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仰望作文教学那烂漫星空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5-3-12 11:01
标题: 仰望作文教学那烂漫星空
仰望作文教学那烂漫星空
肖俊宇
摘 要:写作,语文素养的核心。作文教学要培植活的语言,教师要做到“胸有成文”,要致力打开作文的多元思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 培植活语言 胸有成文 打开思路
儿时就对写作充满神奇与向往,一说到作家便肃然起敬,也曾有过对写作的美好憧憬与如痴如醉的青春写作足迹。虽然最终未能成为作家,然怀揣对写作的崇仰,胸中总是荡漾着对作文教学的缕缕情丝,始终执著于作文教学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与主张。
一、写作能力,语文素养的核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语言创造表达的过程。
1.写作基于阅读又促进阅读
一方面,写作需要阅读的积淀、语言的积累,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些比较难琢磨的阅读程度。”通过阅读可以汲取知识,充实头脑,可以学习语言的运用,学习表达的技巧。
另一方面,写作对阅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万万不可忽视,尤其是以写作为目的,为写作而努力、而展开的阅读更是功效显著。
一个纯粹的阅读者总是显得动力、功力不足。仅以阅读者的眼光去审视,往往会出现“不识面目,身在庐山”之局限。这种阅读不免时常“昏昏然”。而一个真正的写作者必定是一个有心的阅读者,一个具有不竭动力的阅读者,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以写作的眼光去阅读,犹如庖丁解牛,更容易透视阅读的秘密和本质,从而迅速地获得读写双馨。
2.写作基于阅读又高于阅读
人们通常把阅读看作是吸收,写作看作是倾吐。阅读吸收侧重于分析理解,写作倾吐侧重于组织表达。
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看,能够分析理解一篇文章的,未必能够写就一篇同样水平的文章;能够写就一篇文章的,务必能够理解一篇相同水平的文章。现实生活中,读多少,懂多少往往无人苛求,而写则不然。一篇文章的文句是否通顺,谴词是否得当,表意是否贴切,逻辑是否清楚,文理是否通达,人们往往是很较真的。阅读能力强的,写作能力不一定都好,而写作能力强的,阅读水平必定高。
写作能力强的人,能迅速敏捷地捕捉、把握阅读材料信息,整合、加工阅读材料信息,感悟、提升阅读材料信息,内化、使用阅读材料信息。写作较阅读更能清晰思路,更能培养人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更能培养眼观全局的语文整体把握能力和从细微入手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是高于阅读的。
写作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说一个人语文水平高,往往是说他“文笔优美,文采飞扬”,也就是说他的写作水平高。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他的语文水平是高的。
从读与写的关系看,阅读是看别人说话,而写作则是自己在说话,在说自己的话。写作是阅读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习的高级目标。写能融合听、说、读,而读则往往难以融合听、说、写。读与写之间不存在“眼高手低”之说。手低的,不会写,那么他的眼,他的读就不可能高到哪里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甚至包括了阅读又高于阅读。
3.写作基于认识又基于语言
写作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光有文字能力而缺乏认识水平,肯定写不出好文章。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了解生活,指导他们通过关注、观察和分析社会、自然、生活,得到切身的感受,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情操,增强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作文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她基于语言,一刻也离不开语言。未必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文章,通常的情况却是有什么语言就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文章,即认识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缺乏了语言,美好的思想永远掩于心中,永远不会发芽生长,永远无法展现。
