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有关文献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5-4-30 23:50
标题: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有关文献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有关文献
说明:《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1.    昆体良论教师的情感:“让教师首先唤起他自己对学生的父母般的情感。”(转引自P17)
2.    夸美纽斯论教学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引用过格累哥利·那齐恩曾(gregory nazianzen)对教学艺术的见解:“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转引自P20)
3.    康德(1724—1804)论教育艺术:“在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中,有两项可以看作是最困难的:管理的技巧和教育的技巧。但是社会恰恰是依赖于这二者的。”(肖文娥编著《德育的艺术》,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60页。)
4.    第斯多惠论教育艺术:(1790—186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多地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67页)
5.    杜威论教育艺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一切人类艺术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一种艺术”。(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第282页。)
6.    威廉·詹姆斯论教育艺术:(James.W,1842—1910)在他的《与教师们谈心理学》中说过:“如果你认为心理学,即关于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可以从中引出明确的教学程序、计划和方法,以供课堂直接使用的科学,那就大错特错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教学则是一门艺术;而科学本身决不会直接产生出艺术。只有居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创造性头脑通过使用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美]斯金纳《教学技术学》,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57页。)
7.    莫蒂默·艾德勒论教育艺术:“凡是没有艺术介入的地方,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称之为教育。”(《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37页。)
8.    加里宁论教育艺术:加里宁(1875—1946):“教育是一种最困难的事业。优秀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转引自P31)
9.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艺术:“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转引自P32—33)
10.鲍门论教育艺术:[英]M.鲍门:“正如同教学是科学一样,教学至少是一门艺术。然而在我们的时代里,人们没有像颂扬教学的科学性那样颂扬教学的艺术性。”(转引自P35)“一门艺术和一门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要有听(观)众,并假定有一个吸引听(观)众的风格。许多教育学者同意这个观点:化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化学是一门艺术。科学研究的是现在所存在的或者至今还存在的东西,而艺术却是试图创造出一些现在并不存在的东西。”“教学的艺术要以科学为基础。”([英]M.鲍门著《幽默教学:一门表演艺术》,《外国中小学教育》1989年第6期。)
11.夸美纽斯论教育的复杂性:“描绘艺术中的艺术是一件很难的工作,需要非凡的批判:不独需要一个人的批判,而且需要许多人的批判,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眼光能够如此敏锐,使任何问题的大部分不致逃脱他的观察。”(转引自P46)
12.关于教育艺术的功利性和效益性:“教学艺术决不是只为了审美观赏,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必然与功利目的直接相关、不可割裂的。在实际教学中,不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益的‘美’,只是流于形式的花架子,毫无生命力。教学艺术审美的功利性和效益性,是其他艺术、特别是纯艺术所不具备的。”(P75)
13.波斯彼洛夫关于艺术的定义:前苏联美学家格·尼·波斯彼洛夫在其《论美和艺术》一书中区别了“艺术”的三种含义:“艺术在最广义上,是指任何技艺。这就是巧妙、精细、熟练地完成人们在生产、组织、意识形态等各种活动中提出的任务。”“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这就是‘艺术’一词的第二个含义,这是一个较为狭窄的含义。”“作为精神文明领域的艺术创作——这是‘艺术’一词的第三个,也是最狭窄的含义。”(转引自P84—85)
14.关于教学艺术的定义:“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P85)
15.霍懋征的教学艺术效果:“北京的特级教师霍懋征善用启发式,教三年级语文课,一学期除学完原有28篇课文外,还补充了寓言、童话、散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24篇,还学了新、旧诗43篇,共95篇课文。不仅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而且由于学生阅读量增加,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所有这些任务都是在规定的时数和每节课45分钟内完成的,她不占课外时间,不多留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确可称得上精湛的教学艺术。”(P88)
16.第斯多惠论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师必须有独创性。”(转引自P89)
