课后反思,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结症:这节课之所以失败,关键是对教材理解还不够深,辩论的点选择出了问题。“两位首长要不要赔银元,孙老汉该不该还银元?”不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这是一个没有辩论价值的问题。有的人认为要赔该还,有的人认为不要赔不该还,其实,你们双方都有道理。关键的问题是两位首长在这种可赔可不赔的情况下,却选择了赔,而且是那么主动,那么坚决。孙老汉在这种可还可不还的情况下,却选择了还,而且是那么的想方设法。这才是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研讨的地方。应该让学生抓住描写两位首长和孙老汉的有关语句深入、认真地品读课文“两位首长在这种可赔可不赔的情况下,却选择了赔,而且是那么主动,那么坚决。这是为什么?” “孙老汉在这种可还可不还的情况下,却选择了还,而且是那么的想方设法。这是为什么?”
辩论可以作为教学的一小部分,但不是主体,只要粗略的议一议即可。主体应该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品味、感悟两位首长“主动承担责任,严格遵守革命纪律,关心群众”的高贵品质,孙老汉“关心首长,军民雨水情谊”。
经过课后反思,我修订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在别的班级又重新上了一次。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情感认识都远远好于第一次上课的班级。
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教授多次在演讲中“推销”他的成功保险,谁能够坚持每天认真写一篇教育反思,10年后必成大器,否则他赔偿损失。因此,我觉得反思是汲取经验教训的最有效手段,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反思,是专家型教师的一个普遍特征。
备课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对教材进行独特的处理、浸润,备课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赋与教材灵性的过程。关于备课这一话题的讨论以及围绕“备课”阐明的观点,全国各地经验有许多,我只是根据自己十几年教学经历的体验,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