对于美好的情感,痛苦的经历,执著的追求,美妙的憧憬,许多人都有切身感受,都可以作为作文材料,但能写出文章的人很少,写出好文章的则更少。走出家门,投入自然,美丽的山水风光,可爱的动物植物,瞬间的心灵感受,也可以是作文材料,但同样有许多人没能写出文章来。这是由于,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没能将语言与认识进行有机而有效的统一。
4.写作基于模仿更富于创造
孩儿要学步,习字要描红。写作亦需要模仿,应当允许模仿,教师要正确对待模仿,潜心研究模仿。要注意从多仿到少仿,从形仿到神仿。
同时,写作为文,是一个人心灵的展现和人格的体现,更是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并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过程。
写作,集认识水平、创造能力于一体,融字词句段篇于一体,融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于一体。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语文水平的根本标志,是现代和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言能力。
二、创生作文,培植学生活的语言
我一直致力于创生作文的研究与实践,追求在习作教学中培植学生活的语言。
什么是创生作文?创,即创造、创意;生,即动态生成。创生,即富有创造、创意的动态生成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兴趣、作文情境、作文素材等的生成;一是学生习作动态的、现场的、现实的生成。创生作文是一种归纳作文,强调先写后评,评中导写。而传统作文是一种演绎作文,它总是教师先讲审题、要求,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去“生”出一篇习作来。
那么什么是活的语言?那就的真话、实话、自己的话,与众不同的话。这话一定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植根于真实的土壤,植根于有特色的土壤,是有生命力自己会生长的语言。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为什么?鬼谁也没看见,你不妨糊画一通,乱画一气,因为人们是无法判别你画作的是非曲直的。而画人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要画一个大家熟悉的真人,像与不像谁一眼就能看出来。
画鬼,随便怎么画都可以,比之作文,那就是胡话、空话、套话,怎么说都可以,是远离土壤、飘在空中的垃圾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死语言。死语言大多是鹦鹉学舌,没有自己的观察、体验、感受,没有个性,失去土壤。这语言没有根,是“飘在空中的垃圾”,是没有生命力的。
画人,尤其是画熟悉的真人,那是随便不得的。比之作文,那就是要运用真的语言、源于生活的语言、有特色的语言,来进行写作,那就是活的语言。我主张:作文,就是要培植活的语言。
1.创生作文,重在体现课标理念
课标理念若作简单概括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易于动笔,要从内容入手,有东西写,能上得手来。乐于表达,要喜欢写,有兴致,表述欲望强。真情实感,要情动于衷,情动而辞发。
第二句:“减少束缚,自主拟题,有创意表达”。减少束缚,就是要少限制,多鼓励,多赞赏,打开思路,放飞心灵。有创意表达,就是要使思维激励张扬,展示个性,包括彰显文体、结构、表达形式、语言的个性。
第三句:“在实践中练写,自改互改中提高”。作文是笔头上的功夫,所以要在课堂上多练笔,正如在游泳中学游泳,在驾车当中学驾车一样,要在写作中学写作。包括成人,我们写作中的许多知识、技巧、门道都是在“前车之鉴”的启示中获得的,都是在自己作文修改的过程中,在品评他人文章的过程中感悟的。
富有创造、创意动态生成的创生作文,为落实课标理念找到了理想之路。
2.创生作文,重在创设动人情境
创设动人情境这是创生作文的第一步,也奠基性的关键一步。这个情境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是融写作的兴趣、要点、内容于一体的。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简单性。场面简洁,准备简单,用具简单,易于操作,易于领会。
二是全员性。面向全体、全员参与,最好是全员都能操作并亲身实践的。
三是可感性。操作、体验、参与到情境当中,情境必须给人或以新异、或以刺激、或以情趣、或以启示、以沉思、以震撼。让人在情境中有所触动,有所快乐,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四是可写性。一切创设的情境须为写作服务。情境必须具有动人点,蕴含写作要点,生成写作抓手,能丰富写作内容,激活写作动机,孕育写作生命。
如《逗笑“木头人”》,其情境创设,简单易行,无需做太多的准备;在学生代表表演基础上让同桌“逗笑”,做到人人参与;逗笑招数千奇百怪,令人忍俊不禁,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你用什么招,我有何反映”这一抓手为写作点,引导学生将有趣的“动态画面变为恰切文字”。因为有了抓手,找准了写点,学生写得得心应手,把情境描绘得栩栩如生。
3.创生作文,重在获得深刻体验
