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闭合圆式课型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27 16:28
标题: 闭合圆式课型
闭合圆式课型  2014年03月08日  作者:侯黎明 
  上海市金苹果学校的“循环课堂”拥有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复习提升、检测反馈4种课型,这4种课型呈现出闭合圆的态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截取、独立成课。
  “循环课堂”的几个片段
  “循环课堂”是上海市金苹果学校的高效课堂新模式。近几年来,金苹果学校开展了以“颠覆传统课堂,再造学校文化”为核心理念的教育改革。在一节小学五年级语文“重组主题”的公开课上,出现了下面几个片段——
  片段一
  生1:如果文中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又有哪些办法来面对呢?
  生2:如果德军闯入我家,我会立刻把情报看一遍,记在脑子里,再把情报烧掉,这样德军就无处可寻了。
  生3:如果“大军兵临城下,城内弹尽粮绝”,我会模仿诸葛亮,打开城门,来一个“空城计”。
  生4:如果是我,我会让士兵夜袭敌军阵营,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
  片段二
  生1:看来,我们想的办法都行不通。《半截蜡烛》中,伯诺德夫人藏情报的地方十分特别,因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曲胡笳救孤城》中,刘琨想出的办法也十分巧妙。两篇文章有个共同点,你觉得他们的办法好在哪里?
  生2:能不战而胜。
  生3:都是智斗,以智取胜。
  生1:大家说得不错。我也有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主人公用智慧与沉着取得了胜利,他们想到了巧妙的办法,战胜了敌人。
  师: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战斗的最高境界。
  片段三
  生1:我们分析一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不战而胜”的。
  生2: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不战而胜”。“不战而胜”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不经过战斗就获得胜利。
  生4:《半截蜡烛》中,杰奎琳以“上楼睡觉”为借口,端走了快要熄灭的蜡烛,保住了情报,更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这就是“不战而胜”。
  生5:我来说《一曲胡笳救孤城》这篇课文。刘琨只吹奏了一支动听的胡笳曲,就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使他们士气大减,连夜撤兵,这不正是“不战而胜”吗?
  以上片段都发生在金苹果学校的一节合作展示课上。与常见的高效课堂流程不同,这节合作展示课的时间全部用于展示,而展示的内容,也不是一节课的知识,而是经过了教师的教材整合和结构调整,展示了相关联的许多内容。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整节课上,掌声、笑声、辩论声不断,学校将这种课堂状态,形象地称为“三声有幸”。
  “循环课堂”的基本理念
  金苹果学校的“循环课堂”,德智相融,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堂,既促进了师生的自我建构、他我交融,更能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循环课堂”的核心,在于“成长为本”、“问题导引”。
  为体现“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学校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首先确立了“以学为先,学导同行”的理念。在观念改变上,开展了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在空间改变上,学生围坐、前后两大黑板;在流程改变上,将学习前置,先学后导、导学同行、学道贯穿;在行动改变上,教师站位退后,学生抢占黑板主阵地,成为真正意义的课堂主人。
  此外,学校强调教师建立基本的课堂理念,它们分别是“三讲”、“六不讲”。
  何谓“三讲”?教师要“讲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讲提炼出的重点和难点”,“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概念”。
  何谓“六不讲”?学生没有预习,教师不讲;学生没有问题,教师不讲;遇到问题,学生不进行讨论,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通过讨论理解的,教师不讲;讲了也没有意义的,教师不讲。
  这些基本理念,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学校以“成长为本”的教育改革思想。
  学生需要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如果将“问题导引”引入教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就不再是“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导引”模式突出了导航的引导性、学习的自主性、合作的探究性和展示的充分性。学生学习什么知识、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学多深,这些都是在问题、项目、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的。把握问题的解决,再生成新的问题,就是把握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注重问题的解决,再产生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注重学生成长的价值。
  “循环课堂”的课型流程
  为落实“成长为本”和“问题导引”,学校改变了原有的课堂结构,形成了“循环课堂”的4课型流程,即自主学习课、合作展示课、复习提升课、检测反馈课。
  自主学习课给予能力支撑。
  “问题导引”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学。在课型上,与之相匹配的是自主学习课。
  自主学习课上的自主学习是有规划的。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时,会整合教材、规划流程,将单元模块式的内容让学生集中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并提供帮助,然后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详细评价。这样的自主学习,确保了每一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也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合作展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展示课激发学习潜力。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学习成果最直观的反映,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最直接途径,也是课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展示已经形成了高效课堂的独特文化。展示面向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凝聚了全体组员的智慧,让学生释放自己、展示自己的同时,也充实、完善了自己。
  聚焦黑板,生进师退。学生的每一次展示都要坚持“主题化”原则。首先,组长要依照“学习方案”,对组员布置任务、让他们分工合作。展示开始,全体学生聚焦黑板,生进师退。退在一旁的教师,关注全局,关注展示的内容与进程,做倾听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
  质疑对抗,大胆表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勇于质疑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学习,这是实现课堂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教师应该“设疑激趣”,让学生关注知识的生长点与能力的提升点,让他们能够在质疑中提高、在对抗中升华。
  精心点拨,突重破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要求教师时刻聚焦黑板,关注展示和质疑的学生。教师既要引导巧妙,又要点拨到位。对于疑难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将知识“形成网”、“织成块”,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复习提升课提高课堂效益。
  复习提升课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回顾、总结和提升。教师应该做到:精讲、少讲,把问题交给学生;增加容量、思维量、训练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学校为复习提升课制定了流程:概括导入、展示目标——梳理知识、构建框架——自主复习、落实双基——达标练习、提升能力。这几个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课堂知识。
  检测反馈课保证目标达成。
  在检测反馈课上,教师会结合学情,尽可能将检测的内容和形式,做到精练、有趣、实用,并将固定练习和随机练习相结合、个人练习和小组参与相结合,设计出对子法、小组检测法、限时训练法等多种检测方案。
  以上4种课型呈现的是一个闭合圆的态势。对于一个课题的学习,不管需要几个课时,原则上都要经过这些环节点。教师可以根据课时量的需要,灵活截取、独立成课,但必须与下一节课无缝对接。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总结反思、检测训练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则负责观察、引导、点评等工作。由于“循环课堂”对学生的每一步学习都有组织、时间、空间上的保障,因此,确定了“成长为本”和“问题导引”的理念,也就保障了学生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他们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自然也就是高效的。学生真正享有了成长权、选择权、表达权、展示权,并在享有的过程中,孕育未来,走向未来。(作者侯黎明,单位系上海市金苹果学校)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