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好课的样子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12-26 20:15
标题: 好课的样子

好课的样子

孙明霞

身在教学一线,每天跟“课堂”相伴,自然也少不了听课、交流,各种课堂的观摩、评比、展示活动,以及磨课、研课、辩课、同课异构等各种教研活动层出不穷,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凡课必用多媒体,现在又增加了 “微视频”“微课”等元素;在交流中,老师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信息时代,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怎样的课改才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甚至也有人提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习资源愈加丰富,学习渠道愈加多元,老师的作用逐渐消弱,有少数几个优秀教师就足以替代全国众多普通老师了。

我并不否认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挑战,也非常渴望有更多特优教师的课能被全国更多学生分享,尤其是那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可以不出家门听(看)到全国最好的课堂。但是,教学不只是从教到学的单向传递,好课也不只是各种现代媒体的应用,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多维度的生命体验过程,也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网络媒体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和凭借。那么,好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好课应该是生活的课堂。远离生活的课堂,往往只剩下应考的知识点,是没有生命的。既然知识源自生活,教学就应该贴近生活。只有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符号,而是生活本身。老师要善于把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整合成课程内容,运用恰当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学生获得的就是鲜活的知识。如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可与家庭用电常识结合起来,生物的生长发育与学生熟悉的当地动植物结合起来,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兴趣盎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事件可以纳入课程体系,家庭、自然环境也是重要资源,学生以及教师自身的生活、经历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落实国家课程,未必要单独编出自己的教材,而是对各种生活资源的整合利用,由此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师本化和生本化。

好课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对话即交流,除了语言的沟通,更有情感的共鸣,这就必须是师生生命在场的课堂,教师情感的投入(对知识、对工作、对学生、对他人等的态度)必然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互动,产生交流与碰撞,这是学生自己进行网络学习所不能实现的。这种对话,包含着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比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教师讲解学生倾听、学生分析表达老师评判指导等师生对话,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或解惑答疑中的讨论、争辩等生生对话,师生对文本解读、对作者解读的人文对话等。这种对话,一定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同情、呵护、接纳、包容等,由此创造出适合对话的课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不是一言堂、满堂灌,而是教师引领学生一起构建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提高。

好课应该是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重复的知识搬家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智慧不断生发的过程。虽然面对的还是那些学生,但生命是鲜活的、灵动的、生长的,每堂课必然是新的,随时都会有新问题发生,预设的程序就会被打破,老师就应该将各种突发事件变成教学的一部分,如教师说错了话、写错了字,学生回答出现问题,准备好的演示实验失败了,甚至突然发生其他不可预知的变故等,不是简单处理或置之不理,而是将事件演变成教学本身,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好课应该是文化的课堂。无论那个学科,知识一定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载体,我们借助知识传递给学生文化、文明。文化既内隐在知识本身,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文本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如文学作品给学生的不只是字词句的使用,还有文学作品的分析,更承载了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如数学教学,不只是要给学生数学计算的“术”,更要给学生数学之“道”,那就是数学的思维能力;生物学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更要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进化等生物学观点。可以说,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过程文化,即师生共同建设的课堂氛围。在一个充满热情与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中,新入班的、过去落后的学生很快就会被感染而变得热情积极,但一个消极沉闷的课堂氛围很难让一个活泼开朗的优秀学生有出色的表现,这就是课堂文化的重要。

我无法画出一堂好课的完整样子,只是从几个侧面谈谈自己的认识。我想,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对好课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但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师生生命相互润泽、共同成长的课堂。

发表于《山东教育报》2014年11月(“舜耕笔谈”专栏)

注:在11月底长沙37中“给予孩子生命成长的主题论坛》上,我谈到这些观点,得到了刘铁芳教授点评,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概括、提炼,给我带来很多新的启发,让我对课堂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新高度。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12-27 22:36
一堂好课的10个标准
这是微信中近日流行的北京四中1962年印发的源自该校许多著名教师教学经验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完整版。今日读来,依然启发良多。
北京四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深入浅出、直观形象、文以载道、温故知新、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一、循序渐进
