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诗翁情怀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建军    时间: 2008-5-1 11:45
标题: 诗翁情怀
诗翁情怀
管季超
  在孝感城区,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早已离开了工作岗位,安闲在家,颐养天年。因居处不远,且志趣相投,所以常常聚在一起,有时清茶一杯,畅叙往事,有时挥毫泼墨,一试丹青;有时到郭炯宗先生家共赏新制的烙画。更多时候则是诗词酬唱,直抒胸臆。笔者作为晚辈小子,因好诗画,亦曾忝列其末,被引为“忘年小友”。
  对于这几位老人的诗作,季超殊为仰服。其作或针砭时弊,辛辣中涵幽默;或遥忆往事,坦率中见哲理;或赠语后辈,殷切中寄希望; 或感念老境,达观里透着温馨……。于诗律或偶有不工,然以几十年沧桑、八千里云月作底,毫无一般文人常有的雕琢痕、酸腐气,读之大获我心。
  家庭生活的欢乐是诗情最好的“喷发点”。八旬老翁徐鑫亭喜得重孙,作诗云“醉眼欣看四代人,喜将汤饼庆华庭。堪称俯仰心无怍,但愿松龟寿有增。磨砺既功怀远志,飞扬得路步青云。幸逢国运昌隆日,春风润物自增荣”。
  到过董永公园的人都不会忘记那块纪念石碑上出自张秉乾先生手笔的功力深湛的碑文书法。张老养生有道,每日手抄《金刚经》、《随园诗话》等为日课,曾辑录民间食疗药方,成一首长达数百言的《食疗歌》:“五谷杂粮养生宝,荤素搭配百味调。萝卜多吃开脾胃,韭菜补肾暖膝腰。海带含碘去淤结,菠菜清除脂肪妙……”
  儿孙辈有志成才,是老人们最大的快乐,郭炯宗先生为贺其侄赴武汉大学读书,作诗勉励:“学习成材苦作舟,风吹浪打莫回头。航行逆水须拼搏,勇往直前争上游。”徐老先生《送两孙参军》,临行也谆谆嘱语:“磨砺英雄志,沙场建奇勋。”
  台湾女作家苏雪林教授说得好:“我以为老人最大的幸福是清闲的感受,真正的清闲,不带一点杂质的清闲的享受。”她又说:“老年就是我们一生里的星期六》”。(见其散文《当我老了的时候》)是啊,既是“星期六”,当然就少忙碌,多清闲,雅趣横生,见之于诗,直可羡煞于中年青年人呢。涂育钧先生有一作题为学“打油”《翁媪拌嘴》:“内子呼余备酒,醉我诗朋百斗。再听说端详,不信无独有偶。莫‘咎’、莫‘咎’,你牵人家衫袖。”“咎”当用孝感话读为第四声,辩解之意。
  严发显老先生堪称孝感城内京剧名票友,曾戏作一诗《唱京戏》:“小室无人独引吭,低哼高唱学皮簧。梅程荀尚为师范,谭马言余尽好腔。味可钻心还入骨,功能荡气又回肠。偏遭老伴揶揄甚,破裂锣声比你强。”风趣调侃,让人忍俊不禁。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往往也是家庭重要的精神支柱,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吸取他们的人生智慧,大有利于青年的成长,大有利于新的社区文化的建设。珍视老年人在现代生活中的特殊价值,当为“孝文化”的题中之义。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附注:本文原刊于孝感市澴川词曲研究社社刊《澴川词曲》1996年第2期,复刊于《孝感日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08-5-1 15:58
标题: 补注
//日报//发稿编辑是闵集籍董想明君
作者: 寒梅    时间: 2008-7-10 21:24
学习管教授美文!顶起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