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技术干掉文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1-27 00:14
标题: 技术干掉文学?
原文地址:技术干掉文学?作者: 姚佳花
    最近看到一段很火的反复被转发的微博,标题是[size=+0]“技术干掉文学”,内容如下:“设想朱自清活在21世纪。有一天晚上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家边荷塘,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到月光淡淡的,拿出手机,咔嚓一下拍照,再发到朋友圈/微博,写了句‘今天的荷塘很美。’然后就木有了,文字木有了,《荷塘月色》木有了,散文木有了。” 听说原句出自复旦大学严锋教授之口,不知真假。不过,今天既然不是研究这条微博被快速转发的原因,原话到底是谁说的对我要探讨的话题倒也不甚重要。
    这段话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某种现象: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切正变得越来越方便,曾经不远万里、托鸿雁传书以寄相思、报平安的游子们,今天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尽诉衷情;曾经对月亮有诸多好奇的李白们,今天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搜索出详尽的天文学资料。然而,另一方面,信息传递更方便了,人们却越来越“懒”了,多少忙着在网络中穿梭的游子们忽略了用数不尽的便捷通讯软件中的一款来向家人道一声珍重,多少以为自己可以成为李白第二的文艺青年们在中秋月圆夜忙着在朋友圈转发美国航天局赠送的清晰的月亮图片......
    是技术的弊端,还是人类的弊病?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这一代的青年们,终有一天会变成这个社会的砥柱。而被部分老前辈们视若无睹、横头顽抗的信息技术正在以其锐不可当之势大举进攻我们的生活。当改变逼近,不随之调整心态、锐意进取,就只有被新时代所淘汰。对网络高度依赖的这一代人们,更需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学习与生存的道路。倘若固步自封,冷眼旁观,只顾调侃和嘲讽,那么被技术干掉的将不只是文学而已。
    窃以为,这也是我们教育技术专业存在的意义。期望能够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教会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和高效生活,使他们既不会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了方向,也不会让原本充满想象力的天才变成只会肤浅思考的傻瓜。
    回到最初的话题,我认为,对于那些才思敏捷、愿意在领域上更进一步的人来说,一幅好图并不会毁掉一篇好文章。王竹立老师在教我们怎样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新联想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当然,我们不能止步于对这一幅好图的欣赏层面,更要借机发挥,自主联想,将脑海中被激发的各种灵感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整合,进而实现自我创作。
    以我这个尚不成器的学生为例,今天下午在花园里转了两圈,拍了两张图,自我感觉不错,于是认真观察、细细斟酌,写出了下面的两首短句。



  

  阳光绕过红墙浸染了叶的媚眼,

  鲜花攀着枯枝绽放在她的窗前。




这一枝绿意受不住秋声渐浓,俯首掩眉愁断离肠

那一座孤亭见多了春去冬来,不言不语兀自守望。




    我相信,若是朱自清先生重生于今世,只会有让我们更加仰望其图文并茂的可能,没有被信息技术泯灭一代文学大师的可能。
    文采无法强求,思考已表述详尽。若能抛砖引玉,便是心满意足。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