1.知识有其系统性,平时传授知识,分章分节,一部分一部分地教给学生,但随时应注意要使新知识和已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要用观点把有关的感性材料统帅起来,使学生逐步了解本科知识的轮廓全貌及其内在联系,随全部知识讲完而形成系统。有了系统,则抓住要领,居高临下,所学知识。就不再是支离破碎分割孤立的东西。学生的知识有无系统,往往是决定其学习质量高低和以后成就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必须循序,教学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由片断到系统。教师讲授,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局部,还须引导学生掌握总体。到总复习时,更要讲求综合系统。此外教师讲授知识,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总结出理性知识,返回来再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教学必循之序。
二、举一反三
要使学生以较多精力学好各门学科中主要的概念、定律、公式,对主要知识力求达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举一反三、熟练应用,教师在此等处要讲解精透,善于启发,并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同时也要妥善地处理一般知识,使重点和一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举一(重点)反三(一般)。
抓关键就是通过主要知识寻求出基本规律并牢固掌握,从而可以触类旁通,认识同一范畴的其他事物,这是以简驭繁的一条法则,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所不可忽视的一条法则。
三、深入浅出
教师在透彻理解所讲问题的本质的基础上,善于用学生知识领域中已有的、或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一些事例,来恰当比喻学生目前尚属不可捉摸、难于理解的理论或问题。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举个浅显的例子把复杂深奥的道理轻易地说懂了,想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对所讲事物的本质的确是透彻地理解了,并且知识相应广博,能从丰富的事例中选择恰足以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只有这样,才不致问题没有说清,反而增加学生的困惑;也不致使学生因不恰当的比喻而对所讲问题做了歪曲的理解。
借助感性材料讲明理论和概念,也是深入浅出的一种方法。这也叫做“把抽象的教材讲得具体化”。把理论的本源,抽象的过程,使学生清楚了解,并且能够应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则难自可转化为易,深奥自可转化为浅显。
四、直观形象
1.语言的直观:讲课语言必须清楚、简炼,文史课更须形象、生动。备课时要考虑话怎么说?选什么例子会使学生感觉兴趣,效果更好?……能经常在这方面注意,则语言修养就会提高,表达能力就会增强。
2.实物的直观:直观教具、实验、演示等。
直观教具的作用有二:
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更生动深刻的观念。
把教材的难解部分通过直观形式加以表达,减轻学生理解的困难。
理化生各科教师对学校有关本科的仪器、标本、药品应比较熟悉,此外,还应为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制造一些直观教具。制造直观教具,只能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不应是为了展览或应付参观,否则都是追求形式。
直观教具的使用也应讲求实效,使用在关键处及真正疑难处,不可陈设过多,点缀课堂,反而冲淡主题,影响教学目的的完成。
实验必须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什么条件下只能有什么效果,要真实地告知学生,不可为增强效果而弄虚作假。
五、文以载道
1.文史各科应注意利用教材所具有的思想性去感染学生。思想教育只能是在讲懂讲透所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只能是通过教养进行教育。对教材本身讲解不透,而附加一些政治说教,并不能真正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教师必须首先把载道之文钻研透彻,才能弄清文中所载何道。因此,讲好知识,是进行好思想教育的先决条件。
2.此外,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加强思想修养;关心形势,热爱教育工作,使观点正确,爱憎分明,讲授时有所联系和发挥,自可热情洋溢,感染力强。
六、温故知新
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对做这些新知识基础的旧知识没有理解和熟练掌握。任何新知识都是在熟练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最忌旧的还未讲清,又添上新的,一直继续下去,使学生在许多地方模糊含混,作业也经常出错。
学生知识学得巩固,才能日积月累,根基目厚。古人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我校老师刘伯忠同志说:“教师教学生,主要是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巩固,能够不丢。”这些话都说得极好,都指出了巩固的重要。但人的精力有限,所学知识岂能全部永远记得?只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的重要知识、关键知识不忘不丢而已。对这些能不忘不丢,则所学虽少,得寸为己之寸,得尺为己之尺;随得随失,即便敏捷过人,知识有如过眼云烟,终非己有。
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知识的巩固,堂堂有复习,讲新知识联系有关的旧知识,从旧知识自然地引入新知识。对某些最关紧要的知识更是步步为营、环环扣紧、反复重视、不断深化,这正是掌握了温故知新的原则。
凡是应该记忆背诵的知识,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熟记牢,本科的重要知识可以不限年级地进行复习和检查。
七、循循善诱
教师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靠教师把课讲好。
关键处讲得清楚明白,使学生能够懂得和掌握,学生可以跟得上,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自然有兴趣。如讲授含混不清,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则视这门功课为畏途。
教师讲课不平淡、不沉闷、方法灵活、集中紧凑、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此课有兴趣。相反,课堂空气沉闷、讲课不注意方法,语言也不形象生动,师生情感对立,学生必厌烦这门功课。
教师讲课材料充实,深入浅出,每堂给予学生的知识,都是学生迫切需要,且又是学生当前水平及知识领域所不能独自见到的东西,通过教师讲授,每堂均有收获,学生对此科必然十分感兴趣。相反,教师备课不充分,讲课内容贫乏,拖延时间,重复不已,给予学生的东西,实际不讲课学生自己也可获得,则学生不会积极。
2.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教师讲课,能注意引起学生兴趣,(如上所述)语言逻辑性强,层次条理分明,善于运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教材,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均可活跃学生的思维。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不能只从形式上去考虑,课上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是必要的,但如讲课内容不能吸引学生,而大量提问,且问题过于简单;或提问之后,不讨论、不启发、不交流,教师总结也与学生回答各不相关,认为此即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纯属误解。