17.巴班斯基论教学艺术的创造性:“教育劳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不允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转引自P89)
18.吉尔伯特·海特论教学艺术的谐悦功能:吉尔伯特·海特在其《教学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不能获得一声出自内心的笑,那么这一天的教学就白费了。”(转引自P98)“教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来自你所说的都被听取了的时刻,而这些听众不是一个个惹人生烦的恭维者,却是那些由你激活了的,又反过来启发着你的人。那种通过死记硬背来重现知识的学习方法,还有那把要学的知识采用‘打电话’形式,通过昏昏欲睡的气氛,注入学生‘半聋’的耳朵,并使之随着做些断章取义的记录的教学方法,已被教学双方的积极思考、活跃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形式所代替了。在教学过程中,你常常会被年轻人追求真理的活力所驱动,并从中汲取力量去引导这种追求。事实上,你和你的话,以及听取你的教诲的学生,都是那长流不息的人类智力活动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转引自P99)
19.打动了于漪的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功能的全面发挥,构成教学艺术神奇的综合魅力,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反应强烈的审美效应。如1980年10月,特级教师于漪曾在四川新都讲过这样一段经历:30多年前,我爱上了一个平凡年轻的语文教师,他是个年轻的男教师,文质彬彬,带着眼镜。他教《故乡》时,那诗情画意的描绘,使我终身难忘。他说,在那深蓝深蓝的天空中,圆圆的月亮是金黄色的,还有绿得爱人的西瓜地,在这优美的环境里,少年闰土出场了,他带着银项圈,拿着钢叉,在月光下闪闪发亮。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夜瓜地的美境,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图画,但讲到中年后的闰土时,他的声音低沉了,讲得那么感伤:中年的闰土紫色的脸灰黄了,皱纹很深,还有那破毡帽,浑身瑟索,开裂的手像松树皮。半天才喊出一声老爷。……他讲得非常动感情,眼眶里噙着泪水。此时此刻,我对教师崇敬的感情油然而生。他能使一个孩子从无知到有知,他的语言是那么生动,那么深深地震动着我的灵魂。我想,将来长大了,能当个老师那该多好啊……”(转引自P101.彭华生著《语文美育艺术》,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
20.关于教学艺术的对立统一:
n        托马斯·阿奎纳斯:“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加]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n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n        列德金:“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转引自P111)
21.教学艺术的否定之否定观:“教师的教学艺术实践要经历一个‘无法——有法——无法’的过程。”“优秀教师上课的‘讲’,同样也有一个‘少——多——少’的过程,即开始上讲台,仿佛讲不出什么;随着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想要讲的越来越多;后来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懂得提炼,以少胜多,做到少而精,给学生留有余地,发挥他们自学的潜力。”(P113)
22.关于直观教学:“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坚定地认为,直观形象是所有的教师进行教学工作都要遵奉的一条‘金科玉律’。乌申斯基则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P118)“但是,直观毕竟不是教学艺术的目的。教师的教学如果停留在直观水平,或直观手段使用得过多过滥,就会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利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妨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意味深长地说:‘不要过分追求直观。课堂里挂满了直观教具,这会阻碍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就是教师捉一只猫到教室里来,学生对猫的了解也不会有所增加。’所以,教学艺术还必须注意从生动的直观上升到科学的抽象。”(P119)
23.关于教学艺术的共性与个性:“一只鲜红的苹果,镌刻一行金字‘I make the difference’(我与众不同),据说,这是美国教师节纪念章的样式。这表明人们对教学艺术个性的肯定与推崇。”(P120—121)
24.关于教学艺术中的模仿与创造:
n        “教学艺术中的模仿是必要的。”(P128)
n        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茅盾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35页。)
n        “一位曾经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前苏联教师说得好:‘我生平不仅永远不把同样的东西重复许多次,而且,哪怕是两次吧,我也绝不逐字逐句去重复。我上的每一节课,都跟另一节课有不同的特点,尽管他们的课题是相同的……。如果有人告诉我,我三十四年在学校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那么,我将大吃一惊,而且,无论如何也不愿再做教师了。’”(《苏维埃教师心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版,第74页。)
25.影响了陈景润的沈元的语言:“当年的中学数学教师沈元,曾在课堂上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200年来难住了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便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对学生们说:‘真的,昨天晚上我还做了一个梦呢,我梦见你们中间有一位同学,他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从此,这段教学艺术插曲便走进少年陈景润的心灵深处并在那里扎下了根,产生出神奇的力量。”(P132—133)
