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思维视觉化文献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05
标题: =思维视觉化文献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1552235.htm
http://wiki.cnki.com.cn/HotWord/1552235.htm
教学应给视觉思维一席之地

 2009年05月22日  作者:刘冬岩  来源:中国教育报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冬岩
  周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接班的第一天就向学生提出一个练笔要求——每周写三篇日记,学生们爽快地答应了。在批改日记的过程中,周老师发现有一位叫钱锡的同学作文写得挺糟糕。于是,周老师就请钱锡到办公室,给他个别指导。钱锡认真地修改好作文后,对周老师说:“我能不能一星期只写一篇作文?”“为什么?”周老师觉得有点奇怪。“我的意思是,另外的两篇作文不是写好交给你,而是画给你。”周老师教书这么多年,第一次听说作文是可以“画”的,但他欣然同意了学生的请求。在以后的学习中,钱锡同学按时把他的绘画作文交给老师。长此以往,不仅钱锡同学的绘画水平提高了,他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日益提高。
  这则案例蕴含着怎样的教育意味?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读、写、算,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语言逻辑表达,另一种与语言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视觉思维却受到了忽视。视觉思维具有的直接、形象、丰富的特点,有时候能传递文字无法言说的信息。当前,无处不在的视觉形象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这种难以抗拒的视觉趋势把表达的可视性凸显出来,笔者认为,这对我们的教学也应有两点启示。
  教学中应创设学生视觉化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运用视觉思维进行视觉表达。这样可以丰富学生获取、表达教学信息的方式,发展他们的视觉思维及空间推理能力。视觉思考包含了我们所见、所思、所绘,因此启发学生的视觉思维也要从看、想、绘三个方面为切入点。
  首先是丰富学生的视觉信息源。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对那些“视觉化”了的事物往往能增强表象、记忆与思维等方面的反应强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建设一个视觉化的教学环境,通过丰富视觉信息为学生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周边环境,不仅为学生传递积极愉悦的信息,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进而提高他们的记忆。例如,教室整体布局、教室色彩、教师形象、学生服饰、教室黑板,等等,都是极易被视觉化的,如果这些方面形象好,那么,就容易产生积极的视觉化效应。除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材料的呈现也可以视觉化,美国缅因州一个实验机构进行的学习方法研究表明,在教学中编制图表、做图示等,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显著地提高其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信息做图像化的表征,借用图像来呈现、界定、揭示、统整和展示资料。教师可以采用流程图、视觉化纲要、图解符号等方式将学习材料进行视觉化呈现。流程图不仅可以表示用这一步到下一步的单向关系,可以从某个成分向外作双向或多向的扩展。另外,视觉化的方式有时候可以表达某些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事物,它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色彩、形状等工具运用视觉化方法来组织自己的思路。比如,可以运用类比联想,即用一个视觉图像或意念来表达另一个视觉图像或意念。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联想类比,可以将正在学习的内容与已知经验联系起来。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就常常跟孩子们一起带着画册和铅笔到“词的源泉”那儿去旅行。他认为,“词的图画被作为一种完整的东西感知”,词语的识记与儿童的视觉感知和声音感知结合起来,“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识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有开放的想象,创造自己的“心灵电影”,鼓励学生尽量把学习材料变成日常熟悉的图像、活动场景或属于自己的视觉符号。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视觉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信息的理解。比如,鼓励学生作视觉化笔记。一个有关记忆的实验研究表明,分析内容较深、结构复杂的文章,如果利用捕捉要点、编写概要和制作图表的方法,其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视觉化笔记可以包括概念图、思维导图、集群合成图等形式。概念图是运用图形来表示概念间的顺序和关系,它是确定学科知识中重要概念和彼此关系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是从一个中心概念开始向四处发展,绘制出与主题有关的核心理念,形成以主题为中心的“大图像”;集群合成图是运用集群合成式思维进行创造时绘制而成的思维图,它与思维导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先作开放式的头脑风暴想象,并绘制成图,然后再将集群图转化成文字。
  再比如绘画,儿童运用绘画把表象和概念加以具体化,对事物的理解已经从表象的世界解脱出来而进入抽象思维世界,因此绘画方式对于发展儿童的抽象思维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应该让绘画走进美术之外的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思维。
  我们通常以为,视觉智慧局限于视觉艺术的相关领域,误以为视觉思考是艺术家专擅的领域。视觉思考影响人类所有的活动,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既可以借由多种方式来表征教学信息,发展学生的知觉、映像化的能力,还会让学生将感官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融合。
  《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22日第7版

视觉思维与创新教育 [ 作者:张德成 | 转贴自:江苏社会科学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期,人才的索质决定着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盛衰。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教育。人的感觉器官中,以视觉获取的信自、最多,视觉在信自、的收集、加工中形成视觉思维。视觉思维的方式一般有自_观法、选择法、发现法、探究法等,这此方法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视觉思维  创新教育



 一、21世纪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依赖于创新教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人类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二十一世纪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它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创新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占总人口的0. 4 % ,只有美国、日本的十分之一。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就没有进步,创新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然而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依赖于教育。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就要从创新教育入手。创新教育的实施,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要破除“传授知识”的旧的教育目的观,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的教育观。其次必须加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发挥视觉思维的作用,建立以探索活动、互动、交流、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学习中的视觉与视觉思维

众所周知,人们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参与认知活动的,而又以视觉活动为主,人们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占整个感觉器官获取信息量的83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视觉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记忆效果。同时,视觉元素还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所谓视觉思维是以视觉形象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涉及信息的接收、存储、恢复及处理等。视觉思维的过程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循环往复地过程。视觉经过直观观察后,进行视觉选择,再将兴趣中心放在整体环境中进一步的审视、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视觉思维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无意义的;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不自觉的。研究和利用视觉思维的特殊性,有利于提高信息的接收、处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人才的培养。

三、视觉思维的方法与创新教育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世界产生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感觉,经大脑分析加工形成关于物体的信息。视觉思维通过直观、选择、发现、探究等方法在信息的感知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1. 直观法——人类学习的基础

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人类知识学习的过程是由形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有效的学习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早在17 世纪就提出了“直观教学”的观点,他认为“,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教学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利用模型、实物、图形、图片等进行教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视听教育学家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将人类获取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替代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三类十个层次,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信息作用于人的视、听觉器官,形成替代的经验;也可利用计算机的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产生虚拟的直接经验等。但是从总体看,“经验之塔”概括了人们有效学习的途径与方法,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方法必须充满直观、形象。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一个具有敏锐观察能的人,即使在平常的事件中,也会有所发现。1910 年,生病卧床休息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聚精会神地望着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之间具有交错的关系,特别是南美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此后他通过查阅各种资料,于1912 年提出大陆漂移理论。观察不仅能发现问题,有许多问题也是通过观察才找到解决的途径。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谈观察对他的科学成就所起的作用时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大楼的正面写着: 观察、观察、再观察。比较中国和外国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教学是知识的灌输型的,忽略了人们的学习特点,缺乏必要的直观形象材料,培养的人才也只能是模仿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的模式,首先必须改变教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尽可能运用直观生动的视听觉教材,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从小接受视觉思维的方式方法训练,主动学习,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知

识基础。

2. 选择法——视觉思维的重点

人类的视觉对物质世界所产生的刺激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仅仅注视刺激物中最为感兴趣的部分,如内容、透视、形变、色彩、线条、影调等的特殊性,而对其余部分往往“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比如当你参加一个影展或画展时,在众多的作品中,也许你会在某一幅作品面前驻足不前,留连忘返。究其原因是因为视觉的选择性注意,同你在情感、行为等方面引起共鸣,激发了自己好奇心和未知欲。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讶中开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推动力。运用视觉选择性的特点,在设计教学或学习内容时,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可以用视觉元素如线条、色彩、动画等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信息得以强化和升华,从而培养学生视觉思维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视觉思维方法。当然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我们所注意的东西是形象,就是主体,不注意的是环境,是前景或背景。从环境中辨认形象进行有选择的处理,这就是视觉思维的选择性。丹麦心理学家鲁宾制作的花瓶剪影,使人们在不同时间内原先看作形象的东西会发生变化,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记忆的联想。真实的视觉形象是想象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离不开人的联想和想象。

3. 发现法——创造性学习的前提

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不是掌握更多的已有知识,而是具有演习新知识的能力,会运用知识去创新。信息时代的现实表明,知识剧增使得人们已不可能在知识量上进行追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是发现一种更有效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要提倡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中,放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格式塔研究理论认为,我们所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观看拼图时我们所看到的是图像而不是各块瓷砖,看电影和电视时,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动作而不是一系列静止的图像或线条。整体大于各个个体之和。中国古老的智力玩具七巧板,是由15 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内的七种几何图形所构成的,要把它们拼成各种图案,必须具有建设性或创造性的思维,而创造性的思维同样必须以视觉信息为基础,要有灵活性,因为所遇到的问题都是新的情况。只有依靠原有知识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顺利解决,而这些是课堂讲授的方式是难以培养的,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创新活动才能形成。

4. 探究法——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创新所需要知识更多地表现为未编码性和个人性。在众多的未编码的信息中,只有善于收集信息、挖掘信息、处理信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在图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技艺娴熟的漫画家,只用几根意味深长的线条就能勾画出人物,画谁像谁,比照片还要传神。相比这下,照片却是细节丰富,影调繁多。这种创造性思维只有在长期观察、探究中才能获取。因此有人认为双眼是大脑的延伸也不无道理。视觉艺术的多元化一方面是人们视觉思维的反应,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思维方法,对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不同反映;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中探寻自

己的人生价值。目前,人们的视觉艺术追求已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只要你具备创新的思维品质,深厚的技术功底作支持,同样也可创造性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如Photoshop 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以极大程度地发挥你的创造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勇于探索才能取得成功。

  四、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发展视觉思维,努力推进创新教育

  科技的发展同样能够发展人们的视觉思维,推动人的创新意识。网络技术使人们极大程度在拥有共享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现、研究,创新的思想火花可以在别人的成功中得到启发、点燃。电影,过去都是别人拍摄好了,自己被动观看,而今宽带网可实现网上电影的交互操作,在家中可利用互连网,根据自己的思想对电影进行构思创作。同时互连网使人们的协作学习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沟通,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科学技术调度发展的今天,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近几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是协作研究取得的成果。当然,研究视觉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只是想从中演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同时不能否认听觉思维等其它思维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听觉获取知识,能够记住的信息占15 % ,视觉获取知识,能够记住的信息占25 % ,两者结合起来获取知识,能够记住的信息占65 %。因此,我们必须发挥视听觉功能的综合作用,打破教育的束缚,建立全新的教育创新体系,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视觉的对话与思考
——记“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

来源:《装饰》2013年07期 作者:萧沁 孙湘明

209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南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的“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为例,分析了“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的理念和模式,同时对“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与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探讨,对比分析了英国设计教学在课程交流中呈现的教学特色,以期促进中外设计教育的对话和协作 , 推动国内设计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视觉对话;社会问题;招贴设计

作者简介:

  【英文标题】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About the Course Teaching for Social Issue Posters Design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南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的“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为例,分析了“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的理念和模式,同时对“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与教学方法进行具体探讨,对比分析了英国设计教学在课程交流中呈现的教学特色,以期促进中外设计教育的对话和协作,推动国内设计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 键 词】视觉对话、社会问题、招贴设计

  【作者简介】萧沁 孙湘明,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视觉传达系



  一、“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的理念和模式

  全球化已经使人们逐渐习惯于一种观察问题的角度,从这个角度,人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人类共同承受的风险以及集体命运已经把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基于全球意义的文化对话和沟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视觉设计国际交流课程教学作为设计教育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媒介,通过视觉设计的方式增进院校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了多样文化的理解、沟通,也为学生拓宽了全球化的职业前景。

  1. 课程理念

  “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教学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视觉的方式,研究不同文化语境中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思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引导学生直面社会,从设计师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设计手段为社会提供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课程注重采用设计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表现上强调通过视觉语言的沟通,突破东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屏障,相互取长补短,促进文化对话和理解。

  2. 课程合作模式

  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前期各校教学团队依据“社会问题”主题在各校开展前期调研并借助网络同步沟通,通过网络沟通教学团队进一步思考主题。后期通过2周跨校互访集中参加主题设计交流。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远程交流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手段,最终的教学成果以双方或多方共同招贴设计巡展和作品出版的形式呈现。“社会问题研究”国际交流课程突出的教学目标有两点,一是用视觉设计的方式开展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二是将设计作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在设计思维范式指导下来形成招贴设计既定目标的教学,通过课程交流有效地借鉴国际设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探讨不同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对设计的影响,这对于促进东西方设计教育的沟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交流案例

  “社会问题研究”的设计过程是引导学生运用视觉的形式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认知、思考和探求的过程。[1]设计特别强调视觉思维的开发和独立的设计过程的探讨,从“设计师式思维(即项目导向)的方式去求知,对与广义人类生态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的体系化探寻和获取。”[2]整个过程师生沿着“寻找问题—设计研究—解决问题”这一逻辑主线开展视觉探索。

  1. 聚焦“问题”

  何谓“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什么危害和影响?以中南大学和英国考文垂大学学生共同参与的主题研讨为例,首先教师要求学生以复杂的社会现象为出发点,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大海捞针般的资料收集,从不同的角度搜寻、整理大众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问题。随后依据调查的内容和对各种不同问题的兴趣,以3-4人组成小组有针对性地对目标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讨。通过资料的整理、口头讨论,各小组分别用PPT陈述关于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发现和观察,最后确定个人所关注的各种社会问题切入点。在寻找和聚焦问题的过程中,中外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能源危机问题、金融危机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也各自有不同的关注点,如中国学生重点关注社会公德、反腐败、食品安全等问题,而英国学生则更多关注保护未成年人、反对家庭暴力、保护网络隐私等。受文化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外学子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点不尽相同,看待同一“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因而表现出的思考方向也不一样。

  2. 思维的发散与整合

  设计思维不是单线状的思维,也不是此在和彼在,而是纵横交错的经线和纬线。[3]在个人或者小组确定主题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围绕主题思维发散,“发散”是思维朝着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扩散的创意方法,能够提出更多的设想和方案,是创意的重点所在。教师在这阶段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思维导图”是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的有效工具,从核心图像向多个角度扩展的分析,寻找可由主题延展的着眼点,将所面对的“问题”关键逐一分析和重新审视。例如英国某位同学围绕汽车污染这一社会问题所做的分析,从汽车污染的对象、汽车污染的起因和汽车污染危害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多向度推导,将原本关于“汽车污染”的构思系统地整合,为后期设计提供各种延展的可能。



  在思维的发散和整合过程发现,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外学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反映在创意上,面对同样的绿色能源的主题,中国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利用直观的形象来表达的观念。图1中国学生用图形替代的方式,将绿色植物和轿车同构,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绿色、节能、环保的观念。而西方学生思维则更侧重理性的分析,常常运用数据、图表来分类分析问题所在,用理性和逻辑的思考产生创意,图2是西方学生关于绿色能源的创意,主要从视觉形态的逻辑转化关系中寻求对主题的阐释,反映了对从能源到绿色能源的视觉思考。

  3. 符号的提取与转化

  中方教师在指导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根据个人前期设计构思的原点,提取一系列可表达信息的关键词,将关键词转化为可读的视觉图形符号,在视觉符号的组织过程中运用各种设计手段赋义赋值,以达到传递概念、引人思考的目的。例如“反恐”主题招贴设计,同学通过提取“飞机、炸弹、匕首、钢盔”等一系列与战争关联的符号元素作为视觉关键词,随后将炸弹 + 鲜血、枪支 + 钢盔 + 鲜血分别组合成两张系列化统一的视觉形象,赋予其强烈的视觉刺激,直接传达主题含义。(图3)同学们在主题构思中整理创意草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考虑符号的具体形态语义,还要考虑整体颜色选择、文字与版面的组合等多个因素。通过视觉的转化形成思想交流和碰撞,交换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反思。在设计表现中,中外学子在表现方法和手段上有所不同,中国学生善于图形语言的运用,设计表达方式比较含蓄。(图4)英国学生则擅长用综合化的视觉形式来表达,老师要求学生除了以平面招贴的形式表达创意,还要求结合影像等多元的方式呈现设计思考,不少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最后的作品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体现了较好的学科交叉特色和综合表达能力。(图5)



  三、课程评价与思考

  “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课程教学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指导者和主持人,课程要求中英学子陈述自己的设计思考并选择对方学生作品给予评价,学生在老师启发鼓舞下,创新思维活跃,不同的思想在同一个舞台上发生着碰撞和交流。在讨论和交叉评价作品的过程中,中外学生有理解和欣赏,也有善意的批评,相互促进使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获得设计能力的提高,形成积极意义的设计文化交流。(图6)

  同时,在“社会问题研究”的主题教学交流中,我们感受到英国设计教学的鲜明特色:

  首先是教师更注重设计的方法论和研究性,突出将设计作为一种“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围绕主题来完成设计目标。如图6(局部)是英国学生关于汽车污染的系列视觉设计分析、设计过程及视觉研究的过程。

  其次,注重对设计思维的整理,注重设计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英国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有完整的视觉手册来呈现设计过程,图8是关于汽车污染的视觉设计研究手册,手册将问题确定、调研分析、静态设计、动态设计以及最终效果一一设计分析,通过视觉的形式清晰有序地展现出来,设计思路清晰,体现了设计研究过程中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了设计手册,教师在指导中能结合学生的思考给出更好的建议。

  第三,教师重视多媒介载体传递信息,无论是课堂中的师生、团队间的交流,还是学生最终设计的展示都强调突破传统二维媒介,运用多介质综合视觉形式来表现,将新媒介、新技术、设计思考、设计表达很好地融合在主题设计中。因此,设计过程既是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理解的过程,也是综合设计实践和演练的过程,从多方位的角度有效提升了学生设计综合能力。这种强调系统性、研究性和过程性的教学方法和综合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设计创新的正能量,值得我们在设计教学中借鉴。

  结语

  “社会问题研究”招贴设计国际交流课程作为中外合作的跨文化教学交流平台,直接推动了中外设计院校的对话和互动,拓展了视觉设计教学的空间和维度,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对“社会问题”这一主题的研究,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招贴设计实践中,运用多媒介的视觉设计方式表达与呈现,促进东西方多样文化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对于推动设计教育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项目支持:

  教育部国际交流课程特色项目“视觉识别与信息设计”, 编号:TS2010ZNDX052;