几年来,我校教师学习实践论、矛盾论后,在教学中注意抓关键,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讲课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从具体问题引入,抽象概括,得出结论,再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经验。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学生要进行刻苦的脑力劳动。不能使学生承受现成的结论,因此教课不应咀嚼过细,要给学生进一步钻研思考留余地。刘伯忠同志常对学生说:“不是我把你们讲懂的,而是在我的指导下,通过你们自己的钻研然后弄懂的。”正是这个道理。
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比讲懂几项知识尤有重要要意义。因此教师须以全面负责的精神,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先复习再作作业,认真阅读教科书,能标重点和作简明提要,书面作业整清、不出错,一定独立完成。
4.注意使用课本
巩固新知识时,可以使学生从课本中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有时可以让学生诵读课本主要部分,低年级布置作业应标明要复习课本的节数、负数及内容重点。语文、历史、政治科应逐步培养学生作课文提纲,数理科应指导学生掌握课本中概念原理法则,地理课应注意培养学生使用书中地图。
凡是应该记忆背诵的,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背熟记牢。
5.严格基本训练
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技巧。
语文注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数学提高计算解题能力,综合运算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理化培养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语文和外语都要增加朗读和背诵作业的比重,都要训练学生查字典。
除习字课临帖外,教师板书、学生一切书面作业,须使用公布的简化字,未经公布的不得使用。
教师板书必须整齐、疏朗、有条理,给同学示范。各科作业在字迹卷面、行款、格式方面都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注意培养学生精确、迅速、细心、整洁的作业习惯。对共同的重要错误应在课内分析,并督促学生改正。
八、有的放矢
1.对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要心中有数。
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主观主义,搞好师生关系,使教学有好的效果,必须加强了解学生的工作。通过课堂提问、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试卷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业程度、接受能力、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学习上存在的困难,不断积累材料,从实际情况出发,一有的放矢地讲新课或进行复习。
有经验的教师,对所授教材何处为难点、何处学生易有疑问、有什么样的疑问、如何解决这些疑问,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2.估计学生的程度要避免下述两个方面。
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平。教学上常出现的问题是:讲课跳步过多,学生思维跟不上。或对理解新教材的旧知识未经提示复习,认为学生已经学过,应该懂得,而实际学生早己忘记,造成理解新知识的困难。或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不从具体问题引入,不依赖实物直观,学生对理论概念不理解。
过低地估计学生水平。教学上常出现的问题是:简略的内容,重复不已,把课程中精彩之处完全充淡,没有回味余地。
从我校教学情况看,数理科课程须多注意前一种储况,文科课程须多注意后一种情况。
九、因材施教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除一般要求之外,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有特殊的要求。平日作业,除规定全体学生必须完成者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较深的题目自由选作,使精力时问有余的学生,可以根据所好,进一步培养对本学科的兴趣。
教师发现对本科学习突出优秀的学生,应在与有关方面(行政、班主任)联系后,适当进行培养。在不妨害其学好各门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多方启迪诱导,指定有关参考读物,给予参加本科有关活动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这一科能出现一些拔尖学生。
对较差学生的辅导亦须及早抓紧,防止日久无法补救。
由于客观条件、主观努力不同,学生学习成绩必然有好坏的差别,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律拉平,有若干差距是正常现象。我们应承认这种差距,并根据此情况认真进行培养工作。
十、教学相长
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有如春风化雨,学生自然勤学乐业;教师也可毫不分心地传授知识,情绪高、讲得兴会,这对教学工作至为有利。
所谓师生关系好,应该是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师长,师生思想一致,团结一心,共同为社会主义事业搞好教与学。教师应热爱学生、热爱科学知识、热爱教学工作;防止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和急躁情绪。把功课特别优异的学生看作是迫使自己提高业务的老师,把功课差的学生看作是迫使自己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
一定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成就,应该清醒地知道,教学还有更高的境界,只有虚怀若谷、刻苦努力的人,才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才会感到教学的乐趣。这一点对工作初步胜任的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书三五年之后,不肯再在教学上下苦功,俨然以老教师自居,是业务不能继续提高的根本原因。
此外,必须教育学生尊师,尊师是纪律教育的中心环节,学生扰乱课堂秩序,谩骂老师,应看成是不可容忍的现象。必须严肃处理。学生对教师提意见是允许的,但须有礼貌,并注意场合。(文章来源于网络)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12-27 22:43
吴非:事情可能不会那么简单
曾有种观点认为“教什么”和“不教什么”是课程规定,由不得教师选择,而“怎么教”,教师可以有些自由。我认为,如果教师没有教学的自主权,他的课堂可能是板滞僵死的,也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精神。“教什么”和“不教什么”以及“怎么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相机而动;在课堂上不能或不敢“做主”的教师,他的学生学习可能是无趣的,劳而无功的。
20年前,我曾问过“统编教科书”的编辑:“你们究竟是怎样编出那么差的语文教科书来的?”编辑反唇相讥:“我也弄不明白你们是怎样把课本上完的。”——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是如何使用教科书的,他们以为教师全都是些没有眼光的人,只会拿着连编者也不满的教科书照本宣科。但的确有大批教师,在几百个课时内,用那种“政治语文”去折腾学生,替他们洗脑,也自我洗脑,而且还要用考试禁锢学生。对学生的未来而言,这是多么不公平!
