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从观课评课中学上课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 10:19
标题: 从观课评课中学上课
从观课评课中学上课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许必华
王荣生教授的这本书,放在案头已有些时日。从可读性而言,嚼之再三,因为太专业,难以下咽。这个暑假,是下定了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读罢,修行了20年的“武功”,仿佛一下子全废了——我不知道这20年我是怎样教书的,稀里糊涂就过来了。也不知道我教书的——“业绩”、“成就”、“荣耀”、“信心”等等——我不知道用怎样一个词语来表达,都是又都不是,是怎样得来的;说直接一点,就是学生考试的成绩,因为教书教得好不好的一张最直接的睛雨表,就是这些写满可耻又可爱的阿拉伯数字的成绩单。20年的沉浮,就是这些数字,给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真实的耻辱心酸和种种不切实际的虚幻光环。书像船一样把我渡向远方,当我站在另一个岸边,我将怎样来审视我过去的足迹和未来的道路?
一、关于教学理据与真实课堂
王教授对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是很了解的。我们的语文教师似乎都患上了人格分裂症,想教什么和实际在教什么,应该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教案上写的和实际上教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际达成……往往不一致。为什么要这样教而不那样教,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或者说这样的目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何意义……也往往心中无数。几十年来,语文学届“少、慢、差、费”的老现状不仅没有大的改观,“庸、懒、散、浮”的新毛病又已较为普遍地呈现。“少、慢、差、费”是名家的观点,“庸、懒、散、浮”是我的概括,因为我身在一线,我身上就有这些毛病——也许仅仅只是我的毛病而已。“庸”,把它组成双音节词是“平庸”,在当今语文学届,弥漫着一种平庸之气。何谓“平庸”?不全是“平凡、庸碌、普通、寻常而不突出,碌碌无为”等的词典义,更是这么一种状况—— “平庸就是缺乏想象,缺乏个性,缺乏锐气,缺乏创见,缺乏追求,缺乏理想,缺乏勇气,或许有些知识,但是没有见识,或许有些才能,但是没有才华,或许有个文凭,但是没有水平。平庸就是除了物质需要别无他求,以现实为自己活动的上限,以身边的人为自己的标准,以生活的物质处境为自己的骄傲。平庸就是人云亦云,模仿,攀比,陈腐,乏味,呆板,枯燥,俗气,单调,没有色彩,四平八稳,没有挑战性,一眼看得到底……”(见《南桥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155908539/#comments)“懒”,因为专家名家们已把教师的工作做完了——什么教案、学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等,应有尽有,根本就无须动脑筋,一堂漂亮的课照猫画虎就上出来了。“散”,也就是漫无边际又漫无目的,像李伯清的“散打”, 课堂上得很随意。“浮”,就是浮躁,全社会都在浮躁,教师又焉能内心静好?
排除少数高度“觉解”的真正语文人,“少、慢、差、费”,“庸、懒、散、浮”,这些就是现实世界中大多数语文老师的真实课堂和真实心境。
专家总是站在高处,振臂一呼,振聋发聩。王教授痛心于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上得“一无是处”。一堂《竹影》,获得某省奖,“在我看来一无是处。理由无他:其一,教师不知道在教什么(教学内容有许多是错误的),听课的人从语文的角度也分析不出在教什么(有许多与语文、与《竹影》的解读鉴赏无关),想必学生也弄不懂这堂课在学什么,这样的课久而久之学生也已经不想弄懂自己在学什么。其二,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处’,大大小小,几乎有二十个‘教学内容’,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P201)“在评价一堂散文教学的课例时,我们曾悲叹那堂课‘一无是处’——几乎没有一处是对的。在对《拿来主义》25个课例的评述行将结束之际,我们也有一种惶惑、一种悲凉,因为这25个课例,似乎也‘一无是处’。”(P348)语文教学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一无是处”呢?这也正是我“武功尽废”的地方,须知这25个课例,多是发表在核心刊物上作品,代表着学届的一定水平或探索。他们都一无是处了,全国也错得差不多了。同理,也包括前面魏书生老师“效率几乎为零,很可能为负”(P14)的《统筹方法》,以及诸多名师上课的不足,这怎能不令人惶恐!