  中南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编号:2012zyzh003 ;

  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教育改革项目,“设计研究视阈下的设计专题实践教学研究”,编号:2013223。

  注释:

  [1] 孙湘明:《社会问题招贴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9,第77-79页。

  [2] 郭湧:“当下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概述”,《风景园林》,2011.4,第69页。

  [3] 周至禹:《艺术设计思维训练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第43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15
视觉联盟大讲堂:何龙盛谈视觉思维推动采编创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新京报
《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

《体育画报》图片编辑郑福利。

点击观看本新闻视频

  2007年8月30日13:00,“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摄影大讲堂第二期讲座举行。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为《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此次我们还邀请了《体育画报》图片编辑郑福利作为此次讲座的嘉宾主持。讲座的主题为“以视觉思维推动报纸采编创新”。以下为讲座内容实录
  郑福利(嘉宾主持):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摄影大讲堂,我叫郑福利,是《体育画报》的图片编辑,这位是《新京报》的视觉总监何龙盛先生,今天我们讲座的主题是“以视觉思维推动报纸采编创新”。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本次聊天,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新京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视觉的这样一个传播和文字的传播上取得了很长足的进展,现在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均衡,我们现在请何龙盛先生谈一下在视觉思维推动报纸采编创新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1865年费城问询报头版
  何龙盛:大家好,欢迎来到新锐视觉联盟大讲堂,今天的是主题是《以视觉思维推动报纸采编创新》。所谓视觉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形象思维,对应着报纸整个传播过程中的直观的、感性的、基于浏览化的阅读,也就是报纸中被“看”的这一部分。具体来说,视觉思维支配下的视觉传播,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图片编辑,信息设计,版式设计等。不单单如此,文字传播中其实也有视觉思维在起作用,例如我手中的这个版面,这个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那一天《费城问讯报》的头版,这个版面里面就有了视觉思维在里头,这个头条的标题达十几行,首先是林肯总统宣布战争结束,然后是南方军队李将军向北方军队格兰特将军投降,别小看这个今天看来很显得小气的标题,它在报纸发展史上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因为在此之前,在报纸诞生后的100多年间,报纸上纯粹是文章的堆砌,只有一个线性的文字传播思维在起作用,根本不懂得使用突出重点与直观的形象化传播手法。报纸发展了100多年以后才发明出通过制作标题,制作导读,来强调它的新闻,来提高传播的效率,标题其实就是一个将文字视觉化处理的思维。
  我们再看看今天出版的《新京报》封面,看看整个视觉化的信息传播程度已经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你会看到这个报纸的头版主要不是提供给你深入阅读,而是用来给你快速观看的,这种大标题与大照片的应用,就是基于一个视觉思维的视觉传播。
  接下来,我们的话题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指出视觉化是现代报纸的整体发展方向,二是分析在报纸采编中引入视觉思维的价值,我们认为通过视觉思维推动报纸采编创新,它能够解决中国报纸当下在整个视觉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惑与问题,三是中国的报纸在以视觉思维推动采编创新这一块,已经做出了哪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将结合“中国新锐媒体视觉联盟”成员报纸所做的一些尝试来说明。
  郑福利(嘉宾主持):我们现在是不是就从第一部分先谈起,第一部分是视觉化是报纸的一个进化方向。你刚才给我们看到费城的这份报纸,是不是视觉这样一个设计,它开始实际上是从一个标题的设计,从文字的设计上开始带动,慢慢进入到一个以图画方式等等,这点给我们谈一下。
  何龙盛:是这样的。我们先从一个横向来讲,从17世纪初报纸诞生起,整个西方报纸在过去整个400年间,应该说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面,这个报纸实际上是只有文字思维,没有我们所说的那种形象、直观的、快速的、感性的视觉思维存在。报纸诞生了100多年以后才开始有了标题,有了对文字视觉化的处理,又经过很长的时间以后,到20世纪初才普遍开始采用图片,然而20世纪可以称为是图片的世纪,我们可以看到从20世纪以来,整图片在报纸里面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占有的版面空间越来越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报纸行业普遍来说被认为进入了一个所谓的视觉驱动时代。说到报纸的竞争力,通常认为报纸的竞争力有三方面,一个是报纸的内容,第二个就是报纸本身的营销,比如它的发行,它的定价等,第三个方面,就是报纸的信息传达水平,也可以说是报纸的视觉化传达水平。美国有一本书《美国报纸产业》,明确指出,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报纸就开始进入以视觉为驱动的时代。
  这里面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 1982年《今日美国》的创刊,它就是从报纸的形态到整个编辑部的架构,到流程的建设,以及所呈现出来的报纸产品本身的视觉化,都是一个视觉驱动的典范。
  郑福利(嘉宾主持):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可以说以前的一些读者,他们那个时候对传统的文字阅读是有好感的,但是现代的人他对阅读的节奏跟以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报纸的发展是和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是紧密相关的?
  何龙盛:的确如此,但这还不是惟一的因素。报纸的视觉化应该说有几个方面的动因。一个是受众的变化,受众渐渐倾向于直观的、感性的、跳跃式的、浏览式的阅读方式,显著不同于以往几百年间报纸提供给读者的,那种基于逻辑的、线性的`以文字为根本的阅读方式,这个变化被称为视觉转向,就是说读者更倾向于以形象化的方式接受信息,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跟技术的进步有关系,报纸并不是说在过去几百年间采取非视觉化的方式就是一种合理的,而是因为以前它只能那样,因为无论是影像的生产技术还是整个设计与制版的技术,方方面面制约了它,使得整个报纸在相当长的时间,没有一个视觉传播充分施展的空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于中国的报纸来说,整个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我们跟西方的报纸相比不存在这方面太大的差距,更多的是在理念上,我们对于我们周围的受众变化是否及时地做出了一个判断。第三个方面是跨媒介的影响,电视与网络媒介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传统报纸的视觉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15
郑福利(嘉宾主持):在这点上是不是可以这样讲,2005年和2006年的时候,欧美的报纸普遍进行了一些大规模的改版,从大报到小报,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对受众阅读习惯的一个集中体现。  何龙盛:里面有一个案例很能够说明问题,就是法国《世界报》的改版,这是一个很严肃的报纸,而且它有非常悠久的将文字传播摆在非常崇高的地位的传统,它本来排斥图片的应用。但是迫于经营与发行的压力,在21世纪初的一次改版中,这份报纸改版让整个业界人士大吃一惊,因为这一个本来极其保守的,极其缺乏视觉化传统的报纸,突然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我们知道说到视觉传播,《今日美国》是一个典范,然而改版后的法国《世界报》,它对图片的运用,给予图片的空间,有些时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一个例子,英国的《泰晤士报》,我们谈到这份报纸的时候,基本上是一个严肃的`保守的印象,但是同样的在05年的改版后,今天你再去看看《泰晤士报》,你会发现它在视觉传播方面,在报纸形态方面,它跟英国著名的通俗小报《太阳报》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图象化是整个西方报纸从八十年代以来,就是视觉化是西方报纸从八十年代以来一直进行的,到了21世纪成为一个比较集中的趋势的变化。
  郑福利(嘉宾主持):在我印象当中《泰晤士报》应该是英国比较早出小报的一个,它是大报和小报并行出过一段时间,后来发现小报销量非常好,然后把大报逐渐取消掉了。
  何龙盛:不管你是大报变小报,还是改版完以后在报纸显著视觉化,总而言之,都是顺应着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
  郑福利(嘉宾主持):那您觉得说完国外的这样一些变化,对国内报纸有一些什么样的启示?
  何龙盛:读图时代的说法,在我国也流行了有一阵时间了。我有这样一个观点,认为在当下,在中国报纸里面从事视觉行业的摄影记者也好,图片编辑也好,美术编辑也好,是面临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这个行业所能够给予你的专业空间是过去所没有的,可以称为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或者说正在到来的这样一个黄金时代,但是整个中国报纸整体上目前处在一个过渡期,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全世界范围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看到其他报纸的形态上发生了一个怎样的调整,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这样一种趋势,但是在整个中国报纸里面,一方面我们大家会承认视觉化,或者说读图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另一方面在真正的执行方面我们遇到了很多麻烦,第一个麻烦,我们缺乏这方面的传统,比如说在整个中国报纸里面我们拥有图片编辑,拥有专业的美术编辑才十几年时间,另一方面,我们也意识到在整个报纸里面要使用更多的照片,要更加的图象化处理,但是在整个编辑部里面起作用的实际上还是传统的文字思维。文字思维占据一个主导的地位,视觉思维严重缺席,虽然我们也有了相应的视觉的专业部门,设了相应的专业岗位,但是整个报纸的运作它并不按照视觉思维来展开,大家做起来事倍功半。也就是说一方面作为专业人士,我们面临一个空前的机遇,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为了拓展自己的空间去做很多的努力。然后,也确实我们自己作为视觉从业人士,我们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理性的、科学的专业流程与专业标准。
  郑福利(嘉宾主持):感觉中国的发展还是跳跃式的,大家在一个并没有准备很充分的情况下,一下子就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里面去,我们对国外的东西可能看到的都是他们做完的现成的东西,看到他们一些形式上很漂亮的东西,但是我们的确很少有人能够明白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出这么漂亮,然后又这么精彩的东西,这个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比较欠缺的方面。
  何龙盛:我们的发展确实是一个跳跃式的发展,其实整个西方报纸也不是一天就做到今天这个样子的,也不是一天就建立起这样的视觉思维,他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间。我在研究整个西方报纸的视觉传播发展过程中,发现两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第一,在整个西方报纸里面推动它的视觉思维视觉传播,的发展,很大的动因就是报纸的商业化,西方报纸从1835年就有了商业化传统,在这方面,你刚才说到我们是一个跳跃式的,我们的确是缺乏这方面的根基,中国报纸真正的商业化充其量不过是20年时间,以20年的传统与积淀去跟180年这样的积淀相比,我们在这方面确实积累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受众研究,因为在西方报纸里面他会对整个受众去进行科学化的研究,受众的变化推动报纸的进化。可是在中国我们目前为止还缺乏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本质上根本还是按照经验,而在整个经验基本就是些文字思维,内容为王,大信息量策略等,重文轻图的传统是非常强大的。
  郑福利(嘉宾主持):看来我们现在依然面临许多问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对国外的学习已经慢慢从形式上的模仿转移到对本质探讨上。简单的说,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做到现在这个样子。现在觉得都市报的视觉这块,经过几年很蓬勃的发展,慢慢就会进入到一个相对更加理性发展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中是不是有一些新的问题要去面对?怎么解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这些问题?
  何龙盛:或者说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一方面我们正在面临空前的视觉机遇,但是如何利用这样一种总体的有利于视觉的,整体上被称为视觉转向的趋势,解决我们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觉得这个首先必须从我们的办报的目的谈起,我们做大众传播,不管你是用一篇文字报道,或者用一张照片,最根本的目的传播信息,而且这个传播必须是传通的,否则编出一个版面,做出一份报纸自己关起门欣赏,没有任何价值。第二个,受众的变化,今天的报纸主要的读者群,是一些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或者正在争取的九十年代的人,从六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大家看电视,看图象的时间肯定是大大超出了前辈,人们已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视觉倾向,报纸不能对此变化视而不见。第三个就是语境,报纸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阅读,比如说以今天的《新京报》为例,今天《新京报》有96个版,它的个信息量,如果以文字来统计的话,大概达到35万到40万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量,这么多的文字量意味着我们即使花一整天也没有办法把它看完。实际上一份报纸被人阅读一整天的情况根本不会发生,它通常只是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被人阅读完,也就意味着在报纸的96个版里面,每个版里平均分配的时间是不到一分钟的,几十秒我们就翻过了一个版,意味着今天的报纸受众阅读的语境不是过去深入认真的阅读,而是一种漫不经心的,选择性的,跳跃式的浏览状态下看报,报纸必须主动适应这种阅读状态。
  在这样一个报纸传播的目的、受众与语境的变化之中,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采取视觉化的方式传递信息是最好的应对策略。这方面我觉得平面广告的变化是非常值得报人深思,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广告,经常全是文字,广告商发布信息,他希望他的信息越密集越好,慢慢的,广告里面文字的内容开始减少,图象化的表达手段慢慢增加了,在今天,平面广告很少不是视觉形象当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很简单,广告也是一种大众传播,而且广告主最为注重实际的传播效果,而且对整个受众它有一整套的监控分析体系,因为整个广告行业在它的运作过程中意识到,采取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更加有效。
何龙盛展示文革期间的报纸
  再举一个例子, 我这里有一张文革期间的报纸,很有意思,我们文革期间的报纸,它的视觉思维比今天的许多报纸要发达,比如这个头版,你会感觉到它很像是一个海报,很像是一个大字报,就是说它有非常强势的宣传动因,它采取这样一个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其信息传递的效果也是非常强势的。这个跟广告行业的发现是异曲同工的道理。今天,对于报纸读者来说,信息量早已不是问题,大家真正稀缺的是时间,是接收这个信息的时间,对报纸来说,最最珍贵的资源,现在不是信息量,而是依附在报纸之上的注意力,因为今天的报纸,发行报纸本身是亏本的,它是通过发行报纸提供信息,然后获得足够多的读者给以的注意力,通过再把这个注意力销售给广告客户,才有可能实现报纸的盈利。也就是说从本质上来说,报业已经不能简单定位为信息产业,从根本上它是一个注意力经济。那么,通过视觉化的手段,对于获得更多注意力,已经被证明是更有优势的。
  如果不能达成这样一个认识,那么报纸很难真正做出重视视觉传播的举措。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16
 郑福利(嘉宾主持):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谈报业生态的变化,受众的语境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是不是从目前来讲意味着我们报纸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其实对于我们的版面编辑,这个版面编辑可能说是文字的这块,然后它的标题,然后在美术这一块,还有设计,包括摄影这一块,其实面临非常多的机会,这种意识可能也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视觉工作者才应该拥有的意识,而是作为整个一个报纸,大家集体所应该共同拥有的一个理念,就是视觉其实并不是说过于强调照片、强调版式,而是告诉大家在这个时代受众的语境发生了变化,但是开始喜欢这种类型的东西。  何龙盛:大家是真的“看”报纸,而不是“读”报纸了。
  郑福利(嘉宾主持):对,这个东西已经并不仅仅是一个摄影部门,美术编辑部门的使命,而是编辑以及报纸决策层他在考虑自己新闻产品的时候,也应该从这个方面去考虑。
  何龙盛:对,我们说到中国的报纸也是读图时代,实际上这个读图时代是一个夹生饭,从这个样子上来看图片也很多,也很重视设计,报纸上也是五颜六色的,但是如果站在受众的角度,站在传播的效果角度来看,你会发现这个饭的味道不对了。文字采编体系干文字的,视觉采编体系眼里也只盯着视觉,大家并没有真正的协作起来,并非真正的以信息传通为大结局,读者的需求经常是被忽视的,读者才没有兴趣关心信息以什么方式出现,他只是自然而然看到最终的效果。
  郑福利(嘉宾主持):这让我想起以前在参加SND的时候,里面有一句话说,是一个基于新闻的设计。就是说设计并不是说你纯粹像一个海报,像一个广告,你怎么样,它是一个基于内容上的设计,这个设计是要为你的新闻服务的。
  何龙盛:对,不管是对于整个设计人员还是对摄影记者这都是有启发的,对于整个设计人员来说,你在搞设计,你是搞新闻设计,你不是从事一个艺术,艺术创作的话你个人满意就行了,艺术创作更多的是满足个人主观,但是你做的是新闻设计,而新闻是一个大众化的东西,新闻设计就是一个沟通,你跟很多的人沟通,你跟很多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进行最广泛的沟通。也就意味着你的这个设计必须是功能化的,以实现信息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为指导,就是最短的时间,最方便的阅读,这才是你新闻设计的目的。同样的,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也是同样的,为什么现在报纸里面的特写照片以及整个构图简洁的照片越来越有市场,因为更有效率。美国有一个大学做了一个实验,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平均时间是0.71秒,也就意味着报纸里面的照片,如果你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打动人,吸引眼球的话,可能你所有的工作都白干了,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层面,对于摄影记者来讲评价你一张照片的好坏不是说把这个照片孤立地放在那里,然后我这个里面有多么的风格化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面,在读者的注意力普遍是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下,你必须在第一时间唤起别人的注意。简洁就是这样一个有效的规律。
  郑福利(嘉宾主持):就是我们假想的那个规律其实跟读者所喜欢的规律是不一样的,是分道扬镳的,是这样吗?
  何龙盛:在我们这个报纸里面,在做具体的传播过程中我觉得有两个现象是值得我们去分析的,一个就是整个视觉设计过度,就是说美术编辑或者我们的编辑在设计这个版面上面抽出黑的标题,搞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整个版面上搞得很有设计感,但是这个设计感最终却妨碍了信息的传达,专业人员搞了半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专业感觉,反而没法让人顺顺当当地阅读信息了。因为它从根本上并不符合视觉传播的规律,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看报纸是一个浏览,太多的花哨的形式,只会提高他们的时间成本。再比如说,有些报纸很多的版面里面都是非常长的文章,编辑他会假想这个东西读者会把它从头到尾读完,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因为正常的一个阅读是,人们只有先注意到一个东西,先产生兴趣,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关注具体的报道,进入编辑所期待的阅读状态,可是片面的文字思维所做出来的版面,在一开始就让人望而却步了,黑压压的文稿,信息似乎给得很多可是因为忽略了第一个阶段,就是视觉吸引,信息最后被读得很少。
  郑福利(嘉宾主持):现在网上有网友在问,说何老师怎么看待香港的一些报纸?在视觉上他们是不是做了一些比我们更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借鉴?
  何龙盛:香港报纸在视觉上给人的一个感觉像是马戏团演戏,浓墨重彩,属于那种比较热闹的。中国的大陆报纸在近几年来应该说更多是呈现出一个静态化的模块化的相对比较简约的风格,跟香港是不太一样的。但是香港报纸我觉得有一点大家应该注意,就是在香港这个地方它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 苹果日报和东方日报,这两份报纸,苹果日报到了台湾以后也把台湾苹果化了,苹果日报的采编有点特别,他的采访配置是摄影记者带动文字记者,有点图片报的编辑理念。
  郑福利(嘉宾主持):从我个人感觉,包括在上学的时候也一直在讲苹果这个东西,包括在《东方早报》的时候也经常看苹果日报,我有一个感觉,我们一直在谈对受众的迎合,但是这个迎合有时候也会谈到一个度的问题,我记得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就是说受众的有些需求不一定就是我们要迎合的,我们对受众的迎合有一个基本的比如说他们喜欢快速的阅读,喜欢迅速的找出他们喜欢的内容,更加的视觉化等等这一类的东西,但并不是说,因为有的读者可能有一些需求是相对而言,有喜欢暴力,喜欢一些性什么什么东西,这种东西我觉得可以在迎合读者,就是说报纸视觉化的过程当中也是应该避免的,也就是说在迎合读者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取一些真正我们应该去把握的元素,然后把它去放到我们的报纸当中,满足读者的需求。
  何龙盛:我理解你的担心,你的担心很有道理,确实会有这样的一个状况出现。但是基本上这是次要的担心,我觉得对于中国的报纸来讲,普遍来说主要的问题,或者说主要的矛盾不在这一方面,我们现在总体上不是说迎合读者过度了,而是对于读者的需求了解不够,或者说服务读者上面的意识不够,而不是迎合过度。在报纸商业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可能会有这个问题,中国以后可能也有这方面问题,或者说在一些报纸,在一些地区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但是它绝对不是当下的主要问题。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整个报业的400年发展史上,总是那些被认为低俗的,被说成小报的报纸,在采编创新上迈出第一步,它对于报纸传播水平的提升,总是发挥先知先觉的作用,当然这些报纸也多半在报业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看看新闻史,不管是西方的新闻史,还是中国的新闻史,大家想想,事实是不是这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16
 郑福利(嘉宾主持):网上有一位网友说,他说现在国外有一种新的学科,叫信息设计,我觉得这个是视觉传播中的一个比较具体的表现形式,它跟图片,跟图表只是一种新的形式,比如说我们去看一些,像《卫报》,像《纽约时报》做网络的那些板块经常会看到一些很新的表现形式,我觉得这也更多的强调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视觉思维的重要性,它的产品不断丰富,说明大家有这种需求。  何龙盛:信息不见得只能通过白纸黑字,这样一种严肃的`逻辑的方式来传达,信息也可以以一种图象化的、以一种直观的、以一种整体感的方式来呈现,信息设计其实就是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有些信息可能不适合用线性文字写作方式来传达,或者用这种写作的方式来传达效率不高,或者说难以吸引人,所以我们要引入视觉思维,尝试视觉化的视觉处理,信息设计就是这么干的。可能今天我们讲用视觉思维推动报纸的采编创新,在中国报纸里面是比较新的一个课题,但是这个课题其实一点都不新,站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上来看,我们今天所做的视觉创新都不是什么创新。视觉思维的提法最早是在六十年代,美国的罗伯特·诺克伍德,SND的发起人,他提出在报纸里面必须引入视觉思维,而不是传统的文字思维来采集,组织,传达信息,因为这样做效率是更高的。信息设计就是这样一个新思维倡导下的产物。
  郑福利(嘉宾主持):网友说,报纸是一个注意力经济,决定了视觉思维和视觉创新的价值何在。从您的角度来讲,您觉得这个视觉思维,视觉创新可以用来解决中国报纸的哪些问题?
  何龙盛:在报纸里面力推视觉思维本身,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无奈之举,你报纸是什么?报纸跟广播、电视相比,报纸是一个纯粹的地地道道的视觉媒介,报纸所有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球来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耳朵,也不是通过手去触摸,你所有的信息传播都是依赖于眼睛,依赖于视觉,你作为一个纯粹的视觉媒介,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我们实际上是没有去注意开发它这方面的视觉潜力。首先我觉得视觉思维对报纸来说意味着我们去补上这一课,你作为一个纯粹的视觉媒介怎么在你的运作体系里面,在流程里面,在理念里面让视觉思维发挥应有的功能。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通过视觉思维与视觉创新,它能够创造很大的价值,面对今天的浏览型读者,面对今天的传播语境,面对报纸是注意力经济这一本质,它能够帮助报纸投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效益。因为报纸几百年来一直内容为王,一直信息量优先,所有的报纸都在这样做,但是通过视觉优化,视觉包装,信息设计来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即使是在整个报业发达国家,在西方报纸里面也尝试了不到半个世纪,在中国时间更短。对于整个中国的报纸来说,经济学有个边际效益递减原理,由于我们一贯对视觉传播的投入非常不足,意味着开发开发就有很大回报。
  视觉思维在报纸里面最终表现为视觉传播,它从这样一个理念出发:一个报纸的编辑方针,组织架构,到信息的整个采集`组织、传达这样一个流程,以及最终体现在报纸版面上的视觉产品。都必须保证视觉思维的在场。然而,由于我们绝大部分的报纸实际上只有一个采编体系,那就是文字采编体系,即使设几个摄影与美术工作人员,他也是没有独立性的,他没有办法在这个体系里面去抗衡去博弈,当然也谈不上好的协作。《新京报》这几年来我们在各方面,在整个编辑部,整个采编流程对于视觉这块是应该说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当我们想把整个报纸的传播水平,把整个传播效率往上继续提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困难很大,而这个困难主要并不是来自于最终的设计环节,或者摄影记者拍照片这个环节,而是来自于整个编辑部文化与编辑流程的不到位。我们缺乏整体性的视觉思考,一个报道,如果只是到了最终的图片编辑或设计环节里面,才开始强调视觉化处理,那么对美术编辑与图片编辑来说,空间已经比较有限了,因为在当时组织这个所道的。过程中视觉方面的专业人员可能就已经缺席了,没有参与这样一个视觉判断,也没有参与到这样一个信息的视觉化组织,后面的东西做得再好整体的效果也是有限的。
  郑福利(嘉宾主持):是不是在我们快要结束的时候,是介绍一下我们新锐视觉联盟当中的一些视觉实践与创新。
  何龙盛:中国报纸这些年在视觉传播方面还是有很多进步的,比如说2003年《东方早报》创刊时设了第一个视觉中心,它意味着在整个报纸里面开始建立起这样一个成体系的视觉分工,在我看来东方早报当时成立这个视觉中心,建立起自己的一个跟文字采编体系并行的视觉采编体系是一个很大的创举,我有了这样一个专业体系,才能谈得上贯彻视觉思维。比如说《南方都市报》这两年每年推出一个大的视觉特刊,都是以视觉部门为中心,带动文字部门协同进行报道。比如说《重庆时报》,他让美术设计人员到现场采访,以新闻图示的形式发布信息,这样一个工种在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比如说前年的《三湘都市报》,他原来的报纸形态非常老,是一个看起来挺陈旧的报纸,他在进行变革的时候来了个视觉先行,先大刀阔斧地在视觉方面的突破,从改版开始拉动整个报纸的二次创业。再比如在《新京报》,我们明确提出视觉优先原则,来建立一些新的专业标准。我们还基于视觉思维组织很多视觉产品,比如说我们会做很多的创意插图产品,以广告摄影方式传递一个抽象概念,例如这是关于一个生殖健康的报道的配图。再比如,这是关于美容的一个配图,我想这样一些照片出现在版面上对于抓住读者的吸引力是很有帮助的。
新京报生殖健康配图
新京报美容配图
  郑福利(嘉宾主持):我们谈了很多视觉思维,在最后的时候是不是能够给我们一些从业者一些建议呢?比如摄影记者,设计人员,编辑。
  何龙盛:今天我们可能所讲的内容,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有点务虚,但是这来自于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报纸各个环节里面的一个认识问题,所谓的知难行易,我们首先要突破这样一个认识瓶颈。
  今天我们所探讨的这样一个话题更多的,也许更应该跟我们报纸编辑部里面的文字采编同仁沟通,有助于帮助他们理解视觉传播的作用,同时也是声明我们视觉专业人员能够为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做些什么。
  说到建议,对于主导报纸的办报方向的决策者来说,在这样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好好开发视觉传播这一翼,因为它能帮报纸更有活力与效率。归根到底,在中国的报纸里面我们视觉元素的占版率只有报业发达国家的大概一半左右,大家都在说读图时代,这个读图时代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从边际效应递减原则来讲,投入视觉对提升报纸的竞争力见效非常快。
  给编辑的建议:其实就是两手都要硬,我们编辑做的版面,一定是读者充分阅读了才更有价值,很难想像对于现代报纸来说,没有视觉思维的充分参与,仅仅依靠文字思维能够组织出高效益的传播结果。
  对于报纸设计建议:大家跟新闻编辑,跟新闻记者一样,其实都是职业传播者,而不是艺术家,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跟大众沟通,设计必须始于对信息与受众的充分理解。
  对图片编辑与摄影记者的建议:不要太把图片当回事,图片充其量只是整体传播中的一个环节,虽然它是整个视觉思维最强有力的,也是最直接的一个代表,但是它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充分融入整个信息传播体系与流程,才会更有价值。我们的摄影首先是必须服务于传播的目的,服务于整体的视觉传播,也就是说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然后你才是一个影像高手,而且你对于整个影像的判断应该是基于版面的整体格局以及受众的视觉素养,应该思考当面对业余读者的时候,什么样的照片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而不是自己关起门来一群专业人士在这儿说,这个照片好,那个照片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专业人士的判断标准和大众之间经常是有差异的,当差异发生的情况下你怎么做,其实我觉得摄影记者应该更多的学会换位思考,图片编辑则更不用说了,除了更有必要学会换位思考,还要带着这样的思考模式,争取介入报纸采编的每一个环节。
  郑福利(嘉宾主持):非常感谢何龙盛先生给我们这些非常有价值的建议,也非常感谢何龙盛先生带给我们精彩的演讲,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
  (本次访谈结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29
视觉及其思维:感性与理性
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内容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人类思维发展规律及其新的认识角度,阐述学校美术课程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人的思维发展与感觉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视觉感官刺激乃至于视知觉、视觉意象到视觉思维,论证人的思维发展的基础和进化取向,在此基础上探寻儿童出现思维转型的原因。论文对视觉思维初级模式、个人思维发展导图和个体意识活动构成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划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理由,由此提升对艺术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强调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视觉思维感性理性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视觉是一种感知,与思维不是一回事。尽管有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视觉思维的观点,但是对于理性思维的崇拜和对于视觉感知的忽略依然普遍存在于教育界,而且直接影响到美术课程和艺术教育在学校的正常开展。在普通高中和一般高校中唯文理考试科目是举,以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美术教育仅为点缀甚或空缺,这一现象绝非个别而是非常普遍。
仔细思索这一现状出现的原因,除开社会功利导向和应试教育作用之外,工业社会科学意识倡导的“理性至上”不可忽视。对于感性思维的不信任和把艺术视为消遣娱乐,将科学活动中的数理逻辑思维奉为严谨认真,带有感情色彩的直觉和艺术表达视为“开玩笑”,只用来调气氛敲边鼓。这一看法造成的后果是将艺术活动看作就是写写画画、唱唱跳跳,文化不高没有学术价值,艺术学科因此在学校课程中往往被边缘化,艺术教师在一般学校常常势单力薄也比较弱势。古今中外不少有识之士早已阐明艺术作品的永恒价值和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是我们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国人鲁迅也曾指出艺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但似乎没有多少人将此说当真,总被现实功利遮蔽甚至对科学理性产生了迷信,以至于“重理轻文”“重文轻艺”的偏见流弊中国教育百年。
艺术教育要获得应有的地位,美术教育要发挥影响人生发展的作用,我们应该尽量弄清楚艺术活动与人类思维方式是什么关系?美术教育对于思维发展有什么作用?感性和理性如何影响思维活动的进行?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考察目前可能认识的人类思维活动规律,力图描绘人类的意识存在与思维发展的图景,以此求教于同道。
一、视觉刺激感应到视觉意象形成
关于人类意识如何产生这是全世界心理学家的攻关课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通过大脑工作产生思维、认知和情感,掌握意识活动规律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每个人对意识的感觉却如影相随,有感觉就有意识,我们从自身的感觉去认识和了解意识,我们得以通过视觉看到意识活动的发生和踪迹。
现代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大脑通过眼睛视网膜接受的刺激,逐步形成了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觉模式。婴儿刚刚出生时眼前只有光感,就像所有的生物都具备对光的敏感和具有向光性。美国大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10)描述婴儿世界为“陆离斑驳、嗡嗡嘤嘤的一片混沌”。目前无法证明婴儿如何完成眼睛功能的进化,但是视觉绝不是天生就如照相机一样对外界直接成像,而是多种感觉作用于大脑形成思维的结果。眼睛最初能够看到的视像是由大脑“解释”出来的,视像其实是大脑对于视觉信息进行思维活动的结果。所谓眼见为实是以共同的经验和知识作为基础,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对同一场景,完全有可能所见各异。由此推测,当狼孩或是猪孩看到人类时眼中也许会是恐怖而丑陋的“兽类”!视觉心理学家告诫人们:“并不是所有基本的特征觉察器在出生时已安排就绪,它需要通过视觉刺激而得到发展。相反,这种天赋的神经机制可能由于缺少刺激而退化。总之,婴儿早期的视觉环境对成人的视觉极为重要。”可见,婴幼儿生长环境的感觉刺激是形成思维活动的基础,视觉刺激是意识和思维产生的主要感觉来源。意识又以视觉感知为标志,视觉感知在有效刺激大脑知觉发达的同时,又不断提高了个体意识思维活动的水平。
儿童从出生直到学龄前后,是人类感觉器官发展最快、感性表现最为活跃的时期,其中视觉表现最为明显,人们可以通过儿童绘画观察到儿童思维的发展。视觉信息刺激大脑产生的反应,通过儿童涂鸦式的绘画得以呈现,从中传递出儿童思维活动的秘密。当幼儿眼睛逐渐适应了光带来的明暗变化,最初面对纷繁的外部世界,通过听觉、触觉以及味觉、嗅觉等感觉的帮助,一点点的获得对明暗、形状、颜色乃至空间的知觉,这一切都可以从儿童的涂绘中表现出来。从无序涂鸦到闭合形的出现,从平面分布到重叠组合,儿童从混沌世界中划分出了自我和客体的知觉界限。儿童的视知觉发展令人惊异,不知不觉中他们建构了和成人相似的感知,获得用点、线、形进行视觉表达的能力。似乎身体健全的儿童都能无师自通地达到原生态绘画水平,即用一种简单图式(符号)表现对复杂事物的抽象(概念画)。也许我们此时可以将眼睛看到的视像称为客观反映,儿童通过自身的各种感官的帮助,一点一点地逐步认识周围世界,逐渐建立起所知所见的心理表象。常识告诉我们,儿童活跃的感觉活动是与视觉形象紧密结合的,即便是听觉刺激,也是以歌舞、故事或诗歌等含有视觉形象的方式存在。各种感觉配合着视像刺激儿童,使儿童感觉越来越敏锐,思维也显得越来越活跃。儿童时期的心理表象一定是视觉化的存在。当儿童能够认知眼前移走的“东西”仍然存在,能够判断出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同一物之时,说明儿童的思维中习得了形象的恒常认知,形成了形象之间的联想,建立了视知觉的因果关系。对视觉信息的假设过程和验证判断,证明儿童的视觉意象已经出现,最初的视觉思维模式已经建立(见图一)。

