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吴非:磨课莫磨成自以为是的工匠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6 10:53
标题: 吴非:磨课莫磨成自以为是的工匠
吴非:磨课莫磨成自以为是的工匠


                                                     说“打磨”

       有老师说,多次听到学科教研员在大会上动员教师“要好好打磨自己的课”,他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打磨”呢?这40分钟或45分钟的一节课,既非机器部件,也非玛瑙翡翠,而是教师和一群学生的共同活动,如何“打磨”?有什么必要“打磨”?百思不得其解。


       我也听过这样的话,我甚至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也说过“打磨”之类的话。但现在,我可能不会说这个”打磨”了。如果某位老师的一节课某些设计略显粗略,某个教学细节不够精致,我会说“慢慢来,会好的”。初中高中三年的语文课各有五六百节课,即使是新教师,只要是有心人,慢慢上,慢慢学,上着上着也就悟出门道来了。如果你“磨课”,用很大的精力去反复“磨”一节课,很可能也只能上好这一节课;因为“磨”至多只能 “得技”,很难 “成道”,有些经验(或技艺)未必能够复制,换节课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回想自己上过的课,根本没有什么“精品”、“经典”,都是很普通的课,或是常态的课,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遗憾,从没有过一次“完美”。我比较注意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在课堂上试着做做,我不会在短时间内为某一节课用去过多的精力,我也从没有为自己的一节课去请教什么人,更不敢劳烦同事,“集思广益”。——我是去上一节平常的课,这节课是我职业生涯一万多节课中的一节,我不可能当作是人类历史发展影响深远的一次演讲,也不可能是关乎学生生死存亡的重要决策,我面对的是学生,不是花了高价来看明星表演的观众,我犯得着拼命去“磨”吗?


       以为通过“磨”就能提高教学技艺,可能不对,更兼现时所说的“打磨”,多是为了演出。


       “打磨”,为的是更“光”一些,也许还要更“滑”一些。这种纯技术的活,只是教师一方的,课堂另一方的学生要不要也“磨”呢?我就不太懂了。教学设计精致,固然有好处,只是如果一味机械”打磨”,过于精细光滑,反而单调无趣。


       一般是在“赛课”、“展示课”、“研讨课”前听到这个“打磨”。开课的老师写教案设计,精心修改,找个班“试讲”,同事们听一听,请名师辅导,请教研员指导,大家“群策群力”,在一起”打磨”,帮助这个开课的老师,让他课上的每个问题都有预案,让他把一个一个的环节环环相扣,把他的课磨得光亮出彩。然后,他去“预赛”了。如预赛过关,进决赛之前,又有一批人再次帮助他“打磨”……


       有教师愤然揭露,某位教师为了“赛课”,有专家班子为她筹划,前后“打磨”了两个月!两个月间,很多教研工作都停下来,为准备她的课开绿灯,借不同学校的班级“试教”。我不敢相信,也不敢不相信。有些所谓的名师,除了他个人的“名”,其他一切都不放在眼中的。“一招鲜,吃遍天”,一旦获奖,从此他就可以不断地外出去巡演,唱这出“折子戏”;个人因一节课获奖出名,增加学校的荣誉,借此“打造学科团队”,这也是一些学校不惜工本,愿意“两个月打磨一节课”的原委。


       固然,在这样的反复“打磨”中,教师可能会获得一些备课上课的经验,但也极有可能,在这样的“打磨”过程中,教师变得目中无人,逐渐磨成自以为是的工匠。


      本文新浪原发布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36653f0101t8jo.html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