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实验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4 05:31
标题: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实验研究)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实验研究)
    摘要:本研究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训练体系,并采用实验研究法,对实验班和普通班中的作文教学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实验表明,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而能够达到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作文;实验研究
一、引言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它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今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令人满意,或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或层次混乱不清,行文游离中心,语言不够顺畅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一点是写作的思路没有打开,作文的核心是思维,作文训练的核心也是思维训练,作文的意义也在于思维的训练与发展。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他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1]。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2]。这一思维工具目前被全世界超过2.5亿人在使用[3]。它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的结构来呈现一个思维过程,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使思维过程可视化和可操作化,培养创造性思维技巧。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软件发挥了传统的语言文字所担负的运载信息的作用。人们把掌握计算机作为进入21世纪的一种必备本领。这就对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尤其是习作教学,必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这一新需要,真正使习作教学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技术,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就把习作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本研究通过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体系研究,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其写作能力的途径。
二、理论依据
(一)现代脑科学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把自身的活动区域非常明确的划分为左脑和右脑[4],左脑的功能主要为词汇、数字、逻辑、次序、线性感等,而右脑主要负责空间知觉、维度、图像、色彩、想象、整体意识等,如图1。右脑能够将人脑从外界接收的信息自动进行加工处理,衍生出创造性的信息,并把创意图像化,也即右脑具有自主性,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对人们进行图形图像的思维训练,将会对开发人的右脑有非常大的作用。
    大脑神经由一个个从中心向外发散的网状神经元构成,大脑思维呈现出的是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而思维导图的最初灵感也正是源自于大脑神经元,它图式化的独特结构正是这种大脑思维的真实体现。所以说,思维导图符合大脑思维的生理机制,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次序、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空间、图像、想象、色彩等,让左右脑协同运作,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从而极大的挖掘人的记忆、想象、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图1 左右脑功能图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主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强调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他们认为知识就是某观念;学习是发展,是改变观念;教学是帮助他人发展或改变观念;而行为是人类的活动,其实质是观念的操作化。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三)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强调,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关注全体学生、教学效益、侧性量化以及实施反思教学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发展有效教学。
三、实验设计与讨论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
1.实验目的
    本实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体系,并检验是否能够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维导图是否能够大面积提高小学生习作的兴趣及写作水平,从而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本研究自变量为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因变量为小学生习作的兴趣、积极性及写作质量、水平;评价指标选取了学生的平时习作(随笔),定期组织学生竞赛等形式,学生自评、老师自评、师生交流、家长评价等评价及时检测试验情况。通过实验变量的选取试图了解学生通过依托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技巧训练后,在作文习作兴趣、积极性方面发生的变化。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为保证实验研究信度和效度,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安排同一个作文老师,控制干扰变量对作文教学中习作积极性、兴趣及水平的影响。
2.实验对象
    本研究实验对象适合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因此研究对象主要选取了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和四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班,四班为对照班,各有50名学生。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
    从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出发,以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认识与表达,理论与实践,阅读与作文,说话与作文,模仿与创造等八个方面的关系作为指导,以应用教育技术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和小学创新思维发展的规律为根据,构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体系。
1.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
图2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
    如图2所示,该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操作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思维导图、选材构思,进入情境、快速写作,修改讲评、鉴赏总结等。现代教育技术,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表现力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习作训练的情境,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合作、充满探索意义的习作课堂教学氛围。如以“元宵节”为话题进行习作,可以先播放欢度元宵的视频录像,录像中五彩缤纷的烟花,形态各异的花灯,皎洁明亮的圆月,欢乐的人群等,生动美丽的画面可以一下子把学生带到欢度元宵的节日场面。其次利用思维导图,确定主题、罗列素材、整理选材、构思画图。用发散性思维的理念来多角度点拨,如当学生兴致勃勃地欣赏完欢度元宵节的节目场面后,教师引导:“那么元宵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如果同学们这样回答,元宵节之夜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美丽、迷人的,那么老师可引导学生确定美丽、迷人的元宵节之夜为主题,进而让学生罗列出一些美丽迷人的景物,再经过聚合思维对自己的素材进行整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MindManager把以上的构思过程体现在思维导图中,以便学生在习作时思维更流畅、内容更充实。如图3所示:
图3 “元宵节之夜”话题习作案例
    再次通过创设的情景和选材,达到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其快速进入习作状态之中。最后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进行作文评改,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大面积的参与评议和修改作文,步骤为:“典型评析、直观感受”,教师在上课时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典型错误,标记精彩或不妥之处,让学生围绕要求集体评议,及时进行增添、删减、变换、调整等修改,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知道“改”得“所以然;“自评自改、留下痕迹”,在学生认真阅读自己文章的基础上,依据“典评”的思路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写出评语,让学生更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互评互改、相互促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评改人和希望评改的文章,充分发挥自主性,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广泛互动交流,达到鉴赏总结、内化提高的目的。
表1 作文评定表
作文评定表
作文目标
作文目标
书写
正确、规范、整洁
标点
使用常用标点
内容
具体
语句
通顺、连贯
感情
真实
词汇
丰富、生动、形象
2.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技巧训练体系