通过以上陈述,隐约可见儿童的思维意识初步形成过程。毫无疑问各种感觉刺激是意识出现的基础,而视觉刺激下产生的感觉、知觉和意象组成了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儿童自出生到10岁左右可基本形成视觉思维能力,大致经历了刺激反应、感觉综合、视知觉、视觉意象和图像符号阶段,呈现出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思维过程。我们观察到儿童思维对视觉形象依赖性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儿童对外部世界综合的随性的感觉到视觉选择的概念化理性倾向,儿童绘画写实期前后的表现,与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基本吻合。因此,将儿童作为视觉思维的初级阶段,既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认识,也是将来进入思维高级阶段产生感性和理性倾向的逻辑起点。
二、视觉思维智性发展的转型
说到思维的智性发展,首先要破除将感知与思维对立起来的认识。视知觉是一种感知,感知中就有思维活动的存在。如果只是将思维视为对感觉材料进行抽象加工,对概念、符号等材料的推理计算,就无法解释平时思维活动中存在的想象、直觉、手感等非逻辑体验,更难以认同视觉思维这一提法。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大量论述旨在证明,感知尤其是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视知觉本身已经具备了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儿童通过视觉认出某人和某物,实际上包含了复杂的比较、联想、提取和判断的思维活动。儿童表现出来的观看兴趣就是一种视觉选择,选择过程包含视觉信息的提取和鉴别,选择结果代表一种初级的抽象。在阿恩海姆看来,人们看到一种形象(不管是知觉形象,还是内心意象),就有了抽象活动;而每当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时,都是以某种具体形象作为出发点或基础。他再一次论证了康德的观点:“没有抽象的视觉谓之盲,没有视觉形象的抽象谓之空”。阿恩海姆根本颠覆了传统心理学对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概念划分,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思维发展的基础和高级形式。
对于思维发展形态的认识我们能否另辟蹊径?
前面对视觉在儿童身心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论述,可见视知觉是儿童思维的核心,同时为后续思维发展奠定基础。但站在美术教育角度看儿童心理表现,此后的思维发展并非一脉相承,儿童在视知觉发育基本成熟以后,绘画热情将出现普遍“衰落”,这一阶段被称之为儿童绘画的断裂期或转型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儿童思维发展出现明显的“分野”,一些人由于理性化思维逐渐萌生,在语言和数理等学科课程的吸引下,投身于理性学习活动。但是,仍有些儿童沉迷形形色色的感性活动,表现出对于艺术和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和不息热情。大部分人成年之后可以划分为两种思维类型:以理性为特征的科学家型思维,以感性为特征的艺术家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各具特色:前者思考冷静、推理严谨,渐悟中依循逻辑规律;后者情感驱动、思维活跃,顿悟中隐含视觉意象。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作为教育应该有何作为?
如果说儿童早期自发的绘画活动与视知觉有关,此后延续感性特征的视觉思维本应顺理成章。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思维活动中理性力量逐渐外化,感性力量却退隐沉淀于思维底层。有学者研究表明“古代希腊字母书写(而且唯有这种书写)的发明方使读写能力的广泛普及成为可能,因而也使得人类意识迅速地、永久性地出现了转型。字母书写能够使思维超越荷马所代表的‘口头心智’的局限性,形成逻辑、哲学和科学,柏拉图即是这种转型的第一个伟大的、典型的产物”正是在柏拉图之后,“欧洲文化渐渐迁移,迈进了分析的、反思的、阐释的、散文体的理性话语氛围。”“书写的确是智慧的良方。书写引发的传播革命使得埃及人、巴比伦人、希伯来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智性发展成为可能;它创造了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丰功,中国、印度和日本的文化伟业。”一言以蔽之,书写是导致人类思维转型的媒介,字母书写把西方文明导向理性逻辑思维。联系到儿童思维发展出现的“断裂”和“转型”,似乎与西方文明背景下的课程设置有关,与现代学校强调的读写训练有关。特别是中国近百年来紧紧追随西方理性,随着学校教育普及和人们读写能力形成,人们思维方式的理性“转型”势不可挡。由此反思中国的汉字和书法,也许正是象形文字和意象书写培育了有别于西方文明、具有感性色彩的东方思维方式确立。能否这样认为:线性排列的文字书写、符号语言导致以“理性为特征的逻辑思维”活动;视觉呈现的描绘、制作、情感、想象也在积极导演以“感性为特征的意象思维”活动。能否推断儿童的思维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出现“分野”,其实与书写和计算有着深刻的联系,崇拜理性的社会意识和学校强化读写训练,作为深层原因可见端倪。尽管青少年思维发展出现了分野,但是“书画同源”,以视知觉为基础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理性思维之下潜伏着感性的原动力。
如上所述,可以对个体的思维发展形态产生新的认识,构成了一张比较清晰的思维发展形态“导图”(见图二):

