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小学语文课文竟然如此暧昧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 19:42
标题:
小学语文课文竟然如此暧昧
原文地址:
小学语文课文竟然如此暧昧
作者:
211室老七
小学语文课文竟然如此暧昧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编制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收录了韦庄
(836—910)
的一首《菩萨蛮》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这首词的意思大致如下:人们都说江南好,游子应该在江南终老其生。至于江南到底好在哪里?一是它的自然风情之美,春水比天空还要清碧,在画船中听雨而眠也别有滋味;二是它的人物风流之美,那当垆的酒家女貌美如月,臂腕如霜雪般洁白。江南既有如此之美,故而游子在还没有老去之前都应该徜徉此地,如果你在未老之前就离而还乡了,一定会因为思念江南而肝肠寸断。
乍读之下,这样的一首词,看似都在赞美江南,何来的暧昧?不妨细细来看——
先看词作直接写到的内容,“垆边人”是用典,《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买酒舍沽酒,乃令(卓)文君当垆”;《世说新语·任诞》记载:“阮公(阮籍)临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由这两则记载可以看出,“垆边人”不仅仅是指直接卖酒的老板娘,而且还意味着她是一位有姿色之妇。
在这首《菩萨蛮》中,韦庄更直接写到了垆边人的部分姿色,即如霜雪般的臂腕。这样写的目的是带着暧昧的暗示的,
即江南有很多如月的美人,连酒店的卖酒女都如此,其他更可想而知,因而江南也是随处都可以发生点风流韵事的地方,因而不必及早还乡。
再由作者的其他词作参详来看,这首《菩萨蛮》是五首组词之一,在另一首里,韦庄直接写到了自己在烟花之地的寻欢生活: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一个骑马倚斜桥、遍览群妓而最终走入了花丛的风流词人,写到了酒店的当垆人,偏偏点出其“皓腕”,而不是更为中性的如衣着和头发等,这其中的意味已经不言自明了。
这种通过特定意象而流露出作者内心隐秘消息的情形,我们都不陌生。在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离开在家睡熟的妻子和儿女,夜间外出散步,见到月光下的荷叶,便觉得那彷如“亭亭的舞女的裙”,又想到古诗中的妖童娈女。“舞女”和“娈女”这些意象,正泄露了作者彼时内心里的暧昧、苦闷乃至于想入非非等兼而有之的复杂心思。
词这种文学式样,原本就是依据“宴(燕)乐”曲调而填写的唱辞,具有娱乐性的特质,花前月下、温香软玉等内容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所谓的“诗庄词媚”指的就是词的这种柔性特征。而且有时候这种“媚”甚至于到了露骨的地步,如较早的敦煌词中有一首《渔歌子·洞房深》,写一位相当于今天二奶身份的女子,身为侧室,渴望男人的恩宠,当某一天男人到来的时候,为了能够挽留住他,她竟然袒胸露乳,极尽以色事人之能事,“胸上雪,从君咬。”
至于和“诗言志”一样,在词中抒写人生、寄寓情怀,那基本上还要等到柳永
(如其《鹤冲天·黄金榜上》)
、苏轼
(如其《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以及晏几道等人的出现。在韦庄的时代,写写花儿草儿、美人歌女、眼泪美酒等“三俗”性的内容,才配得上是好词,这从温庭筠到《花间集》这一段词的历史都可以得到映证。
也就是说,
在韦庄的时代,将臂腕白白的女老板娘写入词中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其后也是如此),
流露对她的男女之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是,将这样一首含有暧昧不清内容的词,收入语文课本,而且还是小学阶段的,这是否正常?
不知那些语文老师面对这首词时,有没有勇气告诉学生词中有情色的成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