26.关于教学艺术过程中的精神交流:
l        奥地利教育家布贝尔:“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303页。)
l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
l        赞科夫:“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页。)
l        于漪:“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P140)
27.于漪备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案例:“她在备《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课时,便想到周总理日夜操劳,想到总理关心人民疾苦,到临终时还关照要把他的骨灰撒到大江南北。她想到这一切时,心都碎了,情不自禁地哭了。她说她那份教案是用泪水写的。于老师在教这首诗时,就用调动感情的手段进行启发,字字句句扣击学生的心弦,把学生步步引向感情的深处,使学生耳边仿佛响起了高亢悲壮的旋律,进入山谷回响、大海呼啸的境界。顿时,课堂上一片啜泣之声,使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P140—141)
28.乐学的潜力案例:“如印度的‘瑜珈教’的教经吠陀经素以浩繁著称,共四大卷,仅其中第三卷就有15.3万多个单词。而教门却能使学僧熟记吠陀经。是什么妙法使学僧产生这种惊人的记忆力呢?据说就是‘瑜珈术’,它使学僧处于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产生了超强的记忆力。在国际教育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洛扎诺夫教学法(亦称暗示教学法)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要任何外部的精神压力。正是在此原则的指导下,他的实验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据说他对1300名一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每周上课5天,不留家庭作业,却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两年的课程。用他的办法实验,可使初中一年级学生一天学会50—100年自然科学方面的外语词汇,甚至有人能用24天时间学会一门外语。这充分显示了乐学在开发人的潜能方面的重要作用。”(P162—163)
29.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论学习中的交往:“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多少有点取决于你与谁一起上学。这里有一种共生效应。”(转引自P165)
30.尼尔·波斯特曼论教育中的探索:“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那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P166)
31.关于教学启发的艺术:
l        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l        赞科夫:“不管你花费了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8—49页。)
32.《绿》中衬托手法的引导艺术案例:
“在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有位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个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到了非洲男的先去卖蛋,一连三天也卖不出去。于是他的夫人接过篮子到街上卖,不多时蛋就卖完了。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学生的诸多猜想,但多不得要领。老师便托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小,他的夫人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买。这就体现了衬托的道理。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老师接着说:‘文学家经过对生活现象的长期观察、体验,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运用于文学写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衬托手法。同学们看看《绿》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使用了衬托手法?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P181)
33.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转引自P181—182)
34.《谈修改文章》教学趣味性导语案例:
有位教师讲《谈修改文章》时的导课便趣味盎然,他说: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什么叫“文章”呢?老《辞海》上说:“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亦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声)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吧:她们每天早晨起来梳妆,对着镜子,用奥琪增白霜反复“揣摩”(涂抹),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别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于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笑声、掌声)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想使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改上下番苦功夫,行吗?(笑声)何其芳同志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看来,这是一条至理名言(板书中心句)。(P182)
35.巴甫洛夫论温故知新:“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转引自P183)
36.钱梦龙讲《词义》多义性的案例:
