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扬起希望的翅膀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建军    时间: 2008-5-1 11:14
标题: 扬起希望的翅膀
扬起希望的翅膀
——对当代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的回顾与思考
孝感市东门中学“春芽”文学社指导老师 管季超
  编者按:此文是据作者在全国语文教改研讨会上获一等奖的论文《当代中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的大趋势》一文的第一部分改写而成。现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当代中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萌芽于80年代初,经过十几度春秋,已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中学生文学大军。中学生校园文学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因其充分显示了中学生的青春风采,活跃了校园生活,提高了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读写水平和文化素质,并以其纯真,质朴之作给文坛、诗苑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从而得到校园内外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和热情支持。
  一大批声名赫赫的著名作家、诗人欣然担任学生文学社顾问,为各校社团和社刊题词,或者到校讲课。著名作家刘绍棠说:“我十分支持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也热心推动校园文学创作。目前,我虽是重病之身,仍被聘为十来个校园文学社团的顾问。我的家乡的一所中学,还以我的名字,给他们的社团命名。”文学巨匠巴金欣然接受上海交大附中文学社社员的登门采访;著名诗人、全国中语会会长刘国正亲为景山学校学生作文集《架上鸭》作序;著名儿童文学家许春耘欣然应聘为孝感市东门中学“春芽”文学社顾问……
  在一些中学生文学社团发展得好的地区,各社团经常“串联”,赛文,赛诗,交流切磋。现在不少省份还将各校文学社团联络起来,成立文学社团联合会、联谊会。例如山西大同中学生文联,湖北省荆州地区、孝感地区中学生文联,河南省、四川省、湖北省中学生文联等等。一些学校因其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卓见成效而有很高知名度,例如北京二中、湖南隆回二中、河南淮阳九中、四川达县一中、湖北钟祥二中等。特别值得在当代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史上大书一笔的是,一些面向中学生的语文类报刊为文学社活动催生、加油、推波助澜,《语文报》、《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学生文学》等刊物,或开辟“文学社之页”、“文学社亮相词”、“文学社社名录”,或以整版篇幅推介一位写作尖子等等。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播出中学生文学新星的专题片,江苏电视台和《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编辑部还将优秀中学生习作录制成七集《作文欣赏》电视节目。
  不少成人刊物也为中学生的文学创作大开绿灯,如《星星》诗刊近期刊发了中学生诗人孙暖的一组诗作,连《诗刊》这样的代表中国诗坛创作水准的大刊物,也开辟“中学生之页”,并曾为北大附中学生何鲤一次刊载诗作达十几首之多。
  一些文学社团的成员在各地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成绩突出者往往一校学生发表的作品即可结集出版。例如上海“青青草”文学社,湖北钟祥二中“小荷”、“基石”文学社。十年前,中学生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近于神话,时至今日,这早已不再是奇闻。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小作家丛书”出了一本又一本。在江苏《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杂志社主办的首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评选活动的24名候选人中,就有10人共出诗文集14本!各类中学生优秀作品的选集更是名目繁多、目不暇接。举其影响较大者就有《当代中学生散文选》、《当代中学生小说选》、《寻找成熟——九十年代中学生文学社团作品选评》、《羞涩的蓓蕾——当代中学生诗诜》、《大特区中学生诗选》、《出墙的红杏》等等。
  更有为数不算少的中学生文学新星以其创作实绩而引起有关大学关注被免试录取,有些学校甚至每年都有免试入学者。“雨花杯”的候选人中就有5人被免试录入大学!
  一九八八年八月二十七日,由青岛十五中等单位组织发表起的“全国中学生文学社联合会”在青岛十五中正式成立,该会很快被全国中语会、全国作协吸收为团体会员。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之间的联系,成为当代中学生文学社团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些学生性刊物,时有有关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的理论探讨文章发表。一九九○年四月由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高教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召开的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上,不少论文就侧重论述校园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标志着理论界对文学社团活动的关注。一些教育界组织的学术研讨会,把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议题。例如,91年夏在成都召开的由十多家报刊、出版社和学会联办的“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联合研讨会”即将“校园文学的特点、地位与作用研究”、“文学社团价值观的实效管窥”、“各地文学社团成绩检视”等作为论文参考选题,并进行文学社社刊的评优活动。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当代中国中学生校园文学社团活动,象一股浩荡的春潮,挟着时代的风雷,凭借青春的伟力,奋涌向前,璀璨夺目。
  但是,在这一派红旗招展、鼓角相闻的繁荣景象中,也时有潮涨潮落,潜藏着危机与忧虑,中学生文学社团发展的现状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失误都有待于引起更严重的关注。
  笔者认为,要全面检视十多年语文教改的成果,就不能忽略对文学社团活动的反思;要倡导“素质教育”,就不能漠视文学社团活动的独有功能;要建设校园文化,就不能不正视文学社团活动的特殊意义。
  当前的主要失误,表现在:
  1、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2、对语文教学与文学社团活动关系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够。
  3、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地方的主持校政者对文学社团活动指导不够,支持不力,任其自生自灭,甚至担心影响升学,斥为“不务正业”。
  4、在不少学校开展文学活动困难重重。无时间,无场地,无经费。有些学校文学社活动因未得到校方支持,连教师也未取得共识,只在个别老师的班级中开展,因此停停办办,好好坏坏,若断若续,似有似无。以初中为例,初一上时组织,开展活动,初二上初见成效,初二下初三上红红火火。到了初三下,中考迫近,学生沉进题海,文学社活动只好偃旗息鼓。
  5、中学生文坛亦非净土,参加文学社团活动的学生中有些同学急功近利,做“文学梦”太多,偏科现象严重,影响了其他课的学习,使文学社团活动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和其他老师的配合。
  凡此种种,不能不使我们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审视中学校园文学活动,以促其更健康地发展。
  限于篇幅,笔者想在这篇短文中提出下列问题与中语界同仁,特别是文学社指导教师共同思考:
  一、怎样看待中学生校园文学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今后的趋势是把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文学社团活动是否可以成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活动形式?
  三、一些同志认为中学生有不可低估的创作潜能,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就是要培养未来作家、诗人。另一些同志认为“不宜过热”。到底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四、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与“素质教育”“成功教育”的关系如何?
  五、关于文学社团活动与语文教学关系的“延伸论”“高层次说”或者还有其他阐述,其科学性如何?
  六、怎样把指导作文与指导做人结合起来,怎样加强校园文学活动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七、对十几年的中学生文学社团发展史的研究,对以往成功经验的总结,对文学社团活动具体运作过程的探讨,现在是否应该列入我们的议题呢?
  笔者坚信,随着这些理论问题的被重视和充分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必将进入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活跃的新阶段。
  “春华秋实,不负人勤”,让我们信心百倍地去耕耘吧!

  ■附注:本文原刊于孝感地区中学生文学社团联谊会会刊《优秀习作选》1992年第2期(总第2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