当然,具体到个体思维都是综合体,极端的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即使存在也属于病态。一般人思维方式虽存在理性或者感性的类型之分,也同时为两者的组合,或者是偏向于感性或理性,或者是在不同的时间、场合表现出感性或理性。推至感性或者理性极端的思维活动不能够及时调整,思维必然出问题以致意识失控精神崩溃。因此,反观有些学校或教师一味强化理性思维训练,忽略感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并非最好的教育甚至是带来问题的教育。
三、感性思维的高级形式
在迷信科学理性的社会背景下,在强调读写训练的学校教育中,以符号计算、概念推理的抽象思考为核心,并且以此确定为思维水平的高级形式和智能标准。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语言文字的传播正在逐渐让位于视觉影像传播,有如文字读写出现对人类思维方式产生影响,视觉文化时代来临也在改变西方世界对思维形式和智能标准的认识。阿恩海姆提出视觉思维,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预示着西方对传统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新认识,体现了从东方文明中吸取营养和向古典综合教育观的回归。
首先看经过语言文字抽象而来,以理性为特征的科学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集中表现为概念的逻辑思维和符号的数理思维,其面对的均为非视觉信息。逻辑思维和数理思维严密的高度理性,提高了人类认知活动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效率,但常常会留下其远离自然、背离人性的劣迹。回过头再看看从视觉意象抽象而来,以感性为特征的艺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集中表现为直觉的形式思维和动作的形体思维,其思维对象的均为视觉信息。形式思维和形体思维强调视觉性和实践性,同时融入人类情感和想象,主导着思维方向和勃发了思维动力,但也可能走火入魔无法控制而伤及自身。一个人完整的思维意识是两种类型的思维活动交织,视觉信息和非视觉信息叠合,两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实际上,只有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密切配合,个人意识活动才有可能(见图三)。

我们必须改变对于思维形式的传统认识,只看到理性思维的高级形式,看不到感性思维的高级形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感性思维中的形式思维和形体思维正是视觉思维的高级形式,它们的思维过程都离不开视像,通过儿童视觉思维初级模式看得更加清楚。比如形式思维的直觉,就是对视觉意象的直接把握,没有逻辑思维且无功利束缚的儿童表现最为出色,所以毕加索表示要毕生追求像儿童那样画画;还有形体思维中的实践出真知,那种无法言表的手感经验,同样可以套用皮亚杰对儿童思维的论断:思维产生于动作。当然,形式思维和形体思维不等同于儿童思维中初步的视觉意象,而是对于视觉形象更为本质的直觉把握,是对物质世界敏锐的判断和微妙的控制,既存可见外观也有内在结构,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既是各种感觉经验的唤起,也是极其简略经典的呈现。形式思维、形体思维的典型表现就是艺术作品,以可见的视觉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经典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无法超越的完美、深刻和高度。视觉思维从初级阶段转向高级阶段后有本质区别,整体而言是从偶然结果转向必然追求,从集体意识呈现转向个体意识表达,从具体感知思维转向直觉抽象思维。形式思维中的直觉过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从艺术家的创作和科学家的发明中,却总是让我们看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完美呈现。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对创造对象从形状到结构的形式思考,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岂能诞生?正如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所言: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
结论
当我们从视觉及其思维的角度阐述了思维形式的感性特征和理性特征,认识到形式思维、形体思维与数理思维、逻辑思维都是我们意识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理性特征思维主要表现为科学家类型,当然需要通过科学教育来训练;感性特征思维集中表现为艺术家类型,自然适合通过艺术教育去培养。同时,西方文明背景下产生的学校教育以读写算为主要学习内容,强化理性思维训练,是导致儿童思维转型的深层原因,唯有此时加强艺术教育,把握感性思维与视觉思维的相似性,延续儿童时期的视知觉思维发展,把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构成互补关系,方才能够形成现代学校教育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希望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家,若局限于科学理性进行人才培养思考,必然步入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法国物理学家阿曼德·特鲁梭的至理名言告诫我们:“所有的科学都接触到艺术,最差劲的科学家是没有成为艺术家的科学家;最差劲的艺术家是没有成为科学家的艺术家。”据此所言,学校教学有何理由仍然坚持唯考试科目是举?教育界中也不应再弥漫“重理轻文”“重文轻艺”的误人子弟之见!
当儿童的视觉活动成为其思维形成基础,视觉思维成为其理性思维先导,没有理由其后的智性训练仅以理性学习为圭臬,现代教育应该积极提升学校美术教育的位置和扩大教学影响,从而有可能寻找到破解应试教育弊端和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途径。视觉学习是思维发展不可替代的经历,在思维活动中感性始终激活和影响着理性,良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无疑是感性思维成长的良田沃土。
参考文献:
1.(英)R.L.格列高里.视觉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26.
2.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56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23
4.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12
5.胡泳.阅读的未来[J].读书,2011,12:63-73
6.曹意强.艺术门类的设置与我国创新思维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0,03:4-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30
“看”法与“画”法——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教学
陈卫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室)
在绘画基础教学活动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种是侧重学生的视觉机能培养,让学生张开自己的眼睛去感受,然后通过绘画勇敢自然地表达;另一种是根据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适时地教给学生基本画法,使学生掌握一种表达方式,很快体现出绘画上面的能力。我们姑且将前者称之为“看”法教学方式,后者称之为“画”法教学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各有其效果,许多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前一种方式讲究过程,后一种方式追求结果,对于教学而言,过程和结果都需要,因此很多美术教师轮番采用、见机行事,其选择一般受到教育氛围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的教师认为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混合采用,没有必要分得很清楚。执这种观点的美术教师一般提出“最终要看教学效果”,最后却回到“画”法教学方式,因为可见的教学效果当然就是学生的绘画作品。而且,美术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学时,涉及到“画”法教学会很多,因为能够实际演示,但讨论起“看”法的教学,大家觉得很虚,因为视觉体验都是学生的主观感受,凭着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绘画作品难以作出确切的判断。因此,对这两种绘画教学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使美术教师们在教学中间能够自觉把握,对于全面发挥美术教学的功效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关于“画”法的教学是显而易见的,也非常传统,人们一直注重这样来教学生。以最具代表性的临摹教学来说,照着蓝本一丝不苟、一模一样、几可乱真这是临摹的最高要求,临摹优秀的蓝本好似走近优秀的画家,学到了成熟的画法了解了画家的追求,自己也就似乎提升了一大步,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对于这样的学习需要适度把握,我们常说“凡事有利弊”可能此处最典型,这个提升也许是学生内心向所临摹的画家靠近了,而离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却远了,死守蓝本的画法可能永远也找不回自己!这样恰恰与我们美术教育目的是相悖的,美术教育最基本要求是养心而非求法。采用促进“看”法的教学方式则不然,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挑战,去除心中的概念和成见,还原视觉的真实感受,画法应该是对自己内心感受最自然和真实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的向外去“看”,而学生则要把由看所获得的内心感受勇敢而真实地表现出来。“看”法教学最困难的是评价,因为最终结果评价没有可见的参照。临摹教学有蓝本是清晰可见评价参照物,而最自然最勇敢最真实表达的评价参照物就是学生的“内心感受”,外人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学生自己才有感觉,自己才能判断,自己进行评价。由此而言,“看”法和“画”法的学习确实属于不同的过程,应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关于“看”法的绘画教学方式,尚存许多模糊认识和操作误区,值得美术教师们深入研究,才能够做到自觉把握。
以本人的浅见开展“看”法的教学儿童比成人容易,因为儿童内心单纯,需要去除的固有概念相对较少,良好的“看”法学习可以保护儿童的视觉思维能力,形成敏锐的感知觉基础。因此,儿童时期的绘画学习得到正确的“看”法引导非常重要,过多的“画”法学习过早造成学生概念化、模式化的视觉认知,影响学生对事物进一步的视觉感受。这也是目前儿童画教学一般不提倡简笔画和临摹的重要原因。至于对日渐成熟的少年和爱好美术的成人,以注重“看”之能力培养的绘画训练更是一种基础学习,只有将这种“看”法学习和各种“画”法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够使感性学习与理性认识相互促进,为学生形成全脑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目前在美术教师中关于“画”法的讨论已有很多,希望通过这篇短论引起大家对于“看”法绘画教学方式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如果在这个方面有所突破,将大大地挖掘和提高人们的绘画能力,促进个人潜能的释放,对于美术教育的普及将是一个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35
http://drawsee.org/archives/1004

http://drawsee.org/archives/1004

http://drawsee.org/archives/1004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36
专家推荐的视觉思维好书      DaveGray(戴夫-格雷)是美国顶尖视觉思维公司XPLANE的创始人和CEO,也是北美欧洲极有影响力的视觉思维大会VIZTHINK的发起人之一。很多人请Dave推荐图书,关于视觉思维、视觉学习、大脑、商业等方面,他就做了这个单子。Dave给每本书做了简要的点评,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他觉得这本书重要。这是个不完全书单,他会尽量把新出现的好书加到里面去。
       荀子《劝学》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思考一整天,却不如向别人学习一小会儿;我曾经翘着脚使劲看,但比起登高之后看到的广博,差的太远了。)视觉思维用画图的方式,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思考复杂问题以及沟通,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视觉思维能力呢?除了大量的使用和练习,很重要的是找到好的资源去学习。
       我们跟那些视觉思维大师学习,比如DaveGray、David Sibbet(另一个D,大卫-西柏特,视觉引导顾问公司GROVE的创始人,图形图像引导法的先驱之一),可以缩短大量摸索的时间。现在网络发达,在他们的博客可以找到很多好的资源。另外,他们推荐的这个领域的好书,则像山峰登高一样,可以让我们看的很开阔。我发现,一本好书往往介绍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框架。如果没有那些框架,我们只是在低处爬行,当我们从书中借得全新思维框架,则可以帮助自己飞起来,通过视觉思维看到更开阔的天下。视觉思维就像飞起来一样。
下面是Dave Gray推荐的书单。我在每本后面也加上几句我的点评,如果我发现这本书有中文版的,就使用中文封面。

Advanced Presentations by Design: Creating Communication that Drives Action
by Andrew Abela(宝洁经理、麦肯锡顾问、大学教授)
Dave点评:安德鲁-阿贝拉仔细调查了涉及到演示设计的研究,将精华尽现在这本好看的书中。他描述的每个原则都得到科学研究的支持,他给的建议都棒极了。把基于科学研究的原则用到演示设计当中,我觉得这本书是最好的。
电子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的书《说服力演说是怎样炼成的——如何设计当场成交的PPT》,应该就是这本。作者Andrew Abela曾任宝洁经理、麦肯锡顾问,现在是大学教授,他的博客:extremepresentation.typepad.com
Edward Tufte(爱德华-塔夫特)四本
——图形的伽利略;数据的达芬奇
Dave点评:爱德华-塔夫特是信息视觉化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思考者之一。是他第一个启发我开始干这一行。他的书优美,引发思考,视觉效果能把人震晕。他的全套书我都推荐。
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数量信息的视觉展示)
Dave点评:主要集中说图表(charts)、图形和数据驱动图形。
Envisioning Information(信息视觉化)
Dave点评:也许是塔夫特最好的书,以前一本书为基础,开始探索在一个页面或者屏幕上将数据成倍展示的创想ideas。
Visual Explanations: Images and Quantities, Evidence and Narrative
(视觉解释:图像和数量,迹象和叙述)
Dave点评:在这本书中,塔夫特说的是如何在教育和解释方面最好地运用视觉。
Beautiful Evidence(美丽的迹象)
Dave点评:塔夫特最近的一本书,更像是论文的合集,但是仍然值得一读。

塔夫特的网站:http://www.edwardtufte.com/tufte/

Donald A. Norman (唐纳-诺曼)二本
——可用性大师
Dave点评:唐纳德-诺曼以前是苹果电脑的,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领域,他是NO.1。他所讨论和主张的原则将帮助你看到,怎样使设计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引发思考。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好用型设计)
Dave点评:他的第一本也是,我认为,最好的书。这本书改变了我对设计的看法。
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情感化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网站:http://www.jnd.org/

Information Rules(信息规则)
By Carl Shapiro and Hal R. Varian
Dave点评:是我所读到的关于信息经济如何运营的最好的一本书。它用一种历史的眼光看到网络,通过看历史上其他的源于网络的商业,比如电力和铁路业,来观察当下的网络经济如何随着时间进化和展开。
这本书容量很大,要花些时间读才行,不过相对于它带来的洞见,时间是值得的。历史的教训在今天比以往更有效。

Glut: Mastering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Ages

(过量:穿过岁月的信息把握)

by Alex Wright
Dave点评:这本书是一次精彩的旅程,是关于人类如何对想法分类的,从文字还没有发明之前一直穿越到现在。这本书将帮助你了解为什么对信息加以组织是如此重要,以及我们过去是如何做的。
这是一本让人惊奇的书,我不断地引用这本书,参考这本书。