钱梦龙老师在讲知识短文《词义》时,为了使抽象的“词义”知识能迅速地为学生所接受,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了一个阿凡提理发的小故事:阿凡提为了整治一个只理发不付钱的阿訇,先是给他剃了个光头,然后在刮脸的时候,阿凡提问他:“眉毛要不要?”阿訇说:“当然要!”阿凡提就把眉毛剃下来给了他,那人虽气,但又不好怪阿凡提,因为他确实说过“要眉毛”的。阿凡提接着又问:“您的胡子要不要?”那人忙说:“不要!不要!”阿凡提又哗哗两刀把他的那漂亮的大胡子给剃掉了,结果阿訇的头像个剥光的鸡蛋似的。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都大笑起来,钱老师马上因势利导地问学生:“阿凡提究竟玩了什么花样,让那个人上当的?”学生立即领悟到阿凡提是运用“要”这个词的多义性来捉弄阿訇的。(P186)
3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案例
有位教师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大家听全文录音,还没听完一段学生就发觉课文已被“篡改”好几处,顿时引起了“警惕”。于是教师叫他们合上课本,从头听起,凭语感说出一共“篡改”了多少处,并举出确凿的例子,说明改动以后的语句为什么不及原文准确严密。录音一听完,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此时仍不许翻书),互相核对“篡改”的情况。教师改动的地方一共有55处,有个学生居然能凭印象指出20多处。这时,教师让大家翻开课本,举出实例,对照分析。同学们非常起劲,分析了10多句,精彩的发言层出不穷。有一句原文是“他(马克思)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地抹去”,就在录音里把“蛛丝”改成“灰尘”。“灰尘”为什么不及“蛛丝”准确呢?讨论很热烈。后来有个学生归纳了大家的意见,以为在这个语言环境里,“蛛丝”和“灰尘”虽然都含有贬义,而“蛛丝”这个词,还隐喻各国政府和资产者之间千丝万缕的政治联系,以及他们对于马克思的不值一驳的无理纠缠。这样精确而深刻的分析,就连教师在备课时都没想到。(P194—195。钱苗灿《在认知冲突中实现“目标”》,《河南教育》1990年第2期)
38.关于教学结课艺术:
l        “一位高明的教师,常把最重要的、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有时,教室在片刻时间里笼罩着一阵‘喧嚣的寂静’,悬挂在寂静之上的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突然,问号又变成一个更大的惊叹号,并伴随着学生、教师的欢呼声!”(P197—198。韩骅《一位苏联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外国中小学教育》1991年第3期。)
l        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
39.关于教学启发艺术:
l        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P213)
l        贝斯特在《教育的荒地》中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P213)
l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英]德波诺著《思维的训练》,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页。)
40.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l        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244页。)
l        苏霍姆林斯基:“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第314页)“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2页)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8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41.关于教学语言与思维发展:
l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反映着思维能力的高低。‘口才’好的根源在于‘脑才’好,会说在于会想。所以列宁很欣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P244)
l        爱因斯坦:“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P244)
42.关于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l        威廉:“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翁向新主编《谈教师的素养与修养》,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93页。)
l        古人说:“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P251)
43.关于教学语言趣味性的节制:
l        托尔斯泰说:“没有节制感就不可能有艺术家。”(P254)
l        乌申斯基说:“如果你把课讲得生动些,那么,你就不会担心儿童闷得慌,但是要记住,在学习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趣的,一定有,而且也应当有枯燥无味的东西,应当教导儿童不仅去做有趣的事,而且要做没有趣味的事,即为了完成自己的责任而做的事。”(P254)
l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要为了趣味而趣味,要将趣味性与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起来,不应招欢买笑,追求噱头与掌声的低级趣味,以及热热闹闹的‘表面文章’。”(P254)
44.讲秦朝灭亡时的写意式描述教学语言案例:
有位教师讲秦朝灭亡时就采用了写意描述法,他说:“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进入咸阳。继位只有46天的秦王子婴,乘白马素车,脖子套着丝绳,双手捧着玉玺,在城外躬身迎接,表示投降。至此,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点燃起来的革命烽火,终于烧毁了想要万世一系的秦王朝。可见事与愿违,秦五朝不仅没能万世一系,到头来只落得个二世而亡,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P265)
45.“虎门销烟”工笔描述式教学语言案例:
有位教师讲“虎门销烟”时就采用了工笔描述法。他说:“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主持的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开始了。林则徐派人在广州城南虎门海滩高处,挖了两个大池,长宽各15丈,池前开一个洞口,池后通一条进水沟。先引入海水,撒进食盐,然后把收缴来的鸦片切碎抛入,浸泡半天,再投以生石灰,利用生石灰和盐水的化学变化销毁鸦片。等到退潮时,打开池前洞口,池内经过腐蚀分解的鸦片渣滓,随着潮水冲入大海,两个池子交替使用,如此一连23天,才把所有的鸦片当众全部销毁。销毁鸦片的时候,林则徐亲自在海滩上监督,沿海的群众怀着对外国侵略者坚决斗争的激情和对鸦片深恶痛绝的义愤,男男女女,老老少秒,成千上万来到虎门海滩。当他们看到池水翻滚,烟雾腾空的时候,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欢呼不绝。在人群里还夹杂着不少外国侵略分子,他们看到整箱的鸦片被销毁,虽然并不甘心,但对中国人民这一正义行动和严肃的的态度也感到心胆俱裂。”(《特级教师笔记》,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46.关于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l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能够反映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是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
l        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
l        西谚:“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
l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思维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
l        马克思:“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l        “贫乏的语言只能是贫乏的思想的反映。”(P270)
47.关于教学中的面部表达:
l        罗曼·罗兰:“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l        伯德惠斯戴尔:“光人的脸就能做出大约250000种不同的表情。”(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7页。)
l        “文学作品中关于面部表情的描写也有2万种以上。”(P282)
48.关于教师眼神与教学效果:“研究表明,眼神的运用经常涉及到教师行为效果的问题,凝视的形式和次数对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每当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减少时,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就增加。为维护课堂秩序,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直接引起个别人不安的一种严肃的凝视所起的作用。”(P286)
49.宁鸿彬《故乡》关键词式板书案例:
         故       乡


  

(宁鸿彬《发挥板书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992年第10期。)
50.《渔夫和金鱼》板书案例:(赵万荣《小学语文板书的造型》,《山东教育》1986年第4期。)

贪        




  

                                                                 结果

         要                                     要    还
        木                                     当    是
        房                                    女    破
                         妇            皇               霸    木
                                                          王    盆
51.李政道谈教学提问: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沿着额角、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是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号?”学生立刻回答说:“问号。”“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啊!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就不配称个人!”(P343)
52.钱梦龙《愚公移山》提问案例:
(1)(师)我们来看看称谓。愚公妻称愚公什么?(生)君。(师)那么智叟称愚公——(生)汝。(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生)“君”表示尊敬,“汝”很不客气。(师)好!我再把“汝”字简单地讲一讲。长辈对小辈,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一般用“汝”。平辈之间用“汝”,就有看不起的意思了。智叟称愚公为什么用“汝”啊?(生)智叟看不起愚公,因为他觉得愚公笨。(《中学优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评点》,湖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53页。)
(2)钱梦龙为了讲“孀妻”的“孀”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这个问题既有趣味性,又有曲折性,令人拍案叫绝。(P357—358)
53.关于教会学生自主提问:
u                       赞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
u                       美国的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美]布鲁巴克《西方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21页。)
u                       肯尼思·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提问课中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答的反应模式进行。”([美]肯尼思·H·胡佛《大学实用教学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