体验,尤其是入木三分的体验、独特的细致体验,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体验,必须有一个独具一格,相对完整的,相对集中的,具有磁场般引力的“体验场”。如“撕纸体验”中,教师设置了两个相对完整的体验场。一个是课伊始,教师并不言语,神秘而认真地将一张白纸不断的撕开,好久才说:“看到我在撕纸,你心里想些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轻轻摆手:“现在你们都不要说,把刚才想的写下来,写得越长越好。”因为有了撩人的体验场,短短的几分钟,学生把自己刚经历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维妙维肖。
另一个是,教师同样默不作声,而是变魔术般地让学生一板一眼地跟着老师撕纸、柔乱,然后要求学生拼纸复原,学生大多无法将纸拼回去。这时,教师说:“刚才在撕纸、柔乱、复原的过程中你想些什么,如果让你再来一回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再次摆手,让学生把感受写下来。在用笔描述了体验过程后,学生顿悟,惊呼:“若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在白纸上用铅笔轻轻画上一棵小树、一只蜻蜓、写上一个大大的‘妙’字……这样复原起来就容易多了。”
4.创生作文,重在训练真实表达
作文最忌专说别人的话,最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创生作文提倡在情境中作文,写现场、现实的可观可感的“眼前”事物,提倡真实表达,提倡“画人”而不是“画鬼”。小学生的创生作文重在训练这种“素描写真”的硬功夫。
在情境中光有体验了,光有心动了,光有了“愤悱”境界,这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将感受变为文字,变为贴切达意的,形象生动的,活灵活现的文字。只有这种文字,才是有根的文字,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字,才是能够生长的文字,才是能够经风雨而不变的文字。
5.创生作文,重在进行现场练写
创生作文,提倡写现场、现实的事物。即使是写想象,也要基于现场,源于现场,由现场生发。
创生作文的课堂,教师要尽量少地进行关于写作知识的抽象说教,尽量在学生下笔前少讲关于习作的审题、选材、布局、生动、具体、详略等技法。要改变那种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反为听众看客,一堂课下来很少动笔,甚至未写一字一句的局面。
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不妨进行这样的尝试,一堂作文课,学生现场练写的总时间约占一半。情境创设,教师讲解指导最多占1/4时间,习作评改占1/4。
6.创生作文,重在当堂评中提升
创生作文提倡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当堂评改,评中悟写。
写作的基本门路,如开门见山、前后照应、篇末点题、贴切用语、修辞运用,等等,如若作前当作知识讲解、方法灌输,生硬授予,学生一般难以真正入心,效果必然甚微。只有学生在亲身的习作实践中,在或自然或偶然,或笨拙或精彩的实际运用中,教师给予点明、完善、提升、赞赏,学生才容易感受、体会、感悟和习得。
当堂的讲评,一方面,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思路,相互学习怎样在情境中选择角度,相互学习怎样用贴切的语言描述“正在进行时的”所见所言所思所感。另一方面,利于对比感悟:在“同样经历,同样临其境”的状态下,我“不能言”、我“言而无文”,而人家又是怎样“能言”,怎样“文采飞扬”的,这样才能修改、调整、提升自己的习作,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胸有成文”,作文教学的航标
无论是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形式的作文,也不管作文的理念多么先进、多么开放,不管作文教学多么“放胆”、多么的自由,教师对所指导的习作均要做到胸有成竹,心有成文。
针对某一习作题目、某一习作要求、某一习作材料、某一习作范围,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知要写什么,不知如何写,眼中不见文章影子,心中没有文章的轮廓,“昏昏”之师必然无法培养“昭昭”之生。
作为好教师,最好应当能写“下水文”。隔岸观火,隔靴搔痒,若不亲自到河中去淌一淌,就不知水的深浅,就不知水中坎坷,就不知涉水辛劳,就不会有涉水的体验,那么作文指导就隔着一层皮,就容易说“行外话”。
六年级下册漫画作文《假文盲》,一位教师在指导习作时,花费许多气力致力于这么几个环节:一是用多媒体手段浓墨重彩地渲染天气如何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二是从哪里看出漫画中人物十分寒冷,并想象寒冷的种种表现;三是大量展示特大雪灾场面和抗灾感人事迹;四是讨论从哪里看出他们是假文盲。上述几个环节就占去了近30分钟。
试问,《假文盲》这篇习作要写什么,怎么写,写就的文章是怎个样子,你心中有数了吗?天冷、人冻、雪灾、为什么是假文盲等这些内容是画面的主旨吗?对写好习作有何意义?这样引导、这样生发的目的何在?欲将学生引向何处?