作者的博客:http://www.alexwright.org/
Rapid Problem Solving with Post-It Notes(用报事贴快速解决问题)
By David Straker
Dave点评:这本了不起的小册子是由一位前HP内部顾问写的,这本书是XPLANE(Dave创建的视觉思维公司)很多顾问方法的基石。它充满了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画和“秘法”,可以帮你用报事贴与他人合作,视觉化解决问题。我经常引用它。
贤凯注:这是引导法的基本工具。另外,在《演说之禅》中也有张照片表示,苹果电脑集思广益的时候也是用这个方法。非常管用。
Thinking Visually: Business Applications of 14 Core Diagrams(视觉思维:14张核心模式图的商业应用)
中文版《看清你的思维图谱》
By Malcolm Craig
Dave点评:这本鲜为人知的书是一块真正的宝石。马尔科姆-克雷格闪亮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模式图(diagram)以及如何用它们解决商业问题。他用了很多样稿和应用案例研究,但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任何时候在这本书上面你花时间都由真正的回报。我的那本上面完全画满了注意、图画和划线,我永远不会把它借给任何人,或者因任何理由从我身边拿走。
贤凯注:几年前有一本中文版,书名是《看清你的思维图谱》,可惜没有流传开,也找不到了。
来源:臧贤凯视觉思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38
论视觉文化对创新思维的促进
赵孙杰(1)sumjie200848@163.com  瞿浩(1)  张舒予(2)
   1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语言文字文化之后出现的视觉文化,以其突出的媒介特性对整个文化的特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视觉文化是一种创造性文化,用视觉语言传递信息,内涵丰富,促人浮想联翩,较之文字语言有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它具有运用视觉意象操作而利于发挥视觉想象作用的灵活性,而视觉想像正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原动力,这一功能体现了视觉文化对创新思维之促进作用。
【关键词】视觉文化  创新思维   联想  想象
一、视觉与思维的关系
(一) 从哲学和心理学的传统观念看两者关系
首先,从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所谓视觉,也即视知觉。一般认为,知觉(或感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中低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而且具有解题功能,它是心理过程中高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所以,在心理学中,尽管一般都强调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但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也是一向分明的[3]。因而知觉和思维一般被看成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区分出了“知觉心理学”与“思维心理学”两个不同的分支学科领域。
 其次,从哲学认识论或方法论上看。
在古代西方哲学史上,一些先哲,如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曾通过从不同角度强调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而同时也肯定了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联系。但从总体上看,在西方哲学史或认识论研究史上,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划界仍然是很明确的。一般认为,知觉或感知觉属于获取经验知识的感性认识范畴,思维则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前者是主体与客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后者的源泉和基础;后者则是在前者提供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头脑中进行再加工的产物,故而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所以,在哲学上,知觉与思维这两个概念也是不容混淆的。也就是说,尽管也可以承认两者间的联系,但知觉就是知觉,而不可能是思维;反之,思维也只能是思维,而不能把它说成是知觉。因而必须从方法论原则上将它们加以严格的区分[3]。
(二) 创造性思维研究,打开了两者之间的严格界限
  对知觉与思维之间严格界限最早有所突破的,应该说,是本世纪初期诞生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基本观点的形成,除了依赖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哲学基础外,起初主要就是根据其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关于知觉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关于“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的知觉实验。所谓“似动”,即当两条直线按适当间隔时间先后出现时,人们会把它看成是一条正在移动着的线,而不是先后出现的两条静止的线。电影艺术正是利用这一知觉特点的典型例证。韦特海默认为,这种似动现象是人的视知觉的固有的特点。也就是说,人在视知觉过程中,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追求事物的结构整体性或守形性的特点,韦特海默即称之为“格式塔”(gestalt) [3]。知觉到的格式塔不可分析还原为原来的各组成部分。比如“似动”的还原就不是“动”,而只是两条静止的直线。所以,格式塔的内蕴总是大于它的部分、决定它的部分,而不是相反。
格式塔心理学所强调的这一基本观点,与对抗当时已盛行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有关。构造主义心理学源于冯特(W.Wundt)的元素主义观点。冯特即试图将一切心理现象均分析还原为一些基本的感觉元素加以研究。而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的也即现象的经验,就是格式塔;格式塔不可能分析还原为基本的感觉元素,因而也不是所谓“感觉元素的联合”。基本这一点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知觉结构的组织原则(如邻近性、类似性、闭合性、完形趋向等)。可见,格式塔心理学从一开始便已经对知觉研究的固有范围有所突破,特别是后来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实质上已经打破知觉与思维之间不可俞越的严格界限。
视知觉是抽象的,思维亦如此;视觉是眼睛的创造形式,思维是心灵的创造形式,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口,所以视觉与思维在创造性上是紧密联系的。
二、视觉文化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一)视觉文化体现创新思维
    视觉文化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富于创造性,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1]。视觉文化作品不是纯粹的客观自在,而是经过创作者主观体验的存在,是创作者传达给观众的再生信息,它作为一种艺术品,是以某种形式而存在,这种形式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和一定结构样式(语言、符号、色彩、线条、造型等)而构成。显然从物质性来考察,视觉文化作品和一般的物理客体没有两样,视觉文化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能够震憾读者的心灵,激起读者联想、想象和思想情感的涟漪,主要在于它的结构样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隐含着特殊意义。它的这种结构样式能够同人的精神之间产生某种特殊而深刻的关联。视觉文化不是自然的物,而是由创作者创造出来的物。它所表达的“能指”和“所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其传达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发散性。优秀的视觉文化作品可以达到使读者不仅有所知,还有所思,乃至有所为的传授效应和教育效果,启发读者的灵感,促进其思维的发展[1]。所以视觉文化的创造性不仅仅体现在创作者本人,在读者身上也得以充分体现。
(二)创新思维创造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是一种图象语言,它不使用文字也能传达其内容意义。它将事物形象化,在特定的人与人之间当作约定的事情来传达或记忆。视觉文化是基于人的眼睛,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使抽象信息的传播得以实现,它的形成,也就是图形思维的具像化。而且图形设计思维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运用视觉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合。而且视觉文化传达信息时,能指和所指不一定是完全匹配的,读者是通过抽象性思维获取获取其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看不到的,是通过抽象性思维创造出来的。所以创造性思维是在抽象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假如不存在人类的抽象活动就没有人类的创造活动,抽象活动是人类取之不尽的创造财富。人类每一件财富者是在抽象形式中产生的。比如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生活经验,包括理解和认识,都是人类的抽象形式[5]。这类形式的产生,进发出另一种形式的产生,这就是人类的创造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另一种抽象形式,这种抽象形式制造了机器,设计了飞机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发明了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又形成了另一种形式----视觉。在充分利用了视觉的直接感知特点,创作了图形、图画等艺术作品,又形成了另外一种文化-----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激发抽象性思维,抽象性思维引发出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产生了视觉文化,由此可见,视觉文化与创新思维有着相伴相生的关联。
(三)视觉文化与创新思维同在
思维同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单的说,思维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外化形式,语言实际上也是思维活动的工具,思维与语言正是在这种关系中相互依存的.不仅现实世界的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这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类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特定的视觉文化语言与创造性思维之间,也有着这样的密切关系,视觉文化语言是由肖似符号构成的,采用的是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艺术思维的外化呈现方式.所以视觉文化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工具和实现体,它们有着一定的对位关系,表里关系,同时存在[8]。
三、视觉文化激发创新思维的认识过程
创新思维的基本认识过程是从知觉表象到联想、想像的形象思维过程,并且辅之以一定的抽象思维[8]。
创新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创造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具像阶段需要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基本印象,尤其对于图形的创造,是以视觉素材为想像和联想的基本元素,而视觉文化正是以视觉素材为主要构成要素,由肖似符号系统构成,呈现出来的是具像的东西,激发观者的联想和想象,吻合了创新思维的认识过程。
(一)激发创新思维的基础--联想
联想是审美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扩散性的创造思维活动。人们对视觉文化的解读正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体验某种精神本身并不提供的东西,它既不在外界也不在自身。体验并非是生活中的一般经验,而是一种特殊的、富有意义的、充满美妙、难以言说的感受瞬间,是一种活生生的存在状态。现象学提示出这种状态具有本质意义:人们在解读视觉艺术的瞬间状态发挥了联想,产生了升华,具有理念上的高强度,又与个体生命的感性直觉紧紧关联。19世纪俄国诗人普希金曾经指出:“我们说的机智,不是深得评论家们的青睐的小聪明,而是那种使概念相接近,并且从中引出正确的新结论来的能力。”[7]这种使概念接近的能力就是联想,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别,找出表面毫无关系甚至相隔遥远的事物之间内在的关联性,把它们联结起来。 视觉文化作为一种图像符号文化,它的外在“能指”与内在“所指”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是联想产生的客观因素。就图形创意而言,图形常常以联想的形式创造形象化的视觉语言,即联想一个图形暗示关联的相似与含蓄的图形,不同的形式与形象可产生不同的视觉语言,而使元素具有无限的生发力。通过对联想的思维训练,可以开拓创新思维的天地,打开创新思维的通道,使无形的思想转化成有形的图形,从而达到对图形图像的认识和感悟进而创作。
(二)激发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想象
视觉文化由肖似记号系统构成,采用的是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与天然语言和抽象文本语言不同的另一种符号系统。对视觉文化的创造者而言,传达意义是通过将观念对象外在化、形象化为途径的;对视觉文化的接受者而言,解释意义是通过将观念对象外在化、形象化的还原为观念对象为途径的。在复杂的传播语境中,对视觉形象的解读不是稳定不变的,它改变着读者与外界现实的关系----它创造一个关于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新图景。视觉文化作品的肖似图像作为能指符号可以使得“对象所指”一目了然,但是“意义所指”却是不确定的,有直接所指,更有间接所指,且间接所指具有多层次性,即浅度间接所指、深度间接所指等[1]。因而意义的获得,因观看者而异,因语境而异,如下图1:
      
               
肖似图像的不确定的“意义所指”犹如分叉的树枝朝着各个可能的方向伸展,所谓“见仁见智”应有尽有。如上图2所示,指称意义可以有多重层次,意义越深刻,达到的层次越高,对读者的心灵叩动越强,甚至达到开放式的升华和顿悟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基础上,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解读其涵义。
由此可见,视觉文化语言比文本语言有着更广阔的想像空间,它具有运用视觉意象操作而利于发挥视觉想象作用的灵活性,视觉想像正是图形创新思维的原动力,只有放飞自己的想象,不禁锢自己的思想,充分发自己的个性,才能打破常规,才能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能创作出常人创作不出来的作品。
(三)激发创新思维的萌生
视觉文化使读者主要是通过眼睛来完成对信息的加工、发送和接受。它是通过“看”及利用视觉语言(主要是图形、色彩、质感等视觉符号)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运用视觉传授给读者的知识信息是可视的创造性语言。视觉之物是不能用语言来完全描述出来的,虽然物象可以被概括成概念性的语言,但它只能是线性的抽象描述。借助视觉传达信息的方式较之文字语言,具有直观性、形象性、非线性和整体性,可以培养读者的形象思维、模拟思维、联想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它能传递文字语言无法言说的信息,它的直接性、具象性、丰富性、多变性及动态性,是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3],而且视觉思维的空间性和非线性,使其传递的信息只要经过人的主观思维加以意识并配以动机,再加上不同民族民俗的差异,就会在这个层次上创造出无数的“信息”。
可见,视觉文化传递的信息是扩散性发散性的,它能传递无数文字没有表达出的信息及原本可能并不存在的的信息,它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观创造出来的。它不仅扩大读者的想象空间更丰富着读者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设计创新的生产力,更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8]。因此,想象力越丰富,创新设计的思路就越宽广,创造性思维越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1版.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2
[2]朱静秋,张舒予.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价值[J].中国远程教育 2002 (08):70-73
[3]视觉思维概念及其创造[EB/OL].[2009-07-13].http://www.studa.net/Constructs/060710/17114798.html
[4]钱家渝.视觉心理学:[M].1版.吉林:吉林出版社,2006.02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直觉:[M].2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01
[6]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17-18.
[7]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下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图象化走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8)13-17.
[8]陈明.艺术创新思维概论:[M].1版.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0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39
利用视觉思维理论优化视觉表征
[ 作者:王金秀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3060 | 更新时间:2007-3-21 | 文章录入:肖文 ]
摘要:读图时代的到来为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视觉式样,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满足了人们眼观的欲望,生活被大量的美的事物填满,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过度夸张、机械复制、哗众取宠以至无厘头的视觉产品,导致人们的审美逐渐滑向浅薄、俗艳、物化的深渊,本文以柏拉图的“美”的概念为出发点,依据视觉思维理论提出了几点优化视觉表征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给视觉式样设计者以借鉴。
关键字:视觉文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视觉思维 优化  视觉式样
   
引言:从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短短几十年间,文化方式发生着历史性的变迁,文字文化的统治地位正面临着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的挑战,读图成为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成为当代青少年阅读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文字书写被精美的图片所代替,古典艺术、精英著作也正不断的以图形、图片的形式展现给众人,曾经令人一咏三叹、百读不厌的《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被影视化、光盘化,真正捧读原著的人越来越少;电脑新技术带来的万花筒般的表现形式更是制造出了无数的虚拟世界。不可否认,图像作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人类眼观的欲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电影、电视、电脑以及internet的相继问世和蓬勃发展,已日益将人类推进到一个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已取代语言文字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并且无孔不入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       视觉式样中存在的问题
视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使得人类的文化艺术形态超越传统模式趋于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弊端,为了争夺消费者的眼球,或过度夸张、或机械复制、或哗众取宠以至无厘头等表现手法频频出现在视觉文化中并日益流行,大量的名画被翻印成粗制滥造的画片到处装饰,优秀的电影被盗版成模糊不清的画面大量出售,毫无个性的庸俗的、仿造的建筑物耸立在路边,被观看者已经失去了其生命价值,只留下了毫无意义的外壳,这必然会导致生活中审美滑向浅薄、俗艳、物化的深渊,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恶性循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会有更多的视觉样式不断的涌现,如果我们还放任上述的恶性循环继续下去的话,我们的生活不仅不再有美,甚至有可能丑化,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在视觉文化的时代,我们要对“美”进行重新认识,建设新型的“美”的环境,为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       何谓合理的视觉式样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感觉经验提供的变动不居的表象下面,存在着一种只能凭借理智才能认识的永恒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作为一种超验存在的理念,这种“美”的理念就是“美本身”,任何事物具有“美”本身,才能称为“美”。在柏拉图那里,“美”的理念是完整统一的概念,能够体现真理、具有本质力量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用公式表示就是:美=外延+内涵。在视觉文化时代,美的公式也就是:美=视觉形象+意义,那变动不居的表象既是视觉形象,而那永恒不变的实在既是赋予视觉形象的特殊的意义,美是外延与内涵的统一,也就是视觉形象与意义的统一。一条圆木,单独放置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它有多美,甚至于会觉得他的粗糙的表面很丑陋,但是当把它放置在一条无法逾越的河上,阿当我们可以踩着它走过那条我们曾经惧怕的河流的时候,我们就会突然发觉那条圆木是那么的美丽。
因此,要想使视觉式样充满美感,我们不仅要在视觉形象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提升视觉式样的内涵意义,使人们在欣赏到美丽的外表的同时有所领悟,获得精神层次、审美境界的升华。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层出不穷的视觉式样更富有意义、更具美感呢?美国哲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从审美直觉心理学的角度,在《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视觉思维”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三.       利用视觉思维理论优化视觉式样
在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中,在主观看的世界里 ,“世界”具有双重特征:图像和意义,视觉所获得的印象,既不同于纯生理层面上的,类似照相式的物象,也不等同于抽象理性层面上的概念和认识。贯穿起种种图像和意义的神秘事物,就是意象(视觉意象)
视觉意象是由视知觉的选择作用形成的,当观看者集中注意于视觉式样之最关键部位,把其它无关紧要的部位舍弃时,就会在大脑中呈现一种表面上不清晰、不具体甚至模模糊糊的意象。这种意象并不代表着真实事物,而是代表了一种“质”的东西。这种视觉意象不同于具体事物,因为其中不仅已经包含了思维主体对对象的理解和抽象,而且已经包含了思维主体的心理意象和思维意象,是一种代表事物之本质或代表着某种内在的情感表现的“力”的图示。由于它的动力性质,视觉意象主要是捕捉或把握有意味的形式,从而认出对象的某些最突出和最本质的结构特点,最终把握到事物的整体及其所蕴含的意义。如果想使视觉式样的观看者在大脑中生成有意义的意象,视觉式样本身的设计就必须注意以下的几点:
形象
(一)把握事物的最重要的性质
视觉意象是观看者在观看的时候将视觉式样的最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而形成的,视觉式样越具体,他展示出的特征也就越多,观看者也就越不容易明确究竟他的哪一种特征是最主要的,因此也就越不容易形成有意义的意象。这就会导致视觉形象意义的衰退和简化,即是说,当代视觉形象越是要包含较多的混杂意义和意义富裕,其结果却是意义的衰减和理解的浅薄化,最终留给观众的是没有任何深意但却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形象自身,我们从视觉形象中接受的刺激越是丰富,越是强烈,我们对这些视觉形象的感知越是无动于衷。
(二)把握事物的整体结构
仅仅选取事物的某些关键性质,这样的意象还不足以反映出事物的独特的意义,因为,意义并不是通过事物的个别性质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事物的整体结构传达出来的,阿恩海姆认为,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正如对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可以用描述一个死的解剖体的方法去描述一样,视觉经验的本质也不能仅仅通过距离、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长等去描述。这样一些静止的尺度,只能对外部“刺激物”(即外部物理世界送到眼睛中的信息)加以限定,至于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说的力的活动来确定的。
因此,只有把某些生发性的性质或要点作为整个结构的“极点”,“高峰”或“缩影”,以此为基础扩展到整个结构,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整体的本质的结构,把一个具体的视觉对象简化为一个具有基本动力特征结构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才会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日本长崎博物馆中展出的那些被损坏的老式钟表(这个博物馆位于长崎的一座小山顶上,美国人投下的原子弹在这里爆炸),却可以成为威慑人心的“抽象物”。在这里,所有被损坏的钟表的指针都停留在11:02——这样一种突如其来的在同一时间的一致停顿及和平安宁的日常活动突然结束。时间的停顿是一场爆炸事件中最本质的东西,时间虽然停止了,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原子弹爆炸时那巨大的杀伤力与破坏力,这也就是视觉式样中隐含的力的作用,但是这种效果只有当这些钟表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时才能奏效,一只指针停留在11:02的普通的手表,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种震撼人心灵的力量的。
  (三)视觉式样要能够引起观看者的感情共鸣
我们知道,视觉意象不同于具体事物,因为其中已经包含了思维主体对对象的理解和抽象以及思维主体的感情,因此当思维主体将头脑中的视觉意象以视觉式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如果视觉式样的力度表现,与人们某些感情现象的力度表现有某种类似同构,就能唤起观赏者与视觉式样创作者的感情共鸣。这样的视觉意象,才能称之为“美”,这样的视觉式样才是视觉文化时代的精品。






     2003年4月19日,在中国的哈尔滨“731”遗址,一批来自北京、澳洲以及哈尔滨、大庆的艺术家在这特殊的时候和特殊的地点举办一个取名为“暴力、死亡、时尚空间”的现代艺术展。展览在伊拉克被彻底攻占和“非典型”病毒在中国肆虐的时刻举办。"731"遗址是1932年日本“731”部队进行鼠疫、伤寒、霍乱、炭疽、毒气等非人性试验的基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杀伤性生化学武器的研究基地。实际上,美国人在二战胜利后,迅速接管了“731”的研究成果,后来又将炭疽菌技术给了伊拉克来对付伊朗。这批艺术家用行为艺术、装置等当代艺术形式表达对“暴力和死亡”的思考。开幕式是在“731”遗址的一段残墙前举行的,这段墙原属于一个细菌实验工厂。日军败退时被炸成只剩下两根巨大烟囱的千疮百孔的单面墙,倒象事先设计好的纪念碑,不愧为真正的“战争”艺术。现场的很多表演和装置,都与这个地点以及硝烟弥漫的战争和病毒背景有着一种奇妙的心理氛围的呼应,很多作品(如穿防护服,戴口罩的表演者)巧妙地借用了现场环境。一切有关暴力和死亡的真实事件显得扑朔迷离,而其残酷的本质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可以根据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将如何行动作出生动形象的推想,领略到“战争”艺术的凄美。
   合理的意象的生成并不是容易的过程,需要观看者拥有良好的视觉思维能力,视觉思维的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如果视觉式样的设计能够符合视觉思维的基本的原则,则同样可以促使正确的意象的生成。因此,在大众的审美能力日益衰弱的时代,我们应该设计出更加优化的视觉式样,首先使受众感受到美。
结语
在这个以图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中,形象的狂欢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仪式,追求视觉快感也成为了我们的基本需求,当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的特征结合在一起时,形象的狂欢遂变成一种生活的审美化景观,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趋向于审美的倾向:美容、健身、形象设计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兴起并蓬勃发展,体现出当代人对自己身体美的关心;剧院、展览馆、会议厅、车站甚至亿元这样的公共建筑,功能主义似乎也被美观和视觉快感所取代;购物中心和商场越来越强调购物环境的优美以招揽顾客,广告、影视作品甚至各种印刷媒体,都在拼命扩张视觉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的事物,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视觉文化时代的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只有保证我们生活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的环境中,才能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现生活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2]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 马季.电子媒介时代的视觉狂欢[J].新闻大学,2005(3).
[5] 郑式微.视觉思维与视觉艺术的表现[J]闽江学院学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40
对超文本阅读中应用“图”的思考 摘要:由于计算机和万维网的普及,以电子超文本为对象的阅读(即"超阅读")正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超阅读的特性,评介了目前超文本阅读软件的开发成果,并在阐述超阅读的长处与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扬长避短的措施——图。 关键词:超文本阅读 视觉信息
信息爆炸是当今时代最明显的外部表现。其特征是,信息不仅量大,而且种类繁杂,表现形式呈多媒体化。人们越来越感到信息存储、检索与管理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而传统的信息存储与检索方法与人类思维方式有巨大差距,难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进而形成知识。
于是,超文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以及人们的需要下产生了。于此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当代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人们使用率的增加,超文本阅读的缺点也日益暴露出来,我们必须不断的去对它加以发展。本文仅对如何超文本阅读软件中加入“图”的元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方案。
超文本阅读的特点
   
