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从“语文老师去放羊”谈教师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 10:46
标题: 从“语文老师去放羊”谈教师成长
从“语文老师去放羊”谈教师成长
蔡其林
在上一轮课改的第5个年头里(2007年),从事乡镇教研的我根据自己所听所见的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与常态课中,综合写成了一篇题为《语文老师去放羊》小文,重点对课堂教学中存有的个别“形式”主义,和自己作为语文教育人的个中滋味,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也发出了心声与期望。在课改十年之后、进入新一轮课改之际,我想结合着自己5年前写的文章,谈自己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体会与看法,与各位同仁商榷,促其反思,促进成长。
先看我以前写的小文《语文老师去放羊》:
经过新课程洗礼的语文老师满面春风地来到一牧场,和蔼可亲地对一群圈在木栅栏内将要吃青草的羊说:“亲爱的小羊,面对绿绿的青草,我们先不要吃,我们先交流一下好吗?先来个自我绍,算是给大家的见面礼。”于是羊们都不吃草了,都开始和放羊的及自己的同伴介绍自己,有的讲喜欢吃什么草,有的讲自己的家庭,有的还讲了自己将来的打算,热火朝天,群情激奋。
约摸过了两分钟,老师又是一派神情亢奋的样子,大声地朗诵道:“民以食为天,羊以什么为食呢?面对这绿绿的青草你最想说什么呢?你最想知道问题又是什么呢?下面还是先不要吃草,我和大家绕草一周,仔细观察一下,把你最想说的话,最想知道的问题告诉大家好吗?”这下真煽情,羊们果真抬起头细细观察起来,虽有几只饿得咕咕叫的羊不情愿地“咩咩”了几声,却换来了老师地称赞:“你的叫声真好听,就像是春天的风抚着琴弦,为我们的观察注入了生机。”
观察结束了,羊们纷纷举起前蹄,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的看法,“我觉得这草真绿,这儿环境真好”,“这草真嫩啊,我真想把它吃掉!”当一只羊提出“什么时候吃草”时,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小羊将蹄放下,又点名叫了几只他事先点拨过的小羊,问题提出来了还相当得精彩:“羊吃草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分辨有毒的草,假设我们吃了有毒的草应该采取怎样得急救措施?”,“羊吃草分几步进行,什么时候最适合反刍”,“有些单位为了所谓的保护环境,提出了禁止牛羊上山,可是我们要吃草,应当怎样处理好环保与羊吃草的关系呢?”当羊说完这三个问题时,语文老师激动地评价:“你真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提得非常有价值,保持你的特长,你一定会拿到诺贝尔奖。老师为你鼓掌!”在老师的带动下,羊群整齐有序地跳起来击蹄两下,然后咩咩两声,甩甩尾巴,抵抵角,整整齐齐地喊两声:“棒棒棒,你真棒!”
语文老师又发话了:“好,吃草前我们着重解决以上这三个问题,下面大家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取草坪的某一部分进行研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呵,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羊群热闹起来,有在草地上蹦的,有在草地上说的,有在草地上谈论的,有的做着吃草的动作,让小组长记录下吃草的详细步骤,语文老师来指导,最好用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这四个关联词,经过一阵颇有架式的讨论合作研究,各组的羊组长开始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前两个问题解决了,语文老师又突发奇想:分成两组,一组羊为正方,观点是羊吃草;一组羊为反方,观点为要保护好环境。辩论成功而激烈,一组认为,羊吃草是本性,况乎羊粪能滋润草,又言“春风吹又生”,草是越吃长得越快;反方言小草是有生命的,我们吃它岂不是毁掉了我们羊族千年“善良”的雅号,更有甚者吃草连根拔起,任意践踏,对小草来讲真毁灭性的灾难!因为回答精彩,羊群不时有节奏的跳起,咩咩两声,甩甩尾巴,抵抵角,来段“你真棒,我真棒”的评价。最后得出结论:既要保护环境,也要吃草。
课接近尾声,经过近四十分钟的折腾,羊的确饿了,可语文老师还让他们总结下学习的收获,无非是怎样吃草,注意事项,步骤,和受到的环保教育,可盼到下课的铃声吃点草了,又来了作业:将吃草的步骤抄写五遍,并记录反刍的感受!羊群咩声一片。
终于结束了,不等语文老师走下讲台,羊们几乎疯狂吃起草来,因为放羊人让他们晚吃足足四十分钟,语文老师看着羊群狼吞虎咽的样子,舒心地笑了:这叫先学后吃,事半功倍!课上得成功极了。
诚然,在上轮课改中,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这种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是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载体。但当时不可否认的存有“失真的自学、点缀式的探究、毫无价值的讨论、走过场似的合作”等现实问题;还有展示课与常态课脱节、两张皮等实际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了改观。但当我们再次迎接课改的又一个十年的时候,不能不针对上述问题反思了:语文课上你让学生读了吗?你让学生自学了吗,你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了吗?你是否真正还给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是理性的警戒,也是凛然的面对。所以,当我们回首思考之际,当我们在研修中有所学习感悟之时,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新课改的理念、推进策略进行逐一比对,会更有助于个体的成长与新课改的实施。反复品味着“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模块”中的七个专题,我想,要实现语文老师自身不断跨越与成长,我们应有良知、良心,更要做良师。
一要有良知。语文教师做什么?为什么有人批判语文课没有语文味?我想,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自己让语文教学失去了良知。把讲授知识看得过重,把分析思想内容看得过重,把考分看得过重,让语文教学积累、学习、感受、运用语言文字的核心价值观失去了,语文不像语文课,反而像品德课、像科学课了。面对新一轮课改,我们应明确的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放在首位,让学生品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近而热爱母语、发展母语,这种品评、发展、运用的过程,不正是对学生进行体验、内化式的思想教育吗?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就有机统一了吗?
二要有良心。良心即责任心。语文老师的良心,就是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尊重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让学生充分读书、思考、辩论、交流、展示,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赏析文本,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读书的磁力、思想的活力。语文教师的良心,就是负起推进学生读书的责任,带头读书,与学生共读,与学生交流,真正让学生养成恒久的读写习惯。语文教师的良心,就是要大胆破除自我机制的局限,从自身的课堂教学做起,践行课改、推进课改,杜绝虚假的评价,根治失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还原语文教学的扎实、朴实与真实,从课堂里飘出的永远是语文味。
三要做良师。欲做教育家,先做良师。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书育人楷模于漪、李吉林等一样,心里装着学生,融于学生、走进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走进学生心,长在学生心上,并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用永恒、无私、默默的爱成就师表风范。要把语文教育当作终生热爱的事业,无论名声有多大,成就有多高,都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在“语文教师”上,用这样坚守、实践、反思与改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与风格。要把不断的读书学习作为进步的阶梯,善于读书,勤于写作,从学生的角度共赴读写之路,与学生谈读书、讲人生、话习惯,让学生沐浴着语文教师特有的知识之阳光、人格之阳光、思想之阳光。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