美国电影《春风化雨》(一译《死亡诗社》)中,文学课教师基廷在上课时,反对文学教科书僵死的教条,对学生说:“把这个序言全撕去!”——他就敢这样说,而且是在一所保守的教会学校。他的大部分学生兴高采烈,如果不摒弃枯燥无味的教条,他们就无法得到诗的熏陶。同样,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对教科书的全面认识与评价,他的教学也必然是低效的。
很多教师对教科书敬如神明,亦步亦趋,不敢逾越;也有些教师把教科书贬得一无是处,却随意增加作业,让学生无法忍受;还有些教师,既敬畏教科书,又热衷向学生推介教辅。总之,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乱了。
教科书当然重要,教学要选择最合适的教科书,这是常识。最合适的教科书在哪里?教科书要靠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上实践,并对其创造性地使用,才能有生命力;否则它仅仅是一本书,静悄悄地搁在桌子上。
这里说的“有智慧”,未必是很高的要求,不“读死书”,庶几近之,叶圣陶说过“负责任,有本钱”,言简意赅。兵荒马乱时代,常常没有教科书,前辈教师能用一张报纸上语文,借题发挥,让一些少年逃脱被彻底荒废的命运。“文革”浩劫,我在乡村学校代课,1975年曾借“评法反儒”大讲古文。20世纪90年代,我用报纸上过语文课,让学生对一批报纸分析,了解什么叫“不好的语文”,并引以为戒。
我常感到,即使有理想的教科书,一些教师可能还是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事想得太简单。编教科书或是讨论教学设计时,常有教师提出,配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诵”(或演戏),以活跃课堂气氛。我一直不太主张这样做。因为有课堂经验的教师会知道,在小学低年级,这样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但在高中,很可能出现“笑场”,学生的表演会把文本内涵冲淡,把文本价值消解。有一回听高一年级的阅读课《像山那样思考》,教师请学生“参与”,也不知道“小组交流活动”是如何设计的,有个高一男生竟一下子躺倒在过道上,学狼嚎,状极怪异,听课者都感到尴尬,开课教师也很难堪。事后想到,这很可能是小学及初中阶段课堂上养成的错误习惯。有老师教柳永的《雨霖铃》,解说“执手相看泪眼”,请男女学生上台演示,以“体验情境”。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看到这个案例,我想到,这些学生今后也许再也无法品读柳永词了,他们会难忘课堂上那个可笑的场面。
有多媒体设备后,课堂教学多了一些便利,但我不太主张课堂上放映录像。学生对文本文字描述应当有自己的想象,比如,对“野渡无人舟自横”“孤帆远影碧空尽”,他可以调动阅读积累,凭借想象,勾勒出场景画面。如果教师展示一幅画家自以为是的图画,就会干扰学生的想象活动,甚至终止他想象的兴致。阅读剧本或小说,也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教师放部电影,以为可以替代阅读教学,为学生节省时间,殊不知这样做妨碍干扰了学生的思维。
大而化之的教学,总是因为把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事想得太简单。如果能想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无意间的话语,会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就不能不慎重。我曾对一位老师说,上课不要用“寡妇”这个词,老师疑惑地说,课文上是这样的。我说,不得不说,你就说“守寡”。有什么不同呢?“寡妇”这个俗称缺乏对人的尊重,而“守寡”则是成年女性的某种状态。没有别的目的,是考虑到这个班有一两个同学家里有“情况”,可能会引发某个学生不快或伤感,那就不读这几句,不动声色地跳过去。再如,即使讲课时不得不涉及“离婚”,也要考虑个别学生的感受(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小学生),因为几乎每个班都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也会在课上装作无意地说“离婚率高也是社会文明的特征”。)教师的表达要注意,不能贬低任何职业,我们是语文教师,我们的语言也要有人文意识。有个老师说“没想到一个农民工字写得这样好”,可是他的班上,有几位同学来自“农民工”家庭。教学中最好不要用“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这样的词,我们这个班,除了汉族,还有其他民族的同学。——我是语文教师,我的课堂表达必须是好的语文。
我之所以在离开课堂后仍然念念不忘一些事,是想到,当初认为简单的工作,却因为课堂上总是发生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推动我去思考,从而发现了其中的趣味。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12-31 02:07
孔雀开屏 .鸬鹚捕鱼 .牧童放羊
    ——关于公开课的三个隐喻兼谈好课观的重建(最新修订版)
张祖庆
     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代,对于好课的定义,是有所不同的。最近,和台湾李玉贵老师谈及什么是好的语文课,玉贵老师有一段这样的论断,引起了我的深思——
   “看着內地的课堂,想着台湾的小语教学,容我有一种极端的论断:整体来说,台湾多数的小语课堂是气体,而內地不少课堂是固体。液态课堂竟在哪里?顺势而为的课堂太少。即便,(至少网络回应来看)佳评如潮的某某某老師和某某某老师(玉贵老师不愿意在公开场合公布真名,恕我隐去真名——笔者注)的课例,从‘液态课堂’的角度审视:一路牵引的痕迹如此之深。內地老师没有一句议论、沒有一丝异议。內地老师以几近迷恋偶像的方式,在看待所崇拜的小语名师的课堂。”
    回信中,我告诉玉贵老师:“您关于课堂的三种形态的比喻非常形象,也非常深刻;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内地大部分名师课堂的通病。当然,您所指出的‘没有一句议论,没有一丝异议’,可能是您从网络搜索上所看到的评论。据我所知,一小部分老师,已经对这样的‘一路牵引’的课堂,有了觉醒和反思,并尝试着用自己的实践,‘对抗’这样的课堂。近年来,李镇西、程红兵、张文质等名师、专家,也屡屡发表类似的呼吁。虽然,这样的声音并非主流,但觉醒,任何时候都不迟。”
     回复玉贵老师的信不久,我就亲眼看到了一节我心目中的好课——颇像玉贵老师说的“顺势而为”的“液态课堂”。现以背景描述和片段呈现的方式,与各位分享。
                           一次讨论:“鲁迅究竟有没有童心”
    【案例背景】
     这是一节有200多人听课的公开课,执教者是安吉路实验小学的刘发建(网名“落地麦”,朋友们都喜欢叫他“麦子”,下文一律简称“麦子”)。麦子用他自己编的《小学生鲁迅读本》来上课,学生是他自己班的。
教学第一板块,麦子将学生课前出的选择题、判断题,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孩子们口头抢答热身。题目全部来自《小学生鲁迅读本》,简单、有趣,孩子们兴致盎然。偶尔有答错的,麦子请出题学生自己解答。麦子坐在学生席上,偶尔即兴夸赞孩子们出的题目。
    约5分钟后,教学进入第二个板块,麦子让孩子们以小组演读的方式,汇报他们一个星期以来研读《小学生鲁迅读本》的成果。三组孩子被请上台,一人朗读文章,其他孩子根据文章情境,以哑剧的方式呈现文章内容。读得绘声绘色,演得惟妙惟肖,现场气氛活跃,笑声四起。
   麦子简单点评后,进入了最喜欢的文章赏析环节。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美女蛇》两篇文章的精彩之处。课堂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学生在唱主角,老师间或提几个有点深度的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
    最后一个版块,麦子发起了“鲁迅和林海音有什么异同点”的讨论。以下为课堂实录,(片段中的生3的发言和老师的对话,请重点关注)。
    【课堂再现】
师:九月份我们用了一周时间读了《城南旧事》。刚刚过去这一周,我们读了鲁迅。我们把鲁迅和林海音比较一下。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或者有什么最不同的地方?