    该研究主要以六年级为主,第一个月重点训练基于思维导图的基础作文部分,如如何描写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如何进行人物的心理描写,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如何在习作中发挥想象的天空等;第二个月重点进行思维能力训练,依次是联想思维能力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训练、聚合性思维能力训练、想象性思维能力训练等。剩余时间主要训练内容是了解思维导图并运用思维导图习作。以上训练目标,以信息技术环境和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辅助教学,实验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训练法。该方法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序,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是平淡的,吃饭、学习、睡觉,周而复始,小学生的阅历少,生活就比较单调,在写作时就感到无话可说,那么老师就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开展有趣的活动,让单调的课堂学习变为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就会有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
其次是基础作文训练。基础作文训练是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技巧训练体系的基石。只有写好了这些作文,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习作训练,其训练模式图如下:
图4基础作文训练模式
    最后是基于思维导图的习作训练方法,是研究的重点也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在用思维导图进行片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命题习作训练,从而可以进行自由命题习作训练。思维训练到位,创造能力也会随之萌发[5]。如以“雨”为话题写作时,多媒体展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散性思维、确定命题,根据命题选材构思,进入情景快速写作,利用思维导图使思维可视化的功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图5 以“雨”为话题基于思维导图的训练习作
    在基于思维导图的习作训练时(以“雨”为话题),先把“雨”圈起来意思是以雨为话题进行命题。雨这一话题便是思维导图中的树干、核心主题,而雨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包含着若干子因素,也就是思维导图中的树枝、子主题;以雨为中心发几条射线,也可称信息线,即:思维导图中的树枝,然后在树枝旁边注明信息种类;在思维导图中的每条树枝上点出树叶。从而可以用思维导图工具把不同角度的构思过程绘制出来,经聚合思维找出印象深刻的事物,如图5中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再根据命题选材构思,进入情境写作。
(三)研究过程及数据描述
    1.实验前期调查阶段(2011年2月至2011年3月),研究者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实验班作文习作现状的调查,通过对学生习作能力的测试,收集相关数据作为实验前期数据;二是构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模式和作文训练体系。
    2.实验的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前侧结束后,研究者和实验学校相关人员协调,准备实验条件及检测工具,另外开展座谈会,赢得家长和学生的支持,同时实验老师告知学生本学期的作文写作目标及相关教学计划、活动内容。
3.实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在实施阶段要求教师按所构建的教学活动内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4.实验总结阶段(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总结和反思。
    在不同的实验实施阶段,实验者收集与整理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作文写作情况,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检测成绩进行统计,对学生获奖或发表作品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及讨论
    为使实验的顺利开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形式来掌控学生的习作状态,采用问卷调查、作文竞赛等方法来检测学生的习作兴趣及作文水平,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1.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表2 实验班习作兴趣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很喜欢
较喜欢
一般
较不喜欢
很不喜欢
前期
23.5%
30.3%
29.8%
10.6%
5.8%
中期
35.7%
43.0%
13.3%
7.2%
0.8%
后期
50.6%
28.0%
16.9%
4.5%
——
    从表2来看,实验前有53.8%的学生喜欢习作;实验中期喜欢习作的学生占78.7%,不喜欢的人数减至8%;而实验后期占78.6%,其中很喜欢的占 50.6%,比中期提高了14.9个百分点,而且很不喜欢的人数减少至零。由此可见,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习作兴趣明显发生变化,喜欢习作的学生越来越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习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6]。对于教师而言,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工具,为帮助学生快速记笔记或者积极的发散性思考,并且信息能够很容易地更新,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增加了乐趣 [7]。
2. 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和质量的提高
表3 检测成绩统计表
测试时间
实验班成绩(平均分)
对照班成绩(平均分)
201103
23
25
201104
25
24.5
201105
26.5
25
201106
27
26
201107
28
25
图6实验班与对照班作文成绩折线统计图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作文比赛获奖情况
实验班
对照班
获奖文章篇数
59
  22
获一次奖人数
21
  10
获两次奖人数
19  
   6
班级获奖人数比
80%
  32%
       由表3和图6,实验班成绩有原来的平均为23分,持续提高,实验后平均达到28分,而对照班成绩维持在25分左右。由表4知,在实验过程中组织的三次作文竞赛(“龙苑杯”创新作文大赛、“春蕾杯”作文大赛和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中,实验班同时获得两次奖项的人数高达19人,占班级人数的38%,班级获奖人数达到80%,比对照班高出48个百分点,总获奖篇数比对照班多37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避免课堂作文教学干扰因素的影响,实验班和对照班除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外,其他都保持一样,因此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
    我们从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作文中所写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思维导图中,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整理收集写作素材,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显著提高。由于练习采取“典评、自评、互评”的评定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协作与交流,而且更深层次的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为其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8],尤其是作文教学。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9]。结合现代教育方法,运用新型思维方法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能较快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作文风,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能使学生的后续习作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模式和训练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小学生写作质量和能力的提高,进而能够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有效解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部分难题,为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实践案例。虽然实验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效果,但是由于学生在试验前对思维导图并未直接接触,对工具不太熟悉,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实验广度和实验时间的限制,本实验还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因而有待于加大实验的落实力度,把实验工作进一步做细,强化反思,进而开展后续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英)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张豪锋,王娟,王龙.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绩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2):13-15.
[3]”思维导图”给你一个全能的大脑[EB/OL].http://www.fltrp.com/newsdetail.cfm?iCntno=7065.
[4] [英]艾德华?德博诺.头脑的机制[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23-125.
[5]钟志华.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0,(5):9-10.
[6]John WBudd.Mind Maps as Classroom Exercises [J].The Joumal of Economic Edueation,2004,35-46.
[7]Edwards, Sarah/Cooper, Nick.Mind mapping as a teaching resource[J]. The Clinical Teacher, 7 (4), p.236-239, Dec 2010.
[8]林建才,董艳,郭巧云.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65-68.
[9]王志勤.借助多媒体,鲜活语文课堂[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8,(11):43-46.
本文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第3期90-94页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