单就他们到底是真文盲还是假文盲,这一点,教师费了许多口舌,极力引导。其实,是真是假用不着你去讨论,题目“假文盲”已明确无误地告诉了你“假”这一信息。
这篇文章应如何指导?我想,一是“画面”可看到的内容,二是由画面展开联想的类似事情。如果离开了这两点基本内容去任意生发,只能是本末倒置,也就必然偏离习作的航标灯。
四、多元思路,作文教学的烂漫
这里的多元,主要指开阔的思路。制约写好作文的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角度、思路,二是描写细腻、具体。两者相比,思路是奠基性的、全局性的、决定性的。有了基本的语言表达之后,成败得失全在思路。
人教版、苏教版等教材习作练习中,均有“我喜欢的一种水果”这一题目。令人费解的是,老师们大多选择了写香蕉。
1.己所不欲,硬施于人——习作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喜欢的一种水果”的教学大致这样进行:
(1)导课引入写香蕉。老师出示实物香蕉:我最喜欢的水果香蕉娃娃来了,让我们走进它,仔细地看着它,你看到了什么?
试想,老师喜欢的,学生未必都喜欢。我想,香蕉也未必就是所有老师真正最喜欢的水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算老师真的最喜欢香蕉,课后我实地与学生交心,现在的孩子,对香蕉真正最爱的几乎为零。这一教学无异于“强摁牛头硬喝水”。因为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对于学生,习作教学成了无病呻吟。
(2)学写香蕉的形状。你一眼就看到了香蕉的形状,我们就来说说它的形状吧。这弯弯的香蕉像什么?又像什么?说清楚好吗?学生说弯弯的像小船,像月亮,像括号。教师满意地肯定。
(3)学写香蕉的颜色。我们就来说说香蕉的颜色吧。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呢?学生说:“黄色的,金灿灿的,黄澄澄的。”恩,那是香蕉皮,也可说是香蕉的外衣。它披着……裹着……戴着……,能用这样的形式把形状和颜色连起来说一说吗?
“一眼就看到形状”“我们来说说颜色”,那全是教师的自言自语,是教师的意志强加于人。任何一个人怎么一定一眼就先看见形状呢?
再说,香蕉的形状、颜色已是人人皆知的“基本形色”了,有多少写的“价值”?就算写了,也全是陈词滥调,尽是拾人牙慧,难怪我们的习作教学索然无味,每况愈下。
还有,习作是给别人看的。写作必须多少有些“读者意识”,试问,别人写香蕉的形状、颜色的文章你喜欢看吗?你自己写的自己喜欢看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作文是心灵的流露,课程标准要求作文要做到“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表达”。试问,写香蕉的形状、颜色,学生喜欢吗?那些表达有多少真情实感?创意何在?难怪学生害怕作文,甚至不少人厌恶作文,其根源恐怕与此极为相关。
(4)写摸香蕉的感觉、吃香蕉的味道。香蕉在你眼中如此可爱,我们都忍不住要和它握握手了。摸摸它吧!有何感觉?学生说:“嫩嫩的,滑滑的,非常光滑。”又让每位学生剥开香蕉闻一闻,尝一尝。学生说:“一股清香,味道真甜。”最后要求学生把摸到、闻到、尝到的连起来说一说。
香蕉能摸出滑滑的感觉,真是神了。真的非常光滑吗?恐怕从来没有这种感觉。这是典型的为作文而作文,典型的揣摩迎合教师的心理,典型的假话、空话、套话。“味道真甜”,这也是典型的“大众语”“群众语”,丝毫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心迹与真意,完全的鹦鹉学舌,是一种“无根不需过脑”的语言。这样的习作教学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思维定势,思路僵化——习作已到了非打开思路不可的地步
我们好好静下心来想一想,就算选择香蕉来写,为什么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几乎不约而同地写那条最普通的“弯弯的黄皮香蕉”,几乎清一色地“剥开香蕉尝到真甜的味道”呢?
