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2-19 21:08
标题: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
【作 者】王本朝著
【出版商】 北京市:新星出版社 , 2007
【ISBN号】978-7-80225-278-3
【中图法分类号】I206.7
【页 数】 270
【原书定价】30.00
【主题词】文学研究-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格式】王本朝著.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1949-1976. 北京市:新星出版社, 2007.
内容简介
从“制度”层面切入中国当代文学,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颇有“柳暗花明”之感,而“制度”无疑也是研究1949~1976年文学生态的最合适的钥匙。
本书从文学机构、作家身份、文学期刊、文学出版、群众读者、文学批评、文学政策、文学会议等多个层面还原、观照建国后的当代文学。翔实的史料钩沉,缜密的逻辑论证,鲜为人知的当事人回忆,本书既是严肃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休闲的文化读品。
媒体推荐
导言:当代文学的观念与制度转型
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型的文学。为了确保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地位,配合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它逐步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文学的组织、引导、评价的管理机制。我们把它称之为文学制度。这里使用了制度概念,而不是秩序和体制。它们三者有联系也有细微的差别,“制度”主要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并需共同遵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规章和规则;“体制”指系统、体系和方法;“秩序”则有组织机构、行事方式、思维习惯和组织秩序等多重涵义。动态化“制度”中的“制”有“建制”、“规制”的含义,“度”则有“尺度”和“标准”的意义。我们所使用的“文学制度”既强调它的创制意图、过程、方式的动态性,又突出它所产生的功能、效果和意义。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制度,主要表现在对作家的思想改造和评价机制,对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形象设计、主题升华和形式处理的计划和引导,对报刊、出版等文学生产资料的计划管理,对文学读者的想象性设置,以及对文学批评的操控,对文学政策的制定等等。这一切的发生和运行都是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制约下的产物,最终影响了当代文学的生产方式,从文学的“制度”实现向文学的“意义”转变。
追溯起来,这种转变是从现代开始的。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无论是作为知识学还是制度层面都有一个被建构的过程。在西方知识话语介入以前,汉语中的“文学”主要是对所有文字文本的总称,伴随西方知识学的传入,晚清以来文学观念发生了转变,文学被定位在与想象、情感、审美有关的非实证性知识,否定了传统的“文以载道”、诗文中心和文言文的主流地位,同时融入了个人、社会、国家和人性等价值内涵,从而使文学从其它知识结构中分离出来,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这样,现代的“文学”就完成了从传统经学到现代美学,从抒情到叙事,从自然性灵到社会国家的知识转型和重构。
文学观念和知识的转变还有赖于文学制度力量的支持。文学制度是文学与社会发生互动关系的一种规范形式,它包括文学性、文学观念和形式的生产方式和过程,文学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合谋与同构。它往往表现为文学对社会的接纳与反叛,社会对文学的建构与控制,从而构成一种互为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关系。它既促进了文学的社会化,拓展了文学的场域和空间,又折射出社会如何被文学所想象和构型。从传统向现代的文学转型,文学生产方式也出现了从个人写作到制度写作的转变。传统文学生存于小农经济的社会背景,文学的生产、流通和传播受制于迟缓的生产力和严密的伦理意识控制,文学生产有着显著的个人性和内在性,文学流通和传播也局限在人际传承和手工作业方式,没有形成独立完备的文学制度。现代文学变革既是一场审美意识的革命,也是文学制度的革命。对作家而言,拥有职业化和社团化体制因素的存在,对作品而言,有报纸、杂志、出版的支撑,对读者而言,有文学评论、论争和文学审查与奖励的监督与规约。文学不再是个人的意识观念和语言形式,而成为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占有和争夺的文化场所。现代职业作家的创作机制,报纸杂志的传媒机制,读者接受的消费机制,文学社团、文学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文学批评与审查的规约机制等等,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体制力量,同时也可看作是中国文学追求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它对文学的意义和形式起着重要的支配、控制和引导作用,借助于体制力量,现代文学也被纳入了社会运行空间,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变化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
目录
导言:当代文学的观念与制度转型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的建立
一、延安文学与当代文学制度背景
二、苏联文学与当代文学体制资源
三、第一次文代会与当代文学制度
第二章 文学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
一、文学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
二、文学领导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三章 作家身份与中国当代文学
一、干部身份与作家的角色转换
二、思想改造与作家的政治认同
第四章 文学传播与中国当代文学
一、文学生产资料的国有化
二、《人民文学》与当代文学
三、《文艺报》与当代文学
四、文学出版与当代文学
第五章 文学读者与中国当代文学
一、 人民需要:想象的文学读者
二、群众写作:文学的大众化时代
第六章 文学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
一、文学批评的合法性建构
二、文学批评与文学秩序的建立
第七章 文学政策与中国当代文学
一、文学政策的意识形态功能
二、文学政策下的文学生产
第八章 文学会议与中国当代文学
一、文学会议的功能与意义
二、文学会议与文学政策的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来源:
http://www.amazon.cn/%E4%B8%AD%E5%9B%BD%E5%BD%93%E4%BB%A3%E6%96%87%E5%AD%A6%E5%88%B6%E5%BA%A6%E7%A0%94%E7%A9%B6-%E7%8E%8B%E6%9C%AC%E6%9C%9D/dp/product-description/B0011F7NDK/ref=dp_proddesc_0?ie=UTF8&s=books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