传统的文本课文是按顺序组织信息的,阅读时人们的思维往往只能随课文内容顺序展开,因此被称为"线性阅读"(LinearReading)。这种信息组织方式不仅会限制读者的思维流向,而且难以对大型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地组织。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量激增,需要有一种新的信息管理和检索方法,而超文本正满足了这一要求。
超文本(Hypertxt)起源于V.Bush和T.Nelson的思想,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是采用符合人脑思维模式的联想机制对庞大信息量进行检索的一种非线性结构。
现代超文本系统以类似方式组织信息,即先按内容将信息划分成一个个线性单元(称"结点"),然后按各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称为"链")联接成网络。超文本设计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使读者能自由选择阅读顺序、灵活组织信息和快速检索所需资料。超文本网络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存贮能力。超文本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信息结构基础,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电子商务和其它数据通讯场合。
超文本阅读软件的发展1.超文本阅读软件的发展现状
超文本阅读软件最早开发出来的时候,仅仅是比较有限的功能,然后技术人员不断的开发功能中逐渐丰富起来,比如超链接,点击有兴趣的词句加以搜索,在版面上加上自己的标注得以再拿出来复习,可以在线探讨等等。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软件越来越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贴切于人们的使用,务必使人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率。到目前,技术人员又开发出了新一代的阅读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语音朗读王,可以朗读中文、英文、中英混合的文字内容,还可以将其导出保存为音频文件;
(2)语音记事本,是一款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软件,能在你键盘输入的同时把你所输入的字符或汉字读出来,还可以使用语音在浏览器上输入文字,可以使用语音来操作浏览器和鼠标、键盘,还可以朗读网页。
(3)中国方言,是一个能用各种方言朗读中文的趣味(工具)软件!实现了文字转换为各地方言播音的设想。您可以输入任何一句中文或打开一篇文章、或者选择电脑屏幕上的任何一个文字块,《中国方言》就会用您指定的方言朗读它们;
(4)点击书阅读器,看电子漫画书用,动书籍订阅,随书聊天,随书论坛,随书博客功能;
  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现在考虑的重点是放在了在软件中加入听力的元素,利用到了人的听觉感官,这是一个重大的飞跃。它提高了我们的阅读速度,阅读不再仅仅依靠眼睛。
2.超文本阅读软件现今存在的问题
无疑,现今的超文本阅读软件从无声到有声,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阅读速度,效率,效果,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其中仍然存在着弊端:
(1)认知负荷问题
超文本阅读中注意焦点的频繁跳转,不仅容易导致迷路,而且会给用户产生很大的认知负荷。在游览过程中,用户既要搜寻所需信息,学习与保持各种主题信息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又要抑制有趣但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认知负荷非常高。当用户的游览目标不很清晰时,所承受的认知压力更为严重,阅读效果因而受到影响。
(2)“迷路”问题
所谓迷路,是指用户在游览信息网络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如何达到目的地,或者在游览时因多次跳转而偏离学习(或搜索)主题。在检索和阅读超文本信息时,用户经常要在多层、交互联系的各个线性文本之间频繁跳转。例如,当用户对某个文档内容不清楚或需要获得更全面的资料时,就会跳转到参考文档;当用户对当前文档不感兴趣时,也会跳转到其它文档;在跳转过程中,用户也可能被无关文档所吸引而耗费一定时间,甚至偏离主题。在大型网络中,结点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每一结点上均存在多个并行选择,不同岔路指向不同目标,频繁跳转容易使用户丧失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感,出现迷路。多次跳转还可导致用户的游览意图发生混乱,不能发现真正需要的资料。
(3)其它问题
除多媒体课件外,超文本网络本身并没有为用户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对许多用户来说(尤其是新用户来说),超文本结构可能过于灵活。超文本网络的检索机制还不完善,目前以关键词检索为主,缺乏科学意义上的系统性和学习上的连贯性,再加上网上的信息还不够全面,许多内容缺乏深度,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另外,由于超文本系统中的知识和概念经常重复引用,缺乏严密性,因此不利于学生掌握。
如何解决超文本阅读软件中存在的问题 1.“图”的优势
(1)图象阅读可直接调动读者的感性经验和视知觉思维,使接受者易读易感。
南京师范大学张舒予教授的《视觉文化概论》书中曾经提过,“视觉是人体生理上的敏锐感觉通道。”“图”对于我们来说,随处可见,生活中随手拈来,而视觉——大脑——分析——加工——结论,这是我们最一般的读“图”程序。作为一种意象符号,图象的阅读将事物表面的直观形象展现了出来,这种对真实世界的感性反映,不用上升到抽象思维,就能获得一目了然的效果。
与阅读文字相比,图象阅读能带来更为强烈和敏感的视觉刺激,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对特定信息作出更全面,立体的反馈。
(2)图象语言内涵丰富,能促使人们浮想联翩
图象符号的丰富内涵使图象的阅读效果并不拘泥于简单的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匹配而有了广阔的联想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挖掘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图表种类繁多,能促进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表使帮助人们在文字阅读时,理清思维路线,从结构上把握整体。比如思维导图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更加系统化。在阅读时,借助各种各样的图表去分析,理解,这样就都可以从宏观上把握。
在文本中恰当地使用不同类别的“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把握这个“恰当”呢?“图”对于超文本阅读软件现今存在的问题有帮助吗?如何用“图”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2.如何用“图”解决问题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现今的超文本阅读软件中存在着迷路,认知负荷等等问题,当我们在软件中恰当应用到“图”,对解决这些问题很有帮助。
(1)迷路问题的解决
阅读文章时,可以利用图表,把大脑经过的路线——超链接跳转经过的页面,全部记录下来,等同于概念地图的形式,一个主题——连线——另一个主题,当然会存在并列的主题,从开始到结束,以一个链形的方式详细记录并显示出来,比如:
这样,就不会发生“迷路”问题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上一步在哪里,通过哪条路径回到自己感兴趣的位置,等等。
(1)认知负荷问题的解决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你主题,分清搜索到的内容与自己主题联系的密切程度,当然这时候你的主题必须确定的比较明确,然后根据这个联系的密切程度分别打上不同的标志符号代表不同的等级,比如:完全符合主题内容的页面或内容打上五颗星,只有一个字符匹配主题的,不做任何标记,如此这般,阅读者目的明确,被所标注的符号所吸引,按照等级顺序阅读,不易偏离方向。
3.如何把“图”应用于超文本阅读软件中
在超文本阅读软件中增加以下一些功能,用来把“图”结合到软件中去,让“图”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果。
(1)可添加一些特殊的图象或符号供使用者用作标注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可自己选择软件中某项功能,对于自己有感悟,或想着重记忆,或是想要与它处内容互相联系等等做一些标注。
在传统课本中我们通常用手写的方式做一些符号或者写一些文字,而早先的超文本阅读中反而失去了这项功能。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些补充,添加的标注不再仅仅是符号或者文字,可以是图象,动画等等,这样更形象和直观;在需要与它处内容互相联系的地方直接用超链接进行跳转。
(2)系统自带识别名词,动词出现相应的注解
超文本阅读中,当鼠标滑动到某个名词或动词停留超过2秒钟,可出现相应的图解。比如:鼠标滑动到“玫瑰”这个词上,可能会出现一支玫瑰图案;滑动到“种植”这个词上,可能会激活学生种花的录象展示。
(3)通过主题的确定,对于搜索到的内容进行内容分类,用符号区分
这个用途可以解决超文本阅读中出现的认知负荷的问题,在上文中做了详细的解释。
(4)用图象布置场景
系统中存储不同类别的图象,以供读者在阅读相关内容时可以把相关场景布置下来,更好的理解内容。比如:阅读一篇详细介绍某个建筑物的文章,可以根据文章的描述,选择相关的图片,把各个建筑物的排列方位,建筑特色一一布置标注,可以更好的激发读者的空间智能。
(5)绘制图表
当阅读内容繁多,联系十分复杂,或者数据很多时,利用图表进行整合,从结构和整体上去把握内容,将会使特点和关系十分的清楚,易于把握。比如:主题明确,需要了解相关内容,搜索资料数量庞大时,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主题的分论点,各个论点之间的关系,用图式清晰的表述出来。它可以部分解决超文本阅读中迷路问题,也可以增强读者的逻辑智能。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Thomas Armstrong,《课堂中的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教育技术导刊2005年第8
4、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赵军秋 金瑜,《空间智能决定成就大小》,耕耘·名师在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44
提起视觉化思维,大多数知道这个概念的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ppt,了解再多一点的朋友,可能会想起mindmap思维导图。而实际上,视觉化思维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餐巾纸的背面》、《打开餐巾纸》系列畅销书,一图胜千言为主要做法,图解的方式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商业和职业逻辑为目的。虽然这个概念最早出自美国人的书,但日本作为漫画大国,更是把图解发挥的淋漓尽致。什么《图解的技巧》、《整理术——一张纸归纳所有工作》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而手头这本《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12大难题》,同样也是个中翘楚。
    虽说书中号称5个图表解决工作中12类大难题,但其实核心的,只是2种图解方法:“掌握状况图解法”和“检讨对策图解法”。
  
  使用“掌握状况图解法”的场景
  
  1.整理思路
  2.找出问题关键点
  3.理清当前状况
  使用“检讨对策图解法”的场景
  
  1.思考对策
  2.在分析问题要点的基础上找出解决办法
  3.归纳自己的想法
    除此以外,如果遇到非常复杂的问题,则可以两种方法合并使用。而不管是“掌握状况图解法”也好,“检讨对策图解法”也罢,不过是五种图表的交替使用:
  
    1.树形图(阶层构造图)
  
    这种图最适合用来确认没有遗漏也没有重叠状态的图解法。
  
    2.圆饼图(集合关系图)
  
    可以表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适合用来归纳琐碎的要素。
  
    3.行列图(分类图)
  
    能找出缺漏的要素,或发现要素之间的新关系。
  
    4.点图(位置关系图)
  
    能够更加客观的显示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突显优先级。
  
    5.流程图(连锁关系图)
  
    这种图容易找出真正原因或对立关系当中存在的要素。
  
    下面就说说书中两种图解法的步骤:
  
    掌握状况图解法的4个步骤
  
    1.寻找相似案例
  像联想游戏一样,想出和自己面临的状况、问题相类似的情况并写出来。
    2.找出明显差异
  仔细比较列举出的“相似案例”和自己置身的状况,找出彼此之间的不同之处。
    3.找出最适用的图表类型
  配合步骤2找到“差异”特性,从5种图表中挑选最合适的画出来,并注意对遗漏要素和模糊的地方进行修正补充。
    4.用图表引出解决提示
  深入理解状况和问题,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和解释,并从而思考出 解决问题的线索。
  
    检讨对策图解法的4个步骤
  
    1.分解要素
  先把问题分解成容易处理的小问题或要求后写下来,注意确认是否合乎逻辑,但无需过于严谨审慎。
    2.找出相关性
  比较第一步骤列出的各个要素,找到共同点。思考方便制定对策的归纳方式后进行分组。
    3.画图
  选出适合的图表类型后,确认逻辑合理性并画下来,仔细审查要素和分组项目,进行追加、删减和修正。
    4.检讨对策
  仔细观察画好的图表,检讨并深入理解有助于思考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结合两种图解法解决问题的重点
  
    面对复杂的任务或麻烦的问题,有时候必须结合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这里必须掌握两个新的概念:扩散性思考和聚敛性思考
    所谓扩散性思考,就是自由发散思维,重量不重质,进行过程中尽量避免否定、拒绝和批判。这种思考方式在图解的粗略制图过程中非常需要。
    而聚敛性思考,则强调逻辑严密,精确检查,重视适当而正确的图表及其呈现,重质大于量,借此提高准确度。
    灵活掌握两种思考方法,对于复杂任务或问题灵活多变的应对则非常重要。
    面对复杂问题,必须有意识的将客观掌握面临的状况,问题的步骤与检讨解决问题对策的步骤进行分割。首先集中精力掌握状况,理清状况后,再将注意力转移到检讨对策上。
  
    这本书很小,小32开本才不到160页,但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已经讲解的足够清晰,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提供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流程。你可以不去认真研究各个图表适用于什么地方,甚至不用去钻研什么是图解法,遇到问题的时候,像本书作者建议的那样,思考一下当前什么状况,分析一下何为最佳对策,就弥足珍贵。这也许就是很好的流程管理的思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47
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的比较研究作者:王娟
引言
当代生活和文化中的方方面面都要求某种程度的视觉形象和视觉效果,从广告形象到影视节目,从印刷图片到服饰美容,从互联网图像传输到家庭装修,甚至医院中的透视、CT、核磁共振图像……无处不在的视觉形象扫荡了一切领域和传统规则,把可视性凸显出来。这种难以抗拒的视觉趋势,在相当程度上表明,我们用以表征、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图像化的特征,视觉经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视觉文化的包围中,人类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进而对教育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左脑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推理、排列、分类、组织、因果、顺序等逻辑思维的硬性思考;右脑用表象进行思维,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如图像、旋律、颜色、感觉、想象、创意、动感、音感等软性思考,构建灵感和直觉思维,其吸收的容量比左脑多上千百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制度过度偏重学生的左脑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与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地需要借助视觉化的手段来表征教学信息,我们应该逐步转变教师和学生习惯言语的思维模式,避免课堂中完全依赖于词语或公式的现象。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工作者,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技术从最初的幻灯投影、影视教材的制作,到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再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视觉因素始终是教育技术学蓬勃发展的动力所在。但是,在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动画制作技术、影视处理技术,乃至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视觉资源时,蕴涵其中的教育信息并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被学习者所获取和接受。
为此,本文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下,对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进行比较分析,力图借助视觉思维的空间特性,引导学生从视觉资源中获取足够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左右脑同时开发。
1视觉思维
较早对“视觉思维”概念进行详尽的研究和阐述的,是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阿恩海姆继承和发展了韦特海默关于知觉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而且从更高的角度探究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在《视觉思维》专著中他不仅进一步阐述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问题,而且还阐明了“视觉意象”在一般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里的“意象”不是传统观念上对客观事物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事实上,这种“意象”是根本不存在的),而是视觉思维对其对象的总体特征的主动把握。
美国心理学家麦金是正式使用视觉思维概念的第一人。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一概念作出了独特的概括和界定。他指出,“视觉思维借助3种视觉意象进行”:一是“人们看到的”意象(观看);二是“我们用心灵之窗所想象的”(想象);三是“我们的构绘,随意画成的东西或绘画作品”(构绘)。而且“,虽然视觉思维可能主要出现在看的前前后后,或者仅仅出现在想象中,或者大量出现在使用铅笔和纸的时候,但是有经验的视觉思维者却能灵活地利用这3种意象,他们发现观看、想象和构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其表述为意象思维、直觉思维或审美直觉思维,也许更为恰当。麦金关于视觉思维定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富于操作性,可以看作是视觉思维概念的一种操作性定义。
结合普通心理学关于思维的定义,以及阿恩海姆、麦金关于视觉思维的解释,我们可以形成对视觉思维这种心理活动的基本认识。视觉思维是建立在视觉器官对外部刺激进行反应的基础上的,视觉器官得到外部刺激,以信号的形式逐层传送至大脑,形成视觉意象,这些视觉意象成为视觉思维的直接材料。视觉思维就是指人类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对视觉意象进行分析、概括、加工、整理,以寻求含意、达到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视觉思维自始至终借助意象,在观察、想象、构绘等形式的不断交替、变化中进行创造性活动;视觉思维是大脑右半球的独特功能,其创造性的内在机制是左右脑分工合作、交互作用的结果。
2言语思维
智能体的思维活动主要以语义方式在大脑的内部世界进行加工并向外表达。当然,这一思维水平的智能体也进行动作图式的思维和意象——动作图式的思维。语言是思维水平发展的一个革命性的界标。言语思维作为一种新的知觉方式,作为加工和表达内部心理活动的象征符号和“印出装置”,使智能体突破了身体活动图式表达能力的瓶颈,它不但改变了先前水平意象加工的方式,而且使得人从即时的身体活动图式表达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也使得内在心理世界的进一步丰富成为可能。在这一层次上,语言使得思想极大地独立于行为—— “所思远远大于所行”,它促使思维的抽象性和想象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言语思维是思维水平发展的后来阶段,是加工和表达过程最复杂的阶段。言语思维的起点不是从思维开始的,而是从感受性的情感——意动,即感受性开始的,因为思维是由后者激发的。因此,一个完整的言语思维的过程是这样的:从激发一种思维动机到思维的形成,首先是在内部言语中,然后在词义中,最后在言语中。言语思维最终传达和被理解的是语义。所以,言语思维又称为“语言思维”,主要指运用语言、文字等思维元素对既定主体进行描述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言语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形式。
3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之比较分析
在传统教育领域,一直盛行3R′S,也即读、写、算方式(read/write/arithmetic style)。3R′S长期使学习者在言语的或逻辑的思维能力方面不断得到加强,但相应地视觉思维能力则日益受到削弱乃至衰退,因为认识主体不能直接地感受鲜活的视觉意象,只能利用一些间接获得的、已经条理化的或已纳入现成规范的知识。在这种方式引导下的思维,难以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去进行自由选择,也难以摆脱现成规范或已有程式而由主体去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通过3R′S训练的思维,尽管在个体认知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但若要在利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还能突破已有规范而去创造新事物,它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视觉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指利用眼睛来完成教学信息的加工、发送和接受。通过“看”及利用视觉语言(主要是图形、色彩、质感等视觉符号)来传递教学信息,进行交流。运用视觉符号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相对于采用语言符号,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传统的口语授课方式已滞后于目前的教育发展,后工业生活的快节奏和种种压力,致使人们也更加关注图形文化,视觉教育显尤为重要。视觉符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消除因文字时空不同而产生的阻隔,借助视觉语言顺利完成与历史的对话,还可以大大缩短课堂知识传授的宝贵时间,加快知识从讲授到认知的速度。
在很大程度上,运用视觉传递教学信息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信息是可视的造型语言。视觉之物是不能用语言来完全描述出来的,虽然物象可以被概括成概念性的语言,但它只能是线性的抽象描述。借助视觉传达教学信息的方式较之文字语言,具有直观性、形象性、非线性和整体性,可以加强学生对艺术形式和审美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拟思维、联想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语言是线性的,就是必须一个字一个字来写,一个字一个字来读,一个字一个字来听,它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语言作为言语思维的表达形式,是有序的,必须排列,必须按照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来排列,它是有秩序的。此外,语言是概念性的、抽象的。
视觉思维与言语思维不同,它能传递文字语言无法言说的信息,它的直接性、具象性、丰富性、多变性及动态性,更是文字语言无法比拟的。视觉思维的空间性和非线性,使其传递的信息只要经过人的主观思维加以意识并配以动机,再加上不同民族民俗的差异,就会在这个层次上变成无数的“信息”。
所以,如果教育能致力于平衡言语思维和视觉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视觉思维意识,并且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上,注意各种学科的合理搭配,使学生的右脑潜力能够得到发挥,它将给我们带来除技术进步之外的更多东西。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应用视觉思维,将有助于开阔学习视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研究视觉思维是实现我国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宏大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远意义。同时,它也是我国现阶段推进教育教学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吴秋雅.电视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蔡子谔.视觉思维的主体空间[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4]张舒予.符号的挑战[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
[5]杨宗佑.电视教材构思中的视觉思维[J].电化教育研究,1994(2).
[6]刘忠军.视觉思维在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9).
[7]潭晰.视觉思维与语言思维的结合[J].包装工程,2003(6).
来源:http://www.fromeyes.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38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8:53
关于视觉思维问题
傅世侠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论著选摘
 