从形状看,难道香蕉就没有稍长得奇特一点的吗?也许学生更喜欢两根同皮孪生的香蕉姐妹;也许学生更喜欢那被挤压长成拳头似的那一串呢。学生的喜欢不一定是“吃”,也许是奇,也许是怪,也许是特大或特小,或者……
从颜色看,难道香蕉都是清一色的黄?也许学生喜欢的香蕉是紫色,红色的,青色的……
从品种看,除了普通香蕉,小小的米蕉味道一定更佳,人们都更喜欢吃……
从地域看,不同纬度的香蕉有明显的不同,不同产地的香蕉品质相差甚远……
从生长过程看,也许有的学生喜欢香蕉花,有的喜欢刚长出的幼蕉、青蕉,有的喜欢挂在树上那层层叠叠宝塔似的、沉甸甸的香蕉串,有的喜欢香蕉的保管保鲜,有的喜欢那挂着一大串一大串香蕉的香蕉林,喜欢香蕉那蒲扇似的特大阔叶给人带来的清凉……
从功用上看,也许有人喜欢香蕉皮作肥料对种花种菜的神奇肥力;也许有人喜欢香蕉的润肠排泄功用;也许有人喜欢香蕉炒菜的独特味道,也许有人喜欢香蕉降火去燥给人带来的清凉……
只有打开思路,引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纵横驰骋,学生的习作才能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才能充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勃勃兴致,才能充分展示彰显学生的个性,才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训练发展学生的笔力,培植学生活的语言。
3.囿于单一,限于平常——习作成了无病硬呻吟
学生写香蕉的兴致不高,教师问一句学生说一句,好似挤牙膏。教师一松手一放开,“牙膏”就停止流出,甚至往后缩进。扪心自问,我们作为成年人,去写那平常得无法再平常的香蕉,能写出什么新鲜?你有兴趣吗?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人都是有好奇之心的,尤其的少年儿童。倘若让学生写自己第一次看到的水果,或是第一次吃到的水果,由于新鲜,缘于好奇,恐怕学生的由衷之言就自然流露,顺势流淌了。
如榴莲,那浑身长刺,刺猬般褐色的外形,那长在粗壮树干上的独特结果方式,那似布袋下垂重达三四十斤硕大果实和那似臭却香的怪味,写之,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有话好说。那松软可口、香味沁脾的榴莲酥,那香味甘醇、让人久久回味的榴莲糖,写之,学生自然易于上手,易于写出自己的语言。
写水果并非一定写那果子,写形色,写味道。写自己种水果的过程,写种水果的体验不也可以写出喜欢吗?
或者,写摘水果的过程,如摘杨梅,看到满树缀满红玛瑙、紫珍珠似的杨梅,我欢天喜地,引吭高歌,手舞足蹈……我们争先恐后地爬上杨梅树。这不也可以写出喜欢吗?
或者写水果干的制作,水果加工成各种系列产品,如吃不了的杨梅晒成杨梅干,腌制成酸酸甜甜的美味……不也可体现喜欢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引导学生猎取新素材,不允许学生自由发掘奇素材,不启发学生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特素材,必然使童真童趣荡然无存。
4.硬写香蕉,差强人意——习作读者意识的彻底缺失
写作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包括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
从写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目的不同,写作的内容自然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读者意识”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的前提和条件,是写作及写作教学首先应考虑的内容。
尽管小学的习作是练习性质的。但课标追求“乐于表达”,若硬写香蕉,若刊登在报章杂志上,或发在微信微博上,谁会愿意看?恐怕阅读率是十分悲观的。
小学生练习性质的习作,也应尽力接近真实的习作,与真实的写作融合,这样才利于孩子尽早形成习作的责任意识与读者意识。
肖俊宇 特级教师,福建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福建省首批学科带头人,厦门市杰出教师,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科主任。教育部国培专家,福建省基础教育培训专家,全国特级教师研究中心委员,福建省小语会副理事长。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课程中心、集美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等聘为培训专家或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专职小学语文教研,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北京教育》等全国二十多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300余篇;先后独著并正式出版了《教海泛舟》《小学创生作文》等书籍;多次应邀到省内外进行学术讲座,深受好评。
源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5.3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