不过我也释然,高手未必不在民间。能入王教授法眼的,毕竟是少数。王教授是当今语文学界的大家,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他的担忧和悲叹也是为着语文而来的,因为站得高,所以有些忧天。不管是“一无是处”还是“二无是处”,语文课还是得上,社会还是在发展。为着语文的健康进步,读王教授的书,也许能为我们避免“一无是处”找到一剂药方。这药方归结为两个字:理据。
在王教授看来,教师写在教案上的教学目标都是摆设,当然事实上也多是如此,因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也就是理据何在?仔细去想,也并非没有理据,一是课标上的三维目标,无论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总能靠谱。二是教参,这是当今教师最权威的“宝典”,不迷信得相信,考试的“标准答案”就在里面,教师上课要达成与教参一致的基本共识,这就是教学目标。三是名师专家的教案集,因为是名师专家,是权威,就算错也错得有理由,信手拈来,依样上课,就算有些变形,却不伤大体。而且说实在的,这些名师专家的教案集,比一般的老师研读课标和教参、教材、考试要深刻得多,教师们尽管“拿来”,略作变动,也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现实中,直接拿着一本教案就去上课的,也不是个别。有如此的便捷,谁还愿意挖空心思去自己设计教案,而且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要么就是别人早就想到了的,要么就是漏洞百出甚至错误,没有深厚的学养和开创精神,没有哪个教师敢去冒这个险!
回到现实,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教案而不是那种,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变动或补充,为什么要杂取种种为我所用……如果能有理据而非直觉或经验更非随意,那已经是一种进步了。王教授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也就是教会了我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换言之,也就是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要力求为它找到一个有智慧的理据。
二、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内容与方法,是一个本与末、实与虚的问题。没有本就无所谓末,没有实也就无所谓虚,同理,没有内容也就无所谓方法。譬如做菜——炒一份木耳肉片,食材和佐料是内容,烹调是方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厨师,厨艺不同,风格不同,理念不同,烹饪出的菜品质量肯定有高下,但始终是一份木耳肉片。这道菜是否合顾客的口味,就得“学情”研究。王荣生教授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我所理解的合宜,也就是色香味形恰好与顾客的要求一致,或高于顾客的要求。一堂课的合宜,也就是老师想教的恰好是学生想学的或学生学有惊喜!这当然是一种理想。
王教授特别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课评教,也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学有所获。为什么要重视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而非教学方法,理由很多,王教授给出了两点:一是有利于反映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二是有利于更妥贴地解释语文教学实践。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今语文教学仍然是以文选型的课文教学为主,同一篇选文不同的教师实际上教的内容是有区别的,至少是有侧重的。教学内容的不同,往往方法也各异,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随着教学内容而转移,同一篇课文的不同教法,往往意味着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之所以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观课评教,“关键是作学理的阐释,要在剥去教师个人因素之后揭示出一堂课‘何以好’或者‘何以不好’。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中有所学习、有所借鉴,优秀教师个人的成功经验才能为语文教学的公共财富。而作学理的阐释,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照,可能要比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着眼更有作为。”(P14)“单从教学方法而论教学方法,而论教学艺术,而论教学风格,很可能我们永远也找不到那些要推广的、应该推广的、可以推广的经验。”(P15)按王教授的意思,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乃至教学理念,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否则就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也就会导致虚无,学无所学,因此主张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照教学方法,才能使广大教师学有所获。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是学界的基本共识。一篇课文,哪些内容才是合适的、合宜的教学内容,这确实是一件挠心的事。传统的字、词、句、篇、语、修、常、逻,固然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但这些都是工具性的,新课标还强调了人文性,强调学生的体验。因此课堂还必须有人文性的熏陶,有学生自己的体验。为此,王教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导言P21)
1、教师对所教内容要有自觉意识。
2、课堂所教的应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应相对集中。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5、教学内容应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内容一致。;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这九条标准是有梯度的,王教授又进行了如下由低到高四个层级的划分:
最低标准:第1、2、3条强调教师必须清楚知道自己在教什么,不教什么,自己所教必须是在教语文,而不是教非语文的东西。
较低标准:第4、5条强调教师所教内容必须正确,新课程强调个性化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又是有边界的,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必须源于文本,源于文本的情境,必须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较高标准:第6、7条强调教学内容的学生接受度,有效课堂应该是基于学生学的课堂,依据学生的学情,教师决定在什么样的起点上开展教学,是保证教师所教内容与学生所学效果一致的关键。