(学生开火车轮流发言)
生1: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是游子,不同之处是……(说不出)
师:游子的写作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故乡的思念。
生2:假如我把鲁迅的文字比作尖锐的话,那林海音的文字一定是软的。
师:鲁迅的文字是尖锐的,是刀剑;林海音的文字是软的,是棉花。
生3:共同之处是他们都经历过苦难,而且都用肩膀扛起了这些苦难。不同之处是鲁迅把这些苦难都呐喊出来,迫使这个社会去改变这些黑暗的地方。林海音是用绵羊一般的文字表述出来,让别人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痛处。一个是逼迫社会改正,一个是以融化社会的心让他们自动改正。(掌声)
生4::鲁迅和林海音都是用童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用童心去写作的。
生5:他们都是有钱人。(全班笑)
师:他们都很阔气,是吧!但这些都是毛皮上的,要深入地去想。
生6:鲁迅是从自己的心灵呐喊中去提取写作材料的,林海音是从身边的事实中去提取写作材料。
生3:(打断轮流开火车发言,自主起立,非常强势地)对不起,这些并不矛盾。难道鲁迅没有从生活中提取吗?那个“呆头”不是生活中的一个配菜吗?还有我认为鲁迅并没有童心。
生6:我说的是鲁迅和林海音大部分文字是不同的。如果全都是一样的,那不同之处不就没有了吗?
生3:请你不要说得那么绝对。语文要用词准确,谢谢!鲁迅他不是没有童心,而是相对没有童心。他是社会批判型作家。
生7:我认为鲁迅是有童心的,他只是偏硬一点。这篇文章(《百草园》)就能说明他有童心。
生3:童心是有童心的,他只是一个长大的游子回忆以前的童心。
生8:鲁迅不是没有童心。如果他没有童心也不会对周海婴说自己儿时的故事,也不会写《呆虫》这个故事。
师:看看我来怎么挑战“王老师”。我想问下王老师,鲁迅和“聪明人”有什么区别?(指鲁迅的一篇文章《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中的一个人物)
生3:聪明人是个虚伪的人。
师:他有没有童心?
生3:没有,没有。
师:那么,鲁迅和聪明人是一样的吗?
生3:没有童心可以有不一样的表达方法。就像同一首曲子可以有不一样的表达方法。
师:那么鲁迅和聪明人相比的话,都没有童心,是吧?
生3:鲁迅相对没有童心。
师:OK!王骢儿已经说了,鲁迅相对没有童心。所谓相对,也就是有一点,就不是绝对。鲁迅是有童心的,他的童心和别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但是你刚才还有个问题,你认为鲁迅是个批判式作家,批判式作家就没有童心吗?我们这里还有个很好的老师,他是钱江晚报的首席评论员,我们问问他批判者是不是有童心。
钱江晚报评论员:我觉得鲁迅一直到死都是有童心的。
师:“王老师”,从生到死一直都有童心,这可不是相对的哦。
生3:好的。我的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和他对峙。(生笑)那下回啊!
师:其实大家可以看到,鲁迅到底有没有童心呢?鲁迅有童心,而且甚至可以说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有童心。如果他没有一颗童心的话,可以说他的写作是达不到最高的顶峰的。现在我们对鲁迅的理解只能到一个相对的层面。如果我们去读鲁迅更多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鲁迅和王骢儿一样,都有一颗较真的童心。回到课堂中,林海音和鲁迅还有什么共同之处,还有谁要说吗?