内容提要 作者认为,视党思维及其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视觉思维概念与传统哲学或一般心理学的观念不符;另一方面,视觉思维却与思维的创造性密切关联。本文从对视觉思维的最初探索,视觉思维概念的明确提出和办公室,以及视觉思维的创造性和视觉思维概念的认识论意义等方面,提出问题,回顾历史,并作了初步探讨。同时提出了作者关于视觉思维创新功能的具体特征,以及深入研究的角度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 视觉思维 视知觉 视觉意象 创造性思维
一、关于视觉思维概念与传统观念不符的问题
1.在哲学和心理学的传统观念中,“视觉思维”概念是不合理的。
首先,从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视觉杨维”概念的不合理性
所谓视觉,也即视知觉。大传统心理学中,一般认为,知觉(或感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中低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而且具有解题功能,它是心理过程中高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
所以,在心理学中,尽管一般都强调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但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也是一向分明的。因而知觉和思维一般被看成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区分出了“知觉心理学”与“思维心理学”两个不同的分支学科领域。
其次,从哲学认识论或方法论上看“视觉思维”概念的不合理性。
在古代西方哲学史上,一些先哲,如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曾通过从不同角度强调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而同时也肯定了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联系。但从总体上看,在西方哲学史或认识论研究史上,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划界仍然是很明确的。一般认为,知觉或感知觉属于获取经验知识的感性认识范畴,思维则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前者是主体与客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后者的源泉和基础;后者则是在前者提供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头脑中进行再加工的产物,故而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抽象性。
所以,在哲学上,知觉与思维这两个概念也是不容混淆的。也就是说,尽管也可以承认两者间的联系,但知觉就是知觉,而不可能是思维;反之,思维也只能是思维,而不能把它说成是知觉。因而必须从方法论原则上将它们加以严格的区分。
例如,哲学史上著名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的长期争论,从认识论上看,其主要原因即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派别各自片面地强调了感性认识的作用或理性认识的作用。而由之产生的这一长期的、反复的哲学论争,实际上既是反映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所存在的原则性差异,同时也折射出了知觉与思维这两个基本概念在哲学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
2.知觉心理学、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研究,打开了知觉与思维之间严格界限的最初缺口。
应该说,对知觉与思维之间严格界限最早有所突破的,是本世纪初期诞生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
我们知道,格式塔心理学基本观点的形成,除了依赖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哲学基础外,起初主要就是根据其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关于知觉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关于“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的知觉实验。所谓“似动”,即当两条直线按适当间隔时间先后出现时,人们会把它看成是一条正在移动着的线,而不是先后出现的两条静止的线。电影艺术正是利用这一知觉特点的典型例证。韦特海默认为,这种似动现象是人的视知觉的固有的特点。也就是说,人在视知觉过程中,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追求事物的结构整体性或守形性的特点,韦特海默即称之为“格式塔”(gestalt)。知觉到的格式塔不可分析还原为原来的各组成部分,也即各组成部分不是格式塔,或格式塔并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加合。比如“似动”的还原就不是“动”,而只是两条静止的直线。所以,格式塔的内蕴总是大于它的部分、决定它的部分,而不是相反。
格式塔心理学所强调的这一基本观点,与对抗当时已盛行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有关。构造主义心理学源于冯特(W.Wundt)的元素主义观点。冯物即试图将一切心理现象均分析还原为一些基本的感觉元素加以研究。而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的也即现象的经验,就是格式塔;格式塔不可能分析还原为基本的感觉元素,因而也不是所谓“感觉元素的联合”。基本这一点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知觉结构的组织原则(如邻近性、类似性、闭合性、完形趋向等),即人在知觉过程中用以组织模式塔的基本规律或法则。可见,格式塔心理学从一开始便已经对知觉研究的固有范围有所突破,特别是后来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则实质上已经打破知觉与思维之间不可俞越的严格界限。
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主要也是韦特海默的工作。韦特海默认为,所谓创造性或产生式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主体在知觉过程中,将“坏的格式塔”转变成为“好的格式塔”。例如,当教会了从未学过几何学的孩子求解长方形面积后,再要求他自己去求角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在反复观看图形过程中,他完全有可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端看起来存在着“干扰”;进而还有可能“顿悟”到,只要把左端多余的部分转换成右端缺少的部分,该图形就会成为一个看行顺眼的长方形,于是问题便一下子得到解决。
韦特海默做了不少类似的教学实验,并认为如上述求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发现”过程,也就是从“坏的格式塔”向“好的格式塔”转换的过程。他在分析这个“真正的、创造性的过程”时,指出其“运算和步骤”是:“对全局的重新组合,重新组织,密切吻合等等;发现和继续钻研内在联系和内在需要的因素;看到整个图形和看到整个情境之后,才采取步骤和明确的运算。……这些步骤和运算的内容、方向以及应用,是来自问题本身的需要。这样的过程不是几个步骤的总和,也不是几个运算的集合,而是从情境中发现空隙,从结构中发现问题,并设法补救,把坏的改好,找到奇妙的内在联系,由这些愿望而产生的一条思维线索。”
在韦特海默的这一研究中,知觉与思维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已经开始打通。也就是说,当他在强调人们如何通过“观看”而对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有所“发现”,或如何通过从“坏的格式塔”向“好的格式塔”转换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时,便已很难对知觉(“观看”或“格式塔转换”)和思维(“发现”或“解题”)予以绝对区分了。
二、关于视觉思维概念界定的问题
1.“视觉思维”概念的明确提出。
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和创造性思维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初步打开了知觉和思维之间严格界限的缺口,但还并没有明确提出“视觉思维”的概念。较早且较详尽研究和阐明这一概念的,应数当代美国德裔艺术心理 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阿恩海姆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艺术心理学问题。经进一步研究,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韦特海默关于知觉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思想,而且从更高的角度或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探究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到50年代,他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一书。作为一部艺术心理学著作,其中虽然尚未明确使用“视觉思维”概念,但却已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
到60年代末,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的一些基本思想便已形成,并在发表论文基础上出版了直接标题为《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进一步阐述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问题,而且还阐明了“视觉意象”(visual image)在一般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两方面的思想,即视知觉具备思维的理性功能,以及一切思维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视觉意象”的思想,可说是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概念所作阐明的最基本的内容。
此外,阿恩海妈还提出了需要对“一般性的知觉思维”,即不仅对视觉思维进行认真研究的问题一但他也正确地认为,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最有效的还是“视觉思维”。不过,关于“一般性知觉思维”的提法,对于研讨知觉与思维之间的一般关系问题,或许更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阿恩海姆对视觉思维进行了颇为详尽的研究。而且,他主要是用大量的知觉实验和艺术(主要是绘画)实践的事实,以说明上述两个基本观点。从艺术理论研究角度看,其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确实难能可贵。但从对“视觉思维”概念的阐释看,他似乎一直还未对这一概念本身给出过明确的定义。如果说也曾有过某种界定的话,那就是他说:“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当然,在他这样说时并未反过来指明,所谓视觉思维也就是视知觉。对此,我们或许应该理解为,在阿恩海姆看来,“视觉思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起“视知觉”来还是要深、广些。但关于这一点,显然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论证。
事实上,阿恩海姆在该著中,除了用较多的篇幅论述视知觉的理解能力、识别能力、解题能力等等外,对“视觉意象”的论述,便已不完全局限于视知觉范围。此外,他对抽象、语言、理论模型等也都给予了一定关注,尽管其苦点仍然是强调视觉思维乃至视觉意象的重要意义。
总之,阿恩海姆对视觉思维虽然作了多方面的理论阐释,但却并未使“视觉思维”比“视知觉的内蕴更为丰富,或者对“视觉思维”概念本身的内涵,用更为概括的语言明确地表述出来。这或许与其研究的着眼点或出发点,主要还是在艺术领域有关。
2.对视觉思维概念的初步界定。
视觉思维问题的提出,一开始就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直接关联,如上述韦特海默的最初研究。所以,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很大程度上还将有赖于对创造性思维问题的深入研究。
事实上,在韦特海默以后,确有一些心理学家在相关研究中明确应用了视觉思维的概念。例如,心理测验研究先驱者之一的塞斯顿(L.Thurstone),在其“关于发明才能的科学研究”一文中指出,根据其多年心理测验和因素分析研究的结果看,已知与发明创造相关的七八种区别很大的因素,都与视觉思维有关。不过,这些心理学家只是根据实验研究的具体需要使用这一概念,而并未对这一概念的含义作出具体阐明。
另一位以创造性思维训练见长的美国心理学家麦金(R.H.McKim),则是在接受了阿恩海姆的理论观点之后,正式使用视觉思维概念的。并且,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一概念作出了其独特的概括和界定。麦金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时,原计划对学生进行“设想构绘”的训练。后业他发现,所谓“设想构绘”,实际上既需要看,又需要相,还需要画。也就是说,它需要观看(vision)、想象(imagination)和构绘(composition)三方面能力的有机结合。麦金认为,这三方面的能力,其实都与视知觉活动有关。所以,要训练学生的设想构绘能力,也就是要训练学生在视知觉过程中掌握好这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者说,就是要训练他们如何有效地将这三种相关的视觉活动和谐地统一起来。
那么,如何将这三种相关的视觉活动统一起来加以表述呢?这时,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一著已经出版。而且如麦金本人所说,正是在阿恩海姆的建议下,他便正式采用了“视觉思维”的概念来统一描述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后来,麦金便专门出版了关于视觉思维训练的著作《体验视觉思维》一书。在这部著作中,麦金实质上也就是用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定义了“视觉思维”概念,只不过他是从思维训练的角度 表达出他的这一观点。
例如,麦金指出,“视觉思维借助三种视觉意象进行”:其是是“人们看到的”意象;其二是“我们用心灵之窗所想象的”;其三则是“我们的构绘,随意画成的东西或绘画作品”。而且,“虽然视觉思维可能主要出现在看的前前后后、或者仅仅出现在想象中,或者大量出现在使用铅笔和纸的时候,但是有经验的视觉思维者却能灵活地利用所有这三种意象,他们会发现观看、想象和构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当然,麦金对视觉思维概念的这一表述,恐怕也还不能说就是对视觉思维概念的严格界定或定义。但在目前看来,他的这种表述除了含义明确外,最大特点就是富于操作性。所以,它至少可被看成是关于视觉思维概念的一种操作性定义来使用。
三、关于视觉思维的创造性问题
尽管迄今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一臻认同的视觉思维概念定义,但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实乃以视觉意象为运作单元且具有理性功能的视知觉,以及视觉意象为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观点,还是具有其论证的合理性的。实际上,以视觉意象为中介而认定视觉思维也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并非只是阿恩海姆的看法。在创造学研究中,这种观点早已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麦金将视觉思维表述成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他对学生的有效训练,则可说是认定视觉思维即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较有力的说明。
其实,要说明视觉思维的创造性,最简便的方式莫过于将视觉思维与非视觉思维相对照。这里所谓的非视觉思维,简言之,即是指以语词而非以意象为运作单元的思维,如一般所谓的“言语思维”或“逻辑思维”。关于“视觉思维”与“非视觉思维”在创造性上的差异问题,在上述阿恩海姆和麦金的著作中,可以说也都有论述。特别是麦金,出于其思维训练的需要,他还为此概括出一种具有启发性的3R’S的提法。
所谓3R’S,也即读、写、算方式(read/write/arithmatic style)。麦金认为,在教育领域,正是3R’S长年累月使受教育者在言语的或逻辑的思维能力方面不断得到加强,相应地视觉思维能力则日益受到削弱乃至衰退。读、写、算方式的根本特点,就是不能由认识主体去直接地感受到那种鲜活的视觉意象,主体所能利用的便只是一些间接获得的、已经条理化的或已纳入现成规范中的知识。在这种方式引导下的思维,便难以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去进行自由选择,也难以摆脱现成规范或已有程式而由主体去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通过3R’S训练的思维,尽管在个体认知发展的一定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但若要在利用现成知识基础上,还能突破已有规范而去创造新事物,它就显然是不利的。
视觉思维恰恰相反。首先,由于视觉思维源起于直接感知,这本身就具有从不知或未知到知的探索性。其次,由于视觉思维的运作单元或思维工具是视觉意象,而非经过加工的语词或概念,所以它既灵活又易于操作,即如爱因斯坦所言,主体在头脑中完全可以对视觉意象进行“自由地再生和组合”。再次,由于视觉思维是在主体与客体直接交流中进行,因而主体还完全有可能在对客体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过程中,使自己头脑里长期积累的经验知识突然间得到升华而产生某种顿司,也即获得某种直觉。我们知道,直觉虽然必须经过严格验证才有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但它也确是启发思路、通向真理的一条现实的途径。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视觉思维乃是一种与言语思维或逻辑思维不同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概而言之,其创造性或其创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具有源于直接感知的探索性;其二,它具有运用视觉意象操作而利于发挥想象作用的灵活性;其三,它具有便于产生顿司或诱导直觉,也即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unconcious mind)的现实性。所谓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是指它有利于打通主体的自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之间的屏障,从而使无语的或沉默的“无意识体验”,能够迅速转化为可以由自觉意识加以利用的现实和有效的知识。
关于知识问题,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即有所谓意会胜于言传之说。英国著名心一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波兰尼(M.Polanyi)在关于科学知识的研究中指出,个体的知识系统实际上有两种类型,即便于与他人沟通或交流的“言传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以及无法用言语与他人沟通的“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尽管人们往往倾向于重视“言传知识”,但任何人所拥有的“意会知识”,实际上都远多于他的“言传知识”。这也确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到的客观事实。我们这城所谓视觉思维便于诱导直觉或唤醒一个人的无意识心理,所强调的正是在视觉意象的灵活诱导下,而有利于使丰富的“意会知识”向“言传知识”转化或过渡的过程。应该说,所谓直觉也正是这种转化的一种现实的表达方式。
在视觉思维创造性的三方面特征中,如果说,前两个特征是作为信息搜索系统和信息加工系统起作用的话,那么,它们在现时代便差不多都有可能一定程度地为“电脑”的功能所取代。但其第三个特征则不然,也就是说,迄今为止,这一特征可能仍然只为人的视觉思维所独具。因为它所表征的既是人的认识的感性方面椫苯用娑韵质档氖又酰挥质侨说娜鲜兜睦硇苑矫鏃使意会知识向言传知识转化的思维顿悟或直觉;或者正是人的认识的感性和理性的交汇或融合。而这种思维特征,至少在目前似乎还很难预计可以为任何形式的机器系统的功能所取代。
四、关于视觉思维概念确立的认识论意义问题
假定我们承认视觉思维存在的合理性,并认为它确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因而对于人的认识发展具有鞭特殊的重要作用,那么,视觉思维概念的确立也就应该是合理的。不过,即令如此,这一概念在哲学认识论上的意义究竟何在,显然还需要加以详尽的论证,尤其是它还涉及到与传统的哲学观念不符的问题。
但这需要进行实质性的研究。目前的情况似乎是,哪怕能提出需要进行深入研讨的问题之所在,或所应研究的问题范围为何,差不多就已经可看作是一种认识上的或观念上的进展。
在这一点上,阿恩海姆的看法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阿恩海姆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到,他之所以研究视觉思维,正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感知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进而延伸为对艺术与科学的割裂,造成了通向真理之路的障碍,故而有意于填补因这种割裂而形成的鸿沟。在他看来,当艺术家们在运用视知觉进行艺术实践时,其实也就是在这种知觉活动中进行着对事物的理解、选择、概括和抽象;而当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创造时,同样也是在其科学思维或科学的理性活动中,有效地运用着自己的视觉意象。正是基于此,所以阿恩海姆如此鲜明地认为:“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
换句话说,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的一系列观点和论证,其深刻含义即是在于:知觉与思维之间本来并不存在鸿沟,鸿沟是由于人们在认识上的割裂所造成的。而且他还认为,其所以产生这种认识上的割裂,根源则在西方文明的偏见。
那么,我们如果要研究“视觉思维”概念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作用或地位,或是其认识论意义的问题,是否就可以从人类在认识史上究竟何以会形成这种割裂的问题而入手呢?显然,这不仅涉及到哲学史、科学史、艺术史等诸多方面,而且还涉及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或跨文化研究的问题。但是,既然我们只能说出它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如何复杂多样,却不能有分析地指明该做什么或怎么做,那在实质上也就等于什么都没说。不过,它至少还是表明了我们目前所面对的“问题域”的边界还很模糊,因此,使这种尚处于模糊之中的边界领域能够逐渐有所廓清,或许便是当下我们所能做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10 19:11
http://ms.yzjy.gov.cn/moban1/info.jsp?aid=91523
《“读图时代”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研究》
发布时间: 2012-06-15作者: 方亮辉
附件3
编    号:0217