理想标准:第8、9条则是从课程标准的高度强调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一堂好课目标的设定,必须基于教材、基于课标、基于学生,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并在课堂中得以很好地落实,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必须依据上述的内容标准而定。教师水平的高低,首先在于把握正确的教学内容,内容一旦偏离甚至错误,便仿如负数,教艺越高,相去越远。这也正是王教授分析得出的魏书生老师的《统筹方法》一课效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原因。
至于真的是不是效率为零甚至为负,还要看后续的检验。最直接的检验,是学生的各种考试,而终极的检验,是学生今后在社会的表现。王教授倡导一堂课之后,要进行“连续性考察”。比如名师执教,借班上课,不能孤立地去观评这一堂课,“但‘好课’的进一步认定,还需要把它放置在与前一堂课后一堂课,前一周后一周乃至前一学期后一学期的关系之中。”(导言P21)“在同一个学习领域或学习主题上,后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前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展、提高或加深。”(导言P24)我以为,这是王教授教学理论最伟大的贡献。我们的语文课,能对学生提供有益的、长久的乃至一生的正能量,才是一堂好课的终极标准。
三、关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
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归结出那些规律性的东西,是为理论。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产生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就是理论的价值。王荣生教授从纷繁复杂的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之中,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成四种类型,或曰四种功能,即“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就教学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说,“定篇”是使学生透彻地领会选文本身,理解和欣赏经典名篇的思想和艺术;“样本”是解决学生在阅读这类文本时所发生的困难或问题,在对选文的感受和理解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应该怎样阅读,怎样写作;“例文”是以选文的某个点或某个侧面为例,使学生透彻地学习语文知识,包括诗和文以及如何读写的事实、原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形成或加深对选文这些点或侧面的理解感受;“用件”是利用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从选文所讲的某一点触发,使学生从事相关的听说读写的活动。在语文课程内容严重缺失、语文教材编撰策略尚无大改善的今天,对四种类型的选文有区别地组织教学,可能是改善语文教学的一种可靠选择。(P147)
这段文字最早出自于王教授自己的著作《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也就是说,关于语文教科书所选文本的教学定位,可以以此为理论基础。不同的选文,功能自然不同,教学时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选择。通过吸收消化王教授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在教学时,为选文的定位找到了理据,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理性。关于这四种功能的区分,王教授阐述得很清楚,只是在理解的时候,须和教学实践结合,须用实践去丰富和验证理论。简言之,定篇主要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样本主要承担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功能,例文主要承担例证知识的功能,用件主要承担提供资料、信息的功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选文的四种功能定位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一篇课文,如何定位,决定着解读的尺度,就我的粗浅理解,至少要注意如下三个维度:
第一,教师维度。一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根据我们对王教授课文定位理论的理解,为课文的定位寻找到之所以如此定位的理据,然后定位其功能。比如《藤野先生》,作为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处理为定篇。定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哪些角度来进行培养呢?一是可以从人性的角度,探寻国民普遍的看客心理——麻木、冷漠,从而引起自己的警醒,进而关心国家社会;二是从爱国的角度,探寻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个人理想必须与民族振兴相结合才有意义的道理;三是从培养学生品质的角度,探寻藤野先生身上科学、平等、博爱的精神,让学生受到教益。当然也可以处理成样本,着重于学习写人的方法。鲁迅先生写人,于外貌上,重于传神;于语言上,讲究个性;于动作上,生动简洁;于事例上,取材典型;于意义上,影响深远。也可以处理成例文,作为学习反语修辞手法的例证。也可以处理为用件,作为研究鲁迅先生留学生活的资料。定位的关键,是理据。
第二,学情维度。理论的东西都是理想的,放之实践之中,课文解读的深度和广度,都要取决于学生的情况。教学相长,我们给学生多少知识,一个度的原则,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眼里看得到心里想得到的那个“桃子”。拔得太高,和者必寡;定调太低,收获必少。每一个班的学情不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必然会有所不同。且不说情感因素,在对学情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名师们所谓的一堂借班上课要能有多么成功,是值得怀疑的。这也是王教授和许多教师不大看好赛课的原因。
第三,考试维度。这一点很现实,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当下利益,故而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教师,上述两个维度可以不关注,但考试必须关注。可以说,优秀的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书教得好;而书教得好,集中体现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好。也可以说,优秀的教师都是“考”出来的,都是身经百战之后的考试专家。书教得“好”而学生考不好和书教得“不好”而学生考得好的老师都普遍存在,前者往往享受过程的快乐而后者却享受结果的快乐,前者往往觉得委屈而一无所获,后者却笑在花丛中名利双收。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兼得的老师往往能脱颖而出,甚至成为名师。我们生在这个行道,都深知能够经得起考才有底气,才有言权,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关于这一点,教书之人都有切肤之痛,我也就不想再多说。
以王荣生教授观课评课为镜,从中得到上课的有益启示。起初觉得自己的上课一无是处,恨不得一头撞死。静下心来细想,又有一种死去活来的感觉。从死去中活来,必有一次脱变,一次升华,我期待着。
(注:页码标注处均引自《听王荣生教授主评课》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