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 张水鱼老师了,这是真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a84c688101017kyk.html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这,的确是事实!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老师,信息比较闭塞。是在今年暑假才听陈老师那儿知道《语文教学通讯》这本杂志,也是在今年暑假才听说到张水鱼老师。当我拿到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语文教学通讯》这本杂志时,便深深的喜欢上了它,也深深的喜欢上了张水鱼老师!
我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人。虽然只有33岁,却已到过死亡边缘两次。30岁的时候,因为重病,失血1600毫升,差点丢了小命;32岁的时候,因为肾结石并发积水,我再次住进了医院,与死神做殊死搏斗。手术带给我的是生不如死的疼痛。记得手术后,我曾对老公说:“这辈子,我发誓不再做手术!如果,让我做第三次手术,我宁愿选择安乐死!”因为术后身上插满了管子的滋味太痛苦;麻药散去,带来的疼痛太痛苦;术后发烧,失去味觉的滋味太痛苦;躺在病床上,一动不能动的滋味太痛苦;……这些疼痛都是刻骨铭心的,现在想起,仍感觉心惊胆战。
因为失去,所以更懂得珍惜!我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当我术后病愈,离开上海杨思医院的那一刻,便发誓:后半生一定要学会珍惜!一定要好好活!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
新生的我是幸运的!当我在博客中展示谢云波从教十五年的经历时,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良师益友的关注和关怀,也得到了很多名师的帮助和鼓励!他们无偿的、无私的帮助着我这个来自偏远农村的老师!让我很感动!
这些老师大多是在网上接触的,没想到能在现实中见到我最崇拜的张水鱼老师!
记得和张老师第一次接触,是在网上。暑假期间,我把自己暑假写的一篇论文发到了张老师的信箱,抱着试试的心态,希望能得到她的指点。没想到,张老师竟在百忙中,给了我回复。还加了我为QQ好友,这让我这农村老师,感觉温暖!
第二次接触张水鱼老师,是语文报贾经理打电话,让我和张老师说了几句话。张老师的声音很亲切,给我的感觉仍然是——温暖。
没想到这次,竟然能在钟祥,借全国作文研讨会的东风,让我见到了做梦都想见到的张水鱼老师!
齐肩的短发,端庄的仪表,温柔的笑容,热情的话语。张老师让我这个来自农村的老师,没有任何的恐惧与胆怯!我如同见到了久违的知己,把自己写论文和教作文时遇到的困惑都告诉了她。她总是笑着和我交流,帮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疑难。
在交流中,张老师结合自己做老师和做编辑的经历告诉我,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要热爱写作。老师们都认为作文难改,其实难改的原因是自己不爱动笔。如果自己有了写作知识的积淀,就会很快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找准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会为批改作文而苦恼了!只要老师适当指导,学生的作文都是能改好的。
张老师还告诉我,写论文一定要切合课堂教学,抓住一个小点,认真细致的研究,做到一个“新”字。我们常要求学生写作文要新,自己写论文时,也要做到一个标新立异。只有观点新颖,才不会落入俗套!
另外,我还向张老师说出了工作遇到的一个困惑:上次月考,我们考的是命题作文《亲情永不下岗》,在阅卷时,我们学科组的语文老师出现了争议。一方认为要抓住亲情,写有亲情,没有下岗就可以了;但一方认为,必须要扣住“不下岗”,必须要写出在大灾大难面前,发生重大的事故时,仍然有亲情在,才能突出“不下岗”。因为意见的分歧,导致有40%的学生的作文得到了20分以下,学生苦恼,我更苦恼。这次见到了张老师,我便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只见她仔细的倾听着,认真的和我交流,还拿出笔记本记下了这个问题,并鼓励我下去用文字记录下来,写成小文,发给她。我严谨工作的态度,深深打动着我。
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半个小时的交流,张老师带给我的除了惊喜,还有感动与敬意。我会努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为我钟爱的语文事业活一回。我也会加快奔跑的脚步,不让张老师失望!
会议结束的时候,我再次见到了张老师和语文报社的刘主编,握着两位老师的手,我增添了更多的力量……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