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




成果名称 《“读图时代”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研究》                           

成果类别 学科教学改革

学    段

学科/领域













“读图时代”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研究这个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得到了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组组长和课标组核心成员等教授专家的指导,并在某市众多学校进行了应用验证,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课题组老师在全省、市各地作课堂教学展示10余次,作专题讲座10余次,累计听课人数3千余人。3位专家(小学美术课程组核心成员)认为“该成果居于国内小学美术教育同类研究的前列”。课题衍生的各种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获得了社会和同行广泛认可。其理论成果《让“图像”与“思维”共舞—“读图时代”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策略》获得了2010年度教育部颁发的“全国艺术教育论文一等奖”,同时在全国艺术教育论文报告会上交流,并作重点推广。课题组教师该课题相关论文有15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中发表获奖。该成果还获“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市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相关的三个子课题成果已获“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市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奖一等奖”。课题组负责人获得长三角首届教科研标兵称号。


“读图时代”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研究


摘要】人类已经进入“读图时代”,然而“读图时代”的小学生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的同时,却无可避免地面对着非文字化所导致的思维能力的退化。主要表现有三:其一,外国良莠不齐的卡通霸占着小学生的审美世界导致思维简单化;中国传统八股的图像左右着课堂教学概念化的解读出现图像解读的专家霸权化;诸多视觉领域的观感负荷着新图像的肆虐撞击致使学生莫名化。如何使“读图时代”的小学生从图像“专家霸权化”的课堂中突围,从“思维简单化”和“图像读不懂”的怪圈中走出来呢?本研究就如何运用接龙式、放射式、联想式、逆向式的“四式”教学模式的训练,让小学生在充满乐趣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的策略、方法进行探讨,让思维与图像共舞。
【关键词】读图时代 图像思维 接龙 放射 联想 逆向  创造 训练
一、背景与意义
(一)     基本背景
1.视觉图像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升值必然。
我们身处“读图时代”,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纷至沓来的视觉文化的冲击,卡通、漫画、广告等视觉画面正全方位、立体化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观我们的小学基础教育,图像更是渗透在各个学科的角角落落,如语文课中的看图写作,数学课中的图表,科学、英语课上的图示,信息课上的网页等等,图像无处不在。人们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83%就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图像的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弗洛伊德也认为视觉图像思维最为接近人的深层次的“无意识”。因此,视觉图像思维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视觉图像思维,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的责任应然。
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现代社会将孕育第三种文盲:视觉文化文盲。华师大教授王大根指出:读图时代,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与语文、外语、数学同等深奥,也同等重要。[ii]不会“读图”的人,将是一个游离于现代社会之外的人。[iii]但为避免出现非文字化所导致的“思维简单化”“学生莫名化”“专家图像解读霸权化”等种种弊端,杜绝“视觉文化文盲”,普及视觉文化应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应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缺乏必要的“视觉感知能力”和“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较肤浅的认识,候令老师称之为“浅阅读”。[iv]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视觉素养的提高和思维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框架,并在图像思维训练上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审视学校诸学科教育,不难发现,美术这视觉艺术,毋需翻译、全球流行的图形语言是胜任“图像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v]通过美术教育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提高解读、鉴别图像的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vi]
3.视觉图像思维,作为一种优效教育的推介实然。
“读图时代”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研究对于革除非文字化时代给小学生审美教育带来的弊端,并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切入点。该成果理清了图像思维训练与学生素质的关系,确定了小学生图像思维训练策略,创造了学生喜爱的美术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爱学,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有效的、充满活力的读图时代美术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执教能力,使学生图像创意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最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学习方式。
(二)力图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该方法是从当代小学生思维特征出发,以“视觉图像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图像创意和实践应用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现代视觉素养(视觉感知、视觉解读、视觉审美、视觉表达)。主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即:
一是如何建构和实践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的新途径和教学新范式。
二是如何改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使之适应时代发展和新课程的需要。
三是怎样促进学生视觉素养、审美情操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和谐。
(三)主要价值与意义
首先,“视觉图像思维”的方式是一种形象化的感知方式,独特的思维态度和思维方式。是一种可视化、艺术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种种问题的能力,一旦用于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就成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的学习方式。[vii]
其次,该方法在实践层面,总结出了视觉图像思维训练四式(接龙式、放射式、联想式、逆向式)。经多年实践与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种“四式”训练新策略,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有效的、充满活力的读图时代美术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提升了小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创作能力,初步形成了关于图像的“审美与思维”的方式对接。
第三,该方法是一项理念与操作同步变革的实践操作体系,它不仅让美术教学的理念与时俱进,形成了美术教学的一种新范式。而且驱动了美术教师教育科研的动力机制,明显达成了区内美术教师“抱团成长”的互生效应。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我们课题组坚持自下而上的实践提炼与自上而下理论研究相结合,策划、设计和完善研究的方法与训练的策略;在成果的区域性推广过程中,我们围绕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一般流程,从“宣传→接受→内化→模仿→创造→总结”的每个环节中,坚持以点带面、从局部到整体,稳步试验、推广该训练的各种策略,注重了推广策略创新。按照工作重心的不同,自2003年至今,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见图1)。各阶段相互衔接,又重点突出,保证了训练策略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图1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其任务
三、研究主要内容
(一)概念界定
图像思维:源自张学栋先生提出的“图像思维”(易.像)学说,用108个
凝聚东方神韵的图像与文字,整体感悟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融,为人类认识宇宙与人的奥秘提供了新的更为宽广的视角。最直观的图、像,带给我们的是最深刻的义理;最质朴的形、势,显示给我们的是最灵秀的神韵。本课题取“图像思维”之意,是指在进行观察、欣赏、创意时,把相关的信息与图形、图像进行关联、映射,把设计、创意的过程转换为图像的变换过程。
(二)内容构建
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主要是基于“读图时代”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理论等,根据《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新策略的探索。
其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包括:
1.确立和构建训练策略
我们通过在小学1-6年级平行班对比实验的方式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的四种行之有效的基本形式,包括:接龙式图像思维训练、联想式图像思维训练、放射式图像思维训练和逆向式图像思维训练。具体训练图示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四式”思维训练图示结构图
接龙式,顾名思义就是把不同体裁或类型的东西,以续的方式上下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像条长龙一样无限制的往下延伸。接龙式训练像一个无限的舞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主角,是创作原型无限衍生的活动。联想式,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是创作纽带式的链接活动。放射式,是由一点向四周外射出,是创作源泉式的发散活动。逆向式,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反其道而思之”,是创作奇思妙想的反常规活动。这四种训练方式是把一种有形的游戏或无形的思维方式与美术教学的各种策略整合在一起提炼出来的,是经过反复地实践与研究精选的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思维训练方式,是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并且是互为联系螺旋上升的,各策略之间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灵活转化的。
2.精选和设计策略结构
根据以上的“四式”训练法,我们又整体设计了四式(以点带面)和十二大训练操作体系与指向性目标组成的教学策略操作体系,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四式”训练策略是在传承了原来可取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基础上,从当代小学生思维特征出发的,构建与时俱进的新策略。接龙式训练主要是在思维创作训练时,后一步创作建立在前面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接龙式的无限延伸的创作,在接龙式近乎游戏的训练中,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在此训练中学生通过“直接”、“直观”、“直觉”的形象思维创造出新的形象,进而训练学生的各种形象思维能力。联想式训练主要是根据事物之间具有的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此训练中学生通过事物形象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或表象背后的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判断、概括等的方法进行联想,来创作新的形象,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放射式训练主要是由一个基本型或基本点向四周发散性的想象,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敏捷性。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此训练重在训练学生“求新”、“求异”、“求特”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四式十二大目标训练体系主要是针对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四大思维领域进行的,也是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种种问题的思维能力,因此具有方法论的传递潜移默化影响的意义。


操作体系及指向性训练目标
形象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思维训练
  
      








图3 “四式”训练操作体系结构图














3.优化和完善策略体系
  各训练策略围绕育人、创新、实践、整合等要求,精选策略方法,努力体现策略的优效性、灵活性、实用性。
[策略典型案例点击]  
1)添加接龙:“直接”形象思维训练
所谓添加接龙,即是指在已创作好某些形象的画面上,启发和指导学生一步步直接添加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人物或其他物象,从而使画面构图形式更加完整,内容具体而充实。添加是绘画创作的初级阶段,更是创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上综合探索课时,经常鼓励学生添东西,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适当地修改,让学生学会联想,体验感受材料综合运用的妙不可言。这里我们编制了这样几个板块:“撕纸添加”、“几何图形添加”、“环境添加”等三个板块。如:一年级《撕纸添画》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撕纸拼贴出来的形状,进行视觉联想,启发他们变换角度进行多视角的观察,然后让学生根据想象进行适当的添画,学生巧妙地利用形状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如图4是学生撕纸接龙添加创作的人物画作品《钓着铃铛的我》、《我换牙了》和情景画作品《海底世界》、《我躺在妈妈的鞋里》。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的“直接”形象思维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2)联想接龙:“直觉”形象思维训练(具体案例详见附件9
《泥条头像》这一课的设计主要应用了联想接龙式。实验前学生作品整齐划一、千面一人,实验后,造型夸张、富有情节。试验前学生专心模仿眼睛象不象、鼻子有没有弯,试验后,学生创作的头像笑掉门牙了,成了大鼻子怪物等等,奇思妙想,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而这变化源自联想接龙训练。孩子们活跃的思维由头像联想到了卡通形象,由卡通形象联想到了夸张、变形的表情、五官(图示5)。也更启发了教师的联想思维。最后,用废旧纸盒做成了卡通城堡,把一个个天马行空的创意作品变成了保卫城堡卫士,我想这种生成性的创意课堂应该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美术课堂。
图5  学生联想接龙图示








3)想象接龙:“直观”形象思维训练(具体案例详见附件9
教师在教学《圆形世界》时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说一说看到圆形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说很多圆形的物体,如各种球类,甚至有学生说到了眼球,那么,眼中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呢?教师一旦善于抓住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点进行教学,就能使学生的想象创作思维充分打开,于是就出现了如图6所示的创作。从一个圆到眼睛到眼中的世界再到精彩的圆形世界。一次次想象,一次次丰富起来。



图6  学生圆形想象接龙图示


另外三式训练在此以最简单的方式作一下介绍,(案例教学策略请详见附件9
在具体欣赏了接龙式课堂里的奇思妙想,我们简单来看看联想式训练中颠覆常态、重构情境后的多种解读和意象而生的创意作品。
《小雨沙沙》一课中,教师重构了特定的情境,使孩子们的创作在情境联想思维的启发下,融入了雨中景雨中情,情景交融中孩子们的思维之火花就像这一朵朵美丽的伞花,激情绽放。(如图7所示,详见附件9)






图7  小雨沙沙——实验班学生作品


《蒙娜丽莎》这是颠覆常态式的一种解读,启发引导学生联想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甚至是不同性别的蒙娜丽莎将会是怎么样的一幅面容。一幅幅与众不同、姿态各异的蒙娜利莎跃然纸上,这生动的美术作业不禁让我们相视而笑、感叹不已。(如图8所示,详见附件9)
图8  蒙娜丽莎














而意念联想是进行科幻画创作较为理想的方法,学生的这两幅作品曾获浙江省中小学科幻画比赛一等奖。(如图9所示,详见附件9)










放射式训练,我们紧紧抓住美术的基本语言:形状、色彩、材质等,你瞧,光碟一次发散和二次发散后的精彩(如图10所示,详见附件9)。


























逆向思维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思维,在图像的世界里,求新求异求特,破常规的创意最能出现“出其不意、引人入胜”的视觉冲击(图略,见附件9)。
子弹飞回炮口,“谁发动战争、谁自食其果 ”(图略,见附件9)恐怕不仅仅是引人入胜更是引人深思了,而这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得益于逆向思维。其实这样的宣传画和很多的漫画都是采用了逆向思维的创作手法。
“四式”视觉思维训练,在美术教学的不同课型中,立足美术学科本位,充分开发学生的“读图”,在教师的巧妙预设和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充分地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图像解读、创意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在感觉她为美术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感觉到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坚持让图像与思维共舞,让美与术同振,这远比照搬训练策略和框架重要得多。
四、研究成果
历经十余年锤炼,我们已取得了显著成果。这项研究,不仅奠定了开展“读图时代”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训练研究的审美基础,而且形成了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直接推动了学生视觉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了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创作能力,形成了关于图像的“审美与思维”的方式对接。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生视觉图像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四式”训练法,大面积提高了学校的美术教育质量,学生的视觉素养显著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独特的创造,积极关注创作形式的个性化引导,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创作中原有的单一性程式化倾向,并激起了学生创造新作品、新画面的内在动力。
学生在近3年的美术活动中,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有100余幅公开发表或展出,30余幅作品全国获奖。如:
★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比赛中就有5人次获金奖、银奖及优秀奖。在浙江省组织的“迎奥运”绘画比赛中有10多人获奖一、二、三等奖。(详见附件3)
★还有许许多多的学生作品发表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少儿美术》杂志;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的《当代小书画家》;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小学生美术启蒙》;湖北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小画家》,以及《少儿书画》、《小艺术家》、《小学生时代》等全国20余种知名报刊。(详见附件4)
(二)驱动了美术教师教育科研的动力机制,明显达成了美术教师“抱团成长”的互生效应。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教育部新制订《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并结合美术教学实践,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团队中有2位被评为省教坛新秀、市学科骨干、区名教师,其余参与课题人员皆为市教坛新秀。近年来,课题组老师在全省、市各地作课堂教学展示10余次,作专题讲座10余次,累计听课人数3千余人。课题衍生的各种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获得了社会和同行认可。课题组主要成员的三位教师在“四式”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录像课均在全国获奖并公开发行推广,共有10多篇美术论文(课例)在公刊刊物发表,并多次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科研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
★我们的课题还获得了教育部的肯定。课题理论成果“让图像与思维共舞” 在2010年3月获得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国艺术论文一等奖,又在一次在全国级的大会中共研、交流。(详见附件6)
★《让美术课堂真正‘动’起来》等10多篇教学案例在全国唯一美术类报刊《美术报》和《江苏教育》等杂志中发表(详见附件6)。
★论文《让无情的评价成为有情的激励》等论文共15篇发表在全国中文类核心刊物、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双效期刊《福建教育》、《小学美术教学研究》等刊物中。(详见附件6)
★某出版社专门向我们约稿,出版了《创意手工DIY》和《创意彩笔卡通》四套丛书,共九本(详见附件2)。还参与了其他一些书籍的编写工作。去年受某报《教育专刊》主编的邀请,为他们的专栏《巧巧手》连续3期提高创意案例文稿。(详见附件8)
(三)打响了学校美术教学和特色教育的品牌,有效促成了学校特色与品牌“联创双赢”的局面。
美术教育是我校的特色品牌,学校获得了“中国书画特色教育学校”称号,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市艺术特色(美术)学校,99年就开始在美术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学校的《小学电脑美术教育研究》获市优秀课题成果三等奖、区二等奖。课题成果被推广为全区假日活动项目。2010年5月在“市2010年度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会”上交流、推广。课题成果在获“2008年度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后,又在浙江省的课题评比中获“09年度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在2011年3月又获得了市第七届人民政府成果一等奖。
在教育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国家级刊物《人民教育》中也有了我们“视觉图像思维”的一席之地。《少儿美术 》、《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信息报》等报刊杂志中总能看到我们学生的一个个奇思妙想。我们把孩子们的创意又变成了更大的惊喜:四套9本学生读本在新华书店上架。策略广泛得到应用,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参与实验其他学校的教师也不断受益。如:
★2006年某校某老师执教《多资多彩课程表》教学光盘全国公开发行。某校某老师执教的《泥条头像》获全国优质课二等奖、省一等奖。某校某老师执教的《美丽的拼画》入选某市 2008年百堂精品课。
★08、09、10年度中小学优质课评比有半成以上获奖课均采用此策略构课。
还有《人民教育》《教育信息报》、《少儿美术》、《小艺术家》等10余家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多次对学校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进行专题报道。(详见附件8)
五、成果特色与创新
(一)“读图”美术教育理念领先同行
  该课题研究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与日俱新,善于吸取课堂教学实践中一切有用的东西,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从当代小学生思维特征出发,以“视觉图像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图像创意和实践应用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现代视觉素养(视觉感知、视觉解读、视觉审美、视觉表达)。这大大突破了原来传统的美术教学观。理清了图像思维训练与学生素质的关系,确定了小学生图像思维训练策略。3位专家(小学美术课程组核心成员)认为“该成果居于国内小学美术教育同类研究的前列”。具有前卫、前瞻、先进的显著特征。
(二)“四步三式”策略体系创新优化
该成果前后历经5轮实验,始终以“读图时代美术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方向,逐轮推进、步步深入,多视角、全方位地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各种素养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既关注教师“教”的策略和艺术,也探究学生“学”的方法和效果。在实践层面,以视觉图像思维训练“四式”(接龙式、联想式、放散式、逆向式)为手段,循儿童认知规律,训练以他们喜欢方式进行图像思维。经过一线草根教师们近十年的监守与努力,创研出了“四式”图像思维训练新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变化丰富、方法科学的可操作系统。因而,该成果是逻辑生成的结晶,避免了空洞说教与抽象表述,它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科学产物。
(三)“四套九本”读本发行填补空缺
该研究不但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而且把小学美术教材中不同学习领域和内容进行了打散、归类、梳理、整合,创编了四套“儿童美术视觉创意教学”方面的丛书,并由某出版社公开出版,有效补充了正规美术教材在同一体系教学缺乏系统化的空缺,既有实地送“宝”,也有宝贵的一手素材,为全国的一线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教与学的形象的感性资源。
(四)“以点带面”辐射推广价值深远
该成果坚持推广不停步,经历了由点(校内、本学科)到面(十多所学校、其他学科)、由校到区再到市、省乃至全国的推广过程。我们上示范课、举办专题讲座、举办培训班,还成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美术教学研究工作室;拍摄的示范课精品课和培训讲座,借助远程教学将成果传播到全国各地。成果推广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还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性的学术报告会上公开交流,产生了广远的影响力。实验组成员也著书撰文,到各地宣传、交流、推广,培训了一大批教学科研骨干,锻造了学校领导干部和优秀教师团队,产生了“现实生产力”。特别惠及莘莘学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显著贡献,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周信达:《读图时代的美术教育》《透析基础美术教育》2009,6

[ii]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iii] 孙晓燕:《解读“读图时代”》《编辑学刊》,2004,3

[iv] 侯令《美术教育:另一种读图方式》,《第四届海峡两岸美术教育交流会论文集》2003年,7

[v] 王大根,《论视觉文化时代的美术教育》《清华美术·卷3》2006,11

[vi] 钱初憙,《U时代的美术教育》《中国美术馆》,2007,10

[vii] 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江西教研网,200810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