   (生表示没有)
师:没有就听刘发建说。说完你们可以批判,可以补充。第一,游子发出的声音都有共同之处:思乡之情。第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写作都投向了故乡的花、草、树、木、人、狗、猫……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棵树、一颗石头、一条小溪,都成为他们笔下的写作素材。但是你又会发现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是故乡哪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物。不同之处是鲁迅揭露了故乡底层人的苦难和丑陋的一面,林海音表现的是故乡底层人最温柔最善良的一面。(生鼓掌)是的,我们读一个作家,不要停留在表面。我们要看他们的目光里到底关注这些人物的什么东西。鲁迅呐喊的是什么,林海音流露的又是什么。这是我们读名家文学作品要去深深思考的。

                            三个隐喻:新时期究竟需要怎样的好课
    把上面的案例悬置起来,宕开一笔。我们来讨论一下,新时期究竟需要怎样的好课。
    对于公开课,我脑子里,冒出三个隐喻:孔雀开屏 、鸬鹚捕鱼 、牧童放羊。

    1.孔雀开屏
   观赏性,大抵是中国大部分一线教师评判一节课是否好的第一标准。
   于是,为了让课更富观赏性,大部分公开课执教者,都会使尽解数。多媒体手段悉数登场:会动的,会响的,好看的,都上了舞台。动画美轮美奂、音乐荡气回肠、画面色彩斑斓。教学语言极尽华丽之能事:用词考究、句式整齐、排比滔滔、气势如虹。
   于是乎,这样的课,就被演绎得华美无比。置身其中,犹如徜徉艺术的长廊,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这样的课,也会让一线教师大呼过瘾,大饱眼福,大受赞誉。正如玉贵老师说的,“近乎偶像般的崇拜”。
然而,这样的课,总给人一种孔雀开屏的感觉。我们所看到的,尽是外表的光鲜美丽。而学习的主体,在这节课上,经历了怎样的由不懂到懂的过程,他们掌握了怎样的学习技能,获得了哪些学习的策略……这些问题,听课者大抵没有时间去细细追问,只被孔雀华美的外衣所迷惑,而忘记了孔雀也有屁股。
    这种“孔雀开屏”式的课,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其竭力开屏露出来的软肋——学生观的缺失。因为眼睛里只有听课教师,一切教学手段,想着如何让听课老师过瘾。于是,学生被异化为“配合老师演绎教学艺术”的工具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潜能,根本没有被老师关注。这样的课堂,学习并未真正发生。
    这样的课堂,其本质特征是“教师在前”。教师将学生设定为“什么都不懂”,于是,老师貌似“启发式”的教学,淹没了学生真实的思考与学习。张文质老师在《让学习发生——谈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中,深刻地指出:“我们既有的课堂往往是比较低效的……课堂形态还是教师的教为主,教学也还总是从低到高、从浅到深、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那么,我们能否换一个视角,从高到低来教学呢?……实际上,在学生读和说的过程中,很多的问题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也就是说,我们习惯性认为需要教的东西,很可能学生能够自己学会。至于教师觉得有些地方还需要教的,也仍然可以放在课堂中来进行。”
      2.鸬鹚捕鱼
     鸬鹚对鱼人的忠诚,是一种被迫的无奈。
    公开课上,很多时候,学生其实就是那些无奈的鸬鹚。
    老师提问,犹如鱼人下篙。“鱼人”一下篙,孩子们纷纷到“水”中去找“鱼”;“鱼”很快找到,于是,学生把这些“鱼人”所需要的“鱼”纷纷吐出来。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而深究起来,我们便会悲哀地发现:老师所要问的问题,未必是孩子们真正需要解决的,且,孩子们在三五秒中便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好问题、真问题。孩子们在课堂上,无非是一次又一次地跳入“鱼人”指定的“水域”,跳下去,跳上来,“嘴”到擒来,周而复始。至于这跳上、跳下,只是一种熟能生巧,和真正的技能无关。
    什么时候,我们的课堂能够“翻转”过来?让鸬鹚自己去找鱼、吃鱼,找不到鱼了,或者吃鱼有困难了,鱼人再给予指点、帮忙?变“命令鸬鹚捕鱼”为“带着鸬鹚主动捕鱼”,也许,我们的课堂,会发生一些本质的变化。
    最近在培训领域风行的“慕课”和基于网络学习的“翻转课堂”,也许是一个转变方向。
    在麦子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这样转变的可能。孩子们不再是等待鱼人下篙的鸬鹚,而是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自主探究——自主出题——自己解答——自己表演——自己探究。老师,不再是鱼人,而是其中的一个学习伙伴学习和组织者、激励者。组织讨论,分享发现,激励鼓舞。孩子们有了争议或是疑惑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供孩子们判断、思考。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不再是课堂的工具,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体。
     3.牧童放羊
    还有一种课,看起来漫不经心,似乎没有设计。
    这样的课,老师不太作为,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活动。学生潜心读文,小组合作,互相答题,偶尔伴随真正的思维交锋。老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或点拨、或引发争议;在孩子们感到知识饥饿的时候,提供文本、拓展资源。
    老师笨笨的,他的锋芒,藏着学生后面;老师是报春使者,“俏也不争春”。
     这样的课,好比“牧童放羊”——牧童把孩子们带到草原,让羊儿啃噬青青草儿。一个地方草吃完了,再带到另一个地方吃。慢慢地,羊儿长大了。
    这样的课,“卖相”也许不好,也许不如“孔雀开屏”式的课堂叫座,也许不如“鸬鹚捕鱼”般热烈。但,就是这种不太叫座,不太热烈的课,却往往最养人。麦子老师的课,让我看到了这种“牧童放羊”式的课堂,也是极富生命活力的。  
    当代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师生关系可以表述为“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我—它”关系不是真正的关系,因为“它”(客体),只是“我”(主体)认识利用的对象,只有在“我—你”关系中,师生才处于平等地位。“我”(教师)不是把“它”(学生)当做控制的对象,而是当作可以对话、交往、亲近的“你”。
     前两种课堂形态中,学生始终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师生关系,是真正的“我——它”关系。在麦子的课堂上,我似乎看到了这种平等的可能。老师让孩子们讨论鲁迅和林海音的不同,孩子们说着说着,就和老师争吵了起来。课上,麦子没有下结论,而是充分肯定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的可贵,平和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真正的平等!只有平等,才能打破师生之间的心理防线。这样的平等,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变革,更是教学伦理的理性回归。在这样的教学伦理中,教师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求真、求异,师生在交往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与智慧,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产出”了新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这种“放羊”,并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而是精心选择“草地”——学习资源;精心组织羊群“吃草”——学习方式;精心组织羊群分享——学习交流。
    随意的背后,并不随便。
                                    一种愿景:“液态课堂”其实并不遥远
     公开课远离 “孔雀开屏”、“鸬鹚捕鱼”,倡导“牧童放羊”,并不是放任教师的职责,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敏锐的把控能力以及真诚探讨问题的姿态。就像案例呈现的一样,麦子老师若没有对鲁迅、林海音作品的深入研读,是无法及时总结、提升学生发言思维深度的。
“牧童放羊”式的课堂,更需要突出教师的“服务意识”。说白了,就是要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要努力从“教师在前”,走向“教师在后”。“‘教师在后’的课堂蕴藏着某种开放性。课堂里真实的问题,不是教师事前都可以预设的。学生在阅读文本当中的真实问题一定是基于学生自身生发的,而不是仅仅基于教师所理解的所谓的教学重、难点”(张文质)。
    这样的课堂样态,离玉贵老师提出的“顺势而为”的“液态课堂”,有多远呢?