u                       赫伯特·蒂利博士甚至建议,每天在课堂上拿出10至20分钟作为“提出创见的时间”,由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讨论。([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9年1月29日。)
54.宁鸿彬《分马》学生质疑案例
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学周立波的《分马》,一个学生提出:“我认为《分马》这个标题不恰当。”教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您想啊!白大嫂子分的不是马,是骡子;老初分的也不是马,是牛;李毛驴分的也不是马,他拉走了两头毛驴。明明牛、马、骡、驴全有,题目却叫《分马》,不恰当。”老师请他重新给这篇课文拟个标题,那学生说:“分牲口。”教师鼓励了那个学生,说:“你的拟的题目《分牲口》,不错,有概括性,把牛马驴骡都包括进去了。但是,原文的标题也没有错。原文是以所分牲口的大多数——马,作为代表拟定标题的;你是用牛马驴骡的总称——牲口,来拟定标题的。这两种拟题的方法都可以。”老师作了总结之后,又进一步表扬那个学生说:“《分马》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作品,你敢于向名家挑战,值得表扬。”老师的话音刚落,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错了!课文注释(1)写着呢,本文的标题是编者加的。他不是向作者周立波挑战,而是向编者挑战。”这个学生指出了老师的失误,老师不仅欣然接受,而且表扬那个学生说:“很好!我一时疏忽,说错了,你马上给我指出来,非常好!从这一段时间看,你们一不迷信名家,二不迷信编者,三不迷信老师,这是值得称赞的。”(宁鸿彬《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55.关于教学中的幽默:
u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P374)
u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P376)
56.《捕蛇者说》的幽默教学案例:
有位教师讲《捕蛇者说》,讲至最后一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让学生看课文底下对“人风”的注释:“人风”,应作“民风”,唐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改为“人”字。为了加深学生对“忌讳”的理解,教师便着意夹叙了一个笑话:我国古代对于地位或辈份比自己高的人,依礼不得直呼其名,连名字里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念出口,谓之“忌讳”。五代时有个大官叫冯道。《籍川笑林》曾记载冯道的门客讲老子的《道德经》的故事。《道德经》开卷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门客因讳冯道之名,不敢读出“道”字来,只得念:“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P385—386)
57.教学方言的案例:
有位教师为了给学生纠正方言土语,学好普通话,他了解学生语言情况后,把赵元任先生写的《施氏食狮史》用拼音印发给学生注汉字。原文第一句为“石室侍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结果有学生注为“是死尸,是死尸,誓狮,誓撕死尸。”教师公布原文结果,无一人对,大家捧腹大笑。(P389)
《施氏食狮史》
石室侍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谈祥柏《玩笑与忠告》,载《科学博览》1987年第4期。)
58.胡适的自我调侃案例:
据说著名学者胡适曾应邀到某大学讲演,他引用了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并在黑板上写下:“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紧接着郑重其事地写下“胡说”二字,使学生在笑中分享他的自我调侃式幽默,并牢牢记住了他的“胡说”内容。(P391)
59.钱梦龙的开讲艺术案例: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有一次到安徽上示范课,由于听课的人特别多,学生们显得紧张、拘谨,很不利于把课上活。为了使教学别开生面,气氛活跃,钱老师一上课便先拿自己的名字开了个玩笑,说:“有个姓钱的,做梦都想乘龙,你们说他是谁呀!”学生们会心地笑了,马上解除了紧张的心情。(P392)
60.关于教学风格:
u     雨果:“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的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P398)
u 歌德:“总的说来,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记录。所以一个人如  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
u 戏谚:“演戏不图一时乱拍手,只求他日忆起暗点头。”(P426)
61.斯霞教“格外鲜艳”的案例:
有一次,仅仅为了让孩子们形象理解“格外鲜艳”这个词,在课堂上她就设计了如此精心动人的演示:将一支事先准备好的红蝴蝶结从讲台上拿出,与黑板作了映衬后,迈着轻捷的步子,走到沐浴着阳光的窗前,将红蝴蝶结戴在自己头上,然后笑盈盈地用清晰可亲的普通话问全体孩子:“现在,这红蝴蝶结的颜色怎样?”“格—外—鲜—艳!”孩子们齐声回答。斯霞老师笑了,她收到了预期效果。许多年过去,斯霞去外地讲学,一位曾听过她讲课的青年教师,紧紧握着她的手说:“斯老师,您讲的‘格外鲜艳’,使我至今难忘!”这是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啊!(P421)
62.关于教学的硬功:“据说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曾用一根弦装在一只破靴上,一分钟能奏出1008个音符,让人们叹服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京剧大师程砚秋在《荒山泪》中,运用了200多个水袖动作,博得观众的满堂喝彩;书法家王羲之在其墨迹中的‘之’字个个活灵活现而又互不雷同,传为千古佳话。这些人的成功,无不得力于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与高超的艺术技巧,所以才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P422)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