    (作者单位: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研究学院 )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4-12-31 02:13
好课如歌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何捷
近几年不断参加大型名师教学观摩会,一个问题也不断跳入脑海:什么才是好课。
教师听课,关注焦点是教师,好课,多伴随着对教师一言一行的评价。一次异地作课,主办方安排短信评课。我收到的评课意见中很少提到学生到底在写作上的困惑或者进展,参与这节课时的表现等内容,大家更关心的是我如何布施设计,很多人希望知道我是如何练成这样的道行。说实在的,这不是道行,仅就是“技”,古语中的雕虫小技,只需操千曲而后晓声就能达成。特别是像我这样机会多的老师,上多容易形成课感,这样的课感会促成课堂驾驭和控制的效果。再看名师执教,刺眼的光环更是荫罩全场。光,太过明耀,照进每个人的心,镀上一层金,每个人的心都是金灿灿的,没有阴影。所以 “完美”“极致”“无暇”等词汇在评价语中频现的怪相也变得寻常了,仿佛不极致不足以表真情。《易经》说否极泰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永远是并存的。中国教师,请不要跪着听课。
想起刘铁芳教授对歌手的喜好排行;王菲第一,张国荣第二,刘欢第三。王菲,奇装怪相,烟熏示人,这是有意要与世俗划清界限了,但她的歌能唱到你的灵魂里,听她唱歌,“天黑请闭眼”,听就够了,歌就是歌,人销匿在歌声中;张国荣唱歌,人歌合一,人耐看,有味,歌好听,有情,听歌看人,记忆闸门洞开,你依然能与心灵对话;刘欢歌技一流,嗓音洪亮,表演现场感超凡,体态语都能传情达意,所以也只有他敢穿着老人衫唱奥运开幕式歌曲,换做徐峥,早就被网友唾沫淹死。他的人压过歌,我们会被那种气场所感染。听歌时你会觉得震撼,享受,惊叹,但听后很少问自己的心:被触动了么?
三个人,一个用歌控制全场,一个倾情演绎,人歌和谐,一个在消融在歌中,给你无限遐想。听歌,刘铁芳教授喜欢王菲。听课呢?好课如歌,听的是课,不是人。但纠结的是人与课不能分割,人在课中,课上有人,课靠人来推演。所以问题集中在人对课堂的控制。王荣生教授在福建省国培课上曾指出:老师,特别是名师,修炼最多的是课堂控制。控制并非是贬义,它是指为达到规定的目标,对元件或系统的工作特性所进行调节或操作。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既定,教师的控制是调节与操作,目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控制,不管你怎么看,爱不爱,它都存在着。最善于控制的,是不是好老师?控制最好的课,是不是好课?老子说: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原来,最高明的人是不让人感觉其存在。当然,那是一种理想状态。让我们回到课堂,聊聊课堂控制。
课堂的控制涉及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节奏的把握,基调的奠定,这些因素综合形成课堂的气场。控制得好,气场强大,不好,课就散漫无章法。控制有三个层次:教师的个人威信,教学设计,指令或任务。
最底层的就是“指令与任务”,整节课就是任务的堆砌,学习被切割异化成无数的任务,儿童成了完成任务的工具。很明显,把教学简单化为任务那是应试教育时期的特色,新课改后的课堂少见这么做了。控制的最高层次是教师威信。只要是有威信的人,往那一站就是教学,就是教育,就是课,人达到化境,大音希声,不言已明。浙派名师中的先贤大儒,如夏丏尊,叶圣陶,经亨颐,朱自清等都属于此类。相传不少民国时期的高校名教授,讲课时只顾自说自话,一个不如意就翘课走人;原本讲时事政治,偶见明月挂窗,立刻转换话题;也有要求学子在特定时间到达特定地点听讲特定内容的,学生欣然前往,又因“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作罢……大师就是大师,听者完全接受这些意外并依旧顶礼膜拜,将轶事传为美谈佳话。个人威信足够高就足以控制课堂中的一切。这样的大师,今人望尘莫及。三个层面中,任务要求是最低级的“器”;设计讲究的是章法,规矩,是中级的“度”;威信是大美无言高级的“道”。设计就成了当下语文课堂的控制主流形式
教学即治国。道家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万物周而复始,殊途同归,任何学问做到深处都是相同的。以下单说设计。
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1):“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欲求满足的有谁呢?教学目标必须达成的满足,学生要得到发展的满足,教师要有成长的满足。公开课最特别,还要满足听课者的感官需要。所以,名师的控制力就在满足众多的需要中变得越来越强。名师的强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种共性。我不是名师,但一直被这样的强势所困扰。如:学生的发言常被我打断,因为他说的不是我想听到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过话筒,说我心里想好的话;学生的活动常被我暂停,因为他们跟不上课堂节奏,我迫不及待推进流程,做我心里想做的事。某次执教作文课,写的是《孙悟空开水果店》的题材。一个学生说猪八戒是愚蠢的,我立刻打断,说出了八戒的聪明。因为我需要八戒变得聪明,而且八戒也能够被我的解释为聪明。课后,一个教师的评课短信说:
猪八戒的聪明属于偷奸耍滑的小聪明,并不是拥有正能量的大智慧。所以八戒的结局是被如来排斥在佛家的正是编制之外,只做了净坛使者。建议何老师不要强势否定学生对八戒不聪明的评价,告诉学生八戒是聪明过了头,属于过犹不及,聪明反被聪明误。
衷心感谢这位同行,他的话对我而言如同高烧时的退烧药。因为我时常得意与这样的讨巧,很容易在课堂上进入强烈的自我欣赏,甚至是对自身的迷恋。在这样精神麻醉的状态下,儿童并非是学习的主体,只不过是我完成对自我欣赏的介质而已。“过犹不及,聪明反被聪明误”强势的设计缩小了课的外延,让课变小,让人也变小。我是受教了。记得一部介绍魔术师的电影,其中有这样的桥段:魔术师表演“观众位移”,他使用柬埔寨地区的迷香让所有观众暂时昏迷,之后快速移动,等其清醒后,恍如隔世。魔术师获得巨大成功,而观众不知情,经历被这样的安排后依然对魔术师产生迷恋。看过不少名师的课,我发现他们就是魔术师。用一种高明的设计实施更为隐蔽的教师强势,足以让所有人麻醉,课堂中呈现出的完美得让人窒息。以精巧的包装,以新潮,美妙的媒介,以滴水不漏的串词来掩饰教师的意念,义无反顾地演示既定的流程,朝着深不可测,意想不到的文本解读境界推演。被蒙蔽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儿童,听课的大众,其实更有执教者本人。他也进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迷茫,也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虚幻。孙绍振教授批评说(2):语文教学一味依赖手段的潮流,实际是出于对规律性的无知,沉溺于豪华的包装,不能不对文本解读照成遮蔽。原来,这就是一种“遮蔽”,有必要去蔽。海德格尔的就有“去蔽”一说(3):事物在没有被陈述或者判断时,出于遮蔽状态,即没有意义;而当一个陈述或者判断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时,事物就达到了去蔽的状态而为人们所见,这个陈述或者判断便是真的。
课堂教学设计要去蔽,就是去除教学所依赖的各种手段,媒介,将学习的实质凸显出来,使学习的过程展现出来,让每一个在课堂中的儿童获得属于他自己的真实进步。文本是独立的。当作者完成创作后,文本与之脱离成为新生的,带有阅读期待和意义召唤特殊个体。而以之为本的教学设计就是人为的重组,解构,编排,即便再巧妙,给予人的终归是幻像,是对文本本质的不同程度的遮蔽。遮蔽后的幻像借助声,光,色,影等媒介营造氛围,整体打包后发送。此时,儿童接受到是设计后的信息,实质上是阻隔了学习者和学习对象的直接对话,学习的状态并非“自然”。这里的自然意思为“自己本来的样子”。在设计中的儿童是“被设计”的,他所感知的一切就是终归是幻像,而幻像的特征是:当是时很新鲜,激动,有快感,有光怪陆离的迷幻,能沉醉其间。但这一切是瞬间的,不持久,不深刻,不能转化为内在的信念,不能自己。“自己”就是学习者自发,自觉的认识,是学习后气质的变化,性灵的陶冶,品行的提升。
如何减少遮蔽呢?我们尝试在中国古典哲学观中寻求道法。控制与生发就像阴阳两极,相生相克,互相依存,此消彼长。只要弱化教师的控制,学习的主动性就能生发。所以,我们在设计上提出”三字经”。一曰“无”。老子告诉我们“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设计要尽量少,少编排,少环节,少折腾。简约的设计反而能给予学习者更大的空间,教师的无为就会换来学习者的无所不为。二曰“容”。《说文》中容的“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这都是容者的心境,都有盛受的意思(4)。强调“容”就是要容许更加多元的解读结果,听取更加丰富的声音,悦纳学习者独特的个体感受。取法儒家得容的精髓,那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容”让课堂变得大气,也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从容,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容则易。三曰“放”。佛说,放下即得大自在。放下的是你的心,你试图控制一切,引导一切,把握一切时,你的心是紧紧的,所以课堂也显得紧。即便你带着笑,也难以演示。而放下的心态带给你雍容大雅的气度,你让儿童自在地以其自己的方式接触文本,以儿童的眼光解读文本,儿童的思想自由时,学习才是快乐的。而你作为学习的陪伴者,也能乐其所乐。
“三字经”仅就是提示,意在让教师懂得退让,知道放权,还课堂与儿童。诚如特级教师张祖庆所言:教案简单一些,课就大气一些。
一厢情愿地妄自非议,实在是愧对大家。最应该检讨的是我,我就是设计控制的崇尚者。教学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为学而教。想到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形成能力,发展: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发出这样自责的声音,心里的愧疚能略减几分。设计再好,也只能使得学习之树枝繁叶茂,样子好看,而真正的心根养护,还需要学习者沉下心来,自己默默用力,把根扎深,扎实,联通整个生活的土壤,获得自己能生长的力量。
好课如歌,但愿我们做个真正听歌的人,听儿童学习时思想拔节的好声音。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